55 苒城(2)
苒城(2)
兩年前。
唐珺在馬車上醒來後,已到了苒城城外,距離內城一公裏處,稀裏糊塗的人一臉懵地對上了一個鼻涕眼淚滿臉的人。
在那人碎碎念中知道了自己穿越了,然後知道自己有一個建城,不然就要嗝屁的任務。
躺了幾天消化這個現實後,唐珺便領着明英來到了苒城,路上他們見到了好幾個大坑,裏面都雜亂地堆着屍體。剛接受自己穿越的唐珺,又被打擊到了,這種年代物資匮乏,常有餓死凍死之人,他一己之力能改變什麽。
而且眼前的這種景象他在新時代成長起來的心怎麽能接受。他往城裏面走,越走越心驚,城內的人并沒有好多少,城門殘破,城牆大有倒塌之勢。
而人面黃肌瘦,眼神無光,警惕地盯着唐珺和明英,還有人對着明英手上的包裹泛着賊光。明英高呼了巡邏的官兵,那些人眼神才有所收斂。
官兵起先對唐珺他們态度并不好,知道唐珺是新來的城主後,高傲的态度才有所收斂。
可是這群人好吃懶做,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面,陽奉陰違。
只有郭晨郭大人認真做事,郭大人有心建設苒城,只是位卑言輕,所提意見皆被前城主們駁回,在唐珺來之前,便是帶着任啓臻他們掙紮建設。
唐珺來之後,帶着郭晨和任啓臻他們整頓了一下‘領導班子’,準備先給苒城帶來一陣清風。
“重用人才是建設領導班子的重中之重,所以珺郎大膽任用了一些百姓,有經驗的老農也能在苒城有個一官半職,包括後面幫着珺郎一起賺錢的經略大夫。”
“現在也都是這樣,只要你有實力,可以先去官署登記,若是我們正好缺這樣一個人,并且覺得你合适,就會聘請你,無論什麽身份。”
楊将臣嗤笑一聲,想嘲笑幾句,那些普通人懂什麽,卻發現身邊的楚旭昇眼中閃耀着明亮的光。
楊将臣忍住心中的譏諷之意,繼續問道,“這苒城的人就心甘情願跟着你家主子幹活?”
“怎麽可能,最先可沒幾人願意,還是珺郎裝神弄鬼。”
Advertisement
聽到裝神弄鬼,藍玉興致更高,走到明英面前,攔住明英的去路。
“怎麽裝神弄鬼?”
明英推開藍玉,繼續領着幾人往遠處的一座城樓走去。
“最難搞的就是開拓西南的荒地,可是百姓們都不願意去。”明英望着那邊的樓。
“珺郎,這可怎麽辦?告示發出去好幾天了都沒人報名想去荒地幹活,就算是免費給地他們建房都不願意。”
明英着急道。
“你這樣,出去傳我生病了。”
唐珺招手讓明英靠近自己身邊,悄聲跟他說着接下來的安排。
第二天,剛上任的城主大人一病不起的消息不胫而走,好事人常常盯着城主府內進進出出的大夫嘆氣,都說年紀輕輕的城主大人命不久矣。
五日後,有人傳城主大人身旁的仆從帶着一個□□蓬的人去後山荒原,大家都紛紛猜測那人是不是城主大人。
十日後,大家發現被傳命不久矣的城主大人在上街游玩了,還意氣風發地與大家打招呼。
不久後城裏面又有了玄乎的傳言,聽到那傳言大家都紛紛想要知道是誰傳出來的,就一個個往前問。
“城主得到神靈庇佑,這是誰說的?”
“不是我,賣貨的告訴我的。”乞丐看着賣貨的。
“沒有呀,我是聽賣布的說的。”賣貨的看着賣布的。
“怎麽可能是我,路過馄饨鋪,聽了下餃子的說了一嘴。”賣布的指着遠方的馄饨鋪。
馄饨鋪的人下着餃子,漫不經心說道,“沒有呀,打更的在我這裏說的。”
衆人推開打更的們,打更的打着哈欠說道,“你們今晚去看看不就清楚了嗎?”
晚間,等在城主門前的百姓們看着城主身邊的小厮帶着一個鬥篷的人,細看那不就是城主大人嗎?
衆人尾随兩人來到荒山。
只見鬥篷人跪在地上,對着空着磕了三個頭,“多謝保佑,在下一定在此處建造一座寺廟,供奉神仙。”
說完前方便出現了鬼火,當一道亮光閃過後,鬼火便消失了。
百姓們都吓得目瞪口呆。
鬥篷人對着身邊的小厮道,“沒想到這裏是寶地,既然不願開荒那就留做他用吧。”
第二日,百姓們都聚集在官署門前,要報名去拓荒。
如今朝晖大道的西側便是原來的荒地。
“這苒城中最高的便是這鐘樓。”
明英往帶着楚旭昇他們往樓上走,鐘樓有五層樓,每層樓四方都可眺望苒城。
藍玉在樓上跑着看着各方景色,明英瞧他沒見過世面的樣子,驕傲道,“南面能看到冠雲山,在此處觀賞照金山最佳。”
“楚郎君若是喜歡,日落時分可來瞧瞧。”
楚旭昇點點頭。
又轉到另外一個方向,明英眺望着遠處的高山,隐約間還能看到幾座廟宇,“那邊是天玑禪院。”
“寺廟?”
“是的。”明英點頭,聲音變得平和,“珺郎說人心容易生病,心病乃需心藥,或求助他人或求助自己,求助他人禪院裏面有大師和醫者,求助自己禪院裏面有靜心室。”
“那面是城主府嗎?”
藍玉趴在他們身側那邊窗戶指着外面,略帶嫌棄問道。
明英臉色剎那間變得難堪。
沒錯。
這裏能看清城主府的破敗之景,他跟崔玉山說過很多次,給外面種竹子的時候,也給府裏面種一些,至少遮一遮那一目了然的破院。
“苒城不錯,城主府應該不差吧。”
楊将臣笑着走到藍玉旁邊,“哈哈哈——”
“不是吧,那池塘裏面幹枯的東西是什麽,夏日留下來的荷花荷葉嗎?”
看着明英越來越臭的臉,楊将臣繼續數落道,“為什麽院牆內還塌了一面,沒錢修呀,昭明,快拿出點私房錢救濟一下。”
“你——”
明英不知該如何反駁,氣鼓鼓看着楊将臣。
楊将臣好不容易感覺自己勝利了,一時得意忘形沒有注意楚旭昇臉色的變化,還在細數着城主府的不好。
明英被楊将臣氣得眼睛都紅了,心中又怒又急,城主府這麽破還不是為了苒城,可這些大手一揮便可輕松建起一座城的貴公子哥哪懂這其中的艱辛。
藍玉見明英微紅的眼角,趕緊拉了一下楊将臣,楊将臣拍開藍玉的手,藍玉捂住自己被打的手湊上前小聲道,“楊城主,楚大人他——”
楊将臣氣焰一下子就熄滅了,轉頭望着站在窗邊睨着他的楚旭昇,在楚旭昇轉頭望向窗外時,感覺自己從這鐘樓跳下去,楚旭昇都不會原諒他了。
“快去哄哄吧。”
幾個字從藍玉牙縫中蹦了出來。
哄人前得先道歉,楊将臣先走到明英身側,嬉笑道,“小英子,抱歉哈。”
明英正在氣頭上,怎麽可能理他,從他面前走到另外一邊,靠着窗戶不說話。
藍玉趕忙上前,低聲哄着。
楊将臣沒有讨到好,見楚旭昇背對着自己,也不敢吭聲,只好站在一旁陪着,偶爾瞥一眼楚旭昇,看一看那人神色。
衆人在城樓上安靜地看着樓下,聽着來往的問候聲,遠處的販賣聲,偶爾還有幾輛牛車經過,拉着一根根竹子往集市去。
“與沂垠想比還差一點。”
半晌後,李祺開口道。
摸着镂空的窗戶,為了這些他定是吃了很多苦吧。
明英不敢頂嘴,但是還是要為唐珺說好話。
“雖然這苒城與國都沂垠的繁盛之狀相差甚遠,但是我相信在公子的帶領下,我們會建設得更好,成為沂國的一個大都市。”
雖然明英自己也不知道大都市是什麽,但是珺郎說的應該是能唬住人。
“大都市嗎?”
李祺站在鐘樓上,負手而立,瞧着城內來來往往的人,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生的希望,這和他初次來到這片土地上見到的人不一樣了。
當初李祺大敗益安老将白蒙,當地百姓見到大軍都是一副戰戰兢兢地模樣,臉上驚恐猶如生命随時不保,小孩蜷縮在娘親懷中,怯生生不敢擡眼,老弱婦孺毫無生氣。
“他何時能解決完?”
明英已經帶着他們在城中走了一個多時辰了,累積的事情也不能今日都處理完。
他想要見他了。
身随心動,李祺轉身朝着樓下走去,明英看着時辰,快到了用晚膳的時候,帶着一群人朝着黉門學府走去。
還沒有到門口便聽見朗朗讀書聲,生生脆脆,讓人忍不住嘴角上揚。
“這是什麽私塾?”
楚旭昇勾着唇角,滿眼發亮地看着明英,上前幾步想要靠更近聽到那些聲音。
“這是苒城的黉門學府,根據入學學生的年紀,分為啓蒙,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五個等級。”
“黉門學府?”
楊将臣看着古樸的大門,門前有一個一丈高的石塊,拉着楚旭昇走到石塊面前,看着雕刻的痕跡有些眼熟,不解問道,“這是誰寫的?”
“徐文卿徐先生。”
“倉公?”
楊将臣驚訝出聲,雙眸瞪着明英,不放過明英臉上任何表情。
楚旭昇也一動不動盯着明英。
連跟在身後李祺都屏息凝神等着明英接下來的話。
藍玉眉心一低,心中哀嚎,不會是他吧。
“嗯。”
明英挺直了腰板,見自己成為了焦點,得意洋洋,心道你們沂垠留不住的,我們珺郎讓其心甘情願來。
“徐倉公正在黉門學府任校長,指點着學府裏面的學生,王爺,楊城主,學校裏面的學生們是你們的同門。”
徐文卿,行走的學問倉。
二歲習千字,五歲做詩賦,飽讀詩書,十八歲成為天陽大夫,帶領其他人編撰歷書,後游歷金陽,遇上君山公并與之成好友,惺惺相惜。戰亂爆發後此人消失,多年後出現在沂國都城,成為沂國大夫,教育皇子和重臣之子,倍受人尊崇,連沂國國君都要恭敬喚一句倉公。
後不知為何上書辭官離開沂垠,無人知其行蹤,如今卻出現在苒城。
若是天下學子知道徐文卿在此,苒城必然會熙熙攘攘,盛狀可堪比沂垠。
“衆人皆不知倉公所在何處,原來是來了此處。”
楚旭昇景仰道。
雖只聽過此人,心中卻甚是欽佩,倉公所作的《東風賦》是他最喜歡的賦,特別是‘風起巷陌,緣人房,經高城,入深宮,君感耳目明,心體清’一句,規勸高位之人多聽民意。
“珺郎跑到郦城去請的。”
說完之後捂住嘴,那也是他家珺郎偷摸跑出去的。
幾人不說話,只有楊将臣笑了一聲,“這後面還有什麽字?”
衆人目光又被後面的小字吸引。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看到石頭上雕刻的字,皆感覺虎軀一震!
每個人的身體像被什麽擊中一般,特別是楚旭昇全身發抖,壓抑在心底的情感呼之欲出。
這句話在心頭蕩漾,揮之不去,一股神聖感油然而生。
此刻,那朗朗讀書聲就像是陣前鼓聲撼動人心,衆人都失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