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修)

第二章(大修)

方晴下崗的事,晚上外婆還是知道了。傳聲筒不是周圍鄰居,是小姨李婷。

李婷曾經作為一個罐頭廠的接班人,她周圍幾圈人都進場接班了,罐頭廠每日新聞不用她到處打聽,自然會彙總到她這裏。

來報信的人一臉看好戲的樣子,李婷很能端得住,慢條斯理地拿誰誰離開原先的工廠,沒多久就發達了的事舉例,不動聲色地暗示方晴下崗不是一件壞事。

反正別想看他們家的笑話。

商場八點關門,李婷上班就不在家吃晚飯。晚上回來,她照常陪着老人一起看會兒電視,聊聊天,跟方晴兩口子說話也一如往常,并不因為方晴下崗了,就對她和顏悅色。

等到該睡覺的時候,外婆出去上廁所,李婷跟着出去。

“老二的工作沒了。”李婷把聲音壓到最低,她扶着老太太,生怕她厥過去。

外婆的身體僵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一句話也沒說。很顯然李婷的鎮定遺傳于外婆。

這一晚,方晴睡得不好,她幾次醒來,心頭如同壓了塊大石頭,悶得要命。她跟江铮吵了一架,一晚上沒搭理他,睡覺也背對着他。她不知道江铮是不是也沒睡好,即便旁邊的人沒有動來動去,她能感覺到江铮沒有睡着。

她都沒睡,他憑什麽睡。

“還去那邊嗎?”江铮突然出聲,在這寂靜的深夜裏,聽起來有些不真實。

方晴沒說話,重重地嘆了口氣,其中包含着委屈、失望、憤怒和無可奈何,這聲嘆息就是她的回答。

第二天早上醒來,方晴的太陽穴突突地疼。江铮已經起床了,在床頭給她放了一杯溫水。方晴本想裝作沒看到,只要她拿起水杯,就是态度緩和的表現,但又一想,又沒人看見,她習慣了早上喝一杯溫水,何苦跟自己身體作對呢。

方晴從小卧室出來,外婆正好煮好了面條:“快來快來,他們都吃完了,就你一個人還沒吃了。小江去弄摩托車了,你快吃,吃完了早點出發去那邊。你婆婆年紀也大了,聽說腰不怎麽好,你過去多做點事,別跟在家似的,一進門就躺沙發。”

方晴不高興地嘟起嘴:“我哪次去不是當牛做馬,還躺沙發,我倒是想呢。再說了,我在家也不是這樣啊,也沒少幹活兒。”

方晴不想去婆家,但她必須要去。這種逼着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讓她很難受,但她能力有限,幫不了自己,只能求有能力的人幫她。

她想了一晚上,她不能沒有工作,她要掙錢。罐頭廠是回不去了,她也不想回去。三江市還有幾個國有廠,以江铮繼父的能力,能把她安排進去。這年頭只要有點關系的,都在利用關系,有關系不用,那是傻子。

方晴攪了攪面條,把下面的佐料翻上來,筷子一翻,面條下面卧了兩個荷包蛋。外婆坐在沙發上織毛衣,背對着方晴,收音機裏在放《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外婆的身體随着節拍動。但方晴一眼就看出來外婆根本沒聽進去。她鼻頭一酸,有想哭的沖動。她沒有胃口,但還是大口大口地把面往嘴裏塞。

吃完早飯,方晴回小卧室收拾床鋪,提上一箱牛奶,準備出門。

飯桌上放着一袋子雞蛋,外婆讓方晴拿去送給公婆:“這是土雞蛋,你小姨夫去農村釣魚的時候買的,正兒八經糧食喂出來的雞,跟洋雞蛋的味兒都不一樣。”

吳雄在農村買這二十個土雞蛋可不容易了,李婷想起來就說,想起來就說,這土雞蛋要五毛錢一個。

本來是給外公外婆吃的,老太太很心痛地吃了兩個,跟吃唐僧肉似的。剩下的十八個放在冰箱裏一個星期了,沒人敢吃。

方晴裝作啥都不懂:“他們家有雞蛋。不用,咱們自己留着吃吧。”

婆家買菜都是在商場負一樓超市買,除非買活雞活鴨活魚,才會去菜市場,這年頭有幾個能在超市消費的。

外婆當她耍小脾氣,又不能說自己已經知道了,心裏急,面上還得繃着,本來是想輕輕拍方晴兩下,一下手,啪地一聲,方晴覺得她的右胳膊肯定有個紅掌印。

方晴愣住了,外婆也愣住了,随即外婆又拍了兩下,這次很輕。

“越大越不懂事,他們是誰啊?是你公公婆婆小姑子,幾個雞蛋你都舍不得。他們家有是他們家的,你送你的,這能是一回事嗎?快走快走,再晚一點,我還得伺候你們午飯。”

婆家有點小權,得求人家辦事,娘家舍不得吃的東西,眼巴巴地送過去,人家還不見得看得上。

方晴難受了一會兒,覺得自己特可笑,也沒誰逼着她結婚,她這副忿忿不平的樣子給誰看。

摩托車停在院子大門外,江铮接過牛奶,綁在後面,遞給方晴一個安全頭盔。

“這是新買的?”這個安全頭盔是藍色的,以前的是黑色的。

江铮戴上頭盔,騎上車,示意方晴快上車,“你說那個難看。這個呢?”

以前的頭盔是黑色的,又大又重,方晴戴着像只威武的天牛。她最喜歡的顏色是藍色,她沒說過,還以為江铮不知道。

“如果不想待了,我們就走。”江铮說。

方晴一手護着雞蛋,一手摟住江铮的腰,她靠在他的背上。她沒說好,也沒說不行,哪兒有那麽簡單,不高興就甩臉走人,以後也難相處了。

婆家住的小區叫寧都花園,是三江市第一批高層住宅小區,帶有電梯和門禁。在本地人眼裏,能住進寧都花園都是非富即貴。

婆家的房子一百多平,歐式裝修,很是氣派。方晴最羨慕的是有兩個衛生間,畢竟她家還在用巷子口的公共廁所。

方晴一直覺得她的婆婆魏三妹挺有福氣的。前任丈夫在沿海當兵,60年代就有四十多塊錢工資,一分不留,全部寄給她,她憑着軍屬的身份到福利工廠上班,工資比其他工廠的工人高。

前任丈夫因病去世,一年後,魏三妹帶着孩子嫁給了現任丈夫,趙德偉。運動時期,趙德偉被劃為x派,被剝奪了糧油廠副廠長職位,後來趙德偉平反,重掌糧油廠大權,魏三妹離開了福利工廠,回家做了全職太太。

魏三妹有四個孩子,大姐和江铮是魏三妹第一次婚姻生的,江铮下頭還有一個三妹一個四弟,是魏三妹和趙德偉生的。

摩托車開到寧都花園門口就不能再進去了,有礙觀瞻。江铮把車子停在保安室旁邊,登記了兩個人的身份信息,保安放行。

在樓下等電梯的時候,方晴回憶起她頭回來見公婆,是老三趙麗來接他們的。見第一面,她就知道趙麗看不上她。為了看她出醜,趙麗還表演了一出教她怎麽上電梯。方晴不記得她當時有沒有用看傻子的眼神,只記得她沒有表現出一副土包子逛皇宮的模樣,趙麗就差把失望直接寫在臉上了。

方晴和江铮進門,魏三妹和趙德偉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方晴往廚房看了一眼,沒有看見保姆的身影。

方晴笑着叫了一聲媽,把牛奶和雞蛋放在茶幾上,魏三妹淡淡地笑,叫她坐。江铮沒有喊過趙德偉爸爸,從來都是叫叔叔,方晴也跟着喊叔叔。趙德偉點了點頭,便埋頭在報紙裏。

魏三妹跟他們寒暄了幾句,就沒話說了。方晴碰了碰江铮,提醒他說一說她的工作。

“哥!”趙麗從裏屋跑出來,一屁股坐到方晴和江铮之間。她穿着蕾絲邊的睡衣,頭發染成了黃色,燙了大波浪。

對着小女兒,魏三妹眼裏才有了笑意:“一點規矩都沒有,頭發都不梳,瘋丫頭,哪兒有女孩子的樣子。”

趙德偉眼皮子都沒擡,專心看着報紙。

趙麗吐了吐舌頭,搖着江铮的胳膊撒嬌,說她的随身聽壞了,誰都修不好,要江铮修。不由分說,把江铮拉走了。

趙麗一走,魏三妹又變回了那副高不可攀的貴婦人模樣。她臉盤大,顴骨高,本就是有威懾力的長相,她又刻意看人往下看,給人一種睥睨蝼蟻的壓迫感。

“還帶了雞蛋啊,昨天阿姨才去超市買了雞蛋,早知道你們要帶,就不買了。冰箱都放不下了。下次要帶什麽,打個電話。”

方晴說這是土雞蛋,魏三妹撇了撇嘴,倒是趙德偉從報紙裏擡起頭,看了雞蛋一眼:“土雞蛋是好東西。”

魏三妹态度瞬間改變:“你叔叔就喜歡這些。去把冰箱裏的雞蛋拿出來放在餐桌上吧,把土雞蛋放進去。”

方晴知道這是要叫她做事了。她放好雞蛋,連問還要做什麽都省了,自動去廚房備菜。上海青是超市買的又怎麽樣,比菜市場的上海青老多了,還有這蔥,泥巴都沒洗幹淨,這種蔥放在菜市場都沒人買。

方晴獨自在廚房忙活,那頭趙麗嘻嘻哈哈的聲音不斷傳來,她難免煩躁。這還算好的,前幾次,她做了一桌子菜,趙麗一覺睡到中午,被魏三妹哄着起床,吃現成的,趙麗還不高興,一直擺着臉。

“媽媽,可樂放在冰箱了嗎?可樂必須喝冰的。哎呀,雞蛋殼上怎麽還有雞屎啊。天哪,沒有弄到我手上吧。嫂子,雞蛋是你帶來的?怎麽不把雞屎雞毛弄幹淨,冰箱裏還有其他東西的。”

在趙麗嬌滴滴的抱怨聲中,方晴心頭那團本就沒熄滅的火氣轟地冒上來了。

同類推薦

陰陽鬼術

陰陽鬼術

玄術分陰陽,陽為道術,陰為鬼術。
林曉峰學鬼術,抓邪祟,可卻陷入一個又一個陰謀詭計之中。
神秘的抓妖局,詭異的神農架,恐怖的昆侖山。
且看林曉峰如何斬妖魔,破陰邪!

逍遙小僵屍

逍遙小僵屍

女鬼別纏我,我是僵屍,咱們不合适!
驅魔小姐姐,你是收我,還是在泡我!
又是這魔女,哪都有你,再來打屁屁!
還有那妖女,別誘惑了,本僵屍不約!
()

陰九行

陰九行

1912年宣統帝溥儀退位,1949年新中國成立,1978年施行改革開放......
一個朝代的更疊,往少了說,幾十年,往多了說,幾百年,而某些匠人的傳承,卻少則上百年,多則上千年啊。
我将滿十八歲的時候,我師父跟我叨叨,“婊子無情,戲子無義,至于幹咱劊鬼匠人這一行的,既要無情,也要無義。”
劊鬼匠人,赤腳野醫,麻衣相爺,野江撈屍人......
這些陰九行的行當,你沒聽說,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靈玉

靈玉

財迷道長新書已經在黑岩網發布,書名《午夜兇靈》:曾經我是個無神論者,從不相信世上有鬼,但是在我當了夜班保安之後,不僅見過鬼,還需要經常跟鬼打交道,甚至我的命,都被鬼掌控着……
人品保證,絕對精彩!
那天,隔壁洗浴中心的妹子來我店裏丢下了一塊玉,從此我的命就不屬于我了……

摸金天師

摸金天師

原名《活人回避》
一件古董将我推上一條亡命之路,從此為了活下去我變成了一個和陰人行屍打交道的走陰人。
三年尋龍,十年點穴,游走陰陽,專事鬼神。
走着走着,也就掙紮到了今天。

大神歪着跳

大神歪着跳

我叫黃埔華,是一名出馬弟子,人稱東北活神仙。 本人專注跳神二十年,精通查事治病,看相算命,代還陰債,打小人,抓小三。 承接各種驅邪辟鬼,招魂問米,陰宅翻新,亡靈超度等業務。 另高價回收二手怨魂厲魄,家仙野仙,量大從優,可開正規發piao! 如有意加盟本店,請點多多支持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