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追風少年
第 1 章追風少年
華北平原是中國三大平原之一,它又被稱為黃淮海平原,是由河流形成的平原,也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平原。它西起太行山脈,東到黃海、渤海和山東丘陵,北起燕山山脈。氣候類型主要以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降水季節變化大,四季變化明顯。華北平原土壤為黃褐色土,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礦物養分豐富,平原耕作歷史悠久,各類自然土壤已熟化為農業土壤,耕性良好。華北平原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谷子和紅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和大豆等。
廣袤的華北平原村落棋布,村村相連雞犬相聞,十裏必有人煙。柳葉鎮是散落在華北平原一顆明珠,它處于魯豫交界處,緊鄰京九鐵路,寬敞的國道從鎮子中間穿過,它是一個典型的華北村鎮,大平原和黃土地是柳葉鎮地貌特征。自從明朝形成村落以來,幾百年來此地世代農耕,民風淳樸。人民性格敦厚大氣爽朗豪邁,重孝道講義氣。當地人喜歡吃面食糕點,嗜好食大蔥大蒜。
1972年的春節,是一個普天同樂舉國歡慶的日子,柳葉鎮的一個小院裏,傳出一個女嬰響亮健康的啼哭聲,給李剛政一家帶來了巨大的歡樂,李盈盈出生了。
李老太太挪着小腳,拍着雙手嚷道:“初一娘娘十五官,我們家出了一個娘娘哩!”李剛政樂上眉梢,看到門楣上的對聯“瑞氣盈門吉祥宅。”于是就說“這妮子春節降臨咱家,命帶福氣,就叫盈盈吧!”
媽媽趙留女,無力的躺在床上,眼裏掠過一絲絲的失望,輕輕的說了一句:“咋是個妮子?”
李鋼政身高有一米八三,高大威猛,力大如牛,是個吐個唾沫都會砸出一個坑的人。祖上開豆腐坊,解放初期被定為富農,因為家裏成分高,二十六七才娶上媳婦趙留女,對早婚早孕的魯西南來說,這個年齡是标準的大齡剩男。他這媳婦清秀恬靜,但是是體弱多病,天生有哮喘病不能幹重活,她身材纖細高挑,身高剛好到李剛政的耳旁,兩人站在一起很是般配。她性格溫順,吃苦耐勞,對李剛政富農成分和窮困的家庭條件毫不嫌棄。李鋼政也對這個老婆很滿意,疼愛有加,髒活累活搶着去幹。兩人結婚多年沒有孩子,盼星星盼月亮終于後繼有人了,盡管是個丫頭,但是李鋼政欣喜萬分。于是李家東拼西借了幾十斤白面,專門找人做了一炕白胖胖的馍,跑遍全鎮的菜店搜刮好幾遍,按當地最高規格,湊齊了八大桌飯菜:十個盤子十個碗,他高興地邀請親朋好友街坊鄉親來吃喜面,這次的宴請也讓李家一年後才還清所借的外債。李盈盈的媽媽雖然是個病西施,但李盈盈遺傳了李鋼政的優良基因,身體健康吃嘛嘛香,打小就皮實好養。小米粥、玉米糊、南瓜湯,來者不拒,給啥吃啥,吃嘛麻香。俗話說小孩三翻六坐八爬叉,李盈盈六個月就能滿地爬了,一歲就會踮着小腳滿院子追大鵝。
生産隊不養閑人,李盈盈從小被趙留女帶到田間地頭,大人們一邊幹活一邊看孩子。割麥子,砍高梁的時候,李盈盈在地頭玩石子,在田壟玩泥巴。拾棉花的時節,生産隊的女人們,把白花花的棉花鋪滿小路,李盈盈則會躺在上面翻跟頭,有時在上面睡着了,夢裏她感覺自己飛上了高高的天空,潔白的雲朵摸起來好柔軟……和她一樣年齡的小孩子生産隊有七八個,他們都是大自然的小精靈。大樹下、小河邊、樹林裏都是他們成長的樂園,小鳥、青蛙和蟋蟀是他們的玩伴,孩子們玩累了就躺地上睡,睡醒了再去玩,自由放蕩無拘無束,這裏安全而有趣,在附近生産隊辛勤勞動的人們,都是他們的親人,孩子們時刻都在父母的視線裏。
這些辛勤的勞動人民,白天勞作不停,晚上紡線織布也不停歇。每晚趙留女和李老太會一人架起一輛紡車紡線,吱吱呀呀嘤嘤嗡嗡的紡花聲一直響到深夜,像一首首的無詞的兒歌陪伴着李盈盈的童年。李老太喜歡給小孫女講故事,牛朗織女嫦娥奔月,孫悟空豬八戒,李盈盈百聽不膩津津有味。如果哪一天晚上奶奶講煩了,李盈盈就會纏着媽媽講故事,但是趙留女是一個悶葫蘆,不擅言辭講着講着就張冠李戴,李盈盈就會急得大叫“錯了,錯了!應該是豬八戒到了高老莊“ 随着妹妹李明明和弟弟李明旺的出生,李盈盈就遠離了母親的懷抱,徹底成了李老太的跟屁蟲,白天黑夜和奶奶待在一起了。
1976年是個多事之秋,毛主席和朱德巨星隕落,全國哀悼聲一片,從城市到農村,各地都在舉行悼念活動,來紀念偉大的領袖。對于死亡,李盈盈沒有概念,她只能從大人的行為和表情上去判斷,這似乎是一件非常怕人的事情,隐隐感覺很恐懼。當時全村人都聚集在小學校的操場上,男男女女形容枯槁,低低的啜泣聲此起彼伏,李盈盈牽着爸爸的衣角忍不住放聲大哭。有時人們晚上也去小操場,在那裏還會有人帶頭高喊口號表忠心,面對着一張放大的毛主席像,表情悲切的鞠躬流淚,聲音痛苦顫抖。吓得她和其他的小夥伴,都乖乖地躲在大人身後,誰也不敢像以前生産隊開大會的時候瘋跑。
她喜歡村子裏開群衆大會,喜歡村子上的嬸娘伯母七姑八姨都坐在一起,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的好熱鬧。女人們一邊表情誇張訓那些像野狗一樣亂竄的熊孩子,一邊手指翻飛的納鞋底、縫衣服。男人們倒是在氣定神閑地惬意地抽煙聊天。在一張掉了漆的桌子前面,滿頭白發的老書記神色莊重地坐着,對着一個摔癟了的大喇叭,扯着脖子嚷嚷。她感覺平時喜歡披着一件發黃的汗衫,趿拉着露腳趾布鞋的老書記,這個時候真神氣!
華北平原氣候四季分明,夏秋季節雨水不多,氣候幹燥,适宜種植棗樹。棗樹在這裏是群衆脫貧致富的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它也在維系黃土地生态安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産隊在廣闊的田野裏,實行糧食作物和棗樹間種,一排排的棗樹中間,麥浪翻滾谷子飄香,好似一幅寫真風景畫。春末夏初時節,棗樹開花了,細細小小的嫩黃色的棗花,密密麻麻一簇簇地開滿枝頭,葉和花連在一起,遠處看以為是一團團黃綠色的棗葉子,棗花香氣四溢飄蕩原野,不禁惹來一群群的小蜜蜂,它們穿梭其中翩翩起舞。
李盈盈最喜歡秋天的棗樹林,秋風輕拂,大地變成五顏六色,棗樹枝頭挂滿棗子,青的如碧玉,紅的賽瑪瑙,大大小小叮叮當當,一嘟嚕一嘟嚕随風搖動,有的壓彎了樹枝,伸手可及。打棗的那幾天,是柳葉鎮的節日。男人揮動着長長的棗杆子,瞄準棗子最多的樹枝,猛一用力甩下去,打棗杆劃着優美的弧線與棗枝相撞發出“哐啷”一聲兒,接着下起一陣棗子雨,就會看到滿地的棗子在跳舞。女人帶着布袋子,夾着花籃子,端着簸箕沖上來去撿,還不忘把最大最紅最漂亮的那個棗子塞到嘴裏,蜜甜蜜甜的,咬一口酥酥脆脆,甜中帶着一絲絲的苦澀。李盈盈和小朋友們此刻就是一群猴子,上蹿下跳追着攆着去撿拾滾到遠處的棗子。李盈盈最興奮,提着小筐子眼睛瞪得溜圓忙的不亦樂乎,她撿的棗子最大最紅,映得沾滿汗水的小臉紅彤彤的。這個時候生産隊裏的棗子是随便吃,一向板着臉愛訓人的生産隊長,此刻也笑吟吟的。這幾天鎮子上的人們屁特別多,捂着肚子跑去廁所拉稀的人也成倍增長。
打完棗兒的棗樹們,像生完孩子的婦女,樹上空蕩蕩的。這一排排的棗樹會成為李盈盈和她的小夥伴的樂園,“摸瞎兒”是最有趣最刺激的游戲。幾個人爬到棗樹上,找好自己的位置,用小手娟蒙住“瞎兒”的眼睛,一聲開始之後,“瞎兒”憑着記憶順着樹的枝幹小心翼翼的去摸人。村頭他們做游戲的那棵老棗樹,比李盈盈爸爸的年紀都要大,斑駁的樹皮被他們磨得發亮,遒勁的枝丫他們爬了千百遍,甚至樹上有幾個枝桠幾片葉子,他們都爛熟于心了,任誰也不會掉下樹去。“瞎兒”手腳并用,一邊摸一邊嚷:“我來了,抓住你了!抓住你了!”其他的人屏住呼吸,心砰砰直跳。他們既希望“瞎兒”來摸自己,又盼着他不來,手抓腳勾緊緊地抓住棗樹枝,緊張地盯着眼睛蒙着小手絹的“瞎兒”,很刺激!這種游戲不比院子裏的躲貓貓,樹上不能跳躍騰挪,更沒有得意向“瞎兒,瞎兒,我擱這兒”的調戲,只有無聲的緊張的衣服摩擦樹枝的聲音。“瞎兒”有時一只手在空中胡抓亂摸,有時探出一只腳又踢又踹,還不忘保持自己的安全和平衡,其他的人看着他在風中獨自美麗,樂不可支,卻極力憋着不能笑出聲。李盈盈自小身手敏捷,動作麻利,是“瞎兒”公認的的最佳人選。
鎮小學離她家不遠,在鎮中心的廣場上,西邊是一個水塘,前邊是一條寬闊的馬路。學校比較小,只有五個教室,從一年級到五年級各有一個班,小學校共有五名老師。老師多數是本鎮子上的人,他們是初中或高中畢業後,回鎮子上當代課老師。這些人白天站在小學校破舊的講臺上上課,課餘或周末去田野裏侍弄莊稼,其實他們的真實身份是農民。小學校也沒有具體時間上下課,吃完早飯和午飯,孩子們就去上學,人差不多到齊就開始上課,老師感覺累了就下課。
李盈盈不愛上學,她最喜歡和媽媽去下地幹活,感覺在田野裏連呼吸都是甜的。她的發小付大國和她家一牆之隔,他們是同班同學,兩人經常一起上下學。付大國是班長,他學習非常認真,字寫的尤其漂亮,李盈盈說付大國寫的字,和書上印的字一樣一樣的,他考試總是第一名。但是付大國家族中患有遺傳性精神病,尤其是他爺爺瘋的厲害。在一個寒風呼嘯,滴水成冰的深夜,他爺爺不知道什麽時候跑出了家門,掉進鎮子後邊的河溝裏淹死了。據說溝裏面的水并不深,剛及腰部,可是他爺爺的卻沒能走出來,等到人們發現他的時候,人和冰已經凍在了一起。後來他爸爸精神病又發作了,到處亂叫亂跑,不得已被關在家裏,至此以後,半個鎮子都能聽到他爸爸像狼一樣的嘶吼聲,伴随着嘩啦嘩啦晃動大門的聲音。鎮上的小孩子都不敢從付大國家門口經過,但李盈盈一點也不害怕,反倒是經常偷偷的從門縫裏,給他爸爸仍幾顆棗子或梨子,付大國李盈盈很感謝。
冬天的華北平原天寒地凍,在一個烏雲密布的傍晚,潔白無暇的雪花,紛紛揚揚地從天空中飄落下來,宛如翩跹舞動的銀色蝴蝶。雪越下越大,漫天飛舞,似煙非煙似霧非霧,整個世界都籠罩在茫茫雪色之中。李盈盈和奶奶早早地鑽進被窩,靜靜的聽着糊着白連紙的窗棂外簌簌的落雪聲,進入了夢鄉。第二天一大早,李盈盈就着鹹菜蘿蔔條吞下一個玉米餅子,匆匆喝完一碗小米粥,抓起書包,踩着柔軟的雪,“咯吱咯吱”去上學了。大地像鋪上了一層白色的鵝毛,毛絨絨的,李盈盈忍不住伸出手抓了一小把,輕輕的放到嘴裏,涼涼的有一點點塵土的味道。路上沒有人跡,不遠處雪地裏狗狗貓貓的梅花印淩亂無形,放眼望去天地一片蒼茫。她剛到小學校附近,付大國家的阿黃從池塘邊上竄過來,一口叼住了李盈盈的棉褲角,阿黃搖着尾巴使勁地扭着柔軟的身體,嘴裏發出糯糯叽叽的親昵聲。李盈盈非常喜歡阿黃,經常和付大國帶着它一起玩,阿黃也經常賴在李盈盈家不走,最愛在李盈盈的腿上蹭來蹭去的撒歡兒。李盈盈用盡全力想把阿黃的嘴掰開,可是勢單力薄,最後以失敗告終,無奈之下只好走拖着阿黃,一步一步向學校艱難的挪行,雪地上留下一窄一寬的兩行雪印……
小學校西邊的池塘,池水一年四季豐盈而美麗。塘子裏的水極少幹涸,清澈見底,藍的透亮,輕柔柔靜幽幽的,像少女脈脈含情的眸子。據說,這個小池塘在李盈盈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時候,就存在了,它陪伴了柳葉鎮幾代人。人們在這裏洗衣游泳淘豬草,爺爺奶奶們邊在池塘邊乘涼聊天,邊看着孩子們快樂的玩耍嬉戲,日子不緊不慢的悄悄地向前走着。池塘邊種着一排排大大小小參差不齊的柳樹,李盈盈喜歡爬樹,經常和小夥伴爬到樹上,攀着柳枝登高遠望,想象着天的盡頭究竟是在哪裏呢?有時他們會折下一段柳枝,使勁扭掉柳枝碧綠的外皮,抽出裏面白白的柳骨木芯,用手指在柳枝皮筒的兩頭掐出吹嘴,最後再捏扁,一只完美的柳笛就完成了,放在嘴邊能夠吹出少年無聊的歡喜和憂傷。有一次放學之後,李盈盈心血來潮,招呼其他小夥伴爬上一棵柳樹,這是一棵約兩人高的小樹,猛然間爬上去這麽多人有些吃不消,幾個人攀在樹頂搖搖欲墜,惹來一聲聲的驚呼。鎮上的幾個調皮鬼見此情形,壞水嘟嘟直冒,跑過來抓住小樹幹喊着號子使勁搖,樹上的李盈盈們吓得驚慌失措吱哇亂叫,盡管小樹不太高,她們卻想跳而不敢往下跳。付大國見狀,連忙撿起地上的小石頭,不分青紅皂白的一頓亂丢,搖樹的壞小子們紛紛落荒而逃。李盈盈她們顫抖着從樹上溜下來,癱坐在地上,驚魂未定,咬牙切齒地沖着他們大罵:“臭豬猡,饒不了你們!”
李盈盈小學畢業後,和鎮上其他的五個同學一起考上了初中,幸運的成為了一名中學生,那些沒有機會繼續讀書的孩子,至此永遠離開了校園。那些十一二歲的少年走上了社會,過早的開始去體驗人生的酸甜苦辣。李盈盈本來不喜歡讀書,也不想上學,但是卻糊裏糊塗的在小升初的錄取榜上有名,她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金榜題名後的驚喜,糊裏糊塗的的邁進了景陽聯中的大門。景陽聯中不在柳葉鎮上,它位于柳葉鎮外的一片田野裏,四周是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莊稼地,離她家大約有三公裏。李剛政把家裏的唯一的高檔出行工具——大金鹿自行車,送給了李盈盈代步,于是李盈盈每天得意的騎着這輛除了鈴铛不響,其他地方都響的寶貝自行車,風馳電掣的穿行于鎮街道和田野上。有時李剛政需要騎着大金鹿,趕集賣地瓜賣菜等等,李盈盈就會和付大國一起步行去上學。景陽聯中校園不大,前後有兩排教室,東邊的土圍牆有一個大洞,住在附近的學生經常鑽過牆洞抄近路回家。在景陽聯中,李盈盈詫異的發現老師需要按課程表上課,每門功課竟然有不同的老師來上課,這裏的老師放學後都不回家勞動,好像他們沒有土地可種,這些情況都和她以前的小學不一樣。在音樂課上,老師會在胸前挂上一個叫手風琴的東西,兩手一張一合,它就會發出好聽的聲音,美妙的樂聲直達肺腑,她似乎看到媽媽辛勤勞作的田野、天空飄蕩的白雲、清晨禾苗上的露珠……但是這裏也有李盈盈讨厭和恐懼的課程:英語。英語老師是一個瘦骨嶙峋的中年人,他上課讀英語,習慣拖着長長的尾音向上挑,并且要求大家看着他的嘴巴一起大聲朗讀。有一次李盈盈發現英語老師牙上有一片韭菜,還有一次發現他上颌有一顆蛀牙。多年之後李盈盈還一直認為讀ABC,一定要看着對方的嘴去讀才正确。下課後,她喜歡和女同學蹲在教室前的梧桐樹下,聊天和唱歌,炫耀貼滿明星鄧麗君李谷一等人的頭像的歌詞本本,哼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泉水叮咚》、《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等等,那段時光是她一生中最最無憂無慮的日子。
初中和小學相比,對李盈盈來說生活變化不大,僅僅是換地方玩兒而已。李盈盈和以前一樣,放學後有時去田地裏割豬草,有時會抱着收音機聽着《岳飛傳》或《楊家将》去放羊。那時候大約每隔一兩個月左右,鎮子上就會有電影放映隊來光顧,這是柳葉鎮文藝節,鎮子上熱鬧非凡,看電影是鎮子上的人為數不多的娛樂節目。每次李盈盈就會扛着黑黢黢的條凳,拉着三只腳的小板凳,吆喝着妹妹弟弟,前呼後擁的早早的去打谷場占地兒,歡天喜地望眼欲穿等着那個腿有一點跛,走路像鴨子一樣一扭一扭的放映員出現。那時候大家最願意看的是《平原游擊隊》、《廬山戀》和《少林寺》等等。有一部電影叫《神秘的大佛》,可以被認為是當時很多孩子的噩夢。這部恐怖片放映當晚,把孩子們吓哭吓尿無數,最嚴重的是鎮子最西頭,李剛林家的八歲的大小子李勝國,在看完電影後的那天晚上高燒不退,說話胡言亂語颠三倒四,病愈後蔫頭耷腦沉默寡言,經常有小孩子向他丢石子,吐唾沫,他卻癡癡呆呆地不知躲藏。這個時候李盈盈總是沖向前,張牙舞爪的趕跑那些個壞蛋,把李勝國送回家。
李盈盈初中三年渾渾噩噩,成績馬馬虎虎。能夠上初中,對她來說沒有什麽遠大目标和期待,只不過推遲她奔向廣闊的田野的時間。付大國成績一如既往的優秀,他上初中之後更加刻苦努力,李盈盈深惡痛絕的英語,對付大國來說是信手拈來,英語是他最擅長的學科。來到景陽聯中之後,付大國的學習成績不僅仍然雄踞第一的位置,還經常代表景陽聯中去參加競賽,屢屢獲獎。有一次他兩人一起放學回家,付大國偷偷地塞給李盈盈一個橘紅色的筆記本,扉頁上一個紅色的“獎”字,分外耀眼。第二頁上有李大國工整漂亮的兩行字:“贈給李盈盈:學習進步,一切順利”。李盈盈欣喜萬分,高興地用手摩挲着本子,憋半天才從空白的腦海裏,搜出來一句話想說聲謝謝,付大國卻羞紅了臉跑遠了……
七八十年代,農村優秀的孩子大部分選擇考中專,很少報考高中。在那個精神和物資雙匮乏的時期,考上小中專的難度,絕對不亞于考上現在的985和211。當年學生只要能考上中專,所在學校就會給學生每月發三十元的生活費,關鍵是畢業分配工作,就業方向大多是鄉鎮政府和學校。運氣好的還可以入職各大機關單位,成為正式的國家幹部。這條道路,對那些祖祖輩輩土裏刨食的農家孩子來說,無疑是跳了龍門,真正實現了階層的跨越。所以很多人為了能考上中專,成為了初三複讀生的釘子戶,他們一年考不上就兩年,兩年不上就三年,其中不乏長期駐紮在初三的極品學生。同一家庭的兄弟姐妹,勝利會師于初三年級的也很常見。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還沒有網絡和電腦,農村戶籍管理混亂,年齡可以根據需要随便改,只需要村大隊部的一聲招呼,一個簡單地村委會的證明,年齡就可以在十五和二十之間自由的選擇。當時學生檔案管理也極為不規範,縣教育局弄丢弄混學生檔案的現象時有發生,農村中小學的學生不設檔,只有考上中專或高中的學生才會開始建檔立案,這也是當時為什麽很些人,可以連續好多年複課,但是年齡永遠是十五六歲的的原因。有需要就有市場,當時許多的初中設有專門的初三複課班,主攻考中專。
李盈盈所在的這所中學,不是重點中學,號稱“禿頭聯中”。建校多年來,能夠從這個學校考出去的學生鳳毛麟角。大部分家長、老師和學生對未來都心知肚明,普遍認為在這所中學讀書的孩子,不過是為了多認識幾個字罷了。但是出類拔萃的付大國,成為了黑暗中的一道閃電,老師們期盼他能成為一匹黑馬,他有能力以應屆生的身份考上中專,從而以一己之力改寫改景陽聯中的歷史,同時創造他個人的輝煌可以寫入校史。但是努力并非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意外總在不經意間到來,雖然他順利的通過了鄉裏的初選和複試,成功的走進了決賽場,但是最後付大國的名字,并沒有出現在中專錄取的榜單上。有人說他那天發揮的很好,考試極為順利;也有人說他那天發高燒了,試題沒有做完;還有人說那一年的題太難,好多題他不會做,所以成績很差。不管是哪一個原因,對付大國來說,那年夏天是黑色的,七月的中考成為付大國永遠的痛。因為家境貧寒,加上父親的病情加重,農村土地又實行了聯産承包責任制,家裏實在需要勞動力,付大國不具有去複讀的家庭條件,于是他默默地接過了母親手裏的鋤頭,成為了家裏的頂梁柱。兩年後,他父親精神慢慢的有所好轉,付大國就入伍當兵了。很多年過去了,付大國成為了柳葉鎮的一名村長,有一次他去縣裏開會,那裏也有一名叫付大國的幹部,中專畢業,但是他的父親并不姓付,曾經是縣教育局檔案科科長。
同類推薦

帝少強寵:國民校霸是女生
“美人兒?你為什麽突然脫衣服!”
“為了睡覺。”
“為什麽摟着我!?”
“為了睡覺。”
等等,米亞一高校霸兼校草的堂堂簡少終于覺得哪裏不對。
“美美美、美人兒……我我我、我其實是女的!”
“沒關系。”美人兒邪魅一笑:“我是男的~!”
楚楚可憐的美人兒搖身一變,竟是比她級別更高的扮豬吃虎的堂堂帝少!
女扮男裝,男女通吃,撩妹級別滿分的簡少爺終于一日栽了跟頭,而且這個跟頭……可栽大了!

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
伴随着魂導科技的進步,鬥羅大陸上的人類征服了海洋,又發現了兩片大陸。魂獸也随着人類魂師的獵殺無度走向滅亡,沉睡無數年的魂獸之王在星鬥大森林最後的淨土蘇醒,它要帶領僅存的族人,向人類複仇!唐舞麟立志要成為一名強大的魂師,可當武魂覺醒時,蘇醒的,卻是……曠世之才,龍王之争,我們的龍王傳說,将由此開始。
小說關鍵詞: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無彈窗,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