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持節不屈蘇武
第48章 持節不屈蘇武
精衛除了展示西域的一些食物和烹饪方法,還順便講授了烹饪之中最重要的鐵鍋制作辦法。
在華夏歷史上,初期使用鐵器大多是用于削、刀等小工具,直到西周末年早期使用鐵器的時期,才出現鍛制一些鐵劍鐵刃。
而在戰國時期鐵工具更是在農業和手工業中替代銅工具,煉鐵技術也在不斷提高。
當時的鐵器遍布戰國七雄,并傳播到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百越之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便為你們說說南北朝時期出現的灌鋼法,這是由北齊着名冶金家綦毋懷文發明,主要是利用生鐵碳高、熟鐵碳低的特點,将熔化的生鐵液灌到熟鐵上,能生産出堅硬好用的鋼,可用于農業和手工業,更能用于戰場上。】
精衛這麽解釋着,似乎是擔心解釋不清楚,還在天幕之中配上了南北朝時煉鋼的場面,讓歷朝歷代衆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南北朝時期前的朝代皆是欣喜若狂,不等他們稍微冷靜一下,精衛便又說起各種烹饪食材所需的調料,比如鹽、辣椒和酸料等等。
聽着精衛所教授的各種調料取得辦法,即便是歷朝歷代皇帝,都忍不住激動不已。
平常老百姓更是高興到當場磕頭感謝神仙。
“鹽鐵皆掌控在朕之手,國将興也!”
本來就在搞鹽鐵官營的漢武帝劉徹大為喜悅,因為他看到了這鹽鐵之中甚是巨大的利潤。
就算之後精衛說鹽價必須得控制在百姓也能買得起并用以日常飲食所需,也不能消滅漢武帝的激動之情。
——畢竟即便是薄利,但多銷也是極大的利潤。
【想要制作出只有鹹味的白皙細鹽,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海水煮鹽,而井水和鹽湖水煮鹽亦是可行。】
精衛說着如何制作出潔白如雪的細鹽,天幕之中亦是有所展示,極為詳細的畫面讓歷朝歷代皆學會了現代人才能掌握的簡單制鹽法。
Advertisement
——古代時候的鹽大多是粗鹽、苦鹽和毒鹽,其粗犷之地步更是能直接拿去融雪,便是那民國時期的鹽亦是大多為苦澀之鹽,直到現代工業化發展,才有了物美價廉的雪白細鹽。
故而歷朝歷代衆人,皆對這制鹽之法
捧為至寶,若非此制鹽之法已然是人盡皆知,必定能成為振興家族乃至于富可敵國的寶貝!
但無論如何,至少現在他們是都能吃上不苦且無毒的鹽,能過上好日子,那自然是誰也不會有異議。
【匈奴作為游牧民族,素來以肉與奶為主食,他們若是長期不吃足夠的蔬菜,就會生病,而這種病就叫做壞血病。而鹽和茶葉都是能解決他們這種病的關鍵,匈奴在沒有條件種地種蔬菜瓜果的,于是便時常要依賴于中原地區的商貿往來以獲得鹽和茶葉。】
【尤其是茶葉,這對于中原凡人來說是一種風雅飲品,但對于匈奴乃至于許多西域諸國的凡人來說,卻是救命的東西。】◢
【你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依賴上鹽和茶葉,再在快要打仗之前斷掉這兩樣東西的供應,皆是他們為魚肉,你們為刀俎。這兩樣能打敗匈奴和征服西域的秘密法寶,你們可得将其好好用之。】
【至于打敗匈奴之後應當如何真正降伏,也可讓他們建城和種地。西域地區大多為荒漠沙地,但也并不是任何植物都不能在那裏栽種。但棉花、藥材、小麥、青稞、苜蓿等等卻是可以種的。】
精衛此言一出,諸多帝王便明白應當個中意思,畢竟匈奴的人口數量對比起中原來說,并不算多,最重要的戰争優勢就在于騎兵,只要用安居樂業的安穩生活誘之,便可使其主動放棄這個優勢。
至于收服人心,這便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個兩三代是不可能成功的。
不過既然已經知道了辦法,那便可徐徐圖之。
之後精衛還說了一些豆腐(2)豆芽和石磨的做法,直接就給歷朝歷代的食譜給增加了許多物美價廉又容易制作的美食。
【豆腐其實是西漢時期的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原本是因為劉安的母親喜歡吃黃豆,只是有一次生病了而不能使用整粒黃豆,于是孝順的劉安就命人把黃豆磨成粉,沖入水中熬成豆乳,并且還放了些鹽鹵,最後便凝成塊狀物——豆腐。】
【而這個過程中,不管是豆粉、豆乳還是只放一點的豆腐,都可以食用。不管是烹饪成鹹食,還是加糖加蜂蜜做成甜食,都是十分不錯。而且豆腐營養甚佳,于凡人身體康健也有益處,素有‘植物肉’的美稱。】
豆腐制
作辦法在神仙的講授下是極為簡單快捷,至于豆芽就更是方便,只需将豆子放到清水中浸泡十二時辰,再将盆中水倒掉,用清水沖洗,接着把豆子放入盆中,用浸濕的籠布把豆子完全蓋住。
最後就是得把豆子每日清洗三遍,如此循環反複三日,便可得到清新可人的豆芽。
而且還不挑豆子,無論是黃豆芽綠豆芽,還是紅豆芽黑豆芽,皆可如此制作。
更重要的是,冬日亦可如此制作豆芽,只需把清水換成溫水,便能于冬日裏得到一道鮮美可口的蔬菜。
連不曾出現過豆芽的朝代帝王都贊之妙矣!
只除了被淮南王劉安欺騙的漢武帝劉徹黑了臉——淮南王把這豆腐呈上,還說是制作艱難,并贊其為帝王才配享用的‘白玉羹’,結果現在卻被精衛講授得如此物美價廉,實在是讓漢武帝劉徹惱怒非常。
神仙是絕對不會欺騙朕的,所以肯定就是淮南王劉安行了欺騙之舉。
難道朕真的很好騙嗎?為何都來欺騙朕?!
這天下果然就是一直都在辜負朕!
若不是那劉安已死,朕必定讓他後悔欺騙于朕!
悲傷的嘆息完,漢武帝劉徹就神情認真的繼續聆聽神仙授課。
比起收拾那些奸臣小人,還是神仙之事更重要。
精衛說完這些蔬
菜瓜果,便又是懊惱一句自己又把授課重點偏移,若是叫父親知道了,怕是得指責一二。
于是精衛再次告誡自己不得偏移授課重點,否則九天玄女姐姐專門安排的今日之課便難以完成。
歷朝歷代衆人皆是心裏深思,看來今日的小神仙和九天玄女娘娘的關系不錯。
不過對于精衛的話題偏移,歷朝歷代衆人皆是甘之如饴,恨不得精衛能再多說些,畢竟這可是強國富民的好東西,必須就是多多益善!
但顯然精衛的态度很堅定,立刻便說起漢朝的第二位名臣——蘇武。
【蘇武不僅是西漢時期的外交使臣,更是一位民族英雄。天漢元年,蘇武奉命持節出使匈奴,卻被匈奴扣留,而在被扣留的十九年裏,匈奴貴族多次威逼利誘蘇武,欲使其投降,卻都被蘇武嚴詞拒絕。】
【後來匈奴更是将
蘇武遷到北海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能釋放蘇武回歸故國。】
【只是不管生活條件如何艱難凄苦,蘇武都持節不屈,直到漢昭帝始元六年方才獲釋歸漢朝。】
【蘇武歸國之後拜典屬國,祿中二千石。但第二年卻不幸被卷入上官桀謀反案中而被免官。元平元年參與擁立漢宣帝,受封關內侯。神爵二年,蘇武去世,享年八十歲。】
【蘇武出使匈奴被扣,其實是因為那時的匈奴上層發生內亂,于是蘇武一行人遭到牽連,便被迫扣留。在那十九年裏,即便是面對極為惡劣的環境,亦是不畏強權,仍然保持着崇高的民族氣節,是為西漢盡忠守節的着名人物。】
随着精衛的訴說,天幕之中亦是出現蘇武被關在露天大地穴之中的場景,一天天的時間過去,在地窖裏受盡折磨的蘇武靠着吃雪嚼身上穿的羊皮襖艱難的活了下來。
這使得一直在暗中觀察蘇武的匈奴單于既是敬佩蘇武的氣節,又是不甘心讓蘇武返回他的國家。
于是單于便把蘇武流放到貝加爾湖一帶去牧羊,只見那匈奴單于承諾道:只要公羊生小羊,便釋放蘇武回國。
這無疑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條件,但蘇武并未多言,而是一個人獨自停留在這個偏僻荒蕪的地府,唯一與蘇武作伴的,便是那根代表着漢朝的使節。
【蘇武每天都拿着這根使節放羊,他心中無比渴望能回到國家。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餓了就挖野草和抓兔子吃,冷了就和羊群取暖。】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使節上挂着的旄牛尾裝飾物都掉光,蘇武的頭發和胡須也都變得花白,就連當初下令囚禁蘇武并讓他去牧羊的匈奴單于都已經去世。】
【而漢朝,老皇帝也死了,而老皇帝的兒子繼任皇位。匈奴這邊的新單于奉行與漢朝交好,于是漢昭帝立即便派使臣把蘇武接回故土。】
被精衛說是老皇帝并已經被說死的漢武帝劉徹:“……”
他很懷疑精衛對他這個皇帝有意見,可是他沒有證據。
豬豬落淚.JPG
豬豬哭了,豬豬裝的!
【後來漢朝使者來到匈奴地區,在得知蘇武還健在之後,便揚言說大漢天子于上林苑射到一只大雁,而大雁的腳上系
着帛書,而帛書中更是清楚寫着蘇武就在北方的沼澤地裏。】
【無奈的匈奴單于只得将蘇武九人送還,漢昭帝始元六年,蘇武一行人終于回到了長安。】
【後來兒子也同樣作為使臣出使西域立下大功的班固曾稱贊蘇武為‘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蘇武有之矣。’而李白亦是寫詩傳送蘇武:‘蘇武在匈奴,十年持漢節……泣把李陵衣,相看淚成血。’溫庭筠也是寫詩言道:‘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
【那漢朝将軍李陵亦然為蘇武淚流:‘今足下還歸,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4)】
漢朝,聽到精衛再提起李陵時,漢朝衆人皆是感官複雜,便是飛将軍李廣亦是倍覺無顏面觐見君王,甚是羞愧的請求告老還鄉,并言辭誠懇的要把全部家産上交,用以為豎子贖罪。
漢武帝劉徹推遲不得,便只得‘無奈’接下這頗為豐厚的李氏家財,但對于飛将軍李廣的告老還鄉,卻是堅決不允許。
在漢武帝的百般挽留下,李廣只得仍然留在朝中效命,卻是繼續自請降職,否則便當之有愧。
漢武帝劉徹:“……”
朕都沒有為巫蠱之禍自請認罪,這李廣的态度也太積極,卻是顯得朕很不積極認錯。
不過都是些未曾發生之事,卻也沒必要過多追究——當然這也是看在李陵那小子現在年歲甚小,和那極為豐厚的錢財,以及李廣很是謙卑的态度上。
這下子打匈奴的軍資又多上許多。
至于精衛所授予的煮鹽、冶鐵和豆芽等等好東西,當然也是授予一些有錢之士去搞,這可是得價高者得,屆時又得一大把錢財入庫。
在心裏仔細扒拉着軍資有多少,何時能讓最愛的大将軍和冠軍侯打匈奴的漢武帝劉徹很是‘寬以待己,嚴以律人’的把‘自己’可能幹的壞事給翻篇。
【其實李陵當時兵敗投降于匈奴,很大可能是想要效仿爺爺李廣那樣詐降,一旦漢武帝大兵來到,李陵便可作為內應,對匈奴形成夾擊之勢,将匈奴一舉打敗。】
【只是很可惜,在漢武帝劉徹與司馬遷之争中,最後以漢武帝的勝利告終。李陵被滅門,司馬遷則是受了宮刑。】
【所以說不管是誰,要作何決定時,皆要三思而後行。至于李陵的所作所為,很大程度上都是和他那位經常會詐降的爺爺脫不了幹系,只是常年在河邊走,又豈能不濕鞋?這一次李陵并沒有他爺爺的好運氣,于是大敗也!】
【漢武帝劉徹你可以再重新做一次決定,若李陵并非真心投降,那他便會在匈奴的地盤上看到天幕,于是便能知道後續自己應當做點什麽。可如果李陵對天幕不知情,那他便是真正的大漢叛臣,人人得而誅之。】
被精衛提醒的漢武帝劉徹:“……”他這是被罵做事做決定不夠冷靜嗎?既然是神仙的提醒,那他就聽一聽吧。
因為知道李陵做了匈奴王,勃然大怒,正準備把司馬遷立即拖出去施行宮刑和滅李陵滿門的漢武帝劉徹深思一會兒,便決定再給李陵一個機會。
連牢獄之災都免去,已經被拖出去就差一刀下來的司馬遷:“……”
還好精衛說的及時,不然就得完蛋了!
而遠在匈奴之地的将軍李陵,原先因為精衛所說的自己會成為匈奴王一事而郁郁寡歡,此時見到事情居然還有轉機,當即興奮起來。
同樣只是聽令迫降的大漢将士們亦是一掃之前的頹靡之氣,精神百倍神采飛揚的等着他們的李将軍帶他們擊敗匈奴,然後凱旋歸家!
——他們生是漢朝人,死亦是漢朝鬼!
若是真的戰死他鄉,他們也希望自己的魂魄能在鬼神的指引下,回歸故國,落葉歸根。
所以請待他們回家!代他們回家!帶他們回家!
而此時還在為招降大漢将士沾沾自喜的匈奴人,壓根就不知道自己即将大禍臨頭。
【說完漢朝,那接下來就說說三國時期吧。東漢末年到三國這個時間,神州大地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再次出現數不勝數的英雄豪傑仁人志士,這就像是昔日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争鳴一樣絢爛多姿。】
【只是這樣人才輩出的時代,卻皆是百姓的哀土,瘟疫、地震、水災、旱災等等,使得‘家家有伏屍,室室有號泣之聲,或合門而亡,或舉族而喪者。’(5)】
【漢恒帝永壽二年,中原戶數為一千六百多萬戶,人口是五千多萬人,但到了三國末年
,卻是只剩下一百四十九萬多戶,人口更是只餘兩百多萬口人,僅存十分之一。】
【而道教便是在千萬萬民衆陷入絕望之時,以天神使者的身份出現,并逐漸在百姓中傳播開來。】
【太平道和天師道日益昌盛,巨鹿人張角更是乘機創立太平道,自稱為‘大賢良師’,廣招弟子,并命令弟子打着太平道的幌子去給百姓畫符施藥。(6)十餘年間,太平道信衆便發展至十餘萬人。】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剛開始的太平道是向善且向好發展的,對于百姓民衆來說,也是救世之舉。從這一點來看,太平道并沒有任何過錯。】
【雖然張角說蒼天已死是有點大不敬,但對于我等神仙來說也并無任何損害,更因張角此舉救人無數,便有神仙為其說情,故而便被天道判為善舉。】
【不過在這裏我也可以教你們凡人一招,那就是燒香拜神時,對有用之神就信一信,無用的就随意罷了。反正不管你們凡人拜不拜神,于神仙而言也是無利無害之事,所以你們随心所欲便好。】
【就像是太平道那些利于治病的藥材可以接受,但無用的符咒就随便處置吧。不過可以的話還是不寫符咒更好,免得浪費紙張。】
正在晝夜不停寫符咒的太平道信衆:“……”
既然是神仙所言,那不寫就不寫了吧。
不過藥材還是要準時發放的,不然很多貧窮的百姓就得受罪了。
還好神仙沒有禁止他們發藥。
此時此刻還是良善之人的太平道信衆如此心想。
【只一點,便是須得謹記,舉頭三尺有神明,不拜可以,但不敬卻是大忌。】
被神仙告誡的衆人:“……”
這敬而不拜,實在是有點為難他們了啊!!
同類推薦

帝少強寵:國民校霸是女生
“美人兒?你為什麽突然脫衣服!”
“為了睡覺。”
“為什麽摟着我!?”
“為了睡覺。”
等等,米亞一高校霸兼校草的堂堂簡少終于覺得哪裏不對。
“美美美、美人兒……我我我、我其實是女的!”
“沒關系。”美人兒邪魅一笑:“我是男的~!”
楚楚可憐的美人兒搖身一變,竟是比她級別更高的扮豬吃虎的堂堂帝少!
女扮男裝,男女通吃,撩妹級別滿分的簡少爺終于一日栽了跟頭,而且這個跟頭……可栽大了!

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
伴随着魂導科技的進步,鬥羅大陸上的人類征服了海洋,又發現了兩片大陸。魂獸也随着人類魂師的獵殺無度走向滅亡,沉睡無數年的魂獸之王在星鬥大森林最後的淨土蘇醒,它要帶領僅存的族人,向人類複仇!唐舞麟立志要成為一名強大的魂師,可當武魂覺醒時,蘇醒的,卻是……曠世之才,龍王之争,我們的龍王傳說,将由此開始。
小說關鍵詞: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無彈窗,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