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舊年

舊年

從那以後,我從一個村子的人變成了另一個村子的人,我和長舒幾乎算是搭夥過日子,可新村子裏的人似乎都知道了,一直孤身一人的長舒先生娶了妻子,說長舒先生的新媳婦好,雖然嘴上不怎麽伶俐,可卻是個勤快能幹的,又說長舒先生眼睛不便,有人一同生活總會好得多。

那時候天已慢慢回暖,已經到了春播的時節,長舒只有一塊很小的菜地,種不了糧食,他在村口搭了個簡陋的棚子,開了個小學堂,去年便是靠着春時孩子們交學費的糧食過活,才不至于沒撐過那場饑荒。

長舒是個真正的讀書人,家裏雖然處處都簡陋,唯有牆邊的書架上擺滿的書和他的手稿始終整潔。

學堂去年被大水沖塌了,又遇饑荒,幾乎是荒廢了一年。長舒把以往放在學堂裏供孩子們讀的書全都搬回了自己的茅草房,雖還是免不了大雨時不時地漏水,卻好歹時保住了這些村子裏唯一的書。

我陪長舒整理他的書架時,他說,即便是去年那般,村裏還是有不少孩子,忍着肚子裏的饑餓,捧着自己挨餓省下來,卻又少得可憐的食物到長舒家裏,想同先生換一本書來讀。講到這裏的時候,長舒約莫是想起那些孩子真摯的語氣,雖看不見,可似乎透過這個民不聊生的亂世,窺見了孩子們澄澈向往的眼睛。

他搖了搖頭,似是露出一分苦笑。

長舒并沒有收下那些食物,只是彎下腰将孩子的捧着幹糧的手輕輕攥緊,告訴他們,長舒先生的書大家可以随意借,先生不要報酬,但每一本書,都應該被珍惜,就像他們手裏攥着的糧食一樣,在這個村莊,在這個亂世,彌足珍貴。

我與長舒相識的時間漸漸長了,他其實并不似初見那樣不善言辭,興許是身邊只有我一個人,他也會同我說許多他的事情。

這些話題說往日的我從未接觸過的,我只知道髒掉的衣服怎樣浣洗,只知道半蔫的野菜如何烹煮,卻從來不知要怎樣曬書,不知怎樣挑選筆墨。他從不叫我去做些什麽,即便是願意同我分享他的事情,他還是如同我沒有與他一起生活時那樣,雖然動作常有些緩慢笨拙,卻也都能親力親為。

我也只是會主動去做一些擅長的事,洗衣做飯,打掃屋子,每每被他感覺到我在忙活,他都會有些讪讪地,上來問我是否需要他做點什麽。

我也同他說過,我既然得他恩惠,做這些便算是回報恩情,更何況我身無長物,能做的,也只有這些。

我知道我與他雖外人都說說夫妻,卻還只是剛脫離了陌生人,彼此之間仍然是客氣和生疏更多。只是後來,長舒終于會在他因眼睛不便,做事時會偶爾向我求助,雖看上去還是有些羞赧,我們之間卻慢慢尋到了合适的共同生活的方式。我攬下了家裏的家務活,這些事,往日我在陸家的時候,向來是理所當然地做,可在這裏,我煮飯時長舒總在我一旁,他用不了刀,也不能近火,便在我身邊替我端水倒水,雖還是有些笨拙,可我卻慢慢嘗出了些小日子的滋味。

春夏之交的時候,我陪着長舒一起重新修他的臨時學堂,雖然只是搭個茅草棚,但也要搬許多重物。長舒說,他第一次搭這個棚子時便是自己一個人做的,這次有我幫他,想必要更快些了。實則他并不許我做搬重物的活,只偶爾叫我幫他穩定下木樁。他其實看起來并不算熟練工,不難想象,他第一次搭這個學堂的時候,想必是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我還是會見縫插針地上去幫他,那時候天已經有些熱了,我們兩人都不太擅長這樣的體力活,沒過多久,都滲了些薄汗,便靠在木樁邊上休息。

沒過多久,我們剛打算繼續幹活,卻見幾個農人上來。

“長舒先生新搭學堂怎麽不叫上咱們來幫忙。”來的人我也有幾個眼熟的,約莫是長舒的學生們的父親。

聽到他們的聲音,長舒似乎還有些意外,剛擺手想客氣,那幾個農人便已經扛起了木樁,有說有笑地忙碌起來。

“多虧了先生,咱幾個都孩兒才有機會讀書寫字,先生和夫人也不必客氣,就當是我們今年的學費了。”

說到這裏,長舒才收回了想去幫忙的手,笑了笑道:“好吧。”

有了鄉親們幫忙,這學堂果真修得快,沒幾日便有了個好樣子,我和長舒每日都會起早,雖幫不上什麽大忙,卻也不好別人幫修學堂時,真做甩手掌櫃。

那幾日來幫忙的人很多,村裏頭孩子在長舒這裏上過學的,都來出了份力。我同婦人們便一起備好水和吃食,好讓大家歇息的時候不至于口渴餓肚子。這一來二去,我同村裏人便都熟絡起來。

與我還在以前村子時不同,雖然也與村民們相識,不過那時的我終歸還是個小姑娘,是未出嫁的女兒,可現在,我已經成為了別人的妻子,與她們便更聊得開些。雖然說來我們都已為人妻子,她們中,也有許多同我年齡相仿,經歷相似,只不過我已經算是幸運,而她們中,卻着實有身世凄慘得多的,從她們出身即被丢棄,再到她們婚姻嫁娶的無奈,好在最終有所依靠,才能在這漂泊的世道裏安身。

她們也是這無數村子裏無數女兒的縮影。

學堂修好後,長舒便要開始準備孩子們讀書用的物件,他常常需要去鎮裏添置些筆墨紙頁,我原見他不便,便想代他去買,他卻只是笑笑,只說:“七娘,平日裏家中許多勞務事,我幫不上你的忙,不過是去買些東西,七娘也不必太過擔心。”

他同我說話時,不似初見那樣生疏腼腆,卻還是那樣溫柔耐心。我剛來時,看着他比陸家的還破一些的屋子,又想起他做“聘禮”的那一袋糧食和那時父親所說的話,我心裏是覺得萬分歉疚的,總想着把能做的事情都攬到自己身上。我同他說是報恩,其實也确是,也許是我目光短淺,見識也少,我不知道什麽樣的恩情能比在這民不聊生的亂世和饑荒裏,得到他這樣一個人的收留和恩惠還要大,同情也好,憐憫也罷,他救了我的命。

可長舒終究是那個長舒,他也會對我太多的“回報”感到歉疚,無論他忙或者不忙,見我在做什麽的時候,總要上來幫幫我。

很久很久以後,我們徹夜談天的時候,回想起那段“相敬如賓”的日子,總覺得好笑,兩個人都懷着慚愧的心情與對方相處,又偶爾感恩于上天賜予我們的,能夠在恰當的時候互相扶持的緣分。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長舒的學堂正式開學的時候,已經是夏至,長舒每日早晨起的早,有時比我還要早些,每每先醒來,便小心翼翼地下床,生怕吵醒了我。可我也向來睡眠淺,哪怕他已經極盡小心,有時我還是會在他起身時睜開雙眼。每見我被他的動靜弄醒,便要皺眉向我道歉,又想勸我再睡一會兒。我素來睡醒了便會利索地下床,又匆匆忙忙去給長舒弄些早晨的吃食。

長舒早晨的課早,有時候來不及好好吃,便要趕過去,我便勸他醒時把我也一同叫醒,他只是嘴上答應着,實則還是從來小心,不驚擾我。我有時醒來屋裏已經不見人影,便覺無奈又有些自責。

後頭我索性去他學堂給他送早飯,在學堂外的時候,聽裏頭的孩子朗朗書聲,或是長舒講課的聲音,總會不由得在外頭站上一陣子,回過神來又怕打擾他上課,便給他放在學堂外頭的小長桌上。

有一回,我記得外頭下了一夜的雨,早晨仍然沒有停的跡象,本想着家裏唯一一把傘該是讓長舒帶去了,又有些着急,見雨小了一些,打算冒着雨去送飯,卻發現家裏那把傘還靠在門邊的牆上。

長舒出門時并未帶傘。

我有些擔心,便打着傘找了出去,村口小棚子搭搭學堂即便在雨中,也仍然是書聲朗朗,沒有一個孩子懈怠。我有些心焦,站在後頭的門前朝裏望,看見長舒正帶着孩子們讀書,衣擺和袖口都有些濕。

長舒看不見我,我卻站在門後打量他許久,久久出神。

“先生,師娘來了。”不知是哪個孩子先看見了我,天真無邪的眼睛與我對視片刻,便向着長舒喊了一聲。

那一聲落,孩子們都轉過身來看我,我有些面熱,不知是因為被發現的局促還是因為那聲“師娘”。

長舒也轉過身來,我們似乎又“對視”了一刻,他便又回頭,溫聲對孩子們囑咐一聲:“大家繼續”,又朝我走來。

我看着他的身影有些愣神,有時候不禁會想,明明他看不見,卻總能準确地找到我的位置,又溫柔堅定向我走來。

“外面雨好像很大,淋着了沒?”他輕聲問我,卻沒有上手摸我的衣服或頭發,仍然保持着那一分恰到好處的分寸。

“我撐着傘來的,給你送早飯。”約莫是害怕再度打擾了讀書的氛圍,我也下意識把聲音放得很輕,同時,又把手裏裝着早飯的布包遞給他。

“還是熱的,多謝七娘。”他彎了彎眼睛,笑了笑,接過布包。

我知曉,知曉那把傘是他留給我的,他勸不住我早起,勸不住我來給他送飯,他想必今天早晨,也是沒有絲毫猶豫地留下這把傘,因為他知道的,知道我會去給他送飯,即便他出門那時,雨應該是有些大的,他也依然沒有猶疑地做出了選擇。

我那日陪着他在學堂裏,一直到午時孩子們放學,外頭的雨已經小了不少,我們回家時,他撐起了那把傘,毫無保留地,偏在了我的那一側。

日子似乎就這樣波瀾不驚地過,大暑過了,便是秋了,農人的秋天有獨特的含義,是樹梢花花綠綠的果實豐茂,也是田間金黃色的稻田與麥浪。小學堂裏放了秋收假,我與長舒的小地種不上糧食,只種了些一年四季的時蔬,這些日子便閑居在家。

我們的茅草屋前,有一株很高很茂盛的柿子樹,我去年剛來時,正是冬春交際,只見得這顆樹上冒了點新芽,枝幹卻有些枯敗無力,誰知今年夏天時再擡頭,倏忽間已是枝繁葉茂。

那時我與長舒在小院子裏曬書,見柿子樹上已然是挂滿了柿花,心下一喜,便同他說道:“院子裏的柿子樹開滿了花,想必秋時定要結滿樹的果子。”

我一遍笑說,一邊幫長舒給書冊翻頁,長舒似有所覺,擡起頭向柿子樹的方向。

“柿子樹嗎?我從前都不知道呢。”他眉間帶笑,又轉向了我。

我不知原來長舒并不知道這是柿子樹,還有些呆愣。便又聽他笑道:“我搬來這裏的時候,也是冬天,那時摸到這顆樹的時候,卻不小心折斷了一根枝條,原還憂心它被凍死,後來它雖又重新舒展了枝幹,卻一直花葉稀疏,今年若開滿了花,想必也是我搬來後第一回能吃到自家院子裏的柿子呢。”

長舒很少與我提起他過去的事,我只知道他也只是這個村子的後來客。

他又擡眼望向那棵樹的方向,問我道:“柿花是什麽樣的?要不要折一枝放在屋裏?”

我也擡頭,望了望滿樹的花,又望了望青翠的田壟,輕聲道:“小小,的像個燈籠。”

須臾,一陣微風吹過,遠處青綠的麥浪輕輕翻湧,那燈籠一樣的小花也搖曳。

我又道:“不了吧。”

這是回答他後半句話。

許是聽了我的回答,他有些愣神,随即又笑道:“好”。

我與他都知道,比這滿樹的花更美的,該是秋日的繁茂,是枝頭挂不住的柿果,也是遠方那時金黃色的麥浪。那不僅僅是一年辛苦勞作的回報,更是無數的農人,無數的村莊,無數的孩童,無數的夫妻賴以生存的希望。

所以秋天當真來臨時,那庭院的柿子樹果真挂了一樹的果,地上也有些熟紅的,顆顆飽滿的果子。我同長舒一起将熟了的果子收集起來,準備着給村子裏的人送一些。

那滿樹的柿子似乎昭示着,今年是個豐年,果真,我們去送柿子時,也得了許多鄉民的回禮,雖然不多,可他們笑容真摯,那即便不多的回禮,也顯得格外珍重。

我們午後被李家大哥和嫂嫂留了吃飯,我與李嫂在竈房做飯,長舒與李大哥在抽查他們家李小魚的功課,那孩子有時答不上來,卻不扭扭捏捏,李大哥與長舒也從不怪罪,長舒只是耐心糾正,我與李嫂聽着也覺得有趣得很,只是不過片刻,小魚的功課似乎抽查完了,便捧着熟透的甜柿子在院子裏玩去了,我正忙着擇菜,卻聽竈房門口長舒的聲音傳來,他不太熟悉別人家的房間,小心翼翼地扶着牆。

“七娘,嫂嫂,需要幫忙嗎?”

該是我每日都聽的話了,我只是笑笑,李嫂也笑,叫長舒去歇着,要同我一起好好露一手。

吃飯時,我們五個人一起坐在飯桌,我與長舒挨在一起,偶爾幫他夾菜,小魚在我們對面,吃得大口,頗有些狼吞虎咽的樣子。李嫂見了,嘴上說:“你這孩子,吃飯也沒個好樣子。”雖這樣說着,面上卻不見半點怒容,眉眼間都是笑意。

我坐在一旁看,也不禁被這份溫馨感染。

“說來七娘長舒你們也成親許久了,要不要考慮早些要個孩子,你們都還年輕,正是适合生養的好年紀啊。”

李嫂一邊往小魚碗裏夾了一筷子菜,一邊又問道。

長舒本在吃飯,聽了卻險些嗆出來,他臉變得有些紅,偏頭嗆得咳嗽兩聲。

長舒反應雖比我大些,可我也感受到了些臉熱,李嫂是好心,可這村裏也許也就我和長舒知道,我倆雖看上去是夫妻,卻不是夫妻。

說媒,成親,卻不曾拜堂,不曾洞房。若非長舒家中實在拮據,我們也定不會夜夜同塌而眠。

自那以後,我似乎有些走神,不記得李嫂對長舒打趣了些什麽。飯後,我和長舒告別了一家人,一同往家中去。

入秋以來,白晝似乎越來越短,晨起時窗外還是昏沉沉的霧霭,暮歸時日斜西山,我們走在金燦燦的鄉間小道,一路無話。

那日夜裏,長舒比我上床早些,我忙完手裏的事情,進裏屋的時候,長舒還沒睡去,他睜着那雙好看的眼睛,卻不曾眨動,似乎是在發呆。

我見他出神得厲害,便随口問了聲:“還沒睡着嗎?”

他似乎是被我的詢問一下子拉回來,回神時輕聲“嗯”了一下。又微微坐起身來,說了聲“七娘辛苦”。

我向來習慣他每日挂在嘴邊的道謝和寬慰,也回他一個微笑,我們似乎總有某種默契,哪怕他看不見,也總能明白我的情緒,低落,微笑,喜悅……

我們不再說話,我轉身剪掉了屋裏的火燭,這間屋子便又歸于了夜色。

“剪燭了嗎?”

長舒雖目不能視,卻能微弱地感受到周遭的光的變化。

從前他一個人時,家裏從不用燭火,我搬來後,因還是滿心的愧疚,便不曾同他開口,後來還是他,某日回家時手裏抱了一把蠟燭。他本該是用不上這些,也不擅長用這些的,我們平日吃穿用度省得很,那些蠟燭于我而言時很珍貴的。只有夜深,我又必須照明時,才會用上。

只是有次我夜裏從別處回家,那日月光也微弱,摸黑路過竹林時,險些栽到一側的河水裏,我回去時還有些驚魂未定,同他說了此事。第二日,他便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一個提燈,遞給我時,又一遍一遍囑咐,下次夜裏在外,一定要帶着。

我從前在陸家時,也常常向母親抱怨今日哪裏哪裏的不小心,可我作為窮人家孩子的覺悟是,我向來将那些事笑着說,或是當撒嬌一般說,只突出自己的不小心,盡量将我所處的環境,我所不曾擁有的東西和那份空缺感悄無聲息地隐藏過去,這似乎是我與生俱來的能力,母親有時回應我笑或者懷抱,有時又半點眼神都不施舍。

這是我第一次得到這樣的回應,因為我摸黑走夜路差點墜河,所以他會送我一盞燈,而不是冷冰冰地告訴我“下次小心些。”

可我也從不覺得母親那樣是錯的,也許她明白我需要那盞“燈”,可現實是,她給不起我那盞“燈”,她也給不起自己那盞“燈”。

自那以後,長舒似乎愈發上心我夜裏視物的事情,每夜都在屋裏點上蠟燭,最初是囑咐我一定要點上,後頭約莫是看我有時候糊弄他,便自己去點,為此手上被燙了好幾個泡。

後頭,我們的小屋子,在夜裏,總是會亮上好長時間。

那些回憶其實時間不算長,在我腦海裏格外清晰,我想,哪怕時間很長很長,也依舊很難褪色。

我輕手輕腳地翻身上床,蓋上被子。

“嗯,睡吧。“

“七娘,”

我剛躺下,陷入不算柔軟的床榻,便聽得身邊人喚了我一聲。

“嗯。”我應答着。

“你是願意的嗎?做我的……妻子。”

他問得很小心很小心,像是害怕哪個字落在地上,摔碎發出聲音,會驚擾了秋日星月夜的一場好夢。

“願意的,長舒。”

我答得也很輕很輕。

我是他的妻子,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他為我撐傘,為我點燈,因他敬我,因我愛他。

秋夜裏更深露重,我将被子蓋得很嚴實。我們的床榻說來很小,我們也只是隔着被子,卻隐隐約約能感受對方的溫度和氣息。那分溫度不由得叫我安心,我便在這份安心裏緩緩阖上雙眼。

同類推薦

我和大聖是兄弟

我和大聖是兄弟

王虎穿越了,而且悲催的成了五指山下的一只老虎。
“我去,這是要做猴哥虎皮裙的節奏?”王虎表示不服。
作為一只21世紀穿越來的新時代老虎,怎麽着也要和猴哥拜把子,做兄弟啊!
此時此刻齊天大聖孫悟空被壓五行山馬上就滿五百年,再有十年,波瀾壯闊,影響三界格局的西天取經之旅就要開始,看王虎如何在其中攪動三界風雲,與猴哥一起再掀萬妖狂潮。

仙家萌喵嬌養成

仙家萌喵嬌養成

一派仙師齊晟路遇一只奶貓,本想冬天暖脖子夏天當腳踏,誰知這是一只貓妹砸,還變成蘿莉騎在了他身上。從此被這只貓蹭吃蹭喝還蹭睡,淪為貓奴。
“喵喵!”大喵搖着尾巴在齊晟腳邊蹭來蹭去,毛茸茸的耳朵一抖一抖。
齊晟冷酷的面龐瞬間融化,将她抱起,揉着滿身順滑的貓毛,心中一片滿足。
齊晟滿目柔情的眸子盯着那雙琥珀般的大眼,捏着她的粉嫩爪爪,霸氣道:“傻喵,吻我。”
“喵嗚~放肆!區區鏟屎官也想親我,小魚幹準備了沒有?”
“啪!”“哎呦!”
大喵一爪子糊在齊晟的臉頰之上,隐隐的有一點紅痕。
見齊晟委屈模樣,心想,那,那,勉強來一口吧!
大喵強勢捧上齊晟的臉頰,爪子按在他的胸膛,毛茸茸的大臉湊向他的薄唇。

修仙 滅鳳
432.6萬字
超級大敗家子

超級大敗家子

張家無敵逗比敗家巨真的很煩惱,為什麽我說我不帥,他們就打我,并且說我虛僞!我明明不喜歡那個富家千金,她還非得賴着嫁給我,我覺得這一切都怪我爸媽,為什麽家裏要有辣麽多錢,搞得我這一生下來的任務就都只有敗家了…
★★★★★
本書惡搞。
年少為之,節奏把握不行。
已多次修改,但篇幅太長,三觀重塑很難。
今生不知是否還有機會重塑。
暫入坑慎重。
可噴。
主不在乎。
★★★★★
娛樂性一般小說關鍵詞:超級大敗家子無彈窗,超級大敗家子,超級大敗家子最新章節閱讀

凡人修仙傳仙界篇

凡人修仙傳仙界篇

凡人修仙,風雲再起
時空穿梭,輪回逆轉
金仙太乙,大羅道祖
三千大道,法則至尊
《凡人修仙傳》仙界篇,一個韓立叱咤仙界的故事,一個凡人小子修仙的不滅傳說。
特說明下,沒有看過前傳的書友,并不影響本書的閱讀體驗,但感興趣的書友,也可以先去看看《凡人修仙傳》,再來看本書哦。
諸位道友,忘語新書《仙者》,經在起點中文網上傳了,歡迎大家繼續支持哦!

修仙 忘語
463.8萬字
擺爛太狠,我被宗門當反面教材了

擺爛太狠,我被宗門當反面教材了

重生無數次的宋以枝直接佛了。
每一世都改變不了死亡的結局,宋以枝決定,擺爛!
別人在努力修煉飛升,宋以枝在地裏除草澆水。
新一輩的天才弟子在努力修煉,宋以枝在烤鳥。
氣運之女在內卷同門,宋以枝在睡大覺。
在最大最內卷的門派裏,宋以枝當最鹹的魚。
最後,擺爛太狠的宋以枝被制裁了。
落入修煉狂魔之手,宋以枝以為自己要死,沒想到最後過的…還算滋潤?
“五長老,我要種地。

“可。

“五長老,我要養鵝!”
“可。

……
在某位修煉狂魔的縱容之下,宋以枝不僅将他的地方大變樣,甚至還比以前更擺了。

在仙俠世界寫小說

在仙俠世界寫小說

穿越了,寫幾本小說養家糊口,不料卻被人當真了。不怕別人不認真,就怕別人太認真!
大哥!我一本仙俠小說,你們這一大群的修真者犯不着拿着當秘籍去參悟吧!
九州大陸專用裙~小說關鍵詞:在仙俠世界寫小說無彈窗,在仙俠世界寫小說,在仙俠世界寫小說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