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六藝

六藝

大邾雖然側重學而優則仕,但是孔子有言,“欲成為君子,必先學六藝”。根據學規來說,禮、樂、射、禦、書、數,皆在教化之內。

國子監中将射、禦之道單獨分開,成立弘武館、開辦武科舉。

初級的三個學堂中,正義堂多為成績優異的貢生,他們的主要目标便是三年後參加科考,是以堂長以教習四書制藝題為主,以研習八股文章為重中之重。

崇志堂裏多為承蒙祖上蔭德的監生,出身高門,大多不擅長策論,以教習詩詞歌賦來陶冶情操。

而廣業堂學子大多希望學一門技藝,哪怕不參加科考,也能當訟師和賬房,是以更着重刑律和算科數學。

但不管怎麽說,剩下的禮和樂就只是承襲傳統、做做樣子。

禮,尚可以通過開學前的釋褐禮和平常的孔廟祭拜來傳授《禮記》上的知識。

樂便顯得無足輕重,十日才有一課,多是放在午後,給昏昏欲睡的監生換換腦子。

明日便是考校之日,堂長王儀卻以讓大夥兒別那麽焦慮為由,安排了一堂樂課。

原身是規規矩矩學過古琴的,但是李時居偏挑了一根竹笛來學,原因無它。

——古琴這玩意又重又貴,侯爵府裏的那張鶴鳴秋月琴很金貴,但早被江德運砸了。

她剛搬到新居,處處都要花錢,還是笛子便宜便攜,往兜裏一揣便能走。

正義堂監生大多不缺錢,只有從志義和她一樣,選了吹笛來學。

教谕在堂室的另一端傳授指法,能看見藺文柏高開霁等人對着琴譜拟練手指,那些能寫擅畫的手指,在古琴面前卻笨拙得宛如雞爪。

從志義往笛聲上貼蘆葦膜,唉聲嘆氣地問:“時居賢弟,明日要考算科了,你不擔心麽?”

說完又自顧自地笑起來,“你必然是不擔心的,那算科博士每次點你回答問題,從未有過差錯,想來賢弟正是那天賦異禀之人,我就不行了,從前也沒學過,那什麽計算稅賦的歸因之法,看得我胡子快拔禿了。”

李時居眨了眨眼,從容地接受了從志義的稱贊。

畢竟上輩子學了十幾年數學,這些算學題目對她來說,實在是小學數學一樣的簡單題目。

大邾的科考鮮少出現算學題目。

然而近幾年,或許是出于實用主義的風向,算科結合策論和判語,在科舉題中的比重日漸增大。

大概是因為算學歸于天文歷法之科,數科雜學不受重視,所使用的教材也不過是《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數書九章》《四元玉鑒》。

其中包含高次方程的立法與解法、一次同餘式組的解法、高階等差級數求和、勾股定力、解球面直角三角形、幻方、小數,還有簡單的珠算運用等等。

雖然她剛研讀這些書時感覺一頭霧水,但是弄懂這個朝代對運算過程的特定說法後,結合上輩子學過的公式和定理,很快能掌握其中竅門。

李時居曾在長寧街上聽見胡人讨論算術,這個時代的西方還處于被教會統治的封建王朝時代,連達芬奇那樣的天才都還沒出世,數學的先進程度上遠不如大邾。

看來這幾本算科書中傳授的內容,已經是這個時代全世界的巅峰。

數學的發展能引發科技的進步,李時居是享受過現代社會便利的人,太清楚讓更多的人學算科有多重要。

只可惜大邾和前朝的文人之間,早就形成唯有讀書高,雜學不如四書經義的思維慣式。

她曾盤算過,如果能借助系統當上帝師,那麽推行數學和科學研究,強基建繪藍圖,是讓大邾朝走上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教谕從堂舍那邊走過來了,點了點從志義道:“你吹一段《潇湘水雲》來聽聽。”

從志義苦着臉,吹得嗚嗚咽咽,實在是嘔啞嘲哳難為聽。

教谕搖了搖頭,讓李時居來。

李時居坐直了身體,緩緩吹出一段悠揚的音調,連教谕都聽得如癡如醉。

“笛,滌也。”教谕撫了撫心頭,“聽時居吹奏一曲,當真有滌蕩心中邪氣之功用!”

李時居放下短笛,不好意思地微微颔首。

其實也不是她天資卓越,只不過學笛子的人少,從志義又滿心琢磨明天的算科考試,只有她心思純正地研讀曲譜、學習指法,自然有模有樣,俨然速成。

吹笛子可以速成,但是李時居在國子監學習的時間越長,便越明白一件事——要寫出真正的好文章,絕對不能受急功近利科考速成之術的影響。

因為《探花筆記》之風潮,如今市面上的教輔材料已經越來越多了。

李時居閑暇時也去看過幾次,她自認《探花筆記》初出茅廬時,因為有薛瑄獨特的學習方法,所以格外驚豔,但是類似的書目一多,其中寫文章的方法和破題思路如初一轍。

大夥兒都擯棄書本,轉而攻讀這些筆記書目,導致科舉出題人不得不規避這些思維定勢,轉而尋求新的考點,來甄選真正有才華的讀書人。

想來此次考校的出題人,也是抱着此等想法,否則不會在例行了這麽多年的四書制藝題和貼詩題外,增加數科算學和書道。

樂課結束,王儀走進來,宣布下半程大夥兒自行背書。

堂內誦讀聲朗朗,李時居卻将四書又翻了出來,覆住雙耳,一字一句地慢慢理解記誦。

她有一目十行技能,這些書上的內容,其實她早就看過很多遍,甚至熟讀到能背誦得地步。

只是很多句子能背出來,其中引用何種典故,引申開來的用法,與其他原句的對比組合,她還算不上精通。

比如上回考校的截搭割裂題,就是将兩個語義和背景相近的句子黏合一處,若不是李時居僥幸讀過這兩個典故,很可能就會答偏方向。

所以認真研讀原著,才是寫好八股文章的核心。

一邊看書,李時居又拿出幾張草紙,認真抄寫。

同桌的藺文柏不解問道:“時居兄又在抄書嗎?”

李時居搖了搖頭,“有膏火錢和翰林院的酬銀,我已經不需要抄書換錢了……只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般抄寫一遍,既能溫習書卷,又能練習書法,你看我這書道,是不是比從前進步許多?”

“端正微寬,骨肉勻停,好字!好字!”

筆走龍蛇技能讓她的一手秀麗小楷變為灑脫的行草風格,不僅如此,她寫字的速度也變得很快。

但是科考應試最流行寫妍潤俊雅的臺閣體,她現在正在努力融合這幾種字體風格,讓自己的字跡既工整清秀,又有她李時居的獨特風格。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藺文柏評價完李時居的字,又兀自喃喃重複,“這個說法很有意思,我也要試一試。”

說罷,他也拿出幾張草紙,學李時居的模樣邊讀邊抄寫。

這一下午幾乎都用來自習了,直到快要散學時分,王儀才走進正義堂,吩咐幾名監生留下來準備明日的考場。

“明天的考卷由三殿下親自出題,各位萬萬不可馬虎,定要傾盡全力作答。”王儀最後道。

李時居收拾書箱的動作一停。

竟然是陳定川在考題中增加了算科和書道,跟她想到了一處。

不過提及三殿下,李時居又有些感慨。

這段時日她實在過得太忙碌了。

買下小院、重新裝點後,她只給母親過了一次壽誕,然後就是準備考校,熟悉手頭上的“巧舌如簧”“一目十行”“筆走龍蛇”三個初級技能,以及“鬥酒詩百篇”那個階段性獎勵。

練習吹笛和書道,竟已成了她為數不多的消遣。

日子過得很充實,等她反應過來時,才發現自己已經很久很久沒見到陳定川了,甚至連崔靖都不見蹤影。

“既然有閑心出題,那麽風寒大概早就好了吧。”

李時居自言自語嘟囔了一句,在滿地煙霞色的夕光中,走處國子監。

第二天拿到卷子一看,四書制藝題全然沒有上回那麽刁鑽了,要求三百字完篇,篇幅也不算長。

題為“女與回也孰愈”,出自《論語·公冶長》,這是孔子對子貢說的一段話,大意是——孔子問子貢,你和顏回比,誰好些?子貢說:我怎能和他比!孔子說,我同意。

李時居沒怎麽思考,文章看多了,就有這點好,能很快想出破題的方式。

“孰愈”是比較子貢與顏淵,“但對于孔子啓發子貢這一點上,“自省”更是其中關鍵。

她用筆尖沾了沾墨汁,很快在紙上寫下:“以孰愈問賢者,欲其自省也。”[1]

有了開頭和中心論點,接下來的承題、起講、提比、中比、後比一氣呵成,直到結尾處,以“吾不能忘情于女,且不能忘情于女之與回也,女與回也孰愈?”[2]反問點題。

李時居擱下毛筆,吹幹墨汁,她自認為這篇寫得簡潔俏皮,首尾呼應,比先前的文章又有進益了。

然後再看帖詩題,很合暮秋時令,出的是——賦得“月過樓臺桂子清,得“清”字。

這不僅對題材做出限制,而且于用韻上亦有要求,比上回考得更難了。

李時居閉上雙眼,在心中喚了喚系統:“阿統,那個階段性獎勵技能【鬥酒詩百篇】沒有失效吧?是可以用的對伐?”

——豈料阿統君用振聾發聩的沉默來回答。

李時居眉頭一蹙,心生不祥:“阿統啊阿統,救救我!救救我!”

系統嘆了口氣,“都說了鬥酒詩百篇鬥酒詩百篇,你又沒喝酒,還指望技能發揮作用嗎?”

[1][2]摘自清代袁昶所作八股文。

同類推薦

娘娘帶球跑了!

娘娘帶球跑了!

新婚之夜,她被五花大綁丢上他的床。“女人,你敢嫁給別的男人!”他如狼似虎把她吃得渣都不剩。“原來強睡我的人是你!人間禽獸!”她咬牙切齒扶着牆從床上爬起來。她是來自現代的記憶之王,重生歸來,向所有欠她的人讨還血債。可這只妖孽之王,她明明沒見過他,卻像欠了他一輩子,夜夜被迫償還……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大宋将門

大宋将門

沒有楊柳岸曉風殘月,沒有把酒問青天,沒有清明上河圖……
一個倒黴的寫手,猛然發現,自己好像來到了假的大宋……家道中落,人情薄如紙。外有大遼雄兵,內有無數豬隊友,滔滔黃河,老天爺也來添亂……
再多的困難,也不過一只只紙老虎,遇到困難,鐵棒橫掃,困難加大,鐵棒加粗!
赫赫将門,終有再興之時!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