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所謂的一家人(1)
雨後沒兩日,楊志同吳掌櫃請了三日假回來幫忙張羅宴客之事他進城多年,又能說會道,添了他這個幫手,楊家衆人都覺得輕松很多
這一日早晨,楊志帶了足夠的銀錢,喊了村裏幾個自小交好的玩伴後生幫忙,又借了裏正家裏的驢車進城采買,不過午時就押着滿滿一車吃用之物回來了,而楊家要大辦百日祭酒席的消息也在村裏傳開
其實大夥平日都在一個山溝裏過日子,誰家窮富也瞞不過別人
陳氏在世的時候,楊家省吃儉用的供楊誠讀書,也算上等人家,可是陳氏過世後,楊柳兒跟着病倒,請醫問藥把家底都刮光了,村人心裏早就把他們一家降到末等,就是有那還記得陳氏百日祭的人家,也以為楊家能預備幾碗臊子面應付一下就成了,沒想到楊家卻是要大操大辦
有些婦人好奇,就打着幫忙切菜的名頭上門走動,結果一見到院角的柿子樹下挂着整羊,案板上還有一條條的五花肉、一盆盆的小銀魚、泡發的幹蘑菇、大塊的火腿以及油紙包着的燒雞,人人都驚得瞪圓了眼睛,轉而口水忍不住滴答落下,盤算着明日一定要早早上門,不為了別的,能混上兩頓吃食就頂得上半年油水了
楊家沒有女主人,楊杏兒這大閨女就硬着頭皮接待這些上門的嬸子伯娘不必說,又被拉着閑話好久,當然主題只有一個——楊家到底在哪裏發了大財,不然怎麽有銀子采買這些好吃食?
楊家上下對于這樣的探問,早就商量好了應對之策不論衆人怎麽問,楊杏兒就是一句,“大哥攢了多年的工錢,就為給娘親一個體面的祭日”
衆人裏有聰明的,雖然一百個不相信,但也沒有厚着臉皮繼續問也有人琢磨楊柳兒年紀小,想從她嘴裏問些真話,可惜楊柳兒一臉懵懂,被問得急了就嚷頭疼,吓得衆人不敢再開口
Advertisement
不說衆人如何揣了一肚子的好奇幫忙拾掇食材,只說隔日的百日祭
楊杏兒和楊柳兒剛過子時就爬了起來,雖說今日家裏請了方圓幾十裏最好的廚子掌勺,但送到墳頭供奉娘親的飯菜,她們姊妹卻決定自己動手一來是身為子女的孝心,二來也是告慰死去的娘親,盡避放心投胎去,她們已經有能力照料好父兄
姊妹倆一直忙到天亮,總共做了四道菜,一道木耳炒肉、一道幹菜扣肉,一道豆腐盒子加一道辣子雞塊,剛剛裝進食盒,負責酒席的劉大師傅就帶着兩個徒弟,趕着兩輛騾車到了,騾車上不但有鍋碗瓢盆,還有方桌條凳
幾個早就守在院門口的後生一聲吆喝就幫忙往下卸東西,楊志聞聲從窯洞裏跑出來,當先遞了個白紙封給劉大師傅
這叫進門錢,其實也是一半的工錢,另外一半要等酒席散掉,主家再付,若是主家滿意,還會有額外的賞錢
劉大師傅不動聲色的掂了掂,随即臉上就帶了笑,待一進院子見到食材就更歡喜了他們掌勺這一行最怕的就是吝啬的主家,買二斤肉偏偏讓你整出一桌豐盛的席面,若是達不到就到處宣揚廚子手藝不好,簡直氣死人,但顯然楊家不是那樣的人家
羊肉、豬肉、火腿、燒雞,稱得上豐盛之極,若是這樣還整不出好菜,他可就真該被罵了
很快的,楊家院牆裏外都搭起了臨時竈臺,大徒弟砸了羊骨開始熬湯,小徒弟則搬起大盆和面、揉面,忙得跟陀螺一樣
劉大師傅正動手炸魚、炸肉丸,院子裏漸漸盈滿濃郁的香氣,再随着山風散出去,整個村裏的鼻涕娃子們好似心裏長了草,顧不得老娘打罵,瘋跑到楊家門外
楊家大門前豎起了高高的木杆子,長長的紙錢串在風裏晃晃悠悠,陳家兩兄弟扶着老娘,帶着妻子孩子趕來的時候,遠遠看到都紅了眼眶
今日燒了紙錢,陳氏在人間最後的念想就要斷了,以後投胎轉世就不知要去哪裏了
陳老太太更是哭得眼淚直掉,嗚咽着,“蕙娘啊,你怎麽就走了,娘疼啊”
陳家兩個兒媳趕緊勸慰,“娘,你可不能哭啊否則妹子走的不安心,錯過了好人家怎麽辦?”
正這時候,剛剛走到院門口迎客的楊山和楊誠也快步走到跟前,爺倆兒一起行禮,陳老太太趕緊擦了眼淚,一大家子人進了院子
老話裏規定,百日祭要趁着太陽沒出來的時候進行,否則逝者的魂魄不敢出來享用供奉吃食,自然也不能最後看家人一眼
見外祖母和舅母們趕來,楊杏兒放了心,匆匆同楊柳兒換了新縫的素色衣裙,然後出了門
楊山親手拔出院門前的木杆子,交由楊志舉着,一路往陳氏的墳頭去了楊誠撒着紙錢,楊柳兒姊妹則挎着食盒跟在後邊,村裏幾個平日同陳氏交好的大娘也跟在後邊,一邊低聲說着陳氏的好處一邊嘆着氣
很快就到了墳茔地,擺上供菜,燒了紙錢,楊志帶着弟妹磕頭,最後又把陳氏的舊衣燒了一件,就算斷了陳氏在陽間所有的念想,至此澈底陰陽兩隔
楊柳兒發了會呆,又從食盒裏拿了幾個和面的饅頭撒在墳頭不遠處的空地,算是供養附近的游魂孤鬼,省得他們在地下欺負陳氏
幾個大娘看得都是點頭不已,直道陳氏沒有白疼這個小女兒
一番忙完,太陽也已經越出光禿禿的東山梁楊家人雖然不舍,但家裏還有衆多賓客等着應酬,只得一步一回頭的回去了
山腳下終于回複了寧靜,但是沒過一會,樹叢裏就響起窸窸窣窣的聲音只見一只紅毛小狐貍偷偷探出小腦袋,許是見沒有什麽危險就樂颠颠的跑去陳氏的墳前,在供菜前嗅了又嗅,末了才對着那盤幹菜扣肉大快朵頤,可惜,它還沒吃幾口就被一個少年拎着頸子提了起來
“你這個饞嘴狐貍,平日又不是沒給你帶吃食,怎麽又跑來吃這些供食?你也不怕被鬼魂抓閻王殿去”
小狐貍掙紮了半晌也不見少年松手,于是惱得扭頭就要咬,少年這才終于放它下地,見它依舊對那盤扣肉情有獨鐘,好奇之下就拈起一塊紅通通的雞肉扔進嘴裏
雞肉還帶着微微餘溫,辣得他差點跳起來,但咂咂嘴巴卻覺得滋味十足,少年猶豫了一下,到底也坐了下來大嚼一番
一人一狐貍就這樣吃了個飽足,最後倒在草叢上曬太陽,少年想起方才那個一身月白衣裙的小丫頭,低低嘆道:“怪不得她跑去街上賣什麽汽水,原來也是沒了娘……”
山風從少年臉上吹過,好奇他眼裏為何有些同病相憐的意味,但沒容它多琢磨,少年就閉了眼,山野間再一次陷入了寧靜……
楊家院子裏這會已聚滿了人,村裏成了家的爺兒們幾乎有一個算一個,都到齊了,就是婆娘也帶着小娃們蹲在院牆下,一邊閑話一邊兒曬太陽
見楊家人一進院子,衆人就趕緊站起來,紛紛開口寒暄,楊山帶着兩個兒子一路同衆人見禮,楊柳兒姊妹則去了竈間接替陳家人
雖說陳家是外家,但今日也是客,院子裏早就替他們留了一張空桌,陳家兩個舅母還怕楊柳兒姊妹張羅不過來,想要留下幫忙,但見楊杏兒手腳麻利的裝着點心盤子,楊柳兒也開
始分茶葉倒熱水,她們也就退了出去
很快的,十幾個後生肩膀上搭着白布巾,手裏端着紅漆托盤聚到了竈間門外
姊妹倆通力合作,每個托盤上都放了一盤四色點心、一壺熱茶,後生們笑嘻嘻的端着送去各張桌子,楊家的謝客酒席就開始了
農家人節儉,只有到了年節之時,老人們的櫃子裏才能裝進幾斤粗點心楊家既然決定大辦酒席,就沒有吝啬的打算,點心盤子裏放了馬蹄酥、炸油糕、驢打滾和小籠肉包,樣樣都是量足又美味,衆人嘴裏互相客套着,手下卻是沒有客套,茶水都顧不得喝上一口就塞了滿口點心
院子外邊的婆娘和淘氣娃子們眼巴巴看着,卻也沒有進院子,哪怕是家裏再潑辣的婆娘,再受寵的孩子,這時候也不能上席面,否則就要被人家指着說沒規矩,但他們也不是多心急,畢竟劉大師傅的小徒弟,已經把切好理順的面條端了出來,一挂一挂的放在大簸籮裏,只等大鍋裏的水開了,煮好澆上肉臊子,他們就能解饞了
待點心和茶水撤下去,後生們正要上涼菜的時候,楊家院子外又有人趕到了,呼啦啦的連老帶少足有十幾人有熟悉的村人見了,臉上已是露出不屑之意,原因無他,來人正是楊家老宅一夥
楊山同兩個兒子對視一眼,都有些無奈又氣惱
這樣的日子,按理說作為自家人,他們應該前一日就來幫忙,即便不來幫忙,今日也該早早趕過來,但他們偏偏幹活的時候躲懶,吃飯的時候也遲到
遠遠的還在楊家門外,楊田一見院子裏的模樣就有些臉紅,大步走到楊山跟前小聲說道:“三哥,阿娘昨日趕着我去砍柴,早起賣去城裏……”
可楊田話還沒說完,楊山就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不必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