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59.第五十九章窦四的醫術
第五十九章 窦四的醫術
“丘林兄弟,念在過去的情分,救救我妻!”
楊遇安拉着丘林律的手懇求道。
妻子是窦四的心頭肉,若病死在這裏,這次任務完成度必然不高。
丘林律此時倒沒有糾結妹妹的婚事,只是無奈搖頭道:“你自己也懂醫術,我們但凡能對南人的疫病有辦法,前番可汗也不必匆匆撤軍了。”
“不瞞你說,我麾下大半弟兄染了病,醫者們都說可以準備後事了……”
“軍醫都是怎麽治病的?”
“就是你也會的那些。”
原來如此。
楊遇安雖然未解鎖窦四的醫術記憶,但通過這段時間觀察,大致明白魏軍巫醫在治療跌打傷殘上很有一套,也就是俗稱的外科。
但對于明顯屬于內科傷寒類的時疫,就束手無策了。
所謂術業有專攻,魏人不懂這些,他楊遇安懂啊。
于是他半真半假解釋道:“我來這裏後,看過一些治療傷寒症的醫書,只要找到對應草藥,再配合一些隔絕手段,就能治好大疫!”
“你會南人的醫術?”丘林律聞言目光一亮,但很快又搖頭,“沒用的,軍中根本沒有儲備多少草藥。便是有,也是優先供應王公貴族,哪裏輪得到我們?”
“那跟可汗說,我有治疫之策?”
“你一個逃人,誰會信你?”
Advertisement
“真的沒有別的辦法?”楊遇安皺眉道。
“除非你願意到戰場上殺敵立功。只要功勞足夠大,什麽都可以談。”丘林律直言道,“只是……你願意嗎?”
對方此言一出,楊遇安明顯感覺有一股深深的厭惡感湧上心頭。
那是屬于窦四的人格記憶。
他不願意再到戰場上殺人。
“我去當偵查哨騎,可以嗎?”楊遇安選擇了折中的辦法。
哨騎非軍中精銳不能勝任,不過丘林律是軍中老油條,認識不少底層軍吏,應該可以幫忙運作一下。
“我倒是認識一位哨騎幢主。不過哨騎立功機會,多在開戰前。此時兩軍已經對壘兩旬有餘,你很難有什麽作為了。”
“盡力試試吧。”楊遇安無奈道。
……
接下來,楊遇安每日跟随魏軍哨騎游弋在盱眙城四周,搜尋宋軍可能往返城中的信使或者細作。
正如丘林律預料的那樣,仗打到這個份上,其實已經沒有哨騎什麽事了。
偶爾碰見幾個宋軍逃兵,楊遇安本想出手,卻因為窦四人格記憶的幹擾,被其他魏軍搶先一步。
如是十日,楊遇安寸功未立,卻等來了兩個消息。
其一,妻子病重不治,終于去世。
其二,魏主終于撤軍了。
記憶畫面就此破碎。
……
“本次遺願評價:丙中。”
瓊花仙子的聲音将楊遇安帶回現實。
“先看看解鎖了什麽。”
楊遇安第一時間查看窦四深層記憶。
沒有意外,丙級評價,功法記憶全都看不了。
但無所謂,他這次首要目标不是功法。
“騎術技巧……嗯,我最後十日基本在馬上度過,這算題中應有之義。”
“咦,這是窦四的……醫術?”
大概是妻子的死觸動了窦四幽魂,居然真的解鎖了醫術方面的記憶。
但楊遇安看到醫術的名字,臉色頓時怪異。
牛馬續命術。
顧名思義,就是借用牛馬牲畜體內精血滋養重傷者的身體,續上一命。
前提是人還活着,修為不超過都督級,且屬于外傷。
否則就不是單憑精血能醫治的了
正好眼下第五觀主全部條件都符合。
可是……
“這什麽蒙古大夫的法子啊!怎麽感覺有些不靠譜……”
靠不靠譜,已經由不得他多想。
自己去闖記憶副本這一會的功夫,第五觀主氣息又衰弱了不少。
于是楊遇安趕緊跑回先前戰鬥的地方,将那匹尚未斷氣的戰馬拖回洞中,然後依照窦四記憶,取了一點馬血塗抹在第五觀主身上幾處關鍵穴位,并運功催動其吸收。
片刻後,第五觀主臉色稍稍見好,但傷勢依舊很重。
頂多比先前多支撐三四天。
這與窦四記憶中那種立竿見影的療效差距不少。
“這匹馬只是斷了前腿,自身血氣并未衰竭,問題應該出自功法匹配度的問題。”
牛馬續命術,是需要配合窦四自身都督級的功法運轉。
楊遇安當下所用的《建德十式》乃是北周的功法。
至于《衣冠渡江訣》,時代雖然更早,但卻是東晉的功法,兩者南轅北轍。
效果自然都不好。
“窦四本身是北魏中軍騎士,所練功法應該也是騎兵路數,講究人馬合一,故而能利用好牛馬等牲畜的血氣。”
“看來必須去解鎖窦四功法記憶了。”
窦四的功法,毫無疑問屬于北方大體系。
不過只練習都督級的部分為師傅續命,問題不大。
……
“窦四遺願任務剩餘進入次數:兩次。是否立即進入?”
“是。”
眼前一陣恍惚。
回過神來,楊遇安再次回到窦四夫妻逃難的路上。
“良人,你說咱們去到山陽郡,真的能活下去嗎?”
再次見到妻子熟悉的臉龐,楊遇安心中莫名感慨。
誰能想到一個好好大活人,一個月後,說沒就沒?
亂世浮萍,命如草芥。
活着,太難了。
“不能去山陽郡,那裏已經被大水阻隔,去了沒有活路。”楊遇安這次不多廢話,“抓緊時間,跟我去盱眙。”
言罷楊遇安率先掉頭向西。
窦四妻子愣了愣,趕緊跟上。
……
三日後。
盱眙城門緊閉,上萬宋軍援兵在城外紮營。
這次楊遇安沒有猶豫,第一時間投靠宋軍。
魏軍雖然占據兵力優勢,但內部醫療衛生條件太差。
時疫爆發後,除非身居高位,否則很難活下去。
偏偏窦四還不願意上陣殺敵,楊遇安只能換到守城這方碰碰運氣了。
當然也不純看運氣。
完整經歷過一次盱眙防守戰後,他有了先知優勢,可以避開不少坑。
譬如,臧質大軍其實分為三個營盤,其中他本部坐鎮城南,另有兩路則在城外東山上紮營,遏守險要之處。
理論上,後兩路有防守地利,應該更安全。
然而實際情況是,魏軍到來後,同樣意識到東山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也第一時間投入大量兵力攻山。
這兩路一日之內,全部被殲滅。
反倒是臧質本部到底還有七百多人活着入城。
所以楊遇安直接選擇投去臧質本部。
……
入營後,少不了一番盤問。
幸而臧質一路北上支援時,沿途收攏了不少淮上潰兵。
當中就有窦四夫妻的同鄉,所以身份問題很快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