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早起買菜
第34章 早起買菜
◎改ID、買西瓜◎
就在林菱開直播之前,身處不同時空的皇帝與小皇帝監護人都收到了林菱群發的私信消息。這下大夥兒可算知道那标着“私信”二字的小框框是用來做什麽的了。
又是再一次感嘆後人這勾連時空的神通真是絕妙。
秦,深夜靜谧的鹹陽宮中。
殿外值夜的寺人手持燈籠,正困得眼皮打架,忽而聽見殿內似乎有動靜,一個激靈又清醒了過來,揉了揉眼睛,好奇地轉頭望去。
王上日常處理政事的大殿中還亮着燈燭,因此覆着透薄絹紗的窗棂上,便顯現了殿內侍奉的宦官魚貫退出的身影,而陛下也從堆滿竹簡的大案之後站起了身,高大的身影投映在窗上,更顯得巍峨如山,小寺人連忙敬畏地低下頭去。
殿內宦官推門出來,卻一句話都不說,只是兇神惡煞地将殿外的寺人通通都驅離到數百步之外等候,再三警告不許任何人近前。
于是大殿裏外,便僅剩了陛下一人。
嬴政聽到了侍從都離開的聲音,這才精神抖擻、虔誠萬分地将手觸摸在青銅大鼎上,小心翼翼地點開了林娘子傳送過來的“牛蛙道長打太極”長壽仙法。
随後那小框便随着他的觸摸在眼前舒展放大,眼前的畫面卻與他想象中多有不同,又看到夜幕中似乎是在一間屋院門前,一個身着灰色道袍束發的年輕人,正伴随着聽不懂的明快樂曲,利落地打一套他從沒見過的拳法。
但……為何他的道袍下裳如此短?
外露的腿部正随着他強勁有力又剛柔并蓄的動作而肌肉贲突,仿佛一腳便能踢碎對敵之人的肋骨。
嬴政頭一回見後人穿着也極為不慣,但後來想到他與後人中間隔着兩千多年的光陰,便也釋然了。而後到了小鎮上,後人不論男女如今都習慣穿短衣較多,下裳則更為多樣,有長裙短裙也有長褲短褲,總之,後世在衣着上透着随意與自在,他們并不在意旁人穿什麽,自個也是想穿什麽穿什麽,看多了,似乎也不覺驚異與失禮了。
但這牛蛙道長上身所穿的道服與發髻是有古人之風的,故而再看那粗壯有力的雙腿,又有些難以直視了。
這……這就是後世之人研習的長生仙法嗎?
Advertisement
嬴政低頭看了看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衣袍,又看了看那青銅鼎上投映的道長身影,緊緊地皺起眉頭,有點為難地想:他不想穿如此……如此短裳練習仙法,不知練習此仙法的效力是否會大打折扣呢?
不過……嬴政此時終于直觀感受并且理解了何為後世的“視頻”,也明白了林娘子在直播時說“轉”給他是何意。
原來他以為林娘子會看到一段“文字”寫就仙法,卻沒想到能直接看到牛蛙道長在打拳。而這段牛蛙道長打拳的“視頻”結束後會循環往複,重頭開始,似乎永遠都沒有盡頭。
原來後世之人不知通過什麽法子,竟能将人某段時刻的音容笑貌如文字一般“記錄”下來,還能瞬息間“轉”給另一個人觀看。
“林娘曾說的電視劇,是否也是同樣的道理?後世能将人之音容長久地留存在世上……”嬴政望着不斷重複着打拳的牛蛙道長,陷入了沉思。
這可真是神跡。
兩千年啊,那樣的世界,果然猶如天塹……
收到了相同視頻的劉徹也看得津津有味,相比較嬴政對待“仙法”的小心與鄭重,劉徹不僅為後世道長的拳法大聲叫好,還叫來尚衣監,命人為他加緊仿制一套一模一樣加裆的短道袍來。
秦漢時期的日常褲子都是沒有裆的,只穿“胫衣”,膝蓋往上只有兩條布帶系在腰間,因此必須要身着曲裾深衣等外袍遮蔽,否則便會不經意間便與人坦誠相對,故而後世這裆下包裹住的“短胫衣”,反倒吸引了劉徹的目光,老劉家厚臉皮的基因代代相傳,他對牛蛙道長的打扮接受得極快,還笑道:“這倒像是士卒騎馬打仗時穿的大袴,畢竟這習武練拳與行軍打仗一樣,若不穿大袴,跑動間甩來甩去成何體統?騎馬還容易磨破皮,怪疼的……”
被劉徹叫來加班、手握竹簡順帶記錄仙跡的大鴻胪默默聽着自家陛下自言自語,不由瞥了眼陛下的腰部,又默默夾緊了自己的腿。
您是怎麽知道的呢陛下……
“看來,後世不論士儒巫道都慣于身着戎裝,如此穿着的确便宜。”劉徹沒有注意到大鴻胪詭異的目光,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裏。
不過就是掀衣便溺不太便宜了,還要将大袴脫下。
如今他們身着涼爽透風的胫衣,只要掀起衣裳就可以……
飛流直下!
從林老夫子頭一回在院中為孩童授課,劉徹就發現了,後世之人已經不再跪坐,而是都坐在樣式不同的小小“胡床”之上,若不穿大袴,這般坐着胡床,将袍下風光展露無遺,豈不太過失禮?
《禮記》有雲:“勞毋袒,暑毋褰裳。”這話的意思就是說,即便是從事勞動也千萬要注意着裝,就算是炎熱的夏季,也不能随手撩開下裳。
但……那群儒士只會動動嘴皮子,家中都有冰可用,怎知窮人之暑熱?還不許人撩開衣裳解熱,劉徹常在市井游玩,因此即便身為皇帝,也比那群鼻孔朝天的士大夫見過更多人間疾苦,他仿佛從這一小小的大袴中,得到了一團麻繩中的一截線頭,循着那線頭,便能似乎窺見了這兩千年來,衣着是如何演變成這樣的。
禮樂崩壞麽?或許是兩千年後,這等由外及禮束縛人心的“禮”已不合時宜了。不在乎這些小節,但他們一定有他們自己的“禮”。
不過後人真是厲害啊,他們是怎麽将牛蛙道長裝進去的呢?這便是傳言中的神識附體麽?劉徹看了一遍又一遍,像個得到了新奇玩物的孩子,幾乎不知疲憊。
因沉迷學習“仙法”,他很快收到一條系統通知:
【恭喜用戶小豬佩劉觀看小視頻時長累計達30分鐘,已為您開放iD更換功能,您可以通過“我的_設置_個人資料_昵稱”進行更換,僅限每個月更換一次。】
劉徹下意識看了眼刻漏。
30分鐘?原來就是兩刻鐘。
随後又大喜!他早就看這個id不順眼了!然後按照指引點開了昵稱,卻發現不能自己随意輸入想要的名字,只能在點開後的彈窗中列舉的昵稱中選擇。
然後他便看到了自己能夠選擇的選項:“小豬佩劉”、“豬豬陛下”、“大漢棋聖的掌上明豬”、“野豬吃不了細糠”、“豬豬俠閃亮登場”……
劉徹面無表情地關閉了彈窗。
很好,他現在覺得小豬佩劉也很不錯了。
與劉徹一般因觀看小視頻而獲得改名獎勵的人不少,其中也有衛青,他從衆多奇奇怪怪的昵稱中果斷換成了:“匈奴人跪下叫大爹”。
雖然也不是很雅,但提氣啊!改完後他頓時松了口氣,否則他想起回到平陽侯府後,平陽公主看向他忍俊不禁的樣子都覺得渾身不舒服。
執着于改名的還有雍正,他也愉快地将自己的名字換成了:“朕就是這樣的漢子”。
順帶對着改名選項中的“朕emo啦~”皺眉。
為何他的名字總那麽古怪??
除了改名,其他朝代還收到了群發的一份雜交水稻的科普小視頻,有的朝代忙着開權限給農官,有的忙着命人抄錄刻畫下來送去戶部專研,大多都熬了兩個大夜,這會兒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了過去。
誰知,林菱為了趕早市,今兒起得特別早,她看了眼手表才五點,但她可不管直播有沒有人看,反正開了混時長。不然上了動車信號就不好了,閩地山多隧道多,一進隧道就沒信號。
能播一會兒是一會!
真是勤勞的她!
“我就不信只有我早起!”
林菱出門前例行擦了擦阿程小罐罐,大大地伸了個懶腰。
外頭山巒霧氣彌漫,日頭剛剛從天角露頭,即便是夏日也覺得渾身涼爽,她帶上菜籃子,将家裏滄桑的老電驢推了出來,手機支架卡在前頭,點了開播。
各朝經過兩次直播,雖然越來越習慣了林菱直播的時間,但與她的時差仍然存在。
林菱這時候開播,大多數朝代的古人幾乎都尚在酣暢的睡夢中。
秦朝,嬴政批閱了半夜的奏章,他将青銅鼎搬到了自己的寝殿,又屏退衆人打了兩遍牛蛙道長的仙法,還勤加學習了輪翅根,感到渾身舒泰後,便吹燈睡下。
才不到兩個時辰。
本是漆黑的殿中,忽而光芒大作。
光亮打在他眼皮上,嬴政還沒睜開眼就聽見了呼呼的風聲,還有一句熟悉的“早上好”,他費勁地睜開眼,坐起身打了個哈欠。
仙跡來了。
寺人們聽見內殿中皇帝起身的響動連忙将紗帳挽起,嬴政就瞥見了青銅鼎上,顯出後世那年輕的小娘子,她今兒穿了件格紋背心,外頭還披着一件輕薄如紗的長袖,下頭仍舊穿着後世帶着裆的貼身褲子,正騎着一輛兩只輪子的白色小車行駛在灰色的平坦道路上。
此時晨光初露,她騎車穿過了低矮的石橋,拐上了一條兩遍皆是田野的石板小路,正好迎着風與陽光沖下一條長長的坡。
【哇!真舒服啊!】
嬴政望着那浸沒在晨曦中的安寧村落,還有林菱被風吹得往後飛散的頭發,也不由被她笑容感染,露出一點微笑。
不過,他笑容還沒落下,忽然就聽見林菱騎車沖下又一個長坡時忽而對着神情陶然地唱:
【做一只嗎喽~做一只潇灑滴嗎喽~】
嬴政:???
漢武朝,劉徹也被林菱開播的聲音吵醒了,他迷迷糊糊地卷着被子,被宮人們硬生生拽了起來,這眼睛還沒睜開呢,忽然就聽見屏風上那伴随着呼呼風聲的嗎喽之歌:
【……混吃等死的同時還能甩他們大逼兜~~~】
劉徹:“……”
他痛苦地捂着耳朵又倒回了床榻上。
唐,貞觀年間。
李世民也睡眼惺忪地聽着荒腔走板:“做一只嗎喽~~”醒了過來。
後世的樂曲,怎的如此不在調上?哦,或許不是曲的毛病,是林娘子唱曲不在調上……
宋,趙匡胤頂着兩只黑黑的眼圈,在妃嫔的服侍下起了身,也非常無言地望着屏風上的仙跡,這曲子雖難聽,但卻異常頑固!
他現在腦海中循環的全是:“做一只清醒的嗎喽~~”
明,洪武年間。
睡得正打呼嚕的朱元璋被突然的嗎喽之歌吓得一哆嗦,他先前吩咐老五徹夜專研那雜交稻科普,自個也沒睡,一直在想這幾日仙跡說的事兒,又趁着仙跡休息沒直播的兩日加緊把軍國大事都處置了,因此是兩天沒合眼了。
這才剛剛歇下。
【……認清自己若不夠~那也只能~私密嗎喽~~】
“如此歌喉,要人命乎?”
他氣憤痛苦地抱住了腦袋,從床上翻身而起!
剛眯着!
唯有清朝的各位都十分淡定,因為這個時辰——他們早就起了。
尤其善于雞娃的康熙,創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卷王教育體系,他可是要求每個兒子從六歲起都五更讀書、午後練武,不僅要學滿漢雙語,有時還要求學習藏語、蒙語、維語——這僅僅是語言課。
最重要的“語文”課也不僅僅讀四書五經、詩書禮樂等儒家典籍,還要研習歷代史書,當天教授的課業必須融彙貫通,倒背如流。還有書法也是必修課,每天都得練大字百張以上。
甚至八阿哥胤禩都三十幾歲了,還因為字寫的不好被康熙要求每天要寫滿一百遍交上來給他檢查。
康熙也要求阿哥們都得學算學,十三阿哥胤祥小時候就因為算學不過關,被康熙丢給了老四胤禛,叫他私底下給弟弟一對一輔導數學。
而“體育”騎射也不能松懈,宮裏阿哥們都有專門的武師傅盯着,每天在宮裏的箭亭磨煉武技,每天午膳後都得練滿一個時辰的騎馬射箭、布庫(摔跤)、搏擊。
康熙沒事兒還跟教導主任似的抽查兒子的各種功課、打靶成績。
寫不好的要加倍重寫,騎射動作沒做好的,也要加倍重練。
他那麽多兒子幾乎個個都文武兼備,就連瘸腿的七阿哥胤佑都能上馬開弓,還曾奉命統率鑲黃旗大營随康熙出征噶爾丹。
論雞娃,康熙是專業的!
故而林菱開直播時,康熙早已經精神抖擻地坐在了大殿的寶座之上,準備開大朝會了,他雖然也被歌聲震了下,但也只是無奈一笑。
後人總是這樣,雖說沒規矩,但卻又奇異的、透着鮮活的生命力,讓他不由想起每年秋圍曾縱馬塞外的時候。
宮裏又幹又冷,不如今年也提前去圓明園裏住吧。
雍正朝也是如此,只不過雍正比較倚重軍機處小朝廷,因此用過早膳後就在養心殿召見心腹重臣,正朱批臣子帶來的折子,被林菱一聲嗎喽震得拖出一道顫抖的筆痕。
他難以忍受地摔了筆:“成何體統!”
【哎?直播間來人啦!天哪,我以為這個點沒人有點放飛自我,抱一絲抱一絲,沒想到你們起得真早啊!】
各朝:“……”
謝謝你沒有預兆的叫醒。
林菱性格挺E的,臉皮也厚,一點也不為當衆唱歌而尴尬,她笑眯眯地騎着車跟大家說:
【今天帶大家感受一下我們這邊農村的菜市,我們這邊菜市有大大小小好幾個,小的村子裏路邊就有,但肉菜的品類沒有那麽齊全,大的菜市場集中在幾個村子交界的地方,周圍三四個村子的人都會挑菜過來賣,熱鬧一點,東西也多,我們今天就去那邊買。】
諸朝的人也打起了一點精神,不知後世的早市與他們又有何區別呢?宋以前的朝代,早已在先前林菱前去鎮上拿快遞時就看出了後世與他們的區別——他們好像沒有“坊”,所有的大門都可以朝着街面敞開,但宋朝以前的朝代,只有高官士族才能在坊牆開門,普通老百姓的門,都是在坊內開的。
坊與坊空間隔絕,早晚根據晨鐘暮鼓開啓坊門,夜有宵禁,不能随意在外夜行,他們的買賣活動集中在“市”中,因此也沒有沿街的鋪面。
直到入宋,才出現“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絡繹無窮”的景象,封閉性的城市管理被打破了,坊牆拆除,出現了沿街民宅,就連執行了近千年的夜禁也被取消,早市夜市應運而生。
故而宋之後的朝代,看着林菱所在的小村子也有不少店鋪開在街上、橋上也有攤販擺攤、路邊也有小販挑着扁擔賣豆腐豆花,都不驚訝,反倒感到親切熟悉。
不過後人好像不敲鐘報曉了,那他們怎麽知道時間呢?都擡頭辨日嗎?
宋朝,趙匡胤笑着對臨時從床榻上被薅出來的兩個兒子說道:“朱雀門外、州橋以西也有早市,朕依稀記得,人稱果子行,朕還托人買過那兒的紙畫,很是行俏。”
趙德芳也附和道:“兒子也知曉,沿着禦街,不少商賈小販用驢車、太平車馱着各式各樣的貨物入城售賣,來得早的,都坐在城門下等着開門,叫賣聲此起彼伏,兒子宮殿離着近,不是被餅店的香氣喚醒,便是被他們那聲勢吵醒的。”
“百姓們能過得這樣熱鬧,朕也就心安了。”趙匡胤笑眯眯地說,他的大宋雖然不大,但汴京的百姓卻過得還算安樂。
他的皇皇城也小,離着市井很近,皇宮周圍生活着大量百姓,但趙匡胤生活還算儉樸,既沒有下旨強行遷走這些民居,也沒有擴建皇宮的念頭,故而他即便身處大內也經常能夠聽到街市上的聲音。
今兒要不是被林菱一首刺破耳膜的嗎喽喚醒,趙匡胤大多時候也和兒子一樣,是被市井中早市叫賣的聲音喚醒的。
有時候興起,就連身處皇宮中的他們,也時常命內官出宮賣些市井小食、玩意兒,換換口味,汴京三更便上市,早點茶湯無所不有,這便是汴京氣象。
林菱騎車很快就到了,早市裏頭已經很熱鬧了,兩邊搭了彩色塑料大棚,裏頭一排排賣菜的、賣肉的、賣活禽的、賣水産的、賣幹貨醬菜的……也是應有盡有!
【咱們馬上要出門了,今兒就不買多的,就夠早上這一頓就行。】
林菱停好了車,卸下支架,舉着就進去了。
【今兒我打算做個面線糊配油條,再買點芋頭餅帶和水果帶去車上吃,所以非得來這個大市場不可,家門口的小菜攤那麽早是不會有剛出鍋的芋餅的!】
林菱自顧自往人堆裏擠,準備直奔目的地攤位,但因為人多,她走得挺慢,于是各朝的人都能看到兩邊琳琅滿目的蔬菜瓜果、各種肉類。
“那可是落蘇?好大一根!而且……後世都是昂貴的紫落蘇啊!”
發出感嘆的是匆匆奉诏入宮來的趙光義。
在宋時,茄子不叫茄子,被稱為“落蘇”,且大多是圓形的,不像後世那般細長,模樣倒像個雞蛋,還大多是白色、黃色的,宋朝的菜市裏也有人擔賣紫茄子,只是數量稀少,賣價也貴——宋時以朱紫為貴,便是茄子也不能幸免。
“觀音婢你瞧!那是牛肉嗎?朕看到牛頭了,想必是現宰的,的确是牛肉!”
唐朝,貞觀年間。
時辰還早,幹脆坐在床榻上與長孫皇後一起看仙跡的李世民也驚異道:“後人竟能當街販賣食耕牛?”在唐朝殺耕牛可是要坐牢的!
長孫皇後先前也在內宮中默默觀看,揶揄道:“莫不是摔死的牛?”
李世民無奈。
達官貴族為了能享受那口腹之欲,常常編出些令人不解的借口來,摔死的牛,如今都成了長安城內外的笑談了。
這時,林菱走到了一家相熟的海鮮水産小店,很自然地用當地方言與坐在竹椅上扇蒼蠅的店主阿公對話。
【阿公哩厚哇!呷崩了沒?蚵仔就哇賣?】
(阿公你好呀,吃飯了嗎?海蛎怎麽賣?)
【哩厚哩厚!依困拾捂哇!】
(你好你好,一斤十五哦!)
李世民忽而就覺得——這口音耳熟啊!
與大唐中原地區的聲調極為類似!
實際上,若非系統有“在線翻譯”和自動匹配字幕的功能,只怕唐朝以前的古人們,聽林菱直播都會一頭霧水——根本聽不懂她在說什麽!
閩地方言根子上脫胎于中唐古音,又因“十裏不同音”各地差異也大,因此李世民聽得也很吃力,只是覺得音調很熟悉,他既驚喜又難過——林小娘子的先祖,果然是唐時為避禍亂,才遷徙到閩地的吧?
她如今說話的語調,甚至還有唐韻!
而唐朝以外的朝代,大多聽林菱說方言都一臉懵,好似在聽“叽裏呱啦滴裏嘟嚕叽裏又嘟嚕嚕……”
清朝,雍正更是閩方言pdst都犯了。
對對對,沒錯!那個來給他述職的官員也是這樣說話的!
叮不懂啊!真的叮不懂!
這頭,林菱已經飛快地買好了海蛎、豆腐、細面線,又去另一家買了現炸的油條、醋肉和芋頭餅。其他配料家裏還有就沒買,然後就拐到了另一家賣水果的攤位,對着一堆圓溜溜的西瓜左拍拍右拍拍,然後選了一個,還理所當然和攤主說:“老板娘哩厚,這個西瓜幫我切一半,我只要一半哦,然後再幫我去皮切塊,放三個叉子,謝謝!”
昨天西瓜都給小朋友吃完了,林菱想切新鮮的帶車上吃。
宋朝以前的君臣都瞪大了眼:“什麽,這是西瓜?”
明清的西瓜外形顏色與後世已很相似了,但他們也跟着瞪大眼:“什麽?只買半個還給切塊?”
作者有話要說:
啊,對了,因為我對元朝不大熟悉,所以系統就沒有在元朝開位面。但文章是沒有避諱元朝的存在的,在此給大家解釋一下。_(:з)∠)_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