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醫學生
第57章 醫學生
◎醫學◎
明萬歷年間。
張居正披衣坐在窗邊,手裏捧着半卷詩書,窗外風吹竹枝,竹影投在書面上,輕輕擾動着他的視線。
今早他沒有進宮,李太後派了內侍出宮過問關切了他的身子,若是以往,他哪怕還未好全,也會入閣辦事,但今日他已然痊愈,卻在內侍面前咳嗽了幾聲,說是要再歇息幾日。
送走內侍,他轉到偏房,為亡妻顧氏的靈位與畫像上了一炷香,又靜靜坐着為她念了經,這才出來觀看仙跡。
林菱前去醫館就醫,奔波等候之時,他便在讀先前林老夫子所念過的後世之詩。
張居正先前也不愛讀詩,因當世的文人寫詩,要麽谄媚權貴,要麽歌功頌德,要麽又飽含懷才不遇之唠叨。
或是愁,或是哀,又或是天下不公。
這樣的詩讀來,不過消磨意志罷了,毫無益處。
張居正是奉行“開卷無益”的人,什麽書都看什麽書都讀,對于心志不堅定的人而言,并非好事。比如他的皇帝,張居正便限制他的愛好——先前萬歷皇帝喜好宋徽宗書法,苦練書法技藝,便被張居正斥道:“若不想成為徽欽之流,在此道上不必多費心思。”
當然,若是朱翊鈞是成祖、仁宣這樣心志堅定的明君,他便不會如此多嘴了,可惜他不是。
他垂下眼眸,再将那一首首殘詩讀過一遍又一遍。
他最喜愛那句,問蒼茫大地。
是啊,他也曾想問大明岌岌可危的江山,還能不能出一代明君,挽天下将傾?但如今他知曉,明君是指望不上了,只能指望自己,還有那些願意與他站在一起的肱骨良臣。
林老夫子說得好,李太白積蓄百家之長,生逢最開明的大唐盛世,才将唐詩帶上了舉世之高峰,李白之後,盛唐也不在了,往後千年都再未出現一個這樣豪邁浪漫的詩人。
青山相對,孤帆遠影,李太白已是一騎絕塵,但千年之後,卻有人将家國與百姓寫入他的詩中,以天地設問,江河為筆,寫盡滄海橫流,還笑談人間正道。
詩言其志,即便是殘詩,張居正都讀得愛不釋手。
但林老夫子卻說,這些讓人驚嘆的詩句并沒有花多少時間在做詩上,因為當下還有比做詩重要得多的事情等着去做。
讀其詩明其志啊……張居正心有所感:若是這位先生能生在太平盛世,或許有一日後人也能擁有一位能夠與李白比肩的詩人,但是恰逢亂世,最後這樣的才子沒有誕生,卻收獲了更重要的東西。
是什麽?
“是……重開一個新天。”張居正垂下眼睫,自問自答。
事關大明的将來……他也要好好想一想了。
就這般在竹聲窗影下出神良久,再一擡眸才發現投放仙跡的屏風上,有成祖皇帝的提問,張居正不由一笑。
成祖皇帝想知道什麽,但卻被系統的翻譯帶偏了,看來他沒有得到想知道的答案,于是張居正輕輕一點,替成祖皇帝詢問。
要怎樣才能問出問題,他已然有些心得了。
果然,他如此一問,仙跡中的林老夫子便苦笑起來:
【現代醫學發展史?你們可真能問呢,爺爺是師範畢業歷史專業的,但主要學的是中國古代史、世界史,還真沒有特意學過醫學史。我只記得十六世紀,維薩裏出版了《人體構造論》奠定了近代醫學的基礎,這是課本上提過的,爺爺知道。
我覺得現代醫院是伴随着生物學、化學等等學科一起發展起來的,當然也跟科技的發展脫不開幹系,西方發明了顯微鏡,于是世人又能觀測到細菌,從而也認識到了傳染病的根源在哪裏。
而且也是一個對抗當時世俗、教會的一個漫長過程,大概也花了有四五百年的時間才逐步建立起來的。
所以說醫學發展,不如說科學發展,對吧?】
“人體構造?”
漢武帝時期,劉徹微微歪了歪頭:“是指五行與穴位麽?”
其他朝代大多想不明白為何人體構造能夠成為近代醫學基礎,除了明朝中後期與清兩朝,尤其,康熙聽得瞳孔都震動了。
果然,後人的一切都與西方那些奇淫巧技有關!
連醫學也是!
顯微鏡……他也有啊!
萬歷十八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攻占鴨綠江,第一次赴京向前明“朝貢”,萬歷十九年,他再次受到了明廷的賞賜。
這一次的賞賜之物裏,便有兩支荷蘭紅毛人給明萬歷皇帝朱翊鈞朝貢的“顯微鏡”,這東西就是用幾塊磨得通透的玻璃組合而成的東西,說起來這玩意兒不應當叫:“放大鏡”麽?
康熙思索着。
由太祖傳下來、明廷賞賜的那兩只顯微鏡,如今還在國庫中吃灰,但康熙自己也有好幾只,分別是英吉利、荷蘭、葡萄牙等西洋傳教士帶入紫禁城,獻給他的。
他一直以為那個東西是個玩意兒,把玩了幾日無趣,便也扔進了國庫中,他不僅有顯微鏡,他還有西洋傳教士進獻的天文望遠鏡,這東西倒是用着比那顯微鏡有用處多了,如今都擺在欽天監以觀測星辰運行、測算年歷。
原來顯微鏡竟能促醫發展?康熙擺擺手,吩咐李德全:“去把西洋傳教士進獻的那兩支帶底座的放大鏡給朕找來。”
李德全連忙躬身“嗻”了一聲,出去了卻直犯愁:哎呦,這東西都不知扔在哪個庫裏了!可萬歲爺要,誰敢耽擱?連忙火燒屁股地叫上各執庫的太監都去對庫房的冊子。
康熙默默地回想後世的醫院,之前,比起其他朝代看林菱去醫院時反應驚訝,康熙也不大驚訝。
他可是吃過金雞納霜的人。
西藥,他也有。
康熙自個對中西醫學均有涉獵,他的書房還有西洋傳教士帶來的許多西洋人所著的醫學書,他先前還專門從自己的私庫中撥款,以支持西洋傳教士中的醫士進行西藥研究,并多次接受過他們的治療,他曾經身體力行證明過西方醫學是可行的。
康熙原來也不大喜歡洋大夫,只是白養着,但自從康熙三十二年與今年年初,他生了兩次急重病後,宮中禦醫束手無策,最終是服用西藥得以好轉,這才改變了他的想法。
他的太醫院如今便是走中西結合的路子。
也是這次醫院之行,讓康熙忽然能夠深切地感受過他與林菱所在的距離……的确不大遙遠。
後人所擁有的盛世,大清是不是也有可能締造?
念及此,康熙呼吸都重了。
但他又想到江南文人到處刊印仙跡言論的事,又有些頭疼。仙跡對大清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啊!
如今百姓無不知仙跡之繁盛,他們都盯着朝廷,若是朝廷做得不好,他們的心便也不會那麽安分了,何況這裏頭還有那群反清複明的人夾雜其中,散播謠言。
他想将漢人攏在手心,也想将百姓乖乖壓在土地上。
如今這道枷鎖卻松動了。
聽聞京城裏已經有蜂窩煤售賣了,後人所吃的各色菜色也風靡各大飯莊,更別提後人的言論,就這麽兩日,康熙已經聽說兩起妻子毆打丈夫鬧着要和離的事兒了,其中一起的妻子還是姓愛新覺羅的,是閑散宗室出身,她的丈夫寵妾滅妻還養狎玩戲子,葷素不忌,愛新覺羅氏忍無可忍,夫妻倆狠打了一架,結果竟是丈夫被打得豬頭一般,如今躺在床榻上竟起不來了。
這事兒鬧到他禦案前,叫他頭大如鬥。
仙跡的力量實在難以估量。
可是康熙禁不住,他心中暗藏憂慮,總覺着這天下的事态漸漸朝着他無法掌控的方向而去了。
林爺爺是個自己不熟悉的知識,不會輕易說出口的人,當老師不能把錯誤的觀念和知識傳遞給學生,因此說得非常保守,還笑着指了指挂着針睡得可香的林菱:
【回頭阿菱舒服了,讓她找她同學給你們發一些視頻看,她有好幾個關系好的朋友,以前都是學醫的,現在都在大醫院上班,很有出息的,厲害得不得了。要知道咱們現在培養一個醫生出來,是非常不容易的,付出的成本和時間跟其他專業不能同日而語。
因為阿菱朋友多,爺爺見過她同學的,高考完報名醫學院,就是本碩連讀的,一下就讀7年。因為別的專業本科是4年,醫學生是5年哦!讀書的時候,人家上大學半玩半讀得多,她同學是真的天天念書,不念考試考不過的,說是醫學生一學年的教材就比其他學科四年加起來都多,每次開學都得用行李箱拉着去領書,本科的教科書堆起來比人還高,一本《內科學》就有一百六十五萬字,還要熟讀背下來,你說這有多難學啊?
除了這個,還有外科學、病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解剖學等等,要學的每一本都很難。阿菱的同學說,本科醫學生教材叫:“藍色生死戀”,因為封皮都是藍色的,讀得那是欲仙欲死了。
說起來很好笑的,阿菱當時高考完分數也夠報名醫學院的,人家招生辦老師還給我打電話,希望她能報名,還給她免學費,給她獎學金,爺爺覺得很好啊,當醫生又積德行善,多好的機會。結果她聽說不管選哪個醫學專業,大一都要上解剖學,實在是沒這個膽量,哭了兩天,我看她這個慫樣子,實在不是這塊料子,哎呦,算了算了,還是給人家拒絕了。】
“後人好似十分推崇醫官?”
秦朝,嬴政有些驚訝。
其實之前他便有一些奇怪的感覺,後人似乎對墨家、農家都格外推崇,甚至還在送星星到天上時,取名墨子。
現在只怕還要加一個醫家。
先前儒家可是因壓迫女性而被仙跡痛批怒斥,雖聽着儒家源遠流長、子弟衆多,卻沒有在仙跡這裏聽見多少好話。
不推崇豪族貴胄,不仰慕皇家權貴,也不心儀文人騷客,他們看重的反而是在農田中鞠躬盡瘁的袁老,贊頌為除瘟疫辭官投醫的張仲景,歌揚每一個敢為民請命的凡人。
“民。”
在後人眼中似乎千鈞之重。
為什麽?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QAQ主播爺爺說醫學生算把我炸出來了。何止啊,我們問老師考試重點,老師回我們:“患者會按照重點生病嗎?”,真是專業選得好,期末勝高考!而且,主播妹子對解剖課的擔憂也是對的,每次實驗課剪刀石頭布輸了去請大體老師的時候你都得變身壯士啊,遇到解剖考試的時候更是,每天一起床就直接去解剖室對着大體老師啃面包,晚上挑燈夜戰,留在實驗室和大體老師度過刺激的夜晚,這都是常事啊!】
漢武帝時期,劉徹猛地打了個寒戰,他扭過頭問衛青:“仲卿啊,你說這後人說的解剖與大體老師,不會是朕所想的那樣吧?”
衛青的臉也有點白:“或許……真如陛下所想……”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做實驗一站一天就不說了,一旦不留神出了點小偏差,努力了幾天乃至幾個月的心血就要從頭開始。然後熬過五年地獄般的折磨,恭喜你!你現在進入第二關:你開始白天要跟導師去醫院實習、臨床輪轉,在手術室拉一天的鈎,晚上還要回學校學倫理法規統計流行病等等課程。
等你碩士畢業,恭喜你,你将拿到《執業醫師資格證》、《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和《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四本證書。
但還沒結束(微笑),還有第三關!
這一關叫:“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的關卡,大概還需要經歷2-4年。以我在的心血管外科醫師規培為例,我們第一年要接受心血管外科以及相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其中包括麻醉(兩個月)、體外循環(兩個月)、監護(三個月)、影像(兩個月)、介入技術(三個月)的培訓。
在後兩三年,接受的則是先天性心髒病、獲得性心髒病以及新包、大血管病等各個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最終獲得合格證書。
你以為結束了嗎?不,我現在還在攻讀博士,還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取得真經。所以咱們現在算算啊,一個醫學生19歲經過高考開始讀大一,如果一切順利,至少平均11年醫學學習經歷,将近30歲才能剛剛開始職業生涯。而這個時候,學習其他專業的同齡人可能已經娶妻生子,進入職場六七年,早就積累下人生第一桶金了。
而醫學生才剛剛走出象牙塔。
就算千辛萬苦走到這一步……你們知道嗎,我們國家每年培養60萬醫學生,但最後真正穿上白大褂的卻只有10萬人。
當上醫生以後又怎麽樣呢?要參加各種專業培訓、學術交流還有科研項目,平日上班也是忙得腳不沾地,隔幾天就要值夜班,全年無休待命的,哪裏和別的單位一樣,還有雙休啊、節假日。還要承受醫鬧的風險,只有醫學生才知道,看到楊文醫生無辜死去有多難過,他可是民航總院的醫生啊!】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所以,千言萬語最後化成了我的ID。】
明萬歷年間,張居正猛地坐直了身子。
這位後世的“路人”的發言,為他解開了大半從第一日觀看仙跡就有的疑問:後世的科考仕途究竟是怎樣的?
如今看來,後人讀書與科考入仕或許是兩碼事!
這時直播間忽然有新的ID問道:
【可憐的骷髅碗:您好,我替我們正在學醫的小宋問一下,什麽叫拉鈎?】
其他朝代不明白這個ID是誰,但明洪武時空,朱元璋一看到這個ID便知道了——這是南宋的宋理宗趙昀。
的确是個可憐人。朱元璋當初打進元大都的皇宮後,找到了他被元人做成骷髅碗的頭顱之後,也是嘆息良久。
而他口中所說的小宋,應當是南宋名臣——那位雪冤禁暴、廉政愛民的宋慈。他寫的《洗冤集錄》,直到大明建立,都還是刑部重典。朱元璋對直理刑正的宋慈很有好感,不禁微微一點頭:“宋公乃中外分憂之臣。”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小宋是吧?你是不是剛高考完呀?桀桀桀,讓學姐告訴你,等你畢業,你就要每天跟導師去醫院查房、在手術的時候當他的助手——手術時切開皮膚以後,為了保證手術視野清晰,需要用拉鈎将皮膚肌肉分別向兩邊拉住,拉鈎是很累的,畢竟肌肉會收縮,必須很大力氣才行,要是你拉鈎沒拉好,還會被導師罵,一般一場大手術下來拉鈎的人都累得不行,通常中途還會換人拉。
不過,不要覺得苦和累,這是觀摩學習、增長醫術見識的最好機會!你導師如果帶你進手術室,也是對你最好的認可!如果還能撈到術後縫合的機會,就更好了!
學醫就必須要實踐,光讀書是不行的,雖然我總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但是還是希望你加油啊小宋!】
宋理宗時空,趙昀先是被自己的ID狠狠吓一跳,然後又被後人的解釋吓了一跳,扭頭看向陷入沉思的宋慈,咽了咽唾沫:“後人治病,竟然将人的皮膚切開醫治嗎?不……不疼嗎?”
宋慈老實地搖搖頭:“臣只切過死人,所以臣還不知道。”
趙昀:“……”
朕還是希望你以後也不要知道啊!
還有,他為什麽會叫“可憐的骷髅碗”,他有點害怕啊。
趙昀看宋慈好像還有很多想問的,那神色躍躍欲試,便大方地将權限開放給了他,後世醫學聽起來怪滲人的,他可不想再多問了。
何況宋慈只是回京述職,過幾日便又要離京外放,這些細枝末節不如叫他自己問去,趙昀對宋慈為官很是信任,故而大膽開放權限。
于是直播間很快出現兩行字:
【“加油宋小慈”通過“可憐的骷髅碗”的分享進入直播間。】
【加油宋小慈:手術現在很普遍,但是我們最早的手術是什麽時候出現的?是華佗所創嗎?古代能做手術嗎?】
說到這兒,林爺爺可就不沉默了,這事兒他知道!
【的确,《後漢書·華佗傳》就記載:“若疾發結于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剖開)破腹背,抽割積聚(腫塊)。”華佗制麻沸散,讓患者無知覺後進行外科手術,這類治療的技術在古代雖然很不常見,但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也是使用過的。
所以有人說中醫不如西醫,其實是謬論,因為中醫以前也是有手術的,除了有關華佗的記載,我們前幾年還在吐魯番盆地考古發掘出來一具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女屍,在她的下腹部,竟然有一道17厘米的傷口,還有用馬毛制成的針線來縫合的痕跡,這是當時的大夫,嘗試性為她做剖腹産手術的例子,但最終還是失敗了,她去世了。
所以我們古代中醫也曾向現代醫學邁進,也有手術的例子,但因為一直沒有解決術後感染的問題,導致手術失敗率太高,加上當時世俗、民俗的影響,幾乎沒人敢輕易嘗試,但我們不能說中醫沒有手術,只不過對人體結構認識不清,技術也不成熟。
西漢同時期,古羅馬有個叫蓋倫的名醫,就提出要通過解剖來認識人體內的構造,但他的想法也受到了神性的抵制,當時的歐洲,教會是不允許解剖屍體,他便只能在動物身上去幻想人體結構,但他的想法差點推開了現代醫學的大門,也啓發了後來的維薩裏,可惜維薩裏最後遭到教會迫害,不到五十歲便去世了。】
宋慈得到答案後眼眸一亮,喃喃自語地向趙昀深深一拜,便又恍恍惚惚地走出了宮殿:“人體構造……人體構造……”
他倒是有不少機會能接觸到死人,之前他都是基于嚴正刑法而專研驗屍的規律,不願讓一人蒙冤而死,但現在他明白了,死人不僅會說話,他們還能造福這個世道!
林爺爺在和網友講話的時候,林菱也睡了一覺起來,她精神好多了,正好點滴快滴完了,就一邊喝粥一邊聽,等林爺爺說完,她正好拔針,一行人便可以離開醫院了。
林菱和兩個爺爺走出醫院,她經過這一插曲,雖然不怎麽痛了,但還是玩不動了,正想在路邊打車回酒店,就見馬路邊有一道血跡,順着血跡往前看,一條流浪狗腿彎折着,奄奄一息躺在那兒。
“哎呀,狗狗被撞了。”
她趕緊過去一看,是一只紅棕色短毛耷耳朵的土狗,她不認識是什麽品種,應該就是土狗,結果直播間忽然有人說:
【康師傅方便面好吃看得見:此犬像是湘西山地犬,骨骼勻稱,還小,長大應該是條好獵犬,可惜了。】
林菱看它腹部還在起伏,咬咬牙蹲下來把自己的背包打開:“這小狗還活着,爺爺你們先回酒店休息,我帶去附近的寵物醫院試着救一救吧。”
“遇見了就是緣分,”林爺爺放心不下林菱,“一起去吧。”
林菱抱起狗,順帶和直播間說拜拜。
【這狗還挺沉的,先下播了哦。回頭有空了再直播。】
面前的光芒黯淡下去了,但各朝卻沒有閑着,反倒更加忙碌了起來。
随着直播進展,他們要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了!
作者有話要說:
查資料才發現,萬歷那家夥正好處在一個知識井噴的時代,幾乎什麽好東西都是那時候發明或者傳進來的。
但他啥事不幹,你說氣不氣。
清朝就更是了,康熙真的也啥都有,但他不推廣。
你說氣不氣人。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