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四播結束
第58章 四播結束
◎各朝的變化與反應◎
南宋,宋慈正坐在馬車裏離開京都前往湖南。
今年他遷任直秘閣、湖南提點刑獄。而他耗費了一生心血的《洗冤集錄》也已經編撰得七七八八,或許到了今年的冬天,便可成書了。因此在馬車上他也放心不下此事,馬車晃動,光線也不足,他便從随身的藤箱中翻找出了“叆叇(眼鏡)”用布條綁在了耳後,便于翻閱自己的手稿。
這“叆叇”乃水晶磨成,價值千金,一匹良馬方能換一副叆叇,素來僅有達官貴族才能享用,宋慈為官清廉,哪裏用得起,這還是出京的時候,官家聽聞他年紀大了目昏,不辨細字,特意贈與的。
雖說仙跡為他賜名“宋小慈”,但宋慈今年調任湖南,已六十有三,是個須發斑白的老頭子了。
倒也有緣,林娘子去了長沙,他也要去湖南任官。
宋慈在車上将自己的手稿翻了一遍,又删改多處,這才摘下叆叇準備歇息,但松開耳後布條以後,眼前明晰的字跡又再次變得細小模糊,他忽然想起仙跡說過的顯微鏡。
顯微鏡,顧名思義,能顯現微小事物的鏡子?
或許不是鏡子,而是如鏡子一般通透、透光的……宋慈目光落在手中的叆叇上,再次将叆叇舉起來放在眼前,光明重現,細小的字在眼前放大了,摘下,一切又恢複如常。
他若有所思。
比起宋慈還在推測顯微鏡的構造,清朝民間的一些平行時空中,已經邁開了一大步,覺醒的醫者也很快将為華夏推開微觀的大門,去看見一個新的世界。
清,雍正五年,江蘇吳縣葉家。
在這個時空裏,新年剛過,滿街面都是崩碎的爆竹,家家戶戶都新貼了桃符與春聯,門前屋瓦也掃得幹幹淨淨。
葉宅門前更為熱鬧,門口一棵老杏子樹上挂滿了街坊四鄰系上的紅綢,樹下還有燒燼的香灰——葉家世代從醫,已經六十出頭的葉天士最擅治時疫與痘症,是吳縣遠近聞名的大名醫,有人傳他乃仙人下凡救苦救難,故而百姓們常到他家門前求拜。
有時熱鬧起來,比廟會場子也無有不及。
而且,常有外地人來求醫,總會聽到吳縣的人自豪地說:“您放一百個心吧,有葉老在,保準藥到病除,咱們吳縣能瞧見仙跡的人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縣太爺都瞧不見,可葉老就是其中一個!您就說神不神!不過葉老年紀大了,非疑難雜症不看,您就割個雞眼,去前街葉家醫藥鋪找他徒弟瞧病得了。”
葉天士年紀的确大了,他是康熙六年生人,如今已經六十來歲了,但他對醫術仍舊孜孜不倦,謙遜向賢。
故而昨日聽到仙跡前往後世醫院、說起後世醫學,不由嘆為觀止,大呼高明!俗話說得好,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葉天士看後世醫院便看出了不少東西來。
後人醫院紮針,每根纖細鋼針都是現拆現用,一人一支,用完就丢,葉天士的小徒弟還嘀咕後人怎的如此奢侈揮霍!
葉天士卻知曉,這不是揮霍無度,這其中定有道理,他望向裝滿被丢棄針頭的黃色大桶,上面還貼着“醫療廢物”四個大字。
他忽然想起先前吳縣爆發疫病,縣裏設置醫居救治窮人,葉天士每天都去那兒為貧人看病,疫人所用之物、唾液甚至嘔出的血液不慎沾上都會将瘟疫染上其他人。
後世那醫館如此作為,是否也是怕不同病症的患者混用針頭導致病症相互傳染、加重病患病情?
他以往為病患施針看診,也要用煮得滾燙的黃酒泡一泡金針,熱酒能除污,難道如此清潔還是不夠?若是用酒尚且不夠,要用什麽才行呢?
葉天士面容清癯,撚須沉思,随即又看到紮針前後人也要用棕色的藥水塗抹手背,因那是個年幼的孩子,一直在哭鬧,因此葉天士還聽見“護士姐姐給你消毒,細菌就跑掉了,不要怕”。
細菌?
消毒?
林姑娘也說,顯微鏡能看見細菌,從而防治傳染病。
細菌是什麽菌?是一種很小的蘑菇麽?
當年吳縣“爛喉痧(猩紅熱)”瘟疫橫行,這病先前從沒見過,無古法可依,卻來勢兇猛,若無有效藥,少則兩三天,多則五六天,孩子必亡——這便是此病最可恨的地方,幾乎像個惡鬼,專染少年孩童。
那一次,他見過了太多死傷的孩童,即便與吳縣所有郎中大夫不顧安危日夜救命,仍有母親嚎哭着抱着斷氣的孩子跪在他門前不肯起來,即便他說孩子已經走了,那些母親也不肯相信,仍舊朝他磕頭求救……疫情之處,橫屍遍野之景象數十年還在他心中……他一直想知道“爛喉痧”是怎樣傳染的,這個謎團也耿耿于懷,無法釋懷。
如果有了顯微鏡,日後會知曉答案嗎?
葉天士本就是張仲景、元化一脈相承的郎中,除了溫病,他對兒科、婦科、內科外科、五官科也都無所不精,為了求學甚至改名換姓拜師學藝,老骥伏枥,他還想救更多人。
思來想去,他站起身來,招來兒孫,将自己行醫救人一輩子的積蓄都拿了出來:“好孫兒,你不是認得漕運碼頭的那些官兒?爺爺的錢都在這兒了,你跟管家到廣州十三行,找那些外邦的紅毛子,盡快給爺爺買一只顯微鏡來!”
仙跡提到顯微鏡,想必人人都知曉這是好東西,若不今早買回,日後只怕成了天價之物,一支難求。
不過葉天士倒是擔憂錯了,也就這事兒過後半個月,他跟船去廣州的孫兒都還沒回來,他出門買菜,順帶跟賣炭翁定了一車蜂窩煤回家燒,又在路邊攤吃了頓“秦始皇愛吃的肘子肉夾馍”配上一杯“林姑娘牌奶茶”,這頓早點吃下來,也算中華上下五千年了嘿!
這賣後世奶茶的小販,還學着後人一般做了個竹筒杯竹吸管,但是不能拿走,喝完了還得把竹筒得還給人家。
葉天士便站在奶茶鋪子前頭,慢慢吸着甜滋滋的奶茶。
對面街成衣鋪子開了,最近漢女們都興慕古之風,林姑娘在大唐不夜城穿了一晚上的唐制襦裙,早風靡江南了,還經過改良融合,如今成衣鋪子裏花團錦簇,什麽樣的都有,對了,飯館裏辣菜也多了。
現在辣椒可不低賤,一夜之間,各大飯莊裏一盤辣炒腰子取了個“節節開花”的好名兒,現都賣幾十文了。
“滋溜滋溜。”
葉天士一口氣喝完奶茶,正回過身還竹筒呢,忽然就見人舉着個銅制長條狀的東西走街串巷吆喝:“洋人的顯微鏡!紅毛洋人的顯微鏡!仙人和皇上都用的顯微鏡!能抓疫鬼的顯微鏡哎!三百兩一支!”
他将信将疑上前一問才知道,這東西是銅匠鋪和眼鏡鋪子的匠人根據西洋傳教士傳進來的顯微鏡仿制的。
那匠人湊過來小聲道:“葉老,若是您要,不要您三百兩,您是治病救人用的,給五十兩就成了。您放一百個心,不會有錯。我老實跟您說,你可別張揚,這母版我是托寧波親戚從外面毛子私船上偷偷買的,被我拆得七零八碎,還沒拼回去。”
頓了頓見葉天士還是狐疑,一咬牙一跺腳,把老底都說了:“葉老,您別不信!手上這雖是仿的,跟那真的一樣,都能将物品放大幾百倍,您試試就知道,一點也不差!我還雕花了呢,他們那個醜,不帶刻繪!您瞧瞧我這鏡桶外頭的刻繪,喜鵲報春,好看吧?吉利得很!要不是刻繪花了三天,這玩意兒我們早做出來了,裏頭就是倆磨得薄薄的眼鏡片,一個凸的,一個凹的,哎呦,最難就是在這,這鏡片磨了老丁十天八天,廢了200多片玻璃片,我跟他說了,紅毛鬼能磨出來,憑什麽我們磨不出來?他兩天沒閉眼死磕,也磨出來兩個差不離的,要不是銅貴,改明兒我再做個桃木的、榉木的,賣5兩就行。”
葉天士:“……”
好家夥,早知道不給孫子那麽多錢了。
“那些紅毛人說了,這顯微鏡叫列文虎克,就是這虎哥們發明的,他以前就是紅毛子家開眼鏡鋪子的,跟老丁一樣!這顯微鏡也是他手磨的鏡片,他不也是個手藝厲害磨鏡人麽!一共也就做了兩百多把,別人都磨不出那麽薄。我聽那些毛子說,他後來把牙垢刮下來,放在這上頭看,就能看到仙跡說的細菌!說是細菌個個不一樣,那些紅毛人還把這事兒寫在書上了,我還把他們的書一并買了,您要不要?但都是外邦那蚯蚓爬似的字,看也看不懂,您要是買我們這吳縣産的老朱老丁顯微鏡,我就捎帶送給您。”
紅毛人已經看見細菌了?還出了醫書?竟然還有書!
葉天士激動萬分,當即拍板:“要!我買了!”
那朱匠人還拍着胸脯道:“得嘞,您放心,我看這顯微鏡的功夫就在磨鏡片上,磨得越薄能把東西放得越大,老丁不認慫,他還想磨出更薄更好的鏡片,要是真叫他得了,您給一點辛苦費,我上門給您換更好的鏡片。您要是找紅毛人大老遠買來的,哪有咱們這兒換鏡片便利啊是不是?”
葉天士一想,也是,找毛子們買,不留神壞了上哪兒換去?老朱的手藝還是好的,先前打得銅器都很精細,那老丁眼鏡鋪配的眼鏡手藝也不錯,葉天士就有一副老丁家的茶晶老花鏡。
到了清代,這叆叇鏡早不值錢了,滿街私塾先生的臉上都拴着叆叇鏡,遍地販賣,如今人人可得,便是這顯微鏡片薄,技藝難磨,往後越發多人制了,想必也會價漸賤。
要是知道這顯微鏡是拿眼鏡片做的,他就不讓孫兒長途跋涉去廣州十三行了!哎呦!真是失策!
不過孫兒那頭買了也好,回來正好比比是外邦的好,還是我們吳縣仿得好,于是便果斷掏錢了,樂滋滋捧着書和顯微鏡回了家,一頭鑽進了書房裏,好幾天都不出來。
這且是後話了,如今将這時間撥回林菱下播後。
除了宋與明清,自西漢起的各個時空都有匠人着手研制所謂的顯微鏡,這東西脫胎于眼鏡,各時空不乏有人将其聯想在一起——因為華夏使用眼鏡的時間已經可以追溯到西漢。
古已有之。
唯獨秦朝,嬴政關心的卻與其他人不同。
鹹陽宮城內外,所有在宮中侍奉的醫官、醫家子弟、尚未離開的方士乃至巫女都受到了王令,陸續被召集入鹹陽。
鹹陽宮的寺人手持竹簡,一個個核對名姓面部特征,哎将入宮的醫官及術士、巫人都搜檢全身,攜帶的藥囊、砭石以及裝神弄鬼的桃木、蠱蟲等等全都不許帶入大殿,連每個人的鞋底襪內都不放過。
寺人捏着鼻子查看完一名方士那似乎自打出生以來就從未洗過的大腳,眼角餘光卻意外瞥見一名身着寬袖白袍腰佩書刀的男人緩緩走過游廊,寺人微微躬身,向他稍一行禮。
“李中郎來了,陛下正等您呢。。”
李斯腳鐐已除,卻并未授予官職,瞧着是戴罪之人,卻又幾乎日日扈從在陛下身邊觀看仙跡、撰寫律令,比蒙毅在鹹陽宮中的時間都更長,寺人不敢欺辱怠慢,于是還是稱呼一聲“中郎”——鹹陽宮的中郎便是那些跟在陛下身邊的郎官。
“有勞庚寺人通傳。”李斯也是一拱手,趁機将一只薄薄的金餅塞進寺人的袖子裏,“斯便在此等候。”
那名庚的寺人神色愈發和藹,還小聲對李斯道:“陛下方才還傳召了扶蘇長公子與蒙上卿……”
李斯面色微微一僵,但還是趕忙道謝:“多謝告知。”
寺人摸着袖中金餅,滿意地進了殿內通傳。
李斯站在檐廊下,卻面露愁色,他如今最害怕的便是與扶蘇、蒙毅一塊兒面見陛下,但偏偏陛下卻又總喜愛将他們三人湊一塊兒。
好似生怕蒙毅不能将他打死一般。
他摸了摸自己還淤青一片的腰間——這是前幾日轉過游廊之時,突然被麻布袋蒙住腦袋後,叫人狠狠踹了一腳造成的。
雖然那人沒有發出聲音,李斯也沒見那人的面容,但是那人離開時大搖大擺,腳步昂然,腰間佩刀铮铮作響,似乎根本不在乎會被李斯知曉身份。
能在鹹陽宮中佩刀,除了備受陛下信重、剛追捕項氏歸來、負責調派宮內護軍的蒙毅又還有誰呢?
“李中郎請進吧。”寺人又出來了,微微躬身請他進去。
唉……李斯愁苦得很,僵着腰進去了,一進去就看見了蒙毅拉着一張臭臉盯着他,眼神冰冷,他吓得寒毛直豎,卻還是硬着頭皮先拜見了陛下,才跪坐到蒙毅下首。
蒙毅刀子般的目光在李斯身上剮了一圈,這才繼續回禀道:“……項氏族人已大多追捕歸案,項梁不肯就範欲舉劍自盡被臣扭斷了手腕,禍首項羽力大無窮,捉他時死傷了幾位将士,臣已将其羁押在廷尉大獄,臣無能,唯獨那劉邦毫無音訊……”
“無妨,緝拿項氏便已是大功一件,繼續命人海捕那劉邦,也對了,既然找不到他,不防從他的妻子呂雉身上尋找線索。”要找一個籍籍無名的人,的确如大海撈針,這劉邦只怕既不是士族卿貴之後,也不是六國那些遺民。
他這劉邦的名字,或許也與仙跡說的那宋太宗一般,是後來才改的,但是“呂雉”這個名字,卻說不定是真的——如今的女子即便是嫁人以後,也不會随意改名換姓。
蒙毅拱手道:“是,臣也已下了海捕文書,命各郡查探。”
嬴政微微颌首,這點小事蒙毅不會想不到,便言歸正傳,目光投放在乖巧地端坐在那兒一聲不吭的李斯身上。
“李斯。”
“罪臣在。”李斯根本不等聲音落地,便已然跪倒在地。
“你回去羅織個名目,好堵上那群儒士的嘴。”嬴政聲音淡然,“朕要将全鹹陽城死刑犯的屍首都用于解剖。”
李斯瞪圓了眼:“陛下?”
“後世之醫學能延長人的壽命,你也能得見仙跡,應當也能看見,後世七十古稀的老者随處可見,後世一針藥劑便能藥到病除,而這一切的開端……”嬴政眼中迸發出強烈的欲望,“仙跡口中的西方能做到,我等也能做到。”
顯微鏡是何物,嬴政如今還沒有頭緒,但是解剖以明體內五髒,他卻明白了這裏面的意義——只有知道了身體裏五髒六腑是如何運轉,方能對症下藥。
長生,他還想長生,即便真無法長生,他也想活到七十。
多活二十年,大秦暢通政令、化解六國仇怨不就有多了勝算?
與其尋缥缈無望的仙山,不如尋後世的“科學”?
仙山不知何處,這後人說的醫學卻近在眼前。
林菱去一趟醫院,帶給嬴政的不僅僅是震動那般簡單,他望着那醫院,只覺自己好似看到了另一條長生的路。
醫者探尋那“人體構造”,巫醫不分家,将人之屍首剖開只怕會誕生怨氣,因此嬴政只利用那些罪大惡極之人的身體,還找來了巫,請求鬼神庇佑。
最後只要李斯尋個由頭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便萬無一失了。
終有一日,他也要有後人那神奇的醫治手段。
随後,他又對剛風塵仆仆從上郡回來的扶蘇道:“蒙恬石油之事辦得如何?”
扶蘇起身回禀:“回陛下的話,蒙将軍已經找到了那黑水河,雖還未探得石油所在之地,但蒙将軍已将盤踞在長白山北至黑水河附近的肅慎和夫餘族全都打退,将他們驅趕到了更北邊的蠻荒之地,他們度過了黑水河以北——那片草原,蠻夷稱其為“額爾古納”,蒙将軍說額爾古納極寒之地也有一群蠻夷在牧馬,如今肅慎和夫餘族不敢掠大秦鋒芒,倒與那群蠻夷争奪草場打得不可開交,蒙将軍按兵不動,我等正好坐收漁翁之利。”
嬴政點點頭:“甚好。”
雖不知石油在何處,先将地盤打下來也是好的。
随後他猛然又想起來,後人似乎說過,那黑水河北邊叫什麽沙俄,日後也成了個大國,到了清朝兩邊還經常争戰不休。
于是嬴政想了想:“命蒙恬看準其兩敗俱傷的時機,将我大秦國土邊界推過額爾古納,不許蠻夷在那牧馬,将那些人再趕遠一些。”既然要占就一并占了,省得日後再給我大秦添麻煩。
扶蘇點點頭:“是。”
嬴政都交代好了,這才命三人告退,他獨自回了寝殿,再次勤加練習牛蛙道長的拳法與輪翅根。
這仙法果然不錯,雖有些不雅,只能偷着練,但他練完頗覺身心舒暢,而且他勤練久了,似乎也漸漸有了牛蛙道長那樣雙格外健壯、肌肉贲突的雙腿。
被趕到殿外遠遠守候的寺人如今已經可以面無表情地看着窗上映出的陛下在屋子裏蹦蹦跳跳、大開大合輪胳膊的身影了。
寺人有些親切地心想,外表冷酷的陛下私下可真是活泛啊。
#
北宋,趙匡胤時空,經過半日的修養,趙匡胤在知曉宋太宗的身份驚怒過甚之後,竟比先前精神了不少,化悲憤為力量,已能起身臨朝了,但朝臣們都盱着他的面色,戰戰兢兢不敢說話。
他面帶疲憊,聲音卻森冷,對叫進宮來的臣子們道:“如今叫你們來,倒不是為了旁的,而是一塊兒想想,怎麽誘使後人講解我大宋國事,否則後人游玩在外,總是東說一點,西說一點,只會令朕徒增煩惱,卻無法窺見真相。”
這時,一位官員手持笏板出列回話道:“陛下,臣有一計。”
“但說無妨。”趙匡胤擡擡手。
“林娘子此時斷開與諸朝連接,是為救那傷犬,犬傷得不輕,不養幾日是好不了的,因此臣推測,林娘子在長沙還必将逗留,且為看顧那傷犬,不會前往太遠的地方游玩,空閑之時便會較先前多些,臣以為待林娘子重新連通仙跡,見其歇息之時,便由陛下搶先發言詢問,但為防着仙跡阻礙,還請不必提大宋,而……”
衆位臣子都看向他。
“陛下只說:閑着也是閑着,不如請林娘子說說歷史上的昏聩之君!”他沒留意到趙匡胤越來越黑的臉,為自己的才智而興奮道,“先前聽林娘子口風,我大宋日後定然是出了不少昏君的!如此一問,陛下定然會得到答案……”
話音沒落,他終于反映了過來自己說了什麽,腿一軟跪下了。
趙匡胤也徹底黑成了他的ID。
就仿佛要印證這人說的話一般,林菱還真開播了。
【那只狗拍了片腿斷了,其他倒還好,醫生說可以安排手術,我們就在外面等一等,順便和大家聊聊天。】
狗也能手術?狗腿斷了難不成還能給它接上?
各朝的人看到仙跡顯現,發現不僅如此,這狗的醫院也不小呢!
給趙匡胤提建議的官員小心翼翼地擡了擡眼,見趙匡胤滿臉掙紮,但最後還是放棄了掙紮,若是叫其他朝代搶先,就要錯失機會了!他視死如歸地按下投放仙跡的屏風右下角,連忙搶先問問題:
【趙大黑胖子:閑着也是閑着,那來盤點下歷史上的昏庸無道的昏君呗?主播最讨厭的是哪個皇帝?】
林菱看到了,還真認真在心裏排名了一下:
【最讨厭啊?大慫的雪鄉二聖得并列第一了我估計。】
趙匡胤饒是有心理準備,也沒想到大宋竟然能在歷數昏君中排第一!
而且還是倆!
【真要講這倆玩意兒?這倆聽多了都得備上降壓藥那種。】
這可提醒趙匡胤了,是啊,他連忙命人将太醫院的禦醫全都叫過來,撫着胸口,心已然在怦怦直跳。
【哎呦,我不想講,爺爺你講吧。】
林爺爺臨危受命接過手機,溫和地微微一笑,卻開口就是暴擊:
【靖康二年,金軍南下攻入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嫔、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繁華的汴京城被金人搜刮一空,從此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恥。
這個歷史,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其實要說起北宋滅亡、徽欽二帝,卻也不得不提及宋太宗趙炅因高粱河大敗之後,完全摒棄、調整了宋太祖的治國之策,從而為大宋埋下的禍根。】
趙匡胤“噶”得一聲就要滑下龍椅,幸好禦醫早已趕到,一針紮在太陽穴,一針紮上人中,硬生生将趙匡胤快要渾渾噩噩的神智拉了回來,狠狠喘了幾口氣,趙匡胤挺住了,眼眶冒火:“來人,去臺獄将晉王拉過來一起聽!”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