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明孝陵
第65章 明孝陵
◎二更!◎
【雖說老朱他自個埋在南京是孤寂了些,但其實也不是一件壞事。】
聽見林菱說完前頭那幾句話,林爺爺緊跟着又說了這一句。
這下把正滿大殿追着朱棣打的朱元璋吸引住了腳步,也叫身後一群甭管真心還是假意嚷着:“皇爺(爹)!使不得!”的那些皇子大臣以及宮廷內侍都能扶着膝蓋好生喘口氣兒了。
真別說,皇爺這體格,還有燕王這腳程,真是兔子都攆不上啊!
尤其朱标,他也沒攆上前頭這父子倆,正追得氣喘籲籲。
真是古怪,他也不是身體文弱的人,早年跟着老爹輾轉打天下,怎麽可能不會騎馬射箭?但人各有所長,他在武道方面,的确不及老二、老三、老四有天分,瞧瞧老四,這會兒滿大殿亂竄,仙跡裏林老夫子出聲的時候,老四噌噌噌抱着殿柱就往上爬,如今猴兒似的扒拉在上頭,那一雙眼睛裏鬼精鬼精滴流亂轉。
“龜兒,你有本事你別下來!”朱元璋舉着靴子威脅。
朱棣把頭一別,只當沒聽見。
朱标走過去招招手,正色道:“老四,先下來,在上面成什麽樣子。”
朱棣倒是給他大哥面子,只說了句:“哥,你可得護着我,別叫爹打我,不然我也不下來。”
“就你最能讨價劃價!快滾下來!”朱标無奈點頭,他這才蹭下來。
把朱元璋又氣得驢臉拉得老長,但心裏多少還是有點安慰。
自打仙跡挑明了老四日後是那呵皮大王以後,他和馬皇後是吃不好睡不好,生怕他們倆兄弟反目成仇,但據說前幾日朱标拎了壺好酒去找老四,倆兄弟喝了一晚上。
這也不知談了什麽,叫內侍發現時,雙雙醉倒在園子裏,都是滿臉淚痕,但後來,朱元璋再沒瞧見過朱标落寞的神色,也沒瞧見過老四躲着他哥。
朱元璋也好奇得很,心裏貓爪撓似的,悄悄問過朱标,朱标卻笑道:“這是兒子跟老四的悄悄話,您當爹的,就別過問了。”
他還是不甘心,再追問,朱标便正色道:“爹,兒子只盼着大明日後越來越好,日後不管怎麽樣,兒子都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跟咱們一大家子離心,再說了,咱們大明得靠您呢,您就別操心了。”
因此,今日見老四跟老大情分沒變,憤怒的心也漸漸熄滅,便板着臉重重地“哼”了一聲,将心思都轉到自個那陵墓上來,連忙又問:
【棣子,開門,是爹地:這話怎麽說?主播爺爺可得細講講。】
反正還在等車,林菱就把手機讓給林爺爺,三個人坐在路邊路墩子上——因為臨時要去北京,林菱趁着這空隙正加緊買票呢。
韶山到北京正好有一趟直達的高鐵,但是要坐15個小時!林菱看到這時間,還沒坐車就感覺屁股都麻了,現在趕忙改搜機票呢,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長沙飛北京居然有超劃算的1.5折經濟艙!才300塊錢一個人!還送午餐!
坐高鐵都得一人七百八呢!
于是火速決定買飛機票。
正弄呢,又想起在長沙救的那條狗了,于是又聯系寵物醫院,問狗子好了以後能不能托他們幫忙找領養,被委婉拒絕後,林菱也能理解,畢竟也有不少人救了狗就丢在寵物醫院不管了,他們也沒辦法救那麽多流浪狗。
她便先在網上發布了狗狗的領養信息,計劃着如果沒有找到适合的領養對象,她從北京回程的時候就同時聯系寵物托運公司給帶回福建去!
到時候算好時間,人跟狗都同一天到機場,還省得跑一趟。
林菱在忙的時候,林爺爺已經跟直播間網友愉快地聊開了:
【明孝陵其實很有意思,也很幸運,六百年了沒有被盜過,而且不管是清朝的皇帝們、洪秀全還是咱們的孫先生,都去拜谒過明孝陵,尤其孫先生的《告太祖文》,寫得實在是感人肺腑。
但其實,哪怕是在明朝的時候,朱元璋在明孝陵裏也并不孤獨,倒不是馬皇後陪着他,而是因為他陵墓的園區裏還有個孫權嘛!】
沒有被盜!朱元璋大喜過望,拉着朱标的手說:“咱就說過紫金山是個風水好的龍脈,果然不錯!咱與妹子日後到了下面也能安眠了。”
幸好當初沒為了孫權改址!
就像是心有靈犀一般,他随後便聽到林老夫子說起孫權墓,這下可讓朱元璋有些不好意思了,當年他要修陵寝,勘探來勘探去,最好的風水寶地就在紫金山,可是他還沒來得及高興,下頭的人就報告說紫金山已經有主了。
還是東吳大帝孫權的墓。
那怎麽辦?陵寝也關系到大明龍脈、千秋萬世的大業,最好的風水寶地他憑什麽要到別處去?但是孫權畢竟也是東吳的皇帝,他在南京的名氣可不比自己小,于是朱元璋想了想,便決定把自己的墓修到孫權墓的後頭,雖然沒有明說,但為他修陵寝的人都知道,他是預備叫孫權替他看大門了。
搶了人地盤,還壓人家一頭,但這話總歸不好意思當面說出來的。
“嘿嘿,鄰居,都是鄰居。”朱元璋厚着臉皮,“南京六朝古都,多少王朝興衰都在這兒,沒法子,咱脾氣也好,這擠點就擠點,不礙事。”
大臣們:“……”
這話說得,好像是您受了委屈似的。
【明孝陵的規模是非常大的,修建歷時二十多年,動用了十多萬的人力,最終才得以完成。
占地面積達到了驚人的170萬平方米,即便是現在,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也因為明孝陵修得特別好,它也直接影響了後面明清五百多年、二十多座帝陵的形制,被譽為“明清皇家第一陵”,明孝陵就像是明清皇帝陵墓的上好模板,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朱元璋被誇得那叫一個美滋滋,假意謙虛道:“哪裏哪裏,咱的陵寝是花了點功夫,但咱是大明頭一個皇帝,這身後事總不好草草了事。”
随後高興中又帶了點晦氣,“呸”了一聲道:“咱大明皇帝照着咱的陵寝修也就罷了,那清朝又是怎麽回事?什麽都要效仿咱的大明,連咱的陵墓都要學,咋,他們自個沒有匠人啊?”
【一般來說,規模如此巨大的帝陵,到了王朝覆滅、動蕩年代必然會成為吸引盜墓賊光顧的藏寶地,但為什麽明孝陵卻安然無恙呢?】
朱元璋如今陵墓還沒修完,但他也不免為自己的墓擔憂,是啊,不會也跟秦始皇一樣,外頭陪葬坑叫人盜了,還沒盜進地宮吧?
【不過朱元璋不僅打天下厲害,明孝陵防盜技術也很厲害,而且他出其不意把墓道口修在東邊——以前帝王陵墓都講究對稱,所以墓道口一般都到中軸線上,朱元璋卻将自己的墓道口偏移,修得比較隐秘。而且,一般帝王大墓修在山上,是從山頂往下挖,把山內部挖空;但朱元璋又反其道行之,他是從山的橫向往裏挖的,于是那群盜墓賊都在山頂上往下打盜洞,結果往往挖得精疲力盡都沒找到墓在哪裏。
第三個原因便是人為保護得比較好,清軍入關後,歷代清朝皇帝都對明孝陵保護有加,不僅派重兵把守,還多次出資修繕,康熙、乾隆每下江南都要去明孝陵拜谒,所以一般盜墓賊不敢光顧。】
明洪武年間,朱元璋聽到此處便直撇嘴:“哼,貓哭耗子!”
把咱大明奪了,還敢來咱的墓前拜谒,打量咱是個好脾氣的?要是咱那會兒沒到天上當仙官,必須從棺材裏爬出來撸起袖子打那什麽康熙乾隆一頓!呸呸呸!
至于這倆皇帝為什麽要來,朱元璋也看得透透的:但凡外族入主中原,聰明點的自然要擺出姿态來,元朝的例子就在前頭擺着,他們能不假惺惺來拜一拜,邀買人心嘛?
【第四便是南京紫金山離城區是很近的,葬在這裏,一旦有風吹草動,很容易被官府和百姓察覺,所以盜掘難度也很高。
不得不說,孫權和朱元璋都很會選地方嘛。
不過紫金山上還挺熱鬧的,除了孫權墓和明孝陵,還有我們革命先驅孫先生的“中山陵”,他也葬在這裏,這是他的遺願:“等我他日辭世後,願向國人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軀殼爾。”
每每說起孫先生,也會有些遺憾。
他曾經率領民國文武官員上萬人到明孝陵行祭告禮:“向我高皇帝在天之靈”報告,清室退位,民國統一,如今光複漢室、再造中華。
可惜,他終究沒看到神州真正被光複那一天。】
漢武帝時期,劉徹是一邊聽一邊命人加緊記錄。這明朝陵墓防盜的技巧,他必須學會啊!
想到自己日後要被盜空的茂陵,他的心便一陣一陣滴血!
而明洪武年間,朱元璋卻為了那孫先生一句光複漢室,再造中華而心酸不已。
“好好好,這鄰居咱認可,日後到了地下相見,必要與他把酒同歡,浮一大白!”
大臣們:“……”您這話說得真是令人瘆得慌。
朱棣不怕死地插了一句:“爹,那孫先生來得晚,喝酒的事兒先不論,您要是真的歸天下去了,來得比您還早的那個孫先生會不會在孝陵大門口拎着吳六劍擎等着跟您打一架啊?”
朱元璋聞言一言不發,衆目睽睽之下又把靴子脫了,牙縫裏擠出來一句:“今兒就算是天王老子來着,也別想救你這龜兒!”
當朱棣的慘叫聲響徹謹身殿時,林爺爺正不緊不慢地接着說:
【所以爺爺才說,朱元璋葬在南京比葬在明十三陵好,在南京他是獨一份的,可沒人敢開他的陵墓。
要知道在當年比較落後的年代,很多人對于考古有不同的意見,多年來,由于對明代歷史細節的缺失,一些著名歷史學者如郭沫若、吳晗等人都主張有針對性地挖掘帝陵,以收集更多舊史料。
于是技術和理念都不成熟的情況下,本來想開永樂大帝的長陵的,結果怎麽都找不到入口,于是只好退而求其次,去開了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但結局卻不太好,不僅文物毀于一旦,連屍骨都無存了。】
明萬歷年間,本來讓太監替他寫作業的朱翊鈞正偷摸鬥蛐蛐呢,聽着仙跡說太祖的孝陵,也是與有榮焉,結果林老夫子忽然話鋒一轉,這火怎麽突然燒自己身上來了?
“屍骨無存?!!”
一聽這話還得了,朱翊鈞當即便“噶”一聲抽過去了。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