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五播結束
第67章 五播結束
◎各朝反應◎
林菱不知道明朝各時空破防了多少人,解答完網友的疑問就愉快地上了網約車,車上林菱都懶得直播了現在,她現在每天在外面一般能完成平臺給的直播時長任務就行,不然她害怕會降低流量。
于是上車了便和大家說拜拜,約好了到了飛機場再開播,便果斷下播,這下好了,直接把朱元璋想要詢問朱棣到底是怎麽打天下的話卡在了發送框,沒能發出去。
再一看,屏風已經黑了,又恢複了往常的樣子。
明洪武時期,謹身殿中,衆大臣都噤若寒蟬,一點兒都不敢多動彈,縮在一邊,一會兒瞄瞄面沉如水、兀自沉思的朱元璋;一會兒瞄瞄約束着衆炸鍋皇子不許出聲的太子朱标;再轉向不知何時又爬上殿柱生怕被皇爺臭靴子擊中的燕王。
內侍們瞧不見仙跡,因此不大明了發生了什麽,只知道這大殿裏的氛圍是越來越冷、越來越僵,于是連帶着他們也是蹑手蹑腳,一點動靜都不敢發出來。
朱元璋實在是想不明白。
“按理說,那叫朱允炆的鼈孫,是咱親自定下的皇太孫,是大明法統所在,他就算蠢鈍如豬,只要坐在這位置上,便能號令天下兵馬,他雖無能,可咱底下這些百萬雄師卻不是擺設啊。”
大明有多少兵馬,朱元璋比誰都更清楚,如今京軍三大營合起來便有20萬人,京外各地衛所加起來,也有一百多萬人,這些人可都是他養的正規軍,那些雜七雜八的鄉兵、土兵、土司兵都還沒算呢!若是都算上,那朱允炆鼈孫能統禦的兵馬足足有一百九十萬人!
就算仙跡之前說了,他為了叫那鼈孫坐穩皇位,把陪他打天下的老夥計都殺了,但總不會連個像樣的武将都沒有了吧?就算京中沒有得力的武将,就算老将下去陪他了,各地領兵的武将總不都是棒槌吧?何況,朱元璋不認為自己會殺光所有功臣,一個不留。
他豈是如漢高祖一般卸磨殺驢之人!
更何況,如今不少朱元璋看好的年輕将領,已經被他扔到各處軍營歷練了,這些人便是他留給朱标、甚至朱标下一代的武将。
他雖心狠,卻不傻,怎麽會斷絕朝綱?
因此朱元璋是百思不得其解,老四是打過去的?他是從北平打到南京的?他能有多少人?朱元璋雖分封諸子守衛邊疆,但也知曉限制他們的權利——藩王允許擁有三衛親兵,這個護衛數量根據封地不同也有多寡之分,平均來說,一衛乃三千人,三衛合計九千人。
而他們對朝廷在邊塞的軍隊平常是沒有調動之權的,只有接到朝廷調令才能節制邊關兵馬,統領軍隊征戰,當然如燕王、寧王等擁有護國戍邊任務的藩王,幾乎是長期統禦數萬乃至十多萬兵馬的。
但這也沒什麽,只要朝廷一聲令下,這些兵馬便能被随意抽光,或是移防或是調離,甚至連藩王的護衛親兵也一樣能調走,藩王的軍事力量與朝廷相比根本不足為慮。
正因如此,仙跡先前也說了,那朱允炆鼈孫提前抽調光了老四的舊部,還算沒有蠢到頭,所以……老四那會兒身邊應當只剩他自己燕王府的護衛親兵了。
鼈孫有一百九十萬人,老四……約莫能有個一萬人?
事實上,如今的朱元璋并不知道,他在臨終前幾年,不僅為朱允炆大殺功勳武将,還硬下心腸狠狠砍了自家兒子一刀,已替他削過一次藩,對所有兒子都采取了諸多鉗制措施——他禁止藩王參與地方治理、削減護衛、減少俸祿。
為了朱允炆也算用心良苦了。
但就算不知道這些,也叫朱元璋絞盡腦汁都無法自圓其說。
他還占着正統!這到底是怎麽輸的啊!
朱元璋都快崩潰了!
“不可能,要從北平一路打到南京是決計不可能的……”朱元璋想了想,“或許是趁着咱化龍歸天之際,衆藩王必然入京祭奠,趁此時機發動宮變動手,攻破南京城或許并不是從北平打過來,而是埋伏在城外的兵馬……”
也不對啊。
京師二十萬人總不會打不退老四這一萬刺客吧?
朱元璋是往左想想是死路,往右想想也是死路,怎麽想老四造反都是死路一條!十死無生!
他想得腦殼子生疼,總算回過神來,将倚重的武将都留下,其餘文臣揮退了出去,再把幾個年長善戰的兒子留下,其他也通通趕走,便拉着這一大幫人去了他專門研習軍事的書房之內。
朱标頓下腳步,落到衆人末尾,不忘回頭對占領高地的朱棣招了招手,用口型無聲道:“還不快滾下來。”
朱棣笑了笑,趕忙悄然從柱子上滑落下來,跟上了自家大哥,還小聲問道:“哥,你說我以後到底怎麽造的反?”
“你問我?”朱标被他氣笑了,狠踹了他屁股一腳,“你造我兒子的反你還問我?你想氣死我?”
朱棣讪笑,趁朱标發火之前趕緊溜到了老五朱橚前頭。
朱元璋懶得理會身後兒子們打鬧,心思沉沉,龍行虎步帶走邁入書房中。
他書房中擺着一張碩大的沙盤,沙盤這東西起源于東漢,當初是用米堆成與實地地形相似的模型:“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方便光武帝劉秀在戰術上做詳盡的分析,到了朱元璋時期,早就學會用陶土燒制沙盤模型了。
技術難度雖高,但皇帝要的東西,可不要小瞧了工匠們對自己九族的重視,當然是要什麽有什麽。
朱元璋面前這個巨大無比、囊括天下山川河流的沙盤,便是将華夏九州分割為數十塊陶土、泥沙燒制後再拼接而成的,花了将近八年才完成,畢竟要派人去各地勘探地貌特征,再将其轉繪到陶土上,才能最終得到這樣的沙盤。
在場的武将沒有人不明白朱元璋的意圖。
因為他們和朱元璋一樣,抓耳撓腮也想不通燕王殿下是怎麽造反成功的——如今聽仙跡說呵皮大王說得多了,他們已經對“怎麽造反成功”的好奇遠遠大于“燕王竟然造反”的恐懼。
最酸溜溜的莫過于老二朱樉與老三朱棡了,他們倆比朱棣年長,如今受朱元璋的倚重也比朱棣多,打的仗也比他這個胡須都沒長齊的臭小子多,結果仙跡時只字不提他們二人,反倒日日吹捧老四。
永樂大帝。
永樂盛世。
氣死人。
就連大哥的龜兒子削藩,也沒提到他們倆。
怎麽,他們這倆老叔叔就這麽不值得削?就這麽沒用?
再一次氣死。
因此他們倆死死盯着沙盤上标志着“燕”的旗子,眼睛一錯不錯,朱樉看了半天,還是忍不住說:“老四,你這北平向南實在無險可守,一馬平川,朝廷要發兵打你,簡直易如反掌。”
北平的北部是燕山,西部是太行山,南邊就是黃河,東邊臨着渤海灣,唯一的防線就是北邊的山海關,但那是防鞑子的,太行山共有八陉,雄關長城在此蜿蜒,那一樣是防鞑子的啊!
朱棡也說:“你現就說說,你到底是怎麽打的。”
衆武将也将目光投向面前才十五歲,面容稚嫩,唯有雙眼清澈明亮的燕王朱棣,他被在場所有人盯得頭皮發麻,只能小聲說:“仙跡說了,皇侄兒要殺我,那我不能幹坐着叫人殺呀,不反是死,反了死中求生,還能怎麽打?我人少,不能跟皇侄兒硬拼,或許便是學爹當年一樣,一點一點攢,積蓄力量吧。”
朱元璋卻搖頭:“不可能,咱當年前頭還有不少人擋着,諸王争霸,咱勢力最微,故而不起眼,鞑子這才小看了咱,咱才能有機會厚積薄發,但你——仙跡可沒說你還有別的兄弟造反,朝廷的目标只有你一個,又怎麽會給你時間壯大勢力?以那鼈孫五王同削的急性子,你只要一舉反旗,必定是大軍圍剿!不,能将你逼反,只怕你還沒舉起反旗,朝廷的大軍已經到了!”
這一點,朱元璋倒沒有料錯,竟與歷史上的發展如出一轍。
朱棣聽了,只得擺爛:“兒子不知道。”
他才十五歲!他都還沒就藩!
武将裏也在竊竊私語讨論着,唯獨徐達不說話,他現在心慌得很——朱棣是朱元璋親手交給他,帶上戰場的,焉知燕王打仗造反的本事,不是自己教會的?而且,前段時日,皇後娘娘還透露,想跟徐家結親!前頭三個藩王都成親了,與徐家結親的還能有誰?
只有平日裏挨揍最多、最是調皮搗蛋的燕王了。
徐達嫌棄嗎?有一點。
他閨女可是生得又好看、又聰慧,還是文武雙全!要不是皇後娘娘看重,接進宮裏去住了,想跟他家結親的人早把門檻踏破了。
結果燕王将來還造反了!
徐達這顆心也跟油鍋裏炸過似的,也不知在仙跡說的那個歷史裏,他閨女是不是真成了燕王妃……唉,這上哪兒說理去啊!
朱元璋便這樣跟武将、兒子們設想了無數可能、模拟了無數場戰役,最終都沒能找出朝廷大敗的原因。
他只能頹然喪氣道:“看來只能等仙跡為我等解惑了。”
而其他朝代,大多不像明朝反應那麽大。
除了得知清東陵未來會被炸,緊急召來禮部官員商量改址事宜的乾隆和康熙二人——那地方既然會被炸,想必風水便沒有那麽好,必然要重新選才是啊!
康熙倒是無頭蒼蠅,不知道該往哪裏遷,但乾隆倒是心裏有數:先前他沒有按照祖制“子随父葬”,非要跟自己崇拜的爺爺埋在清東陵,還将一貫的“昭穆”之制改為“兆葬之制”,如今便重新恢複“昭穆”祖制變成了!
那不如就挪去清西陵吧?
仙跡沒說清西陵被炸,想必便是安然無恙的。
不過他這個念頭一出來,這肚子便又翻滾絞痛了起來——無他,他耗時9年花費了兩百多萬兩白銀建成的峪陵,已經完工了。
若是遷到西陵,便是又一次勞民傷財。
乾隆疼得臉都白了,哎呦哎呦地被急忙攙扶進了茅廁裏,還摸不着頭腦呢——這是第二回 了!
難不成是老天爺不許他有這等念頭?
秦朝,嬴政卻很在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和“報應不爽”導致“挫骨揚灰”這件事情。
二十八年不上朝、戕害忠臣最後便會落得如此下場——嬴政十分認真地以為這是一條嚴謹的邏輯鏈!
巫蠱鬼神之事在秦漢時期諱莫如深,是很嚴重的事情,沒有人能夠輕易地說自己不信鬼神,便是不信,也會敬。
尤其嬴政還想着長生之事,更是十分篤信。
更何況,他非常不理解明朝二十八年不上朝是怎麽沒亡國的,他一天不召見臣子、一天不批閱奏疏都覺着難以忍受!
那明朝……運道也不差嘛,先是藩王造反,但那藩王竟締造了盛世,随後兒孫也争氣,雖說後頭有些昏君,卻也有救世之相傾力匡扶社稷,沒叫那明朝亡了國。
嬴政的心再一次碎裂開了。
漢武帝時期,劉徹也對“二十八年不上朝”這件事嘆為觀止,還能這麽當皇帝的嗎?而且,那明朝就沒人想造反嗎?
怎麽各個都那麽忠心。劉徹想到仙跡之前說會做豆腐的淮南王劉安要舉旗反叛,雖說他已經派兵去處置淮南王了,但……為什麽那時的明朝沒人像那燕王似的造反!
這樣的皇帝竟然還能這樣享受二十八年?
他的心也裂開了。
唐貞觀年間,李世民也很好奇明朝這個王朝,總覺着這個朝代很是奇怪,不知他們究竟是如何運轉的,這麽看,以明朝的官僚構造,好似不需要皇帝也成?
但是……他好像嗅到了危機似的皺起了眉頭。
若是皇帝只是個吉祥物、多寶閣上的擺件,那這天下究竟是誰的天下?再往下深思下去,就令人膽寒了。
後世……難不成也是這樣?
李世民當然也從紀念館中窺中了後世朝廷……或許不能稱為朝廷了,先前他還會為林娘子從來不說朝廷這個詞而奇怪,如今卻明白了:她們或許像明朝似的,把皇帝供起來,所以對朝廷的稱呼也變了,主宰這個天下的人,成了一個名為“大會”的東西。
這大會……或許與他的三省六部一般?
對于後世的朝政制度,謎團似乎又更多了。
而且,正因這一點,李世民對仙跡出現的心情也從最初的欣喜變得有些複雜了——它究竟是為何而來?是為了興我大唐,還是為了……亡我大唐!
所有古人的喜怒哀樂與惴惴不安都無法影響到現代這個既定的時空,林菱下播了以後還在車上小睡了一覺,等上了韶山高鐵,到長沙又打車到黃花國際機場,都又過了好幾個小時了。
但是她買的飛機票預留時間很充裕,是晚上的飛機,所以到了機場還得等好長一段時間呢。
換好登機牌,林菱安檢完進了候機廳,兩個爺爺都在候車廳找了位置休息,林菱則走到能看到停機坪的落地窗前面開播。
【哈喽,我們到機場啦。】
各朝的人便都暫且放下心中的各思所想,好奇地觀望起來。
他們跟着林菱已經見過不少地方的火車站了,對後世各類“車站”也算有了些了解——後人建造驿站,無他,就一個字:“大”,兩個字“很大”,但如今到了這機場,又被震了一遍,飛機場更大!裏面不僅商鋪林立、人流穿行不息,還裝潢得格外高大透亮:幾乎四處都是那透明的玻璃窗!
林菱走得快,他們還沒認真看呢,就兩眼發直了——原來這就是飛機!
極為寬敞平坦的地面,有好幾條被草地分割出來的道路,而就在林菱的鏡頭下,就停着一輛碩大無比、白身紅尾的大鐵鳥!
林菱雖沒有介紹,但他們竟都明白了這個像大鳥的東西定然便是林菱口中的飛機了,幾乎所有人都看得目不轉睛。
這時候,轟鳴聲忽然透過玻璃窗清晰地傳到了各個時空。
他們這一次親眼看到了什麽叫“大鵬一日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也忽然就理解了李白的浪漫。
那是一輛尾翼藍色帶白色圓标的飛機,只見它在那跑道上助跑了一段時間後,竟像是空中有什麽力量似的,機頭直接從垂直拔起,猛地便沖向了雲霄!
【啊……不愧是山東航空,這一手旱地拔蔥好熟練啊,為車上腸胃不好的旅客心疼一秒。】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