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章
第 34 章
張靈的父親張思遠,一位溫文爾雅的中文系副教授,與母親林敏,一位在蘇州第一人民醫院工作的醫生,正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桌上攤開着一本泛黃的日歷,他們的眼神中閃爍着期待與慎重。
“思遠,你看,按照老黃歷,下個月初八是個宜嫁娶的好日子。”林敏邊說邊用手指輕輕點了點那一頁,眼神裏滿是對兒子婚姻大事的重視,“而且,現在張靈和崔瑩也都穩定下來了,是時候給他們一個正式的名分。”
張思遠點頭贊同,他的嘴角挂着一抹欣慰的微笑:“确實,這兩個孩子從小一起長大,經歷了那麽多,感情深厚。尤其是崔瑩,她對張靈的那份情深意重,真是讓人感動。我們應該為他們籌劃一場特別的婚禮,不僅是慶祝他們的結合,也是也是對他們這段感情的肯定。”
與此同時,在城市的另一端,崔瑩的家中,同樣的話題也在進行。崔文斌,一位有着堅毅面容的警察,和妻子蘇雯,一位高中歷史老師,正在讨論着如何與張家提出婚期的事情。蘇雯的語氣裏滿是自豪:“我們家崔瑩,性子雖然烈了些,但對張靈的心卻是實打實的。兩次挺身而出保護張靈,這份情誼,我這個做母親的都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是時候讓他們有個好歸宿了。”
崔文斌點頭,目光堅定:“是啊,我們兩家都是書香門第,應該給孩子們一個傳統的婚禮。我聽說張靈家也有意按照明制來辦,這正合我意。咱們得好好合計合計,讓他們的婚禮既體面又不失文化底蘊。”
兩家人很快便約定好了會面的日子,地點選在了蘇州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館。在那裏,張思遠夫婦與崔文斌夫婦坐在一起,圍繞着婚期的選擇、婚禮的籌備展開了細致的讨論。他們決定,既然要辦一場明制婚禮,就要做到盡善盡美,從婚禮服飾、禮儀程序,到婚宴菜單、場地布置,每一個環節都要精心設計,既要體現對傳統的尊重,也要符合現代的審美。
張靈和崔瑩也被邀請加入到婚禮的籌備中來,他們對于能夠親自參與策劃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感到異常興奮。張靈提議,婚禮上除了傳統的儀式外,還可以加入一些現代元素,比如播放兩人共同經歷的照片視頻,讓賓客們感受到他們的故事。崔瑩則堅持要在婚禮上穿插一段講述他們故事的話劇,以此向黃周星筆下的《張靈崔瑩合傳》致敬,同時也為他們的愛情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
随着日子一天天過去,張靈與崔瑩的明制婚禮逐漸成形,這場融合了古典與現代,情感與文化的婚禮,不僅是對兩位年輕人愛情的慶祝,也是對傳統與現代和諧共生的美好诠釋。在蘇州這座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裏,張靈與崔瑩的故事,如同一首悠揚的曲調,跨越時空,回響在每個人的心中,成就了一段新的傳奇。
正式的明制婚禮婚禮之日,蘇州城內一片喜慶。晨光初破曉,張家與崔家的宅邸內外已是一片忙碌,紅色的燈籠高挂,喜慶的對聯貼滿了門框,空氣中彌漫着淡淡的熏香和花香,預示着這一天的不凡。
張靈身着明制新郎禮服,頭戴烏紗帽,身披紅錦,胸前佩玉,顯得英姿飒爽,風流倜傥。而崔瑩則是一襲華麗的鳳冠霞帔,金線繡花的紅裙曳地,頭上的珠翠随着她的步履輕輕搖曳,映襯着她明豔動人的臉龐,如同畫中走出的仙子。
按照傳統,張靈需先由自家出發,乘坐裝飾一新的花轎,前往崔家迎親。一路上,鞭炮聲聲,樂聲悠悠,熱鬧非凡。到達崔家門前,經過一系列傳統的迎親儀式,包括過門坎、敬茶等,張靈終于接到了自己的新娘,兩人攜手踏上回程的花轎,沿途撒下糖果和紅包,寓意将幸福甜蜜傳遞給每一位見證者。
回到張家,婚禮的重頭戲正式開始。在精心布置的庭院中,一座古樸典雅的拜堂臺早已搭好,臺上供奉着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以及象征着後土娘娘的神像,以求庇佑新人。在司儀的引導下,張靈與崔瑩行三拜大禮,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每一下跪拜都承載着對天地自然的敬畏,對長輩的尊崇,以及對彼此深情的承諾。
随後的宴席上,菜肴豐盛,皆是蘇州的傳統名菜,如松鼠桂魚、清湯蟹粉獅子頭、白汁肉圓等,不僅色香味俱全,更寓意吉祥如意。賓客們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紛紛送上最誠摯的祝福。
宴會中,崔瑩提議的那段講述兩人故事的話劇如期上演,演員們生動地再現了張靈與崔瑩從青梅竹馬到生死相依的點點滴滴,讓在場的許多賓客為之動容,甚至淚目。特別是崔瑩兩次維護張靈的片段,更是讓整個故事充滿了溫暖與力量。
夜幕降臨,張靈與崔瑩在衆人簇擁下,手執紅燭,穿過一條由燈籠照亮的小徑,進行了象征着光明未來的“照路”儀式。最後,在一片祝福聲中,二人放飛了承載着願望的孔明燈,那燈火在夜空中緩緩升起,仿佛是他們未來幸福生活的指引星。
Advertisement
這場明制婚禮,不僅僅是張靈與崔瑩個人的慶典,它還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傳統與現代的橋梁,讓人們在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也見證了這對新人跨越重重困難,終成眷屬的美好愛情。
在蘇州醫院的靜谧病房中,張靈從深度昏迷中蘇醒,仿佛跨越了數百年時光,回到了那個風華絕代卻又命途多舛的年代。他面色蒼白,氣息微弱,眼神中卻閃爍着超越生死的光芒:“崔瑩,我在迷離之際,仿佛穿越了時空,見到了我們的前生。我,張夢晉,那個因情而擲筆的才子;你,我的崔瑩,邊讀邊泣我遺作的佳人,最終在墳前悲痛欲絕,追随我而去。我們的愛,如同梁祝,被時代的枷鎖深深束縛,無力掙脫。”
崔瑩聞言,聲音顫抖,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在心底堅定了某種力量:“是啊,那些年,我們的命運似乎已被注定,如同梁祝,被封建禮教的重壓所困。但這一次,我們不會重蹈覆轍。”
此刻,盡管身處現代化的醫院,兩人的眼神交彙之處,卻仿佛有千年的星光在閃爍,那是一種經歷過輪回考驗後的堅韌與不屈。他們的話語,如同晨曦初照,穿透了病房的每一個角落,宣告着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一個不再受封建思想禁锢的時代,一個自由與愛情能夠戰勝一切的時代。
“這一次,我們共同書寫屬于自己的結局。”張靈與崔瑩異口同聲,誓言堅定,仿佛兩顆心合二為一,發出的共鳴震顫了整個空間。這不僅僅是對彼此的承諾,更是對過往束縛的徹底告別,象征着愛與勇氣的火焰足以燃燒掉所有枷鎖,照亮通往未來的道路。
一日,當張靈與崔瑩攜手步入蘇州城的劇院,觀賞那出經典的越劇《梁祝》時,舞臺上的劇情再次觸動了他們的心弦。在梁山伯病逝,祝英臺哭墳的動人一幕,崔瑩忍不住哽咽,她的心被黃周星筆下《張靈崔瑩合傳》的悲劇記憶所牽動。在蘇州城古色古香的劇院內,燈光柔和地灑在舞臺上,越劇《梁祝》的旋律如絲如縷,緩緩流淌在每一位觀衆的心田。當戲至高潮,祝英臺面對梁山伯的孤墳,聲淚俱下,那一幕凄美哀絕,直擊人心。坐在觀衆席中的崔瑩,目光随着臺上的一舉一動輕輕搖曳,她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遠,穿越了時空的界限,回到了黃周星筆下那部扣人心弦的《張靈崔瑩合傳》之中。
劇中祝英臺的每一滴淚,都似乎在崔瑩心中激起層層漣漪,讓她感同身受。她憶起書中描述的自己,那位明代的崔瑩,是如何在張夢晉的墳前肝腸寸斷,淚如雨下。那文字間的每一字一句,都如鋒利的刀刃,切割着她的心房,令她無法自拔地沉浸在那段古老而悲傷的記憶裏。崔瑩感到,自己的呼吸似乎與祝英臺同步,每一次抽泣都仿佛在訴說着:“為何命運要如此捉弄有情人?”
在舞臺中央,祝英臺的唱詞宛如秋日細雨,凄婉纏綿,每一個音符都載滿了對梁山伯不舍的呼喚:“梁兄啊,你怎忍心将我獨自抛下,讓這紅塵再無你的足跡?”這一聲聲痛徹心扉的質問,穿透了時空的屏障,觸動了臺下的崔瑩,她的心弦也随之顫動。
張靈望着崔瑩眼中閃爍的淚光,他知道,她的問題跨越了現實與虛構的邊界,觸及了一個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平行世界,在那裏,他們的命運被無情地改寫。崔瑩輕聲問道:“張靈,你怎會舍得讓我獨自面對這漫長的歲月,若非我那一日的拼死相救,你是否也會如那世的張靈,被誤解的恐懼與偏見所吞噬?張靈的眼眸深邃,他緊緊握住崔瑩的手,以一種只有他們彼此能懂的溫柔語氣說:“我的崔瑩,你我之所以能在此刻相依,正是因為你那日的勇敢與智慧,改寫了我們的結局。在那另一個世界裏,若是真的有那麽一個我,未能逃脫那殘酷的命運,我願相信,即便在那冰冷的江水中,我的最後一念也是你,是對你無盡的思念與不舍。”
他繼續說道:“但請記住,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是我倆共同書寫的傳奇,一個關于勇氣、愛與救贖的故事。那些平行宇宙的悲劇,只會讓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更加堅定地攜手前行。”此時,劇場內的燈光似乎也感受到了這份深情,變得更加柔和而溫暖,仿佛連空氣都在為這對戀人見證。周圍的觀衆或許只看到了舞臺上的故事,卻不知,最動人的戲劇,正悄悄在他們的生命中上演。崔瑩的淚光漸漸被微笑取代,她明白了,無論是在哪個時空,真愛的力量總能超越一切阻礙,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張靈察覺到身邊愛人情緒的微妙變化,他溫柔地将崔瑩的手握得更緊,用眼神傳遞着無盡的安慰與理解。他的笑容中帶有幾分調侃,幾分深情:“看,我們的故事雖然曾與梁祝相似,但今日的我們已非彼時,不再需要淚水來祭奠愛情。因為我們,已經打破了那輪回的宿命。”
崔瑩的眼角挂着未幹的淚痕,卻也綻放出了釋然的笑容,她用那混合着家鄉方言的軟糯語調回應:“是嘞,是嘞,咱倆能手牽手坐在這裏,看着別人的悲歡離合,想着自己的波折坎坷,再到如今的相守,這中間有多少不容易,又有多麽值得珍惜。”言語間,是對過往苦難的釋懷,更是對眼前幸福的感激。
周圍的世界似乎在這一刻靜止,只留下臺上梁祝的旋律和臺下這對戀人的呢喃,他們的眼中映着彼此的身影,還有那被時代和愛情共同見證的,不再被封建枷鎖束縛的新生活。在這一刻,崔瑩深刻感受到,無論是在哪個朝代,何種情境,真正的愛情總是能夠超越一切,照亮前行的道路。張靈見狀,溫柔地握緊她的手,以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的宿命已被改寫:“瞧,我們不是在這裏嗎?不再是那悲劇的結局。我們的愛,已經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張靈輕笑中帶着釋然,崔瑩則笑中含淚,用一種夾雜着南昌鄉音與蘇州軟語的獨特語調回應:“是嘞,是嘞,咱們倆能這樣在一起,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多麽不容易,卻也是多麽珍貴。”在他們心中,這段來之不易的愛情,比任何戲劇都要深刻,都要真實。崔瑩輕聲細語,目光溫柔地落在張靈身上,帶着幾分關切與不解:“張靈,自打那次你駐村遇險,我費盡周折将你從生死邊緣拉回,我就發現,你似乎不再是那個鋒芒畢露、行事無拘無束的少年了。
那日,你被蒙眼封口,全身束縛于冰冷的鐵鏈與粗糙的麻繩之中,腳上更負着重石,被無情地抛入江流,那場與死亡擦肩的掙紮,難道沒有在你心湖中激起層層漣漪?還有那神秘莫測的村落,他們在中元之夜舉行古老的獻祭儀式,選取青年男子作為後土娘娘的‘鬼新郎’,将你卷入那場令人毛骨悚然的風俗之中,這一切,對你的影響,是否遠比我所見的更為深刻?”
張靈聽罷,眼神變得深邃,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仿佛在回憶中找到了某種答案:“那次經歷,确實如同鳳凰涅槃,讓我重新審視了生命的意義與責任。在生死邊緣徘徊,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恐懼,更有對生的渴望和對世間萬物的深刻理解。那些村民們古老而古怪的習俗背後,隐藏的是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對未知的恐懼,雖顯得愚昧,卻也讓我思考,我們應當如何以更理智、更文明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中的困境與挑戰。而你,崔瑩,你的勇敢與堅持,更是我重生後的燈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讓我學會了內斂與沉穩,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張靈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随即輕嘆一口氣,緩緩說道:“崔瑩,那次事件對我而言,無疑是生命中最為黑暗也是最能照亮內心深處的一課。被當作後土娘娘的鬼新郎,體驗到的那種無助與絕望,至今仍讓我心有餘悸。但正是那種極端的境遇,讓我徹底醒悟過來,讓我意識到人性中既有光明也有陰暗,而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某種偏見或迷信的犧牲品。”
“至于那個村落的詭異民俗,它讓我深刻理解到知識和理性的重要性。無知和恐懼如何能夠輕易地操控人心,讓一個群體做出如此殘忍的行為而不自知。我在生死之間游走的經歷,讓我對生命、對社會、對文化都有了全新的認識。我開始更加重視教育的力量,相信只有知識和理性才能真正照亮人心,驅散蒙昧和恐懼。”
“從那以後,我開始改變,不僅僅是為了我自己,也是為了能夠影響到更多的人,讓他們了解真相,不再被愚昧所束縛。我變得更加沉穩,更加關注身邊的人和社會問題,我希望通過我的行動,哪怕只是微小的貢獻,也能讓這個世界少一些無謂的犧牲,多一份理解和寬容。”
張靈的話語中充滿了感慨,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堅定與希望。這次經歷,雖然痛苦,卻也成為了他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讓他在成長的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同類推薦

不可名狀艦娘的鎮守府
當一群本不應該出現在這個世界的精靈因為一次錯誤來到這裏後,一切都開始向着崩壞發展。
休伯利安:“是誰在呼叫艦隊”
秋風之墩:“你們已經被我包圍了“
神使級:”神恩如海,神威如獄”
諾亞方舟:“樓上是僞神”
某要塞聖殿:“呵呵”
主角:“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艘船,你們都是垃圾。”

地府微信群:我的老公是冥王
莫名混進了地府微信群,一不小心搖到了冥王做好友【本文懸疑靈異為主,言情為輔。作者君簡介無能,但是故事絕、對、精、彩!】
女主:那天夜裏下了場詭異的紅雨,我從死人的墳墓裏爬出來,自此眼通陰陽,魂看三界。
冥王:你不就是在恐怖片墳場演了個龍套女鬼麽?
女主:人艱不拆!!!
冥王:我不是人,是鬼~
女主:作者君,我強烈要求換個老公!!
【溫馨提示:看文後切勿打開微信猛搖附近的人,萬一真的出現一只帥男鬼腫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