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發展

正月十五過後, 回家過年的學子們便陸續趕回來了。自二月初開始, 又有不少才聽說了消息的人從各地趕來。據說這才是其中一小部分, 還有不少離得遠的尚在路上。

之所以如此, 還是因為年前皇帝那一道旨意,将天下士林的視線都集中到了這裏。

學成文武藝, 貨與帝王家, 這是天下絕大多數讀書人的想法。所以他們對于朝廷的動向, 自然也十分關注。更不必說這一次皇帝下旨,是褒獎四位士林前輩修書之舉, 而這本書,将來又會成為刊行天下的标準。

這個标準,自然不單是讀書人研習經義的标準,畢竟就算是讀同一本書,每個人的觀點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同樣精研儒家典籍,卻能夠開創出各種各樣的學派。這個标準, 那是科舉考試的标準!

科舉乃是讀書人的進身之階,對于這上頭的各種變化,他們自然十分敏銳。畢竟就算你學富五車, 若是跟不上時勢, 也只有落榜一途。

所以為了在科場之上有所造詣,得到了消息的讀書人, 自然要設法早些接觸這個新的标準。若能夠在編書的過程中參與進去,所獲得的進益自然不是旁人可比。

所以各地士子聞風而動,都在往這裏彙集。如今不過是個開始, 再過幾個月,只怕如今這一座山已經容不下這些士子了。

好在邱玹那邊,經過一段時間的修建,書院也總算是落成了。名字是請唐七叔題的,叫做“長青書院”。至于山長的人選,經過慎重考慮之後,邱玹沒有自己上,而是請了一位族叔過來擔任。

這位族叔是舉人,年輕時也是詩文風流的人物,而且曾經出外游學,交游廣闊。他出任山長之後,幾封信一發,就請了不少舊日的好友過來擔任講師之職。又不知怎麽說服了四位先生,在留在這裏的修書期間,每月到書院去講學一次。

有了這麽強大的師資力量,再加上這裏本來就是士子雲集,自然吸引了不少人,很快就招收了第一批學員,正式開始授課。也算是為溫泉山房這邊分流了不少人,使得壓力大大減輕。

不過,即便在書院入學,這些學子們卻仍舊習慣每天到飛虹樓這邊來看貼出來的文章。

聞風而動的不止是讀書人,還有消息最為靈通的商人。

所以随着學子們的到來,周邊地價暴漲,齊家山這裏也陸續有人登門拜訪。沒辦法,誰讓周圍的幾座山頭都已經被他們買下來了呢?有人選擇退一步,購買距離較遠的山地,但也有人不願意舍近求遠,打算将其中一部分地盤下來。

唐邱兩家勢大,不好登門,倒是齊家這裏還可以一試。

雖然自己好像成了好捏的軟柿子,但周敏卻并不反感。商人逐利,這是很正常的。只要是正經的商業往來,不用那些威逼利誘的下作手段,她自然可以接受。畢竟齊家一直只在本地發展,所來往者只有唐家和邱家,也并非長久之計。

要在高順縣乃至征州府的士紳之中站穩腳跟,他們還差得遠。跟這些本地望族經常往來,再培養出幾個讀書人,幾十年之後,齊氏必然能夠成為本地大戶。如能繼續詩書耕讀傳家,幾代之後,也可算得上衣冠之族了。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眼下這塊蛋糕雖然是周敏他們一力做出來的,但要想做得長久,勢必要分潤一些好處出去。不過,想來分一杯羹可以,但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他們想買地,周敏也願意賣,但卻要按照她的方式來。

每個登門拜訪的人,她都好聲好氣的答應,然後讓對方回去等自己的消息。這些人一開始十分高興,以為自己的條件說動了周敏,待發現衆人都留在了這裏,暫時沒有行動,稍一打探,才明白周敏給所有人的話都是一樣的。

這不免讓他們生出幾分疑慮,同時也懷疑周敏是不是在涮人玩兒。

但現在是賣方市場,所以雖然這些登門拜訪的商人心裏雖然沒底,但又誰都不願意離開。周敏既然有膽量将那麽多人留下來,想必也會有解決的辦法,否則他們也會讓她知道敷衍搪塞的後果。

周敏把人留下來,自然也有自己的打算。她要賣地,但卻不打算就這麽一對一直接賣了,而是預備采用後世政府常用的“招拍挂”,将土地分割成塊進行公開拍賣。

拍賣會的準備工作十分繁瑣,而且現在又要趕時間,于是周敏和石頭還未從新婚的甜蜜之中回神,就不得不暫且将小兒女之情抛開,投入到準備工作之中。

二月十二,周敏給所有人之前登門拜訪的人都發了帖子,邀請他們到齊家山上的小樓前聚會。

這個年代,商人跟士族的聯系非常緊密,很多商人根本是世家的一個分支。若是沒有這樣的關系,這生意也難以做大。這一次上門商談的一共有六家,都是在府城經營多年,根深蒂固的大族。

其中有些家族,從前的勢力甚至超過唐家。不過時移世易,世家沉浮起落也是尋常。但即便有些敗落了,根基卻還在,只要家中再出幾個有出息的子弟,立刻就能起來。

這樣的大家族,自然也産業衆多,支撐家業的主支通常都會走仕途,旁支才會走經商的道路,就像唐一彥和邱玹那樣。

不過即便是這些旁支,也不是什麽時候都需要他們出面的,之前登門拜訪,和這一次受邀前來的,都不過是他們家派出來商談的大掌櫃。只有事情談成了之後,才會由主家出面。

不過這對周敏來說也有好處,反正她也需要讓對方做一下準備,正好讓掌櫃們轉達,然後各家自然會思量好如何選擇,這麽一來,也就避免了當面鑼對面鼓的将關系鬧僵。

所以六家的掌櫃到齊之後,周敏便給他們每人發了一本小冊子。

冊子上記錄的,是溫泉山房周邊的六塊地。信息記錄非常具體,甚至還有簡單的配圖,能夠讓人在看完之後迅速的了解到幾塊地的情況。這六塊地,周敏進行了編號,然後對幾位掌櫃詳細講述的出售的方式。

“這幾塊地,将會以拍賣的形式對外出售,價高者得。至于具體的拍賣方式,”周敏說着又取出六張請柬,“明日将會進行一號地和二號地的拍賣。幾位屢次登門,誠心可表,因此明日的拍賣會将只邀請你們六家。還請諸位回去傳達,讓主家考慮清楚是否要參加。”

“那剩下的四塊地呢?”有人問。

“剩下的四塊地,将于十五日拍賣。到時候我們也會對外派發請柬,持有請柬者方可參與。”周敏微笑道。

大家都是聰明人,立刻明白明天的拍賣會說是給他們的優惠,但未嘗不是對外的宣傳。等這兩塊地拍賣出去,消息瘋傳,自然會有更多的人前來競争。到時候參加拍賣會的絕不會只有六家。

所以有人已經暗自決定,回去就勸說東家,明天雖然這兩塊地必須要拿下其中一塊。否則之後想要從衆人之中虎口奪食,就不是那麽容易的事了。

這麽一來,即便明日只有他們六家,但因為彼此實力相當,要買下土地也勢必要大出血。但衆人細細思量,卻也不得不同意這樣的方案。

至少大家都有機會公平競争,而不是看誰的背景深厚或者交情更好。

同時,對齊家來說,也等于是将矛盾轉嫁了出去。畢竟大家競價購買,買不起只能說明自己不如人,與賣東西的卻是無尤。而齊家身為坐莊的,不管土地賣給誰,都不會吃虧。

原本因為齊家出面接待的人是周敏這個女流,所以掌櫃們免不了有幾分輕視之心。這會兒琢磨着周敏這一番安排,看她的眼神卻都帶上了幾分忌憚。

能夠跟唐家和邱家交好,弄出這好大的場面,果然非易與之輩。

雖說商場如戰場,但到底還是要講規矩的。拍賣這個方式在大家的接受範圍之內,所以這件事就這樣定下了。

第二日六家齊聚,周敏卻是将拍賣地點定在了小樓這邊。

沒辦法,齊家山整體來說還是按照農莊的方式來建築,不太适合用來談判或者舉辦拍賣會。倒是小樓這邊,建築獨立,地方寬敞,又沒有別的幹擾,加上景色還算不錯,比別處合适。

反正她如今搬到主屋那邊去住,這裏也就空出來了。用作辦公場所,也很合适。

當然,最重要的是,周敏也打算借此機會,将醒泉和碧靈芽這一茶一水的名聲打出去。同時也用宣斌這位禦前紅人的名聲,壓一壓幾大家族,免得他們覺得自己可欺。

所以提前幾天,周敏和石頭便将這裏重新布置過。

如今小樓上挂了“醒泉樓”的匾,一樓兩間屋子都被打通,對着池塘的那面牆也被拆開,換成了欄杆,視野更加開闊。二樓一間做辦公室,另一間用來待客。

以後随着産業擴大,周圍的建築肯定還會增加,不過目前暫時只能如此了。

至于泉眼那邊,則是将小木屋保留,內部的地面挖開大半,以用條石壘成泉池。池邊立了一塊石碑,正面書“醒泉”二字,背面則是一篇銘文。自然都是昌平侯宣斌的手筆。

周敏打算将來把小木屋擴大修整,改建成亭子。如此不管是在亭中還是樓上,都可以看到泉眼。

雖然是臨時修整,但也費了不少功夫,緊趕慢趕才堪堪完工,用來唬人已經足夠。

至少周敏帶着今日的六位客人欣賞完了石碑,而後回到醒泉樓一樓坐下來時,每個人臉上都添了幾分凝重。俗話說,店大欺客,要說他們六家在這件事裏沒一點打算,那是不可能的。

甚至周敏相信,在過來之前,他們可能私底下串聯過。雖然未必是一條心,但如果有必要,六家聯合起來向周敏施壓也很有可能。

但是現在,這份心思暫時歇了。

風聞昌平侯住在這裏時,與齊家的關系十分親近,他們心裏當然也要稍微忌諱一下。

不能用別的手段,那就只能把心思放在競價上了。所以接下來,兩塊地拍賣的過程中,六家都沒有留手。畢竟今天土地有兩塊,競争對手卻只有五個,等到二月十五,誰知道是什麽情況?

何況,周敏也的确很有誠意,今日拿出來拍賣的兩塊地,都是面積最大、距離湯泉山房最近的。其他幾塊相較而言就要略遜一籌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後成交的價錢,周敏很滿意。

當初她購買這些山地時,因為都是沒什麽用處的荒山,又是大宗的交易,所以全部買下來的總價也不到一千兩。即便如此,對當時的她而言,這些錢也根本無力支付,還是用分期付款的模式買下來的。

周敏本來以為,自己沒有付清餘款,這一次的事,高順縣應該會過來插手。畢竟這件事要打聽到并不難,要說動高順縣也很簡單,而且分期付款這種事,也的确是不太合規矩,說不定會給自己造成一些麻煩。

卻沒想到,徐縣尊直接讓齊世雲帶了話回來,直接告訴她,有人過來說這件事,但已經被徐縣尊推拒了,畢竟賣出去的東西就是賣出去了,契書還在,根本無法抵賴,讓她只管安心。

不過轉念想想也就明白了,別人只是風聞她跟宣斌的關系好,徐縣尊可是親眼看到過的。他是當官的,就算得罪了當地的大戶,最多也就是收稅的時候有些麻煩罷了。但是得罪了宣斌,那頭上這頂烏紗也就可以直接摘掉了。

有了這樣的保證,周敏才能夠從容布置。而收獲也是豐厚的。拆分出來的兩塊地賣出去,她買山的成本就可以收回來了。只要到縣衙将餘款付清,以後自然沒人能拿這件事來做文章。

土地拍賣的消息傳出去之後,果然更多人開始意動。

于是兩天時間,周敏發出去了十幾份請柬。這第二場拍賣會,自然也就激烈了很多。不過大部分人顯然是提前打探過消息的,看上去叫價激烈,但實際上,最終的成交價卻比之前那兩塊土地要略低一些,顯然大家都把着這條線,并不想貿然将土地價錢炒高。

這些都與周敏無關,将這部分地勢好的土地出手之後,剩下的地估計挂牌也不會有人想要,于是她又清淨下來了。

倒是有商人受到啓發,預備收購村民們手裏的土地。

不過有了周敏珠玉在前,大家也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這些地值錢。再說,那是實實在在能夠出産莊稼的旱地,與山地的價錢也不可能相同。有人被錢晃花了眼,但也有人覺得這是能夠傳家的東西,不能出讓。

當然,其中又牽扯出了別的問題。畢竟住在萬山新村這邊的人,大部分的地是挂在親戚名下購買,地契上寫的并不是自己的名字。從前就算地裏出産黃金米,但總歸要自己去種,也就沒人争。但現在轉手就是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利潤,由不得一些人不動心。

財帛動人心。即便是骨肉至親,也有可能因此離心,互相算計,何況只是親戚?富起來的過程中,好像總免不了這方面的種種争端。這是人的本性,誰也無法改變。

不過這種事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的,于是這一陣,萬山村倒是熱鬧了許多。

在拍賣土地的過程中,同時揚名的還有昌平侯親自題名的醒泉。而提到醒泉水,自然少不了碧靈芽。周敏在拍賣會山用泉水沖的新茶,得到了所有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名聲很快就傳了出去。

民間還有傳言,說這裏之所以出産黃金米這樣的好東西,正是因為山泉水滋潤。據說昌平侯親口稱贊過,這裏的泉水不遜于京中禦用的仙釀泉。那是仙人留在民間的遺澤,喝了之後可以百病不侵,延年益壽。

不過這種附會之語,相信的人反而不多。畢竟經過多年發展,這個地方的好東西已經不少,反倒顯得這裏山水出衆。既然如此,有好的山泉,也很正常。

一手推動了這個傳言的石頭微微一笑,深藏功與名。有時候,只是将因果順序略微颠倒一下,就能夠收到奇效。

但齊家山還是不對外出售泉水。

延年益壽、百病不侵,或許在外人看來只是傳言,但周敏相信,泉水的确有這種奇特的能力。但越是這樣,就越是要控制它的流向,至少不能讓人察覺出這一點。

其實當初她在宣斌面前說的那一席話似是而非,本來就有故意誤導的意思,讓宣斌覺得這泉水雖然好,但也只是普通之物,不值得大張旗鼓的謀奪。既然如此,就要将這個“事實”維持下去。

偶爾用來待客沒問題,但是出售就不太合适了。

雖然這個時代沒有各種科學儀器檢測,但是難保不會有人在使用過程中,得知泉水的隐秘。

好在宣斌的牌子很好用,周敏态度強硬一些,大部分人也就放棄了這個打算。畢竟泉水到處都有,這醒泉不過是因為宣斌題字才揚名,別處的水未必就差了。

周敏之前就一直給幾位先生提供茶葉,溫泉山房的學子之中,頗有一些人學了這種新的喝茶方法,從齊家山這裏購買茶葉。因為定價高,所以雖然只是零售,但收益也頗為可觀。現在泉水和茶葉揚名,這種清茶飲用方式,也算是開始風靡了。

可惜的是,周敏走高端路線,茶葉的售價普通學子根本承擔不起。

所以很快就有人登門拜訪,打算跟周敏合作,在這裏開辦茶園。這樣出産的茶葉多了,自然可以分級定等,讓所有人都能喝得起這種新式的茶。

不過周敏早就答應過,有生意要跟邱玹和唐一彥兩人一起合作,只能婉拒對方的好意。

不過周敏也很清楚,一個舊式的農莊,或許需要各個方面均衡發展,自給自足,但也不可能在各個方面都占盡優勢。

所以她已經選定了自己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出産苎麻。所以其他的作物,種植的範圍都很小,最多十幾畝。但苎麻園的規模,等到全部開墾完畢之後,至少有上千畝。

唐一彥和邱玹也一樣,唐一彥選擇了做黃金米的生意,而邱玹則将精力都放在了經營書院上。

所以茶葉雖好,但周敏也只打算維持現在的規模,占據高端市場。既然如此,中低端的市場,讓出去也無妨。所以雖然不能合作,但周敏也明确表态,對方可以做這方面的生意。

不過在商言商,如果對方打算另起爐竈,自不必說。但如果要用碧靈芽這個商标,就要花錢購買使用權了。

周敏就像是品牌商,掌握着一個有口碑的牌子,就能夠直接招聘加盟商,躺着賺錢。

這一年,随着外地學子和商業資本的不斷湧入,齊家山周邊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在這樣的情況下,齊家山也迎來了一個豐收期。之前的種種鋪墊和投入,總算是有了回報。

手頭寬裕了之後,周敏就打算将改良作物的事情提上日程。

發展這裏的人文和經濟,說到底造福的是這一方水土之上的居民,但是周敏的眼睛看到的卻是更加廣闊的世界。

民以食為天。人生活在世界上,就一定要吃飯穿衣,縱觀整個封建王朝數千年的歷史,反反複複,真正引發禍事,最後轟轟烈烈蔓延開,以至于改朝換代的真正原因,無非是百姓們生活不下去,吃不飽穿不暖,不得不揭竿而起。

在周敏生活的那個時代,因為各種作物的産量居高不下,所以基本上沒有這方面的擔憂。雖然中國有十幾億人口,而且越來越多的人抛棄土地進入城市,但糧食産量仍舊足夠維持所有人生存。人們不需要像古代那樣,在家裏儲存足夠多的糧食,更不必擔心天災人禍導致糧價上漲。

在那個時代,餓肚子已經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事了。

所以很多吃飽了撐着的人,坐在電腦面前拍着鍵盤和人争論雜交水稻是否對人體有害的問題。但是實際上,中國人脫離溫飽線,也不過是二十幾年的時間。

1959到1962年,歷史上将這三年稱為“三年困難時期”,民間叫做“糧食難關”,每一年餓死的人成千上萬。真正經歷過這個時代的老人,對糧食總有種年輕人不懂的執着。

此後十幾年的時間,中國的發展陷入停滞,百姓的生活自然也就談不上有所改善。改革開放之後,才重新恢複了關于糧種改良的各項研究。

直到1995年,“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宣布涼席雜交水稻可以大面積推廣種植,糧食難關才算是真正過去。以此為基礎,整個社會進入了高速發展期,短短二十年時間,整個世界的變化完全可以稱得上日新月異,令人難以置信。

習慣了那樣一個世界,周敏來到這裏之後,自然也想做點兒什麽。雖然她覺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未必有改變這一切的力量,但既然有了靈泉這種機遇,在能力範圍之內,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哪怕一畝地增産個幾十斤,結果也有可能大不相同。

萬山村的變化,也給了周敏動力和信心。

她最初來到這個時代時定下的目标——做個富裕的地主婆,已經可以算得上超額完成。如今自己有了歸宿,家裏的外債也清還完畢,周敏自然要給自己找一個新的努力方向。

可能因為自己就是個普通人,在意的就是衣食住行。所以周敏的目标,也一直只往這些方向使勁。

雖然黃金米很好,土豆也不錯,但是在周敏這個南方人看來,真正能夠填飽肚子的,還是米飯。所以她選擇改良的,自然是水稻。

雖然這件事很難,但有些事,不去想,不去做,又怎麽能知道做不成呢?

反正就算真的不成,對現在的她來說,損失也完全承擔得起。

其實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周敏未必會去做這件事。因為她很清楚自己沒有那麽大的影響力。就算種子培育出來了,也未必能夠推廣開,或者只能在很窄的範圍內推廣開。

但誰讓她遇上了宣斌呢?

有了朝廷的支持,要做這件事自然就容易得多。

雖然在育種上,周敏懂得也不多,但她還是針對這件事,寫了一份計劃書。全憑腦子裏那一點零星的記憶,寫出來的東西自然沒什麽幹貨,都是些似是而非的東西。

但就是這份東西,石頭看完之後,卻是驚為天人,當即表示一定會支持周敏将這件事做下去。

“其實未必能成的。”他那麽有信心,周敏反而有點荒。

石頭道,“我見你這計劃書上寫的內容,雖然都是推測,但卻有理有據,首尾貫通,仿佛親眼所見。既然如此,就肯定能成。無非是費時多少罷了。咱們還年輕,有生之年若能做到此事,也算無憾了。”

得到石頭的支持,兩人便商量着開始了這件事。首先圈定了一片試驗田,然後石頭領着周敏,登門拜訪村中幾位年事已高,開始頤養天年的老人家。

他們都是村裏有名的莊稼把式,對種地十分精通。半吊子的周敏和石頭,在這種事情上,必然是比不上他們的,所以打算出錢請他們來負責這件事。周敏提供理論知識,他們則負責具體的操作。

村裏的老人,就算上了年紀,身體也還算硬朗。能夠每個月拿錢,只負責照看幾畝土地,而且還有人幫忙,自然是相當輕省的活計。不管是老人自己還是子女,都十分願意,請人的事也沒遇上什麽阻礙。

除此之外,周敏還托付了唐一彥,打算從江南魚米之鄉邀請幾位有經驗的老農。那邊的水稻種植更廣泛,這方面的經驗想必也更加豐富。而且,有的時候,不同的理念也有可能碰撞出思想火花。

不過,有經驗的老農還沒找到,宣斌那邊就先将周敏之前拜托他尋找的雕版印刷的工匠給送過來了。

反正種子改良的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得等作物一茬一茬的長出來,所以周敏也就暫時将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這上面來。

尋找雕版印刷的工匠,自然是為了出版書籍。

原本周敏想印的是幾位先生修訂之後的經典集注,可惜皇帝金口玉言,讓朝廷負責此事,她也就不好搶這個風頭了。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書可以印。

但凡人文勝地,書籍必不可少,然而目前這邊的書籍傳播全靠抄寫,效率十分低下。如果能夠有自己的印刷作坊,刊印精品書籍,自然能夠迅速的占領市場,将名聲打出去。

不過,周敏對印刷品的要求是物美價廉,務必要保證每個學子都能買得起,或者稍微勒緊一下褲腰帶就能買得起才行。

其實古代的書之所以貴,是因為印刷的時候,為了保證清晰,字通常都會刻得比較大,一兩百字就能夠占據一頁,再加上裝訂麻煩,幾千字一本書看上去就是大部頭。要是幾萬字的書,那說不得要印上好幾本,能不貴麽?

比如儒家經典,雖然原文不長,但是千百年來先人輩們所做的集注無數,刊刻的時候還要注意排版,一頁的字只會更少,這樣一來,一套書動辄幾本幾十本,自然就買不起了。

所以,接收了這批工匠之後,周敏沒有立刻開始印刷,而是要求他們改進工藝,字要小要清晰,一頁之內排的字越多越好,同時裝訂的工藝也要改良。

開始做這件事之前,周敏就知道不會很容易。但是真的開始之後,看着每天消耗的東西,周敏還是忍不住感嘆。虧得是之前賺了些錢,否則還真供不起這麽一個燒錢的作坊。

不過有舍才有得,工匠們被送到這裏來,本來就對未來十分不确定,加上周敏這個新東家不印東西,只叫他們改良工藝,顯然是對目前的技術不滿意,他們心頭惴惴,自然賣足了力氣去改進,也逐漸取得了不少的進展。

期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作為對活字印刷術印象深刻的現代人,周敏發現他們一直只用雕版印刷之後,自然産生了不解。因為在她的認知之中,活字印刷術是比雕版更簡便先進的。

然而詢問之後才知道,其實活字印刷術早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了,但是雕版仍舊大行其道。究其根本,是因為活字印刷非常麻煩。且不提用什麽材料來制作活字,就算做好了,之後選字排版,其實也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不如雕版這樣雕好一塊之後就可以反複使用。

畢竟他們要印的是儒家經典,一套版肯定會反複用到,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

再說,周敏要求的是縮小字,其實跟雕版還是活字的關系不大,反倒是對雕刻技術以及油墨的要求更高。而他們的改良,也是從這兩方面着手。

周敏這才發現,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不了解情況就貿然發言,很有可能像自己這樣鬧笑話。索性不在插手,将此事全權交付給他們去辦。反正她是發工錢的,為了能夠早日進入正軌,這些工匠們不會不盡力。

果然,不久之後,雕版印刷的技術就得到了進一步的改良,一頁可以印刷大概四百個字。

周敏對此十分不解,如果改良如此容易,為什麽之前卻始終沒有進展?

還是一個工匠私下說了一番話,才讓周敏恍然大悟。

據工匠的說法,其實之所以現行的雕版都是這種字大空多的版式,始終沒有改進,那是因為沒有必要。畢竟開印刷作坊的人,印了書肯定是想賣,而賣書肯定想多賺錢。既然如此,一頁少幾個字,書厚點兒,多分幾冊,定價更高,能夠賺到的錢自然更多,又何必改良?

聽完這個原因,周敏突然覺得,自己在這些工匠眼中,估計是個有錢不賺的冤大頭吧?

同類推薦

從零開始

從零開始

想要讓游戲幣兌換現實貨幣,那就一定要有一個強大的經濟實體來擔保其可兌換性。而這個實體只能是一國的政府。可是政府為什麽要出面擔保一個游戲的真實貨幣兌換能力?
戰争也可以這樣打。兵不血刃一樣能幹掉一個國家。一個可以兌換現實貨幣的游戲,一個超級斂財機器。它的名字就叫做《零》一個徹頭徹尾的金融炸彈。

福晉有喜:爺,求不約

福晉有喜:爺,求不約

老十:乖,給爺生七個兒子。
十福晉握拳:我才不要做母豬,不要給人壓!
老十陰臉冷笑:就你這智商不被人壓已是謝天謝地!你這是肉吃少了腦子有病!爺把身上的肉喂給你吃,多吃點包治百病!
福晉含淚:唔~又要生孩子,不要啊,好飽,好撐,爺,今夜免戰!這已經是新世界了,你總不能讓我每個世界都生孩子吧。
老十:多子多福,乖,再吃一點,多生一個。
十福晉:爺你是想我生出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嗎?救命啊,我不想成為母豬!
言情史上生孩子最多女主角+霸道二貨總裁男主角

穿越之農家傻女

穿越之農家傻女

頂尖殺手因被背叛死亡,睜眼便穿成了八歲小女娃,面對巨額賣身賠償,食不果腹。
雪上加霜的極品爺奶,為了二伯父的當官夢,将他們趕出家門,兩間無頂的破屋,荒地兩畝,一家八口艱難求生。
還好,有神奇空間在手,空間在手,天下有我!

逆天毒妃:帝君,請自重

逆天毒妃:帝君,請自重

(新書《神醫小狂妃:皇叔,寵不停!》已發,請求支持)初見,他傾城一笑,攬着她的腰肢:“姑娘,以身相許便好。”雲清淺無語,決定一掌拍飛之!本以為再無交集,她卻被他糾纏到底。白日裏,他是萬人之上的神祗,唯獨對她至死寵溺。夜裏,他是魅惑人心的邪魅妖孽,唯獨對她溫柔深情。穿越之後,雲清淺開挂無限。廢材?一秒變天才,閃瞎爾等狗眼!丹藥?當成糖果吃吃就好!神獸?我家萌寵都是神獸,天天排隊求包養!桃花太多?某妖孽冷冷一笑,怒斬桃花,将她抱回家:“丫頭,再爬牆試試!”拜托,這寵愛太深重,我不要行不行?!(1v1女強爽文,以寵為主)讀者群號:,喜歡可加~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謝家的女兒謝婉瑩說要做醫生,很多人笑了。
“鳳生鳳,狗生狗。貨車司機的女兒能做醫生的話母豬能爬樹。”
“我不止要做醫生,還要做女心胸外科醫生。”謝婉瑩說。
這句話更加激起了醫生圈裏的千層浪。
當醫生的親戚瘋狂諷刺她:“你知道醫學生的錄取分數線有多高嗎,你能考得上?”
“國內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醫生是零,你以為你是誰!”
一幫人紛紛圍嘲:“估計只能考上三流醫學院,在小縣城做個衛生員,未來能嫁成什麽樣,可想而知。”
高考結束,謝婉瑩以全省理科狀元成績進入全國外科第一班,進入首都圈頂流醫院從實習生開始被外科主任們争搶。
“謝婉瑩同學,到我們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們泌尿外——”
“小兒外科就缺謝婉瑩同學這樣的女醫生。”
親戚圈朋友圈:……
此時謝婉瑩獨立完成全國最小年紀法洛四聯症手術,代表國內心胸外科協會參加國際醫學論壇,發表全球第一例微創心髒瓣膜修複術,是女性外科領域名副其實的第一刀!
至于衆人“擔憂”的她的婚嫁問題:
海歸派師兄是首都圈裏的搶手單身漢,把qq頭像換成了謝師妹。
年輕老總是個美帥哥,天天跑來醫院送花要送鑽戒。
更別說一堆說親的早踏破了老謝家的大門……小說關鍵詞: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無彈窗,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節閱讀

鳳唳九天,女王萬萬歲

鳳唳九天,女王萬萬歲

【本文一對一,男女主前世今生,身心幹淨!】
她還沒死,竟然就穿越了!穿就穿吧,就當旅游了!
但是誰能告訴她,她沒招天沒惹地,怎麽就拉了一身的仇恨值,是個人都想要她的命!
抱了個小娃娃,竟然是活了上千年的老怪物!這個屁股後面追着她,非要說她是前世妻的神尊大人,咱們能不能坐下來歇歇腳?
還有奇怪地小鼎,妖豔的狐貍,青澀的小蛇,純良的少年,誰能告訴她,這些都是什麽東西啊!
什麽?肩負拯救盛元大陸,數十億蒼生的艱巨使命?開玩笑的伐!
她就是個異世游魂,劇情轉換太快,吓得她差點魂飛魄散!
作品标簽: 爽文、毒醫、扮豬吃虎、穿越、喬裝改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