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上元節過後,譚筱娴明顯感覺到談允姝與她之間又變得疏離起來了,可是任譚筱娴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她什麽時候又和談允姝之間産生了間隙。
“哎呀,麻煩死了,到底是怎麽回事嘛?”譚筱娴煩躁不已。
繡閣內,譚筱娴看着端坐在繡桌前的談允姝,輕輕拉了拉對方的衣袖,可是很快就被對方給甩開了。
“堂姐~”譚筱娴聲音中帶着委屈。
“哼~”談允姝看着裝可憐的譚筱娴說道。
“诶?有門!”譚筱娴看着談允姝的神色心想。
要知道,前幾天談允姝可是對着譚筱娴比現在還要高冷的,只要譚筱娴出現的地方,談允姝都會避開的。這讓一直想要找機會問清楚事情的起因的譚筱娴郁悶不已。
“堂姐,你為什麽從上元節過後就不理我了?”譚筱娴一臉委屈道。
“你自己做過的事情,你自己清楚!”談允姝生氣地說道。
“我不就是在和你們走丢了以後,沒有立刻去找你們嗎?那我跟你認錯還不行嗎?”譚筱娴可憐兮兮地說道。
“不是因為這個!”談允姝氣惱道。
“不是因為這個?那是因為哪個啊?堂姐,你不說清楚,我怎麽知道啊?”譚筱娴繼續裝可憐。
“呼,那個,你說,你是不是喜歡延睿哥?”談允姝臉紅地問道。
“吶哩?!你也誤會我喜歡延睿哥?”譚筱娴一臉吃驚道。
“诶?我也?這麽說,我的感覺是真的咯,你真的喜歡延睿哥?”談允姝一臉吃味道。
“堂姐,停,打住、打住,拜托,你能不能先等我把話說完啦?”譚筱娴已經無力吐槽了。
Advertisement
“好,你說,我倒要聽聽你怎麽解釋!”談允姝冷着臉說道。
“呃,這腦洞開得,純粹自個給自個挖個坑,然後往下跳下去,這不沒事找事嗎!?”譚筱娴看着冷着臉的談允姝心中忍不住嘀咕。
“堂姐,上元節那天我就看出來你喜歡延睿哥了,你覺得我會和你搶嗎?”譚筱娴揉着額角說道。
“你那天就看出來了?這麽說,你真不喜歡延睿哥?”談允姝疑惑道。
“嗯,最起碼不是你口中的那種喜歡!”譚筱娴想了想說道。
“那個,那,允賢,你可以原諒我嗎?”談允姝看着譚筱娴一臉羞愧。
“可以,因為換位思考,如果是我,我也會生氣的!”譚筱娴拉着手足無措地談允姝笑着說道。
“謝謝!”談允姝握着譚筱娴的手,笑了。
随着時間的流逝,譚筱娴在化解了她和談允姝之間的矛盾以後,她忽然想起一件事情。
“根據歷史書上記載,楊延和今年去京師參加科舉試,好像沒考上啊!那,我是不是應該去要去對他旁敲側擊下,讓他有個心理準備呢?”譚筱娴心想。
而正當譚筱娴糾結于要不要去提醒楊延和一下時,她可愛又聰明的弟弟下學回來了。
“姐姐,姐姐,你送我的護身符被趙小鵬給弄壞了。”談一鳳一臉委屈地跑到譚筱娴面前,将頭紮進了譚筱娴的懷中。
“好啦,好啦,那,姐姐,明天帶你再去求一個就是了。”譚筱娴摸摸談一鳳的腦袋笑着說道。
“嗯!”談一鳳對着譚筱娴咧着嘴笑道。
“唉,就這樣吧!”譚筱娴心想。
雖然譚筱娴是真心想要提醒一下楊延和,讓對方有個心理準備,在這次的科舉上,別抱太大的希望,不過,礙于對方近來都沒有出行,所以她也就無法預知對方,明日會不會去夫子廟,不過她又想着好歹明日的天氣,還是很事宜出游的,因而還是有些把握對方明日或許會去夫子廟的。
好在,楊延和沒有辜負譚筱娴的希望。次日,當譚筱娴拉着談一鳳并着談府家丁抵達夫子廟時,楊家的馬車剛好在他們身後不遠處停了下來。
“你怎麽來了?”楊延和看着譚筱娴一臉驚喜。
“幫我家弟弟求個符。”譚筱娴笑着說道。
“是嗎?那還真是巧呢!”楊延和笑着說道。
“是啊!”譚筱娴點頭。
譚筱娴花了一個半時辰的功夫,為談一鳳求了一個新的護身符,看着對方歡天喜地的樣子,她的嘴角也忍不住勾了起來。
于是,當楊延和拿着手中求的簽,一走出寺廟的大門,他就看見了相處融洽的談氏姐弟。
“唉,什麽時候我家延儀也能這麽乖就好了?!”楊延和此刻異常羨慕在自己眼前相處融洽的談氏姐弟。
要說楊延和的弟弟楊延儀嘛,也不是不好,只是楊延和總覺得自己和自家小弟相處時缺了點什麽,而且他每次和楊延儀相處都會了覺得鬧心,因為,楊家二公子,他本質上就是一個熊孩子啊!
楊延和常常忍不住心想,難道這就是老人們常說的三年一隔閡嗎?哪為什麽自己面前的談氏姐弟就沒有呢?要知道根據他向堂哥楊延睿打聽來的資料來看,這談允賢和談一鳳可是相差了四歲啊!
“莫非是我這個做哥哥的太失敗了嗎?”楊延和忍不住心想。
另一邊,其實當楊延和出來時,分了一絲心神在廟門口的譚筱娴就已經發現了,不過礙于對方似乎在思考問題,她也就沒有上前打擾了。
說來科舉和後世的高考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在選拔人才,不過呢,相比于後世每年一次的高考,科舉的含金量那是相當的高啊!因為不管怎麽說,在時間上三年一次怎麽也比一年一次累計的人才要多。正所謂“矮子裏面挑将軍”,人的數量一多,一遍又一遍的篩選,怎麽也能挑出個精1英中的精1英不是?
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明代以前,學校只是為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到了明代,進學校卻成為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蔭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監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明成祖以後,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卻可以直接參加鄉試,通過科舉做官。
參加鄉試的,除監生外,還有科舉生員。只有進入學校,成為生員,才有可能入監學習或成為科舉生員。明代的府學、州學、縣學、稱作郡學或儒學。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俗稱秀才。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也叫小考、小試。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由各省學政主持,學政又名提督學院,故稱這級考試為院試。院試合格者稱生員,然後分別分往府、州、縣學學習。生員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給膳食的稱廪膳生員,簡稱廪生;定員以外增加的稱增廣生員,科稱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額,附于諸生之末,稱為附學生員,科稱附生。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一方面、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因此,進入學校是科舉階梯的第一級。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闱。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闱。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幹人。考試分三場,分別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寅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闱。于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闱。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于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經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胪。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黃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辂二人而已。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讨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明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決于八股文的優劣。所以,一般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為六段。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什麽,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複收大結。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演變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極大,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是維護封建□□治的工具,同進也把科舉考試制度本身引向絕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憤慨地說:“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興而二十一史廢”。又說:“愚以為八股之害,甚于焚書。”
譚筱娴一想到明代的科舉這麽難考,不得不慶幸她并未托身為男子,否則讓她一個理科生去參加科舉,寫一篇八股文,她一定會瘋的。
作者有話要說: 又一更,近來點擊量甚少,莫非我的更新速度與點擊量,現在已經不成正比了?=_="
同類推薦

福晉有喜:爺,求不約
老十:乖,給爺生七個兒子。
十福晉握拳:我才不要做母豬,不要給人壓!
老十陰臉冷笑:就你這智商不被人壓已是謝天謝地!你這是肉吃少了腦子有病!爺把身上的肉喂給你吃,多吃點包治百病!
福晉含淚:唔~又要生孩子,不要啊,好飽,好撐,爺,今夜免戰!這已經是新世界了,你總不能讓我每個世界都生孩子吧。
老十:多子多福,乖,再吃一點,多生一個。
十福晉:爺你是想我生出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嗎?救命啊,我不想成為母豬!
言情史上生孩子最多女主角+霸道二貨總裁男主角

逆天毒妃:帝君,請自重
(新書《神醫小狂妃:皇叔,寵不停!》已發,請求支持)初見,他傾城一笑,攬着她的腰肢:“姑娘,以身相許便好。”雲清淺無語,決定一掌拍飛之!本以為再無交集,她卻被他糾纏到底。白日裏,他是萬人之上的神祗,唯獨對她至死寵溺。夜裏,他是魅惑人心的邪魅妖孽,唯獨對她溫柔深情。穿越之後,雲清淺開挂無限。廢材?一秒變天才,閃瞎爾等狗眼!丹藥?當成糖果吃吃就好!神獸?我家萌寵都是神獸,天天排隊求包養!桃花太多?某妖孽冷冷一笑,怒斬桃花,将她抱回家:“丫頭,再爬牆試試!”拜托,這寵愛太深重,我不要行不行?!(1v1女強爽文,以寵為主)讀者群號:,喜歡可加~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謝家的女兒謝婉瑩說要做醫生,很多人笑了。
“鳳生鳳,狗生狗。貨車司機的女兒能做醫生的話母豬能爬樹。”
“我不止要做醫生,還要做女心胸外科醫生。”謝婉瑩說。
這句話更加激起了醫生圈裏的千層浪。
當醫生的親戚瘋狂諷刺她:“你知道醫學生的錄取分數線有多高嗎,你能考得上?”
“國內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醫生是零,你以為你是誰!”
一幫人紛紛圍嘲:“估計只能考上三流醫學院,在小縣城做個衛生員,未來能嫁成什麽樣,可想而知。”
高考結束,謝婉瑩以全省理科狀元成績進入全國外科第一班,進入首都圈頂流醫院從實習生開始被外科主任們争搶。
“謝婉瑩同學,到我們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們泌尿外——”
“小兒外科就缺謝婉瑩同學這樣的女醫生。”
親戚圈朋友圈:……
此時謝婉瑩獨立完成全國最小年紀法洛四聯症手術,代表國內心胸外科協會參加國際醫學論壇,發表全球第一例微創心髒瓣膜修複術,是女性外科領域名副其實的第一刀!
至于衆人“擔憂”的她的婚嫁問題:
海歸派師兄是首都圈裏的搶手單身漢,把qq頭像換成了謝師妹。
年輕老總是個美帥哥,天天跑來醫院送花要送鑽戒。
更別說一堆說親的早踏破了老謝家的大門……小說關鍵詞: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無彈窗,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節閱讀

鳳唳九天,女王萬萬歲
【本文一對一,男女主前世今生,身心幹淨!】
她還沒死,竟然就穿越了!穿就穿吧,就當旅游了!
但是誰能告訴她,她沒招天沒惹地,怎麽就拉了一身的仇恨值,是個人都想要她的命!
抱了個小娃娃,竟然是活了上千年的老怪物!這個屁股後面追着她,非要說她是前世妻的神尊大人,咱們能不能坐下來歇歇腳?
還有奇怪地小鼎,妖豔的狐貍,青澀的小蛇,純良的少年,誰能告訴她,這些都是什麽東西啊!
什麽?肩負拯救盛元大陸,數十億蒼生的艱巨使命?開玩笑的伐!
她就是個異世游魂,劇情轉換太快,吓得她差點魂飛魄散!
作品标簽: 爽文、毒醫、扮豬吃虎、穿越、喬裝改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