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3)
志敬忙搶到殿前相迎,笑道:“請進,請進!”阿不花等候良久,早已不快,又見甄志丙并不出迎,臉色更是難看。一名知賓的道人知他心意,說道:“本教掌教之位,自此刻起由這位趙真人接任。”阿不花一怔,轉惱為喜,笑道:“原來如此,恭喜,恭喜!”說着拱手為禮。潇湘子站在他身後兩步之處,臉上始終陰沉沉的不顯喜怒之色。
趙志敬側着身子引阿不花來到大殿,說道:“請大人宣示聖旨。”阿不花微微一笑,心想:“原該由你這般人來代掌教才象樣子。先前那道人死樣活氣,教人瞧着好生有氣。”取出聖旨,雙手展開。趙志敬跪倒在地,只聽阿不花讀道:“敕封全真教掌教為……”他會說漢語,讀得倒也字正腔圓。
李志常、王志坦等見趙志敬公然領受蒙古大汗敕封,相互使個眼色,唰唰幾聲,寒光閃動,各人從道袍底下取出長劍。王志坦和宋德方快步搶上,手腕抖處,兩柄長劍的劍尖已指住趙志敬的背心。李志常朗聲喝道:“本教以忠義創教,決不投降蒙古。趙志敬背祖滅宗,天人共棄,不能攝任代掌教。”另外四名大弟子各挺長劍,将阿不花和潇湘子圍住。
這一下變故來得突然之極。趙志敬雖早知李志常等心中不服,但想代掌教的威權極大,自來無人敢抗,自己既得出任此位,便是本教最高首領,所下法旨,即令五位師長也不能貿然反對,萬料不到對方竟敢對代掌教動武。這時他背心要害給兩劍指住了,又驚又怒,大聲道:“大膽狂徒,竟敢犯上作亂嗎?”王志坦喝道:“奸賊!敢動一動,便教你身上多兩個透明窟窿。”
趙志敬的武功原在王宋二人之上,但此時出其不意,俯伏在地時給人制住,已全然處于下風。他事先布置了十餘名親信在旁護衛,道袍之中也暗藏兵刃,但李志常、王志坦等都是丘處機的親傳弟子,武功高強,平素在教中頗具威望,突然一齊出手,趙志敬的心腹大都不敢動彈。有幾人想取兵刃,均一伸臂便給人點了穴道。給孫婆婆擲傷了臉的張志光、在豺狼谷曾與陸無雙相鬥的申志凡、趙志敬的弟子鹿清篤均在其內。
李志常向阿不花道:“蒙古與大宋已成敵國,我們大宋子民,豈能受蒙古封號?兩位請回,他日疆場相見,再與兩位周旋。”這幾句話說得十分痛快,殿上群道中有不少人大聲喝采。
阿不花白刃當前,竟無懼色,冷笑道:“各位今日輕舉妄動,不識好歹,全真教大好基業,眼見毀于一旦,可惜啊可惜。”李志常道:“神州河山都已殘破難全,我們區區一個教門又何足道?閣下再不快走,難免有人無禮。”
潇湘子忽地冷冷插口道:“如何無禮?倒要見識,見識!”猛地伸出長臂,左抓一把,右抓一把,随手便将王志坦與宋德方手中長劍都奪了過來。趙志敬立時躍起,雙臂使招“白雲出岫”護住後心,站在阿不花身旁。潇湘子将左手中長劍交了給他,右手劍唰的一聲向李志常刺去。李志常舉劍擋架,只覺手臂微微一麻,急運內功相抗,嗆啷一響,雙劍齊斷。
潇湘子奪劍、震劍,快速無倫,只一瞬間之事,接着袍袖拂動,雙掌齊出,将身邊四名全真大弟子的長劍一齊震開。他連使三招,挫敗全真教七名高手,殿上數百道人無不駭然,瞧不出這僵屍一般的人武功竟如此了得。
趙志敬素來瞧不起王志坦、宋德方等人的武功,這次在衆目睽睽之下,給兩人制得跪在地下擡不起頭來,心中如何不怒,這時一劍在手,順勢就向王志坦刺去。這一招“大江東去”乃全真劍法中極淩厲的招數,劍刃破空,嗤嗤作響,直指王志坦小腹。
王志坦向後急避。趙志敬下手毫不容情,立意要取他性命,手臂前送,劍尖又挺進了兩尺有餘,眼見王志坦這一下大限難逃,殿上衆人一時驚得寂無聲息,鬥然間斜刺裏一只袍袖揮出,卷住劍刃向旁一拉,嗤的一聲,袍袖割斷,就這麽頓得一頓,王志坦向後躍開,旁邊兩柄長劍伸過來架住了趙志敬的劍,瞧那斷袖之人時,卻是甄志丙。
趙志敬大怒,指着他喝道:“你……你……竟敢如此!”甄志丙道:“趙師兄,你親口答應了不受蒙古敕封,我才把代掌教之位讓你,為何轉眼之間,即便出爾反爾?”趙志敬道:“嘿,适才你問我道:‘你要我受蒙古大汗的敕封?’我道:‘不,我決不要你受蒙古大汗的敕封!’我怎麽說話不算了?受敕封的是我,可不是你。”甄志丙喃喃的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你好狡狯!”
這時李志常已從弟子手中接過一柄長劍,大聲道:“全真教的好兄弟,咱們仍奉甄真人為代掌教。大家把這姓趙的漢奸擒下了,聽由代掌教真人發落。”說着挺劍上前,和趙志敬鬥了起來。王志坦、宋德方與其餘五名大弟子列成天罡北鬥陣法,登時将潇湘子圍住。潇湘子武功雖強,但這陣法一經催動,威力非常,他急從袍底取出鋼棒招架,但見陣法變幻,七名全真道人左穿右插,虛實互易,不由得眼花缭亂。
那貴官阿不花早退在大殿角落,見情勢不對,忙從懷中取出號角,鳴都都的吹了起來。兩名道人搶上前去,奪下號角,将他反手擒住,但遲了一步,號角聲已經傳出。
甄志丙知他呼召外援,危難當頭,不由得精神大振,叫道:“祁志誠師弟,你看住這蒙古官兒。于道顯師兄、王志謹師兄,你們帶同三位師兄,快到後山玉虛洞去幫孫師兄守護,以防外敵騷擾五位師長靜修。陳志益師弟,你帶六個人防守前山;房志起師弟,你帶六個人防守左山;劉道寧師弟,你帶六人防守右山。”
防守前後左右的,都是丘處機門下他的同門師弟。守護玉虛洞的于道顯是劉處玄門下,王志謹是郝大通門下。劉處玄和郝大通都在玉虛洞中靜修,于王二人武功均高,為人正直,縱有異心,也決不會危害親師。甄志丙于片刻之間,便分派得井井有條,各處要地都已有人把守,而且互相呼應救援,便有大批軍馬到來,一時也難攻打得進。衆弟子見他目光如電,指揮若定,發號施令中自有一股威嚴,竟無人敢予違抗,一一領命而出。
忽聽得門外喝罵喧嘩,兵刃撞擊之聲大作,群道正錯愕間,牆頭一聲呼哨,跳進數十個人來。東邊是尹克西領頭,西邊是尼摩星領頭,正面是麻光佐領頭,所率領的都是蒙漢西域武士中的好手。原來忽必烈猛攻襄陽,連月不下,最後一陣猛攻無效,随即退兵。金輪國師奉忽必烈之命收拾全真教,他先請準忽必烈,呈請蒙古大汗下旨敕封全真派掌教,先行分化教衆,再由金輪國師率領大批武林好手伏在終南山周圍,若全真教違抗诏命,便以武力壓服。
終南山本來守護周密,但一日之中變易代掌教,重陽宮裏亂成一團,派在外面守衛的道人都撤了回來參與易立代掌教的大典,因此尹克西、尼摩星等來到重陽宮的宮牆之外,全真教中各人竟未知覺。這時敵人突然現身,甄志丙派遣的各路人手倒有一大半還未離殿。但見前後左右均是外敵,全真教道衆雖多,一來大都未攜兵刃,二來處在包圍之中,擠成一團,四下裏要害全落人手,眼見一敗塗地之勢已成。
那前來宣讀敕封的蒙古貴官阿不花本已給祁志誠拿住,這時高聲叫道:“全真教的各位道長,快擲下兵器,聽由代掌教趙真人發落。”
甄志丙喝道:“趙志敬背祖叛師,投降外敵,身負大罪,已非本教代掌教。”他雖見情勢極其不利,仍決意一拚,指揮群道迎敵。但群道大都赤手空拳,鬥不多時,已有十餘人屍橫就地。接着甄志丙、李志常、王志坦、宋德方、祁志誠等一一失手,或兵刃被奪,或受傷倒地,或被點中穴道,餘下衆道為尹克西率領的武士逼在大殿一隅,無法反抗。
阿不花官階甚高,尹克西、潇湘子等均須聽他號令。他見已獲全勝,向趙志敬道:“趙真人,瞧在你的面上,全真教教衆謀叛抗命之事,我可以代為隐瞞,不予啓奏。”趙志敬躬身連連道謝,猛地裏想起一事,忙向潇湘子低聲道:“有件大事尚須前輩相助。我的師父師伯叔等五個在後山靜修,他們如得訊趕來,這……這……”潇湘子陰恻恻的道:“趕來便趕來,我給你打發便是。”趙志敬不敢再說,心中頗感不滿,一面又暗自擔憂:“你別小觑了我師父、師伯,他們當真來此,你有得苦頭吃了。但若五位師長打退蒙古武士,我可要性命難保。”
阿不花道:“趙真人,你先奉領大汗陛下的敕封,然後發落為首的叛徒。”趙志敬道:“是!”跪下聽旨。
甄志丙、李志常等手足遭縛,耳聽得阿不花讀敕封,趙志敬磕頭謝恩,大呼萬歲,不禁怒火填膺。宋德方坐在李志常的身旁,在他耳邊低聲說道:“李師哥,你解開我手上的綁縛,我沖出去禀告師長。”李志常與他背脊靠着背脊,潛運內力,指上使勁,解開了縛在他手腕的牛筋,低聲道:“可千萬要緩緩禀報,裝作若無其事,別讓五位師長受驚,以致岔了真氣內息……”宋德方緩緩點頭。
宣敕已畢,趙志敬站起身來,阿不花和潇湘子等向他道喜。
宋德方見衆人都圍着趙志敬,突然躍起,搶到三清神像之後。尼摩星叫道:“站住的!站着不動的!”宋德方那裏理他,發足急奔。尼摩星雙足已斷,沒法追趕,左手一揚,一枚蛇形小镖激射而出,噗的一聲,打中了宋德方左腿。尼摩星叫道:“躺下睡覺的!”宋德方身子一晃,卻不躺下睡覺的,而是忍痛奔跑的。重陽宮房舍重重疊疊,他只轉了幾個彎,幾名追趕他的蒙古武士便不見了他影蹤。
宋德方奔到了隐僻之處,起出小镖,包紮好傷口,到丹房中取出一柄長劍,奔向後山。他轉過一排青松,剛望到玉虛洞洞門,不由得暗暗叫苦,只見數十名蒙古武士正在搬運山石,堵塞洞門。一個高瘦僧人站着督工,另有僧俗兩人在旁指揮,宋德方認得這兩人是曾來攻打重陽宮的達爾巴和霍都,武功與郝大通等不相上下。那高瘦僧人形貌清奇,顯然輩份武功尚在這二人之上,見玉虛洞門已給堵上了十之七八,不知五位師長性命如何,心道:“師父待我恩重如山,今日師長有難,自須舍命相救。”
他明知沖上攔阻只不過白送性命,決不能解救師父的困危,但全教遭逢大難,義不能獨自求全,從松樹後竄出,運劍如風,向那僧人身後刺去。他想擒賊擒王,這一劍若能僥幸得中,敵黨勢必大亂。
那僧人正是金輪國師。他已向趙志敬問明全真教中諸般詳情,是以一上山便堵塞玉虛洞,知道只要制住全真五子,餘下的第三四代弟子便無可與抗。
宋德方劍尖離他背心不到一尺,見他仍渾然不覺,正自暗喜,猛地眼前金光閃動,當的一聲,那僧人手中一件圓圓的奇形兵刃回掠過來,與他劍刃一碰。宋德方虎口劇痛,長劍脫手飛出,只這麽一震,牽動真氣,哇的一口鮮血噴出,迷迷糊糊之中,隐隐聽得前面不少人雜聲吶喊,不知又出了什麽事,心中一陣憂急,便昏暈過去。
金輪國師也聽到大殿上的叫聲,但想潇湘子、尹克西等高手在場主持,全真教的第三代弟子定施展不出什麽古怪,也不在意,只催促衆武士趕搬大石,及早将玉虛洞堵塞,以防丘處機等人忽然沖出,不免大費手腳。
大殿上自宋德方一走,情勢又變。阿不花向趙志敬道:“趙真人,貴教犯上作亂之輩,人數可不少啊,我瞧你這掌教之位,有點兒坐不安穩呢。”
趙志敬也知衆道心中不服,只要潇湘子等一去,群道立時便要反擊,一不做,二不休,此時騎虎之局已成,大聲說道:“按照本教教規,叛教犯上者該當何罪?”群道默然不應,心中大都說道:“你自己才叛教犯上。”趙志敬又問一聲,眼望弟子鹿清篤,要他回答。鹿清篤答道:“當在三清神像之前自行了斷。”
趙志敬道:“不錯!甄志丙,你知罪了嗎?服不服了?”甄志丙道:“不服!”趙志敬道:“好,帶他過來!”鹿清篤推甄志丙上前,站在三清神像之前。趙志敬又問李志常、王志坦諸人,人人都大聲回答:“不服。”一一問去,遭擒衆道之中只三人害怕求饒,趙志敬便下令松綁。其餘二十四人個個挺立不屈,王志坦等性子火爆的,更罵聲不絕。
趙志敬道:“你們倔強如此,本代掌教縱有好生之德,也已無法寬容。鹿清篤,你為祖師爺行法罷!”鹿清篤道:“是!”提起長劍,将站在左首第一個的于道顯殺了。
于道顯為人謹厚和善,全教上下個個和他交好。衆道見鹿清篤将他刺死,都大聲鼓噪起來。宋德方和金輪國師在後山聽到的喊聲,便是衆道人的呼喝。尹克西将手一擺,數十名蒙古武士各執兵刃,攔在衆道之前。
鹿清篤見衆人叫得猛烈,頓感害怕。趙志敬道:“快下手,慢吞吞的幹什麽?”鹿清篤應道:“是!”手起劍落,又刺死了兩人。站在左首第四的已是甄志丙,鹿清篤提起長劍,正要向他胸口刺落,忽聽得一個女子聲音冷冷的道:“且慢,不許動手!”
鹿清篤回過頭來,只見一個白衣少女站在門口,卻是小龍女。只聽她說道:“你站開!這個人讓我來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