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2)

一點,口中呼嘯吆喝。幾千只野蜂轉身出洞,向他沖去。國師一驚非同小可,急忙向前飛竄。他輕身功夫了得,野蜂飛得雖快,他身法更快,霎時間已竄出十餘丈外。但見他猶似一溜黑煙,越奔越遠,野蜂追趕不上,便各自散了。

小龍女連連頓足,不住口的叫道:“可惜,可惜!”周伯通道:“可惜什麽?”小龍女道:“給他逃走啦,沒搶到解藥。”原來她驅趕蜜蜂分從左右包抄,要将國師圍住,可沒想到這些野蜂乃烏合之衆,東一窩西一窩的聚在一起,決不能和她古墓中養馴的玉蜂相比,要它們一時追刺敵人,倒還可以,至于左右包抄、前後合圍這些精微的陣勢,野蜂便無能為力了。但周伯通已佩服得五體投地,深覺這玩兒意兒比他生平所見所玩任何戲耍都強得多,鼓掌大贊,全忘了身上中毒未解。

小龍女見洞口蛛絲已除,竄出洞去,招手道:“出來罷!”周伯通跟着躍出,但身在半空,突然重重跌落,嘆道:“不成,不成!力氣使不出來。”猛地裏全身打戰,牙齒互擊,格格作響,這一跌之下,引動彩雪蛛的餘毒發作出來,猶似身墜萬丈冰窖,酷寒難當,嘴唇和臉孔漸漸發紫,一叢白胡子連連搖晃。小龍女驚問:“周伯通,你怎麽啦?”周伯通不住發抖,顫聲道:“你……你快用那針兒紮我……紮我幾下。”小龍女道:“我的針上有毒啊。”周伯通道:“便……便是……有毒……有毒的好。”

小龍女想起适才野蜂與毒蛛的惡戰,心道:“莫非蜂毒正是蛛毒的克星?”從地下拾起一枚玉蜂針,試着在他手臂上刺了一下。周伯通叫道:“妙啊!快再刺。”小龍女連刺幾下,聽他不住的叫好,見針上毒性已失,于是換過一枚。一共刺了十餘針,周伯通不再打戰,舒了一口氣,笑道:“以毒攻毒,衆妙之門。”試着一運氣,卻覺體內餘毒仍未去盡,猛地一拍膝蓋,叫道:“龍姑娘,你針上的蜂毒不夠,而且不大新鮮。”小龍女笑道:“那我便叫野蜂來叮你。”周伯通道:“多謝之至,快快叫罷!”

小龍女揭開玉瓶,先在周伯通身上彈了些蜜漿,再召來野蜂,叮在周伯通身上。老頑童笑逐顏開,全身脫得赤條條地,讓野蜂針刺全身,潛運神功将蜂毒吸入丹田,再随真氣流遍全身。不多時,遍體都是野蜂尾針所刺的小孔,蛛毒盡解,再刺下去便越來越痛,大聲叫道:“夠啦,夠啦!再刺下去便攪出人命來啦!”拾起衣褲穿起。

小龍女微微一笑,将野蜂驅走,見金鈴軟索掉在一旁,順手拾起,問道:“我要上終南山去,你去不去?”周伯通搖搖頭,道:“我另有要緊事情要辦,你一個人去罷!”小龍女道:“啊!是了,你要到襄陽城去相助郭大俠。”她一提到“郭大俠”三字,便想到郭芙,跟着想到了楊過,黯然道:“周伯通,你若見到楊過,別提起曾遇見我。”卻見他喃喃自語,不理自己,但完全聽不到他在說什麽,臉上神色詭異,不知在搗什麽鬼。過了半晌,周伯通突然擡頭問道:“你說什麽?”小龍女道:“沒什麽了,咱們再見啦。”周伯通心不在焉,只點頭揮手。

小龍女轉身走開,過了一個山坳,忽聲得周伯通大聲吆喝呼嘯,宛似在指揮蜜蜂。小龍女好生奇怪,悄悄又走了回來,躲在一株樹後張望,只見周伯通手中拿着玉瓶,正在指手劃腳的呼叫。她伸手懷中一探,玉瓶果已不翼而飛,不知如何給他偷了去,但他吆喝的聲音,似是而非,雖有幾只野蜂聞到蜜香趕來,卻全不理睬他的指揮,只繞着玉瓶嗡嗡打轉。

小龍女忍不住噗哧一笑,從樹後探身出來,叫道:“我來教你罷!”周伯通見把戲拆穿,賊贓給事主當場拿住,只羞得滿臉通紅,白須一揮,鬥地竄出數丈,急奔下山,飛也似的逃走了。

小龍女忍不住好笑,心想這怪老頭兒當真有趣得緊。她笑了數聲,空山隐隐,傳來幾響回聲,驀地裏只覺寂寞凄涼,難以自遣,忍不住流下兩行清淚。這一晚和金輪國師鬥智鬥力,有老頑童陪着胡鬧,倒也熱鬧了半天,此刻敵人走了,朋友也走了,情郎卻去娶別的姑娘,全世界便似孤另另的只剩下了她一個人。

她一路跟随甄志丙和趙志敬,只覺這兩人可惡之極,雖将之碎屍萬段,也難解心頭之恨。她只消一出手,便能将兩人殺了,但總覺得殺了他們那又如何?在大榆樹下呆了半晌,自言自語:“我還是找他們去!”走下山來,跨上放在山下吃草的棗骝馬。

上得大路行了一程,忽見前面煙塵沖天,旌旗招展,蹄聲雷震,大隊軍馬向南開拔。小龍女心中躊躇:“這千軍萬馬之中,卻如何去尋那兩個道士?”忽見三乘馬從山坡旁掠過,馬上乘着黃衫星冠,正是三個道人。小龍女心道:“怎地多了一個?”遙遙望去,最後一人正是甄志丙,趙志敬和另一個年輕道士并騎在前。小龍女一提缰繩,縱馬跟了下去。

甄志丙和趙志敬聽得蹄聲,回頭望去,又見到小龍女,都不禁臉上變色。那年輕道人問道:“趙師兄,這女子是誰?”趙志敬道:“那是咱們教中的大敵,你別出聲。”那道人吓了一跳,顫聲道:“是赤練仙子李莫愁?”趙志敬道:“不是,是她的師妹。”那年輕道人名叫祁志誠,也是丘處機的弟子。他只知李莫愁曾多次與師伯、師父、師叔們相鬥,全真諸子曾在她手下吃過不少虧,來者既是李莫愁的師妹,自然也非善類。

趙志敬舉鞭狂抽馬臀,一陣急奔,甄祁二人也縱馬快跑,片刻間已将小龍女遠抛在後。但小龍女那馬匹後勁極長,腳步并不加快,只不疾不徐的小跑。三匹馬奔出四五裏,氣喘籲籲,漸漸慢了下來,棗骝馬又逐步趕上。趙志敬舉鞭擊馬,但坐騎沒了力氣,不論他如何抽打,只奔出數十丈,便又自急奔而小跑,自小跑而緩步。

祁志誠道:“趙師兄,我和你回頭阻擋敵人,讓甄師兄脫身。”趙志敬鐵青着臉道:“話倒說得容易,你不要命了嗎?”祁志誠道:“甄師兄負掌教重任,咱們好歹也得護他平安。”原來他此番是奉師父丘處機之命前來,召甄志丙回重陽宮權攝代掌教。

趙志敬哼了一聲,不加理睬,心想:“也不知天多高,地多厚,憑你這點兒微末道行就想擋住她?”祁志誠見他臉色不善,不敢多說,勒住馬缰,待甄志丙上前,低聲道:“甄師兄,你千金之軀,非同小可,還是你先走一步。”甄志丙搖頭道:“由得他去!”

祁志誠見他鎮靜如恒,好生佩服,暗道:“怪不得師父要他接任掌教,單是這份氣度,第三代弟子中就無人能及。”他卻不知甄志丙此時心情特異,只盼小龍女能一劍殺了他,以解他心中無窮無盡的自責自悔。趙志敬見二人不急,究也不便獨自逃竄,好在見小龍女一時也無動手之意,走一段路便回頭望一眼,心中惴惴不安。

四人三前一後,默默無言的向北而行。這時蒙古大軍南沖蹄聲已漸漸隐沒,偶而随風飄來一些金鼓號角之聲,風勢一轉,随即消失。百姓躲避敵軍,大道附近別說十室九空,簡直是雞犬不留,絕無人跡。那日甄志丙與趙志敬慌不擇路的逃到了偏僻之處,還可找到一家小小飯店,這時沿大路行來,連完好的空屋也尋不着一所。

當晚甄志丙等三人便在一所門窗全無的破屋中歇宿。趙志敬和祁志誠偷偷向外張望,見小龍女在兩株大樹間懸了一根繩子,橫卧在繩上。祁志誠見她如此功夫,暗暗心驚。甄志丙幾次想要走向大樹間,求小龍女殺己,總是給趙志敬拔劍攔住,自思雖然自刎容易,但遠不如死在小龍女手下。

次晨四人又行。趙志敬連晚未睡,全神阻攔甄志丙接近小龍女,自知甄志丙一死,自己圖謀全盤落空,加之受驚過甚,騎在馬上迷迷糊糊的打磕睡。祁志誠和甄志丙并騎而行,落後了七八丈,祁志誠忍不住說道:“甄師兄,你和趙師兄的武功,每年大較小較,我都見識過的,兩位可說各有所長,難分高下。但說到胸中器度,那是不可同日而語了。”甄志丙苦笑了一下,問道:“師父和各位師伯叔這次閉關,你可知要有多少時日?”祁志誠道:“師父說快則三月,慢則一年,因此要急召甄師兄去權攝代掌教之職。”甄志丙呆呆出神,自言自語:“他老人家功夫到了這等田地,不知還須修練什麽?”祁志誠低聲道:“聽說五位真人要潛心鑽研,創制一門高強武功,重振全真派聲威。”甄志丙“哦”了一聲,忍不住回頭向小龍女望了一眼。

當年小龍女生日,江湖群邪聚集終南山,達爾巴與霍都兩人輕易攻入重陽宮,霍都數招之間就将郝大通打得重傷,若非郭靖适時到援,全真教非吃大虧不可。饒是如此,全真教總壇重陽宮,仍讓霍都等人燒成一片瓦礫。全真教自重陽真人威震天下以來,一直號稱武學正宗,全真七子修為深湛,也确不堕祖業,但蒙古密宗武功如此高深,金輪國師一出手便震動中原,郝大通與孫不二回觀說起,兀自心有餘悸,使得丘處機等人深感憂慮。大勝關英雄大會之中,小龍女與楊過出手氣走金輪國師師徒,武功精絕,郝大通、孫不二和甄趙二道都親眼得見。楊過在郭靖書房之中,手不動、足不擡,便制得趙志敬狼狽不堪,後來小龍女只一招之間,将趙志敬震得重傷。他二人使何手法,孫不二雖在近旁,竟便看不明白,倒似全真派的武功在古墓派手下全然不堪一擊,思之實足心驚。後來又聽說小龍女和楊過雙劍合璧,将金輪國師殺得大敗虧輸,全真派上下更大為震動。

全真七子之中,譚處端早死,馬钰也已謝世,只剩下了五人。劉處玄任了半年掌教,交由丘處機接任。五子均已年高,精力就衰,想起第三、四代弟子之中并無傑出人才,眼下蒙古南侵,國難深重,日後金輪國師率弟子重來,古墓派再上山尋仇,倘若全真五子尚在人間,還可抵擋得一陣,但如大敵十年後再來,外患內憂齊臨,那時號稱天下武學正宗的全真派非一敗塗地不可。因此五人決定閉關靜修,要鑽研一門厲害武功出來,以保天下武功正宗的令譽,不僅興教,抑且保國衛民。教中俗務,暫且置之度外,是以趕召甄志丙回山權攝代掌教之位。

甄志丙等朝行晚宿,一路向西北而行。小龍女總是相隔裏許,不即不離的在後相随。這日到了陝西境內,祁志誠向甄志丙道:“甄師兄,咱們是回重陽宮去。難道這龍姑娘孤身一人,竟也敢涉險追來麽?”

甄志丙“嗯”了一聲,實是猜不透她用意。這一路之上,日日夜夜,只翻來覆去的尋思:“她要向五位真人揭發我的惡行麽?要仗劍大殺全真教,以出心中惡氣麽?或許,她只不過要回到古墓故居,正好和我同路?又難道……又難道……她憐我一片癡心,終究對我有了情意?”想到最後一節,總不由得面紅耳赤,暗自慚愧,這自是癡心妄想,比之長生升仙,尤為渺茫,反正此時生死榮辱全已置之度外,既求死不得,恐懼之心倒也淡了。

又過數日,到了終南山腳下。祁志誠取出一枝響箭,使手勁甩出,嗚的一聲響,沖天而起。過不多時,四名黃冠道人從山上急奔而下,向甄志丙躬身行禮,說道:“沖和真人,您回來啦,大家等候多時了。”甄志丙道號“沖和”,但除了他的親傳弟子之外,向來無人如此稱呼。這四名道人都是全真教的第三代弟子,和他一直師兄弟相稱,其中一人年紀比他還大得多。

這四人突然改口,甄志丙極感過意不去,忙下馬還禮,謙道:“四位師兄如此相稱,小弟何以克當。”那年紀最長的道人是馬钰的弟子,說道:“五位師叔法旨,只待沖和真人一到,即便權攝代掌教,處理教中一應大小事務。”甄志丙道:“師父和四位師伯叔已經閉關了麽?”那道人道:“已閉了二十多天。”

說話之間,只聽山上樂聲響亮,十六名道士吹笙擊罄,排列在道旁迎接,另有十六名道士拿着木劍、鐵缽等法器,見甄志丙來到,一齊躬身行禮,前後護擁,向山上而去,竟把趙志敬冷落在後。趙志敬又氣惱,又羨妒,內心卻又不禁暗暗得意:“待掌教之位落入我手中,再瞧你們的嘴臉卻又如何?”

傍晚時分,一行人已到了重陽宮外。宮中五百多名道人從大殿直排到山門外十餘丈處,只聽得銅鐘镗镗,皮鼓隆隆,數百名道士躬身肅候。見到這般隆重端嚴的情景,甄志丙本來委靡頹唐,不禁精神為之一振,在十六名大弟子左右擁衛下,先到三清殿叩拜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清,再到後殿叩拜創教祖師王重陽的遺像,又到第三殿全真七子集議之所,向七張空椅叩拜,然後回到正殿三清殿。

丘處機的大弟子李志常取出掌教真人法旨宣讀,命甄志丙權攝代掌教。甄志丙下拜聽訓,感愧交集,瞥眼見趙志敬站在一旁,臉上似笑非笑的滿是譏嘲之色,心中驀地大震。

甄志丙聽訓已畢,站起身來,待要向群道謙遜幾句,忽見外面一名道士進來,朗聲說道:“啓禀掌教真人,有客到。”甄志丙一呆,想不到小龍女竟會這般大模大樣的正式拜會,實不知如何應付才是,事到臨頭,要逃也逃不過,只得硬着頭皮道:“請罷!”

那道士回身出去,引了兩個人進來。群道一見,均大感詫異,甄志丙更是奇怪。進來的兩個人一個是蒙古官員打扮,另一個卻是在忽必烈營中會見過的潇湘子。

那蒙古貴官阿不花朗聲說道:“大汗陛下聖旨到,敕封全真教掌教。”說着在大殿上居中一站,取出一卷黃緞,雙手展開,宣讀道:“敕封全真教掌教為:特授神仙演道大宗師,玄門掌教,文粹開玄宏仁廣義大真人,掌管諸路道教所……”宣讀到這裏,見沒人跪下聽旨,大聲道:“全真教掌教接旨。”

甄志丙上前躬身行禮,說道:“敝教掌教丘真人坐關,現由小道權攝代掌教,蒙古大汗的敕封,非對小道而授,小道不敢拜領。”

阿不花笑道:“大汗陛下玉音,丘真人為我成吉思汗所敬,年事已高,不知是否尚在人世。這敕封原本不是定須授給丘真人的,誰是全真教掌教,便榮受敕封。”甄志丙道:“敝教掌教仍為丘真人,現坐關修煉,未克迎接大人聽旨。小道并非掌教,謹為權攝代掌教,無德無能,不敢拜領榮封。”阿不花笑道:“不用客氣啦,快快領旨罷。”甄志丙道:“榮寵忽降,倉卒不意。請大人後殿休息片刻,小道和諸師兄商議商議。”

阿不花神色不快,卷起了聖旨道:“也罷!卻不知要商量什麽?”教中職司接待賓客的四名道人陪着貴官和潇湘子到後殿用茶。

甄志丙邀了十六名大弟子到別院坐下,說道:“此事體大,小弟不敢擅自作主,要聆聽各位師兄的高見。”

趙志敬搶先道:“蒙古大汗既有這等美意,自當領旨。可見本教日益興旺,連蒙古大汗也不敢小視咱們。”說着神情甚是得意,呵呵而笑。李志常搖頭道:“不然,不然!蒙古侵我國土,殘害百姓,咱們怎能受他敕封?”趙志敬道:“丘師伯當年領受成吉思汗诏書,萬裏迢迢的前赴西域,代掌教和李師兄均曾随行,有此先例,何以受不得蒙古大汗的敕封?”李志常道:“那時蒙古和大金為敵,既未侵我國土,且與大宋結盟,此一時彼一時,如何能相提并論?”趙志敬道:“終南山受蒙古管轄,咱們各處道觀也均在蒙古境內,倘若不領受敕封,眼見全真教便是一場大禍。”

李志常道:“趙師兄這話不對。”趙志敬提高聲音,道:“什麽不對,要請李師兄指點。”李志常道:“指點是不敢。請問趙師兄,咱們的創教祖師重陽真人是什麽人?你我的師父全真七子又是什麽人?”趙志敬愕然道:“祖師爺和師父輩宏道護法,乃三清教中的高人。”李志常道:“他們都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愛國憂民,每人出生入死,都是曾和金兵血戰過來的。”趙志敬道:“是啊。重陽真人和全真七子名震江湖,武林中誰不欽仰?”

李志常道:“想我教上代的真人,個個不畏強禦,立志要救民于水火之中,全真教便算真的大禍臨頭,咱們又怕什麽了?要知道頭可斷,志不可辱。”這幾句話大義凜然,甄志丙和十多名大弟子都聳然動容。

趙志敬冷笑道:“便只李師兄不怕死,旁人都是貪生畏死之徒?祖師爺創業艱難,本教能有今日的規模,祖師爺和七位師長花了多少心血?這時交付下來,咱們如處置不善,将轟轟烈烈的全真教毀于一旦,咱們有何面目見祖師爺于地下?五位師長開關出來之時,又怎生交代?”這番話言之成理,登時有幾名道人随聲附和。趙志敬又道:“金人是我教的死仇,蒙古滅了金國,正好替我教出了口惡氣。當年祖師爺舉義不成,氣得在活死人墓中隐居不出,他老人家在天之靈知道金人敗軍覆國,正不知有多歡喜呢。”

丘處機的另一名弟子王志坦道:“蒙古人滅金之後,倘若與我大宋和好,約為兄弟之邦,咱們自然待以上國之禮,倘若敕封,咱們自可領受。但今日蒙古軍大舉南下,急攻襄陽,大宋江山危在旦夕,你我都是大宋之民,豈能受敵國敕封?”轉頭向甄志丙道:“代掌教師兄,你若受了敕封,便是賣國求榮的漢奸,便是本教的千古罪人。我王志坦縱然頸血濺地,也決不能跟你幹休。”說到此處,已聲色俱厲。

趙志敬倏地站起,伸掌在桌上一拍,喝道:“王師弟,你想動武不成?對代掌教真人竟敢如此無禮?”王志坦厲聲道:“咱們自己師兄弟,便只說理。若要動武,又豈怕你來?”眼見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為下,氣勢洶洶的便要大揮老拳,拔劍相鬥。

一名須發花白的道人連連搖手,說道:“各位師弟,有話好好說,不用恁地氣急。”王志坦道:“依師兄說該當如何?”那道人說:“依我說啊,唔,唔……出家人慈悲為懷,能多救得一個百姓,便助長一分上天的好生之德……唔,唔……咱們如受了蒙古大汗的敕封,便能盡力勸阻蒙古君臣兵将,不可濫施殺戮。當年丘師叔,豈非便因此而救了不少百姓的性命麽?”有幾名道人附和道:“是啊!是啊!”

一名短小精悍的道人搖頭道:“今日情勢非昔可比。小弟随師父西游,親眼見到蒙古兵将屠城掠地的慘酷。咱們若受敕封,降了蒙古,那便是助纣為虐,縱然救得十條八條性命,但蒙古勢力一大,不知将有幾千幾萬百姓因此而死。”這矮小道人名叫宋德方,是當年随丘處機西游的十八弟子之一。

趙志敬冷笑道:“你見過成吉思汗,那又怎地?我此番便見了蒙古四王子忽必烈,這位王爺禮賢下士,豁達大度,又那裏殘暴了?”王志坦叫道:“好啊,原來你是奉了忽必烈之命,做奸細來着!”趙志敬大怒,喝道:“你說什麽?”王志坦道:“誰幫蒙古人說話,便是漢奸。”趙志敬突然躍起,呼的一掌便往王志坦頭頂擊落。斜刺裏雙掌穿出,同時架開他這一擊,出掌的卻是丘處機的另外兩名弟子,其中一人便是祁志誠。趙志敬怒火更熾,大叫:“好哇!丘師伯門下弟子衆多,要仗勢欺人麽?”

正鬧得不可開交,甄志丙雙掌一拍,說道:“各位師兄且請安坐,聽小弟一言。”全真教的掌教向來威權極大,他任代掌教,全教須得奉命。衆道人當即坐下,不敢再争。

趙志敬道:“是了,咱們聽代掌教真人吩咐,他說受封便受封,不受便不受。大汗封的是他,又不是你我,吵些什麽?”他想甄志丙有把柄給自己拿在手裏,決不敢違拗自己之意。李志常、王志坦等素知甄志丙秉性忠義,心想憑他一言而決,的确不必多事争鬧,各人望着甄志丙,聽他裁決。

甄志丙緩緩道:“小道無德無能,權攝代掌教的重任,想不到第一天便遇上這件大事。”說着擡起頭來,呆呆出神。十六名大弟子的目光一齊注視着他,道院中靜得沒半點聲息。過了良久,甄志丙緩緩的道:“本教乃重陽祖師所創,至馬真人、劉真人、丘真人而發揚光大。小弟暫攝代掌教,只不過暫代此位,怎敢稍違王馬劉丘四真人的教訓?五位真人出關之後,大事便由五真人決策。諸位師兄,眼下蒙古大軍南攻襄陽,侵我疆土,殺我百姓。倘若這四位前輩掌教在此,他們是受這敕封呢,還是不受?”

群道聽了此言,默想王重陽、馬钰、劉處玄、丘處機平素行事:王重陽去世已久,第三代弟子均未見過;馬钰謙和敦厚,處事旨在清靜無為;劉處玄城府甚深,衆弟子不易猜測他的心意;但丘處機卻是性如烈火、忠義過人。衆人一想到他,不約而同的叫道:“丘掌教定然不受!”趙志敬卻大聲道:“現下掌教是你代任,可不是丘師伯。”

甄志丙道:“小弟才識庸下,不敢違背師訓。又何況我罪孽深重,死有餘辜。”說到這裏,垂首不語。群道不知他話中含意,除趙志敬外,都以為不過是自謙之辭,只覺得“罪孽深重、死有餘辜”八字,未免太重,有點兒不倫不類。趙志敬“哼”的一聲,站起身來,說道:“如此說來,你是決定不受的了?”

甄志丙凄然道:“小弟微命實不足惜,但我教令譽,卻不能稍有損毀。”他聲調漸漸慷慨激昂,又道:“方今豪傑之士,正結義以抗外侮。全真派號稱武學正宗,倘若降了蒙古,咱們有何面目再見天下英雄?”群道轟然喝采,李志常、宋德方、王志坦、祁志誠等大聲道:“代掌教師兄言之有理。”

趙志敬袍袖一拂,怒沖沖的走出道院,在門邊回過頭來,冷笑道:“代掌教師兄,你說話倒好聽得緊啊,嘿嘿!此事後果如何,你也料想得到。”說着大踏步便行。

群道紛紛議論,都贊甄志丙決斷英明。四五個附和趙志敬的道人覺得不是味兒,讪讪的走了。

甄志丙黯然無語,回到自己丹房,知道趙志敬受此挫折,決不幹休,定要當衆揭發自己的醜行。他宣稱不受敕封之時便已決意一死,數月來擔驚受怕,受盡折磨,這時想到死後一了百了,心中反而坦然,既不能死于小龍女之手,自盡便了,闩上丹房房門,冷然一笑,抽出長劍便往頸中刎去。

突然書架後轉出一人,伸手一鈎一帶,甄志丙毫沒防備,長劍竟給他夾手奪去,一驚之下回過頭來,見奪劍的正是趙志敬,只聽他冷冷的道:“你敗壞我教清聲,便想一死了事,什麽都不理了?龍姑娘守在宮門之外,待會她進來理論,教咱們如何對答?”甄志丙道:“好!那麽我出去在她面前自刎謝罪。”趙志敬道:“你便算自刎,此事還是不了。五位師長開關出來,定要追問。全真教令譽掃地,你便是千古罪人。”

甄志丙再也支持不住,突然坐倒在地,抱着腦袋喃喃道:“你叫我怎麽辦?怎麽辦?就算死了,也是不成。”适才他在衆道之前侃侃而談,這時和趙志敬單獨相處,卻竟無半點自主之力。趙志敬道:“好,你只須依我一件事,龍姑娘之事我就全力跟你彌縫,本教和你的聲名均可保全,決無半點後患。”甄志丙道:“你要我受蒙古大汗的敕封?”趙志敬說道:“不,不!我決不要你受蒙古大汗的敕封。”甄志丙心頭一松,喜道:“什麽事呢?快說,我一定依你。”

半個時辰之後,大殿上鐘鼓齊鳴,召集全宮道衆。李志常吩咐丘處機一系門下衆師弟與再傳弟子道袍內暗藏兵刃,生怕甄志丙拒受敕封,趙志敬一派人或有異圖。大殿上黑壓壓的擠滿了道人,各人神色均極緊張。

只見甄志丙從後殿緩步而出,臉上全無血色,居中一站,說道:“各位道兄,小道奉丘掌教之命,權攝代掌教,豈知突患急病,無法可治……”這句話來得太過突兀,群道中有十餘人忍不住“啊、啊”的叫出聲來。甄志丙續道:“代掌教重任,小弟已不克負荷,現下我命玉陽子座下大弟子清肅真人趙志敬,權攝代掌教!”

這句話一出,大殿上立時寂然無聲。但這肅靜只是一瞬間的事。接着李志常、王志坦、宋德方等人争着大聲反對:“丘真人要甄師兄任代掌教,這重任豈能傳給旁人?”“代掌教師兄好好的,怎會患上不治之症?”“這中間定有重大陰謀,代掌教師兄可莫上了奸人的當。”第四代的衆弟子不敢大聲說話,但也交頭接耳,議論紛纭,大殿上亂成一片。李志常等怒目瞪視趙志敬,只見他不動聲色,雙手負在背後,對各人的言語便似全然沒有聽見。

甄志丙雙手虛按,待人聲靜了下來,說道:“此事來得突兀,難怪各位不明其中之理。我教眼前面臨大禍,小道又做了一件極大的錯事,此刻追悔莫及,縱然殺身之謝,也已難以挽救。”說到這裏,神色極是慘痛,頓了一頓,又道:“我反複思量,只有趙志敬師兄才識高超,能帶領本教渡過難關。各位師兄弟務須捐棄成見,出力輔佐趙師兄光大本教。”

李志常慨然道:“人孰無過?代掌教師兄當真有甚差失,待五位師長開關之後,禀明領責便是。代掌教讓位之舉,我們萬萬不能奉命。”甄志丙長嘆一聲,說道:“李師兄,你我多年交好,情若骨肉。今日之事,請你體諒愚弟不得已的苦衷,別再留難了罷。”李志常滿腹疑團,瞧甄志丙的神色确有極重大的難言之隐,他言語中竟極意求懇,倒也不便再争,當下低頭不語,暗自沉思方策。

王志坦朗聲道:“代掌教師兄便真要謙讓,也須待五位師長開關之後,禀明而行,那才不誤了大事。”甄志丙黯然道:“事在急迫,等不及了。”王志坦道:“好罷,就算如此,咱們同輩師兄弟之中,德才兼備,勝過趙師兄的并非沒有。李志常師兄道力深湛,宋德方師弟任事幹練,何以要授給大衆不服的趙師兄?”

趙志敬性格暴躁,強忍了許久不語,這時再也按捺不住,冷笑道:“還有敢作敢為的王志坦師兄呢?”王志坦怒道:“小弟不才,比諸位師兄差得太遠。可是跟趙師兄相比,自忖還略勝一籌。”趙志敬嘿的一聲冷笑,擡頭望着屋頂,神情極是傲慢。王志坦大聲道:“小弟的武功劍術,自非趙師兄敵手,但我至少不會去做漢奸。”趙志敬面色鐵青,喝道:“你有種便把話說清楚些,誰做漢奸了?”兩人言語相争,越說越激烈。

甄志丙道:“兩位不須争論,請聽我一言。”趙王兩人不再說話,但仍怒目對視。甄志丙道:“本教向來規矩,掌教之位,由上一代掌教指任,并非由本教同道互推,代掌教也是如此,這話可對麽?”衆人齊聲應道:“是!”甄志丙道:“我現在下指命趙志敬為本教下一任代掌教,衆人不得争論。趙師兄,你上前聽訓罷。”趙志敬得意洋洋,跨步上前,躬身行禮。

王志坦和宋德方還待說話,李志常一拉兩人袍袖,使個眼色,兩人素知他處事穩當,必是別有所見,于是不再争議。李志常低聲道:“甄師弟定是受了趙志敬的挾持,無力與抗。咱們須得暗中查明趙志敬的奸謀,再抖将出來。現下甄師兄已有此言,若再争辯,反顯得咱們理虧了。”王宋二人點頭稱是,随着衆人參與交接代掌教的典儀。

全真派一日之間竟有兩人先後接任代掌教,群道或忿忿不平,或暗暗納罕。

接任典儀行畢,趙志敬居中一站,命自己的嫡傳弟子守在身旁,說道:“有請蒙古大汗陛下的天使。”這“天使”兩字一出口,王志坦忍不住又要喝罵,李志常忙使眼色止住。過不多時,四名知賓道人引着那蒙古貴官阿不花和潇湘子走進殿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

戰神狂飙

戰神狂飙

世人敢問,何謂戰神?“便是以肉身霸世,拳爆星空,掌裂蒼穹,一路摧枯拉朽,橫推八荒六合!”“便是懷勇猛之心,掠過繁華,吞下寂寞,無畏無懼無敵,唯己永恒不動!”為二者、為...戰神!這是一個身世神秘的少年,為了心中執念,橫渡諸天寰宇,踏遍九天十地,憑借一雙赤手生撕萬千傳說的故事.......戰神崛起,一路狂飙!

伏天氏

伏天氏

東方神州,有人皇立道統,有聖賢宗門傳道,有諸侯雄踞一方王國,諸強林立,神州動亂千萬載,值此之時,一代天驕葉青帝及東凰大帝橫空出世,東方神州一統!
然,葉青帝忽然暴斃,世間雕像盡皆被毀,于世間除名,淪為禁忌;從此神州唯東凰大帝獨尊!
十五年後,東海青州城,一名為葉伏天的少年,開啓了他的傳奇之路…
小說關鍵詞:伏天氏無彈窗,伏天氏,伏天氏最新章節閱讀

神級仙醫在都市

神級仙醫在都市

仙醫者,生死人,肉白骨。
神級仙醫者,敢改閻王令,逆天能改命。
他是仙醫門第二十五代傳人,他資質逆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又是個大學生,本想低調,但螢火蟲在夜中,豈能無光?
行走都市,一路喧嚣,神級仙醫,我心逍遙。

爽文 掠痕
757.2萬字
英雄無敵大宗師

英雄無敵大宗師

被噩夢折磨幾近要挂的徐直決定遵循夢境提示,他眼前豁然打開了一個新世界,不僅不吐血,還身強了,體壯了,邁步上樓都不喘息了。更牛的是,夢境世界中某些技能和東西居然可以帶入到現實世界,這下,發啦啦啦。即便是一只弱雞的叢林妖精,那又有什麽要緊呢,徐直笑眯眯的手一劃,給隊友頭頂套上一層綠光……(參考元素英雄無敵4,英雄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是唐雪見肖遙的經典玄幻小說類作品,唐雪見肖遙主要講述了:唐雪見肖遙簡介:主角:唐雪見肖遙站在離婚大廳的門口,唐雪見想到了八年前和肖遙領證結婚的日子。
也是這樣的下雪天,很冷,但心卻是熱的。
不像此時,四肢冰涼,寒氣入骨。
納蘭小說網提供唐雪見肖遙最新章節,唐雪見肖遙全文免費閱讀,唐雪見肖遙無彈窗廣告清爽在線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