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入城
第四十章入城
清晨,下了半夜的暴雨終于停歇,陽光盡情地照耀在被雨水滋潤過的大地上,水汽升騰而起,白霧彌漫,讓整個秦家莊宛如仙境一般。
揪心了半夜的兩女難得睡了一個好覺,可起床之後秦風竟然不見了,這讓劉婉婷和婉兒兩人幾乎要發瘋了,她們深怕昨夜秦風的歸來只是一場美夢,所以連忙找了秦華前來詢問。
看着焦急無比的兩女,秦華有些無奈道:“少夫人,少爺說要入城看望同窗,順便采買些東西回來。”
“是嗎?”
這話,劉婉婷不信,婉兒不信,秦華自己都不信。
畢竟秦風自從清醒之後的這兩個多月裏可沒有去過城裏一次,昨夜剛剛...今日便入城,只怕是另有謀劃。
可想起秦風走之前的交代,秦華只能硬着頭皮道:“少爺請少夫人放心,大興城可不是荒郊野嶺,他不會亂來的。”
得,這句話不說還好,可一說出來,秦華明顯看到劉婉婷的臉上又多了幾分擔憂,這可真是...
不過秦華也清楚,這事還真沒什麽辦法,不解決那柳詠德終究是個麻煩,雖說侯氏兄弟未必不會派出其他人,但朝廷命官終究不能肆意妄為,柳詠德這個小人物如今卻成為了最好的破局點。
如果真神不知、鬼不覺地解決掉此人,至少能夠告訴侯氏兄弟和他們身後的人,秦家莊并非沒有一戰之力,若是逼急了他秦風,就做好暴斃的準備吧!
大興城外,秦風看着那巍峨的城牆,心中滿滿都是驚嘆。
在後世,他見慣了高樓大廈,現代化的大都市也見識過不少,可看到這座雄偉的城池時,他依舊為古人的智慧和能力所震驚。
“聽聞此城乃是陛下在前漢西都長安舊址上建立起來的,此等雄城,蔚為壯觀啊!”
“咳...”魏徵輕咳一聲,似乎有些不忍心,可還是老實道:“恩師,長安是長安,大興是大興,前漢之長安城就在大興往西數十裏處,如今叫長安縣。如今的大興城是陛下在原本大興縣的基礎上重新修建的。”
卧槽!裝個逼裝大了?
Advertisement
不過這事秦風還真不清楚,他一直以為楊堅是在漢朝長安城的基礎上重建了城池,并且改名叫大興,原來不是這麽回事,之前也沒人告訴他啊。
“不錯。”秦風臉色不變,點點頭道:“為師只不過是想考考你的本事,這才故意說錯,如今看來,不錯,很不錯。”
“玄成,你繼續說說,秦以鹹陽為都,前漢仍舊以長安為都,後漢随遷都洛陽,但長安作為西都,同樣沒有被放棄。一直到本朝,陛下以大興為都,但不管名字為何,都城卻始終就在此處,這是為何?”
對于秦風的話,魏徵如今已經到了深信不疑的地步,所以也沒有去反駁他漏洞百出的借口,而是仔細思考起他的問題來。
“恩師,長安地處渭水兩岸,沃野千裏,人口衆多,此其一也。”
“長安東有函谷關,西有大散關,北有蕭關,南有武關,進可攻,退可守,先天便立于不敗之地。先秦之所以能一掃六合,漢高祖之所以能擊敗霸王,都與占據關中密不可分,此其二也。不知弟子說的可對?”
“孺子可教。”秦風贊賞道:“不過陛下定都大興還有一個原因,你可知曉?”
魏徵搖搖頭,抱拳道:“還請恩師教誨。”
“關隴!”看魏徵若有所思,秦風詳細解釋道:“如今天下世家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關東世家,以五姓七望為首,他們詩書傳家,大多在前漢便已經名聲鵲起,底蘊深厚。”
“另一種就是關隴世家,或者說世閥,他們以西魏八柱國為首。與關東世家不同的是,關隴世閥沒有深厚的底蘊,大多是近百年才崛起的,就連當今陛下也是憑借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起家。但他們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掌兵!”
“關東出相,關西出将,這句話不只是說說而已,滅亡漢室的董卓就是關隴武人的代表,陛下定都于此,未必沒有提防他們的意思。”
這話,不是秦風危言聳聽,而是以後會真正發生的。
隋亡的原因有很多,或許大部分人會歸咎于楊廣這個暴君,可縱觀歷史,其實不難發現,楊廣登位之初說上一句雄才大略絲毫不為過,創科舉,開運河,雖說弊在當時,但都是功在千秋的功績,縱然拿秦皇漢武來比較也不遑多讓。
而楊廣真正的轉折點在三征高句麗,那三次出征,楊廣可以說是昏招疊出,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直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可為什麽?
為什麽前期那個英明神武的帝王會變得無比昏庸?
要知道楊廣十三歲便晉位晉王,絕對不是什麽驟登高位的暴發戶,年輕時帶兵讨平南陳,雖然并不一定親自指揮,但他也絕對不是什麽完全不知兵蠢貨,可他為什麽會在攻打高句麗的時候昏招疊出?
在秦風看來,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關隴貴族,他們麾下有些大量的兵将,拿着朝廷的俸祿,效忠的對象卻是關隴貴族,這讓楊廣感到了威脅。
畢竟他老子楊堅當年基本就是這麽登上皇帝寶座的,他在的時候權威無兩,可他如果撒手人寰,他的子孫,能夠壓制得住這些掌握兵将的驕橫之輩?
所以他毅然決然地親自率軍攻打一個彈丸小國,然後昏招疊出,不惜數次大敗,為得就是能夠消耗光這些關隴貴族手下的兵将。
可他的暴烈行為終究引起了反抗,大隋烽煙遍地,反王、軍閥戰亂不休,突厥人也虎視眈眈,甚至北方這些軍閥,包括後來一統天下的李淵在內,起兵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向突厥人上奏,然後由突厥冊封一個可汗的位置下來,這才能算作名正言順。
直到大唐建立,那個同樣雄才大略的李二代替楊二成為皇帝時,這種情況才得到轉變。
這是一個悲壯的時代,草原上的異族無時無刻不在盯着肥美的大隋,可大隋終究是個龐然大物,在楊二沒有作死之前,縱然是如今的草原霸主突厥人,也不敢輕易言勝。
“暴君?終究還是權利的争奪,最後李家的上位不正是證明了楊二的擔心不無道理?”
秦風清楚的記得,李淵的祖父李虎正是西魏八柱國之一,關隴世閥的代表人物。
在交了城門稅後,破舊的騾車順利進入大興城。秦風想起後來李淵兵破長安,整個天下戰亂不休,百姓十不存一,心中就是一陣煩躁。
我的子孫該怎麽辦?
秦風目前還沒有孩子,可一想到自己的子孫不得不活在亂世之中,甚至還要遭受異族鐵蹄,被人斬殺殆盡的時候,一股悶氣便憋在了胸中。
到了城中,秦風并沒有徑直行事的意思,反而像一個第一次入城的鄉巴佬一般四處閑逛,甚至還去那沒有徹底完工的皇城外遙遙望了一眼。
此時的大興宮已經初具規模,但依照楊堅那個節儉的性子,整個皇城占地雖然不少,但卻算不得輝煌。
甚至還有無數的民夫正在忙碌着,秦風從未見過的粗壯大木被一根根從深山老林之中拖出來,運到這裏來修建宮殿。
“恩師,無數民力徒然浪費在此處,于國無益啊。”
魏徵就像一個小憤青一般,發表着自己的看法。在他看來,皇帝大概有間宮殿辦公睡覺就行了,建造這麽多宮殿做什麽呢?
秦風笑了笑,搖頭道:“玄成,莫學那些腐儒,這裏是大隋的都城,陛下是大隋之主,住的好一點無可厚非。”
“這是陛下的面子,同樣也是我大隋的面子,我漢人的面子,難道你想讓陛下在簡陋無比的宮殿中接待各國的使者,接受他們的朝拜?”
魏徵有些不明白,在他所受的教育、所看的書中只有一句話,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只有老百姓能吃飽飯,那才是儒家所要的大治和盛世,至于皇帝的宮殿輝煌與否,在他們看來其實并沒有太大的關系。反而秦風的這番話要是放到朝堂上去,只怕一個媚上的名頭絕對跑不掉,大概還能得到那些大奸臣和着名宦官的待遇。
“想讓百姓富足,節儉不是沒用,但只靠皇帝節儉卻是杯水車薪...罷了,此事為師以後再與你詳說,先找個地方吃飯,你們也餓了吧?”
秦朗無所謂,昨夜回來之後,他就着茅臺吃了不少的東西。魏徵的腦袋卻點的和小雞啄米差不多,昨夜殺人之後他吐了一個稀裏嘩啦,回到秦家莊喝了一口茅臺之後又吐了一番,肚子中早已空空如也,此時聽到秦風這麽說,早已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