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12)
主找我來有什麽事情吩咐?”
“青風,你先出去!”青天向青風揮了揮手,又向軒轅道:“你坐吧,我想讓你聽一個故事。”
軒轅不由得大感訝異,忖道:“他居然有閑情給我講故事。”但卻并不違拗,望着青風走出小室,并帶上了門,也便選擇了青天右邊的一張坐椅坐了下來。
青天的目光又一次自天窗投了出去,顯露出一片茫然的感傷,半晌過後,才籲了一口氣,緩緩地講出一個讓軒轅驚得目瞪口呆的故事。
具體來說,這并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個典故,一段往事……
很多很多年以前,在這個不可揣測的世間,便存在着人類。沒有人知道人是怎麽來的,反正在大家的記憶中,人本就無可争議地存在着。但,這個世上究竟存在多少人?卻根本沒有人能夠猜測出來。不過,在南方的沃土上,很早很早就存在着一大群比野獸更兇猛且具有一種神秘力量的人,這群人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族系,那便是神族。
神族的始祖是盤古氏,一個擁有無上力量的人,傳說他可戰天鬥地。
盤古氏統治神族幾有數千年,具體時間卻沒有人能夠記得清楚,總之很久很久。而在這期間,人類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活動的地域也在不斷地擴大,更發現了除神族之外的一些人類,而這些人後來全被神族所征服。
在神族之中,除了盤古神祖之外,還有數位大神和數以千計的小神。凡是能夠被稱為神的,都自盤古神祖那裏得到了一部分普通人完全無法想象的力量,而那幾位大神卻是除盤古神祖之外,擁有最強力量的人。
這幾位大神之中,又以天帝、邪帝、太虛王母、女娲最為突出,更得神祖的寵信。但是後來神祖終于犯下了一個錯誤,就是将邪帝遣至極北,讓其征服一幹弱小部落,并帶走了一批小神。天帝與邪帝本是兄弟,後來,邪帝終于收服了北方諸族,回南方報捷,誰知邪帝在北方已經變心,此次回到南方實是包藏禍心,竟将神祖暗算,而天帝更助其出手重創神祖盤古氏,後來雖然太虛王母和女娲大神趕到,卻已無法挽回局勢。
天帝和邪帝本就各懷異心,此刻既已事發,便立刻帶領一幹忠于自己的小神殺出神祖宮,一個逃往極西,一個逃往極北。
神祖盤古氏經此重創,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也便将對付天帝和邪帝的任務交給了太虛王母和女娲,于是太虛王母領着衆神西追天帝,終于在昆侖山追及,一場大戰之後,使得神祖之人死傷無數,天帝所領兵馬也傷亡慘重,雙方卻未分勝負,于是太虛王母便領衆神西駐昆侖,建宮瑤池,看死天帝。
女娲接命後,便立刻命令另一大神伏羲北上追殺邪帝。伏羲、女娲本為表兄妹,更是情投意合,但就因這一分別,卻使他們成為千古之恨。
伏羲走後,女娲便被神祖盤古立為神族之祖,皆因這一代的盤古氏已經無人有資格繼承神祖的位置,盤古氏雖有一子,但資質平平又不得人心,是以盤古神祖才有這一決定,但卻又有另外一個附加條件--女娲必須嫁給盤古神祖的兒子……
伏羲得之這一消息後,大怒之下脫離神族,另成一系,性情也大變,傷心欲絕之餘,不思對付邪帝之事,卻只閉關不出,終于超脫情感,悟透天地,自創八卦易理,超越生死輪回而循至天道。
/* 67 */
劍宗之道(9)
伏羲仍有一弟太陽,卻因自己表姐苦苦哀求,終于答應對付邪帝,于是帶領一幹神将趕赴北方,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終建有熊族,成了對抗邪帝最有力的一支力量,甚至壓得邪帝喘不過氣來。
太陽本是一位小神,但後來得伏羲傳以 太陽令,又得女娲傳以絕技,早已可與邪帝一較長短。所以,連邪帝對太陽也無可奈何,反而是節節敗退。
在神族的內部,一切的行為都要受到一種制度的約束,絕對不能越軌,否則将會受到嚴懲,包括那些大神和神将,而這一切,全都由神祖決定。
在神祖女娲氏的身邊,擁有十多位神将,半數為男,半數為女。
當然,這“神将”之職都是自神族各宗派之中挑選出來的最為出色的年輕人擔任,一旦擔任了神祖的神将,便可以享受各宗派宗主的待遇,學得各宗內最上乘的武學。這些人的資質本就絕佳,又被神祖稍作指點,其武功之高直追衆小神和各宗宗主。但,這群人卻絕對不能稍動凡心,否則将會受到嚴懲。
而在這一代神祖女娲氏的身邊卻又發生了意外,一名劍宗挑選出來的神将竟攜着另外一位女神将雙雙私奔,這下子可震驚了神族各宗,最為震驚的卻是劍宗和那女神将所在的逸電宗。
神祖将罪責全部推給劍宗和逸電宗,并命令這兩宗派出所有高手,追殺私奔的兩大叛徒。
神族此刻實已分裂成了三部:太虛王母部、女娲部和伏羲部。而北方的有熊族也因為一次巨大的旱災而四分五裂,散于各處。因此,可以說此刻這個世上的氏族星羅棋布,幾乎到處都有部落存在。當然,仍是以南方的神族最為神秘,但也在開始衰落之中,而後人已經不再稱他們為神族,而謂之三苗。
伏羲大神悟透天地而循游天外之後,卻并沒有後人能夠得知大神的武學,皆因大神為情所傷後,一直閉關不見世人,直到他飛升之前,才将平生所研的武學交給了太陽,而伏羲大神之孫太昊也得到了大神的一些真傳,卻還不到大神所學的十分之一。因此,伏羲部也已沒有了當初的風光,亦在沒落之中。當然,傳聞伏羲大神已将那通天徹地的武學典籍交給了太陽,那只是傳說,并沒有人可以證實,也沒有多少人真的相信,因為太陽并沒有如伏羲大神一般循游天外,反而病死于有熊族。
神族之中的劍宗和逸電宗傾其所有力量追殺私奔的一對神将,但追殺者卻有去無回。因為這兩族的人幾乎死傷得差不多了,并不是這兩位神将的武功高到了一種怎樣可怕的境界,而是這兩宗的內部發生了矛盾。那名女神将之兄便是逸電宗宗主,因此他殺了所有追擊其妹之人,然後不知所蹤。
而劍宗之中有兩人是叛逃神将的親兄弟,更掌握着宗主的權位,為了救兄弟的性命,兩人不得不殺所有反對之人滅口。
但那男神将最終因愛人身死,又因救其兄而重傷逃走,再也沒有人知道其下落,身在劍宗的兩位兄弟四處找尋也沒有結果,後來終于放棄,更未返回神族,之後自成一派,成立“青雲劍宗”。
這兩位未能找到兄弟的劍宗之人正是青雲和青天,而那位男神将便是含沙神劍的真正主人青玄!
聽到這裏,軒轅怎會不驚?不僅是吃驚于青雲、青天與含沙劍的主人的關系,也吃驚于那神族的可怕力量。
此時軒轅的腦海中猶如浪潮澎湃,也明白了聖女和伏羲部的關系,就因為聖女本是太陽的後人,自然與伏羲有着重大的關系。但他卻不明白邪帝和天帝又是什麽人物?他還是第一次聽說,而且是與太虛王母和女娲平起平坐之人,的确讓人揣測不透。
/* 68 */
我的猿人兄弟(1)
“宗主是想問青玄前輩的下落?”軒轅立刻意識到了一些什麽地問道。
“如果你知道他的下落自是更好!”青天似乎并不在意地悠然道。
軒轅搖了搖頭,在他生命的記憶中,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人的存在。
“你不是他的傳人?”青天又問道。
“不是!”軒轅想了想,只能将自己在有僑族中的身分說了出來,再将自己與木青木孟的關系也講了一遍,當然隐過被巨蛇吞噬一節。
青天只聽得臉色變了又變,但後來卻并沒有表現出憤怒的神情,只是淡淡地問道:“神山鬼劍你會施展嗎?”
軒轅有些尴尬地道:“只會幾招,因為木孟叔教我的時候,我尚很小,後來他因練功走火入魔而亡,我就沒有機會學全,恐怕連木青大哥也學得不精。”
“你使幾招給我看看。”青天又道。
“現在?”軒轅反問道。
“不錯,就是現在!”青天肯定地回答道。
軒轅猶豫了一下,走到一個小兵器架前拾起一柄木劍,“刷刷……”地将自己記憶中的神山鬼劍施展出來。他天資極高,未學全的劍法也能夠使得有板有眼,殺傷力極強,只不過其中融入了一些他自己演化之後的神韻,變得更具自己的特色。
對于這些,青天當然一覽無餘,他自身便是用劍的大行家。不過,他對軒轅改動後的神山鬼劍并沒有什麽懷疑,因為一開始軒轅就已表明,木孟傳授神山鬼劍時他的年齡很小,現在軒轅長大了,又沒有別人再指點,自然就使得有些似是而非了。不過,青天自軒轅揮舞的劍法中看出了他那罕有的習劍天分。
“由于所學不精,又無人指點,晚輩只能使到這裏,望前輩不要見笑!”軒轅收劍而立道。
青天淡淡地點了點頭,吸了口氣道:“我知道。你的劍招的确是自神山鬼劍中演變過來的,雖已失去了此劍法原有的神韻,但也可見你天資聰穎!”
“謝謝前輩誇獎!”軒轅心中暗喜。
青天的神色間更多了一絲傷感,半晌未語,只是幽幽地嘆了口氣,自語道:“都是我害了他,都是我!”
軒轅不由訝異地望了望青天,卻不明白青天話語之中是何意。
“前輩為何要如此說呢?”軒轅小心翼翼地問道。
青天苦澀一笑,道:“他是因為我才死的,如果當初他不是為我擋了那一擊的話,絕對不會死得這麽早!”
“前輩是說青玄前輩?”軒轅疑問道。
青天吸了口氣,道:“不錯,身為神族中的一名頂級高手,絕對不可能短命如斯,當初他便是為了幫我擋火神一掌,這才使得自己身受重傷而走!”
“前輩怎知他已死呢?也許他還活着也說不定呢。”軒轅疑惑地道。
“如果他沒有死的話,木孟絕對不可能走火入魔而亡!”青天肯定地道。
“這話怎麽說?”軒轅吃了一驚,問道。
“因為他還來不及傳授木孟最後一重心法!”青天吸了口氣道。
“最後一重心法?”軒轅心頭大動,他知道木孟的劍術之高,比之蛟夢只高不低,如果木孟再學成青天所說的最後一重心法,其武學修為必定更為可怕,想到這裏,軒轅不由暗忖道:“如果我能學得這最後一重心法,肯定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
青天半晌未語,因為他覺得沒有必要作太多的解釋,雖然他知道軒轅可能并不明白其間內情,但有些話說出來是多餘的。
“那青玄前輩真的是木大伯的師父嗎?如果是的話,既然已經教了那麽多,難道還在乎将最後一重心法傳授給他嗎?難道這最後一重心法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夠學成?”軒轅小心翼翼地問道。
青天望了軒轅一眼,正要答話,突聽得“紮紮……”一陣巨物移動聲。
軒轅和青天的目光同時向聲音傳來之處望去,那裏竟露出一扇高六尺、寬四尺的石門,青雲那碩長的身軀自門後踏出。
“你猜得并沒有錯,神山鬼劍的最後一重心法不僅僅是口訣,更需要外力相助,否則的話,任誰都逃不出走火入魔的厄運!”青雲沉重地道。
軒轅不由吃了一驚,剛才他仔細觀察了一下四面的牆壁,卻一點也沒有看出有門的痕跡,但這一刻突然滑開一道石門,可見這之中的機關實在是設計得極為巧妙,再看那高六尺、寬四尺、厚兩尺的大石門,其重量少說也有兩千斤,自不是人力所能推動的,定是設有滑動機關--這是軒轅的猜測。
軒轅之所以知道有滑動機關的存在,是在有邑族中根據車輪的輾轉想到的,這是一個極為省力的裝置。
軒轅聞言後心中大感失望,暗忖道:“原來即使知道神山鬼劍的最後一重心法也沒有用處。”
“年輕人,我欣賞你的智慧和資質,是以才會留下你!更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了你,只是希望你能幫我做一件事情!”青雲直截了當地道。
“不知道前輩有何差遣?如果晚輩能夠做到的話,絕對會盡力而為!”軒轅豪氣幹雲地道。
“我要你将來回到自己的族中時,助木孟之子木青一臂之力,幫他練成神山鬼劍的最後一重心法!”
“我?”軒轅一驚又一喜,反問道。
“不錯,我會告訴你如何去幫助他,既然你是他的朋友,相信你一定不會介意去做這些小事吧?”青雲淡然道。
/* 69 */
我的猿人兄弟(2)
“這個當然!”軒轅肯定地道,想起木青平時對他的關心,他心中暗自決定,一定要幫木青渡過這一難關。
在有僑族中,除啞叔一家之外,便只有木青一家對他最好,這也是軒轅為什麽不索性編一段謊話來欺騙青天和青雲的原因。如果這件事情不是與木青有關的話,軒轅也不怕對不起任何人,此時青雲如此要求,他自然不會反對。
“很好!”青雲見軒轅回答得幹脆利落,心下甚是滿意,那雙似乎充滿異力的眼睛淡淡地注視着軒轅半晌,突然道:“你願不願意拜入我劍宗的門下?”
軒轅一怔,半晌才回過神來,淡淡地笑了笑,道:“前輩的好意我先心領了,只不過,晚輩并不是一個能遵規守矩之人,恐怕到時會有辱劍宗英名。更何況,我有重任在身,不能在共工集停留太久,入劍宗之門似乎并不合适。”
青天的臉色一變,青雲似乎也有些不高興,若誰還聽不出軒轅語意之中的推托之詞那才怪。但軒轅說話不卑不亢,也并非不合情理,是以兩人不好發作。
青雲望了軒轅一眼,笑了笑道:“但你已習得劍宗武學,已經屬于劍宗一脈,就算讓你入我劍宗門下,也只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
軒轅也悠然笑了笑道:“既然我已屬于劍宗一系,前輩又何必再以這些繁文缛節來局限我呢?劍宗之事也可算是我的事,但我的事可以不屬于劍宗的事,這豈不是對劍宗更有利?”
青雲和青天面面相觑,軒轅所說并非沒有道理,而且更切合實際……
軒轅不等青雲和青天說話,便又開口道:“其實我并非不想加入劍宗,但此刻我身染許多的麻煩,并不想因為自己而為劍宗帶來太多的麻煩。首先,如果我加入劍宗的話,你們便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牽連,與鬼方、東夷部落結怨是必然的,還有,而我并不想這樣。”
青天的目光向青雲望了望,顯得也有些無奈。
青雲的目光卻投向了窗外,半晌才道:“我也不逼你去做你不喜歡做的事,但還有一件事情需托你去辦,本來我欲留你十日,可你并不想入我劍宗,我也就不強留你了!”頓了頓,青雲從懷中掏出一卷獸皮,抛給軒轅,接着道:“這是老夫一生中研究劍法的心得,現在就送給你,當然老夫要你日後再将之轉交給木青!”
軒轅接過獸皮卷,聽完青雲的話倒吓了一跳,不由得有些誠惶誠恐地道:“這……這怎麽使得?晚輩又不是劍宗之人,如何能受得前輩如此厚愛?”
“你也可算是我二弟的半個傳人,不管他是否教過你‘神山鬼劍’武學,這都已不再重要,畢竟神山鬼劍是我二弟的一生所學。我當初曾發過誓,凡會神山鬼劍之人,無論是誰,我都會盡力照顧他。而你不能在青雲堡多呆一些時日,因此我只好讓你自行修習,相信以你的資質,一定不會是一件難事,望你好自為之!”青雲淡淡地道。
軒轅心中湧起一絲莫名的欣喜,這的确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但卻絕對是一件莫大的好事。如果能夠參悟出青雲所學的劍道,那自己在劍道之上将會有着不可估量的進步,但這一切似乎來得太突然了一些。當然,這其中可能涉及到青雲、青玄和青天三兄弟之間的感情恩怨,但軒轅卻并沒有必要去追究這些問題,既然青雲當初發過誓,那自己收下這卷習劍之人夢寐以求的“劍道寶典”也就心安理得了。至于将來把這卷獸皮交給木青那也并無大礙,即使青雲不說,軒轅也會将之交給木青的。因為他能有今天的一切,還不是多虧了木青的這柄含沙神劍?是以,軒轅慨然道:“前輩請放心,我一定會将它交給木青的!”
“嗯,我相信你是個誠實的人,但願我不要看錯了!”青天淡淡地道。
軒轅大有受寵若驚之感,忖道:“你們只怕真的看走了眼,我軒轅的誠實那要看對什麽人,對什麽事!”
“在你未曾離開這裏的時候,有什麽疑難問題可以向我們詢問,不過我要提醒你在這方圓百裏之中,有一個地方,你絕對不能去!”青天肅然道。
軒轅一怔,奇問道:“什麽地方?”
“共工氏的禁地水神谷!”青雲認真地道。
“共工氏的禁地水神谷?”軒轅惑然望了青雲一眼,問道:“那在什麽地方?”
“野竹山北十裏,共工集東八裏,靠近共工氏部落河谷之處,你千萬不能擅入!”青天再次叮囑道。
軒轅滿心的疑惑,卻不知道水神谷究竟有何兇險,竟連青雲和青天這兩大高手也顧忌幾分,可見水神谷必定藏有什麽可怕的東西。想到這裏,軒轅便記起了那條吞噬自己的巨蛇,暗道:“水神谷之中,該不會有像那條巨蛇一般兇猛的怪物吧?那可還是不要去的好!”想到那巨蛇,此刻軒轅猶自心有餘悸。
“謝謝前輩提醒,晚輩會避開水神谷的。”軒轅誠懇地道。
軒轅思索着昨日青雲所演的那幾路劍法,正入神之時,燕瓊、褒弱與葉皇敲門進來。
軒轅望了望二女,心道:“要來了。”思忖間收功而起,剛要說話,便聽燕瓊道:“你是不是嫌我們沒用才将我留在青雲劍宗的?”褒弱雖未說話,但也幽幽望着軒轅,神情悲傷。
原來軒轅與葉皇打算即日動身前去與聖女等人會合,卻将燕瓊、褒弱留在了劍宗。
/* 70 */
我的猿人兄弟(3)
軒轅有些不忍地将她兩人齊齊摟進懷裏,柔聲道:“我知道你們的心思,但這并不只是關系到我個人的使命,如果只與我自己有關,我何不帶着你們一起遠行?只是我還必須對聖女他們負責,更不能在途中出現半點差錯,所以我才決定将你們留下,多則一年,少則半載,我一定會來接你!我已經與青雲前輩講好了,他願意收你們做弟子!”
“啊……”二女聽到軒轅這句話,着實吃了一驚。要知道,在“青雲劍宗”之中,能夠
得到青雲親傳武功的人便只有幾大長老,其他的人根本就沒有這個榮幸,而青雲的武功之高實是燕瓊所向往的,褒弱也在想如果真能跟着青雲學劍,那将來定可以助上軒轅一臂之力。雖是短暫的分別,可意義卻似乎極為重大。
葉皇深明青雲的劍道之精,實已經達到絕頂之境,天下間能勝過他的人大概并不多,卻沒想到青雲對軒轅竟會如此眷顧,連這個要求都已答應。不過,這是一件好事,那是不容置疑的,這樣一來,一年後,軒轅就會又多出二位得力助手。
軒轅和葉皇極為隐密地離開了共工集,知道的只有“青雲劍宗”的幾個高層人物。
兩人所乘之物乃一張小木筏,所備之物,除了大弓之外,其他的全都是一些利于野外生存的物品,如特産于共工集的天麻繩,這是以一種奇草煮爛後晾幹再搓成的繩子,繩子之堅韌和結實絕不下于牛筋,而軒轅的小木筏便是以這種繩子紮結而成的,繩子絕不會在水中腐爛,亦能夠抗拒水底岩石的擦刮,這種筏子的質量絕對沒有問題。
軒轅與葉皇每人都準備了三筒箭,包括獵刀、獸夾、長鈎之類的必備之物,這一切都是配備極為精良的獵人所擁有的東西,也是“青雲劍宗”為軒轅特意準備的。
黃河之中飄流的感覺很刺激,軒轅和葉皇尚是第一次嘗試這種感覺,若非小木筏之上專門設了供扶手的短木柱,只怕他們也會被抛起來。筏子長兩丈,寬一丈五。
兩人之所以選擇小木筏,是因為便于操控,輕巧靈便。筏身的造型極佳,雖不大,但對于葉皇和軒轅兩人來說,活動範圍也夠大的了。同時,小木筏更顯得刺激,由于體小質輕,經常給抛了起來,讓兩人大叫過瘾,如果是大木筏的話,就不可能體會到這種感覺了。
對于這洶湧的河水,軒轅沒有半點畏怯,反而更有回歸大自然之感,顯得無比輕松和惬意,揮舞着手中的竹篙,左揮右點,在一塊塊突出的礁石邊疾飄而過,兩岸的樹木飛速後滑,流水聲、鳥鳴聲、猿啼虎嘯聲,還有一些不知名的怪聲雜亂無章,卻又似乎有序可循,使得軒轅和葉皇心神大暢。兩人輪流操縱小木筏,以他們的武功和眼力,這是極為輕易之事。
筏行四日,軒轅與葉皇皆是晝行夜歇,到了天黑之際,便将小木筏靠岸,在林間射獵為食,白天在筏上則只吃一些幹糧,并非兩人晚上不想行路,而是不能行。河水雖然已經緩和了很多,河道寬闊且沒有對小木筏造成威脅的礁石,但軒轅并不只是為了趕路,而是為了找尋聖女諸人的下落。如果連夜趕路,只怕會錯過聖女諸人,那豈非得不償失?
這天,軒轅終于發現了聖女諸人在河邊所留下的記號,但這卻是兩山相夾的狹谷之間,這是一種僅有軒轅和葉皇才知道的記號,對于外人來說,似乎是一堆毫無意義的亂石,更不引人注目,若非有心,定會錯過。
是夜,軒轅和葉皇将空筏拉上岸,藏于灌木叢之間,便開始了尋找聖女的行動,而此地已經接近九黎之地,若再向東北方向飄流兩日,便可流入渤海之中。
山林空寂,軒轅和葉皇的心頭卻蒙上了一層陰影,順着聖女諸人留下的記號,終于找到了她們紮營之處。
不,不能說是紮營之處,只能說這裏有紮營的痕跡,卻并沒有任何東西留下,也許有,那便是一片零亂的打鬥痕跡。只要是稍有經驗的獵人都會看出,這個地方曾經發生過極為激烈的戰鬥,才使得枝折樹斷,連灌木叢都被斬斷一片。
軒轅和葉皇可以清晰地發現一些留于樹幹之上的掌印,掌印之清晰,似乎是刻上去的,這等功力,連軒轅和葉皇也為之咋舌。當然,想在大樹幹上留下掌印,那很簡單,但若想留下掌印而不損掌緣的一些木屑,卻需要一種極為陰柔且霸道的氣勁才行。
讓軒轅心驚的,是這棵樹的生機盡失,很明顯可以看出,這棵大樹之所以生機盡失,也全因這一掌。
這一掌究竟是誰擊出的呢?是誰有着如此可怕的功力、如此陰毒的掌法?而這裏是不是聖女等人曾經紮營的地方呢?那聖女又為何會不在此地?難道是被這神秘的兇手擄走?
軒轅和葉皇舉着火把四處尋找了一遍,只發現了數具白森森的骨頭,顯然是屍體被虎狼之類的猛獸所食,這讓他們心中的陰影更濃,也更沉重,二人似乎可以感覺到這幾具白骨屬于自己兄弟的,但是……
軒轅不敢多想,但他卻不得不想,因為他幾乎可以肯定,聖女諸人再一次失蹤了。而這次的失蹤可能比上一次更為殘酷,也更為可怕,置身于林中,有種危機四伏之感。
冷風瑟瑟,軒轅只得找一個可以容身的洞穴暫住,雖然他們也帶了獸皮帳,卻并沒有宿于石洞之中安全,在這種原始而荒絕的林間,誰也不知道會有什麽樣的猛獸存在,而軒轅和葉皇又的确需要休息,養足精神去面對可能會發生的事情,白天在木筏之上東抛西蕩也的确極累,而此刻聖女又失去了蹤跡,那暗記也就此而斷,使得軒轅有太多的問題可想。
/* 71 */
我的猿人兄弟(4)
葉皇一直都保持沉默,事實上,他也找不到什麽話好說,如果一切都是事實,說話也無法解決問題,不過他相信軒轅會有所安排。
四更将盡,五更末至之時,軒轅突然被一陣憤怒的怪吼給驚醒,此刻他的疲憊盡去,精神極好,醒來之時篝火仍在燃燒,葉皇也早已醒來,顯然是被這一陣憤怒的怪吼吵醒的。
“是猿人的吼叫聲!”葉皇聽了聽道。
“還有一大群野狼!”軒轅也道。
“嗯。”葉皇點了點頭,問道:“要不要去看看?”
“反正它們這麽叫下去,我們也睡不着,不如去看看。”軒轅說話間迅速背起大弓和箭筒,提劍便向洞外行去。
洞外,篝火無法照到的地方顯得極黑,在白天,像這樣的大森林之中也不會很光亮,何況是在夜晚?不過,黑暗并不能對軒轅造成多大的影響,他的眼睛就像是那些野獸一般,在夜晚仍能清楚地看清周圍的景物,這是連他自己也不明所以的事情,但也沒有必要去深究其中的原因。
吼叫之聲來自兩百米處的一個小谷之中。
葉皇說的并沒有錯,那是一只受傷的猿人,而此刻已經遭遇數十頭野狼圍困,這才發出怒吼。
地上狼屍被活着的狼撕成了白骨,但這些吃了自己同伴屍體的野狼變得更為兇猛。
戰場之上似乎極為慘烈,猿人那如同小山似的巨大身軀已經鮮血淋漓,但卻無法突出野狼的包圍,雖然被其撕裂擊死了十多只野狼,卻無濟于事。
軒轅心中暗驚,以這猿人的力量可以撕裂虎豹,但狼群卻似是它們的克星,這群古老而兇殘的動物那種悍不畏死的鬥志的确是值得佩服的。
“是一只落單的猿人!”葉皇望着那背靠着樹幹、高有丈餘的大猿淡淡地道。
軒轅當然知道,這種猿人也是屬于群居的,只有極個別的是單獨行動,而這一只看來就是單獨行動的,卻不小心遇上了狼群。
受傷的猿人似乎也更為兇悍,兩只巨大的長臂,對攻來的群狼的威脅極大,但在猿人撕裂狼軀之時,便立刻露出了空門,而這時定會有數只惡狼趁機攻至,緊咬猿人胸腹、大腿,然後就像螞蟻上樹一般,數十只狼全都附在猿人那碩大如山的軀體上,如吸血螞蟥般争先恐後地撕咬,等猿人再次揮動長臂來攻時,這群野狼立即知趣地躍開,一攻一退,井然有序,但卻苦了猿人。
軒轅雖然不介意殺生,但看到這種血淋淋的場面也禁不住毛骨悚然,立刻想到那幾堆白骨。
葉皇向軒轅望了一眼,他雖然沒有軒轅那樣的眼力,也将這血淋淋的場面看在眼裏,更感到軒轅心裏升起一股殺機。
“你要救這只猿人?”葉皇奇問道。
“不,我要殺盡這群野狼,也許那幾具白骨就是它們的傑作!”軒轅想到那幾堆白骨可能是葉七或花猛諸人的,心中禁不住升起一團狂熱的仇恨和殺機。
葉皇的眸子裏也閃過了一縷殺機,那是因為他對軒轅的懷疑極為贊同,但在他決定大開殺戒時,軒轅的箭已經射了出去。
軒轅的箭極快,也準确得無可挑剔,他的眼睛根本就不受黑夜的影響。
箭發連珠,“嗖嗖……”一連四箭,沒有一支箭偏離野狼的心髒。
對于山中獵獸,軒轅只是不想表現自己,在有僑族中,他一直藏而不露,但此刻卻根本沒有必要如此,是以,他放手射殺了。
“好箭法!”葉皇的贊賞聲剛落,便聽到了幾聲野狼的慘嚎傳了過來,那撲向猿人的幾只狼全都一箭斃命,沖勢未竭的屍體被猿人的長臂掃出數丈。
“嗖嗖……”軒轅不說話,一邊大步向狼群逼去,一邊拉弦射箭,葉皇在軒轅這種豪氣的激發之下,也長嘯一聲,勁箭離弦而出。
那群野狼本來見猿人再也支持不了多久,攻勢也就更為緊密,但突然又殺出兩個死神般的殺手,狼群不由得陣勢微亂,立刻有二十多只野狼調頭向軒轅撲來。
軒轅在射出第十一支勁箭時,狼群便已撲面而來。
軒轅長笑一聲,将大弓向一根樹枝上一挂,拳腳猶如奔雷一般,這群野狼根本就沒有任何近身的機會,被拳擊中的一定會腦漿迸濺,被腳踢中的,也會倒跌而出。
葉皇卻不像軒轅,一開始他便出劍,他的劍快得連兇狼想逃也逃不了。
狼血奇腥,但卻更激起了葉皇的殺機。
猿人突見來了救星,雖然并非同類,但也精神大振,怪吼連天,竟似與葉皇和軒轅的嘯聲相呼相應。
狼群開始撤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