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完結篇
第一卷 第一章 被上蒼詛咒的命運
(更新時間:2004-08-25 本章字數:2823 九衆書苑整理)
--------------------------------------------------------------------------------
湘水北流,貫穿湖南,直達洞庭湖。一路江波拍岸,水聲激蕩,風景無限。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領袖締造者毛澤東的故鄉,同時也是很多對近代中國歷史影響極大的人物的故土,曾國藩、左宗堂、胡林翼、彭德懷、賀龍、羅榮桓、劉少奇、陳天華等等,還有已離任的有“經濟沙皇”之稱的朱總理同樣也是出生于湖南。湖南歷來以出産中興名臣、國家砥柱而聲聞于世。這些偉大的人物深受湖湘文化熏陶,幾乎每人都有湖南人典型的執着倔強、堅毅不屈、睿智機敏的共同品性。在軍隊中“無湘不成軍”早已成為廣為人知的格言。湖南兵作戰勇敢,善于戰術,機靈善戰,在部隊中深受長官們的重視重用。我們的主人公龍镔就是生于斯長于斯的,無可避免,他亦身具湖南人的共同本性,并且由于他特殊的經歷這種個性在他身上顯得格外張揚。
湘中地帶,丘巒起伏,萬山疊翠,千溪漫流。在湘江的主要支流資江的流域裏有一座千年小山城,山城東北部有一座熊山,綿綿數十裏,高巍遠峙,曾經到處林木蔽天。相傳這是蚩尤的故土,也是他的埋身之所。不過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埋在哪裏,畢竟那是幾千年的過去,而且又沒有文字記載相流傳。本來林木蔽天風光無限的土地,在那史無前例的大躍進裏樹木竟被砍伐一空,大煉所謂的鋼鐵。這是一個讓人笑不出來的笑話,鋼鐵當然是煉不出來的,煉出來的只是大堆大堆的鐵渣。沒有人想到這一切的後果是多麽嚴重,溪水斷流了,樹木沒有了,飛禽走獸沒有了,就連當地村民基本的柴禾也成了嚴重的問題。樹木對于當地的村民來說是他們的生命之根,沒有了根,村民的生活極其困苦。沒有樹木保持水土,村民在那山上開墾的田土上種植谷物往往收成很低。這座山城是革命老區,同時又是全國的貧困縣。
熊山西側臨江多是陡壁懸崖,離江面數百米,險不可攀,石壁上到處斑斓蒼駁,茅草叢生。在資江與熊山交接的地段有一個大灣,在大灣的地段有一片大約百十餘畝的沙灘,從沙灘往上看有一條不是很寬卻很陡的小路,路上雖鋪着碎石,但雨天仍是極難行走。路彎彎曲曲直達山頂。路的盡頭就是大風村和古寨村的所在地。這也是熊山西端尚存的幾處山林,山林的樹木也不多了,不過還稱得上是林。每到黃昏,山林裏就到處都是鳥叫。順着山林朝下,村民們祖祖輩輩開墾了不少梯田,上面種植着水稻和雜糧,村民一年的口糧全部在此,對村民來說比命還重要。大風村和古寨村兩村全部人口加起來也不過一千五六百人,人多田少,所幸改革開放後精壯勞力到外打工,總算補貼了一些家用,比以前日子好過很多了。村民們的命根還有一個就是那個經年不息流着山泉的山洞,他供養着這裏世世代代的千百生靈。小路是山村通向鄉政府唯一的路,從小路下到河邊就有将近4裏,再從沙灘沿着江邊艱難的小道走上十三四裏才到天雷鄉政府所在地。
天雷鄉是隸屬湘中山城的一個特困鄉,書記姓段,鄉長姓曹,都是外鄉人,鄉領導裏只有人大主席齊運海是本鄉人。政府旁邊就是全鄉唯一的集貿市場,每逢陰歷一、六這個市場就會湧來無數趕集的人們。市場過去不到100米就是天雷中學和天雷中心小學的所在地,幾乎全鄉所有的比較優秀的學生都在這裏學習,路程太遠的就在學校寄宿。
一九九五年十歲的龍镔就在天雷中心小學讀四年級。說起龍镔,大風村和古寨村的老人都知道一個傳說,傳說他的先祖是受到上天的詛咒,世代先祖永遠只能留下一個後人,哪怕你生的再多,流下的這個後人只能是男丁,所有的龍家族人都不能超過30歲,而那些龍姓配偶最後都會在男人死後一年死掉,死去的原因不外兩條一是發瘋二是太過想念丈夫自盡而死。這個傳說在山村流傳了幾百年,沒有人懷疑,因為龍家後院的小土坡上埋着的龍家先人幾乎全部都是30歲之前就死的,而且據說全部是自己事先就挖好墓穴,打好石碑,只等一死就埋葬。先祖們早就認命,為了避免丢下的孤兒寡母無力操辦自己的喪事,總是預先就準備好這一切。雖世居于此幾近千年,但曾未見有人逃過此劫。龍家人知道這是命,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也逃不掉命運的主宰。
家譜上曾記載,龍家二十八祖在自己28歲時攜帶妻兒逃到雲南,結果在三十歲生日前夜突然全身血管爆裂,只餘最後一口氣告知妻兒将骨骸運返故土并用血在家譜上寫到凡我後代兒孫,不得妄想破除詛咒,否則慘不忍言。龍家四十七詛是名将軍在明朝鐵帥袁崇煥手下,在二十九歲生日那天與清軍大戰,莫名其妙吐血身亡。最後妻兒在兩個親兵的護送下,将骨骸運回老家。殊不知當夜妻子在丈夫棺木前吞金自盡,留下不足五歲的孤兒。為了撫養未長大的孤兒,又不能違背将軍遺言,齊姓親兵就在這個山上紮根将小孩撫養成人。至此,龍家就安守命運再沒有人獨自離開小城。由于當地人都不敢将自己的女孩嫁給龍家,所以龍家人歷來都是在外娶(買)妻,并且将妻子帶進門後馬上斷絕和妻家來往,以免詛咒禍延人家。對于龍家而言是沒有親戚的。他們除了出外謀妻,剩餘的就是等待命運準确的裁決。
龍家的家譜是龍家三始祖在隋朝未年用青銅所制,歷代先祖用刻刀在這僅僅二十頁的銅版上篆刻,再用銀子填充凹處,幾乎每位先祖的字跡都鐵畫銀勾,極其有力。翻開家譜,極為簡單,盡管不少先祖娶過幾房妻妾,也生養過幾個小孩,但無一例外女孩都在未成年時就死,而男孩永遠不會同時存在兩個,如果大男孩在世那麽小男孩決不會超過100天,要想小男孩活着,除非大男孩在小的100天之前就出意外。家譜上均記載了這些往事。每位先祖都多少刻了幾條對後人要講的至理名言。
所有的龍家男人都是極其健碩俊美的,龍家優秀奇特的基因決定了他們奇特的魅力,幾乎有記載以來,他們的配偶全部都是非常美麗的,并且全部在龍家人告知自己家族的事情之後依舊義無返顧的嫁給他們。龍镔的母親是湖北人,與龍家第六十三世傳人龍行相結識于武漢黃鶴樓,半個月後就随龍行來到故鄉,盡情享受着婚後的濃情蜜意。盡管是在山野,但是真摯的愛情淡化了艱苦的生活。
龍镔本有一個哥哥,誰知在他九十天時,他五歲的哥哥偷偷下河游泳,在淺水中淹死。父親龍行悲痛欲絕,在小龍镔三個月時夜間行路由于精神恍惚,墜崖身亡,九個月後,母親在整日以淚洗臉中生機喪失,發瘋而死。小龍镔這時已經會走路了,他仿佛早就知道了這一切會發生,不管別人怎麽抱他,他死命的抱着母親的屍體,不哭也不吵,只用滿是淚的眼睛死命的看着母親的臉。
齊爺爺是齊姓親兵的後代,齊姓在天雷鄉人數很少,只有了了幾人。鄉人大主席齊運海就是齊爺爺的遠方表親,按輩分要叫齊爺爺的叔叔,不過齊運海從來不屑叫這個老頭。齊爺爺是鄉裏的孤寡老人,沒有兒女,他和龍镔的爺爺簡直情同兄弟,由于祖輩的原因,齊龍兩家歷來以親戚相稱。坦白的說,齊家對龍家是恩重如山,幾百年的傾心照顧,沒有齊家就沒有龍家。在龍镔看來更是如此。
失去了雙親的龍镔被年近六十的齊爺爺帶着,兩人相依為命,齊爺爺平時種種地,每逢趕集就背上龍镔來到集市賣草鞋、竹制品、山上挖的一些草藥,還擺個地攤,寫些紅白喜喪的對聯祭文賺點潤筆費。一老一少的日子雖然清苦但是還不至于缺衣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