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美好的童年
(更新時間:2004-08-25 本章字數:2767 九衆書苑整理)
--------------------------------------------------------------------------------
在小龍镔三歲半時,齊爺爺就開始教他認字。讓齊爺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小家夥對書本知識有種天然的領悟力,尤其對字的結構更是舉一知十。
齊爺爺最初為了讓他怎樣來理解漢字的含義,總是告訴他古人倉颉是根據什麽來創造漢字的,什麽形聲、會意、指事、象形等等,結果他在三個月後就基本上會分解漢字。齊爺爺總是抱怨現代簡體字簡化掉了漢字的真正精華,所以,他根本就不教龍镔認識簡體字,并且,他極力排斥什麽鋼筆、鉛筆、圓珠筆,從一開始他就要求龍镔用毛筆寫字。可憐三歲的小孩胖忽忽的小手抓着毛筆就如同千斤重擔,最後齊爺爺只得暫時放棄毛筆寫字,改由木棍在土地上劃,直到龍镔五歲才用毛筆寫字。
小孩子總是對一切新鮮的事物有着強烈的求知本能,每每在齊爺爺勞作時,小龍镔就獨自兒在地上寫劃,從來不對齊爺爺瞎攪胡纏。在山村其他小孩還只知道一二三四的時候,不足七歲的龍镔已經認識完了将近八千漢字。當然齊爺爺滿嘴的土音絕對教不準龍镔的發音。
龍镔最大的愛好就是翻閱齊爺爺櫃子裏的書,每天一完成爺爺布置的學習任務後就是倒過來翻過去的看那些書,盡管對書中意思不盡了了,卻興致不減。
在龍镔三歲的時候,為了給小龍镔保證充足的營養,齊爺爺就喂了兩頭豬幾只雞,既要喂豬又要種地種菜,還要照顧小孩,這對于一個年過六十的老人來說,生活不免太過艱難。所以龍镔在五歲的時候就已經學會割豬草給菜地澆水,打掃房屋,喂雞。在別的小孩嬉吵玩鬧時,他總是在做事。
滿村的人們無不在贊美和欣賞這小孩同時,又感嘆于他未來不可避免的命運。尤其是那些善良的女人更是在暗暗燒香拜佛,祈求上天不要再将那悲慘的命運降臨在他的頭上。
在龍镔六歲時,齊爺爺就帶着他上山挖草藥。熊山曾經是珍禽異獸,奇花異草的天堂,雖然四十年前的災難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但是多多少少總還有些名貴藥材。從山上采來草藥,根據古法進行炮制後,賣到集上的中藥店,一年下來,也是一筆收入。采藥是要講究季節的,什麽時候挖什麽藥,非常關鍵,一旦誤時,則藥性大減。天雷鄉中藥店的老中醫劉德許是齊爺爺的藥材需要大戶。有時,劉老中醫需要新鮮的草藥常托信給齊爺爺,齊爺爺從不誤事。劉老中醫的醫術是方圓百裏人所皆知的,治人無數。
熊山頂上美麗的風景是龍镔最為遐想的去處,但是去頂峰是沒有路的,到處都是人深的灌木雜草,裏頭蛇蟲鼠蟻防不勝防,很多有劇毒。這些劇毒生物很多都是很好的藥材。
龍镔在随爺爺采藥不到一年就基本上學會了識別和制藥,學會了一些較簡單的防治中毒和解毒的方法。在采藥的途中,齊爺爺經常能找到一些小獸的洞穴,象狗灌、刺猬、穿山甲、豪豬等等這些比較容易捕捉的小動物,爺爺總是和龍镔一道用樹葉點火生煙把它熏出來活捉。
這些動物拿到集市那可是山珍野味,可賣不少錢。七歲的龍镔在小夥伴的眼裏是不合群的怪物,在大人們的眼裏是萬中無一的好孩子,在齊爺爺和劉老中醫的眼裏是世間少有的天才。曾經有一次齊爺爺在劉老中醫家裏喝了點酒,把龍镔不到七歲就學會了八千漢字看完了幾十本古書的事告訴了老中醫,讓老中醫目瞪口呆了半天,直到對龍镔進行驗證方才稱贊不已。
※※※
一九九年農歷七月十六,這天又是天雷鄉趕集的日子。龍镔和齊爺爺早早起來,吃了一點昨夜煨在炕裏的紅薯,煮了豬食喂了豬,把雞放出來後就背上藥材和前天在山上下套新抓的一只果子貍下山了。爺爺已經六十多了,身子骨大不如以前,走走歇歇,十來裏路用了兩個小時才走到,到了集市已經是快十點了。
好容易在劉老中醫的藥店門口搭起板子,擺好寫東西的文房四寶,集市上的人就越來越多。今天寫對聯的人很多,不少人都是老顧主了,對他們,爺爺向來只收一點紙墨錢,一副對聯只要一塊錢。仲夏的天氣熱不可擋,爺爺頭昏得不行,劉老中醫一探脈,中暑了,趕緊擡到屋裏吃了點藥,但是對聯卻無法再寫下去。爺爺的字是遠近有名的,顧客們常常慕名而來。
眼見圍觀在爺爺身旁的求字者還有很多,龍镔抓起毛筆就把剛才爺爺沒寫完的寫完,轉身交給了那位村民。村民很是奇怪,怎麽一模一樣?的确,沒有多少人願意相信這是這個七歲的小孩寫的。接下來随着龍镔運筆如飛的寫就村民們所需要的對子,四處響起一片啧啧稱贊之聲。果子貍賣了五十圓錢,龍镔跑到供銷社買了一包牛奶粉一斤紅砂糖,在劉老中醫家用開水泡上了一杯濃稠的牛奶,放在齊爺爺床前。
Advertisement
劉老中醫默默的看着這一切,心裏感慨到:這是一個八歲的小孩嗎?
集市散去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三點了,齊爺爺也終于恢複如常了。劉老中醫和他們一起吃過午飯後,龍镔過去收拾東西,老中醫問齊爺爺到:老齊,小龍今年八歲了吧?
齊爺爺想了想:已經滿了八歲,上個月滿的。
老中醫頓了一下:你看,不知不覺都到上學的年紀了齊爺爺掏出旱煙管,在鞋底砸了砸,一邊掏煙袋一邊說:八歲了,是早該上學了老中醫從做上摸出一根煙遞給齊爺爺:抽我的吧,你那味太沖!老夥計,你對小龍有什麽打算呀?你不會要他一輩子幹你這行吧?
齊爺爺皺了下眉:老夥計,我知道,可是你看這小子懂的不比我少,莫不成還要他從一年級學?
老中醫哈哈笑道:這你放心,我兒子就在天雷中學教書,我看這個忙我可以幫,說不好連小龍的學費都可以免!你們明天從山上下來,我帶你們去學校見老師。
齊爺爺詫異道:有這等好事?
老中醫笑道:老鬼!小龍是個孤兒,這個學校會照顧,小龍更是我們天雷鄉的天才,這樣的學生誰不願意收?你就等着瞧吧!
※※※
第二天,齊爺爺、龍镔和老中醫一起來到天雷中學找到老中醫的兒子,老中醫的兒子早就聽老中醫講過龍镔的才華,趕忙帶着他來到中心小學找到校長吳中華,把龍镔的基本情況介紹一下後請求校長組織幾個老師進行面試。
幾個在校的老師驚聞有這種才子早就聚在一起紛紛要求校長進行當面考試,本不願相信這類天方夜談的校長迫于群情勉強答應。在衆人的圍觀下,龍镔先是鋪開報紙揮毫書就唐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又拿出齊爺爺的那本線裝書三國演義,用齊爺爺親傳的語音開口朗讀起來。衆人看着一個不到四尺的幼童搖頭晃腦的讀着古書,全部在驚嘆之餘哈哈大笑。衆人仔細的品位着龍镔的毛筆字,雖然略顯稚嫩,但是仍有力透紙背之感。
經過他們全面的考核,他們發現這個小家夥除了會寫字認字看書以外,對其他功課一竅不通。他們決定對龍镔進行特殊培養。當過後校長在向全體老師通報情況後,大家一起分析覺得必須要對龍镔采用特殊教育方式,直接從三年級開始讀,由水平最高的幾個老師對他進行一二年級的功課輔導。不僅全部免除龍镔的學雜費還全免龍镔的中餐夥食費,直接在教師食堂就餐。
這對龍镔和齊爺爺來說這突然降臨的好運似乎是讓他們進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