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書名:THE SILMARILLION

原著:J.R.R.TOLKIEN

整理:CHARISTOPHER TOLKIEN

翻譯:鄧嘉宛

本書繁體版權為聯經出版社所有,本書受我國著作權法和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的保護。任何人均不得以牟利為目的将其全部或部分內容在未經合法授權的情況下,進行複制、複制、發行、出租、改編,或以其他任何非法方式侵害版權者的合法權益,違反本聲明者将被追究一切法律責任

~~~~~~~~~~~~~~~~~~~~

譯序 鄧嘉宛

創新之書

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與《精靈寶鑽》已經完稿多時,而大西洋兩岸仍遲遲不肯按托爾金的要求将兩書同時出版:心焦的托爾金於是寫了一封長達萬言的信給美國出版商,闡明他創作這整個神話世界的緣起與故事始末:

我從早年就對自己所愛之鄉土沒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傷。希臘、羅馬、塞爾特、德國、斯堪地那維亞、芬蘭都有根植於自己語言的神話,唯獨英文沒有;亞瑟王的故事是英國的,不是英文的,因此無法取代我的失落感……。我要為英文寫一則神話,一則遙遠的傳奇,以精靈的眼睛來看天地初開以降的一切事……。更重要的是,我要在這則神話中清楚明确地包含基督教的信仰。我相信所有的傳奇與神話,如同所有的藝術,絕大部分是源自於「真相」(truth),卻以隐約的方式反映出道德與宗教上的真理(或錯誤)。這些故事是全新的……

是的,這些故事是全新的。在接下來的五十年中,這些故事享譽全球,代代相傳,閱讀人口以億計算,一掃當年無人願意出版的窘困。這兩巨冊神話中的《魔戒》,因為有哈比人,也因為完整易讀,而得以在一九五四及五五年出版。但是耗盡托爾金畢生之力的《精靈寶鑽》,一直拖到作者去世四年後的一九七七年才得問世,全球讀者在看完《魔戒》後的惆悵與疑惑,那種好像不應該只有這樣的感覺,終於得到纾解;然後,大家萌生了更多的問題,更多的想像,然後有了奇幻文學。從這本融合了宇宙論、神話學以及悲劇的《精靈寶鑽》,讀者可以看見托爾金所架構的神話世界,其格局的恢弘精深,實在令人嘆為觀止。事實上,《精靈寶鑽》在不得出版後,托爾金開始不斷補述及改寫,終其一生沒有完成。托爾金的兒子克理斯多福在父親去世後開始整理遺稿,他先按父親遺願編出了這本較完整的《精靈寶鑽》,接著又陸續編出了《未完成的故事》(Unfinished Tales)以及十一本的「中土世界的歷史」,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找來看看。

美好事物的堕落

以精靈的觀點所記述的史書《精靈寶鑽》,筆調深沉,與《魔戒》哈比人的輕松敘事十分不同。這本托爾金在一次世界大戰時於戰壕中構思,後來因戰壕熱躺在醫院中寫下片段,於一九二六年正式開筆并在一九三七年之前就已完稿的遠古神話,說的是一則悲傷的堕落故事;美好的事物堕落衰亡,不論是造物者還是旁觀者,內心的遺憾與難過都是難以言喻的。

首先是集一切優點於一身的精靈。不死不滅又大有力量的種族(包括神靈),在仙境樂園中之所以會走向堕落,很大一個誘因在於占有。貪戀他人之物固然危險,一心想要獨占屬於自己的事物,也會導致可怕的後果。精靈中最優秀的諾多族王子費諾制造了奇特的精靈寶鑽,索倫的師傅魔茍斯在貪妒之中奪寶殺人,於是費諾發下可怕的誓言,鼓動全族百姓背叛諸神,離開樂園,回到中土向魔茍斯發動一次又一次的戰争,終於導致整個諾多族落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然後是大有力量的人類。人類如果能活五百歲,沒有疾病的侵害,又很慢才衰老,這樣不是很好嗎?故事中那群雖會死亡,但是集智力、能力、財力與勢力於一身的努曼諾爾人,走向堕落的最主要誘因,來自於禁令。愈是有力量的人,愈不能忍受禁令。在第一紀元的正邪大戰中,那些幫助精靈抵擋邪惡魔茍斯的人類,最後得到諸神賞給他們智慧、能力與長壽;但是與此同時,諸神也設下他們不得涉足不死樂園的禁令。於是,這群人類在走到文明最颠峰之際,因為舍不得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拒絕邁向死亡,因為怕死而盲目,被騙破壞了禁令;獲罪於天,無所禱也,滅亡降臨。

死亡不好嗎?托爾金說死亡是一項禮物,是神給人脫離時間之下日益衰頹之世界的禮物。不死的精靈必須永遠跟世界綁在一起,不論世界變成什麽樣子,他們都與它共存亡。面對令人疲憊與厭倦的事物,既不能改變又不能脫離,永遠不能脫離,天底下還有比這更恐怖的事嗎?

Advertisement

奇特的勝利方式

精靈失敗,人類失敗,愈覺得自己力量強大傲視群倫的人就敗得愈慘。於是,托爾金在《魔戒》中寫了一支全新的,這世界過去從來沒有過的子民:哈比人。托爾金筆下這群最具吸引力的哈比人,不但會死,而且力小智微,成天除了忙著吃喝快樂,幾乎沒有別的大事;反正天塌下來有比他們高大兩倍以上的種族頂著。

不料,這群看來甚是無用的弱小之輩,在面對引誘與邪惡的壓迫下,竟是唯一能夠反敗為勝的種族。有趣的是,他們的致勝之道與我們今日的概念相差甚遠。哈比人無兵無馬,無財無勢,出了家門甚至會迷路;他們之所以能打贏正邪對抗的大戰,除了勇敢,靠的純粹是善良、忠誠、犧牲、喜樂的心、堅定的愛以及永遠懷抱希望。

住在這個喧嚣急躁昏亂的小島上,拼命競争功課與工作的我們,面對這群哈比人,面對他們的致勝之道,他們身上的平凡美德,我們究竟是羨慕效法,還是覺得前面兩個種族的力量比較有用?或許最好是有財(才)有勢又善良喜樂。嗯,這也不是沒有啦,托爾金故事中那些西方樂園裏的諸神好像就是這樣。

閱讀托爾金

閱讀托爾金的樂趣可以有三層。第一層是純粹享受閱讀樂趣,看一個好故事,讀完就完了。第二層是探究作者架構創作故事的源頭;托爾金以舊約聖經為藍本寫了《精靈寶鑽》,以新約聖經為藍本寫了《魔戒》;喜歡托爾金的人不妨找本聖經讀讀當中的故事,可能會有意想下到的收獲。如果還有餘力,可以閱讀啓發托爾金甚深的英文古詩《貝奧武夫》(Beowulf),只是不知有無好的中文譯本。

第三層難度就高了,那是得下點功夫去認識精靈語,甚至構成精靈語的歐洲與近東地區的古文。我曾拿了幾個人名地名去問了一下我的舊約神學教授Dr·W·H·Bicksler,他也是近東古文學家,他問我:「你在翻譯北歐神話嗎?這些名字看起來很像;喔,不,Iluvata這個字是亞述文,Ild是亞述文中的「神」,vatar是亞述文中的「父親」。真有意思,你在翻譯什麽啊?」

你說呢?要我不對托爾金佩服得五體投地,很難。

故事中的語言

托爾金是語言學家,精通古歐洲語言,他寫這些神話的另一個目的,是為自己發明的精靈語言找一個使用的舞臺。他假托哈比人比爾博之手,在瑞文戴爾将精靈文的史書翻譯成人類的通用語(也就是英文),讓後人得以一窺那早已消逝的遠古世界。

問題在於,美麗的精靈文在翻譯成中文時,經常變成一長串既無意義又難記的怪名稱。我根據一份托爾金自己所寫,論及翻譯《魔戒》中各精靈語名稱的:"Guide to the Names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來進行本書的翻譯,同時也盡量保持某些已在《魔戒》新譯本中多次出現的譯名,以免對讀者造成太大的困擾。另外,我将原書的索引加上了編號,同時參考數種資料,随著每個新名詞的出現寫了簡單的譯注,希望不是給讀者帶來更多的負擔。

我寫注根據三個原則:㈠讓讀者在看到精靈語名稱時盡可能認識它的意思,如果作者沒在該名稱後立即加上解釋,我便簡述其意;㈡把跟《魔戒》有關的人物、事件、地點加上連結,讓讀者可以迅速掌握本書與《魔戒》的關系;㈢對一些因宗教或文化差異而可能産生的閱讀障礙,以及故事下同版本的差異,加上說明。托爾金所建構之神話世界的深奧,有一大部分表現在語言與名稱的變化上,若是輕易跳過,殊為可惜。

如果精靈文難學,在現世又無用(嗯,這世界上還真有人學也有人用),那麽學英文讀原版的《魔戒》也很好,享受原味精華;畢竟,譯本跟原文總是存在著差距。

致謝

最後,感謝林載爵總編輯接受建議出版此書,讓讀者有福再次讀到托爾金的钜作。感謝主編艾琳體諒我無法提早交稿,而必須迫使自己在火燒眉毛的情況下編書。謝謝美姝耐煩的審校,抓出我好些盲點與錯別字,讓我中英文都大有進步。另外,要感謝法國的托爾金學者Edward.J.Kloczko在幾處疑難點上的查證解明,以及特別謝謝介紹我看《魔戒》并且一路領我閱讀托爾金的朋友Constantine Pinakoulakis,Without your guidance and help,I never could have down the Work.

最最後,我要感謝恩師朱西寧先生。朱老師帶領我信了耶稣,我的人生從那一刻起完全不同。在朱老師的鼓勵下,大學聯考英文考兩分的我,後來讀了關渡基督書院的英文系,苦熬到畢業,後來居然從事翻譯工作。

一九九八年複活節前的一個傍晚,我從英國飛抵自幼夢寐以求的希臘,認識了C.P.;兩天後朱老師在臺灣過世。希臘行的最後一日,C.P.将一本英文版的《魔戒》放在我手中。二〇〇二年複活節過後幾日,朱老師過世四年後,未完成的遺作《華太平家傳》發表;當天傍晚艾琳來電告知我《精靈寶鑽》取得版權,進行翻譯無慮。事就這樣成了。希臘人說命運,中國人說緣分,基督徒說恩典;我相信兩位文學大師必在天父座前歡聚暢談。願榮耀都歸給它。

二〇〇二年十月

於 唭哩岸

前言

《精靈寶鑽》在其作者過世四年後,終於出版了。故事述說的是那段遠古的年代——也可稱之為世界的第一紀元所發生的事。《魔戒》所記述的是第三紀元結束前,所發生的一些轟轟烈烈的事;但是《精靈寶鑽》是往上追溯更深遠的、過去的傳奇;那時,第一位黑暗大君魔茍斯仍居住在中土大陸,高等精靈們一次又一次向他發動戰争,想要奪回精靈寶鑽。

不過,《精靈寶鑽》不只是記述與《魔戒》相關的早期事件而已,書中概念的全部要點與精髓,本身也極早就出現了。事實上,早在半個多世紀前就有了,雖然那時它不叫做《精靈寶鑽》;這故事的一些斷簡殘篇,最早可追溯到一九一七年,大都是鉛筆匆匆記下的、這部神話的中心故事。但是它從未發表過(當然,有些片段可在《魔戒》中瞥見),并且,在我父親一生長長的年歲裏,他從未放棄它,即使在他晚年,他也始終沒有停筆。在早年,《精靈寶鑽》一直被當作只是一個龐大故事的架構,每個環節互相牽連,少有大更動;在許久之前,它就成為他日後作品的固定傳統與背景。但事實上,這故事本身遠遠超過了一個固定的框架內容,并且,即使是在涉及它所描繪之世界的本質上,一些特定的基本思想概念也不是始終不變的;同樣的一則傳說,會以不同的風格,不同的長短內容,重述,再重述。於是,各則傳說的變化與版本,不論是在宏觀綜覽還是在幽微細節上,都随著時間的推展而愈發盤根錯節、層層疊疊、四處彌漫,以至於要有一個最終、确定的版本,看來是做不到了。除此之外,這些古老的傳說故事(如今,「古老」不單指它們源自遙遠的第一紀元,也指我父親的年歲老邁了),也成了他那最深奧之思的寶庫與傳達媒介。在他晚年的作品中,神話與詩歌都潛沈到他既有的神學與哲學思想背後去了:也因此造成無法相容的風格與基調。在我父親過世後,想辦法把這些作品整理出版的責任,落到了我身上。而我也清楚看到,企圖将這些變化多端的文本出版成一本單行本,以顯示《精靈寶鑽》真的是一個持續演變推展超過了半個世紀的創作,只會使讀者愈看愈糊塗而已,也會淹沒整個故事的精髓。因此,我決定先整理出一本在我看來最連貫、本質上最前後一致的內容。在這過程中,本書最後幾章(從<圖林·特倫拔之死>開始)的篩選尤其困難,有許多年那些故事始終都沒什麽更動,但在某些方面卻與書中其他更完整的概念格格不入。讀者不必在書中找尋完整的一致性(不論是《精靈寶鑽》一書本身,還是《精靈寶鑽》與其他我父親已出版的作品之間),否則只會耗費無數時間和不必要的力氣。此外,我父親後來将《精靈寶鑽》視為一則編纂與摘要的故事,是從古老傳說裏那得以幸存的龐大又變化多端的素材中(有詩歌、編年史和口傳故事)長久編纂來的;這個概念,事實上也一直與本書的真實歷史相似,這故事有許多早期的散文與詩歌做基礎,當發展到了某個程度,便有确實的概略敘述,而非單有理論而已。這或許要歸因於敘述速度的變化與各處細節的完整性不同之故,譬如,關於安戈洛墜姆是幾時崩塌的,魔茍斯是幾時被推翻的,除了渺遠的第一紀元之結束的記載外,在圖林·特倫拔的故事中,對此事地點與動機的記載有相當的差異;另外在風格與描述上也有好些不同,有些晦澀不明,有些則缺乏聚合性,完全連不在一起。再舉一例,在<維拉本紀>裏,我們必須假設,其中有大部分必定是艾爾達精靈住在維林諾的遠古年代裏所寫成的,但它在往後的年代裏遭到了修改;因此,這解釋了該篇章的觀點與時态何以不停地變來變去,那些天上的神靈一下近在眼前,在世界上來來去去,一下又遠在天邊,成了只存在於記憶中的消失神靈。

因此,雖然本書的書名必須稱為《精靈寶鑽》,但其內容所包含的不只<精靈寶鑽争戰史>而已,同時也還包含了另外四個短篇故事。列在本書一開始的<埃努的大樂章>以及<維拉本紀>,确實是跟《精靈寶鑽》有密切的關系;但是列在最後的<努曼諾爾淪亡史>以及<魔戒與第三紀元>,則是(這一定要強調)完全分開與獨立的。之所以将這兩篇故事放進來,是按照我父親明确的意思;因為加入這兩篇故事,整部歷史因之得以從<埃努的大樂章>,也就是天地世界的開始,一直走到第三紀元結束時,魔戒攜帶者從希斯隆的海港啓航離去。

本書中所出現的特定名詞極其繁多,因此我在書後列了一份完整的索引;但那些在第一紀元的故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人物(精靈和人類)卻不是很多,我為這些人物列了家譜表。此外,那些看來頗為複雜,不同部族精靈的名稱也列了表;另外附上的還有精靈名詞的發音方法,以及構成這些名詞的一些要素;然後還有一張地圖。讀者需要注意的是,這張地圖東邊那座稱之為隆恩山脈、林頓山脈或藍色山脈的大山,在《魔戒》的地圖中卻出現在最西邊。另外書中還附有另一張小地圖,這張地圖是幫助讀者清楚諾多精靈在返回中土大陸後,各精靈王侯所建小王國的位置。為了不使本書過於龐大,我沒再加上別的注釋或評注。事實上,我父親所寫下卻未出版的關於三個紀元的故事敘述、語言資料、歷史資料與哲學思想,十分豐富,我希望将來能有機會出版這當中的某些部分。

在整理出版本書的困難與疑惑中,蓋伊·凱(Guy Kay)在一九七四至一九七五年時與我一同工作,給了我極大的協助。

克裏斯多福·托爾金

埃努的大樂章

始有一如,「獨一之神」,其名在世間稱為伊露維塔;它首先自意念中創造了衆埃努,「神聖的使者」,他們在萬物被造之前與它同在。它向他們說話,向他們提出樂曲的主題。於是他們在它面前開聲歌唱,令它十分歡喜。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們各自獨唱,偶而也有幾位一同和聲,其餘則傾聽;因為他們只個別了解伊露維塔在創造自己時那單一的意念,而随著他們逐步了解手足同侪的旋律,他們也逐漸成長。他們彼此傾聽愈久,了解便愈深,歌聲就愈和諧一致。

一日,伊露維塔召聚所有的埃努到他面前,向他們宣布了一個浩大非凡的主題,對他們揭開比過往它所啓示之事更加偉大玄妙的事理,其初始的光榮與終了的壯麗,令埃努們大為驚奇;因此,他們向伊露維塔躬身敬禮,靜默侍立。於是伊露維塔對他們說:「如今我向你們宣布的這主題,我願汝等和聲共創一偉大樂章。我已用『不滅之火』點燃你們,汝等當各盡所能裝飾這主題,各以自己的思維和才能,勉力為之。我将靜坐傾聽,為那透過你們而被召喚出來的絕美詩歌感到欣喜。」於是,埃努們的聲音,如同各種豎琴與詩琴,各種木管與銅管,各種提琴與管風琴,以及無數放聲高歌的合唱團,開始将伊露維塔的主題譜成偉大的樂章。一首交織無窮的和諧旋律如潮滾滾揚起,遠遠穿越傾聽之耳到達至高與至深之處,整個伊露維塔的居所滿溢著這和聲,這樂章及其回聲飄蕩進入了「空虛之境」中,然而它并不是空的(注:原文是and the music and the echo of the music went out into the Void, and it was not void.。亦可理解為“當音樂和音樂的回響流入虛空,虛空便不再空虛。”)。自從埃努發聲唱作樂曲以來,再沒有一首能比得上這樂章,不過,據說在世界結束之後,衆埃努和伊露維塔的兒女所組成的合唱團,将在伊露維塔面前合唱出比這更偉大的樂章。那時,伊露維塔的主題将全然正确地層現出來,在衆生取得其不朽存在的一刻,所有被創造出來的事物将完全明白自己在所屬群體裏的最終目的,并且彼此将完全了解對方的恰當位置,那時,伊露維塔欣喜莫名,将把秘火賜給他們。但是現在伊露維塔靜坐傾聽,有好長一陣子,一切在它聽來極為美好,整首樂章沒有任何瑕疵。不過當樂章繼續演奏下去,米爾寇的心中卻升起一股念頭,他想把自己想像出來卻跟伊露維塔的主題不協調的事物交織入樂曲中,好使他所頌唱的部分能增添更多的力量與光彩。米爾寇是千千萬萬個埃努中,能力最強、知識最豐富的一位,其他埃努所各別擁有的天賦,他都多少有一點。他常進入「空虛之境」去尋找「不滅之火」,在他內心裏,那股想要創造屬於自己的事物的欲望愈來愈強烈;在他看來,伊露維塔似乎毫不在意那「空虛之境」,而他對它的空無一物卻愈來愈不耐煩。可是他找不到「不滅之火」,因為那火存在於伊露維塔之內。不過,由於他常獨自游蕩,他內心也開始醞釀出許多跟同侪不同的念頭。

如今他把這些念頭交織入音樂裏,不協調的旋律立刻層層環繞在他四周,許多靠近他的埃努因為無法和聲而大感沮喪,他們的思維被打亂了,樂曲也唱得七零八落,不成章法;不但如此,有些埃努甚至放棄了自己原有的想法,開始調整自己的去配合他的。於是米爾寇造成的雜音愈傳愈遠,原本的樂章也陷入狂亂的音樂之洋,不過伊露維塔依舊靜坐傾聽,直到他的寶座前似乎醞釀起一場兇猛的風暴,黑色的巨浪一波接一波在無盡的憤怒中互相争鬥,怎麽都不肯止息。

於是,伊露維塔起身,許多埃努看到他臉上露出微笑;他舉起左手,一個嶄新的主題開始在風暴中顯現,跟先前的主題類似卻又不盡相同,它彙聚能力,充滿了嶄新的美。但米爾寇的噪音更加高漲,與這新的主題糾纏拼搏,這次所引起的沖突比先前的更兇猛狂暴,以致於許多埃努在震驚之餘都住了口,米爾寇漸漸占了上風。於是,伊露維塔再次起身,這回埃努看到他神情凝重;他舉起了右手,看啊!第三個主題緩緩流入了這場混亂中,它跟前兩個都不一樣。一開始時它顯得既溫柔又甜美,如同漣漪般蕩漾開來的聲音形成優雅細致的重重旋律,怎麽沖撞打壓都抑止不了,它自身形成的力量極其博大精深,情況最後轉為兩首樂曲同時在伊露維塔的座前進行,但它們聽起來完全不同。一首既開闊、優美又深奧,十分緩慢,并且揉合了無限的哀傷,又從這哀傷中産生了無以倫比的美。另一首如今自成一體,不過卻十分喧鬧、空泛又不停地重複;談不上和諧,比較像是一堆同時大聲嚷嚷的喇叭,不停高吹著幾個單調刺耳的音符。這喧鬧企圖用兇猛的音量淹沒另一首樂曲,不過它最成功的幾個樂句,聽起來仍是取自另一首曲調,自編自導入它那煞有其事的曲子裏。(注:原文為And it essayed to drown the other music by the violence of its voice, but it seemed that its most triumphant notes were taken by the other and woven into its own solemn pattern.)

這激烈的沖突進行到一半,整個伊露維塔的殿堂都震動顫抖起來,這震動遠遠傳散到無限空寂之中,但是殿堂依舊屹立不搖;伊露維塔第三次起身,它臉上的神情可怕得令人不敢注視。這次它高舉雙手,一股和聲如伊露維塔眼中的光芒般穿透而出,比穹蒼更高比深淵更深,埃努們的樂章嘎然而止。

於是,伊露維塔開口說道:「大能非凡的埃努啊,你們當中最有能力的是米爾寇;但他要知道,所有的埃努都要知道,我是伊露維塔,汝等所唱之曲,我将更進一步展現,使汝看見汝等所成就之事。至於你,米爾寇,将看見所有樂曲的終極之源皆在我,否則無一樂曲得以成形,更無人能不顧我意,任意更改樂曲。任何人企圖更改樂曲,都只會證明我所創造的萬事萬物比他的更加美妙,遠遠超過他的想像。」

埃努們聞言皆感懼怕,但他們還是不理解所聞之言的真正意思;米爾寇滿面羞愧,無地自容,他的內心逐漸由羞惱轉成愠怒。伊露維塔在光輝燦爛中起身,離開它為埃努們所造的美麗境地;埃努們都跟随它前去。

他們來到「空虛之境」,伊露維塔對他們說:「看啊,你們的樂章!」接著向他們展現出一幅景象,讓他們看見先前以耳聽見的;他們眼前出現了一個新宇宙,在空無中央有一球體顯現,存立不墜於空虛之中,卻不屬於空虛。就在他們一邊觀看一邊贊嘆驚奇中,這宇宙展開了它的歷史,在他們看來,它是活的,且不斷成長。埃努們屏氣凝神、鴉雀無聲地凝視了好一陣子之後,伊露維塔再次開口說道:「看啊,你們的樂章!這是你們吟唱之歌謠所生成的;你們每一位都會在眼前我的設計中,找到仿佛是你們自己設計或添加的一切。而你,米爾寇,将會發現所有你心中秘密盤算的念頭,都在其中顯露無遺,你将看到它們也成了整體的一部份,對整體的榮耀有所貢獻。」

随後伊露維塔又向埃努們說了許多其他的事,他們因為記得伊露維塔的話,并了解自己所創作之樂曲,因此知道了更多過去、現在及将來的事,只有少數一些事情他們無法看見,不論是個別思考還是共同會商,都無法參透。因為伊露維塔除了對自己以外,沒有向任何人揭示它所有的一切,而且在未來的每個時代裏,都會有無法預知的新事物出現,因為這些新事物并非源自過去。因此,當這新世界的景象展現在他們面前時,埃努們看見其中包含著他們未曾想過的事物。他們充滿驚奇地看著即将來臨的「伊露維塔的兒女」,還有為這群兒女所準備的居住之地;他們還看到努力創作樂曲的自己,也在忙著預備這居住之地,但他們卻不知道它的創造,除了美麗之外,還有別的目的。這群兒女是伊露維塔獨自構想創造出來的,他們随著第三主題而來,不包含在伊露維塔最初所提出的主題之內,所以衆埃努跟他們的出現沒有絲毫關連。因此,埃努們愈看就愈愛他們,那是一種與他們全然不同的生命,從這群陌生又自由的兒女身上,他們看見伊露維塔的心智所反映出的全新面向,并從其中學到一點它的智慧,這智慧原本是他們見不到的。

所謂伊露維塔的兒女,首先誕生的是精靈,繼之而來的是人類。在充滿耀眼光芒的宇宙中,在廣闊無垠的空間與無數旋轉的火焰中,伊露維塔在時間的深處與無數星辰中選擇了一個地方,做為他們的居住之地。對於只思考雄偉功績,而非詳實精準的埃努而言,它真是個不起眼的小地方,他們在看到整塊阿爾達時,恐怕只會将它當作一支柱子的地基,在上面建造一根通天的圓錐形巨柱,直到頂端比針尖還細為止;有些埃努一心只想著還在塑造的宏偉宇宙,卻不在意其間萬物的微細精準。但是當他們看見這塊居住之地,以及在其中出現的伊露維塔的兒女,他們當中最偉大的幾位,便逐漸将全副心思與意念都轉到這塊地方來。這其中又以米爾寇最想得到它,從一開始,他就在埃努所創作的樂章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不過他僞裝自己的想法,控制住全身上下忽冶忽熱的陣陣騷動,甚至欺騙自己,說他想去那裏安排布置好一切美好的事物,以迎接伊露維塔兒女的到來。但他其實十分渴望征服精靈與人類,要他們都臣服於他的意志,他嫉妒伊露維塔所賦予他們的才能;他希望自己也有臣仆,被他的子民稱為君王,做所有其他意志體的主宰。

但是其他的埃努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浩渺宇宙中這個精靈稱之為阿爾達,也就是地球的居住之地時,他們心中充滿了歡喜,看到那許多的美麗色彩,他們個個眼中都閃耀著快樂的光芒;不過,因著大海澎湃的聲音,他們的內心都感到一股極大的動蕩。他們觀察風向和氣流,觀看鑄造阿爾達的物質,有鐵有石,有金有銀,還有許多其他的物體,其中最令他們贊嘆不已的是水。據艾爾達說,在這地球上,汪洋深水比其他任何物質都存留著更多埃努樂章的回聲;許多伊露維塔的兒女依然毫不停歇地傾聽著大海的聲音,但卻不明白他們為什麽聆聽。

對這汪洋深水,埃努們中被精靈稱之為烏歐牟的,已将他的全部心思都轉向其中;在所有的埃努中,唯有他在音樂上受到伊露維塔最深的教導。埃努們中最高貴的是曼威,他的心思意念總沈浸在風與氣當中。奧力所想的是大地的結構,伊露維塔賜給他的知識與技能只比賜給米爾寇的少一點;不過奧力對自己所做出來的東西愉快又得意,他對所造之物并無占有之心,也無控制之意;因此他會分贈而非囤積它們,他無憂無慮,總是繼續不斷發明創作新的事物。

這時伊露維塔對烏歐牟說:「你看到了嗎?在時間深處的那片小疆域上,米爾寇已在你的領域裏

同類推薦

戰神狂飙

戰神狂飙

世人敢問,何謂戰神?“便是以肉身霸世,拳爆星空,掌裂蒼穹,一路摧枯拉朽,橫推八荒六合!”“便是懷勇猛之心,掠過繁華,吞下寂寞,無畏無懼無敵,唯己永恒不動!”為二者、為...戰神!這是一個身世神秘的少年,為了心中執念,橫渡諸天寰宇,踏遍九天十地,憑借一雙赤手生撕萬千傳說的故事.......戰神崛起,一路狂飙!

伏天氏

伏天氏

東方神州,有人皇立道統,有聖賢宗門傳道,有諸侯雄踞一方王國,諸強林立,神州動亂千萬載,值此之時,一代天驕葉青帝及東凰大帝橫空出世,東方神州一統!
然,葉青帝忽然暴斃,世間雕像盡皆被毀,于世間除名,淪為禁忌;從此神州唯東凰大帝獨尊!
十五年後,東海青州城,一名為葉伏天的少年,開啓了他的傳奇之路…
小說關鍵詞:伏天氏無彈窗,伏天氏,伏天氏最新章節閱讀

神級仙醫在都市

神級仙醫在都市

仙醫者,生死人,肉白骨。
神級仙醫者,敢改閻王令,逆天能改命。
他是仙醫門第二十五代傳人,他資質逆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又是個大學生,本想低調,但螢火蟲在夜中,豈能無光?
行走都市,一路喧嚣,神級仙醫,我心逍遙。

爽文 掠痕
757.2萬字
英雄無敵大宗師

英雄無敵大宗師

被噩夢折磨幾近要挂的徐直決定遵循夢境提示,他眼前豁然打開了一個新世界,不僅不吐血,還身強了,體壯了,邁步上樓都不喘息了。更牛的是,夢境世界中某些技能和東西居然可以帶入到現實世界,這下,發啦啦啦。即便是一只弱雞的叢林妖精,那又有什麽要緊呢,徐直笑眯眯的手一劃,給隊友頭頂套上一層綠光……(參考元素英雄無敵4,英雄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是唐雪見肖遙的經典玄幻小說類作品,唐雪見肖遙主要講述了:唐雪見肖遙簡介:主角:唐雪見肖遙站在離婚大廳的門口,唐雪見想到了八年前和肖遙領證結婚的日子。
也是這樣的下雪天,很冷,但心卻是熱的。
不像此時,四肢冰涼,寒氣入骨。
納蘭小說網提供唐雪見肖遙最新章節,唐雪見肖遙全文免費閱讀,唐雪見肖遙無彈窗廣告清爽在線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