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章

1

農村的四夏大忙季節,也就十來天的時間。但是這十來天的時間忙起來就像是救火似的,比救火還要急,農民是沒日沒夜地幹,起早帶晚,吃三餐的時間都沒有,就是這十天又是天氣溫度比較高的時侯,越高越要往外跑,全在一“槍”字。可是,過了這十來天,農民又漸漸地閑下來,熱鬧的氛圍一下子又會冷了下來,整個村子又恢複了寧靜、清閑。

鄉村裏除了蝴蝶飛舞、蟬鳴,就是寂靜了,有些懶散的人,一覺中午睡醒了,就在樹蔭下,放一張小木凳或攤一張草席,不斷有涼風吹過,連巴蕉扇都不需要,優哉游哉地抽着煙,閑聊。婦女們則拿出針線也來到樹蔭下,做縫縫補補的事兒。還有的人納鞋底,高興時還與一些男人說說男女之間的葷話,不時引來一陣陣的笑聲。叭在蔭涼裏的狗兒吐着舌頭,在睡一會兒的時侯,被笑聲吵醒爬起來跑走了。

匡春山可沒有興趣坐在樹蔭直白白浪費時間,他決不把時間花在與農村的婆婆媽媽的閑聊上,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劃。他要把時間充分地利用起來,并且還要合時理地使用,他要為家庭作貢獻。

現在,匡春山和匡春河兩人正在一起自己做釣魚竿,說是在一起做,其實只是匡春河一個人做,匡春山是打下手的,匡春河原先有一把魚竿,現在他是替匡春山做的。

其制作一杆釣竿很簡單,用一根比較粗的蘆竹,蘆竹在農村圩堤上有的是,不過要是上一年的,就比較結實,只需要一米五左右就行,再找一根略微細一點的,要能正好套進粗的就行,也取個一米五左右,然後再找一根細的,就這樣一節套一節,就成了類似于現在市場上賣的幾百元的升縮魚竿了,這種土制的魚竿也可以收起來、接上,與幾百元沒有多大的區別,這些都是匡春河的傑作,然後再用玻璃絲線穿上鵝翅膀上的羽毛做成浮子。

匡春河做魚竿時,匡春山就去挖蚯蚓,挖蚯蚓也是匡春河指定的位置,匡春河知道哪兒有細的紅紅的小蚯蚓,匡春山挖完一小瓶蚯蚓,再放進一些泥土養着,一小瓶蚯蚓挖完了,那根自制的魚竿也成形,能夠使用了。

一切準備好了,兄弟倆每人一根魚竿。匡春山是跟在匡春河的後面。那時釣魚都是野河,根本沒有魚塘給他們釣的,即使有魚塘,要花錢的,那不是他們的本意,他們的本意釣魚不是娛樂,是為了明天的中午菜,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豐富餐桌。

匡春河為匡春山找好一個塘口,撒了一把魚食,用春河的話說就是打食塘,這魚食就是豬子吃的糠做的。春河告訴春山,一會兒就有魚到了。春河離春山約五米左右處,打了一個塘口,撒上魚食,一會兒春河這邊就有魚上釣了,而春山那邊有魚咬鈎,就是不上鈎。春河是一條接着一條往上拎,春山那裏是冷冷清清的。有魚吃食就是不上鈎,他的心裏非常的着急。春河說,別急,釣魚要有耐心,等浮子沉下去再提鈎。有幾次,魚上鈎了,但提到半空滑了,春河又提醒春山,提鈎時少用點勁,可是還不行。春河說,你到我這裏來釣。春山把鈎放到離春河不到一尺的地方。春河說,不能靠得太近,太近了鈎會在水面下面纏在一起的。春河把自己的塘口讓給春山釣,在離春山一米遠的地方又撒了一把魚食,重新打塘,在春山這裏也撒了一把魚食。一會兒,魚咬鈎了。春河說,等一會兒,等魚把鈎吞進去再提鈎。春山屏住呼吸,全神貫注,雙眼死盯着浮子,浮子沉下去了,一個,二個,三個……全部沉下去了。春河說,快,快,提鈎。春山一提鈎,魚上鈎了,感覺很重,是一條鲫魚。春山高興得手舞足蹈。春河說,就這樣釣。今天全是鲫魚,鲫魚最好釣,要等浮子沉下去,鈎就被吞進肚子,這時提鈎,魚就跑不掉了。鲫魚剛開始吃食是咬一口就吐出來,如果你提鈎,魚就容易跑了。春河一邊釣一邊給春山講釣魚理論,還真管用,立竿見影,春山随即連續釣了幾條,但有幾條還是在拎到半空時掉了。春河釣四五斤,而春山只有春河的三分之一,春河把魚一分為二,每人一半。

2

一個下午,匡春山也能分得三四斤鲫魚。魚拿到家,他用一只小木桶把鲫魚放進去,鲫魚的生命力強,養個一天兩天是沒問題的。

匡春紅丢下書,跑到匡春山身邊,望着水桶裏的魚問到:“哥,你釣的?”

匡春山因為底氣不足,是匡春河分了一部分給自己的,但又不想告訴妹妹,一是假如告訴妹妹,他生怕妹妹瞧不起,二是怕爸媽聽到後責怪自己,爸媽是不喜歡欠着人家情的人。于是,匡春山略微遲疑了一下說道:“當然是我釣的。”

匡春紅笑嬉嬉地說:“哥,你真有本事。”

匡春山說:“我這都是跟春河哥學的。”

Advertisement

李紅雲也走過來望着水桶裏游來游去的魚兒。說:“春山啊,春河在村裏逮魚可是出了名的,有很多人想跟他學,他都不肯帶。他能帶你一起去釣魚,這是了不起的事,說明他心裏有你,可我們欠了他一個情啊。”

匡春紅說:“欠人家的就是負數,是吧?”

匡春山一時沒有會得過來,反問道:“什麽負數?”

匡春紅說:“咦――,哥,不是你說的嗎,欠人家的是負數,數學書上也是這樣講的。”

匡春山突然醒悟過來了,哈哈哈地笑起來說:“對,對,對。春紅你說得對,你說得對,是負數,是我負匡春河的。”

匡春紅高興地說:“就是嗎。”

匡春山仍覺得好笑,說:“你真是活學活用,現學現用。”

匡春紅說:“學習就是為了使用,學習不用,學了幹什麽?”

匡春山說:“對,對。妹你說得對。”

匡春香看到他倆說說笑笑,也聽不懂他倆說的什麽負啊的。她一邊納着鞋底一邊跑過來對匡春山說:“你看你,又曬了一天,臉又紅又黑的。”

匡春山內心一直覺得很對不起姐姐,要不是姐姐這個家可能還要再窮,姐姐是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幸福來換取全家人的幸福。匡春山對匡春香說:“姐,我一個男人,黑點沒事的。”

匡春香說:“再出去的話,把草帽戴上,別曬黑了。”

匡春香是個實心兒的農村姑娘,她知道一個男人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她看到弟弟一天一天地曬黑,一天一天地變得像個農民,再過一段時間,弟弟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了。她實在不忍心弟弟這樣下去,可她有什麽辦法呢?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她只能憑自己僅有的微薄的力量去關心弟弟。

李紅雲已經煮好粥,還煮了一碗蠶豆。蠶豆上撲了大蒜頭,大蒜頭的香味撲鼻,給人增加食欲。李紅雲召呼他們坐到小桌前吃晚飯。李紅雲說:“魚既然已經釣回來了,明天燒給你們吃。”

匡春紅說:“對呀,媽,我們家已有好長好長時間沒吃葷吧。”

李紅雲說:“你哥回來時的那天晚上不是吃炒雞蛋嗎。你就知道吃。”

匡春山說:“春紅,要吃魚以後就別愁了,我們家前屋後,左鄰右舍,只要出門都是河,有河就有魚,有魚就能逮到,還愁沒魚吃?我要讓你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匡寶根喝着粥,看了看兒子,他能理解兒也的心。可是匡寶根這個人很淡定,他的幸福觀點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幸福,就高興。他的道理就這麽簡單。一個老農民沒有其它的要求和奢望,一輩子當農民,自已沒有做過一件轟轟烈烈地事,他做得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讓匡春山上完高中,其它的都是農村裏最平常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他對匡春山說:“你認為幸福就是幸福,幸福是自己說,我認為我看到你們姐弟兄妹就很幸福。”

匡春山心想,日子過得緊緊巴巴,一年難得幾次葷,這難道是幸福。但是,他不想與爸爸争論,争到最後沒有任何意義。他就順着爸爸說:“爸,你說得對。不過,我這幾天閑着沒事做,跟着春河哥釣幾天魚,就算是消遣消遣,打發時光吧。”

匡寶根說:“人生在世,一切都由天注定。”

3

天還蒙蒙亮,匡春山還在睡覺。村部通信員就來到匡春山家屋前的空地上,看到匡春山睡在門板擱的床上,還打着呼呢,村通信員其實就是一個跑腿的,這個通信員小時侯也常與匡春山一起玩。後來,通信員由于在一年的四夏大忙中不小心左膀子随着麥草卷到了脫粒機內,沒辦法,只好将一左膀子的下半部劇了,現在成了獨臂了。因為屬于公傷,村裏照顧他,把他安排到村部當了通信員,讓他能夠自食其力。村裏的人現在都叫他獨臂員,獨臂員也不生氣,你喊就喊吧,反正瞞不了,你們喊也是獨臂,不喊也是獨臂,所以,獨臂也不氣。

獨臂用右手推了推匡春山,并輕聲喊道:“春山,春山,快起,快起來。”

匡春山被獨臂推醒,坐起來揉着眼問:“獨臂,是你?”

獨臂說:“快起來,陳支書叫你。”

匡春山看着獨臂說:“獨臂,你有沒有搞錯,這大清早的陳支書

叫我幹什麽?“

獨臂笑嬉嬉地說:“春山哥,快起來,去洗臉,刷牙吧,是好事。”

匡春山問:“什麽好事啊?”

獨臂說:“到鎮裏去。”

那時候農村人提到到鎮裏去,就跟農村人過年似的,不知有多麽的高興呢。再說這次是跟村支書到鎮裏去,能跟村支書到鎮裏去一趟,可是一個村最高的官,最大的幹部。平時在村裏,村支書要是跟一般的農民打個召呼,那這個農民就是很有面子的事,何況能跟村支書到鎮裏去逛一趟,那可是不得了的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是,跟着村支書還能吃到好的,能占村支書光下回鎮裏的餐館。下館子那可是很多農民天天盼,夜夜想的事。匡春山在鎮裏上了兩年的中學,從沒有下過鎮裏的餐館,他只是偶爾地聞到餐館裏飄出的美味佳肴的香味,他認為香,确實地香,一直聞到肺裏,咽下唾沬,從不敢奢望能到餐館去一趟。能跟着村支書到鎮上去,不亞于改革開放初期時的出國考察。

匡春山高興地叫道:“真的?”

獨臂說:“當然是真的。”

匡春山立即下床,穿了衣服,拿了毛巾和牙具,到屋前河邊去洗臉、刷牙。

這時候,匡寶根、李紅雲聽到他倆的說話聲,都已經起來,站到屋前的空地上了。匡寶根問獨臂:“什麽時侯去啊?”

獨臂說:“大伯,馬上就去。陳支書現在在家洗臉呢,叫我來喊春山哥的。挂漿船在支書家門口。”

匡寶根問:“去有什麽事嗎?”

獨臂說:“我看到挂漿船上裝了一船的小麥,估計是讓春山哥去鎮糧站賣麥,支書到鎮政府去開什麽會。唉――,具體的我也不知道。”

李紅雲着急地說:“早飯還沒吃呢,怎麽來得及?這不餓着肚子嗎。”

獨臂笑着說:“大媽,這麽早誰家吃早飯?跟着支書還愁沒早飯吃。一個半小時就到鎮上,正好是鎮上飯店開門,去吃肉包多好啊,多麽的香啊。”

匡春山洗完回來。獨臂說:“春山,走吧。”

正當春山和獨臂準備走時。匡春香從屋裏出來,拿着一頂草帽遞給匡春山說:“拿着,曬人時戴上,擋擋太陽,別把皮膚曬黑了。”

匡春山接過草帽和獨臂一起走在前面。匡寶根、李紅雲、匡春香跟随在後面,猶如送遠途出征的戰士。這時匡寶根拽了下李紅雲的衣角,意思不要再送了,這麽多人送,讓其他人看見了不好。正好獨臂轉過身來,對他們說:“你們回去吧,我送春山哥。”

匡寶根、李紅雲、匡春香止住了腳步,站在路邊看着他倆往前走,匡春山還不時地回頭望望。匡寶根先回家了。李紅雲向匡春山揮揮手,要他往前走,匡春香一直看着匡春山,一直看到匡春山和獨臂轉彎看不到為止。匡春香才慢慢地轉過身來往回跑,就在她轉身往回跑的時候,還向身後他倆拐彎的那個路口看了又看,這才回轉身向家走去。

此時,匡春香有種說不出的喜悅。她認為弟弟有出息了,自己也很有臉面了。即使為弟弟犧牲自己的生命都值。

匡寶根拿出旱煙杆,裝上一鍋旱煙,劃着一根火柴,吸了一口,又噴了煙霧,說:“春山跟着支書進鎮的事,我們都不要說。”

李紅雲說:“不說,村裏也有人知道,人家會說的。”

匡寶根說:“人家不管怎麽說,我們聽到就聽到,不要發表任何意見。”

匡春香說:“爸,你放心吧,我們都不會說的。”說完匡春香拽着媽媽到廚房燒早飯去了。

4

村裏的挂漿機船是個十五噸的水泥船,船倉裏裝滿了剛收的小麥。機工己經把機器發動起來了,機工的女兒姜小芳也在船上,她純粹是無聊,跟着爸爸到鎮裏去玩一趟,是搭個順便船。

匡春山站在船頭,正朝獨臂招手時,陳支書一手捧着茶杯,一手拎着一只小黑色的人造革皮包,跨上船頭。

匡春山趕忙走上前去,他接過支書手裏的茶杯,說了聲:“支書好。”

陳支書看了看匡春山說:“來啦。”

匡春山說:“剛到。”

這時只見機工将挂漿拖漿向上一擡,來了個倒檔,船就駛離了岸邊,然後在河邊打了半個圈,就駛入了直線,駛入了航道河。

挂漿機船的船梢裝着的是東風12型柴油機,在機器的前面有一個用樹木搭建的船棚,船棚裏是機工休息的場所,擺放修理機器的工具等。坐進這個船倉還可以檔風檔雨,累的時侯躺在船倉的簡易床上睡一會兒。

匡春山看着支書說:“陳支書,到後倉去歇會兒。”

陳支書說:“不,現在早上涼快,就坐在這船頭,到後面機器聲音響,說話聽不清。”

匡春山看看船頭,意思沒坐的地方。支書看出了匡春山的猶豫說:“就坐在船頭上就行了,這水泥船不髒的。”說着支書自己先坐下了。

匡春山忙解釋說:“支書,我不怕髒,我爸是個農民,我沒那麽講究,我是怕你……”

陳支書笑着說:“我也是農民出生,難道還怕髒。”陳支書喝了口水。問道:“春山,你今年多大?”

匡春山說:“十八了。”

陳支書“噢”了聲。心想,匡春山年齡不大,自從自己跨上船頭起,這個小夥還不錯。一是幫助自己拿茶杯,二是坐在這船頭上,他能考慮到是否髒,事情雖然不大,說明他很細心,很注意細節,也很關心人。這個年青人還不錯,又是本村裏目前文化最高的,如果自己猜得不錯的話,這小夥以後還是有前途的,要有好人帶的話,他的進步可就更快了。

陳支書對匡春山說:“今天,我到鎮政府去開個會。你呢就和開船的姜師傅一起,把船上的麥子送到糧站去。具體的手續姜師傅會辦,你就幫着他擡擡麥子”

匡春山說:“行,支書。你放心,我一定做好。”

支書又喝了口茶,看着匡春山,見匡春山坐在那兒沒動。便問道:“你沒帶茶杯?”

匡春山說:“我哪有茶杯,我也沒有喝茶的習慣。”說完,匡春山拿起支書的茶杯往船後梢跑去,他到後梢去替支書加水。

陳支書看着匡春山走在船幫上,看着他的背影,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小夥子蠻懂事的,倒底是文化人,有禮貌。

匡春山到船後倉朝姜師傅打個招呼,姜師傅在全神貫注地開着船。姜小芳從船棚裏出來遞上熱水瓶,匡春山接過熱水瓶時朝姜小芳互對了個眼神。他覺得姜小芳非常的漂亮,圓圓的大眼睛是第一印像。他沒有再多看,因為要把支書的茶杯加滿水送過去。

陳支書說:“姜師傅那裏有碗,你用碗倒點水喝喝。”

匡春山說:“不,我現在不渴。”

陳支書問道:“春山啊,回來有什麽打算嗎?”

匡春山說:“支書,我不瞞你說。我家很窮,爸爸、媽媽都是老實人,樹葉掉下來都怕砸了頭,姐姐為了我推遲了婚期,妹妹為了我提前綴學,我欠家人的太多了,我要讓他們幸福,不能再因為我而害苦了他們。”

陳支書點點頭說:“看不出你這小夥子還挺有良心的。哪你打算幹什麽呢?”

匡春山說:“我剛回來還沒幾天,具體的打算還沒有,先走一步看一步。”

這時侯,姜小芳沿着船幫正小心翼翼由船梢向船頭走來。她手裏拿着一個淘米用的淘籮,走到船頭說:“支書,我爸叫我送過來的。”邊說邊從淘籮裏拿出小麥面餅。

因為在船頭,姜小芳拿在手裏沒地方放。姜小芳就送到支書手邊說:“支書,你拿着。”

陳支書接過餅說:“你爸爸還真細心。”

姜小芳說:“我爸說今天起早開船,知道支書沒有吃早飯,怕在路上挨餓,我媽很早就起來做了。”

姜小芳又從淘籮裏拿起一塊餅遞給匡春山,她卻甜甜地叫了聲:“哥,給你。”

匡春山看着姜小芳反問道:“你怎麽叫我哥?”

姜小芳紅着臉說:“我和你妹春紅是同學,我倆又玩得像姐妹,所以我就叫你哥。”說完她又沿着船幫跑回船梢去了。

匡春山接過餅,咬了一口。他感到小面餅特別地香,這小面餅首先是油多,比媽媽做的餅油多得多了,還有小面餅裏有韭菜,是在調面粉的時侯放進去的,吃起來就是不同。清晨,涼爽的河風吹來,他更加感到惬意、舒暢。

匡春山嘴嚼着香噴噴的面餅。他想,幾天前還是長在麥地裏的麥子,經過鐮刀的開割、挑把、脫粒,再經過曬幹、碾成面粉,再做成餅,就能填飽人的肚子,養活着人類,并且年複一年,而這大地卻以她的無言、寬厚和堅實,支撐着我們祖祖輩輩,子子孫孫。這大地真是生命的源頭。

現在,太陽從東方地平線升起,通紅通紅的,陽光從雲層裏透射出來,田岸上的莊稼在微風中抖擻,大地蒸騰出淡淡的霧氣,挂漿機船走過,船後的流水翻着浪花向後退去。有大地、有水,就有了噴香的飲食。萬物都是靠大地生長的,萬物都是汲取大地的營養、大地的精華,大地就這樣默默無言地奉獻着。世上的每個人都在吸取大地的智慧和養份,都從大地上得到生長的力量。

岸上的楊柳郁郁蔥蔥,碧碧綠綠,有幾只小鳥在被挂漿機的聲音驚醒,“呼”地從楊柳樹林裏向藍天飛去,這時,讓人的視野更加遼闊,讓人的心情更加舒展。

同類推薦

戰神狂飙

戰神狂飙

世人敢問,何謂戰神?“便是以肉身霸世,拳爆星空,掌裂蒼穹,一路摧枯拉朽,橫推八荒六合!”“便是懷勇猛之心,掠過繁華,吞下寂寞,無畏無懼無敵,唯己永恒不動!”為二者、為...戰神!這是一個身世神秘的少年,為了心中執念,橫渡諸天寰宇,踏遍九天十地,憑借一雙赤手生撕萬千傳說的故事.......戰神崛起,一路狂飙!

伏天氏

伏天氏

東方神州,有人皇立道統,有聖賢宗門傳道,有諸侯雄踞一方王國,諸強林立,神州動亂千萬載,值此之時,一代天驕葉青帝及東凰大帝橫空出世,東方神州一統!
然,葉青帝忽然暴斃,世間雕像盡皆被毀,于世間除名,淪為禁忌;從此神州唯東凰大帝獨尊!
十五年後,東海青州城,一名為葉伏天的少年,開啓了他的傳奇之路…
小說關鍵詞:伏天氏無彈窗,伏天氏,伏天氏最新章節閱讀

神級仙醫在都市

神級仙醫在都市

仙醫者,生死人,肉白骨。
神級仙醫者,敢改閻王令,逆天能改命。
他是仙醫門第二十五代傳人,他資質逆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又是個大學生,本想低調,但螢火蟲在夜中,豈能無光?
行走都市,一路喧嚣,神級仙醫,我心逍遙。

爽文 掠痕
757.2萬字
英雄無敵大宗師

英雄無敵大宗師

被噩夢折磨幾近要挂的徐直決定遵循夢境提示,他眼前豁然打開了一個新世界,不僅不吐血,還身強了,體壯了,邁步上樓都不喘息了。更牛的是,夢境世界中某些技能和東西居然可以帶入到現實世界,這下,發啦啦啦。即便是一只弱雞的叢林妖精,那又有什麽要緊呢,徐直笑眯眯的手一劃,給隊友頭頂套上一層綠光……(參考元素英雄無敵4,英雄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是唐雪見肖遙的經典玄幻小說類作品,唐雪見肖遙主要講述了:唐雪見肖遙簡介:主角:唐雪見肖遙站在離婚大廳的門口,唐雪見想到了八年前和肖遙領證結婚的日子。
也是這樣的下雪天,很冷,但心卻是熱的。
不像此時,四肢冰涼,寒氣入骨。
納蘭小說網提供唐雪見肖遙最新章節,唐雪見肖遙全文免費閱讀,唐雪見肖遙無彈窗廣告清爽在線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