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第四十八章
1
連日來,匡春山的情緒不溫不火的,但心裏總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面對柔情似火的金愛的愛情,面對許所長的事後忏悔。最重要的就是将要刑滿釋放了,應該要為将來着想了,還有半輩子的人生之路要走,怎麽走,不能不考慮了,不能就這樣被毀掉,如果一個人整天沉迷在情感裏不能自拔就等于是慢性自殺。但不管怎麽說,做人的本質不能丢,要有道德,要有理智,要有誠信。
這次坐牢的感悟太多,太深了。坐牢也是一面鏡子,能夠照出人性的弱點,看到人性的優點。能夠看到一些朋友專門喜歡掐眉逢迎,溜須拍馬,見風使舵,過去在外面時,這種不管自己做了錯的或對的,他都會說“太精彩了”,“大手筆”,“人間奇跡”,從來不說一個“不”字,他會天天誇你,贊美你,毫無是非原則,讓你越陷越深。結果就會失去了基本的內省能力,離災難也不遠了。俗話說,要毀滅一個人,就要贊揚他一百次。還有些人對你熱情有加,見你就是滿面春風,因為他內心有企圖,比沒有企圖的人可能要熱情幾十倍,這些人一旦你落難了,他比誰跑得都快,只要你一有風吹草動,早就跑得無影無蹤,比兔子都快。
“唉――”,教訓啊,教訓,真是慘痛的教訓,沉重的代價啊。一個人要想成熟真是一個充滿崎岖,坎坷,遺憾的過程,沉重必然要悲慘,悲慘必然比歡樂,輕松更能觸動心靈,沉重就會使人彎腰的,彎腰了,就可以貼近大地,就可以接到地氣,接到地氣又可以起死回生了,人的生命就是這樣起死輪回。
“不經過坐牢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這話雖說是服刑人員的一種自我嘲笑,自我安慰。其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生啊,人生,生命中還是要承受一些沉重,要經過痛苦的煎熬,才能真正地體味到人生的滋味,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麽是情?什麽是虛情?什麽是真情?什麽是人?什麽是真正的人?什麽是家人呢?才能真正地懂得“小人”和“君子”的區別,“人”與“畜生”的區別。
一帆風順的人生是無滋無味的人生,到死都不會了解這個世界,只能算是來到這個世界上一趟,只能算是認識了這個世界,而要真正了解這個世界的就必須要經歷悲慘和痛苦,了解才是智慧。
匡春山站在窗外,看到藍天下白雲在飄動,是那樣地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變幻着各種各樣的圖案,一會如蝴蝶,一會兒似雄鷹,一會兒似孫悟空騰雲,一會兒如牡丹花,一會兒像六月荷花,巧雲真是巧雲,宇宙,天空真是太神奇,令人浮想聯翩。
匡春山的視線發現窗外那牆角邊有一棵菊花長出了鮮嫩的葉子,咦,那是去年的一顆菊花開過後連同一個泥土盆一起甩到西牆角的,當時瓦盆破了,菊花只剩下一個小小的根啊,已經經過了一個冬天,經過了風霜雨雪,卻見不到陽光,現在驟然成活了,生長了。
誰會想到呢,當時它的花枯萎了,葉枯萎了,然而它只剩下了一棵小小的根須,就是這根須摟着一棵小小的心髒,在接到地氣後,竟然活了,并且不聲不響地,靜悄悄地,保持着內心的沉穩,頑強地生長,終于活下來了。陰暗的牆角裏,唯有它是一簇新亮,跳入人的眼簾,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天無絕人之路。匡春山把這棵菊花與自己聯系起來了,它不也是經歷了生命的挫折,險些斷送了性命,只是根沒有死,心沒有死,也是苦盡甘來啊,終于綻放出了生命的綠色。
匡春山還想到這棵菊花真沉得住氣啊,他仿佛看到它盛開的一瓣一瓣的金黃,仍然是那樣的燦爛,迷人,看了很是過瘾。人生似花,也必須要風一場,雨一場,既要有寒冷的數九嚴冬,也要有炙熱如火的夏季,要守住自己,守住根,守住心,才能再次綻放出鮮花,總會有出頭之日的。
有人說,經歷了才是財富,經歷了痛苦磨練的人本來就是財富。畢竟,從絕望中挺直背脊,需戰勝痛苦,有痛苦說明還有希望。
“匡春山,家裏來信了。”小崗站在門口喊。
匡春山被叫喊聲驚醒,他從沉思中回過神來,走向門口,接過了來信。
2
匡春山拿到信一看,是都娟姐寫來的,他趕忙打開。
Advertisement
春山:
聽說你與那個許所長打架了,不,應該說是你打了人家。人家沒有還手,你的心情我能理解,畢竟失去了心愛的妻子,作為男人,我倒認為這樣的舉動屬于正常,否則,就不是男人。能使小芳九泉之下得到一絲安慰。
但是,在整個事情的前前後後,我認為許所長比你還要男人,因為他比你理智,比你成熟,他已經從事情中吸取了教訓,并且正在用行動彌補過去的不足,才使本來惡性的事情得到遏制,才使你沒有處罰,才使事情不能一錯再錯,并向着良好的方面轉化。
春山,說老實話,最近一段時間,我也在反省着自己,由于許所長的過錯,致使姜小芳生氣,釀成了無法挽回的惡果,聽到這個消息時,我真的是撕心裂肺,多麽好的一個女人,她的品質比白雪,碧玉潔白,純潔,她的善良能融化醜惡,她雖然文化低,她雖是一個平凡,普通的女人,她用行動诠釋着相夫教子,親情,家庭的重要。可這些,都是因為世俗的偏見,人世間恩怨,私欲,私念而才斷送了一個年輕的生命,我是在極端憤怒地情況下舉報了他。把他也送進了監獄,也讓他知道悲歡離合的痛苦,痛失親人,家庭的痛苦,否則,他永遠地狂妄,不知好歹,不知天高地厚,不知別人的幸福和痛苦。還好,我現在終于明白了,醒悟了,這也是他用血的代價換來的教訓,怨不了別人。
可是,我倒漸漸地産生了憐憫之心了。他畢竟丢下了老婆和女兒,而這是我親手造成的,不是別人,而是因為許所長現在能主動讓他老婆和他女兒到小芳的墓前去忏悔,向小芳打招呼,我認為他很了不起,像個男人的樣子,知錯就改,大丈夫能屈能伸。可是,他當初為什麽沒有想到呢?為什麽把事情做絕呢?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春山,前一段時間我們雜志社搞了一項調查,現在有很多的年輕人,都把滿足人生的欲望,有錢才能過好日子,才有各人的體面,身份和尊重。其實這是個誤區。什麽樣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如果一味的追求品牌衣服,高檔轎車,高級住房是成功,那麽人的道德,精神,求知呢?貪念財富的後果是人的精神被物質牽着走了,那麽人就是一個很危險的人,就是一個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就會為了自己利益不顧一切地損傷他人,由此必然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恩怨情仇,并且還會留下沒完沒了的後遺症。現在還好,許所長他似乎也看到了這點,他主動的剎車了,不能再将這樣的恩恩怨怨傳到下一代了,這是他的進步,很大的進步。
春山,我勸你,在這點上要向許所長學習,有多大的仇總有了結的時候,你對小芳的愛我很理解,很同情,我和你一樣很喜歡小芳。希望你能寬容他一點,寬容了別人就會高大了自己。如果你老是裝作對昨天的悔恨和明天的擔憂,就裝不進別的東西了,那一生就會在悔恨和擔憂中度過。
金愛是個好女人,你要珍惜,這也是小芳的遺願,小芳不會怪你,你要好好地想一想,難道金愛就找不到其他男人嗎?這個世界的飛速發展,什麽都不缺,就缺少真心了。她是一個值得你去愛的女人,值得你用下半輩子去愛去堅守的女人。
家裏的事你放心,金愛已經把自己融入進家庭了,擔當起一個做媽媽的責任,盡到兒媳的孝心了,我和春紅都會照顧好她的。
我時常想念春香姐,很想幫幫她,可她繼承了媽媽的衣缽,把心掏給別人,卻不願帶半根草去。
春山,我盼望你早點回來,戰勝自我,超越夢想,當然戰勝是需要勇氣的,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走過了這個過程,就會堅強起來的。姐永遠是你的姐,你,永遠是我的好弟弟。
都娟
匡春山拿着信,又是一陣的沉默。
世界上所有的愛情都是美麗的,所有的親情都是無私的,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回報,是啊,人要有寬容之心,寬容能化解一切矛盾,寬容能夠使人得到安慰。
是啊,不能鬥了,已經鬥的精疲力盡了,不能再折騰了,已經折騰了半輩子了。死的死,亡的亡,心靈上留下了創傷。人生苦短,真正輝煌的時間也就在三十年的光陰。人的生命其實是很脆弱的,還不如那菊花呢,人死了就融進了泥土。那菊花越過冬天,迎來春天,照樣長出鮮嫩的綠葉,綻放美麗的花朵,展示美麗的身姿,釋放着幽香。
3
近一段時間,沈廳長已經有了蒼老的痕跡了,頭發花白,臃腫老态?特別是他的雙眉總是皺着,臉上有一層灰暗的霜色。由于身體弱,身心的疲憊,他又住進了醫院,在得到焦科長的同意後,匡春山獲準到醫院陪護。
輸液、吃藥、量血壓、測體溫、做心電圖,這些都一一進行了檢查。現在,沈廳長安靜的半躺在床上,可能是藥起到了綜合的作用,他臉上的氣色明顯地好多了。匡春山一直守在左右沒有離開,随時準備着為他護理。為他端茶倒水,挽扶上廁所或拿尿盆。
人與人也許天生就有一種緣分,不管你在天涯,他在海角,還是一個在南極,另一個在北極,由于緣分的牽引,到了緣分到了的時候就會在地球上的某一處相遇、相知、相守,并且是一見如故,非常地投機。匡春山與沈廳長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在外面時,沈廳長是高高在上,對匡春山來說是遙不可及,用匡春山自己的話說,就是只能在報紙電視上見到沈廳長。可如今,命運之神将他倆拖進了監獄,拉到了一起,并且在一起改造,一起吃飯,一起睡覺,兩人成了忘年之交,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這是患難中之交,沒有權力與金錢交換,沒有功利,憑的全是情感,而且匡春山在生活中,改造中,人生遇到難解的心結,都願意向沈廳長傾訴,匡春山把沈廳長當作長輩,沈廳長把匡春山當作兒子,因為匡春山的年齡與他兒子差不多大。但沈廳長一直沒有将自己兒子、妻子、家庭情況告訴過匡春山,匡春山也只字未提。
匡春山坐在病床頭問:“沈廳長,今晚想吃點什麽?”
沈廳長說:“幫我用飯泡點開水,吃點花生米就行了。”
匡春山說:“這也太簡單了吧?”
沈廳長說:“行了,簡單點吧。”
匡春山說:“不行,我再幫你泡杯牛奶,加點蜂蜜吧。”
沈廳長說:“也好。”
吃完晚飯,匡春山打來一盆熱水,拿好杯子,牙刷,讓沈廳長洗漱。沈廳長雙眼望着匡春山眼角潮濕了,有一種感激之情在心中蕩漾着。他說道:“春山,謝謝你。”
匡春山說:“你說哪兒話呢?你我還說客氣話,還要言謝嗎?”
沈廳長臉上掠過一陣淡淡的憂傷。他想不到自己老年了卻落得這樣的下場。他頓了頓,然後轉移了話題問匡春山:“春山啊,明年你就回去了吧?”
匡春山說:“大概在明年八月份吧。”
沈廳長說:“總算熬過人生的低潮期了,看到曙光了。”
匡春山替沈廳長倒了杯茶問:“沈廳長,你也剩兩年多就能回去了吧?”
沈廳長說:“是啊,還有兩年半左右的時間吧。哎,春山啊,回去有什麽打算嗎?”
匡春山眼神失色地嘆了一口氣說:“我能做什麽呢?原來是在政府機關工作的,沒有技術,沒有資金。坐了牢,有誰還會理我呢?”
沈廳長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他,安慰說:“我看你還是有出路的,你雖然坐了牢,失去了一部分人脈關系,但是憑你的為人,我想還是能有出路的。你就沒有具體的規劃規劃。”
匡春山嘴角揚了揚,微笑中帶着苦澀:“我準備回到農村老家去。種好責任田,然後再根據市場情況,搞種植或養殖,或者搞個特效農業什麽的。”
沈廳長說:“這個想法好。要搞就搞出一定的特色和成效,要有規模,行成産業。”
匡春山無不沮喪地說:“沈廳長,你繞繞我吧。我一沒本錢,二沒技術,我只想能夠養家糊口,讓我媽媽享幾年清福,把兒子培養好就行了,那還敢想發大財啊。”
沈廳長說:“我可以幫你介紹省城的那些我曾經培養的人,他們手上有錢有權。”
匡春山語帶譏諷地說:“你還想我與官人打交道,想我步入官場嗎?難道這樣的教訓還不深刻嗎?我寧可天天喝粥,也不與他們打交道,有來往了。”
沈廳長頗為難堪地說:“對,對。都怪我不好。我這官場一套還沒有改,開口閉口,心中有事就想到他們,好,好,不想他們了。但我認為你還是要做大做強。”
匡春山皺着眉想辯駁,還是無奈地搖了搖頭。
沈廳長說:“你知道人最可怕,最無能地是什麽?”
匡春山雙眼盯着沈廳長。
沈廳長溫中帶怒地說:“一個人,特別是一個男人,最無能的是自己把自己打垮,而一個最可怕的人,是自己對自己失去信心。”沈廳長又恨鐵不成鋼地說:“在這一點上,你還不如金愛呢。她膽大心細,敢愛敢恨,我雖然沒有看到過她,我可以肯定,她一定是個好的賢內助,她有愛心,你找到她是你的福氣,能幫你完成事業,成就大事。”
匡春山聳拉下腦袋。
沈廳長故意刺激匡春山說:“我最不願意一個男人在做事之前,把困難想得多麽地可怕,多麽地不可跨越,先從思想上自己把自己打敗了,真正有本事的男人,應該是困難不能不想,是想如何排除,克服困難,掃清前進路上的障礙,真正的英雄是在困難中找到了出路,看到了希望,電視劇《亮劍》中的李雲龍就是這樣的英雄,你要學他,面對困難敢于亮劍。如果一旦遇到或想到困難就停滞不前,被困難吓破了膽,那是懦夫。”
匡春山說:“沈廳長,你別激動,我的意思是不能再失敗,萬一再失敗了我就一蹶不振,爬不起來了。我告訴你的,我曾經在那麽困難的情況下,白手起家,還能把小豬仔逮回家給姐姐做嫁妝呢。”
沈廳長滿意地點了點頭說:“對,這才像我看到的匡春山,拿出點男人的勇氣,自己改寫自己的歷史。”
4
剛剛編完了一期報紙,匡春山走到窗前看那牆角的菊花長得怎麽樣了,他現在有個習慣了,每做完一件事,或者感到疲勞時,他都喜歡跑到那窗口向外觀看那曾經枯萎,甚至被誤認為已經死去的菊花生長的過程,他要看它生長的過程,看它是如何生長的,看過程也是一種享受。匡春山手捧茶杯一邊喝着一邊觀賞着。
這時,許所長在一名警官的帶領下過來了。現在匡春山看到許所長進來不像以前那樣老是窘着,像霜打的茄子似得,居然和人家打招呼了,并且用行動彌補過去的錯誤,都娟,金愛,沈廳長都在勸說着自己,再給他臉色也沒多大的意思,按照自己心中的怨氣,一槍把他打死才解恨呢。可是,這是不可能的事,匡春山指着旁邊的一張塑料凳說:“坐吧。”
坐下後,許所長遞上一沓稿件。匡春山接過稿件說:“剛編好的報上有一篇你們監區的稿件。”
許所長感激地說:“謝謝。”
匡春山說:“不要謝。”然而,他總覺得心裏有些別捏。一別扭就找不到合适的話題,找不到話題就容易使談話冷場,陷入僵局,尴尬的局面,一陣短暫的沉默後,還是許所長打破了這種難看的局面:“老淩現在怪可憐的,不知怎麽慘到了這地步的。”
匡春山問道:“哪個老淩?”
許所長說:“就是淩副縣長,現在都稱他老淩了,春山,你以後就稱我老許吧。”
匡春山好奇地問:“老淩怎麽哪?”
老許說:“據說自從老淩被抓判刑後,他老婆由于高度緊張,受到了打擊和刺激,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神志不清,他女兒上到了大二也辍學不上了,現在不知在什麽地方打工,下落不明,就這樣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就散了。現在,連來看他的人都沒有。”
匡春山驚詫地問:“一個當副縣長的連看他的人都沒有?”
老許嘆了一口氣說:“春山啊,現在我總算看透了,到牢裏才真正地用一雙清醒的眼睛看世界了,去看不同的人生,才能知真正地知道什麽是人生的價值,什麽是真正的愛。我現在落難成這樣了,也是很少有朋友來看,即使有的人來看,其實他們也是在作秀,拿我們為他自己作秀,做給別人看到他們是講義氣的,不忘恩情,是個好人。我就知道是虛情假意的一套。只有老婆,孩子,父親,母親,姐妹他們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一份感情,其他的都是假的。”
匡春山說:“我原來還以為我一個人是這樣的遭遇呢,沒有朋友來看,原來你們也是這樣,連他當縣長也是這樣,總應該有幾個知己的朋友吧。”
老許“唉”一聲說:“什麽知己的朋友?跟他關系密切的,好的怕受到牽連,都已經各人自保,打起了離身權了,連靠邊都不靠邊了。”
匡春山說:“人心難測,世态炎涼,令人心寒啊。”
老許說:“是啊,自從我被判入獄後,就以另外一種身份審視着社會,審視着生活,冷眼觀察周圍的一切,我要進行重新認識世界,重新嘗試,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匡春山說:“這個世界真是太高深莫測了。”
老許說:“我也曾想過,難道老淩在外面的時候就沒有幫助過人嗎?就沒有提拔過人嗎?肯定有。甚至于自己違背原則,冒着違法的危險幫助他們。有時在外面應酬,有些應酬是無法推掉的,是被動的,大有大應酬,小有小應酬,成天忙得是歸不了家。給家人的時間少了,與家人說話,溝通的機會少了,從來不在家和家人一起吃飯,家裏的房成了鐘點房了,深夜回家,早上出門,又是深夜回家,到了家裏家人都睡了,早上天亮後,家裏上班的去上班,孩子起早去了學校,我還在睡大覺,說一句話的機會都沒有,都是在外面為了朋友,為了工作,卻忽視了家人的感情,得不償失。得不償失啊。”說着說着老許流下了淚水。
匡春山也被老許的話感染了,哽咽着說:“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天真,太傻了,為了替別人賺錢,丢開了家人,現在落得如此下場,唉……”
老許說:“我現在真是把腸子都悔青了。還好我老婆姑娘沒有嫌我,還讓我看到希望,我真對不起她們娘兒倆,等出去好好地報答她們了。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給她們,親情是這個世界上彌補珍貴的無價之寶。”
匡春山說:“這個世界真是太奇妙了,有人把本來很直的路走彎了,還驚喜找到了捷徑。像我本來就是想安分守己的做個宅男,做個上班族,不知怎麽就鬼迷心竅了,想到要升官發財上面,結果直路變彎了。”
老許很內疚地說:“春山,我現在冷靜地反複想了很多,很是對不起你,我這一輩子都感到不安心。”
匡春山說:“老許啊,也別太過分自責了,事已至此,只能面對現實。”
老許說:“有意思的是現在外面有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不把親情當回事。還在追求身外之物,忘了身邊之情,丢了身內品質,到頭來是兩手空空。”
匡春山說:“這個社會是重結果不重過程的,失敗者的痛苦,很少會有人在意和同情的。只要一坐牢,就成了十惡不赦的壞人了,外面還有人沒被抓倒成了香饽饽了。”
老許說:“有時我有個怪念頭,坐牢也不一定全壞。使我學會了處理事情千萬不能走極端,對人對己都要平平和和,紮紮實實,不管遇到什麽事都要有一種靜氣,靜而神定氣平,求得安穩。”
匡春山說:“這種想法我也曾經有過,監獄與世隔絕,倒也求的一方安靜之天地,但在這樣的環境裏,自己的內心必須是強大的。沒有一個強大的內心是難以支撐的。這裏畢竟是人間地獄,不是旅游勝地,不是名山大川,更不是療養院。”
老許說:“春山啊,你來的時間比我長,從坐牢中已經悟到了很多的人生道理了。要做到內心強大确實是不容易的事,內心強大的人是不願低眉獻眼,卑躬屈膝,出賣人格的,是不在背後使壞的,內心強大的人才是君子。”
匡春山說:“內心強大的人是意志堅定者,是不受外界影響的,內心強大的人,心中有一塊純潔之地不容玷污。”
老許點頭說:“有道理。”
匡春山繼續說:“偶翻資料,***在1919年6月8日的《每周評論》裏有篇《研究室與監獄》,其中有一句是‘牢獄是文明的發源地’,當初我以為是瘋話,哪有叫人坐牢的道理。當年***在獄中把牢獄當作研究室,著成《老子考略》,《孔子與中國》,《幹支為字母》等論文,連當時的郭沫若都稱贊他是文學裏的行家。還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爾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這些傳世之作,都在牢獄中完成的。坐牢是人生中的磨難,也是一次生與死的考驗。可以磨練人的意志,促進人拼搏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