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第五十章
1
陽光明媚,彩旗招展。監獄廣場彌漫着野草的氣息,泥土的芬芳,鮮紅桃花已經綻放一串一串的花兒,在萬綠叢中非常地惹眼。今天,監獄裏洋溢節日的歡樂,在燈光廣場舉辦服刑人員文化節中的一個內容“為人與處事”演講比賽。
各監區服刑人員有序地步入會場,按指定位置坐下。全監二千多名服刑人員進場後,焦科長宣布演講活動開始。由監獄各職能科室的領導擔任評委,當場打分評出名次。在評委的監督下,抽簽出演講人員的順序,匡春山抽到第四位上臺演講的號碼。
當輪到匡春山演講時,他走上演講臺,先向坐在臺上的誓官和評委深深鞠了一躬,然後向臺下的服刑人員也鞠了一躬。他無意中看到老許正向他微笑,并向他示意加油。他更加感到有一種力量在支持着,支撐着。
他稍微鎮定了一下,迅速調整好情緒,然後向臺下掃視了眼,講道:尊敬的各位警官你們好,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拿什麽拯救自己》。
有人說我們服刑人員似乎是一無所有了,幾年的監獄生活似乎與社會脫軌了,我認為這只是一種人的心理因素。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還有許多閃光的東西可以利用,把它們變成有價值的東西,從而為自己立足社會創造條件。
現在,我先講一個故事。曾經有一個很窮很窮的人,似乎是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吃了上頓愁下頓,窮得是什麽都沒有,也是一無所有。他常問自己,我并不笨,我很聰明,有力氣,為什麽就不如別人,為什麽不能成功?雖然天天在反省自己,自己沒有錯,應該能成功,但就是不得成功,始終過着貧窮的生活,到處颠沛流離,過着乞讨生活。
一天,在乞讨的路上,遇到一個長者。他問長者:“我為啥不能成功呢?”
長者說:“因為你沒有給予別人。”
窮漢抖抖衣服,反問道:“我身無分文,乞讨為生,拿什麽給別人?”
長者說:“你雖然沒有錢,但是你還有七樣東西可以給別人。”
窮漢一臉驚愕,心想可能遇到瘋子了,說道:“你沒有看錯吧,我是乞丐。”
長者慢條斯理,不急不惱地說:“你有顏施、音施、心施、眼施、身施、座施、房施這七樣人生最值錢最寶貴的無價之寶啊。”說完,這位長者駕雲飄去。
原來,這位長者是仙人所變,他所講的七樣東西是佛家用語。
顏施:就是微笑處事。如果,我們每個人請人辦事或者有什麽事需要別人幫忙時,或者別人求你有事時,你的臉上帶着微笑,不管是你自己還是別人,一定會因為你的微笑而感到內心愉悅,高興,心情會好起來,辦事的成功率就會很好。因為誰都願意看到微笑和美麗,沒有人願意接受訓斥的語氣,沒有人願意看到嚴肅冷峻的臉龐,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了。所以态度的好與差往往決定着事情成功與否。
Advertisement
再如,還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語調,往往也是成功的關鍵所在。如一句簡單的“你過來”就這三個字,有幾種語氣“你過來!”輕聲地帶着感情色彩,“你過來。”很平常的語氣,“你過來?”是疑問,“你敢過來?!”是挑逗的。“你敢過來嗎?”是威脅刺激的,“你過來――”是強硬。這幾種說話的語氣都會産生不同的後果和效應,有的語氣助你成功,有的語氣會将事情推向反面,所以,我們說話的語氣比語言更重要。
你給人家一個微笑,是最簡單不過的事了,只要嘴角微微上揚,就給別人一個舒心,就給自己帶來方便,不花任何本錢,何樂而不為呢?這樣雙方都好的事為何不做呢?
音施:就是多說鼓勵贊美安慰的話。俗話說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你給人家一句贊美,人家可以溫暖三個寒冬,你說一句惡語,傷害別人,即使是在炎熱的六月酷暑裏,人家仍然感到寒冷。一個久而久之講別人壞話的人一定是沒有人緣的,沒有好的人際關系。如果你經常講別人好話,你得到的将是一片贊美的話。也許有人會說,我對某某是如何如何地好,可那人卻對我是如何如何的差,這種現象在我們生活中不是沒有,不但在監獄裏有,在社會上也有,這種人就是忘恩負義的小人,跟小人計較有什麽意義呢?其實,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時間長了,就能分出誰好,誰壞了。不是經常有人說,某某人緣差,每人搭理他。如果反過來,自己為別人多說幾句贊美的話,又沒花成本,心理也就平衡了,這樣大度後,反而會增加自己的人氣指數。好與差,別人是有辨別能力的。
心施:既是敞開心扉誠懇待人。講誠信,以誠待人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既然傳承了幾千年,至今仍被人們所提倡,倡導,那它一定是精粹,即使是一個被人瞧不起的乞丐都不能離開誠信,誠信丢了,将會無立足之地。簡單地說,為什麽有人向別人借東西借不到,甚至人家有也不借給你,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考慮自己的誠信度了。
眼施:就是給予別人善良的眼光,給別人善良,善意的眼光會得到別人的善意,人們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你的眼神中看到你的內心世界和想法。如果你是惡狠狠地眼神,換來的将是別人憤怒的表情,如果你是冷峻而陰冷的眼神,別人對你只能眉頭緊蹙,就會造成緊張局勢。反之迎來的是誠摯和友好的,既然是友好,你辦事就會順暢。
身施:以行動幫助別人。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應該伸出援助之手,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青年在冰雪寒天救起兩個落水兒童,當記者問他在跳入水中之前的一瞬間想的是什麽?這位青年很輕松地說,什麽都沒有想,只想趕快救人。這位青年說的是實話,他是用行動在幫助別人,這種行動比一萬句豪言狀語要精彩動人,還要偉大,行動是最好的語言,當你幫助了別人,別人會永遠記住你的,幫助了別人就等于幫助了自己。就等于為自己儲蓄了一筆財富。
座施:就是謙讓座位。讓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件太小太小的事,幾乎是每時都在發生。別小看一個小小的讓座,這裏面就能看出一個人的素質。經常聽到有人說,某某人素質太差。其實,所指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而已。如大家一起吃飯,如果每天都是最後一個到,其他人員每天都在等你,這是什麽素質?如廁所打掃完畢了,你卻要上廁所,又是什麽素質?等等,有時別人不講你,是給你留面子,是因為人家的素質比你高。如果人家給你指出來了,你還不改,我行我素,還認為是一種榮耀,沒人敢管你,那麽你的素質就會被人指責為:“太差”了。
其實,文明就在我們心中,素質就在我們的身邊,在生活中不經意地流露着,有時,你多一個“請”的手勢,對別人來說就多了一份體諒,有時你多一份耐心,對別人來說就是一種關愛。有時多一點點分享,就是多一份溫暖。長期堅持就是一個高素質的人,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願意做沒有素質的人而被人指責。素質就在自己的身邊,請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吧。
房施:有容人之心。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有客乃大,海能容百川,是因為有博大的胸懷,只有包容了別人,心才會向善,才會真誠,善良,才能有一種人格情懷,表現為一種高風亮節,一種胸懷大志的氣度。
對于我們身陷囫囵之人來說,确實已經到了一無所有的地步了,比乞讨還要難受,比乞讨之人少個自由。面對一貧如洗的局面,如果把以上七樣送給別人,将得到的應該是幾何倍率的享受,這七樣東西不管你窮到什麽地步,不管你到那裏,不管什麽時候,都可以使用,都能得到回報,都能使處在人生低谷時有所幫助。不信,大家可以試試,這是一項不需要本錢的投機,而且是收益頗豐的項目。應該用這七樣東西拯救自己。因為人人身上都有。
匡春山發言完畢,向臺下又深深地鞠了一躬,這時臺下臺上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他又無意中看到老許正向他豎起大拇指朝他笑呢,他同時向老許投去善意歡樂的眼神。
匡春山在演講中聲情并茂,陰陽頓挫,贏得了評委的肯定。同時,演講稿辯解了為人處事的深淺道理,切合實際,貼近生活,切入主題的角度有新意,演講者的視野比較開闊,論述也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并且分析出因果關系,也有自己的認識和見解,語言流暢且有一定的氣勢,有一定的號召力,雖然文采略差一點,但能給人以質勝文的感覺。并不影響其教育的效果,有感染力。
焦科長從三等獎開始宣讀,最後宣讀了匡春山獲得了一等獎。
匡春山從焦科長手裏接過證書,高高地舉起,他高興地笑了。老許使勁地在臺下鼓掌,沈廳長也為他鼓掌,呼喚。
2
浩瀚無邊的宇宙,茫茫人海,能夠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裏,應該說都是一種緣分,都應該共同愛護這個家園。在同一個地球上,我們又共同生活在一個國度,傳承着祖國優秀的文化,在同一個國家裏,又由于種種原因在同一間屋裏睡覺,在同一個鍋裏吃飯,難道不是緣分嗎?
在茶道裏有這樣的說法“一生一會”,意思是我每次與朋友在一起喝茶都要非常的珍惜,因為在我們的一生中也許就這一次相會,倘若錯過了,也許這一生就沒有了。
再過幾天匡春山就要刑滿釋放了,也就意味着要走出人生的低谷,邁向新生,重新開始新的生活,開拓新的人生了。也就是意味着要與朝夕相處,患難與共的沈廳長要分手了。有很多種分手是痛苦的,悲傷的,凄涼的,毫無辦法的,唯有這種分手是甜蜜的,歡樂地,熱烈地,盼望已久的。
當然,人生無常,每一次相逢相會都只有一次,每次相會過去的,但是人生若在某一個時刻,某一種特定的環境相會,感覺,感悟都會不同的,和知心的朋友,知己相會都是深情,只要是分手都會沉入一種痛苦之中,回想起從前走過的路程,卻都是為了這天短短的相會做準備。
吃過晚飯,匡春山和沈廳長又在走廊裏來回地跑着,既是鍛煉身體,也是彼此在交心。沈廳長不無傷感地:“好不容易,找到了相知,無話不談的朋友,卻要分手,不過這樣的分手我為你高興。”
匡春山安慰着說:“你也快了,再過一年半左右就可以出去了。”
沈廳長說:“我們能在這裏認識确實是一種天意。”
匡春山說:“我走了以後,你千萬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該吃藥的時候要吃藥,別忘記了,身體是自己的,累了就歇歇。”
沈廳長說:“你到外面創業,如遇到什麽困難可以寫信告訴我,也許我能幫你點小忙。”
匡春山沉思着,能幫我什麽忙呢,這麽多年來,沈廳長接見的人都很少,這是臨分手時的客套話,但匡春山嘴裏還是答應着“謝謝沈廳長的關心。”
沈廳長說:“噢,還有一件事,差點忘了。你把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留給我。”
匡春山掏出筆和紙寫給了沈廳長,沈廳長疊好放到了口袋裏。說:“春山啊,我出去了萬一生活沒落實,我就到你哪兒去混口飯吃,到時你可不能不接受我啊。”說着,他一直在認真仔細地觀察着匡春山的表情,雙眸緊盯着匡春山,好像要從匡春山的臉上尋找出什麽似得,又好像匡春山不答應似得。
匡春山爽快地說:“沈廳長,我匡春山是那樣的人嗎,只要有我一口,咱每人半口,只要你不嫌棄我們農村,就住在我家裏,我養你。”
沈廳長笑嘻嘻地說:“我這老眼沒花,看人還算看準了。你小子還有良心,咱們這段時間沒有白處。”
匡春山說:“我是農村人,講究的是實在,只可惜我進城了沒有牢記爸爸的話,結果走了彎路,是自己把自己送進了監獄,總算熬出頭了。今後不管走到哪兒都要牢記爸爸說得‘吃碗裏的,碗外的不吃’,不做害人之事。”
沈廳長說:“你爸爸是個樸素的哲學家,這話是很有哲理的,世界上有很多深奧的道理都是用樸素的語言來解釋的。”
匡春山後悔道:“只可惜沒有把爸爸的話當回事。”
沈廳長說:“如果從另一個方向來看,坐牢也不一定全是壞事。監獄裏學到很多東西,生活本來就是一道很複雜的化學題目,悄悄地變動其中一個細小的元素,或者多加一滴水,一點溫度,得到的結果就會全部變了,就完全不相同了。”
匡春山說:“我們是人,不管這個世界競争加劇,節奏加快,價值觀的沖突,觀念的多少,貧富懸殊,利益調或者是浮躁,彷徨,争鬥。經過這次到監獄的洗練,有一條我是不變的,那就是做人的本質不變,要有‘仁愛’之心,不能折磨他人,要給家人留點時間。多陪陪家人。”
沈廳長說:“是啊,‘仁愛之心’是我們的祖宗留下來的。孔子說‘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匡春山雙眼盯着沈廳長問道:“我水平有限,聽不懂。”
沈廳長沉思了一會兒說:“如果一個人不懂得仁愛的話,就可能會長久地生活在貧困中,心裏沒有仁愛的人,就會受到生活的困頓,是不得長久的,內心就會煩躁不安,就會很輕浮,就會迷失方向,找不到自己的歸屬。孔子又說,即使給他一個很富有安樂的生活,他還是不能夠長久地居在安樂之中,時間長了就會出事。比如說我就會了,已經做廳長了,應該算是‘長處樂’了,可是卻忘了‘仁愛’,最後腐化堕落了。”
匡春山說:“沈廳長,你文化層次高,又懂得這麽多道理,怎麽就……”
沈廳長說:“唉――,身不由己。在職場中到了這一步,有很多事就由不得自己,外面有很多人不知道,認為分風光,只看到吃,喝,坐高級轎車的一面,卻看不到內心的痛苦,心累的一面。但總的一句話,還是怪自己,應該做到‘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即使是‘窮’,或者是處于‘高官’,‘富’,有仁愛做根本,不管到什麽時候都沒有危險。”
匡春山說:“我回去了,一定要做到這一點,要開始一個嶄新的生活,創造一個新人生。”
3
鳥兒啾啾地鳴叫着,天空已經灰蒙蒙地亮起來。金愛打開燈,房間裏頓時通明透亮,該起床了。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這一天了。
這一天她是用了前半生的精力才等到的,終于等到了。起床後她走進李紅雲和春山兒子的房間。李紅雲也已經起床了,春山兒子睡的正香甜呢,她站在床邊愛憐地看着兒子,兒子的一只胳膊伸在被子外,她輕輕地将兒子的胳膊放進被窩中,掖了掖被子,然後和李紅雲一起走出了房間,她對李紅雲說:“媽,我跟春紅講好了,她今天送兒子去少年宮學繪畫。”
李紅雲點點頭問:“金愛,你們什麽時候到家?”
金愛說:“我打的去,估計中午到家吃飯吧。”金愛頓了頓繼續說:“媽,春山讓我們不要在外面講,現在,只有春紅和都娟知道。”
李紅雲說:“我知道,對外人我從來不談這事。”
金愛說:“媽,春紅中午要來吃飯,都娟姐在北京開會呢,她說等會結束後就來看春山。”說着金愛走進了衛生間洗漱,李紅雲準備早飯去了。
洗漱完畢,金愛把昨天下午在超市購買的食品,飲料裝進一個大袋裏系好。一件夾克衫,一件白色襯衫,一條西褲,一雙襪子,一雙皮鞋,從裏到外都是她為春山準備全新的新潮服飾,她又細心地理了理。把所有衣服抱起,将自己的臉頰貼在衣服上,流下了無聲地淚水,春山啊,再過幾個小時,我們就永遠在一起了,再過幾個小時,這個就是一個完整的家了。她又捊了捊一疊衣服,心想,春山穿上這身衣服依然是那樣的潇灑。
李紅雲喊道:“金愛,吃早飯吧。”
金愛将衣服理平放進一只包裏。走到餐桌邊端起了粥碗,邊吃邊說:“媽,把鹹魚蒸一下,春山喜歡吃的。”
李紅雲微笑着說:“媽知道,你放心吧,路上要小心。”
金愛點點頭。
李紅雲說:“春山在裏面用的,穿的一樣都不能要,全部扔掉,就等于把晦氣扔掉,出來時,不能回頭看。還有就是讓他洗個澡清清爽爽,幹幹淨淨地穿上新衣回家。”
金愛點點頭說:“媽,我知道。你把屋子打掃一下。”金愛環視了一下整個屋子,最後目光落在了那本日歷上,吃完早飯,她将日歷全部撕掉。這本凝聚了她和小芳無限的悲傷和期盼,無限深情和向往,無限愁帳的日歷被她抛進了馬桶,随着‘嘩啦’的水聲沖進了下水道,永遠地消失了。
金愛拎着兩個包攔了輛的士。一會兒的士開到那段風景秀麗的河堤上了,她看到曾與戴豐年一起坐的那個凳子上正有兩人坐着呢。河裏一派繁忙,一大早就能聽到過往船隊的‘轟轟’的汽笛聲。循着汽笛的聲音,這裏有一小塊空地,或在柳樹下便能看到了居民晨練,陽光透過樹葉的間隙斑斑點點地曬在大地上,曬在晨練者的臉上,喜愛運動的人們,三三兩兩地結伴悠閑自得地穿着運動服向這邊走來。大叔,大嬸們做着擴胸運動,聊着米價,菜價,油價,說着家長裏短,說着長壽健康和秘訣,時而大聲爽朗地笑起來。
寒來暑往,一年四季,這條河裏的水長流不息,靜靜地流淌着,洗滌着這個水城人心裏的塵土和浮躁,用清清的河水洗刷人們的心靈,沉澱下來的應該是枝繁葉茂和肥沃的土地。
車窗外的居民倘佯于岸邊,金愛的一切與他們無關,這個日子對他們是平平常常的,而對金愛卻有着特殊的意思,金愛坐在後排座上正暢想着美好的明天,規劃着燦爛的未來,她想到自己就要和匡春山一起開始過上另外的生活了,将要告別這凝着自己恩怨情仇的水城了,需要到一個全新環境裏生活了。
汽車在飛速地奔馳,很快停在了監獄高大的鐵門前。金愛掏出手機看了一下時間,離警官上班時間還有十多分鐘,只要警官一上班匡春山就出來了,她在十多分鐘焦急等待的時間裏,仰着頭看着這個高牆、電網、崗亭、大鐵門、電網在陽光的照射下時而發出刺眼的光芒。就是這高牆電網演繹着多少人間悲歡離合,心酸和痛苦啊,但這高牆電網也是一堵考驗之牆,它能洗禮一個人的靈魂,能夠驗證人間的美、醜、惡,一堵高牆就像一張斬斷人生命運的羅網。
人們在惡鬥争雄拼命,為了錢,為了權,為了地位,為了一時的氣盛結果争進去了,失去多少情和愛,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她看着高高的大鐵門發呆。
這時門緩緩地打開,大鐵門向兩邊分開,中間留出了一道縫隙,她凝視着縫隙,匡春山站在門口用眼光四處搜尋,金愛不顧一切地奔跑過去,一頭如瀑布的烏黑秀發飄起來了,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她擁抱着匡春山,匡春山緊緊地抱着她。兩人都無聲地流下了淚水,一個愛字把兩人緊緊地拴在了一起,一個愛字,就是人再生的力量和勇氣。
到附近的浴室洗了澡,匡春山感覺身上清爽多了,幾年了沒有這樣有精神,他換上了金愛帶來的衣服,立即容光煥發,在鏡子前捊了捊頭發,仿佛又看到了從前的自己。他嘴角微微上揚,笑了。他從浴室裏出來,連金愛也驚呆了。啊,匡春山你還是那樣地有朝氣,精神,英俊,她情不自禁地上前挽着匡春山露出了幸福甜蜜的笑容。好好守住這份看得見,摸得着的愛吧!愛,有時盡管說不清,但是真正地愛能夠創造出生命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