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26)
能力,朝堂之上變成了司馬懿和曹爽兩派的博弈。
74.君臨天下(完)
諸葛丞相的靈柩停了幾日, 便送去和先帝合葬了。陛下親自扶靈, 神情哀婉,泣哭不已,一道又一道的旨意, 封了死去的父親一個又一個的爵位稱號,無論哪一個都能讓活着的人眼紅, 不過對于死者而言,卻沒有任何意義。
他的靈位也被送去太廟,和先帝一起同享祭祀,受後世子孫的香火。
但還是那句話,這種事情對于一個死人而言沒有意義。雖然在這個時代, 人們普遍認為先祖有靈, 但若真心死了比活着好,也不會有如此多之人畏死了。@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父親死了,兒女們要來祭拜送行。常寧王和清河王接到聖旨,就從封地往王都趕來。諸葛織倒還好,只是面色哀戚,他王妃慘死, 只留下一個襁褓中的兒子, 所以也沒敢娶繼妃, 自己又當爹又當媽的,所以即便封地富饒, 人看上去也消瘦不少。
而清河王劉絡就沒那麽好說話了,她帶兵帶久了, 身上彪悍之氣更盛,越發像極了母親。不少老臣第一眼看見,還以為是先帝死而複生了呢。
清河王是個女人,卻死活不肯嫁人,不過之前有劉玥包容,誰也不敢說話。劉玥死後,她又要守孝,這回連諸葛亮都死了,估計孝期還要再延長。就連新皇劉維都不敢在這個時候,再給宮中添什麽新人。
劉絡氣勢洶洶,卻也知道不能當場發作,只是臉上的冷意,隔着殿內殿外都能感受到,更不要說直接面對妹妹的陛下了。等到兄妹兩人終于能夠獨處,劉絡終于炸了——
“阿翁是怎麽死的?”劉絡眯眼。
“被逆臣所害。”劉維非常疲倦,當諸葛亮身死的消息傳來時,他是真切感覺到了再無依靠的孤獨和無助,皇位之上的人,當真是世界上最寂寞之人。這段時間他打理政事和父親喪事,實在是有些心累。
但劉絡卻不願輕易放過他,嘲諷道:“襄陽城中,竟然有人能截殺丞相?你這個皇帝是如何當得?我且再問你最後一次,阿翁是怎麽死的?!”
劉維也有些火氣,即便是親妹妹,也沒有這般質問皇帝的,她可有一絲一毫的敬畏之心?可曾知道他們是皇帝和藩王,是君臣關系?
“清河王,慎言!”他冷冷道。
“阿母去了才多久,好好的阿翁怎麽會沒了?”劉絡咄咄逼人,“你當天下人的耳朵都是聾的,當天下人的眼睛都是瞎的?”
皇帝閉了閉眼,平複了下心情,聲音冷然:“有話便說,清河王。”
“阿翁是你害死的?”
“放肆!”劉維暴怒,拍向桌案,他自幼跟着趙雲習武,并不是只會念書的文人。當下那上好桌案便被拍裂了一道,皇帝眼含殺氣警告道:“你是朕的親妹妹,朕不與你追究。若還敢說這般大逆不道之言,別怪朕不念同胞之情。”
難道你不想将我除之而後快!
這句話終究沒有說出來,劉絡也清楚,說出來就等同于和兄長徹底翻臉。父親屍骨未寒,母親才剛走了一年,他們若是兄妹阋牆,豈不是讓父母在地下寒心?
只是有了這一遭,兄妹之間的隔閡便更深了,更有好事者彈劾清河王,卻都被劉維留中不發。賈诩不肯擔任丞相一職,便由法正接任,不過法正年紀也大了,都快六十的人,估計也幹不了太久,便先培養着費祎等人。
要說法正肯定是讨厭諸葛亮的,從他們當謀士起,這兩人就八字不合了。但老對手真死了,反而開心不起來。有什麽好高興的,他們這一輩老家夥,不都到了快走的時候了嗎?這天下,終究是年輕人的。
公元233年,天瑞三年,司馬懿在朝堂上壓倒了曹爽,大權在握之餘,便又一次率大軍來犯。理由也是現成的,曹叡被劉蓉害死,劉蓉是南漢細作。
劉維封趙雲為大将軍,又遣姜維、魏延為副将迎敵。只是萬萬沒想到,趙雲估摸是年紀大了,還沒等到了戰場,便得了急病而亡,頓時群龍無首。姜維和魏延彼此不服,馬谡根本沒有發言權,随軍而去的費祎每天的工作,就是拉攏這群一言不發就要幹架的将軍。
這樣還打個頭?直接給司馬懿送菜了吧!
歸根到底,是軍中沒有鎮得住所有人的主帥罷了。劉玥走了,諸葛亮走了,連趙雲等老将都一一病故,年青一代各不相服,除非劉維親至,可總不能凡事都讓皇帝親征吧。畢竟已經稱帝了,不像劉玥那時候,頂着諸侯的名頭到處親身上陣搶地盤。
果然,剛和司馬懿大軍接觸,就吃了個大虧,并且節節敗退。戰報傳回,群臣嘩然,有人想啓用還健在的老将甘寧,只是甘寧都多大歲數了,而且手中水軍陸續給了劉絡。嗯,說起來,清河王的水陸二軍,各個骁勇善戰,只是陛下忌憚,輕易不讓他們離開揚州。
若是從水中攻擊,打司馬懿一個措手不及,倒是個妙法。只不過……
“先生也是來勸朕的。”劉維苦笑,先是丞相法正,接着又是兄長劉緣,似乎各個都認準了他嫉賢妒能,強壓着皇妹不給出頭。
他确實不喜歡劉絡,但畢竟是親妹子,而且他心眼真那麽小嗎?之所以不肯用她,不過是因為劉絡這脾氣太暴躁了,頗有幾分當年張飛的性情,又過于年輕,平時只打打山匪海匪倒是無礙,可面對魏國大軍,他豈敢随意啓用為主帥?
賈诩倒是沒說什麽,顫巍巍地往前走,吓得劉維趕忙起身來扶。他老師活到這把年紀,都能算作人瑞了,他是母親第一個謀士,也是自己跌入谷底後來拉他的人。
“陛下不愛聽的話,老臣才不說呢。”賈诩慢吞吞道,“那些人拐着彎來拜訪老臣,臣煩不勝煩,所以才跑這一次,叨唠陛下,也堵一堵那些人的嘴。”
劉維哈哈大笑,扶着他坐在軟座上,又親自給他倒茶。
“老了老了,都沒個清淨的時候。”賈诩也不客氣,伸手拿了杯子,眯着眼回憶道:“臣倒是想起了年輕那會兒,那才叫忙得沒完。先帝手下謀士少,又因是個女子,年歲也不大,哪怕其父是荊州牧,又有鳳主的名號,也沒人來投奔。”
劉維甚少聽到這些,平日裏誰不是對劉玥大加贊揚,仿佛他母親從生出來起就是帝王之尊,喝着奶就收了無數大将名士。
看到皇帝興致上來了,賈诩慢條斯理地說起那些往事:“那時先帝可憐得緊,手下攏共那麽點人,還要受制于劉荊州,兩人雖是親生父女,卻耐不住蔡氏從中挑撥,很是過了幾年苦日子。像先帝這樣的脾氣,卻硬生生忍了下來。”
“算上武侯,也不過兩三個心腹,處理全州事務和軍務,還要防着蒯氏和蔡氏。那是整日整夜也沒停的時候,那時老夫就想,什麽時候能有個清淨日子?什麽時候主公能立起來?”賈诩笑眯眯道:“主公年幼,靠着劉荊州才有了兵權和益州,但老臣就是知道,主公豈會一輩子做池中之魚,籠中之鳥?”
“誰也攔不住的,先帝親生父親不行,蒯氏蔡氏不行,便是周瑜曹操也不成。一朝化龍,便飛龍在天,旁人見她年幼,卻不知有些人注定生而不凡。若天地夠大,便是順龍,若是執意阻擋,便是結了冤仇,成了逆鳳。”
賈诩慢慢說完,放下茶杯,笑道:“老臣總算是叨擾完了,陛下無需放在心上,畢竟您才是一國之君,但憑君意,無問他人。”
劉維斂容,對賈诩恭敬一拜,親自送出宮門,又再三囑咐好好護送他回府。接着沒兩日便下了聖旨,命劉絡率領揚州軍,封奮武将軍,從水路迎戰司馬懿。
劉絡沒有辜負衆人的期望,那一場水戰深得江東歷代妙法,大敗司馬懿。又因為她是正兒八經的皇族王爺,長相性格都酷似先帝,竟順利降服了姜維等人。一時之間風頭無二,劉維便順理成章地封她為大将軍。
聖旨下達,命劉絡繼續先帝先丞相的遺志,統領大軍北伐。從此,史書翻開一個新的篇章,清河王劉絡,便是那個時代最為輝煌的戰神,更是新世界的開拓者。
她一生雖未登帝位,但是對于歷史的貢獻卻遠勝于兄長,甚至……遠遠勝過她的父母。
以下不過是史書上的年鑒表,卻能從中窺探到那十幾年間的腥風血雨——
公元234年,賈诩去世,劉絡領兵北伐,并奪取關中。
公元235年,姜維、馬谡從北側出兵,直逼西涼,随後兩國議和。
公元237年,司馬懿和曹爽內鬥,魏國自亂,劉絡趁此機會,集結大軍再次北伐,奪回隴西,并直逼邺城許都,魏國朝野震驚,司馬氏和曹氏暫且結盟,對抗南漢。
同年,劉絡大敗邺城守軍,司馬懿率部退守舊城許都,随後病重而亡。曹爽趁勢而起,逼殺其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卻因消息洩漏,而被司馬氏截殺,夷三族。
公元239年,許都被圍,魏幼帝曹芳欲滅司馬氏,卻因懼未敢發诏,反為司馬師被害。曹氏宗族因恐被株連,連夜投奔于南漢,漢帝以上賓之禮相待。司馬師改立曹髦為帝。
公元240-242年,魏國和南漢幾經交戰,司馬師中箭戰死,司馬昭廢殺曹髦,自立為晉帝。魏國舊臣震驚,衆臣及名士皆逃往南漢。
公元243年,南漢攻入許都,司馬昭自盡,嫡子司馬炎投降,晉僅存十個月而亡。天下再次一統,歸于南漢。
同年,劉維再次祭天,得上天指示,改國號為“唐”,史稱唐高祖。
有人評價唐高祖這一生都像是上天送的大禮包,被現代人笑稱為“幸運A”。想一想這位重新大一統的陛下,皇位不是自己打下來,誰讓他有一個彪悍的娘。
甚至登上帝位後,自家父親先一步将南漢世家收拾了,而且死得恰當好處,讓唐高祖得了便宜又贏了好名聲。
至于一統天下,說實在的,那是南漢戰神清河王的功勞。靠着妹妹幹掉了曹魏和司馬氏,這位陛下只需要在後方禮賢下士,最後走入許都祭天就成了。
不過這話有些偏頗,唐高祖劉維的帝王心術還是極其厲害的,尤其是在他在位期間,先是免除丞相職位,集中帝權;收了藩王封地,并重劃天下州郡範圍,使得中央得以集權;地方軍政分離,定時換防,免除了軍閥擁兵自重的威脅。
最要緊的,是他繼承了南武女帝,重用天工閣的工匠,在那個時代的人們,用自己簡樸的科學智慧發明了不少讓今人都嘆服的東西,而這些武器也最終用于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戰鬥中。
這是一個沒有五胡亂華的時間線,也是這個時間線,清河王第一次揚帆遠航,向着更遠的大海行徑。這位女戰神帶着人和物資,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但根據各國聯合考古,清河王在南洋都留下足跡,最終痕跡消失在印度洋的茫茫大海中。
有人猜測以當時的航海水平,是沒法穿越印度洋的,卻也有人說,清河王跨過了赤道,甚至到了如今的澳大利亞,反正目前也沒有什麽石錘,在澳大利亞的原住民遺址中,确實發現了一些屬于中華文明的文物,但受損嚴重,年代模糊不清,碳元素只能推測是在漢南到唐末這段時間,并不能确定是清河王帶來的。
而後世這一切争執,都與此時登上祭天臺的劉維無關。
到了中年的帝王身着玄色帝服,頭戴十二垂珠冠冕,一步一步穩穩地走在祭天臺。太子劉晟退了三步跟在身後,最終立定在祭天臺下,看着父皇走向燃燒火焰的青銅巨鼎。天地之間,仿佛只剩下了這一個人,至高無上,天下臣服。
上好的白絹上寫着辭藻華麗的祭文,接着一點點被火舌吞噬,幾縷煙霧纏繞着布料殘骸,被氣流卷着往天上飛去,仿佛真的能上達天聽似的。
劉維舉起一杯酒,敬天地之神,接着第二杯,祭天下蒼生,最後才将第三杯飲下,将酒杯放回司禮官舉過頭頂的紅盒中。
他俯視群臣百官,突然想起了母親和他講過的太平盛世,曾經出現在阿母夢中的場景:那是一個頂好的天下,沒有戰亂和別離,沒有饑荒和瘟疫,人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過上好日子,天上甚至有能工巧匠制作的飛鳥,載着人飛翔,而海船可以去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珍之,慎之。”耳邊是父親最後的教誨。
劉維擡起雙手,衣擺飄蕩,火焰卷起祭品,在他背後燃起熊熊火柱,猶如天人下凡。群臣和将士們跪拜下來,只見一片黑壓壓的見不到邊緣,山呼聲緊随其後——
“吾皇鼎盛千秋!吾皇鼎盛千秋!吾皇鼎盛千秋!”
祭文中還未被燃燒的字從空中飄落,正好落在劉維向上的手掌心中,那是一個“唐”字。劉維見了,慢慢笑了起來。
帝王之劍,所向披靡,大唐盛世,自此而起。
(本文完結)
75.賈诩番外
那一年的賈诩, 已經老得成精了, 但他畢竟還是個人,而只要是人,就總是會死的。雖然他這輩子最怕的就是死, 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如此害怕。
好像是因為從小到大,生逢亂世, 見到了太多死亡,他看着曾經認識的人越是凄慘的結局,就越是害怕自己有一天也會落到這個地步。
他活得夠久了,看過足夠多的抄家滅族之事。誰興起了,誰滅亡了, 都成了過眼雲煙, 前幾天還有幾個小家夥在眼前蹦跶,賈诩不過冷眼瞧着,并不過問。
反正他自己兒子能管住就行,憑着他的臉面,只要兒子們不惹事,至少三代富貴無憂。
年紀大了的人, 就總是會回憶以前的事情, 雖然有時候記憶中的人臉都是模糊的。
他已經記不清原配妻子的模樣, 還有他前半生的幾個孩子,那些被仇家害死的家人。他不覺得理虧, 反正都已經報了仇,恩怨兩清, 等到了九泉之下,也有足夠的底氣。
對了,當初到底是誰害他來着?
賈诩躺在床上,望着院子裏的梧桐樹,努力回想着,可怎麽都想不起那些人的名字,和害他的原因。好像并不是什麽大事,他是牛輔的女婿,而牛輔是西涼董卓的人,當年很是得罪了一些世家權貴,因不敢向李傕郭汜下手,更沒法去鞭董卓的屍,便報複到他頭上。
嗯,就連董卓的名字,都仿佛是很久遠之前的事情。賈诩都快記不得當年董太師是如何權傾朝野,毒殺漢帝的了。但他卻記得遇到主公的那天,他一無所有,流落異鄉,妻離子散,并且身受重傷,那個騎馬的銀甲小将路過,便好心來問。
他一聽是劉表的愛女,便起了利用的心思。傷确實是重傷,但暈倒也着實是為了訛那小将軍。果如他所料,那時劉玥年幼又心軟,身邊沒有出主意的人,對他言聽計從。
只不過鳳凰雖小,卻永遠不會是籠中鳥。賈诩眼光毒辣,早看出這位主公絕非常人,便有了那場豪賭,徹底将自己綁在劉玥的戰車上,也讓這位主公全然拜服自己,感激不已。
有什麽好感動的呢,主公?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您利用我的才智,我利用您的權勢。若是有一天您兵敗如山倒,我不過轉投別主而已,絕不會為您守節。
自保,永遠是他最需要的,其次是報仇,對主公的忠誠那是再之後的事情。賈诩并非扭曲之人,其實他并不愛招惹是非,往往人不犯我,便不去犯人。他也不願意恩将仇報,做那起子小人行徑,所以只要不逼他到絕路,便能永遠和主公相安無事。
然而,報仇是一定要的,只是那幾人有的投奔了曹操,有的留在長安。劉玥不過是個益州牧,實力較弱,鞭長莫及。賈诩一輩子都能忍,當然也能忍過這區區幾年。
第一次奪了關內等地,便有幾家權貴,當夜橫死家中。原也是有人查到,告到劉玥案前,但主公留着不發,甚至都沒有來找他。賈诩知道,劉玥是默許他所作所為的。
他和這位看着長大的主公之間,有着一種別樣的默契。世人常常畏懼和震驚于他的自私冷酷,指責他非君子所為,要他說都是一個個被孔孟教壞了的腦袋。
但主公不這樣,盡管她自己心系天下,卻并不介意手下謀臣自私自利。那天他突然問起,劉玥托着下巴看屋外雨珠垂落,漫不經心道:“利己主義者并沒有錯。”
賈诩沒聽明白,卻見主公對他笑笑,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何以為?”賈诩便也跟着笑起來,主公是個妙人啊。
即便拔一根毛就能拯救天下,憑什麽不能說“不”呢?我的毛是我的,這天下又不是我的。若是想救,便自己救去,何苦拉上別人?何況一個個蠢鈍如豬,焉能以一毛利天下?
不過劉玥是個利天下的人,她嫁的夫君也是個利天下的。賈诩自忖和諸葛亮沒有共同語言,只在公事上有所交集罷了,像諸葛亮這般性情,是絕不與他為伍的,頂多和平相處,而這也是賈诩最需要的。
至于投靠了曹魏的仇家?有漢帝作為靠山,他想要挑撥離間便輕而易舉,最終這些人都被多疑的曹家父子所殺,所剩下的最後一家,因為衰敗,反而逃過一劫,一直延續到曹芳繼位。賈诩已經沒什麽執念了,只不過不想看着最後一家逃跑罷了。
雖說當年暗算他的仇人都死了,只剩下些無知小輩,賈诩仍舊不想放過,誰讓他就是這樣睚眦必報的人,所以前幾日劉維來看他的時候,賈诩就裝作老人唠叨,拉着陛下絮絮叨叨說當年的事情,還有逃走的那一家仇人。
“老臣找了他們半輩子,如今怕是不中用了,再等不到報仇那一日了。”賈诩嘆道,“陛下若有一日能攻克邺城,便替地下的老臣問一問,當年臣一家老小,最小的不過四歲,李傕郭汜一事,與幼子無關,焉能下此等狠手?”
劉維臉色微變,連忙安撫自己的老師,賈诩又把話題扯到閑事上,但他知道,哪怕自己死了,只要陛下能攻入邺城,那家人便逃脫不了。
欠了他的,沒有人能逃得掉。
但他終究要活到頭了,死亡到底是什麽樣的?他還是不想走,不是留戀此方,而是畏懼彼岸。賈诩的視線從梧桐樹上收回,聽到床榻上,兒孫們哭哭啼啼的聲音,沒來由一陣厭煩,卻也懶得訓斥,只自顧自想着。
門外傳來喧鬧聲,想來是陛下親至,還帶來了太醫們。只可惜藥醫不死病,他不是病了,而是老了,除非是返老還童丹,抑或是始皇帝所尋的長生不老藥,否則什麽也救不了他。
而且他也不想見陛下。
臨死前,賈诩想見的人,不是自己這個位高權重的弟子,他想見的人沒有來,又或許永遠不會來。或許,這世間就是沒有鬼神,既然沒有先祖之靈,那人便不會出現。
他已經看見陛下的衣袍了,他聽到門被推開,兒孫們對皇帝跪拜的聲音,但賈诩卻渾然不覺只死死盯着院子裏的梧桐樹,眼神一錯不錯的。
然後,他笑了,梧桐百鳥不敢栖,止避鳳凰也,古人誠不欺我。
劉維到床邊的事情,賈诩已經去了,眼睛安然閉上,臉上還帶着寧和的笑意。這麽大的年紀肯定是喜喪,先生去得毫無痛苦,也多少讓他有些欣慰。
劉維來看賈诩之前,連賜谥號旨意都拟好了,所以早有了心理準備,雖是惆悵,卻不至哀傷。只是可惜沒趕上最後一面……
劉維順着賈诩的臉向朝外看去,院子裏只有一棵梧桐樹,仆從不敢沖撞貴人,都在院外候着。那棵孤零零的樹木,随着一陣風起,而搖動着樹枝,落下一片片金紅色的葉子,宛若天光,又似神火,據說鳳凰便是栖息其上,那是神鳥。
死亡可怕嗎?可若是有人來接,那便再無畏懼了。
“劉将軍。”
“當不上先生一聲将軍。”
……
“主公安心。”
“好。”
……
76.劉絡番外
劉絡知道, 自己那個皇帝兄長容不下自己是遲早的事情。只是随着年紀的增長, 她從原本的憤怒,變成了如今的了然。不是陛下狠毒不顧念親情,只是很多事情都不得已罷了。
這個皇位沒什麽好的, 也難怪母親不留給自己,自己當不了皇帝。
只不過, 阿翁阿母也萬萬想不到,她這麽會打仗。就像阿母的力大無窮一般,這是一種天賦,老天爺送的東西,別人要苦苦學習兵法, 在她就是本能的事情。看一眼, 就能猜到敵人可能在什麽地方,再想一想,就能不自覺地把敵人打敗。
莫非她真是天上的武神轉世?
攻入邺城後,兄長賞了自己不少東西,并問及她的婚事,都被劉絡自己拒絕了。一方面着實看不上那些世家子弟, 另一方面也是不願意被人約束, 又不人人都是阿翁那樣的好夫婿。若是當年母親娶了……啊不對, 是嫁給蔡氏或蒯氏的夫君,也肯定被人轄制。
她只待到兄長祭天, 便想帶兵回揚州封地去了。眼不見心不煩,她才不自讨沒趣, 在自己封地吃香喝辣的,一言九鼎,還能帶兵剿滅海匪,樂得高興。
只是又沒幾年,兄長便提出了削封地一事。劉維不想把事情做絕,只道常寧王和清河王還是藩王,只是等到下一代子嗣就要削為侯爵,進京安置。
劉絡聽到消息後,翻了個白眼,繼續操練水軍。她都不打算成親,更不想生娃,清河王就沒有下一代世子,她哥哥真是想太多。
再接着,沿海就鬧起了海匪,這一次不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鬧事,而是從南洋和海島來的賊兵,劉絡瞬間就樂了,嗨呀,打了一輩子,還沒打過海猴子呢,一個個長得又矮又黑,偏偏行動敏捷,得了好處便跑,追都追不上。
所以,在都城的皇帝陛下三天兩頭收到揚州探子的禀報,說清河王又帶着水軍出海抓人了,最長的一次,說清河王在海上杳無蹤跡兩個月,才全勝而歸。那人在将船上昂首挺立,竟脫去了厚重戰袍,穿起了海猴子的衣服,布料少得人沒眼看,皮膚也曬得黝黑,偏偏精神抖擻,活像吃了仙丹。
劉維頭疼欲裂,彈劾清河王有傷風化、擅離封地的折子堆滿桌案。他不是沒有申斥過,但他這妹妹才不聽他的,若是下次見到海匪還是要追……
“讓她滾上京來,朕問問她到底想幹什麽!”陛下氣得摔了筆。
幾個月後,清河王大搖大擺地奉旨入京,那皮膚黑的,陛下都吓了一跳,差點沒認出這是自家長相肖母,明豔動人的妹妹。連劉維後來娶的皇後都差點維持不住貴女的端莊,立刻用絹子抵了抵嘴角。
這回就是有再多的訓斥,也說不出一句來。當劉維從震驚中回過神,只慢吞吞道:“一會兒叫太醫給你看看,怎麽就黑成這樣?”
清河王揮揮手,那豪放的做派,又讓劉維的額頭跳了跳。
某種程度上,劉絡确實比她身為現代人的母親還要彪悍,至少她母親面見群臣時,還是會穿得正正經經,坐得端端正正,以免刺激到一些老臣脆弱的神經。
但她就偏不,完全就像是一個久經海戰的老兵,站沒站相,坐沒坐相。但如果熟悉大海的人就會知道,這種姿勢其實是最适合航海的,看似沒骨頭,實則可以根據海浪的朝向,靈活應變以節省體力。
劉絡和自家皇帝兄長沒什麽好聊的,兩個人尴尬地互相問候,聊了聊王都最近的閑事,揚州和海上風光。皇後曾氏倒是笑着提到,大将軍夫人近日又有喜了。
魏晉滅亡後,劉絡便卸任了大将軍一職,接任的也不是外人,正是先帝養子劉緣,也是陛下的嫡親心腹。劉緣迎娶的是王粲和黃月英的女兒,這也不是外人,王粲是兩朝重臣,而黃月英更是先帝從小的手帕交。
劉緣帶兵自然比不過劉絡,但他為人穩重,在軍中頗受将士們敬服,倒是最合适的大将軍人選。他位極人臣,膝下長子也到了婚配的年紀,萬萬沒想到王夫人老蚌懷珠,這下可好,大兒子成親,小兒子出生,可不是熱鬧又喜慶。@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劉絡和劉緣關系不錯,聽了這消息,面色送了不少,笑着說定要去賀喜,又好奇道:“他家長子是琦兒吧?娶了誰家女兒?”
曾皇後溫溫柔柔地笑道:“劉琦尚的是沁瑞公主。”
劉絡想了想,這才想起來沁瑞是哪一個,這是兄長次女,是個庶女,由宮中一位美人所出。她是沒心思記兄長的妃子姓什麽叫什麽的,連這群侄兒侄女也懶得關心。要說關系親近一些的,唯有當初養在先帝膝下的太子劉晟。
想到劉晟,她又想起了已逝的曹夫人,那真是個處處得體的好夫人,不僅孝敬公婆,對小姑小叔也甚是周到體貼,只可惜了……兄長繼位後,追封了她為孝哀皇後,後來一統天下,又封了劉晟為太子。
可畢竟太子沒有母族支持,更別說他外祖家可是曹氏!這樣尴尬的身份,讓太子舉步維艱,小心翼翼。哪怕劉絡不在王都,也聽說了這些事情,真是可憐他這小侄兒。
好在曾皇後膝下無子,只得一個女兒,不然劉晟這太子能當多久還是個問題。劉絡嘆氣,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便晟兒深得先帝喜愛又怎麽樣,先帝又不能從皇陵中跳出來。
在都城待了十幾日,拜訪了不少熟人,又參加了劉琦和沁瑞公主的大婚。劉絡打算回去了,不過臨走之前,有些話總還是要說清楚的。
聽到清河王觐見,劉維揚了揚眉毛,知道這一天總是來了,便揮退左右,看着自家熟悉又陌生的妹子,那人還是如此霸道傲氣,仿佛天底下沒什麽能讓她害怕低頭的東西。
“別說皇位,這王位我也不想要了。”劉絡開門見山道。
劉維當了那麽多年皇帝,早就學會沉穩內斂,因此不動聲色道:“皇妹這是胡說什麽?”
“我小時候那會兒,阿母給我講故事,說是天地不是方的,海上之外有其他人。有黑的,有白色,還有紅的,反正和海猴子都不一樣。”劉絡眨着漂亮的眼眸道:“那時我當故事聽,可現在我卻有些信了,揚州和水軍在我手裏,你總也不放心,不如放我離開。”
“你能去哪裏?”劉維無奈,他舍不得殺妹妹,卻也總疑心她擁兵自重。
“天大地大,哪裏都能去,去了我就不回來了,反正阿翁阿母都去了,我在這裏也沒什麽好惦記的。”劉絡像是想起了什麽,“常寧性子和軟,膝下子嗣不豐,礙不着什麽事,你不會将他如何的,我自是放心。”
劉維低頭苦笑:“朕在你心中,真不知是什麽狠毒模樣。”
劉絡無所謂:“當皇帝的不都是這般?”
劉維沉默片刻:“你要多少人?”海軍不可能都給她,萬一劉絡不出海探尋天下,反而掉過頭來攻打他,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給我五千人,十艘船,再給我一些工匠,派幾個使臣,足量的物資補給。我順帶替你出使諸國,揚我大唐之威名。”
“不過幾個蠻夷之邦。”劉維挑眉,并不放在心上。
說實在,劉絡提出來的要求并不過分,如今揚州軍有十萬,其中五萬是水軍,戰船三千艘。妹妹要的連十分之一都不到,至于工匠、使臣和物資,自然也沒有關系。
只是海外蠻夷之地,比嶺南還遠,外人聽起來還以為他将親妹妹流放了呢。所以劉絡出的這主意不錯,就借口去出使海外諸國,互通有無吧。
兄妹兩個彼此看了一眼,都是老奸巨猾之人,立刻明白這事是成了。劉維解除了心頭大患,良知和親情倒又重新回來了,對着許久不見的妹妹,心頭隐約有些疼痛和愧疚。
劉絡這麽大了,還沒有成親,連個子嗣都沒有,就要被自己趕到海外去。他這個做哥哥的,實在是欺人太甚,太不顧骨血之情。
“你若不想成親,便讓常寧過繼一個給你,或是朕膝下的皇兒……”
“陛下萬萬不可。”劉絡差點把嘴裏的茶水噴出來,“常寧也就那麽兩個兒子,長子體弱多病,幼子還未長大,你這是要了他的命。”
至于皇子,劉絡搖了搖頭,太子劉晟地位不穩,那些後宮的妃子各個心思都活絡着呢,恨不得把自己兒子推上皇位,這時候過繼給自己,一起帶去海外不回來,這些女人還不得瘋了?
要是有的選,她寧可帶晟兒,也免得他群狼環伺,有個三長兩短,看哥哥如何有臉去地下見曹皇後和先帝。只不過劉晟畢竟現在還是太子,她這話根本說不出。
出海那一天,風平浪靜。
劉絡回頭看了看熟悉的土地,蹲下來抓了一把土,看着濕潤的砂礫在掌心慢慢落下。陛下不能離開皇城,只拍了丞相來送自己。
倒也是個熟人,新上任的丞相劉禪總是笑眯眯的,長相有幾分像劉備,脾氣極為溫和,但往往和他說着說着,就能被套進圈裏去,是個吃人不眨眼的。
“清河王一路順風。”劉禪笑着道,負手而立,“今日是個好日子,王爺必能馬到成功。”
“哈哈哈,借丞相吉言。”劉絡深深看了劉禪一眼,道:“那便就此別過,不必再送。”
劉禪點了點頭,垂下眼眸道:“別過。”
劉絡沒有再遲疑回頭,轉身踏上船板,來到甲板上。新建的戰船體型偏大,她便立在高處,于海天之間,衣袍獵獵,英姿飒爽。
“揚帆,起航!”她揮了揮衣袖,喊道。
“起航!”所有傳令兵一同吼道,聲音震顫天地,遠方傳來陣陣號角聲,仿佛來自遠古的戰場,又似乎是遠方世界的召喚。
十艘戰船離岸邊越來越遠,駛入無邊無際的大海,再也不會返航。然而這并不傷感,因為嶄新的歷史篇章将從此刻開始,這五千人将立下史無前例的偉業。
天地遼闊,我心悠悠,從此蛟龍入海,再無束縛!
——南漢清河王劉絡,史上極負盛名的女戰神,一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為唐朝大一統做出巨大貢獻,後率五千将士出海,蹤跡遍布東南亞沿岸和東亞諸島,為海上絲綢之路奠定基石。據說在出海九年後,劉絡離開天竺,率部向着更遠的海洋駛去,從再無蹤跡,終身未嫁。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