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劉禪番外
“閣老, 買魚呢?”劉禪在回去的路上遇到皇都統領劉徒, 後者帶着一隊護城衛, 各個都是年少俊勇的兒郎, 紅袍玄甲,錦帽貂裘, 真真是英姿飒爽。
劉禪笑眯眯應了, 擡了擡手上一尾河魚,早晨剛釣上來的, 新鮮得很,紮在草繩上還在活蹦亂跳地彈尾巴,魚鱗光澤漂亮,魚肉結實有勁, 泛着水光。
“劉統領辛苦,且去巡城吧,老夫回府去了。”劉禪說道。
劉徒遲疑了一下,問道:“閣老可要人護送?”畢竟這位內閣首輔一大把年紀了,乃是三朝元老,萬一給摔一跤,受到驚吓出點什麽事,陛下可要唯他是問。
“無礙的, 老夫還走得動。”劉禪擺擺手, 告別護城衛繼續往家裏走去。
劉徒猶猶豫豫地騎馬走了,走出幾步,還是不放心, 又派人去閣老府上詢問,劉閣老有沒有安全回家,可謂是非常體貼了。
要是讓劉禪知道,少不得稱贊一句“穩重妥帖”,陛下真是沒有選錯人。劉徒不是一般的統領,乃是皇族宗室,其祖父是女帝養子,祖母出生望族王家,就是這般出身已是顯赫非凡,偏他父親劉琦尚了先皇的沁瑞公主,是正兒八經的皇室血脈。
劉徒年少時就封了個侯爵,不過是個虛名閑職,這個少年郎不甘心,就央求着父母,最後成了宮裏的近衛,從一個小小的侍衛做起,做到如今的皇城統領。先帝疼愛這個小外孫,就是如今陛下也極為信賴這個外甥,年輕人前途大好啊。
劉禪感嘆了一句,慢悠悠晃回了府邸。他的年紀大了,前幾天還上奏要乞骸致仕,被陛下留中不發,但劉禪心裏明白,這個首輔的位置終歸是要讓出來,讓給更年輕的帝王心腹。都這把年紀了,位極人臣,也沒什麽好戀權的。
至于兒孫們嘛,他向來多子多福,光是兒子就有五個,孫子十幾個,去年連曾孫都抱上了。兩代陛下看在自己的臉面上,對自家人多有照顧,已經很不錯了,難道還要讓他一個個想辦法安置嗎?真是吃飽了閑得慌,兒孫自有兒孫福。
像他這樣年紀和權勢的人,就該一大早起來買條魚,讓後廚剁了魚頭燒湯,把身子蒸一蒸,配兩個蔬菜,再在樹下眯一眯,起來喝口茶,好好吃一頓。下午呢,就去逗逗兒孫,或者拜訪一下老友,等到晚上再一家吃個團圓飯。
這日子神仙不換啊,他果然是貪圖享樂的人,啧,享樂有什麽不對的?他又不是那些讀書讀傻了的儒生們。
做人要知足,就像當年先帝還是太子時,自己就跟随對方,矢志不渝。所以要說才華,遠有比自己更有才華的人,最後法正丞相去世後,先帝還是選擇他繼任丞相。換作之前,劉禪不敢想這個位置,畢竟他不是孩子了,知道自己的父親和身世。
就憑當年劉備給劉玥挖的坑,他沒被殺就算不錯了,最後是看在趙雲的面子上,劉玥才留下自己,讓他跟在太子身邊長大。
可誰讓劉維不介意,而自己又和劉維一起長大,甚至太子被貶時,他也始終跟随左右。劉備的事情畢竟是上一輩的恩怨,而上一輩的人早就仙去很久,誰能攔得住現在的陛下?
劉禪自知不是智謀卓絕之人,所以在丞相位置上做得戰戰兢兢,生怕有一點疏漏,虛心請教。這樣做了十幾年,反而得了個穩重老成之名,雖比不上諸葛丞相,并無十分建樹,卻也足以震懾四方,讓群臣敬服。
而說句實在的,以劉維的性格,也幸虧是他做丞相。換做任何一個銳意進取的丞相,都會和這位強勢的帝王争執起來,又或許,這正是劉維選自己繼任丞相的原因?
所以,當先帝提出廢除丞相一職時,劉禪立時答應了,并且在朝堂之上站在劉維這一邊,說服衆臣同意。憑着先帝的愧疚和感激,他在新建立的內閣中占了一席之地,并在劉維去世後,成為首輔輔佐下一任皇帝,也就是如今的陛下。
劉禪并不戀權,依舊是那般穩重老成,從不妄圖以自己的身份去壓制新皇。所以新皇投桃報李,對他極為倚重厚待,乃至于連家裏子孫都獲封爵位官職。劉禪也不介意,他一向覺得做人就該學賈文和。
當年太子被貶時,賈诩是太子老師,便也提點了劉禪幾句,真是受益終身。
順勢而為,急流勇退,所謂善終,無非如此。
劉禪把魚交給了仆從,自己慢慢走到樹下,睡在竹榻上迷瞪着眼,開始打盹。家裏人都知道他這個習慣,沒人敢打擾,連仆從都繞路走,把手腳都放輕了些。
這一睡過去,劉禪便夢見了不少新奇事兒。
要說最新奇的,當屬自己的父親劉備順利取了荊州,并沒有什麽劉玥來攪局,甚至連先丞相諸葛亮都是父親的人,為其出謀劃策,先下荊州,後取益州,并且聯吳抗曹,封王拜将。
一直到關将軍殒命,父親怒而出兵,結果中了陸遜之計,大敗而歸,在白帝城病故。劉禪看着眼前一幕幕的景象,幾乎驚得說不出話來,卻聽病榻上的劉備招手,喚他過去——
病榻邊除了他們父子二人,便只剩下了諸葛亮。
劉禪看着父親交代了後事,将益州和自己都托付給了丞相,眼看露出下世的光景,拼着一口氣道:“如若他不才,汝可取而代之。”
要是年輕時的劉禪,或許還聽不太懂,但他位極人臣幾十年,人老成精,焉能不懂這話的分量?果然,當他側過頭時,看到諸葛亮的臉色白了一瞬,卻很快恢複。那人退後幾步,跪下來磕頭以表忠心,聲音哀切,宛若泣血。
是了,這就是先丞相。劉禪暗自嘆了口氣,先丞相這個人,說他智謀無雙,卻又古板頑固,說他不懂變通,卻又機敏明理,不過終究是認一條死理,一生只侍奉一主,認準了便從一而終,絕不背叛。
對劉玥是這樣,對劉備也是這樣,指望他造反自取,那是白日做夢。倒不是說他能力不夠,或是沽名釣譽,而是他對于士大夫所謂的“道”有一種近乎病态的追求——對國家,對百姓,對主君,皆是如此。
這也倒罷了,反正在夢裏的劉禪控制不住自己身體,能看見能聽見,卻無能為力。他眼睜睜地看着自己和丞相的矛盾越來越大,卻又不敢正面頂撞對方。夢裏的劉禪是恨諸葛亮的,可能恨之中又帶着一點敬畏和依賴,非常複雜的情緒。
而年輕的帝王并不懂這些,他只知道自己的權力被瓜分走了,卻也明白自己确實管不好益州,也無力統領百官,震懾曹魏。要不是諸葛亮坐鎮,換他自己來,估計兩三年就能把蜀漢輸光。
丞相大包大攬,事必躬親,陛下卻無所事事,仿佛行走的印章。若非明白諸葛亮沒有反心,多半又是一個曹孟德。
在夢中,漢帝劉禪的憋屈達到了極點,而諸葛亮終于把自己病死累死在前線了。在那一瞬間,小皇帝說不出是輕松更多一些,還是惶恐更多一些。但他确實泣不成聲,悲上心頭,諸葛亮于他是頂梁柱,更如同第二個父親。
曾經的恨意和憋悶,在得知丞相死訊後,也只餘悲戚。劉禪或許不是明智之人,卻也非狡黠殘酷之輩,人死如燈滅,劉禪不介意給相父足夠的敬意。
然而,諸葛亮是死了,那些臣子卻依舊不服劉禪。
費祎成了朝中的和事佬,姜維則繼承了諸葛亮北伐意志,天天嚷着要攻打曹魏,并且彈劾內侍黃皓。小皇帝好不容易大權獨攬,卻反而不明白應該做什麽,又或許他早就明白,北伐是不可能之事。
魏國總有一天會攻破益州,只是早晚而已。
事實上,魏國軍隊攻入益州,比他想得更早一些。當鄧艾摔部攻入時,劉禪看着自己棄城投降,成了安樂縣公,看着自己“樂不思蜀”,在司馬氏面前低頭……膝下諸子死的死,亡的亡,雖然自己是太平到老,卻也被人控制了一輩子。
這一生,竟是從不由自己做主。
劉禪看着夢中的自己慢慢閉上眼睛,眼角有晶瑩的淚水流出,順着蒼老的褶皺淌下臉頰,滴落淹沒在床榻之上。然後,夢境猛然終止,他從噩夢中清醒,捂住胸口而起。
“翁翁?”八歲的小孫子拿着一個竹球,仰着臉看他,笑彎了眼眸,晃了晃竹球裏的鈴铛,奶聲奶氣道:“翁翁,玩球。”
小兒媳帶着婢女趕來,臉上帶着愧色,行禮道歉,是她沒有管好兒子,驚擾了公公小睡,又連忙伸手要把調皮的兒子帶走。
“唉。”劉禪擺手,眉眼笑道:“多大的事,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且去準備午膳,留下瑾兒陪我玩鬧一會兒,待會就把兒子還給你。”
小兒媳哪裏敢說不,帶着婢女下去準備。
劉禪依舊半躺在榻上,背上出了一身冷汗,口中還發幹,卻打起精神哄小孫孫。竹球“叮叮當當”響個不停,就像丞相出殡時的角鈴聲,還有那漫天的白紙錢……
還好只是一個夢,即便在這夢裏,他當上了皇帝,這也依舊是個噩夢。
皇帝真不是人人可以當的,比如先帝劉維就是天生的皇帝,他就萬萬當不得。不僅是因為天智的關系,而是這顆心不是帝王的心,又是當時那種境況,換做誰也無法力挽狂瀾。
還是現在的日子好啊。
劉禪定了心,抱着小孫子去吃飯。小米粥依舊溫熱香甜,魚頭湯炖的入味,魚肉緊實有勁,蔬果新鮮可口,吃得他很是惬意。
“阿翁下午去哪處?”休沐在家的兒子孝順恭敬地拿起勺子,又給劉禪添了一碗粥,“可要家仆陪同?”
“備一輛馬車便可。”劉禪漫不經心道。
吃過了飯,又在院子裏走了走消食,劉禪進屋子裏沐浴更衣,又焚香熏染,這才上了馬車,徑直往忠武侯的祠堂而去。
先丞相與女帝合葬,共享後世香火,不過平日并不輕易讓人去。劉禪地位卓絕,所以才沒有被攔,進到殿裏,恭恭敬敬跪下行禮之後,才起身為牌位上香。
清香袅袅,隔着這層層煙霧,劉禪的心才徹底安靜下來。
他慢慢轉身離開——
“幸好,那只是一個夢,相父。”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