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鋤下水與井中金
院牆內一株大柳樹下,兩只細犬汪嗚有聲地争搶着骨頭,楊信之與胡姬粉堆立在一起有說有笑,很是融洽。
他們在裴家莊園裏做客,粉堆不必再戴帷帽遮蔽身容,簡單挽個發髻,也沒插戴什麽首飾,嬌小身子站在楊肉塔身邊,一直仰着臉聽他說話,雪白面龐上滿是欽慕喜悅。
李元軌盤膝坐在南閣二層的窗欄邊,默默向下注視自己的衛士和侍婢一會兒,嘆口氣,轉眼去凝望院牆外的大道、泛青樹林和滔滔渭水。
這座二層樓閣略顯破舊,近來缺乏修繕,但整體是按長安京中最時興的模樣建造的。二樓的四面窗板都可以卸下,夏日變成一座通透無礙的避暑涼亭,檐下挂起竹簾遮陽,既防人窺視又便于主人觀賞外面風景,焚香小睡好夢幽長。
此時是二月早春,高處風涼,莊園主人裴律師邀着李元軌上了閣子,只卸開南面窗板,二人對坐品茗曬太陽。
對,品茗。
李元軌繃着臉看裴律師在案上一堆盒罐壇碗間擺布忙碌,拿出一塊黑黝黝硬梆梆的玩意說是“茶”,又是敲又是鑿,又是掰又是碾,旁邊還擺出鹽姜酥酪等着往裏添。一個小僮在地下扇爐子燒水,李元軌倒寧願湯罐裏煮一副燙酒的壇杓。比起遭“水厄”,他更樂意喝點裴家莊園自釀的新谷酒——
他是北人,讀過書,也聽人說過南人那種奇怪的癖好,把幹樹葉子煮成苦水家常喝。這裴律師是侍奉父親流放巴蜀時,沾染了當地風俗,回長安也一廂情願拉吳王下水“嘗嘗某的手藝”。說起來算是讨好示情吧,李元軌卻只想踢翻爐案大吼一聲:
“快去找我十七妹!在這裏耽擱功夫做甚!”
可他只能忍着。昨晚他已經踢過吼過了,毫無用處。
昨天入夜,裴家莊園那姓張的莊頭終于被找到正堂。這是個手腳粗大腰板挺直的五十來歲老漢,口音很重,怒氣沖沖,對莊主下達的“幫十四郎尋人”指令一口回絕:
“……去年冬天旱得很,眼下剛通了地氣,又下過雨雪,下地耕田牛也不夠,人也不夠,尋啥個胡人小娘麽!你們後生家,天天只知端碗吃飯,高堂睡覺,地裏活計一點不懂,光會胡咧咧!這當間耽誤種莊稼,秋涼了一齊餓死!”
李元軌和裴律師解釋、分辯、威逼、吓唬,反複說明盡快找到“一個被胡人脅持的漢家少女”有多要緊,張老漢絲毫不為所動:
“……前日泾河水大,沖壞三限閘西頭門,叫俺發五個壯丁過去抗着修,沒人,只去了仨;劉十五家那段渠秋天就堵了,他躲懶,上凍以前沒通開,到現在水過不來,氣得俺跺腳罵,家裏婆娘都上渠扛鍬去了!白家那保裏踏了三十車糞,該肥三十六畝地,拉不出來,今日剛糞完十畝半!都這節氣了,不趕着下犁頭以前糞完,一冬功夫白瞎!
“……說啥?呸!可不沒人!你們就知道個耕,這裏頭事大哩!先上了糞,攤勻了,牛拉犁翻,春耕還不能耕深,淺着耕出壟來,後頭趕緊使耙耢拖蓋。要不蓋嚴實,風一起,下頭土全幹,撒多少種它也不出苗!
“……下種以前,哪一畝地不得耕五六遍,蓋七八回?春旱咋個頂?鋤頭底下三寸水!厄就說你們不懂,谷種也不是随便下,黑地薄地先下糙種,高壤白地還得往後再推,過了寒食吃榆錢再下好種,再往後種豆、種油麻,種粟子黍子都不一樣,全要人盯着幹哩!
“……那還光是說種糧,咱莊子離城近,哪一年也開大園子種菜,有糧食十倍出息。園子更費工,一畝園,十畝田!夜個剛發十來個人,上西面園子種葵菜莴苣。過冬的蔓菁苗也起出來了,這一半天不移栽地裏,馬上凍死!東邊園子還得種瓜種白豆小豆哩,俺還發愁上哪地尋人種去?
“……這光景,到處缺勞力,又不獨咱家幾個莊子!東邊那誰個相公家,莊裏全空,沒人看着,誰知道咋個庫裏就着了,一把火燒光多少年存蓄,造孽哪!這時節,誰家能挪出人手來,給你尋啥慫人!”
好說歹說,軟硬兼施辦法用盡,張莊頭終于答應“等厄盯完了園子去給你打聽”,滿腹牢騷揚長而去。走之前還警告李元軌主仆“別自個兒胡蒙亂問,這幫胡商靈醒,外人驚動了更不好說。”
所以李元軌只能把兩個小奴打發回大安宮去探問大內消息,自己帶着楊信之和粉堆在裴家莊上暫居死等。他也問裴律師:“這張莊頭什麽來歷?脾氣架子這麽大,殺王救駕擒過反叛似的?”
裴律師苦笑了下,回答:“這人就是個本地鄉賢,聽說早年點過府兵打過仗,沒得什麽實惠,如今也就在兵府領個閑職,并無正經功名。他天生就是這耿直脾氣,倒是一把種莊稼的好手。十四郎要責我放縱下人颠倒綱紀,律師不敢诿過,但是,唉,這事也由來有因……”
渭北白渠之旁的膏腴水澆田地,密布皇室權貴莊園。武德年間裴寂風光正盛時,也在這此受賜了大片産業。貞觀初年,裴家敗落,倉皇出京流放,勢力消散又急需現錢,這些莊園在很短時間內被新貴們壓價侵奪,最後只剩下張莊頭領管的幾個還在裴家名下。
裴家聲勢宣赫時,老少主人誰都沒聽說過這張莊頭的名字,他不顯山不露水,也沒受過什麽特殊恩遇。到了裴家“落難”,這老漢眼看着別的莊子一個個改契換主,卻是不平起來,說“不仗義、鼓破衆人搥”,犟着頂回去多家想趁火打劫的,也算給裴家留下了一處京城郊外的容身之居。
也因如此,裴家兄妹此來鹹陽莊園暫居,對這老莊頭敬重有加,不以主仆良賤之別以待。張莊頭要硬頂着不給李元軌找人,他們也沒啥好辦法能加以強迫——這老漢在當地人望很高,鄉縣官府都給面子的。
李元軌想想,他自己也不願把事鬧大,而且真沒有更好的辦法去找妹子,沒奈何按下脾氣,等在裴家莊裏聽張莊頭回複罷了。
湯釜裏飄出淡淡的苦澀氣味,裴律師的“茶湯”熬好了。他熟練地傾入一只青瓷水壺中,又向案上的兩只青瓷盞各倒入大半盞褐湯,笑着殷勤相勸“大王嘗一嘗。”
我又沒得病,幹嘛要喝湯藥啊……李元軌心裏哀嘆着,不好過于拂逆主人美意,只得端起一個瓷盞舉到唇邊,感覺很燙,先吹幾口氣涼一涼,小心地抿了一點點。
果然,又苦又濁難以下咽。李元軌立刻搖着頭放下瓷盞,表示完成任務了。
裴律師只是笑,自己有滋有味地喝着苦茶,陪李元軌随便聊些閑淡話。他生在河東、長于京師,本也喝不慣茗茶。前些年随父被貶到靜州時,千頭萬緒各種繁難堆積肩頭,每日都覺疲憊不堪。他妻子在當地官宦人家間走動時,先學會了飲茶煎茶,回家依樣奉夫,裴律師便也漸漸能領會這樹葉子湯的提神妙處,喝上瘾來,一日不可無此君。
“尊夫人真是賢惠,”李元軌誇贊一句,又問:“夫人沒同來為我六嫂送嫁?”
室女出閣,本家主婦也該出面主事的。裴律師頓了下,平靜回禀:
“先父見棄,送柩守孝哀苦勞頓。其時拙荊産育未久,體虛氣弱,受風着寒,也一病不起,随先父泉下侍奉去了。”
李元軌自悔冒撞,垂頭喃喃地向這喪妻鳏夫說幾句慰問話。裴律師微笑搖頭示意無礙,轉臉去看窗外初春水邊風景。
當年裴家建這閣子,選址很精心,人坐樓上,能很清楚地看到莊院外官道上的行人往來。此時是春耕農忙時節,牽牛的、挑糞的、拉犁送種的農人成行成隊談笑而過,再往南是一片楊柳樹林,樹梢上如同籠罩着淡綠青煙,樹林外就是銀白發亮的渭河水面,盛夏清風徐來,想必十分涼爽惬意。
裴律師凝望着窗外,眼角略有濕潤,神色仍然平靜悠閑。他今年還不到四十歲,經歷過了隋末大亂、起兵建唐、家族煊赫一時又迅速敗落,已有股淡泊寧定寵辱不驚的隐逸氣。
出身顯宦,又不乏辦事才幹,卻無法對抗朝局變幻,随波逐流落到如今這般境地……等我到了他這年歲,李元軌想,我又會變成什麽模樣呢?
嘴裏有點苦澀,他不知不覺伸手去端起了面前的茶盞,又抿下一口湯。這回好象沒有剛上來那麽難喝了,皺着眉咽落肚,平複下心情,口腔中隐約有點回味。
案上還擺着幾碟鹽梅柿餅類果子,他拈了枚送入口,酸甜生津,與苦茶的回味混雜在一起,倒是讓人七竅舒暢。裴律師察顏觀色,笑道:“這茗荼提神醒腦之外,也最能消食障、化積郁。律師身在蠻荒時,每每疲累消沉痛不欲生,又不能舍家父和衆親而去,全靠這茶湯支撐到如今。十四郎多喝幾回,就能領會了。”
裴寂開唐後位極人臣奢侈祟貴,他的大部分子女也是出生在武德年間,跟李元軌差不多大,年紀較長能辦事的兒子只有裴律師一個。裴寂自己不便出面的場合,幾乎全由他嫡子律師操持……李元軌突然想起一件事,把身子坐正了些:
“裴郡公,有件要事相詢。此事于我關系重大,望公以實情相告。”
“那是自然。”裴律師有些詫異,“我兄妹身家前程,全仗十四郎相助。十四郎若有所命,自當效死。”
“我受主上手敕,暗查一件命案,涉及到十年前的東宮毒酒案。那案子九年前重審,聽說是由令尊先郡公主持,其中詳情,二郎可知悉?”李元軌盯着裴律師的雙眼問。
“東宮毒酒……難不成是主上……”
“對,就是那次,主上經遇平生奇險,差點不測。”李元軌點頭确認,看着裴律師的臉色也迅速嚴肅起來,放下茶盞拂衣坐正。
武德八年秦王世民在東宮夜宴後,嘔血昏迷,大理寺與宗正寺東宮內坊局等會同查案,草草以“秦王引犯胃氣”結論。秦王府一系人馬大都很不服氣,朝野輿論也多同情秦王、譴責太子建成殘害手足。一年後宮門喋血形勢翻轉,秦王世民被立為皇太子沒多久,即下令重查此案,據平陽公主驸馬柴紹的回憶,當時是命裴寂負責。
作為前朝天子的第一寵臣,裴寂正是戰戰兢兢自身難保的時候,自然下了死力,把這案子翻出來定為“東宮投毒害弟”,只是由誰主使、誰下手,始終結論含糊,最後受處罰最重的是東宮典膳監任瑰。
“不瞞十四郎,當時情勢微妙,家父出門辦事,處處不便。查那案子,倒是裴某代父跑腿較多,細節詳情,确實還記得不少。只是……事隔這麽多年,十四郎為何忽然要問這個?”裴律師詢問。
李元軌答以“奉敕密查,原因不便告知”,裴律師沉吟片刻,點頭開講。
裴寂九年前領了查案敕命後,徑直讓兒子入住東宮侍衛房,帶手下家人逐一盤問宮內諸侍臣奴婢,自然沒一人承認與投毒案有關,甚至連檢舉揭發他人的都沒有。裴律師也找了當時席上的幾位親王驸馬,詢問他們的眼見實情。宮變之後人人自危,所有人都不敢隐瞞有問必答,只是也沒提供多少有用信息。
這其中,幾人都說到最先提議讓大郡主出來敬酒的是齊王元吉,随後也是李元吉出殿更衣時踢翻了一架燈樹,使得倒酒處光線幽暗不明。裴家父子自然也覺得這兩點甚是可疑,于是又盤問原齊王府的相關諸人。可惜秦齊兩府結怨極深,六月初四那天,齊王府內殺戮慘烈,李元吉身邊的近密侍人十不存一,僥幸活下來且還在朝廷控制中的幾個,也都說對毒酒案一無所知。
查案至此遇上死結,一連多日毫無進展,裴寂也極為焦燥,甚至動了“抓個侍人屈打成招”的念頭。就在這時,東宮膳廚房內發現了特異事物。
“什麽特異事物?”李元軌忙問。
“一具食盒。”裴律師回答,“給東宮幽禁人等送飯用的粗木食盒,記得是分了三層。表面看沒什麽異狀,盒底卻被人用炭筆歪歪扭扭寫上了幾個字。”
“寫的什麽字?”這麽重要的字,想必他現在還記得清楚。
“八個字:東宮下毒,投壺井中。字跡拙劣不成體統,象是奴婢所書,語意也頗為含糊。火工奴婢發現有字,報給我們派去的監廚,監廚又報上來給我看。我就尋思這‘投壺井中’是什麽意思……”
“是指當年給秦王倒毒酒用的壺?”李元軌猜度着問,“當年事發以後,大理寺不是已經查過一次?他們沒細查給秦王倒酒用的杯壺?”
“當年秦王在席上覺得腹中不适,立刻出殿,由淮安王扶持回府,那時已是深夜,各處門禁森嚴。東宮說他們是第二日中午才得知秦王有中毒嫌疑,那時廚工按平日規矩,已将前夜宴會所用杯碗盤碟洗刷幹淨,哪裏還查得出什麽來。”裴律師搖搖頭。
李元軌輕哼:“那幫賤奴,什麽時候幹活這麽勤快過?既然說刷幹淨了,那‘投壺井中’又是什麽?”
“那場宴會是在顯德殿開辦的,顯德殿院內西南角,就有一口好井,平素東宮內廚也經常去那裏汲水用。”裴律師答,“那也是離顯德殿最近的水井,我命人找了兩個水性極佳的昆侖奴,用繩子綁着吊下去查看,果然在井底摸到了異物,撈上來一看……”
“正是一把酒壺?”李元軌問。
裴律師點頭:“不但是把酒壺,而且是一把鎏金龍馬紋的……雙心壺。”#####8月22-24日強推期間,本書每天上下午各更新一整章,字數近萬,希望大家看得過瘾ヾ(*▽‘*)?
同類推薦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