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0)

衆人接着贊嘆,就見李恪在半空之中一抖手腕,将那倒提着的方天畫戟轉至胸前,而後舉戟上揚,戟尖指天。

此刻李恪高高躍起,将那染透鮮血的方天畫戟舉起,這架勢,大有舉火燒天之态。

這姿勢一擺出來,懂得戰場殺伐之道的武将便能猜到他的下一個動作。

“砍!”

衆人情不自禁吶喊出聲。

與此同時,李恪的長戟已揮舞下來,戟尖在空中劃出一道絢麗的,其戟峰直指颉利的脖頸。

其勢若雷霆萬鈞,大有力劈華山,砍碎山河之态。

這動作實在迅捷無匹,那颉利剛剛才舉槊揮舞,還不及收回馬槊,卻已看見長戟已揮舞至眼前。

颉利大驚,登時便要閃身躲避。

但李恪的動作何等快捷,颉利怎能躲過?

“噌!”

一道電光閃過,那長戟已抹過颉利的脖頸。

颉利的戰馬仍在疾馳,但坐在上面的突厥可汗早已身首異處。

李恪這時已回落到地上,他微一欠身,緩沖了落地時的沖擊力,那方天畫戟順勢一收,重重砸在地上。

而颉利的頭顱被方天畫戟砍掉,在空中劃了一個優美的曲線,而後“篤”地一聲掉落到了李恪的腳下。

整個動作絲滑流暢,看似行雲流水,卻又蘊着無匹的霸氣。

此時,大唐諸将皆群情激奮,紛紛大聲叫喝贊嘆。

他們本來期盼的最好結局,就是李恪疾速閃躲,避開颉利的盛怒一擊。

可沒想到,李恪竟順勢揮戟,一舉砍了颉利的狗頭。

這已大大超出的衆人的預料。

“漂亮!幹淨利落,又不失威武霸氣。當真是我大唐第一猛将!”

李靖贊嘆道,他這時才笑着拍了拍愣在當場的秦瓊:“叔寶啊,看來你這大唐第一猛将的名號,要拱手讓人了!”

秦瓊此刻仍未有反應,他在腦中不停分解剛才李恪的動作,思慮着李恪是如何能在轉瞬之間,作出蓄力起跳,高高躍起,而後舉戟撐天,最後揮戟橫砍的一系列動作。

思慮良久,秦瓊終是放棄了,饒是他沙場宿将,都無法将李恪的動作分解出來。

“某誠不如也!”

秦瓊悠然一笑,感嘆道。

“大王……大王被斬了!”

這時候,那些個突厥将領才驚呼出聲來,他們紛紛後退,懾服于李恪的雄威。

先前,看到颉利被一戟砍掉腦袋,這些突厥人還未及反應,他們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

等看到颉利的頭顱落到了地上,那個無頭的身子騎着戰馬悠悠沖向無人地帶,而後支撐不住,歪倒到了地上,這些突厥人才相信,他們的可汗已然身死。

死一般的沉寂之後,突厥陣營爆發出陣陣慘嚎,上到将領,下到兵士,全都吓得面無人色,紛紛後退。

044 血染渭水河

“好,殺得漂亮!”

渭水南岸,大唐諸将群情激奮,衆人皆拍手叫好。

眼見突厥首領被李恪一戟砍死,大家怎能不激動呢?

“陛下,快下令前去殺敵吧!突厥人士氣大挫,已無力抵擋!”

程咬金急得直跳腳,将那宣花板斧在空中舞得呼呼作響。

他性子最是急躁,早已忍不住了。

緊接着,尉遲敬德、秦瓊等大将也紛紛請纓出戰,就連一向沉穩的李靖也用熱切的目光盯着李世民。

但此刻,李世民并未答話,他的注意力全放在李恪身上。

李恪先前已是力竭,剛剛又奮力一戟誅殺颉利可汗,此時仍時單膝跪地,以戟撐地。

看他那姿态,似乎已耗盡全身力氣。

那支方天畫戟已在微微晃動,牽動着李恪的身軀也在微微晃動。

李世民的心在滴血,他親眼看着李恪勇往直前,以肉身開出道,領着那支鐵軍碾壓過突厥陣營。

任你有再強大的身軀,再高明的武技,又怎能做到以一抵萬,而無任何損傷呢?

那副看上去鐵打鋼鑄一般的身軀,如今已是遍布鮮血。

鮮紅的血袍仍在風中飄揚,可血袍之下的李恪再也支撐不住了。

“當啷!”

随着方天畫戟清脆的落地聲響,李恪的身子晃了一晃,他終于倒在了地上。

“恪兒!”

李世民聲嘶力竭,他憤而拔出佩劍,劍鋒直指突厥大帳。

“衆将聽令!”

“恪兒以一人當萬夫,為我等開出血路,衆将當勠力同心,奮勇殺敵,以報蜀王臨危救國之情!”

其聲高亢洪亮,傳遍整個渭水南岸。

此言聽罷,衆将士胸中皆是一震,他們終于可以放手大幹一場了。

先前看着李恪戰場上竭力厮殺,衆人無不動容,早就想上去助陣,大戰突厥賊人了。

只是情勢不允許他們這樣做,他們不能輕易暴露真實兵力,讓突厥人看出端倪。

但胸中那股熱血已被李恪激蕩開來,他們的戰意越蓄越濃烈。

此刻,情勢扭轉,李世民終于下令,衆人豈有不争先上前,沖殺過去的道理?

此刻,衆将紛紛亮出武器,帶領麾下衆将士上前渡河,要殺向突厥大帳。

他們正要動手,卻見李世民已當先提劍沖了上去。

他此刻神情急切,動作迅疾,沖在了唐軍最前方。

有明君身先士卒,唐軍豈能不奮勇沖殺?

渭水河雖寬,卻阻攔不住大唐衆将奮勇殺敵之心,衆人疾速過河,殺向了那處高坡。

搬開拒馬,李世民立時領着諸将殺了上去,接應已疲憊不堪的蜀軍衆将。

此刻,突厥大軍失了主心骨,士氣大跌,早已混亂不堪。

而在蜀軍與唐軍的沖殺之下,他們早已沒有了戰力。

而唐軍這邊,衆人憋了許久,都是戰意盎然。

再加之李恪的拼死奮戰,砍殺敵酋,讓他們心中抱定了必勝的決心。

這一來一往,突厥人豈有不敗之理?

幾番沖殺,唐軍立馬取得勝勢,他們圍堵住高坡出口,向無處可套的突厥人發起一輪又一輪的進攻。

整個突厥大營,陷入了無序的逃離之中,他們四下逃竄,無力抵擋。

哀嚎慘叫聲傳遍整個突厥大營。

突厥人将大帳設在高坡之上,本是打算據高點以望長安,他們當然知道這種地形在潰逃時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風險。

但突厥人有極大的自信,他們相信無人可以撼動突厥鐵騎,無人能将他們逼至絕境。

可李恪出現了,帶給他們最恐怖和絕望的一擊,送他們走入絕路。

此刻,潰逃之下,這處高坡就成了突厥人的夢魇。

只有一條逃生之路,但已被騎兵和唐軍堵住,他們若想逃離,必須要經過層層沖殺,能順利活下來的,十不存一。

無數突厥兵士被追得無處可逃,只能自高坡上向兩側的懸崖下跳去。

對他們而言,跳下懸崖摔死,也好過被盛怒的唐人揮刀怒砍而亡。

李世民也殺了幾個企圖逃亡的突厥人,但他的重點不在殺敵。

他要去營救李恪。

奮力沖到突厥大帳前,他終于看到了被層層騎兵圍住保護着的李恪。

他此時已一身是傷,躺在地上,不複先前英武。

“恪兒!”

李世民心尖一顫,趕忙沖了過去。

李恪滿身是血,渾身上下無數傷口。

那厚重的金甲上,已布滿了刀砍斧鑿的痕跡。

将李恪抱起來,李世民撕心裂肺地呼喊着他的名字。

但他的呼喊沒能将李恪喚醒。

他又用顫抖的雙手替李恪解下铠甲,查看李恪身上的傷勢。

李恪那一道道傷痕,一身的鮮血,讓李世民心頭在滴血。

他多想這些傷是落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他那尚未及冠的皇子身上。

這時大唐諸将也已殺到了李世民身邊,他們護佑着君王。

“陛下,末将這就下令,讓部将帶蜀王殿下回去救治!”

秦瓊大喊道。

李世民這時已抱着李恪站起身來,他搖了搖頭,否決了秦瓊的提議。

“他是朕的兒子,朕要親自帶他回去!”

說着,李世民小心翼翼地将李恪架上了自己的戰馬。

他再看向四周,觀察周邊戰況。

這時,突厥人四下逃竄,顯然是敗局已定,再無任何翻身的可能。

“李靖何在?”

李世民喝道。

李靖趕忙上前應諾。

“朕令你帶領大軍,掩殺高坡之上的所有突厥賊寇,務必将這群狼子野心的異族人殺光剿盡!”

李世民聲震四野,令人膽寒。

“末将遵命!”

接着,李世民又看向一旁的秦叔寶和侯君集。

他指揮道:“叔寶、君集!我令你二人領軍前往追趕逃兵。追殺三千裏,也要将那些趁亂脫逃的突厥人都趕盡殺絕!”

秦瓊、侯君集早就急不可耐,立馬拱手稱是。

李世民愛憐地趴在戰馬之上的李恪,而後再度環視整個戰場。

他面容冷肅,無限威壓逸散開來,令人不敢逼視。

“朕要讓這突厥人的鮮血,染紅這個渭水河!”

“朕要讓這些越境犯唐的突厥人,有來無回!”

045 感恩戴德

戰鬥這時已進入尾聲,突厥人已無力抵擋唐軍,紛紛潰逃。

李靖、秦瓊、侯君集等人已領命追趕,務求将突厥人誅殺幹淨。

李世民将又看了一眼周圍的蜀軍部隊。

這支騎兵部隊,先前出現時,是那麽威武肅穆,陣容齊整。

可如今,他們都已放下戰馬,步行殺敵。

經過了如此慘烈的厮殺,騎兵部隊傷亡慘重。

整個部隊的将士,已十不存一。

即便是活下來的将士,也多是身負重傷,勉力支撐。

但衆人此刻仍奮力堅守在李恪身邊,護佑他的安全。

他們的身上滿是鮮血,挂着道道傷口。但衆将神情依舊威肅,目光仍是堅毅。

李世民心中不由生出敬意。

正是這支鐵軍,将整個大唐從恥辱落敗之中挽救回來,給大唐帶來了希望。

“恪兒,你帶出來一支無比強大的隊伍啊!”

他看着李恪感嘆道。

“蜀王麾下的騎兵部隊,你們皆是我大唐的英武男兒,是我大唐的忠臣良将,棟梁之材!”

李世民高聲對這些蜀軍贊嘆,向他們點頭致意。

而後,李世民又吩咐麾下将領,讓他們務必優先照料傷重的蜀軍,同時收斂此戰中為國捐軀的蜀将英靈。

交代完戰後休整事宜,李世民再也等不及了,他親自牽着戰馬,帶着李恪走向長安城。

他要帶着李恪回到宮中,讓禦醫替李恪醫治傷勢。

長安城門口,諸多百姓們也都圍在城頭觀看戰情。

此刻,衆人看見一身是血的李恪,無不心生嘆惋。

今日一早,衆多百姓就已擠到城樓上,觀望戰況。

他們之中,有不少人都換上了軍士的衣服,幫助唐軍震懾突厥人。

雖然李世民已定好計策,又攜着文臣武将前往交涉,但大家心中都是抱着悲觀的情緒。

他們都知道,長安城中已無兵可用,若是突厥人打過來,長安城立時便會被攻破。

而他們這些普通百姓,手無寸鐵,無力抵抗敵軍,一旦城破,他們只能被那突厥人俘虜,被他們肆意虐殺,淩辱。

即便突厥人畏懼于皇帝的計策,選擇接受錢糧,不攻占長安,也并非是長久之計。

如今的大唐,開國不久,百姓的生活尚不豐足,若以大量錢糧換取一時的平安,百姓的生活便會更加艱苦。

而且,百姓們心知肚明,一旦突厥人嘗到了甜頭,他們總有一天會卷土重來。

長久下去,整個大唐将國之不國,百姓永遠也無法企及幸福和平的生活。

但這時候,一個救世英雄出現了。

李恪帶着他的騎兵部隊殺了出來,将整個突厥大軍逼得連連後撤,士氣大落。

而李恪本人,更是身先士卒,以一人之力攪亂整個突厥大陣,誅殺無數突厥賊寇。

看到這一幕,百姓們哪裏能不感恩戴德?

尤其是看到李恪在力竭之時,仍拼死一搏,砍殺了突厥可汗,百姓們無不歡欣鼓舞,拍手叫好。

對于他們來說,李恪正是那個救萬民于水火的蓋世英豪。

當李世民牽着戰馬,帶李恪走回了城中,百姓們紛紛摘下幞頭,冠帽,人人都面容肅穆,眼含熱淚地盯着李恪。

這其中,有年愈古稀、身形佝偻的老者,也有留着垂髫小辮,尚未成年的稚童。

有五大三粗的男子,也有弱柳扶風,一身脂粉的女人。

但無論男女老少,衆人都是用極其虔誠的目光望着李恪,臉上帶着感念和關心的神情。

“蜀王殿下,您是救世的英雄,是我大唐的希望!”

已有一個中年人當先喊了出來。

緊接着,那人當先躬身,重重地鞠了一躬。

百姓們也紛紛鞠躬,以此表達敬意。

“多謝您,蜀王殿下,您拯救我長安上下的百姓,拯救了大唐的父老鄉親!”

接着,又有人走上前去,重重地鞠躬,而後眼含熱淚道。

“求上天感念蜀王殿下的功德,讓他快點好起來!”

也有女子這時不忍再看,閉眼向天祈福。

百姓們紛紛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對李恪的尊敬與祝福。

這時,又有一個弓着身子的老者走上前來,他頭發斑白,看上去年歲不小。

“噗通”一聲,這老者跪倒在路旁,用沙啞的聲音說道:“蜀王殿下,老朽願以這殘破之軀,向上蒼企求您永遠健康!您一定要盡快好起來,有您在,我大唐百姓就永遠不會受人欺淩!”

他的話說得極慢,聲音也并不大,但每一聲都極其懇切,情真意實。

李世民朝這位老者微微點頭致意:“老人家,您快快請起!”

那老人在兩旁人的攙扶下站起身子,又豎着大拇指對李世民道:“陛下,老朽當年曾見識過陛下的風采,陛下是這世間最勇武無雙,又極具仁義之心的人。而蜀王殿下頗具陛下當年風采,當真是虎父無犬子啊!”

他這一番話,誇得李世民都有些愧疚,李世民搖頭嘆道:“我兒李恪,為國殺敵,救萬民于水火。他遠勝于我!”

說着,他再一欠身,又牽着戰馬繼續向前走去。

前方又有一個婦人站在路邊,她懷裏還抱着一個牙牙學語的幼童。

那幼童嘴裏咿咿呀呀,李世民聽得并不真切。

但幼童的動作李世民看懂了,他正張開雙手,極力伸向馬背之上的李恪。

顯然,他想用自己的小手摟抱李恪,以表達對李恪的喜愛。

李世民心中感念,上到頭發花白的老者,下到尚不懂事的嬰童,無人不敬重李恪,敬重這個以身犯險,拯救百姓的英雄。

整個長安城,但凡李恪經過的地方,皆有無數百姓夾道致敬,虔誠祈福。

但李世民并不長作停留,他只是微微點頭致意,而後疾步走過去。

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要盡快趕回宮中,救治李恪。

終于,牽着戰馬,李世民走到了巍峨雄壯的皇宮。

李世民松了一口氣,他看了看馬上的李恪,李恪此時仍在流血,面色已微微發白。

長嘆一聲,李世民迅速提步,走了進去。

046 救治傷情

太極宮,甘露殿,這是李世民的寝宮,平日他處理政事,宣召嫔妃侍寝都在此殿。

大太監王德此時正在殿中等候,今日李世民出城與颉利可汗周旋,他作為宦官自然不能陪同,只能在這裏等候。

雖說只是個宦官,但身為天子的近侍心腹,大唐的興亡,與他這個太監總管幹系重大,王德不免心中擔憂。

此時已過了午時,按說兩國交涉也該出結果了。王德不時安排手下的小太監前去宮門打探消息,等候天子歸來。

“總管,陛下……陛下回來了!”

小太監這時沖進來,氣喘籲籲道。

王德心中一喜,陛下能安然回來,就說明這次兩國交涉,沒有出現最壞的局面。

“到哪裏了?”

他快步走出門去,詢問那小太監。

不待小太監回複,這時大殿外已有宮女太監跪倒一片,衆人齊聲拜見天子。

“這麽快?”

王德呢喃一句,而後趕忙湊上前去。

李世民這時露了面,他抱着一個年輕人正朝甘露殿而來。

王德心中一驚,那陛下懷中的男子滿身是血,看上去頗為吓人。他這輩子都沒有見過有人能流出如此多的鮮血。

“恭迎陛下……”

王德趕忙跪拜。

但李世民壓根就不理會他,這時候已抱着那年輕人跑向了寝宮。

“王德,快宣禦醫!”

寝宮裏很快傳來李世民的叫喊聲,王德趕忙爬了起來,吩咐手下太監去宣禦醫過來。

他顫顫巍巍走到了寝宮,湊上去看了一眼。

只這一眼,王德就吓得差點暈死過去。

因為那躺在床上,滿身鮮血的年輕人,竟然是蜀王殿下。

王德懵了,蜀王殿下不是應該在蜀地嗎,怎麽跑到長安來了?

他不敢發問,只好湊到一旁,吩咐宮女送上熱水毛巾。

此刻,李世民仍是全情貫注于床上的李恪,他不時将李恪的衣服掀開,查看他的傷勢。

“陛下,先讓老奴給蜀王殿下将傷口附近擦拭一下吧!”

王德從宮女手中接過熱毛巾,湊到了李世民跟前。

李世民一愣,而後怔怔點頭:“對,先清理一下,禦醫來了才好診治。”

但李世民并未讓開身子,而是從王德手中接過了毛巾,親自給李恪擦拭。

他的表情極為專注,動作很是輕柔,似乎害怕牽動李恪的傷口,造成感染。

禦醫很快趕到,李世民即刻吩咐,讓禦醫趕緊替李恪診治。

“務必要将蜀王殿下救治好,敢不盡心,朕要你狗命!”

李世民言辭冷冽,語帶威壓。

正在這時,長孫皇後進來了,她是李世民的正妻,也是關隴集團魁首長孫無忌的嫡親妹妹。

王德趕緊讓開身子。

“陛下,怎麽了?為何如此動怒。”

長孫皇後顯然是聽見之前李世民對禦醫的威辭。

“你莫要管,先退下吧!”

李世民并未擡頭,只是朝身後擺了擺手。

王德在身後,将這一切看在眼裏。

他心中好奇,這陛下平日對長孫皇後疼愛有加,他斷不會如此輕慢皇後的。

但今日,怎會……

長孫皇後一怔,随後微微蹙眉,她顯然是心有愠怒。

但天子畢竟是天子,長孫皇後微一躬身,便立馬告退。

緊接着,又有一個宮裝婦人急匆匆跑了進來。

這宮裝婦人身段窈窕,面容姣麗,她淺施淡妝,穿一身淡粉色華服,自有一股素雅風情。

王德已認出這婦人正是楊妃,也就是躺在床上的蜀王殿下的生母。

楊妃這時滿臉愁容,疾步小跑到寝宮,一照面就開口問道:“陛下,恪兒怎麽了?”

這時躺在床上的李恪正接受禦醫的診治,他仍是昏迷不醒的狀态。

禦醫這時正将李恪的衣服揭開,露出裏面還沾染着血痕的傷口。

那傷口幾乎遍布全身,幾乎都是深可見肉的大傷,有幾條深的傷口,這時候還在汩汩流淌着鮮血。

楊妃這時望向床上,登時就愣住了。

她身子一歪,差點沒站穩要摔倒在地。

王德趕緊湊過去準備扶住,但李世民已搶先搭手扶穩了她。

待楊妃再一站定,她這時輕撫着額頭,似是剛才受了極大的打擊,導致她一時神智不大清醒。

“恪兒,我的恪兒……你……你……怎麽了……”

楊妃這時候已流出淚來,她哭哭啼啼地哀喊着。

先是哭喊,再是哀啼,到最後,她已泣不成聲,只一個勁地流淚,讓人看着心疼不已。

李世民将楊妃扶住,又将她摟在懷中安撫。

“你放心,恪兒不會有事的!”

他溫言勸慰着,又握住楊妃的手,輕拍她的手背,勸她放寬心。

可是看見自己兒子身受重傷,躺在床上,楊妃豈能安心?

“若……若是恪兒有什麽事,臣妾……可怎麽活啊!”

楊妃哭哭啼啼道,言辭凄切,叫人動容。

李世民又将她摟在懷中,輕拍其後背,以作安撫。

“你且放心,無論恪兒是否得救,朕定不負你母子!”

這話說得铿锵有力,任誰聽見了,都不會懷疑李世民這話說得有多認真。

王德輕嘆一聲,看來,這楊妃往後的日子,要好過很多咯!

“父皇,今日商談得如何了?”

這時,一個年輕人正向寝宮走來,王德已經認出,這人正是當今聖上的嫡子,二皇子李承乾。

李承乾一走進來,就瞧向躺在床上的李恪,他愣了一下,顯然是已經認出李恪了。

但看了李恪一眼,他随即又扭頭看向李世民。

此時,李世民正盯着李恪,他的眉頭深鎖,全神貫注在他的傷口上。

“怎麽樣了?”

李世民終于開口,但他并非在和李承乾說話,而是向禦醫探聽李恪的傷情。

他似乎完全沒有注意到李承乾的到來。

王德這時已注意到李承乾面露不悅,他趕忙湊到李承乾身旁。

“殿下,陛下這時顧念蜀王殿下傷情。您看……是不是讓老奴通禀一聲?”

王德這是出于好意,以免李承乾在這晾着尴尬。

但李承乾并不領他的情。

“不必了,既然父皇心憂皇弟,那本王就告退了!”

李承乾神色猙獰,語調冷漠,聽起來似乎完全不在乎躺在床上的,是他的皇弟。

說罷,他一拂袖,就氣沖沖走出寝宮。

王德看着那李承乾離開寝宮,幽幽嘆了口氣。

047 兄弟和睦

作為太監總管,經年累月與這些皇子接觸,王德當然清楚,李承乾此人,性格驕縱,為人霸道。

身為皇嫡子,李承乾可謂是天之驕子。

他的父親乃是當今聖上,母親乃是當今皇後,舅父又是朝堂之上的頂級大佬,關隴集團的首領長孫無忌。

這樣一個身家顯赫之人,自然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但從小的嬌生慣養,也讓李承乾養出了不少壞毛病。

李承乾此人,頗愛和那些個關隴集團的纨绔子弟厮混在一起,沾染了不少世家子弟的壞毛病。

而且他對身邊的宮女太監,動辄便是打罵,為人兇橫霸道。

王德就聽手下的太監們抱怨過多次,大家都很懼怕被調到李承乾身邊去伺候,說不知何時就會丢掉小命。

雖然王德貴為天子近侍,不會畏懼李承乾對他無禮。但王德着實看不上這位準太子。

所以,看見李承乾敗興而去,王德也不作理會,只能無奈嘆氣。

他再看向床上,李恪仍是昏迷不醒。

“唉,比起那位準太子,蜀王殿下要英明睿智得多喲!”

“天可憐見,怎麽叫蜀王殿下這麽好的人,遭受這麽重的傷呢!”

王德感慨道。

……

半個時辰後,齊國公府門外。

一個身披長袍的人出現在齊國公府門外,他敲了敲門,大門旋即被打開。

這人轉身抹進齊國公府,進入大堂。

齊國公府的主人長孫無忌此時仍未回長安,主事的是管家孫勝。

孫勝這時已接到門房通報,趕到了大堂。

“殿下,您來了!”

那長袍人揭開袍帽,露出一張陰冷至極的面孔。

此人竟是二皇子李承乾。

李承乾今日看到自己的父皇對李恪如此優待,大為光火,他本是天之嬌子,豈能容得有人威脅自己拿下太子之位?

所以,看見李世民居然只顧照看李恪,完全不理會自己,李承乾立馬回宮打聽情況。

這一打聽之下,李承乾才知道,今日渭水河畔,李恪突然殺出,救大唐于水火之中。

這可讓李承乾大感威脅。

李恪前些日子在蜀地鬧出如此大的風波,與長孫無忌之間發生巨大沖突的事,仍歷歷在目。

如今李恪又臨危救難,幫李世民解決一個極大的難題,可想而知,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已迅速攀升。

李承乾已能看出,這李恪定會成為他奪嫡路上的最大敵人。

所以,他趕忙跑到齊國公府來,尋求舅父長孫無忌的幫助。

但來的不是長孫無忌,卻是他的管家孫勝。

那孫勝一來,還不等李承乾開口,便搶先一笑,而後神秘兮兮地從懷中掏出一個錦囊。

“殿下,這是家主讓小人交給殿下的!”

孫胂将那錦囊遞了上來。

李承乾一愣,随即接過錦囊。

這錦囊裏只有幾句話,大意就是讓李承乾安心做個善待弟弟的好皇兄,只管在李世民面前賣乖。長孫無忌不消數日,便能趕回長安。到那時,一切自有他做主。

合上錦囊,李承乾稍作沉吟。

片刻之後,李承乾幽幽一笑,眼神裏閃過一抹意味深長的慧黠光芒。

“舅父一旦回長安,李恪這小子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

甘露殿中,李世民仍在憂心忡忡地照看李恪,禦醫已仔細處理過李恪的傷口,但直到現在李恪還未醒過來。

李世民心中擔憂,他不停詢問禦醫,但禦醫表示一切要看李恪的身體,看他能否硬撐過今晚。

李世民幾次想動怒,但考慮到禦醫也已盡力,而且李恪目前狀況未明,尚須禦醫精心照料,他這才忍住怒意。

而一旁的王德看着李世民如此關照蜀王,心中不免感嘆。

他這時候已從手下太監那裏得知,今日正是蜀王殿下突然出現,才扭轉了戰局。

聽到這些消息,王德對李恪也是無比佩服,他不斷在心中向神靈企求,讓蜀王殿下能早些康複。

正在這時,李承乾又一次出現在甘露殿中。

他這回比之先前,神情要溫煦得多。

“父皇,聽聞皇弟負傷,他怎麽樣了?”

李承乾走到卧榻之側,溫言問候道。

王德在一旁聽見李承乾的話,差點沒吓出個好歹來。

這李承乾先前那副猙獰面孔,那副冷漠表現,王德可是看在眼裏的。

怎麽這會兒,他又換了副賢明皇兄的面孔了?

但李世民先前并未注意到李承乾的表現,他此刻看着李承乾,點頭道:“禦醫已經看過了,說是熬過今晚就會好一些了……”

李承乾點了點頭,而後又朝禦醫道:“那就拜托禦醫了,一定要将我皇弟治好!”

他這副表現,倒真像是頗為關心李恪的傷勢。

李世民微微颔首,顯然他對李承乾的表現很滿意。

“你能如此顧念兄弟,也算是有了不少長進。恪兒此次為國負傷,算是我大唐功臣。”

“以後,你兄弟二人一定要和睦相處,不可妄起紛争!”

李承乾微一躬身:“兒臣知曉!”

這一夜,禦醫守了一夜,李世民也熬到了深夜,直到徹底堅持不住才回身歇息去了。

第二日一大早,李世民又趕到了病榻之旁。

此時的李恪還未蘇醒,但看面色,比之昨天要好得多了。

至少今天臉色已微微轉紅,比昨日那般一片慘白要好得多。

“陛下,蜀王殿下已熬過最危險的一晚,只要好生調養,應該能慢慢轉好!”

禦醫躬身說道。

聽到禦醫如此論斷,李世民那懸着的心終于落下了。

他長噓一口氣,又吩咐禦醫好生照料,一定要将李恪治好。

走出寝宮,李世民換上朝服,他要準備臨朝議事了。

昨日是大唐開國以來,最為兇險的一天,突厥人殺至長安,給大唐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幸虧李恪從天而降,拯救了大唐,也保住了他李世民的顏面。

否則,大唐将會遭受重大的打擊,而他李世民的帝王薄上,也會添上晦暗的一筆。

登基第二年,就被外敵殺至京城,并且簽下恥辱條約。這樣恥辱的記錄,他李世民怎願意接受?

所以,今日臨朝,李世民要好好與群臣商議,究竟該如何犒商李恪!

048 朝堂激辯

今日的朝會很是熱鬧,昨天唐軍大敗突厥,讓這些文臣武将都大感痛快,所以朝會之上衆人讨論得熱火朝天。

直到李世民提起對李恪的犒賞,整個朝會進入了高潮。

蜀王黨一派和關隴集團就李恪的封賞問題發生了激烈的沖突。

以房玄齡和杜如晦為首的蜀王黨一派,自然是希望能為李恪多争取一些封賞。

而關隴集團,恨李恪入骨,他們自然是極力誇耀天子神威,将李恪的功勞貶得一文不值。

起先是雙方的一些低階官員在相互争鋒,在這一點上,關隴集團要更占上風一些。

關隴集團在京官中占據三分之一,他們不停貶駁李恪,引得那些蜀王黨大為惱火。

到了最後,蜀王黨不得不派出重要人物,臨場辯駁。

“陛下,蜀王殿下臨危而出,領蜀軍大舉殺敵,保我大唐。此等功勞,若不加以重賞,實在難以令人心服啊!”

“陛下,蜀王昨日一戰,已盡得民心,民心不可逆,萬望陛下加以賞賜!”

房玄齡、杜如晦兩人紛紛上前陳辭,為李恪争取封賞。

房、杜二人乃是蜀王黨魁首,又是大唐朝堂的砥柱之臣,他們的話,讓關隴集團的低階官員暫時閉了嘴。

但關隴集團當然也有朝堂重臣,他們自然不會放任房、杜二相肆意争取。

“陛下,蜀王殿下雖是有功,但其此前也曾在蜀地惹出禍亂,這功過相抵,豈有封賞之說?”

長孫順德這時站了出來。

他是長孫無忌的叔父,也是朝堂上關隴集團的領軍人物

同類推薦

戰神狂飙

戰神狂飙

世人敢問,何謂戰神?“便是以肉身霸世,拳爆星空,掌裂蒼穹,一路摧枯拉朽,橫推八荒六合!”“便是懷勇猛之心,掠過繁華,吞下寂寞,無畏無懼無敵,唯己永恒不動!”為二者、為...戰神!這是一個身世神秘的少年,為了心中執念,橫渡諸天寰宇,踏遍九天十地,憑借一雙赤手生撕萬千傳說的故事.......戰神崛起,一路狂飙!

神級仙醫在都市

神級仙醫在都市

仙醫者,生死人,肉白骨。
神級仙醫者,敢改閻王令,逆天能改命。
他是仙醫門第二十五代傳人,他資質逆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又是個大學生,本想低調,但螢火蟲在夜中,豈能無光?
行走都市,一路喧嚣,神級仙醫,我心逍遙。

爽文 掠痕
757.2萬字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是唐雪見肖遙的經典玄幻小說類作品,唐雪見肖遙主要講述了:唐雪見肖遙簡介:主角:唐雪見肖遙站在離婚大廳的門口,唐雪見想到了八年前和肖遙領證結婚的日子。
也是這樣的下雪天,很冷,但心卻是熱的。
不像此時,四肢冰涼,寒氣入骨。
納蘭小說網提供唐雪見肖遙最新章節,唐雪見肖遙全文免費閱讀,唐雪見肖遙無彈窗廣告清爽在線閱讀體驗!

英雄無敵大宗師

英雄無敵大宗師

被噩夢折磨幾近要挂的徐直決定遵循夢境提示,他眼前豁然打開了一個新世界,不僅不吐血,還身強了,體壯了,邁步上樓都不喘息了。更牛的是,夢境世界中某些技能和東西居然可以帶入到現實世界,這下,發啦啦啦。即便是一只弱雞的叢林妖精,那又有什麽要緊呢,徐直笑眯眯的手一劃,給隊友頭頂套上一層綠光……(參考元素英雄無敵4,英雄

小閣老

小閣老

站在你面前的是:
大明王朝的守護者,萬歷皇帝的親密戰友,內閣首輔的好兒子,十六、十七世紀全球首富。
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後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東林黨口中的嚴世藩第二,張居正高呼不可戰勝。
海瑞的知己,徐渭的東家,利瑪窦的剃度人,徐光啓等六位狀元的授業恩師。
大明詩壇遮羞布,七百餘種各學科書籍撰寫者,兩千七百餘項專利的發明人,現代大學與科學的奠基者。
海外漢人的保護神,新航路的開辟者,大洋秩序的維持者,全球大型工程的承包商。
禍亂歐洲的罪魁禍首,德川家康的義父,塞巴斯蒂安的拯救者,一心為民的小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