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7)

額外獎勵了他二十萬積分。

他原先還剩四十多萬積分,再加上這些,就已到了六十萬了。

李恪很快将積分兌換了最新的造紙術和印刷術。

雖然他依稀記得活字印刷術和造紙術的原理,但真要自己慢慢研究出來,确實也要費一番功夫。

現如今生産和軍事都已上了一個臺階,既然有積分,便拿來兌換些有實用的東西了。

紡織廠和農場的推廣,讓成都百姓基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那麽接下來,他要開始解決教育問題了。

在大唐,讀書識字是一件極為奢侈的事情,除了世家富戶,窮苦人家幾乎無人識字。

這原因當然與書本太貴有莫大的關聯。

所以李恪決定,先解決成都百姓的教育問題,将書本的價格降下來。

他迅速投資,在城郊開辦了造紙廠和印刷廠。

這些東西不須花費多大精力,沒幾天工夫,廠房就建好了。

但李恪現在又犯了難。

“該印些什麽好呢?”

大唐的書本極其匮乏,除了經史子集之外,幾乎沒有什麽能印刷的東西。

這些書本當然是要印的,可總不能全都印這些吧?

并非每個人都想考科舉,這些書對很多人來說,其實沒什麽作用。

而且印書是為了教育,總要考慮啓蒙作用吧!

讓那些個字都不識的人,一上來就讀經史子集,這不是難為人家麽?

思緒良久,李恪想到了一個好東西——《三字經》!

這《三字經》乃是宋人編纂的東西,大唐的時候還沒有出現,這本書對幼兒啓蒙,識字明理頗有幫助,用這本書作為發蒙之書,最是合适。

想到就做,他迅速将腦海中的《三字經》默寫下來,安排人批量印刷,并讓負責教化的官員分發下去。

因為大大降低了印書成本,這《三字經》成本極低,而印這書是為了啓蒙,教大家識字,所以這本書李恪沒有拿出去賣,而是自己貼錢将這書大量贈送。

在大唐,官員業績考核,教化百姓也是重要內容,治下百姓識字率高,是一項很重要的成就。

無論是出于與李承乾的競争考慮,還是為百姓素質發展考慮,教百姓識字都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這《三字經》讀起來朗朗上口,又都是些簡單易懂的為人道理,一發下去,廣受百姓好評。

整個成都,乃是蜀王治下其他州府,衆百姓皆以這《三字經》為發蒙之物,用以識文習字,開啓民智。

一時間,整個蜀地讀書風氣盛行。

但這風氣一盛,李恪又犯難了,他沒有那麽多的書本可以印刷,總不能讓百姓讀一輩子《三字經》吧?

于是,他決定辦報。

在大唐,百姓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極為閉塞,尋常百姓,除了知道自家與鄰裏的事情,再遠一些的世界就完全不了解了。

辦報能開闊百姓的視野,讓這些蒙昧無知的百姓看一看其他地方的世界,接觸一些較為應時的信息。

這對開啓民智是極有好處的。

而且,報紙也能成為李恪宣傳自己思想,争取百姓民心的重要陣地。

現如今,百姓的精神生活極度匮乏,這報紙一出來,只要價格不貴,一定能迅速占領市場,成為蜀地百姓茶餘飯後打發時間的重要消遣。

只要百姓們習慣了每日看報,那掌握了報紙內容的李恪,就能決定百姓們所思所想,就能獲取百姓最大的支持。

看關隴集團不爽,就在報紙上發篇文章罵罵他們。

長此以往,那些個平日只知埋頭苦幹的窮苦百姓,哪個不知關隴集團乃是欺壓百姓,為害一方的國之蛀蟲?

再往遠處想,萬一這報紙發行到全國,那麽整個大唐誰會不念叨着他李恪的好?

說做就做,李恪迅速成立報業部門,挑選那些家裏條件不好的讀書人,安排他們為自己整理把控報紙內容。

這一開始,報紙尚未被衆人接受,李恪将印刷頻率定在每周一期,并且讓手下人盡力搜羅稀奇古怪的志趣雜談,名人轶事,刊登在報紙上。

這些名人轶事、神鬼志異,對百姓們的吸引力很大,衆人茶餘飯後不就是整日談論這些麽?

在這些故事的搜羅上,他的細作也能提供不少幫助,這些細作選擇已被外派到大唐各地,搜羅隐秘信息。

這些搜羅而來的隐秘信息,有作用的,李恪當然要收藏起來,留待後用。而那些沒作用的,也可以登在報紙上,滿足百姓的獵奇,吸引他們購買報紙。

當然,作為報紙,刊登實時信息也是很重要的。他又專門抽出一個版塊,專門刊登每周大唐發生的大事小情,比如朝廷又頒布什麽新政策了,與周邊小國最近的戰事怎麽樣了之類……

當然,既然想要開拓銷量,引發全民讀報的潮流,價格就不能定得太貴。

好在印刷報紙成本不高,所以他将每份報紙定價在兩文錢。

這個價錢不算貴,蜀地百姓自然還能消費得起,而且已經溢出了報紙的成本,保證報紙不會虧本。

這第一期報紙,李恪只印了五萬份。

一切還在試驗,他不可能一上來就印個幾百萬份,那樣太過浪費。

在第一天報紙發行出去後,李恪就心懷忐忑地等在王府中,等待銷售人員彙報情況。

“陛下!”

當天下午,這些人都回到了王府。

“怎麽樣?”

李恪心中着急,趕忙問道。

這幾個手下個個累得喘氣如牛,這時候紛紛互看。

而後,這些人一齊拱手,向李恪道:“恭喜殿下,今日的報紙全都賣出去了!不少想買報紙的人,擠不到名額,便又花重金,讓那些買到報紙的人拱手相讓。”

077有難

蜀地的百姓驚奇地發現,蜀王最近新辦了兩個廠房,據說叫什麽造紙廠和印刷廠。

這造紙印刷,都是燒錢的玩意兒,所産出的內容,正是那些富人才會碰的書本。

一開始,大家還覺得蜀王這兩個廠房是為富人而造,想通過書本從富人手中收錢,完成經濟上的業績。

畢竟現在正在與李承乾競争,治下錢糧收入也很重要。

而且有了錢,也可以為百姓做更多實事。

大家對此并不反感,但也沒有生出什麽希冀和期盼。

但誰知蜀王辦了這廠房,最先做的,是印刷《三字經》。

當拿到免費發放的《三字經》時,百姓們都是一驚。

這書本可不是一般老百姓能買得起的玩意啊!

別看這《三字經》并不厚,文字也不多,可普通人想要買這樣一本讀物,少說也要花費幾貫大錢。這筆錢對普通百姓來說簡直就是天價。

可蜀王竟然……一文錢不收,免費發放給大家。

這下好了,貧苦人家的孩子們,也能借助這《三字經》識文習字,發蒙明理。

就連那些不識字的成年人,也都獲贈了一本,他們同樣可以借助這書來學習識字。

識字,對于這些窮苦人來說,是多麽奢侈的事情啊!現在有了蜀王,一切竟變得如此簡單。

百姓紛紛感念蜀王仁義,前些日子蜀王已在張羅四處修建道路,方便百姓生活,現在又貼錢給百姓印書,增長百姓見識。

這麽多本《三字經》,那得花費多少錢財啊?

他們自然不知道,李恪印刷這些書的成本幾近于零。

沒過兩天,蜀王又搗鼓出一個新鮮玩意兒,據說叫什麽報紙……

這報紙雖要收費,可價格僅為兩文,這可比其他書本的價格便宜多了。

所以這消息一出,蜀地百姓就期待着報紙趕快發行。

等到報紙正式發行的那一天,衆人紛紛趕往售賣點,争取今早将這報紙買下來。

起先大家并不理解這報紙上登的是什麽,可買下來一看,這裏面皆是一些新奇古怪的事兒,看起來十分有趣。

于是買了報紙的百姓朗朗而讀,讓周邊人好生羨慕。

衆人争相搶購,導致這報紙才發行沒一個時辰,就已盡數售罄。

買到了報紙的,個個是喜笑顏開,得瑟地向周圍人炫耀自己的戰果。

而那些沒有搶到報紙的百姓,此刻只能聽着別人給自己講述報紙內容。

這些雜談轶事,對百姓來說,天生具備極強的吸引力。

這越聽下去,這些沒買到報紙的人越是悔恨。

這麽精彩的故事,只能從旁人口中聽說,不能親自買上一份報紙,自行閱讀,當真虧得慌。

考慮到這報紙只有兩文錢的售價,這些人更是心中難過,這麽便宜,又這麽新奇有趣的東西,自己卻買不到……

市井巷口,已有人在四下打聽,誰家報紙看完了。

一旦找到機會,他們便立馬湊上去,以數倍于報紙價格的價碼,将這報紙買下來。

聽別人說故事,當然不如自己看來得爽快。

至于為何這報紙印得如此少,百姓們也衆說紛纭。

有人說殿下報紙賣得如此便宜,就是為了讓百姓們在茶餘飯後有個消遣時光的讀物,他是貼錢印書的。

這麽一解釋,倒也合理,李恪已經出錢印了《三字經》,現如今又以極低的價格銷售報紙。

百姓們哪裏還敢要求再多?

可正當他們認為往後報紙都會是這般發行量時,蜀王又領着印刷廠裏的人迅速趕工,又新印了一大批報紙。

很快,這批報紙再度上市,售價還是那驚人的兩文錢。

李恪起先只是不了解報紙受歡迎的程度,所以只印了五萬份,現在知道報紙大受歡迎,當然要立刻加印了。他要讓更多百姓能看上報紙,養成看報的好習慣。

百姓們歡欣鼓舞,紛紛購買報紙。

大家對于李恪,是發自內心的感激感恩,有人自發地在茶樓巷口宣讀報紙,幫那些不能識字的讀不懂報的人了解最新的信息資迅,同時也算幫助他們學習識文斷字的本領。

百姓們對于報紙的喜愛,也鼓舞了李恪,他沒有想到這報紙會如此受歡迎,以至于造成萬人空巷的場面。

他暗下決心,今後一定要将這報紙做好,為蜀地百姓的教育盡心盡力。

印刷機瘋狂開動,不斷将知識和文明帶給蜀地百姓。

而此時的李恪,又展開了書卷紙筆,開始了下一步的規劃。

報紙的內容還是太少了,李恪的計劃,以後要做日刊,或者是兩三日一刊,只有這樣才能将最快最新鮮的信息傳遞給百姓。

在目前一周一刊的情況下,只靠那些志怪傳奇,名人轶事當然能填充報紙的內容。

可将來要是加刊,那只有新聞和志怪故事顯然不夠。

他要試着寫一些連載故事,填充報紙內容。

李恪當然沒有創作天賦,可架不住前世的他看過很多故事,只要将腦海裏的記憶照搬上來,便能寫出不少內容了。

他的第一個想法,是将《西游記》的故事寫出來,等以後報紙加刊時,以連載的形式刊登上去。

之所以是《西游記》,倒沒什麽特殊的考量,只因為從小到達看過太多遍,這個故事是他記得最熟,寫作難度最小,把握最大的故事。

而且《西游記》內容跌宕起伏,篇幅又不短,只要能寫出來,在報紙上刊登個半年一年的,不成問題。

這就解決了報紙內容缺失及吸引力不足等問題。

但《西游記》也有弊端,這畢竟是發生在大唐的故事,而且主人公玄奘法事,李恪前些日子還見過一面。

但這不算是很棘手的麻煩,只要稍作修改也便能解決了。

将故事背景挪到完全架空的時代,書中李世民換作完全虛構,與自己無關的帝王。三藏法師也要改頭換面,換作與當前領命出海的玄葬毫無關聯的人。

一連寫了一整個下午,終于将開頭磨了出來。

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李恪很是高興。

但卻在這時候,外出打探消息的細作沖了進來。

“殿下,大唐有難!”

078 和談?

當聽到細作帶來的消息時,李恪心中大驚,突厥特使趕赴長安,要求長安方面賠償颉利之死,兵割地求和。

這種事,李恪哪裏能忍?

“薛延陀、高句麗、突厥,這三國竟如此膽大,公然叫嚣要聯軍攻打大唐!”

一聽到這個消息,李恪迅速做下決定,既然這些異族人找死,意圖分裂大唐領土,他當然要送這些人一程,助他們早登極樂。

再提起紙筆,李恪筆走龍蛇,刷刷刷寫下了幾筆。

“将這個交到京城,交給杜如晦杜大人!”

窦盧寬這幾天仍在受着折磨,這突厥特使賴在長安,作為李二欽定的與特使交流的重臣,他的任務就是拖延住這特使,給李二他們商讨策略争取時間。

“我說,特使大人,這裏是長安,不是你們突厥,你要的馬奶酒沒有,你便喝些大唐的酒水好了。若還是不滿意,我可以給你從市場上買西域運來的葡萄酒!”

雖然前兩天朝堂上兩人針鋒相對,但現在一切未明朗,窦盧寬還是将心中仇怨放下,仔細照看着這特使。

“本使不管,你們長安不是號稱世界之都,什麽東西都有的麽?為什麽沒有馬奶酒?”

阿史那·巴坎這時正窩在驿站裏,他喝得醉醺醺,定仍不停叫嚣着要喝馬奶酒。

窦盧寬簡直想将這特使給掐死,他忍着怒火道:“這馬奶酒不好保存,如何能運到長安來?”

“本使不管你如何保存,反正本使就是要喝馬奶酒!”

“特使大人,在下說過,這馬奶酒不易保存。你若想喝酒,我大唐有的是美酒!”

窦盧寬道。

“你……你們這些漢人……居然如此對待貴賓!”

阿史那·巴坎這時身子已然不穩,他搖搖晃晃扶住卧榻,而後“轟”地一聲,鑽到了卧榻之上,打起了呼嚕。

窦盧寬見阿史那·巴坎酒醉不支,心中登時一喜。

他走到那阿史那·巴坎身邊,先是用手在他眼前晃了一晃,而後又試探性地開口:“特使大人?”

那阿史那·巴坎睡得跟死豬一般,毫無動靜。

窦盧寬心中一喜,又湊到他耳邊輕聲問道:“特使大人,您之前所說的三國聯軍攻打大唐,此事是否為真?”

那阿史那·巴坎皺了皺眉,迷迷蒙蒙道:“自……自然是真……”

這事窦盧寬當然知道,他問起這事,不過是想試探對方是否清醒。

見這位特使大人正處于半夢半醒之間,正是從他嘴裏撬出機密的好時機。

他迅速發問:“那麽……三國聯軍如何作戰?他們是集結在一起,等候在大唐邊境了嗎?”

阿史那·巴坎噘了噘嘴,先是閉着眼搖頭,後又點頭。

他嘿嘿一笑,閉着眼睛念叨着:“不……不知道……我只知道……這次大唐死定了……”

窦盧寬心中愈來愈緊張,深呼吸一口,又開口問道:“那你知道……聯軍打算什麽時候發動進攻嗎?”

他屏氣凝神,幾乎不敢再發出絲毫動靜。

這是李世民交托給他的任務,趁對方酒醉,套些話出來。

阿史那·巴坎皺了皺眉,頓了很久,終是開口:“等……等我回去,将消息傳達。若……若是不給地,就……就馬上打!”

他說着,又一側身子,将後背留給窦盧寬。

窦盧寬不敢再探下去,他蹑手蹑腳地抽身,離開了這驿站。

甘露殿中,窦盧寬正一人等候在殿內,李世民這時正在隔壁進膳。

李世民曾令他,無論探聽到什麽消息,都要第一時間趕來彙報,所以窦盧寬也顧不得禮數,在這進餐時間前來打攪。

沒等多久,李世民便已走近殿中,他邊擦着嘴,邊快步走到書桌前,坐了下來。

“打探到什麽了麽?”

李世民一坐下,馬上就發問。

窦盧寬讪讪一笑:“都是些無關緊要的消息,不過下官确認了三國的确早已籌謀,現在已布好了軍隊,随時準備攻打我國。”

“那特使說,等他一回到突厥,将消息送到,聯軍就要攻打大唐。”

李世民沉着臉,自顧自搖頭道:“他們竟真有這個膽子?”

說着,李世民又自嘲一笑,自己否決自己道:“人家既然來此宣戰,自然是已做好了準備的……”

窦盧寬心中憋悶,嘆了口氣:“看這情形,對方派來特使,就是要逼咱們議和,若是不依,只怕對方是真要打過來的……”

窦盧寬并不了解軍事,不知道大唐的兵力與對方相較,誰優誰劣。但看李世民這時的表情,也能猜到,這事情對大唐來說很是棘手。

他鼓了鼓勁,試探問道:“要不……下官去談談,讓他們将要求……”

“砰!”

還沒待他說完,李世民已拍了桌子喝道:“說的甚麽話?他們胃口那麽大,豈能輕易放寬條件?”

窦盧寬被驚得出了一身冷汗,連忙低頭噤聲不語。

他心想也是,對方的要求是整個黃河以北,這樣漫天要價,便是能談,又能談下來多少呢?再說,這一場仗不打,日後大唐就要徹底受這幾國的欺辱,難不成一直都要靠割地賠錢委屈求存麽?

“唉!”

李世民撒了脾氣,也知窦盧寬不過是個老好人,并不是真有心投降,便将手一擺:“你不必緊張,這事是比較棘手……”

重重嘆了口氣,李世民一臉慨然:“要是恪兒在這裏就好了!他對此事定會有獨到見解……”

這種危機時刻,只有李恪才能力挽狂瀾,拯救大唐。

但現在李恪遠在蜀國,李世民只能靠自己了。

他想了許久,終是擡起了頭,看向窦盧寬。

稍一擡手,李世民欲言又止,又将手放了下來。

他的手已在微微顫抖……

窦盧寬心中一動,李世民肯定已精心測算過,打這一仗,能贏的概率極低。

所以,他現在的意思是……讓自己探探口風,能否降低些要求……求和……

想到這裏,窦盧寬又壯着膽子:“陛下,要不……微臣去問一問?”

這一回,李世民沒有震怒,也沒有反駁。

窦盧寬已能感覺到李世民全身都在顫抖,這是無可奈何的顫抖。

他嘆了口氣,轉身正欲離去,他要回到驿站,去探探對方的底,和談最低要付出什麽代價……

正在這時,殿外傳來大太監王德的聲音。

“陛下……蜀……蜀王殿下來信……”

079 君臣奏對

甘露殿上,朝中重臣齊聚一堂。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核心謀臣,以及李靖、李績、秦瓊、程咬金等軍方大佬盡皆到場,等候在甘露殿中。

此刻,他們被李世民臨時喊來,商議北方三國聯合攻唐之事。

這幾日,各路朝臣都使出全部全身解數,不停打探四方消息,試圖掌握北方三國最新動向。

如今,雖然戰事尚未開啓,但衆人都是心有惴惴,各懷憂慮。

李世民尚未到來,朝臣們正交頭接耳,四下議論。

“叔寶,看來這場仗是非打不可了,北方那邊局勢不太安穩啊!”

程咬金湊到秦瓊身邊,小聲說道。

他本是豁達開闊的性子,時刻都是大嗓門,高姿态,但今日一臉愁雲,說話聲調都低了幾分。

秦瓊緊蹙着眉頭,他手中捏着一份軍方塘報,看來是正要向李世民彙報。

重重地嘆了口氣,秦瓊點頭道:“是啊!據說幽州那邊遭遇敵情,突厥那邊的散兵游勇越境襲擊,将幽州攪得是一團亂麻……”

“不止如此呢!”

程咬金一臉的神神叨叨:“東北、西北方向也不斷傳來戰報,說是高句麗和薛延陀兩國也已集結大軍,蠢蠢欲動,随時準備打過來了!”

他重重地哼了一聲,鼻孔噴出熱氣,一副憤慨模樣:“要依俺老程的,幹脆領兵跟他們拼了!”

他這聲感嘆說得稍響亮一些,前方的李績已将頭轉了過來。

“怎麽拼?三面受敵,他們沿北方大片防線不時騷擾,你防得住東面,就防不住西面。你老程手底下那點人馬,還能不停在北線游蕩,一直提防着人家不成?”

李績皺眉苦嘆,将程咬金頂得登時便沒了聲音。

是啊,北方陣線太長,對面三國若當真來犯,唐軍得鋪開了陣勢去布防,實在難以抵擋!

而且突厥和薛延陀又以騎兵見長,機動性極高,人家越境騷擾你一番,又騎着戰馬溜之大吉,你哪裏能追得上他們?

在交通、通訊都不便利的情況下,拉這麽長的陣線作戰,人家光是來回拉扯,就能将你耗死。

畢竟大唐勢單力孤,又處于防守陣勢,主動性全不在自己這邊,打起來壓力太大。

“唉!”

武将們紛紛唉聲嘆氣,個個都是一臉苦悶之色。

這些人每一個都是沙場英傑,若拉開陣勢,攻伐進取,自是不在話下。可遇見這種三方夾擊,防住東邊防不住西邊的局面,大家也是空有力氣使不出來。

“咳咳!”

正在這時,李世民走了進來,他身後還跟着禮部尚書窦盧寬和大太監王德。

衆人齊聲參拜,李世民随手一擺,旋即落座。

“今日召諸位前來,乃是商議北方三國犯境之事。大家有何見地,不妨說說……”

李世民甫一坐定,便開門見山問道。

衆臣皆默然不語,大家心中都清楚,無論是打是和,大唐都萬難招架,只能先看陛下是什麽态度,再行決策。

李世民擡眼掃了一圈,凝眉道:“看來大家對打下去的前景都不看好……”

先前朝堂之上,當着突厥特使的面,大唐諸臣都是揚言要打。

可是現如今,大家的态度又都謹慎起來。顯然是這幾天,從北方來的情報,多是不大樂觀的。

李世民看着衆人臉色陰沉,心下一嘆。他本想先聽聽大家的消息,分析當前情勢,可是看衆人意志消沉,便朝王德一示意,讓他将李恪的書信呈上來。

“衆卿且勿憂慮,朕這裏有封蜀地送來的信件,衆卿不妨一覽,再行決策!”

李世民朗聲說道。

這時,王德已将那封信件拿了出來,呈到衆卿手中傳閱。

大家一聽這信件來自蜀地,便已猜到這是李恪送來的信件。

這時大家才想起李恪來,對啊,蜀王殿下,那可是領兵作戰的好手,前次突厥來襲,不正是他出手,才打退了敵軍麽!

現在他送來信件,一定是有了制敵之策,有把握打贏這場仗。

懷着對李恪的信任,衆人一一閱覽此信。

這信的內容很簡單,蜀王說他已做了萬全準備,即日便可領兵北上,解決這場困境。他讓李世民決不要和談,一定要堅定立場,保住黃河以北地區。

李恪的能力,即便是身為敵對陣營的長孫無忌也是認可的,他既然請纓出戰,大家對這場戰事都多了份信心。

但考慮到北方三國來勢洶洶,戰線拉得又長,這場仗取勝難度極大,大家也不敢确信蜀王一定能打退敵軍,保住河北領土。

“蜀王的信大家都看過了,可有什麽想法?”

李世民待衆人都看完信,才悠悠開口,詢問意見。

一番思慮之後,房玄齡第一個開口。

“陛下!蜀王之能,衆人都已見識過,臣相信,蜀王至少能保得黃河陣線不失!”

房玄齡并未将話說得太滿,他只說李恪能保住黃河防線,意思是,只要李恪出戰,最差的結局也不過是那特使所提的和談要求。

他說這話,自然是為了給李世民以信心,讓他堅定地拒絕和談,保住大唐顏面。

即便是打起來,最壞的局面也不過是和談的結果,那還和個什麽勁呢?

房玄齡發言之後,衆臣也紛紛點頭,均說李恪能鎮守住黃河防線,提議李世民拒絕和談。

李世民将衆人表現看在眼裏,他大手一揮,止住衆人發言,朗聲道:“衆卿放心,和談一事,有損我大唐國本,朕自然不會同意!”

而後,他又将目光掃向武将們,問道:“但蜀王出戰,只能守到黃河陣線嗎?黃河以北還有大片領土,當真守不住?”

李世民自然不甘心丢掉大片國土,他立志于開疆拓土,怎會答應将大片國土拱手送人呢?

武将們皆不說話,無人敢打包票,李恪一定能守住北方。

這時,秦瓊站了出來,他将手中塘報呈了上去,恭敬道:“陛下,這是幽州方向來的塘報,那邊情況危急,陛下不妨一覽!”

080戰況危急

幽州,乃是黃河北方的軍事重鎮,向東北,能鎮關外,乃至更遠的高句麗地區;向西北,能抵禦突厥、薛延陀來襲。

若想守住黃河以北大片領土,在與三國聯軍的争鬥中不落下風,幽州必不能丢。

李世民一聽幽州方向傳來塘報,當即便讓王德呈了上來,打開一看,其內容讓人心驚肉跳。

幽州附近,大片地區近期遭遇極其嚴重的旱災,饑荒蔓延,餓殍遍野,狀況十分慘烈。

而幽州城也好不到哪裏去,雖然旱情沒那麽嚴重,可常常遭突厥游騎侵擾,百姓苦不堪言。

最糟糕的是,突厥騎兵不光搶錢搶糧,他們竟喪心病狂地将田地裏等待收割的青苗也一把火燒光。突厥兵所過之處,決不殘留任何可供生存的食物。

現如今,城裏沒了糧食糊口,周邊又都是大旱之地,幽州百姓紛紛餓死,堂堂北方重鎮,竟只剩下五十來萬人口。

他們還在苦苦支撐,但眼看着都要餓死了。

“砰!”

李世民将塘報重重地甩在地上,怒不可遏道:“豈有此理!這些游騎散兵,真真是罪不可恕!”

衆臣都陷入沉默,卻又無可奈何。

幽州之地,原本是猛将羅藝鎮守,可貞觀元年,羅藝卻突然起兵造反,反抗李世民。

在羅藝叛軍被剿滅之後,幽州只餘下些殘兵老将,壓根就無法抵擋突厥游騎的騷擾。

幽州作為黃河北部的軍事重鎮,如今勢同空城,難以組織有效的防禦。如此看來,大唐想保住黃河以北,已是極其艱難了。

李世民心有不甘:“蜀王若是領兵前往幽州,能否保住幽州?”

秦瓊想了一會兒,道:“難度極大,但仍有機會……”

他并未将話說死,李世民也想盡力救援幽州,便已打算放李恪前去一試。

但這時,一直保持沉默的長孫無忌卻站了出來,他拱手一禮,而後道:“幽州如今已是一片廢土,城中百姓眼看着就要餓死。再行救援,也是徒勞無功。倒不如……”

他并未說明,但衆人已能明白,長孫無忌的意思是,索性放棄幽州,鎮守黃河沿線。

幽州如今已幾乎是座空城,僅剩的五十萬百姓也很難救援。

與其耗費極大精力去救援,倒不如丢給敵軍,至于這些人落到敵軍手中,是餓死還是被殺死,那便也不再理會了。

“陛下,萬萬不可啊!”

程咬金站出來反對:“幽州一丢,往後再想拿回來可就難了!”

“再說那城中還有幾十萬百姓……”

程咬金一提,文臣武将們也紛紛附和,但凡有一線希望,還是要試試的。

程咬金得了衆人支持,底氣更足,他更是将矛頭直指提出這意見的長孫無忌:“老匹夫,你可知幽州地處要塞,戰略地位有多重要?”

“就這麽将幽州丢了,那我大唐天威何在?陛下顏面何在?”

長孫無忌也不惱他,雙手一攏,塞進袖子,側着頭回道:“程将軍說幽州不能丢,那我倒要問一問,誰來救?怎麽救?你有錢糧能将那些百姓喂飽嗎?”

他一句話噎得程咬金皺眉不語,長孫無忌順勢又道:“依老臣看,蜀王能守住黃河一線,便已是謝天謝地了。若顧念幽州,只怕得不償失……”

“哦?蜀王不能救幽州?”

這時,房玄齡看向長孫無忌,沉聲開口:“既然蜀王做不到,長孫大人您呢?”

他又面向衆人,悠悠道:“前一次羅藝作亂,正是長孫大人親自領兵,才鎮壓住了叛軍,可見長孫大人極富戰略才能。現如今二皇子李承乾仍在涼州鎮守,倒不如由長孫大人領着二皇子前去幽州,說不定能救下幽州城……”

房玄齡這是想架着李承乾去北方闖一闖,李承乾與李恪同時去北方,那二者領兵才能之上的差距,便一覽無餘了。

他這話一出,其他蜀王黨迅速領會了他的意圖,李承乾若是和李恪拉到一起一對比,那必定被李恪秒得渣都不剩了。

大家紛紛起哄,唆使長孫無忌帶着李承乾前去北方,參與戰鬥。

李世民安坐上方,默不作聲,他也很想借此機會,好好比對一番這兩個皇子。

但長孫無忌老謀深算,哪裏會自曝其短?

他心知李承乾在軍事方面完全比不過李恪,當然不能答應這等提議。

“諸位且先安靜,聽某一言!”

長孫無忌大手一擡,又從懷中掏出一副邊境地圖,展了開來。

“諸位請看,這是我最新得到的戰略情報。三國聯軍從這三個戰略要道一齊南下,攻伐幽州地區……”

他伸手一指,指向東北方向的山海關口,那裏是高句麗南下的戰略要道。

而後,他又指向西北和正北的雲州、勝州,這

同類推薦

戰神狂飙

戰神狂飙

世人敢問,何謂戰神?“便是以肉身霸世,拳爆星空,掌裂蒼穹,一路摧枯拉朽,橫推八荒六合!”“便是懷勇猛之心,掠過繁華,吞下寂寞,無畏無懼無敵,唯己永恒不動!”為二者、為...戰神!這是一個身世神秘的少年,為了心中執念,橫渡諸天寰宇,踏遍九天十地,憑借一雙赤手生撕萬千傳說的故事.......戰神崛起,一路狂飙!

神級仙醫在都市

神級仙醫在都市

仙醫者,生死人,肉白骨。
神級仙醫者,敢改閻王令,逆天能改命。
他是仙醫門第二十五代傳人,他資質逆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又是個大學生,本想低調,但螢火蟲在夜中,豈能無光?
行走都市,一路喧嚣,神級仙醫,我心逍遙。

爽文 掠痕
757.2萬字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是唐雪見肖遙的經典玄幻小說類作品,唐雪見肖遙主要講述了:唐雪見肖遙簡介:主角:唐雪見肖遙站在離婚大廳的門口,唐雪見想到了八年前和肖遙領證結婚的日子。
也是這樣的下雪天,很冷,但心卻是熱的。
不像此時,四肢冰涼,寒氣入骨。
納蘭小說網提供唐雪見肖遙最新章節,唐雪見肖遙全文免費閱讀,唐雪見肖遙無彈窗廣告清爽在線閱讀體驗!

英雄無敵大宗師

英雄無敵大宗師

被噩夢折磨幾近要挂的徐直決定遵循夢境提示,他眼前豁然打開了一個新世界,不僅不吐血,還身強了,體壯了,邁步上樓都不喘息了。更牛的是,夢境世界中某些技能和東西居然可以帶入到現實世界,這下,發啦啦啦。即便是一只弱雞的叢林妖精,那又有什麽要緊呢,徐直笑眯眯的手一劃,給隊友頭頂套上一層綠光……(參考元素英雄無敵4,英雄

小閣老

小閣老

站在你面前的是:
大明王朝的守護者,萬歷皇帝的親密戰友,內閣首輔的好兒子,十六、十七世紀全球首富。
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後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東林黨口中的嚴世藩第二,張居正高呼不可戰勝。
海瑞的知己,徐渭的東家,利瑪窦的剃度人,徐光啓等六位狀元的授業恩師。
大明詩壇遮羞布,七百餘種各學科書籍撰寫者,兩千七百餘項專利的發明人,現代大學與科學的奠基者。
海外漢人的保護神,新航路的開辟者,大洋秩序的維持者,全球大型工程的承包商。
禍亂歐洲的罪魁禍首,德川家康的義父,塞巴斯蒂安的拯救者,一心為民的小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