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1)

五十一

我“跨”過專題文藝中心主任,直接找了羅臺長,我對他說:“臺裏和中心的幾次改革,對我觸動很大,我深感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還遠遠不夠,所以我準備自費去北京廣播學院學習深造,懇請您支持和批準。”

羅臺長“呵呵”一笑說:“嗯,學習深造是好事,結業回來還是大有作為的,我完全同意!為了向你表示支持,在學習期間,臺裏每月給你報銷三百元生活費。”羅臺長能這麽爽快答應,說明他對那套瓷器是有印象的。

根據大哥的建議,我只要羅臺長“同意”這一句話,至于報銷什麽生活費,不需要!我總不能每月跑一趟北京,專程開一張□□寄回來吧?我把羅臺長簽過字的學習申請交給了專題文藝中心主任,一句話沒說,“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我又分別向雷主任和葉老師辭行,雷主任心知肚明,祝福我一切平安順利,而葉老師直接挑明了我的想法,讓我到了浦海市代問何老師好。

我把家裏的事情對餘紅做了交代,因為路途遙遠,又不清楚何老師在浦海市的具體情況,“窮家富路”,我拿上一千元作為盤纏,剩下的一點積蓄作為家裏的生活費和人情開支,等我在那邊有了工資就會及時寄回家裏。我同時囑咐餘紅,我這一走,可能會錯過女兒的少年成長期,但我守着她,沒有把握能保障她未來的生活和學習條件,離開她,我又心亂如麻、萬份牽挂,女兒馬上步入少年時期,心理和生理都會發生變化,不可粗心大意。餘紅讓我放心,她說會照顧好女兒的。

離給何老師打電話的時間快過去兩個月了,我把出發時間定在了周日,買好火車票後,我先把行程告訴了何老師,再分別告知董總、燕子以及其他一些有交情的朋友,避免大家對我的突然“消失”産生猜疑和責備。

董總對我的選擇表示理解,他說,他來做東為我餞行。因為我是晚上的火車,吃飯就定在中午,另外在中醫院工作的朋友也為我安排了專車送到武漢。

周六上午,天空突然飄起了蒙蒙細雨,燕子來電話說,她在一個街道的十字路口等我。我馬上趕了過去,不知她等了多久,見到她時,她的頭發上罩着一層薄霧般的微小雨點,額前長長的劉海也被雨霧浸潤,随着微風飄起又落下,若即若離。她問我,明天就走嗎?我說是的。她拉着我的胳膊上了一輛的士,讓司機開到桃陽商場去,我問她去那兒幹嘛?她說去了再說。

到了商場,燕子領着我直奔男士服裝專櫃,來回看了幾遍,挑中了一件外套讓我試試,我有些難為情。她不由分說把衣服塞到我手裏,再把我推進了試衣間。我換上衣服出來,她上下前後看了看,就讓營業員開票結賬了。

走出商場,燕子對我說:“明天吃飯我就不參加了,也沒時間去送你,出去以後要保重好自己,外面沒有家裏方便自在,過不習慣就回來,別死要面子硬撐着。”

我點點頭,她接着說:“有什麽事就電話聯系,哦,對了,我手裏有五百元的電話磁卡,朋友送的,你也拿上吧,我要去接孩子了,先走哈。”看着她消失在街頭的人群裏,我一手拎着她買的衣服,一手握着她送的電話磁卡,一個人在原地呆呆地站了好久。

周日上午,我收拾了幾套衣物和洗漱用品裝進旅行包,再給武漢的大侄兒(勇娃)打了電話,讓他到時去火車站送我一下,然後帶着餘紅和女兒前往吃飯的地點。

董總早就到了,在幫忙招呼陸續到來的客人,他整個人的氣色和精神狀态大不如前,這種場合我不便和他多聊,只是簡單交流了幾句。來參加送行的都是平時接觸較多且聊得來的朋友,雖比不上我和董總、袁領導那般的深厚交情,但彼此也相處合意。

酒桌之上,大家對我即将遠離故土的傷感似乎不是太在意,好像都在為我脫離桃陽這個看不到前途的地方而慶幸,紛紛舉杯敬酒祝我将來財運發達、榮歸故裏。而我只能強裝笑顏,應和着他們的恭詞,僵硬麻木地吞下每一口酒。

外面遍地是黃金嗎?誰想背井離鄉啊?我也想老婆孩子熱炕頭,守着這一方故土與故友,聊點小天喝點小酒,平平淡淡過一生,可這種平淡的向往已然成了不可企及的奢望。我雖然為此在不斷努力和奮鬥,但終究抵不住別人與生俱來的社會資源。沒有錢沒有人,江湖不認,即使披挂上陣,還是遍體鱗傷。

送行的朋友都很盡興,邊喝邊聊,從大會開成小會,從小會搞成兩人的竊竊私語,而我茫然發呆地想着我遠方的未來。

中醫院的朋友是院辦主任,安排了一輛嶄新的奔馳救護車送我去武漢火車站,他反複強調,車還沒有出過一次診,為了讓我心安,他決定與董總一塊坐救護車送我。曲終人散,與其他人一一握手告別,我提着行李上了救護車,從桃陽市前往武漢。

路上,餘紅和孩子互相依偎睡着了,董總和院辦主任東一句西一句地聊了會兒天,抵不住酒勁,鼾聲便此起彼伏。我喝酒了但沒睡意,看着車窗外急速後退的田野、村落、溝渠、樹林……想起十來年前,大哥送我去通鎮上班的那一天,境況相差無幾,心情同樣如此,唯一的區別是,那次坐車是往桃陽市西邊,這次坐車是往桃陽市東邊,起點都是桃陽市城區。

人生旅途由一個個階段拼接而成,每一個階段都經歷着不同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又決定着每一個階段的時間長短和人生得失,當到達每一個階段終點的時候,既可能順利過渡到下一個階段,無縫對接,也可能使人難以逾越,停滞不前,需要轉向迂回前行。毫無疑問,我是後者。

獨自想着心思,感覺車開得很快,火車站到了。外面飄着小雨,大家都沒帶傘,我抱着旅行包在車上和他們道別,然後親了親女兒,開門下車,女兒看着我說:“爸爸,你出差回來要給我買禮物啊。”我向她揮揮手,淚水已奪眶而出,随着雨滴一道滑落,我迅速轉身離去。此刻,我深深體會到了何老師當初告別女兒時的複雜心情。

我頂着小雨走向進站口,一眼便看見勇娃在門口的飄檐下等我,他一手接過我的旅行包,一手遞給我紙巾,讓我擦拭臉上的雨水。他說已買了站臺票,等會兒直接送我到站臺。我簡單和他說了此次去浦海市的原因,再問他工作方面有什麽打算?

他說:“有門路的同學進了行政事業單位,沒有門路的同學去了北上廣闖蕩。爸爸要我不着急,他在托關系把我安排到桃陽市醫院上班,我只能在武漢等消息。這都好長時間了,還沒動靜,我有點心煩。”

我勸他說:“再耐心等等吧,托關系是人托人的事,一路走上去,既要送人情還要說好話,你爸本來就臉皮薄,不愛求人,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勇娃搖搖頭說:“我知道爸媽只有我一個孩子,不放心我到離家太遠的地方工作,但是他們花那麽大代價,讓我進了桃陽市醫院又能怎麽樣呢?像我們這種科班生,在醫院至少需要十年以上時間才能熬出頭,前提是還必須要有好的老師手把手地指點和傳授,你說,我的人生又有多少個十年呢?”

我問他:“那你內心的真正想法呢?”

“我怕爸爸罵我,一直不敢說,我談了女朋友,是大學同學,她已經在武漢一家醫院上班了,我想就留在武漢找工作算了,假如回到桃陽市工作,人家家裏不會同意的,那我和女朋友的關系估計就黃了。”

“那就做兩手準備呗,你抓緊時間在武漢找工作,你爸那邊嘛,估計還有一定難度,你也不催他,各辦各的事。”

時間差不多了,勇娃陪着我檢票進站上車,找到座位後我透過車窗叫站臺上的勇娃轉身回去,但他一直默默站在那裏,等到列車開動才向我揮手告別。想着夜幕即将降臨,他也是滿懷心思獨自游蕩在武漢街頭,我心裏一陣難過,為大哥感到心疼。

五十二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綠皮列車一路馳向南方,看不到風景也沒心思欣賞,鄰座的乘客有的高談闊論、有的喝酒猜拳、有的鼾聲如雷,大人的說話聲、小孩的吵鬧聲、小販的叫賣聲……攪和在一塊,混雜在一起,這是一條游動的“街道”。

我倚着車窗,盯着外面時遠時近一閃而過的稀疏燈光,回憶起高中畢業後從西河鎮鄉下連夜步行至桃陽市區的情景,當初是為了在城市謀得一份安穩的工作,倔強固執地偷跑出農村,現在是為了孩子和家庭的未來,舍棄那份勉強糊口,但來之不易的工作,選擇孤注一擲背井離鄉出去闖蕩。對那份工作,我也有不舍的情結,畢竟我為此付出過很多的心血和汗水,我曾幻想把它作為我的終身職業,心無旁骛一路安心走下去,讓播音員和記者的榮耀光環帶給家庭幸福與自豪,可是,榮耀光環終究抵不過現實需求,我只能無可奈何地放下,再次回到另一個人生起點,重走來時的路。

夜深了,列車在“喀嚓喀嚓”孤獨前行,它與我不一樣,有着明确的方向和歸宿,而我對前方還一無所知,包括何老師現在的處境如何?我們是會露宿街頭、還是将寄人籬下?雖然何老師說過,有他吃的就有我吃的,但我必須作好最壞的打算,把困難想多一點、想深一點、想透一點……

次日上午十點,車廂裏又喧鬧起來,我看見車窗外不時閃過成片成片的甘蔗林,氣溫也明顯升高了,空氣變得燥熱。列車已駛入了南方地界,我脫下身上的外套,不斷變化着坐姿,腰酸腿疼、精神疲憊,我渴望列車盡快到達目的地。

直到下午四點多鐘,列車終于抵達終點站——西南方的一座省城,下車後我不敢耽擱,叫了一輛的士趕往長途汽車站,坐上了開往浦海市的班車。車上乘客的說話口音讓人仿佛身處另一個國度,我一句都聽不懂,看着他們黝黑的臉龐、突出的顴骨、削瘦的身材,我知道自己已身處千裏之外的異域他鄉了。

班車繼續南行,一路颠簸三個多小時才進入了浦海市區,晚上九點,班車停靠在市區的貝殼廣場。一下車我就看見了何老師,明亮的路燈下,他坐在一輛摩托車上,上穿一件白色短袖,下穿一條深色褲子,腳穿黑色皮鞋,樣子沒什麽太大變化,氣色和精神狀态都挺好。他招呼我上車,說先帶我去吃點東西。

我感到肚子餓了,自武漢上車,一路我沒吃過東西,實在沒胃口吃不下,見到了何老師,就如見到了親人,懸着的心終于落地了。

摩托車穿過兩條筆直寬闊的街道後拐進了一條人聲鼎沸、煙霧袅袅、香味四溢的狹窄巷道,我們在一家“川胖子”酒館門前停下。何老師說,你剛過來,恐怕不适應海鮮食物的口味,我們就吃點味道相近的家鄉菜吧。經他提醒,我嗅到了一股腥味,是附近那些燒烤攤位上的蝦蟹螺散發出來的,熟悉了家鄉的味道,還真不習慣聞到這種腥味。

何老師點了幾份家常菜,叫了兩瓶啤酒,我們倆坐下來開始吃飯。我給何老師說了一下桃陽市廣電系統的情況,還有他以前熟知的人和事。何老師聽完說,這些事就不理它了,他問我,家務事都安排好了吧?我說,安排好了,餘紅贊同我出來,我大哥大嫂聽說我過來浦海市投奔你,也表示支持。

何老師點點頭,他向我講述了自己的情況。他說,當時因攝像機被盜事件,逼不得已主動從浦海市規劃局辭職出來後,心情很沮喪,如果不是發生這件事,就能順利調入市組織部工作,一次很好的機會就這樣錯過了,人算不如天算,命該如此。彷徨了好一陣子,後來想到浦海市是一座沿海旅游觀光城市,就擺了個地攤販賣些紀念品和小物件,沒想到一個星期才賣了十元錢,一氣之下,把剩下的兩袋子紀念品和小物件都扔到了垃圾堆裏。但生氣歸生氣,還是要考慮到謀生問題,最後打算去開出租車載客,又是一番折騰辦理駕證申領手續,駕證拿到手後,正在聯系和選擇出租車公司時,有原來的同事告訴他一個消息,說當地一家上市公司在招聘行政管理人員,何老師便抱着試一試的想法前去應聘,老板親自面試,當場拍板錄用。他現在的職務是這家上市公司的行政辦主任。

這是我沒想到的,因為我事前決定過來浦海市投奔何老師時,沒問過他目前的具體工作,他也沒給我細說。我的想法很簡單,我堅定地認為,跟着何老師,再苦再累再難,我們也會掙得一碗養家糊口的“飯”,既然來到了浦海市,不論遇到什麽困難,處于什麽境地,我不擔心不恐懼不後悔。一路上我都做了最壞的設想和“搬磚燒窯”的思想準備,我記着一句話: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要先預想最糟糕的局面,避免自己因為過于樂觀而産生巨大的心理落差,陷入失望和悲觀的情緒之中。

何老師接着說:“你的基本情況,我提前給公司人力資源部的鄒經理介紹過了,他說公司剛上市,各類人才都需要,可以讓你過來試試,明天上班我就帶你去見他。至于公司的整體情況,等你入職定崗後再逐步學習了解吧。”

吃完飯,何老師又騎着摩托車帶我來到離市中心不遠的另一條街道,在一棟高大的辦公樓門前停下,大門兩側蹲坐着兩只威武雄壯的石獅子,借着路燈我看見門口懸挂着“浦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浦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四五塊條牌。

停好車後我們繞過前門,從後門乘坐電梯上樓。何老師說,這棟樓的一到三層是辦公場所,以上都是管理幹部公寓,院子後面還有三棟樓房,那是員工宿舍區,公司新的科技園區正在建設,有時間再過去看看。

何老師讓我暫時住在他家裏,等明天面試完了再安排宿舍。看到家裏三居室的住房面積和室內物品的陳設,我知道何老師重新找到了人生伴侶,便問他怎麽沒見到嫂子?他說回娘家了,過幾天回來。

我有些疲倦,洗漱完後給何老師說了一聲,就進房間上床歇息了。對于明天的面試,我雖然心裏有點底,但因為對上市公司的概念有些陌生,覺得神秘好奇的同時,又在擔憂自己能夠适合什麽崗位?一直半睡半醒到天明。

次日早上,我跟随何老師在公司食堂吃完早餐後,來到了辦公樓二樓,辦公樓是南北朝向,以中間走廊為界,分為南北兩個辦公區域,各個辦公室采用全透明的玻璃牆間隔,行政辦在北面辦公區域的中間,人力資源部就在旁邊。何老師指着走廊對面一間看似“庭院深深”的辦公室提醒我說,那邊是董事長和秘書的辦公區域,三樓是浦生集團的辦公場所,兩個公司都是在董事長的直接領導下,各自開展業務工作。我問董事長姓什麽?他說姓柯,四十九歲,浙江人。

五十三

八點差十分,各個辦公室的人員都到了,大家穿着統一色調和款式的職業套裝,系着領帶,佩戴着胸章,挂着工牌,看樣子管理很規範,制度很嚴格。何老師向旁邊辦公室看了一眼,示意我直接過去,找坐在最後面的人力資源部鄒經理。

鄒經理四十來歲,與何老師年齡相仿,他戴着一副精致的金絲邊眼鏡,頭發梳理得整整齊齊、一絲不亂,皮膚白淨,溫文儒雅,頗有學者的風度和氣質。我把個人簡歷和相關證書資料遞給他,他翻了翻資料說:“何主任已經向我介紹過你的情況了,你和他曾經是同事,你的個人履歷和自身條件都沒什麽問題,我們就沒必要做背景調查了,根據你以往的工作經驗和專業特長,準備安排你到行政辦從事企業內刊的編輯和撰稿工作,試用期工資暫定為兩千元,試用期三個月,你看怎麽樣?”

這是一次極其簡單的面試,我猜是何老師在前面做了很細致的鋪墊工作,鄒經理是出于對何老師的尊重與信任,才這麽快給我确定了工作崗位和工資待遇。工作有了着落我很激動,而且工資比我在桃陽市高出了一倍。我向鄒經理表示感謝。他說:“別客氣,以後大家就是同事了,好好幹啊。”

辦好入職手續,我回到行政辦。何老師給我安排了一張空着的辦公桌坐下,之後向我介紹辦公室裏的各位同事:副主任姓黃,男的,年齡和我差不多;企業內刊專職攝影師和組稿人,姓楊,男的,年齡比我稍大;還有一位女孩是內勤,加上何老師和我,辦公室共五人。

介紹完後,何老師向我和老楊交代,企業內刊《浦生動态》辦刊工作的具體分工與相關要求:何老師兼任內刊主編,我的崗位是責任編輯,老楊的崗位是圖片編輯,刊物的校對、印刷、分發,由我與老楊共同負責。每月出刊一期,刊物印刷後,分發到浦生集團和浦生股份公司總部機關各部門,外地企業和政府相關部門分別郵寄,辦公樓外面的企業文化牆由我摘擇內刊的主要內容後,再交給集團辦公室的專職美工書寫完成。

我在浦生股份公司雖然是文員級別,但畢竟屬于總部機關的行政管理人員,所以何老師又領着我走向最東邊的一間大辦公室,拜訪公司總經理。敲門進去,總經理起身與何老師打了招呼,然後示意我倆坐下。

總經理是女的,年齡在三十五六歲樣子,身高一米七的左右,身形苗條,一頭烏黑順滑的長發披在肩頭,标準的瓜子臉,雙眉修長,瓊鼻秀挺,明眸皓齒,皮膚白皙,一身職業裝穿在身上顯得經典素雅。

何老師對我說:“這位是公司的秦總,也是分管行政辦的領導。”我站起身說:“秦總好!”何老師向秦總介紹了我的基本情況和崗位安排。

秦總“咯咯”笑說:“也是湖北的,你老鄉啊,嗯,可以,人挺精神,一股書生氣,吃住都安排好了吧?”

何老師回答說:“等下辦公室內勤給他辦飯卡,住的地方還沒落實,昨晚暫時住在我家,黃主任說住的地方還要調劑。”

秦總眉頭一皺,有點不滿的說:“調什麽劑啊?我們這棟樓的六樓不是有個三室一廳的宿舍嗎?就科技公司的平總一個人在住,可以先安排去那兒住呀!”

何老師有些為難:“後勤工作是黃主任分管的,這些事我幹涉多了,好像不太好。”

秦總眉毛一挑說:“他是副主任,你才是主任咧。不過這家夥一貫油嘴滑舌,陰陽怪氣,行了,我來直接給他講吧,順便讓他把公司的工裝也提前發了,在總部機關上班的人員,都要注意公司形象。”

從談話中,我感覺何老師和秦總的工作關系很融洽,有這樣的兩位好領導,我對自己以後的工作開展充滿了信心。

我入職上班的這一天,本月的《浦生動态》剛出刊,下期的組稿備稿時間還很充裕,何老師要我趁這個空當,抓緊學習了解公司的基本情況、規章制度以及刊物的編輯組稿流程。老楊給我找了很多資料,還讓我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問他。

浦生集團是浦生藥業股份公司的最大股東,主業是建築、科技、地産、農業等,柯董是以建築行業起家的。浦生藥業股份公司于2001年上市,公司集藥品研發、生産、銷售于一體,是通過了科技部和中科院“雙高”認定的高新技術生物制藥企業,下屬七家企業分布在全國五個省、市(區),員工一千八百多人。

在建的浦生科技園是浦生藥業股份公司,在浦海市的生産基地和總部所在地。科技園總占地面積三百二十多畝,總投資十多億元人民幣,建築面積八萬平方米。

《浦生動态》是企業文化建設的載體之一,編委會主任是柯董,編委會成員有十來人,估計都是所屬企業的頭兒。發行對象除了集團和股份公司的所有企業外,還會郵寄給國家、省、市的相關部門。由此看來,這是一本有“分量”的內部刊物。

中午下班前,黃副主任把分配給我的宿舍鑰匙扔在了我桌上,還吩咐內勤女孩下班後帶我去庫房領工裝。中午在員工食堂吃過飯,我從何老師家裏拿上行李,搬進了六樓宿舍,宿舍共有三個單間,最大的房間是科技公司的平總在住,分配給我的是一個最小的單間,但房間的衣櫃、桌椅、床鋪、空調等一應俱全,我略加收拾,休息了一會,換上嶄新的工裝提前去辦公室上班。

老楊在辦公室整理照片,趁沒人,老楊悄悄告訴我,我坐的辦公桌是我的上一任留下的,從北京招聘過來的中文本科生,來了不到倆月,被柯董親自下令開掉了,原因是屁股坐不住,愛串門聊天。何老師提醒過他好幾次,可他說串門聊天是為了搜集素材寫稿件。聊天就聊天吧,沒想到,他居然聊到柯董的秘書辦公室去了,想幹啥?難道想搜集柯董的素材,準備采訪老板麽?一次,二次……柯董終于發火了,結果是怎麽來的就怎麽離去。老楊的這一番話,是在講故事,也是在變相告訴我這裏的“規矩”。

老楊稱贊我的一身工裝很合身,并羨慕道,一般情況都是試用期滿且轉正後才發給工裝的,但我是例外,這很少見。我想這可能是有何老師的推薦,才得到了秦總的看重,如果我不能做出點“工作名堂”就愧對他們了。

時年三十二歲的我,格外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文員工作,但因為我來得太突然,浦生公司對我來說是一片空白,當務之急,我必須以最快速度,熟悉和了解整個公司的情況,包括柯董個人的創業經歷,以便我盡快進入崗位角色。否則,我的編輯和寫稿都将是“矯揉造作”。

浦生公司的發展史,事實上就是公司創始人柯董的奮鬥史,他從一名“包工頭”成為一家集團公司的老板,再成為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令常人無法想象,個中的辛酸苦辣、坎坷艱難和驚險曲折只有他自己知道。正如我現在所看到的,“浦生”是一棵枝繁葉茂、高高聳立的大樹,但它是如何克服風霜雪雨、酷暑嚴寒拔地而起,我對此一無所知。人前的輝煌有目共睹,人後的凄涼深藏衣袖,我對眼前的“浦生”充滿敬意,但對“浦生”過去也有着好奇,因為不了解它的“前世”,就不能準确融入它的“今生”。

《浦生動态》也是塑造浦生公司形象的一種方式和手段,它是浦生公司的宣傳“機器”與“喉舌”,還是柯董的“傳聲筒”和“沖鋒號”,在這塊陣地上,我能否有效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既面臨着壓力與考驗,也有着幹出成績與立功受獎的機遇。何老師已經把我領進“門”了,以後一切要靠自己努力,不能一直躲在何老師身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成為他的包袱和累贅。

五十四

每天下午下班後是我最難熬的時候,我在桃陽市的老家,與客戶和朋友都保持着“互相應酬”的良好關系,吃晚飯的時間比較随意和自由,三天一小酒五天一大酒,物質條件雖然貧乏,但精神生活很豐富。來到浦生公司後,我的“飲食生物鐘”被打亂了,下班鈴聲一響,就要按時去食堂吃飯,否則食堂過時不候,看着太陽都沒下山,我端起飯碗左右為難,只好勉強扒幾口了事。

何老師愛人的娘家就在浦海市區,他每天都是去岳母家吃晚飯。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除了何老師,沒有熟人。每天晚飯後,我的孤寂感便籠罩全身,唯一的消遣,就是沿着浦生公司周邊的街道轉圈圈打電話。感謝燕子的細心,她送給我的電話磁卡派上了用場,路邊磁卡電話機的數量和擺放地點,我都摸得很清楚,因為無聊,我的街頭電話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我打電話的目的就是想聽聽“鄉音”、訴訴“鄉情”,事實上,家鄉的朋友和同事,在晚上都有着自己的家務瑣事或娛樂生活,人家又有多少興趣和時間,聆聽我這個遠在他鄉的人傾訴思鄉之情呢?董總的生意焦頭爛額、袁領導去了新疆挂職、燕子晚上接電話不方便、大哥大嫂在為侄子上班的事發愁,而家裏雖然有電話座機,但餘紅與我似乎沒有什麽需要深入交流的事情,一點瑣事三言兩語就完事了,餘紅不是那種情感細膩的女人,她也說不出那些思君心切、夢裏念夫的肉麻話,所以她的問候語極其簡單:吃了沒?洗了沒?女兒還聽話,家裏沒事。她無法設身處地體會到我“異鄉之異,家鄉之家”的感受。我的內心很冷清,我的身影很孤獨,就像一個猛然斷奶的孩子……我需要她的安慰、需要她的溫情、需要她的蜜語,可我們忽視了這段“距離更能升華夫妻恩愛和情意”的蜜月期。

我很牽挂女兒,但只能通過餘紅的描述來填補我的想念,我不敢多聽女兒的電話,每當她問起爸爸什麽時候回家?我會淚水滑落,擔心自己堅持不下去而溜跑回家。

我獨自散步時,反複多次問自己:你來前認真思考過嗎?有人強逼着你過來嗎?你做好了長期在異鄉工作生活的打算嗎?你警告過自己不能随意退縮嗎?你預想過會遇到什麽困難嗎?你說過不會後悔的話嗎?至此,我深深理解了,何老師當時為何讓我先思考兩個月後,再決定是否前來浦海市工作的真正用意。

再堅強豁達的人都會有着思鄉之苦,沒有人傾訴就自己忍受,我的忍受辦法就是在路邊尋一個“冰攤”(本地人在路邊擺幾張小桌子,上面放點花生瓜子和啤酒),一個人吃點花生喝點啤酒,默默看着街道上的來往行人,聽着聽不懂的異鄉話。擡頭看明月,低頭數花生。

當時的社會治安趕不上現在“平安”,太晚了擔心安全問題,一般我在路邊冰攤喝完兩支啤酒後,就回到公司辦公室看看書或整理資料。何老師在岳母家吃完晚飯後,多半時間也來到辦公室,我們會讨論一些工作上的事,或者跟随他去其他辦公室坐坐,順便認識一下相關領導,比如集團的總裁、股份公司的副總、子公司的總經理等等。

我很慶幸自己能有堅定的毅力,熬過了艱難的思鄉歲月,注意力慢慢轉移到了工作上,并且随着對浦生公司的逐步了解,我為自己能夠進入這個公司工作感到榮幸自豪,當然這要得益于,我有幸遇見了我生命中的貴人何老師。這是一個足夠大的舞臺,相比我在桃陽市的職業,具有更廣闊和自由發揮的空間。

第一次參與編輯《浦生動态》,我非常謹慎和小心,每一篇文章我都仔細閱讀并加以潤色修飾,我還對刊物的圖文編排、欄目分類、主次搭配等提出了想法和建議。老楊聯系廣告公司出了樣刊後,我負責文字校對,老楊負責版面格式和配圖校對。我的第一次文字校對工作令我印象深刻,當把校對好的樣刊送給何老師審核時,他接連問了幾句:你們确認校對好了嗎?我們點頭。但他在審核過程中,卻又發現了錯格、錯字、斷行、标點符號等纰漏近二十處,主要責任是我。他沒有批評我們,只是說下次要認真細致。

經修改再次出樣刊并報給柯董審批後,老楊和我一塊去廣告公司現場監督排版。路上他告訴我,何老師安排事情非常細心、考慮事情非常周全、處理事情非常嚴謹,一方面這是何老師的性格使然,另一方面是公司的氛圍要求。公司氛圍又包含兩種情況:一是柯董對粗心大意、敷衍了事的工作行為很憎惡,如果屢教不改,後果就是走人;二是公司有的人是靠投機取巧、溜須拍馬生存的,一不小心就會被人薅住小辮子或者跌倒在人家預先挖好的坑裏,等告到柯董那兒,其結果不是挨罵就是罰款,再怎麽解釋也沒有用。

老楊是個沒有心眼的好同事,他總會有意無意告訴我一些重要的信息,我必須擯棄過去“一目十行”的工作習慣和“囫囵吞棗”的處事方式,以适應這裏的氛圍。

廣告公司的老板是柯董的朋友,廣告公司具體對接浦生公司廣告業務的是小王,湖北人,他是我在浦海市認識的除何老師之外的第一個老鄉

同類推薦

億萬寵溺:腹黑老公小萌妻

億萬寵溺:腹黑老公小萌妻

他是權勢滔天財力雄厚的帝王。她是千金公主落入鄉間的灰姑娘。“易楓珞,我腳酸。”她喊。他蹲下尊重的身子拍拍背:“我背你!”“易楓珞,打雷了我好怕怕。”她哭。他頂着被雷劈的危險開車來陪她:“有我在!”她以為他們是日久深情的愛情。她卻不知道,在很久很久之前,久到,從她出生的那一刻!他就對她一見鐘情!十八年後再次機遇,他一眼就能認得她。她處處被計算陷害,天天被欺負。他默默地幫着她,寵着她,為她保駕護航,保她周全!
/>

甜蜜婚令:首長的影後嬌妻

甜蜜婚令:首長的影後嬌妻

(超甜寵文)簡桑榆重生前看到顧沉就腿軟,慫,吓得。
重生後,見到顧沉以後,還是腿軟,他折騰的。
顧沉:什麽時候才能給我生個孩子?
簡桑榆:等我成為影後。
然後,簡桑榆成為了史上年紀最小的雙獎影後。
記者:簡影後有什麽豐胸秘籍?
簡桑榆咬牙:顧首長……吧。
記者:簡影後如此成功的秘密是什麽?
簡桑榆捂臉:還是顧首長。
簡桑榆重生前就想和顧沉離婚,結果最後兩人死都死在一塊。

腹黑竹馬欺上身:吃定小青梅

腹黑竹馬欺上身:吃定小青梅

小時候,他嫌棄她又笨又醜,還取了個綽號:“醬油瓶!”
長大後,他各種欺負她,理由是:“因為本大爺喜歡你,才欺負你!”
他啥都好,就是心腸不好,從五歲就開始欺負她,罵她蠢傻,取她綽號,
收她漫畫,逼她鍛煉,揭她作弊……連早個戀,他都要橫插一腳!

誘妻成瘾:腹黑老公太纏情

誘妻成瘾:腹黑老公太纏情

未婚夫和小三的婚禮上,她被“未來婆婆”暗算,與陌生人纏綿整晚。
醒來後,她以為不會再和他有交集,卻不想一個月後居然有了身孕!
忍痛準備舍棄寶寶,那個男人卻堵在了門口,“跟我結婚,我保證無人敢欺負你們母子。”
半個月後,A市最尊貴的男人,用舉世無雙的婚禮将她迎娶進門。
開始,她覺得一切都是完美的,可後來……
“老婆,你安全期過了,今晚我們可以多運動運動了。”
“老婆,爸媽再三叮囑,讓我們多生幾個孫子、孫女陪他們。”
“老婆,我已經吩咐過你們公司領導,以後不許加班,我們可以有更多時間休息了。”
她忍無可忍,霸氣地拍給他一份協議書:“慕洛琛,我要跟你離婚!”
男人嘴角一勾,滿眼寵溺:“老婆,別淘氣,有我在,全國上下誰敢接你的離婚訴訟?”

韓娛之影帝

韓娛之影帝

一個宅男重生了,抑或是穿越了,在這個讓他迷茫的世界裏,剛剛一歲多的他就遇到了西卡,六歲就遇到了水晶小公主。
從《愛回家》這部文藝片開始,金鐘銘在韓國娛樂圈中慢慢成長,最終成為了韓國娛樂圈中獨一無二的影帝。而在這個過程中,這個迷茫的男人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價值與理想,還認清了自己的內心,與那個注定的人走在了一起。
韓娛文,單女主,女主無誤了。

勾惹上瘾,冰冷總裁夜夜哭唧唧

勾惹上瘾,冰冷總裁夜夜哭唧唧

[甜寵+暧昧+虐渣】被未婚夫背叛的她半夜敲響了傳聞中那個最不好惹的男人的房門,于她來說只是一場報複,卻沒有想到掉入男人蓄謀已久的陷阱。
顏夏是京城圈子裏出了名的美人胚子,可惜是個人盡皆知的舔狗。
一朝背叛,讓她成了整個京城的笑話。
誰知道她轉身就抱住了大佬的大腿。
本以為一夜後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誰知大佬從此纏上了她。
某一夜,男人敲響了她的房門,冷厲的眉眼透露出幾分不虞:“怎麽?招惹了我就想跑?”而她從此以後再也逃不開男人的魔爪。
誰來告訴他,這個冷着一張臉的男人為什麽這麽難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