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一更)

◎。◎

對于長壽的話題, 感興趣的可不只是嬴政。

朱元璋瞅着水鏡立刻冒出疑問,為什麽是始皇帝有超前的天文知識就能長壽?

咕咕是不是偏心眼?憑什麽自己就不行了!

不過,咕咕不知道水鏡投放到大明。

秦始皇能不能學到不好說, 自己能光明正大地偷師長壽秘訣了。

朱元璋懷着一絲竊喜, 繼續看了下去。

水鏡:

【聊天文知識對長壽的影響, 就要從古代對于天文學的定位說起。

古人重視天文嗎?

這個問題擱在幾十年前, 必定有國人不自信地認為古人不重視天文。因為古人不重視,導致當代發展落後。

彼時,中國對于太空探索尚不在國際前列, 而不可能幻想以購買代替自主研發,那必會遭到外國多方勢力的重重技術封鎖。

在百廢待興中,憑着我們自己的本領在航天領域闖出一片天來。

經過幾十年科學家們不停地努力奮鬥, 也依托于國力的日益強大,如今中國邁入了航天領域的國際第一梯隊中。

我想沒人會說航天沒用就是去天上看星星之類的杠精言論。

單說一條“掌握了航天技術, 也意味着具有發展彈道導彈全球打擊能力的基礎”, 你說它重不重要。①

Advertisement

話說回來,古人重視天文與否的問題, 從帝王将相層面來看, 是一直非常關注。

要意識到的是古代對天文的研究與現代不同, 其研究目的、研究範圍等都有差別。

帝王為何重視天文?是他們好奇蒼穹之上星辰的演化過程?

那可能占極小部分的理由, 但絕非根本原因。根源是古人認為政權天授。

漢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君權天授”與“天人感應”,但在他之前早就有了此種觀念。

《尚書·泰誓》:“天佑下民, 作之君, 作之師, 惟其克相上帝, 寵綏四方”。

秦始皇命李斯在傳國玉玺上刻了“受命于天, 既壽永昌”。

由此可見, 至少在先秦就有了上天賦予人間帝王以正統政權的思潮,而這種理念也傳播至民間。

如此一來,天象變化對于君王來說就非常重要,那代表天意在改變。

各種天象被賦予了不同含義,區分成為吉兇兩大派。

為了掌握天象變動,對其觀測研究就變得非常重要。因此,天文學成了中國古代的重要學科,且設有特定部門管理。

我們比較熟悉的是明清時期的“欽天監”。

往前回溯,它有着不同名稱。宋元有司天監,隋唐叫太史局,秦漢有太常所,而在先秦此類官員稱之為太史。

在不同朝代的不同年代,其名稱或職能亦有所更改。

總體而言,随着朝代更疊,這一類官員的職位從最初位于核心部門漸漸變為身處清水衙門。

先秦時期,太史的地位很高,職能範圍很廣。

編寫史書、管理國家文獻、任命大臣、掌管祭祀、演算天文歷法等等,這些人似乎是無所不能。

秦漢改制,太史令的權力被極大縮減。主要任務是編寫史書與演算天文歷法。

等到了東漢,史書也不用編寫了。往後歷代基本只要搞一搞天文歷法相關研究。

天文官員的權力在縮小,并不意味着天文對于皇權的重要性減弱。

欽天監這個部門變得越發神秘,它所處理的事務被蓋上了機密标簽。

因為天象代表的吉兇變化會引起民心動蕩,而皇帝要确保觀天術不可為外人所用,以防引起天下動蕩。

《舊唐書》就有記載,給司天臺官員上了一層保密屬性。

大致說:司天臺負責占蔔吉兇是國家機密工作,近期聽說其中官吏多與朝廷其他官員以及番邦人往來。這不行,需要明令禁止,讓禦史臺随時查訪。②

此類命令不僅限于唐朝,比如明朝也有類似的。

《通志天文秘略》是明朝欽天監的天象占蔔專用書籍。

現存萬歷年的手抄本,而在開篇寫有洪武七年的序章。其中提到“此本只可傳靈臺,勿傳人間術家”。

天文知識是統治者的機密,民間不可得,而且一般官員也不可得。這樣才能确保天授君權的神秘性與正統性。

世間事多有兩面性,極少情況下能讓人獨享好處而絲毫不沾它帶來的負面影響。

古代皇帝也逃不出這個規律。

以天命所歸區別帝王們與芸芸衆生,帝王獲得特殊地位,也就逃不開天象變化所帶來的附加意義。

天降祥瑞固然好,但天總有不測風雲。

兇兆天象比好兆頭多,往往被聯系到上天對帝王與統治階層的不滿上,這就會引發朝局不穩。

比如彗星襲月、白虹貫日、太白經天等等,這些都是人間要發生災禍的征兆。

現在請聽題。

有一位帝王人年近半百,很有“福氣”地接連遭遇熒惑守心、星墜為石、石上刻有不祥字跡的奇異現象。

看視頻的諸位,把這位幸運兒的名字打在屏幕上。

哪怕不知道這段歷史,你們也能聯想到他是誰。小孩子坐的那一桌都知道了,誰家天下二世而亡?

讓我們脫口而出——秦始皇嬴政。】

水鏡前,嬴政面無表情,心中翻江倒海。

在死後被鮑魚覆屍足夠慘了,而他在死前居然還要遭受這一連串的重擊嗎?!真是死不瞑目了。

不過,今天沒有天崩地裂的覆滅感。

上個月,遭受了胡亥滅秦與趙高謀逆的沖擊,他的抗暴擊能力已經飛速提升。

影像開始時,咕咕說了超高天文知識能延年益壽。

換句話說,這些異常現象所代表的兇兆應該能被化解吧?只要懂得化解之道,就不會憤怒、狂暴、不安了。

另一個世界,朱元璋對着水鏡,表情有點古怪。

終是憋笑沒憋住,大笑出聲:“哈哈哈——”

行了,他不羨慕了。

咕咕偏心就偏心吧,長壽秘訣要用遭遇如此天象去換,他要不起。

水鏡:

【根據《史記》,嬴政死于始皇三十七年,而這些異象出現在他臨死前一年,那時嬴政是什麽樣的身體情況與精神狀态呢?

這就要從始皇二十八年說起了。

那時,嬴政四十周歲。

四十而不惑,這年他第二次出巡,遇上了術士徐福,命徐福出海找仙山。

在遇到徐福之前,嬴政有沒有尋仙求長生的想法?

個人以為是有的。

從當時的社會環境來看,盡管秦不似楚重巫術,但不會堅定否決神仙的存在。

始皇帝一統六國,自诩受命于天。

不僅是向朝臣、黔首、敵對分子等宣告他有坐穩帝位的正統性,其本人也認同這種觀念。天子就是天命所歸,是特別的存在。

四十歲,以現代的标準還沒步入中年,但對于秦朝的大多數人而言已經到了大限将至時刻。

不去比百姓的低壽命,就比一比秦國以往的君王。太遠的也不看了,上數嬴政祖宗八代活了多久。

嬴異人三十五歲,嬴柱五十一歲,嬴稷七十四歲,嬴驷四十五歲,嬴渠梁四十三歲,嬴師隰六十二歲,嬴肅生年不詳,嬴昭生卒年月不詳。

在看了歷代秦國國君的年紀後,四十歲确實是會讓人産生年齡危機了。

嬴政所處那樣的時代,有着那樣的身份地位,想求長生且付之行動就不足為奇。

他不只任命徐福出海尋仙,在此之後陸續有方士三百多人抵達鹹陽。

其中出名的是盧生與侯生成了始皇身邊的紅人,為其占蔔吉兇,同時尋覓不老藥。

我們都知道以現代社會的醫學技術仍舊無法讓人達成不老美夢,秦朝時期何談找到不老之法。

然而,嬴政不知道!

他很重視這件事且一直在努力。到了始皇三十五年,也就是尋仙七年後,他沒有放棄而是更虔誠。

《史記》中寫了,為了成功修仙,他把很重要的自稱都改了。“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

起因是盧生說的一段話。

想要尋仙,途中會遇上惡鬼阻攔。為避惡鬼,必須隐匿行蹤不被它幹擾。

如此一來才能遇上神靈真人。這種真人居住在雲端上,與天地同壽,而要問其求仙藥就要先見着面。

嬴政是皇帝,不可能徹底隐匿行蹤,但不處理政務時就會保密行蹤,而自稱真人就是為了距離神靈更近一些。

《史記》記載了一則案例,如果這種行蹤被人洩露會如何。

說是有一次,嬴政巡幸梁山宮,看到李斯的車騎路過,排場很大。

對此,嬴政私下表示很不高興,但沒對外臣說。很快,丞相卻減少了随行人數。

嬴政更加不悅,認為這種改變是有人悄悄傳給李斯知曉。

當即審問那天出行相關的所有近侍,沒有人招供,就将其全部處死了。

如果記錄完全屬實,近侍們全被處死,嬴政确實是殘酷,但歷代帝王也不遑多讓。

皇帝的話語豈能不經允許就輕易外傳。

今天透露皇帝私下說了什麽,明天透露其位置,說不定引來刺殺危機。

不過,這也側面反應出秦始皇四十七歲時的心理狀态。

如此處死一大批近侍,外臣會不知情嗎?必然是知情的。

嬴政毫無遮掩,他就是不寬和,就是要寧可錯殺也不放過。

問題轉回尋仙上。

以盧生為代表的方士來到鹹陽好幾年了,提出了各種我們現在聽起來離譜的尋仙求藥辦法與要求。

結果呢?

假的,終究是真不了。

方士們煉藥用什麽原材料?

多用五金八石三黃,具體內容根據流派不同而各異。

大概包括了金銀銅鐵錫,還有像是雌黃、雄黃、硫磺,以及朱砂、曾青、黃丹等等。

我列舉的這些原材料,用今天的詞彙簡單翻譯幾個,上過化學課的人多多少少知道它們的毒性。

雄黃,硫化砷;雌黃,三硫化二砷。朱砂,主含硫化汞;黃丹,別名紅鉛,又稱四氧化三鉛。

砷化物、水銀、鉛,吃了想要成仙,也是身體毀滅的那一種成仙。

後來,這些原料中的某些被用作不易察覺的暗殺武器,讓人慢性中毒而不可醫。

秦朝時期,方士清楚丹方有毒嗎?

絕大部分人應該不認為有毒。畢竟煉丹求長生的歷史之長,哪怕僅僅從秦朝開始算,也至少延續了兩千多年。

當時選擇這些原材料,或看重其稀有性,或将看重它的屬性與煉丹的五行理論能相互結合,而對毒性知之甚少。

據說,始皇帝手下的方士搞出了元水,一種含有水銀的藥劑,給死者試了試發現能保持屍體不爛。

四舍五入大法開啓,将它給活人用豈不是代表青春永駐。

那卻只是妄想。

時日一長,服用丹藥身體會給出不适反應。

嬴政在這方面也不會傻到底,那麽多錢投了下去,奇葩規矩也虔誠遵守了,永生不死的效果怎麽還不來?

騙朕的人都沒有好下場,就要把一群方士騙子給活埋了。

秦亡之後,此案越傳越歪。

在有心人的改編下,成了秦始皇坑殺儒生。

東漢以後一直流傳着很多人都聽說過的秦始皇殘暴坑儒之說。

嬴政求仙,半天長壽未得到,體內堆積亂七八糟毒素,還背了一口超級黑鍋兩千多年。

這仙給修的,不如當初做凡人。

吃好喝好,勞逸結合,心态放寬,說不定多活二十年,和他曾祖父一樣可以活到七十多歲。

不幸中的萬幸。嬴政死了,他不知道自己背鍋兩千餘年。

勉勉強強對始皇帝而言,這能算是一個好消息吧?】

水鏡前,嬴政臉色已如黑炭。

這算哪門子好消息。現在朕沒死!朕都知道了,蠢人竟是朕自己!

哪怕召見盧生等方士尚

未發生,可對史書上的始皇帝所經歷一切,他可以完全感同身受。

如果沒有出現水鏡,那些就是自己必定會做的事。求的是長生,卻親手毒殺了自己,太諷刺了。

就聽咕咕繼續:

【誅殺沒用的方士,發生在始皇三十五年。現在讓我們盡可能推測秦始皇彼時的身心狀态。

服丹藥多年,身體慢慢垮了。長生求不到,心情越來越糟。心情越糟會影響健康狀況變得越差,身體不複年輕而急求仙藥不得,心情更差。

死循環可不就來了。

正在這種時候,始皇三十六年,三大異象出現。

當時,從皇帝到黔首都相信天象與吉兇相關,而天空中出現了殺傷力最強的“熒惑守心”。

從馬王堆出土的《五星占》,漢代的天文占星著作。其中記錄了不少秦朝事,比如從嬴政登基到漢文帝三年的土木金三星位置。

它提到的熒惑守心時,如此說明:“(火)與心星遇,則缟素麻衣,在其南、在其北,皆為死亡。”

對于“熒惑守心”的解讀,這些話概括起來就一個字「死」。

非要多幾個字就是「超兇。天下或有戰亂起,死人死一片,或是皇帝本人死了。 」

為什麽會如此解讀呢?

這就要從古人對“熒惑”與“心”的不同看法說起。

熒惑,《呂氏春秋》對其釋義,是“熒熒火光,離離亂惑”。

這顆星看起來似一團火焰赤紅,而它的運行軌跡時正時逆,飄忽不定。

人們掌握不了它的軌跡,不安全感油然而生。

外加看到它血紅的顏色會聯系到血流成河,對這顆星也就喜歡不起來,随之給了它許多負面的意象。

以貌取人是通病,以貌取星亦然。

《史記》稱“熒惑星”是“殘、賊、疾、喪、饑、兵”的兇相。《荊州占》稱:“其行無常,司無道之國”。③

相對而言,「熒惑守心」中的“心”,在古人眼中的形象就大不相同了。

這裏的“心”,指是心宿二。

此前提到天上二十八星宿分屬東西南北四象。

心宿二,在東方蒼龍的第五宿。

心宿總共有三顆心,心宿一被認作“太子”,心宿三被認作“庶子”,而最亮的心宿二就是“帝星”。

它憑什麽呢?

理由不複雜。

心宿二非常明亮,運行軌跡規律,能幫助地上的人确定季節節氣。

比如耳熟能詳的“七月流火”,意味着夏去秋來,天氣轉涼。

目前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歷書《夏小正》,其中提到了心宿二。

“五月,初昏大火中。大火者,心也。心中,種黍、菽、糜時也。”

此處五月,當然不是現代公歷的月份,而是周歷五月。

心宿二在黃昏時出現在正東方,意味着春天到來,可以開始一年的種植。

這種天象給人帶來的感覺非常美好。

一年之計在于春,生機勃勃的日子開始了。民以食為天,春耕播種是最基礎的民生要事。

因此,心宿二也被認作是農神、龍神的化身,後來慢慢演變為帝星。

細心的觀衆一定注意到了古籍裏記載時,也叫它“火”、“大火”。

不錯,古代人歡喜地稱呼它為“大火”星。

此火星非彼火星,不是我們所熟知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的火星。

心宿二,其實非常遙遠是天蠍座α。對比地球在銀河系邊緣,它靠近銀河系中心。

如今廣為認知的火星,在古代把它叫做什麽呢?

答案剛剛已經出現了。

不錯,就是那麽諷刺,它是人們不喜歡的熒惑星。

從現代的視角回望過去,兩顆火星在中國古代有着截然不同的命運。

一顆被奉為帝君,一顆則淪為災星。人類根據觀測到的表象,賦予了它們天壤之別的含義。

眼下,再看「熒惑守心」,它指的是災星闖入了帝星領域。

試問怎麽可能不天下大亂。輕則兵禍,重則帝亡。這種預兆,百姓信,皇帝也信。

始皇三十六年,嬴政看到了這個天象。

這位帝王的身體與心理本就極其不健康。

大兇之兆,哪怕不至于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極其可怕的當頭一棒,帶來非常沉重的精神壓力。

假如嬴政有超前的天文知識呢?

那就沒有這一連串的問題。

熒惑守心,只是一種單純的天文現象。

首先,熒惑星就不是災星。

古人最不理解的是它的飄忽不定,為什麽看起來一會正行一會逆行呢?因為火星與地球繞太陽運行軌道不同所導致的。】

水鏡畫面切到了簡易的三星兩圓圈示意圖。

中間是金色球太陽,第一個圓圈是藍色地球公轉軌道,其外側的是第二個圓圈紅色火星公轉軌道。

兩個圓形狀不一樣。地球的是接近正圓的橢圓,而火星的是橢圓。

一段簡易的拟态轉動視頻開始了。

【我們都知道地球與火星繞太陽轉。因為公轉周期與速度不同,站在地球上觀察火星時,人的視覺效果會看到火星逆行。

這裏不放公式了,不讓大家被死去的物理知識攻擊。

簡單說來,火星逆行的出現頻率可以被估算,大約兩年一次,一次維持兩個多月。

古人不知道這種天文原理,而未知令人恐懼。火星被扣了災星帽子,何其無辜。

如果嬴政知道了熒惑星的運行規律,他還會認為這是災難象征嗎?

不是災難就不必擔憂恐懼,更不會精神壓力極大。懂得這些知識的人還會一門心思找方士煉丹服用嗎?不吃丹藥,不懼異象,身體倍棒,吃嘛嘛香。】

水鏡前。

嬴政:目瞪口呆!

朱元璋:呆若木雞!

現在是對熒惑守心不恐懼了,但他們腳踩的地居然圍繞着天上的太陽在轉圈圈嗎?

騙人的,怎麽可能呢!不,朕不信!

作者有話說:

PS晚上六點二更~

——

①參考《一文帶你回顧中國人的太空征程史》中國科學技術館

②《舊唐書》開成五年(840年)十二月:

“司天臺占候災祥,理宜秘密。如聞近日監司官吏及所由等,多與朝官并雜色人交游,既乖慎守,須明制約。自今以後,監司官吏不得更與朝官及諸色人等交通往來,委禦史臺察訪。”

③《荊州占》東漢時劉叡所作,現已逸失,多散見于《史記》《漢書》《後漢書》注釋及《開元占經》中。

同類推薦

陰陽鬼術

陰陽鬼術

玄術分陰陽,陽為道術,陰為鬼術。
林曉峰學鬼術,抓邪祟,可卻陷入一個又一個陰謀詭計之中。
神秘的抓妖局,詭異的神農架,恐怖的昆侖山。
且看林曉峰如何斬妖魔,破陰邪!

逍遙小僵屍

逍遙小僵屍

女鬼別纏我,我是僵屍,咱們不合适!
驅魔小姐姐,你是收我,還是在泡我!
又是這魔女,哪都有你,再來打屁屁!
還有那妖女,別誘惑了,本僵屍不約!
()

陰九行

陰九行

1912年宣統帝溥儀退位,1949年新中國成立,1978年施行改革開放......
一個朝代的更疊,往少了說,幾十年,往多了說,幾百年,而某些匠人的傳承,卻少則上百年,多則上千年啊。
我将滿十八歲的時候,我師父跟我叨叨,“婊子無情,戲子無義,至于幹咱劊鬼匠人這一行的,既要無情,也要無義。”
劊鬼匠人,赤腳野醫,麻衣相爺,野江撈屍人......
這些陰九行的行當,你沒聽說,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販妖記

販妖記

如果我告訴你這一切都是真的,你會相信嗎?
摩梭族一次離奇走婚,開啓我半輩子不平凡的人生。
千年乾坤盒,亡者不死河。
以實際發生的諸多靈異事件為素材,大量引用鮮為人知的民風民俗,向你展示不為人知的靈怪世界!

大神歪着跳

大神歪着跳

我叫黃埔華,是一名出馬弟子,人稱東北活神仙。 本人專注跳神二十年,精通查事治病,看相算命,代還陰債,打小人,抓小三。 承接各種驅邪辟鬼,招魂問米,陰宅翻新,亡靈超度等業務。 另高價回收二手怨魂厲魄,家仙野仙,量大從優,可開正規發piao! 如有意加盟本店,請點多多支持本書!

靈玉

靈玉

財迷道長新書已經在黑岩網發布,書名《午夜兇靈》:曾經我是個無神論者,從不相信世上有鬼,但是在我當了夜班保安之後,不僅見過鬼,還需要經常跟鬼打交道,甚至我的命,都被鬼掌控着……
人品保證,絕對精彩!
那天,隔壁洗浴中心的妹子來我店裏丢下了一塊玉,從此我的命就不屬于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