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帳前獻策(四)
陳平也不再客氣,接着說道:
“相國大人、大将軍容禀:這抗秦第四計,即是加緊改良和打造守城軍器。所有鐵匠鋪和冶煉,統一歸官府管轄,開足馬力,全力以赴趕制防城器具。”
“舍棄現在武卒常用的戈、戟、殳等兵器,那些兵器,适合野戰、車戰、近戰,我們守城需多備抛石車、強弓勁弩、标槍,盡快多生産長矛、長劍,彎刀等急需軍械。”
說到此,公孫敖道:“抛石車、強弓勁弩,定要多多準備,這長矛、長劍,需要什麽形制規格?”
陳平道:“長矛需用丈八,長劍也要三尺三。”
公孫敖道:“現在我軍的矛,長僅丈餘,便于回旋,如今改為丈八,是為了便于捅刺?”
陳平道:“大将軍所言極是,守城時直上直下,無需回旋,丈八之矛,從上慣下,可攻雲梯上之敵。距離越遠,我方越有利。秦軍戈戟矛槍,不過丈餘,攻城時又多以短兵器為主,我軍可以居高臨下,遠距離即可捅刺,因其盔甲遮護部位,訓練長矛時,只需照臉部攻擊為要。再配以叉鏟,叉鏟雲梯之上的敵軍,一鏟到底。”
公孫敖颔首:“那長劍呢?”
陳平道:“剁手。”
公孫敖微微一笑:“好主意。”
陳平道:“城上守兵,每人配備長劍一把,遇到僥幸登城秦軍,長劍剁手,以殺傷為主,失去手的士卒,還有什麽戰鬥力呢?何況一名傷員救助,需浪費士卒兩人以上救援,大大消耗敵軍戰力,增加運輸困難。”
“除了長劍,還要打造環首彎刀,組成彎刀突擊隊,遇城牆防守失利緊急處,彎刀突擊隊沖上去,拼力砍殺,任何秦軍,都會成為我突擊隊的刀下之鬼。”
公孫敖問:“環首彎刀,這是什麽武器?”
陳平道:“環首彎刀,是在下研究的一個新型武器,本來是給騎兵準備的,也适合近戰、夜戰,從現在開始,各個城池的守将也要盡快趕赴郡縣,抓緊訓練打造彎刀突擊隊,以備襲擾秦軍之用。”
公孫敖眼睛一亮:“可有圖示。”
陳平從懷裏掏出早已準備好的環首彎刀圖,呈給公孫敖。
Advertisement
這環首彎刀,長三尺,弧形單刃,刀鋒較長,頭尖背寬刃薄,帶有護手,可雙手持握,便于砍、抹、劈、刺,使用靈活,力道猛,攻防兼備。
公孫敖看着彎刀圖,揣摩良久,猛一擊案:“太好了,這玩意近距離格鬥太靈活了,這回定讓秦軍,嘗嘗這環首彎刀的滋味。”
說罷,将圖紙呈給相國魏陉道:“此刀還望相國大人,令工師盡快打造為盼。”
魏陉接過圖紙道:“好說,此事無需大将軍挂心,本相立即安排。”
陳平接着說道:
“這第五計,組織一支硬弩部隊,配備能射百丈之外的硬弩,分列四城,單射敵軍之将,斬其首,使秦軍不敢靠前指揮,打擊敵軍士氣。
公孫敖道:“百丈之外恐怕射不到,我軍的硬弩,射程最多不過二三百尺距離。”
話未說完,公孫敖見陳平面露微笑,醒悟道:“莫非陳平君,還有圖紙?”
陳平點了點頭,又從百寶箱式的懷裏,拿出另一幅事先準備好的絹布圖紙:
“這個硬弩又稱‘斬将弩’,可交予工師盡快打造,每個城牆上盡量多配備,用于遠程攻擊。”
“第六計為堅壁清野,将大梁附近十五裏範圍內的所有房屋和建築,全部拆毀,人員遷入大梁,官府統一提供住處,适齡男丁充軍備戰,木材物料運到城內,用作守城之具,不給秦軍任何可用之資。”
“城外所有弓弩射程之內的障礙物,全部清除,掃清視角,不給秦軍以隐蔽和依托的障礙。所有水井填埋或投毒,使秦軍無水可飲。”
“這第七計,征集大梁所有的石匠、木匠、泥瓦匠,組成一支工兵突擊隊,分布四城,遇城損壞,不避箭矢,即刻組織搶修。”
公孫敖道:“工兵,聞所未聞,卻是個好主意,這樣就不怕秦軍的抛石車、沖城車毀城了,當日攻城當日修複。”
“第八計,自今日起,在秦軍來大梁的路上,派兵毀掉道路橋梁,遲滞秦軍,為大梁守城贏得時間。”
這第九計乃是防秦奸細,請大将軍立即下令,封鎖所有進出大梁的路口和城門,禁止任何人離開大梁。對于非大梁之戶和外民,集中管理,以防秦國奸細混進城來,傳遞守城情報。”
第十計,請大将軍任命一游擊将軍,将全部騎兵帶出城外,在附近郡縣駐紮,伺機機動。授其虎符,使其有權調動指揮各郡守軍,各郡的守軍,也一并聽從游擊将軍指揮,随時補充游擊隊伍,适當組織大規模的游擊戰,配合大梁守城。”
陳平滔滔不絕的講完,一時間,大帳內鴉雀無聲。
俄頃,相國魏陉和大将軍公孫敖互相看了看,臉上都一致露出難得輕松的神色。
相國手捋須髯道:“若此,不僅大梁城池可保無虞,就是魏國,也當有救了。”
公孫敖也道:“陳平君此十計論策,本将軍茅塞頓開,誠如此,何懼秦軍呢。”
公孫敖說完,與相國魏陉耳語了幾句,魏陉點了點頭,公孫敖對陳平道:
“陳平君,本将軍暫任命你為大将軍府參軍一職,伺後,相國大人将會将本次帳議結果,禀告魏王,以君之才,魏王必當另有重用,那時再正式拜将。”
陳平施禮道:“大将軍擡愛,參軍一職足矣,末将只想追随大将軍帳下,抗秦殺敵,官職不是陳平所願。”
相國魏陉道:“哎,陳平君不要推辭,沒有職務,怎能便于參議軍機,即使稍後向魏王進言,也不能白身而進啊。”
随後,轉向公孫敖道:“大将軍閣下,剛才陳參軍所言甚是,有幾項舉措,應當即行。比如,這堅壁清野,緊急募兵,打造兵器等內政管理,老夫回府後,當立即安排。”
公孫敖也道:“相國所言極是,剛才所議,立即停止武卒向大梁集中,咋聽起來,似乎毫無道理,但細一琢磨,用意頗深。”
“大梁武卒現已有五萬,按照剛才所議,守城綽綽有餘。既如此,何不将一些能征慣戰的武卒,拉出去,跳到外線,伺機打擊秦國的甬道運輸線,偷營騷擾敵軍,疲憊敵軍,這樣不僅能削弱秦軍的鬥志,而且能鼓舞和激發魏軍的鬥志,這實在是一步絕妙的奇計。”
“如果大梁周邊的各郡縣,都能及時組織隊伍,襲擾甚至攻擊秦軍,那秦軍別說是十五萬大軍,即使五十萬,也不能奈我何。”
“此計實乃千古奇謀,應該即刻奏明魏王,當即令行。”
相國道:“這事交給老夫,我立即進宮奏明魏王,當即施行。”
“多謝大人,有勞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