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章節
東去歲大澇,今歲大旱,朝廷不赈不濟,饑民遍野;觀我大漢,幾有傾覆之危!”
袁溯所說都是實情,各地已經有不少小規模的農民起義了,雖然都很快被鎮壓,但明眼人不難看出,東漢政權,已經處在了一個非常危險的位置。
袁溯對着荀攸鄭重一拜,接着言道:“某為朝廷大将,它日若天下有變,自當領兵為國解憂;袁某自知才疏學淺,若無先生般良佐相助,倉促身兼重任,必誤國誤己!”
袁溯之言,也讓荀攸一愣,他趕緊躲過這一禮,扶起袁術。習慣性的撫摸着自己古怪的山羊胡子,不得不說,袁溯的這番馬屁拍得他很舒服,他沉吟片刻,方才言道:“袁将軍所言,見識深遠,學生嘆服!實不相瞞,開年以來,流民遍野,吾與文若、疏機等人議,皆以為,當今天下,或真有傾覆之危。”
“那待天下紛亂時,公達可願助我一臂之力?”袁溯殷切的望着荀攸,這一刻他簡直感覺荀攸那一撇山羊胡子都成了智慧的化身,想了想又補充道:“公達是否願意,像疏機、文若二人轉達吾意?”
“将軍之請,學生怎敢不從。但還需先生見諒,眼前當下,吾與文若尚不能跟随将軍,成就大功。”
“哦?這是為何?”
“今日之天下,還算太平,學生與文若,自有荀家宗法約束,不可輕易攀附大族;若日後真如将軍所言,天下紛亂,學生雖不才,必竭力随将軍建功立業,扶持漢家。”
荀攸把“漢家”兩個字咬得很重,袁溯再笨也聽明白了荀攸的意思,歷史上,荀彧、荀攸确實是東漢朝廷的堅定擁護者,只是荀彧在政治上太過理想主義,而荀攸則最終選擇了屈從于現實。
“我袁家世食漢祿,無論今後如何危急,永遠不改匡扶漢室之本心!”袁溯順着荀攸的意思,鄭重表态一番,也不知荀攸這貨是信還是不信。
十四、荒唐慘敗(上)
“我袁家世食漢祿,無論今後如何危急,永遠不改匡扶漢室之本心!”袁溯順着荀攸的意思,鄭重表态一番,也不知荀攸這貨是信還是不信。
面對袁溯這一番慷慨陳詞,荀攸并不表态,只是如同往常一般,微微一笑,接着說道:“疏機(戲志才表字)能籌善斷,若有機會投身軍旅,必能一展所長。”
“疏機之才,吾久仰之。”
“若将軍能忍得住他那倨傲性子,學生倒是有辦法,讓他助将軍成就功業。”
“願聞其詳。”袁溯非常陳懇的請教荀攸,能求得荀攸、荀彧幫助當然好,但到嘴的都是肉,能得到戲志才,足夠讓袁溯樂開花了。
“疏機不久前,結識一妙齡女子,兩人甚是情投意合。”說女子的時候,荀攸特意壓低了聲音,瞧了瞧四下,接着道:“這女子乃教樂坊中新納之官妓,疏機欲為其贖身,然罪人贖身,耗費甚巨,吾觀他幾次想要向吾和文若借錢,但面子挂不住不好開口……”
“原來是這樣……嘿嘿嘿”袁溯露出了猥瑣的婬笑。
“此事具體行來,很是有些難度,公路慎行之,莫搬石頭砸腳。”
辭別荀攸,袁溯與袁家十幾位仆人打道回府。
果然是英雄難過美人關啊,戲志才寒門出身,不像荀攸、荀彧等人家境闊綽,想要替心上人贖身,又放不下面子,确實是老大難問題。如果袁溯真能把這件事辦得妥妥當當,那戲志才怎能不敢念他的恩德?
反過來,這戲志才智謀過人,又好面子。如果袁溯直接拿錢給他,或是用了什麽腦殘辦法讓戲志才看穿,到時候真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件事袁溯需要好好籌劃一下。
……
第二日上午,袁溯在小玉的服侍下,優哉游哉的洗漱完畢。先去袁府偏院,跟着橋蕤練習半個時辰弓箭和劍術,這是最近袁溯才養成的好習慣。袁術這厮的身體看着高大,但白白嫩嫩的,骨架也小,真是銀樣镴槍頭。
決定習武之後,袁溯悲情的發現,自己不僅連大刀之類的重武器揮舞不動,連鐵槍拿起來都費力,前兩日讓俞涉指導自己槍術,被這混小子不知尊卑的狠狠嘲笑了一番。
面子挂不住,又不好發火,袁溯只好避重就輕,選擇了上手比較容易的弓弩和劍術,在袁府最擅長劍的橋蕤悉心指導下,袁溯自認為進益良多。
“嘿!嘿!哈!破劍式!破刀式!破槍式……”
袁溯模仿着後世武俠片中的一些經典動作,揮舞着手中的木劍(鐵劍舞不動),時而躍起,時而俯身,使出了一套抄襲的劍法。
“橋老師,你看我自創這套‘獨孤九劍’,殺傷力如何?”
橋蕤心說這他娘的是什麽醜陋的鬼招式啊,老主公那麽正經一個人,怎麽生出了小主公這麽詭異的一個兒子,他也不好駁了袁溯面子,只好委婉言道:
“主公,這套劍法,額……動作華麗,但似乎虛招子太多,不适用實戰。”
心中鄙夷小小的鄙夷了一下橋蕤沒有眼光,袁溯奔回自己居住的別院,出于男人應有的責任心,袁溯瑩瑩、琪琪兩位歌姬都收為貼身女仆,由小玉統一管理,打算等守制結束後,給三人安個名份。
“少爺,熱水已經備好了。”瑩瑩、琪琪恭敬的守候在浴池旁,兩位美女身穿袁溯最新改進的貼身女仆裝,等待着袁溯歸來。為了三位“女朋友”這身行頭,袁溯可花了不少心思,請了幾位洛陽有名的裁縫,按照自己的思路,反複修改,窮盡了這個時代裁縫運用各種衣料的智慧,總算研制成功。如果有現代人看到這一身女仆制服,一定會指天大罵一聲:這他娘的不是南航空姐的制服嗎!?
沐浴更衣後,袁溯回到起居室,在小玉的陪伴下吃早飯,最近訓練量挺大,身邊住着幾個小妖精又夜夜操勞,袁溯吃了兩個雞蛋,喝了一大杯牛奶,又進了一大碗鮑魚瘦肉白粥,才算是半飽。
小玉見袁術放下碗筷,溫柔的遞上濕巾,為袁溯擦擦嘴,這才開始收拾一桌的杯子盤子。
“少爺。追剿流寇的軍情,學生探聽到了。”
只聽起居室之外,有人朗聲呼喚,聽這厚重的聲音袁溯便知,此人是袁府的學友袁和。所謂學友,類似于賓客,是世家大族供養在家中的飽學之士,主要負責幫助家中為官者處理公文,或陪同家中子弟讀書進學。
這袁和與袁逢家是遠親,來京投靠,便被袁逢留在府中,任了袁術的學友。袁溯穿越後,幾次交往,見袁和确有才學,為人又極穩重,便委以重任,令他負責與朝中諸多袁氏門生、故吏聯絡,傳遞消息。
“先生請進!”袁溯整理了一下衣衫,看小玉已經将杯、碗等收拾幹淨,才請了袁和進來。
“少爺,不出少爺所料,趙忠、趙延領兵追剿流寇,慘敗……”
趙延獲得洛陽南、北軍三十營節制權後,依照趙忠吩咐,将大批部隊打散,以屯、百人隊為單位,駐守洛陽近郊,各家勳貴的私有莊園、屯堡,為了完成這一任務,趙延抽調走了近兩萬披甲兵和同等數量的下軍。
換而言之,南軍主力,除羽林、虎贲二營,全被趙延派去守莊園了。
當然,在這件事上,袁溯沒有任何資格指責趙延,畢竟袁家三支名下的幾十座莊園、屯堡都還要靠人家趙延派兵保護呢!整件事的始作俑者,袁家也有一份。
南、北軍中,南軍皆步兵主宿衛,北軍皆騎兵主野戰,趙延這一布置,不過是讓自己手裏的野戰機動兵力少了一些,倒也不算什麽。
根據趙延拟定的戰略計劃,他将南軍主力悉數打散,保衛各家莊園,自己将帶領北軍主力,充分利用騎兵強大的機動性,洛陽近郊任何地方出現流寇蹤跡,都可以快速支援,風卷殘雲般将那些無兵無甲的流寇消滅。
但問題偏偏就出在北軍上!
北軍五營,皆為騎兵,理論上,五營可動員至少三千精銳的鐵騎,但北軍軍備之荒廢,較南軍有過之而無不及,各騎兵營戰馬稀缺,朝中勳貴多用劣馬、驢子替代優良戰馬,面對這一窘境,趙延卻敢怒不敢言,京城之中,貪墨戰馬最過分,就是各家宦官。
趙延幾番強令,北軍總算是拼湊出了三千騎兵,但其中真正能保證兵士身披鐵架沖鋒陷陣的,僅僅數百。
十五、荒唐慘敗(中)
數日之前……
白雲山餘脈的森林茂密之處,隐藏着一個個簡陋的臨時營寨,這是衆多流寇的蟄伏地點,說是營寨,其實不過幾個雨棚,供流寇們遮陽避雨罷了。
只見營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