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章
第 3 章
12——
我們說的都是些很平常不過的小事,時間也就是在這一點點的小事裏過去的。
不管是那兩年的時間,還是這一上午的時間。
那一天,我第一次理解到了——
或許有的人,一別便是一生。
很多時候,總覺得來日方長,細水長流,什麽都還有機會,還有時間;然而事實上,誰也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唯一能确定的只有現在。
那句英語怎麽說的來着?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today is God's gift,
that's why we call it the present.
13——
“冀靈體之複形,禦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我希望你能再次出現,駕着輕舟逆流而上去尋找你,以至于忘了要回去。思戀之情卻綿綿不盡,越來越強,以至整夜無法入睡,身上沾滿了濃霜直到天明。
謝憶安說:“曾經抄《洛神賦》的時候我就特別喜歡這幾句,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這幾句我才抄完了全文。
Advertisement
我曾經不止一次回到那個縣城去,走過那栽種着香樟樹的街道,也不止一次從那個學校路過。
哪怕是從那個縣城旁行車而過,不能去看看也會莫名的十分失落。
以前總是覺得無厘頭,但又找不到什麽來解釋,直到看了《洛神賦》裏這幾句。
她也說,後來她喜歡辛棄疾那句“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或許就是因為,作為半個浪漫主義者,對于那種場面的想象。
——不知多少光年外的星光,從真空中不辭艱遠傳到這顆星球上來;近處燈籠已然亮起,穿城而過的溪流靜靜地躺在路旁,千百年來從未斷絕。
漫天星辰下,燈火明滅間,曾經一次次不顧一切、竭盡全力去追尋的人,就在你身後。
身側人流湧動,而你們彼此的眼裏,只有被燈火簇擁着的對方。
那該是一種怎樣的浪漫與幸運?
而在此後,或是一眼萬年,不覺間喜極而泣;或許是驚喜交加,不顧一切奔向對方。
不管怎樣,都會是惹人豔羨的吧。
因為,那是久別重逢,是不期而遇,是得償所願,是世間最為浪漫的事。
14——
“現在呢?想過久別重逢嗎?”鬼使神差地,我問謝憶安。
她沒有猶豫,只是輕輕搖了搖頭。
“或許是前些天去古城,站在城牆上,感受着撲面而來的夜風,任由衣袂飄飛而不顧的時候。
那時我和一個朋友都在古城,走了同一條游覽路線,就算這樣還是沒有碰見對方。
那時我突然就想明白了。
就算他也在這個城市,這個城市每天的流動人口數百萬。
是有多少運氣才能夠在同一時刻同一地點恰好擦肩?
又要多麽刻骨銘心,才能在一別經年後迎面遇見的瞬間就認出對方?
還需要多少深情厚誼才能多年不見、毫無交流,卻還能重歸于好、破鏡重圓?”
15——
謝憶安生日晚上了。
她告訴我——
方才慶生時,看着面前的幽幽燭火,聽着耳畔的生日歌與祝福,她許的第一個願望就是:
“山水一程,再不相逢,
情出自願,事過無悔,
不談虧欠,不負遇見。” [注1]
“別說,我真的寫過《長恨歌》。倒不是真的想要忘心上人。”
“只是時間久遠,已然分不清自己在堅持些什麽了。
是對他的執念,還是對那段我最為懷念的時光的執念,又或是對自己堅持了這麽久的希望不肯甘心放下?”
窗外星光萬年不滅,月亮依舊東升西落,獵獵的風從未停歇,正像從前一樣。同一陣風也總會吹過兩個久未相見的人身旁。
只是曾經的“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也好,“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也好。 [注2]
自此,惟願“山水一程,再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