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章

第 5 章

修真之名,古已有之。

修真者,借假修真也,意在借己四大假合之肉身,煉成金剛不壞之真身。自修真界創立以來,仙門百家中人各成一派,各持一技,又各行一地,各居一隅,其修為好壞,道行高深,雖得益于名師指點,勤學苦練,然每派開宗立派之宗祖先人,又有何人點撥?自是感于洞天福地,日月精華,才悟出宗門大道。

卻說三百年前,東晉有位江湖劍客太蒼子與宮廷琴師淩羽生,此二人萍水相逢,一見如故,淩羽生自覺于宮內無趣,便要棄了繁華之位,與他浪跡江湖。彼時的東晉皇帝寬厚仁愛,欣然相許,又以好言相祝,金箔相贈。

于是二人遍歷名山大川,酾酒撫琴快活。回至晉地後,于那并州西北四十裏關外覓得二峰,左峰高橫險峻,有“五曲山高雲氣深,長時煙雨暗平林”之贊,右峰秀美清新,有“青山千畫卷,古道萬蔥茏”之稱。彼時太蒼子對淩羽生道:“貧道此生風行天下,登臨覽勝,好不快活,遵常理應了無遺憾,如今觀這雙峰盛景,卻又油然生起惦念。”

淩羽生忙道:“不知兄臺所言是何憾事?”

太蒼子道:“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你我二人百年之後,天地悠悠,盛景依在,止是這一音一劍長技已絕,卻是人生中無窮大的一件憾事。”

淩羽生道:“兄臺勿憂,我二人不若在此洞天寶地興起一派,名作‘靈隐’,意為‘鐘靈毓秀,得道歸隐’,依此名開宗立派,廣納門徒,既使一身天才絕學流于後世,亦表我與兄臺之誼矢志不渝。”太蒼子道:“如此甚好!那貧道便于左峰教劍,叫他個‘厲劍臨高崖’”淩羽生亦道:“那小可便居于右側,喚作‘抱琴攜酒峰’。”

二人便在此地建立琴劍二宗,将畢生絕學發揚光大,又感念先帝仁德,立誓護佑三晉,及至古稀之年,靈隐已成為修真界中首屈一指的大宗派。後來太蒼子駕鶴西去,劍宗無人主事,淩羽生便領了二宗共主之位,悉心教導小輩,是故日後靈隐總要有一位二宗共主,位在琴宗與劍宗之上,又因先師淩羽生的緣故,數百年間此位多出于琴宗之中。

厲劍臨高崖上,白璧秋冒昧登太蒼峰頂拜須彌芥子,便是要師尊盡快頂替太華仙尊之位,出任二宗共主,收拾現下門衰祚薄的爛攤子。

這厲劍臨高崖上的“太蒼峰”,也是出自先師太蒼子名諱,相傳當年太蒼子飲食起居,修行練劍,都在這赤落落孤峰一線之上。三百年來,太蒼頂上不斷添磚加瓦,修起靈臺寓所,已是歷代劍宗師尊居寓之處,尋常人不得妄入,白璧秋雖是不在“尋常”之列,卻也鼓足了十分勇氣,登上這太蒼峰頂。

彼時正是子夜時分,蒼銮殿內燭火晦暗,白璧秋央了守門弟子禀報,叮囑若師尊已憩便不要打擾,須臾,那弟子出門邀他入內,緣是師尊傷心未憩,在此等候白璧秋。他入門行了大禮,見師尊徹夜未眠,神色黯然,形銷骨立,道:“弟子白璧秋拜見師尊,深夜攪擾,無禮慚愧,還請師尊勿怪,另請師尊保重身體,勿要哀傷過度。”

須彌芥子緩緩道:“春花謝,秋露停,江河改,山陵崩,此均是自然之理,紅塵中人皆無法跳脫人生大限,止是事有突然,事有因果,教人忒不好接受了些。”

白璧秋亦道:“師尊所言極是,不過春去秋還來年依舊,江河改道依然奔流,謝世之人已了卻塵緣,我等在世之人卻不可不努力,靈隐正在千秋百代危急存亡之時,弟子煩請師尊振作精神,出任琴劍二宗共主之位,總括三晉,共襄大事。”

須彌芥子面有難色道:“此事怕是不妥,你流雲師叔屍骨未寒,卻須等些時日。”

白璧秋道:“依弟子愚見,行事在急不在緩,太華仙尊仙逝之日,流雲師叔欲繼二宗共主之位,亦有人曾勸其事須緩圖,然師叔終未能得償所願,由是觀之,師尊還是先行準備為妙。”

Advertisement

須彌芥子泠然一驚,道:“老大,你這是何意?”

卻說須彌芥子将劍宗諸弟子視若己出,喚之如喚家中孩童般稱“老大”、“老二”,可縱使自家老大時常袒護老二,也決不會做出沖撞老子之舉,他覓得白璧秋話裏有些許反常,由是吃了一詫,暗暗琢磨起有甚麽胡怪之處。

又見白璧秋默然道:“弟子近日略有疲憊,說話漫不經心了些,這便離去,師尊若有教誨,弟子再悉聽尊便。”心下裏愈發狐疑,雖應自重身份不動聲色,見他行了一禮,扭頭往門外去,卻終又忍不住叫道:“回來!小子把話說清楚,不要打甚麽啞謎!”

白璧秋止等他一句,便轉身抱拳道:“師尊,弟子近日行遠見廣,書也看得,劍也練得,琴也聽得,止不知怎的愈來愈糊塗了。”

須彌芥子不知他是真糊塗,還是揣着明白裝糊塗,卻也只好說道:“你既有疑,但問便是。”

白璧秋如蒙大赦,道:“好,那弟子便問了,卻說近日仙尊星隕,邪祟猖獗,太原城共靈隐門下人心慌惶,師尊在這方寸宅邸巋然不動,是否有些太安逸了些?”

須彌芥子道:“古語有雲‘胸有激雷而面若平湖者,可拜上将軍’,我未嘗不為此痛心疾首,止是我派素以不動心之法聞名于世,若是遇事不決,驚乍倉惶,豈不惹他人恥笑?”

白璧秋再道:“我宗弟子前日擅離并州,未能值守十方劍陣,彼時北方天英星晦暗不明,琴宗弟子不識緣由尚有道理,師尊您怎能不知?”

須彌芥子道:“天英分野下沖陽曲、樓煩、古交衆地,卻不止是抱琴攜酒峰。”白璧秋又道:“那不知師尊可否驗過師叔腹背劍傷,這背上一劍百幻千奇,劍尖挑入體內,卻又施展起諸多變化,頃刻将那心肝脾肺攪作稀爛,酷似五髒六腑挨了一十九刀。”

須彌芥子道:“驗是驗過的,這‘朔風十九刀’卻是陽川派掌門人悅大先生的手筆。”

白璧秋大悟道:“原來這并不是劍法,弟子實是不知。”須彌芥子道:“刀法亦可存劍法精妙,成大事者不應拘于一格,你還需仔細。”

只見白璧秋肅然道:“卻不知師尊欲成何大事?”

此間氣氛針鋒相對,頗為詭異,門前值夜弟子不免心生疑慮,推門來探,卻另有一人将門關上,止聽得裏面又道:“老大,你整日與那小園厮混,卻是教他帶頑皮了,怎的說話如此不謹慎?這話中之意,卻是句句罵我貪圖高位,謀死流雲仙尊。”又聽得厲聲道:“徒弟未敢多想,止怕你卻要多做!”心下登時大駭,尋思着急急下峰道與師兄弟,卻被中心一劍貫穿胸膛,當下裏滅地無聲。只見那使劍之人推門而入,白璧秋回身往去,卻是與師尊一模一樣的影子。

那師尊叫道:“老大,你這是何苦?你有沒有想過,師父登了二宗共主之位,這劍宗師尊的位置,便自然而然是你的,師父百年之後,這二宗共主之位,你也自然而然襲得,師父所作的,不過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事,于我費盡心思,于你卻大有裨益,你又為何想不開緣由,偏要頂撞于我?”

原來白璧秋并非驽鈍之人,方才驗屍之時便已瞧得端倪,孤身一人上厲劍臨高崖,便是顧慮小園安危,不将其牽扯進來,如今見兩處師尊似胞兄弟,如一個模裏刻出來般,心下已全然明白,卻仍強壓胸中恐懼道:“白某不才,恐怕做不得宗主之位,平心論師尊之才,也與諸前輩相去甚遠,縱使僥幸做得二宗共主,晉史之上也止會記載羽生、太華等開山前輩,卻不會宣揚殘害同門,罔顧人倫的畜生!”

當下裏掣劍出鞘,以一手“左斜右沖”來刺,此式雖不淩厲,卻勝在能極盡變化,兼顧左右,緣是白璧秋為防陰奴夾攻,才不得不有所顧慮。

面前之人反應迅速,亦劈手掣過燭臺,亮一式“疏前斂後”,輕易防下幾招,道:“小子好大膽色,敢沖你師父亮劍!”

白璧秋密密相攻,道:“卻是不及師尊賊膽,謀死兩位仙尊。”觑面前之人細細解技,卻驟然聽得身後言道:“太華女流之輩,不足總領二宗。”便急急回劍一格,道:“那流雲師叔又有何罪?”那人劈削間言道:“你止道你師尊不仁,卻不想若流雲明白趣舍有時,也就無有此禍了。”白璧秋拆解得緊,道:“那也未必,一退再退,直至退無可退!”

卻見兩個須彌前後夾攻,當中一人道:“退無可退?修道卌年,但凡他退得一處,我便動了憐憫之心,止是他退了麽!”

另一人道:“四十多年,登宗、學琴、收徒、邀功,哪一件不是我讓着他?自小他以我為兄,我自知年歲稍長,便處處擔待于他,如是多年不變。我讓了他這麽多年,而今這最後一件關乎我千秋百代威譽聲名之事,他卻也當仁不讓!”

白璧秋登時一凜,作個“撥雲掠月”,從兩下師尊處脫離開來,卻也心知以自身絕學拼盡全力也難以與師尊持平,更何況有兩個師尊?驚疑甫定關頭,門外卻傳來辯罵之聲。

只聽聲音由遠及近道:“太蒼峰頂群山抱玉,修林其間,端的是天下的好景致。”

又一公鴨聲道:“好個狗屁!你這是由上往下俯看,若由下往上仰看,豈不止有光禿禿一個破殿?”

那聲音不服道:“你久在那深山老林裏腌臜慣了,甚麽不上不下的?豈不聞古人雲‘都在畫圖中’,這山色原是一體。”

公鴨聲亦不服道:“蠢驢,你的屁/眼和馬眼也連于一處,莫非屁/眼與馬眼是一體麽?”

那聲音惶恐道:“呔呔呔!又開始胡說了,擾了這森靈寶地。”

公鴨嗓卻不以為然道:“倒也不須我擾,上面砰砰滂滂的,自然便聒噪的很。”

話音停到此處,卻是未再言語,止須臾片刻,便見有人破門而入,原來正是小園與夏木陰。小園見白璧秋持劍而立,登時大喜道:“大師兄,我就知道你慧眼識珠,不會與他茍且!”

夏木陰登時大驚道:“笨蛋!你喜甚麽!他倆人撕破了臉,我二人也須挨打!今日誰也跑不了!”小園大叫:“打便打,怕他不成!”說罷持劍與白璧秋戰作一處,夏木陰亦大叫道:“蠢驢要逞英雄,卻是苦煞我也!”卻也不敢自己停留,忙上前去與二人背靠背,作個三角之勢,意在一昧固守,止是這三角并非鐵板一塊,三人修為以桃花劍神最佳,小園持劍次之,這夏木陰卻是全無半點功夫,僅是個湊數的了。

卻見須彌芥子叫道:“甚好,甚好,你三人便湊一撥兒上,免教我去挨個尋而殺之!”

說罷兩個須彌各從袖中掣出一劍,作個“雙劍合璧”,頃刻間便沖散了三角。白璧秋身為兄長,怕小弟有失,便先一步逞“鶴舞于庭”,接過那雙劍合璧,小園卻也不遑多讓,祭起“鳳鳴岐山”,趕上師兄之劍。

霎時師徒對師徒,雙劍對雙劍,劍氣縱橫激蕩,竟将那蒼銮殿頂拱破,四人踏風縱雲,一路由殿內戰至空中。再觑峰下時,廣臺間已站了密密麻麻百千弟子,緣是劍宗弟子夜半被鬥劍之聲驚醒,卻又不知何故,便倒履出門觀看,只見那天空中雲蒸霞蔚,氣貫長虹,不知是哪一路高手鬥技,當下裏紛紛鼓掌道善,止夏木陰苦叫不疊。

空中四人也不搭話,向小園對上陰奴,倏然使個“仙人指路”,伶仃戳出一劍,又踏劍在自己腳下,先禦劍穩下身形,再旁刺另外一劍,如此循環往複。那陰奴也不含糊,竟運起宿主內力,使劍勢勁力疾,劈風震氣隔過。

四人皆是一邊禦劍一邊鬥劍的打法,如此拆得百十餘招,若在平地使劍,二人絕非須彌對手,可這空中使劍輕飄飄軟綿綿掣不上力,四人的差距便無有太大。向小園暗暗覺得能打,便又要使那“劍蕩八荒”,卻被陰奴搶先一步使出,正大駭不會招架時,白璧秋急急趕上,彙聚周身至純劍氣,使一手“輕舟已過”,巧妙卸了那威風氣勢。原來此技不能硬敵,止能化勁,若是将那千重氣勢飛流卸過,卻似輕舟已過萬重山般巧妙閃躲,便縱使對方有高絕功力,也似打于棉花之上有力使不出。

須彌芥子卻冷笑道:“小子,怨不當你鬥膽與師尊作對,原來早已登臨大乘境界!”

小園聽得此言,暗增神采,原來須彌這話雖是對白璧秋所言,那陰奴卻也與他異口同聲,是故二人均已是大乘境界。當下裏抖擻精神,劈出高橫兇奇四劍,竟是咄咄逼人起來,卻不知自己修為雖在大乘,劍法卻還相去甚遠,止是空有蠻荒氣勢。白璧秋使劍卻重技巧,其一十六路桃花劍百轉千折,變幻莫測,不一昧以力取勝。他既要與須彌師尊對敵,又要補小園招式中的破綻,足見其劍法與修行均為深厚。

須彌芥子見高徒踏劍淩空,招架自若,又見峰下觀者如堵,紛紛喝采,心想:“我昔時與他師徒相分,未能放下身段如此較量,雖是有意留技未傳,卻也不曾想他精進到如此地步,今日若教他得了一星半點風頭,我這二宗共主之位坐得也不甚光彩!”

說罷便震動劍鋒,使出一技“清風凜凜”,似有萬重風來穿林打葉,小園正要好勇鬥狠,見這是以氣禦劍之勢,便乘着性子與他正面鬥氣,不防斜刺裏陰奴一技“暗草驚風”,卻是陰森森詭道無窮,“绌”一乍刺穿他右臂,白璧秋雖是招架得緊,使“追峰趕岳”也刺中陰奴一劍,那陰奴卻毫無痛意,反手點于他腕上。

一風一劍霎時點倒兩人,須彌芥子頗為得意。卻聽聞夜空中白璧秋喊道:“會使左手劍麽?”小園本想說“會一點兒”,然此刻是二人生死存亡關頭,稍有疏忽甚至連帶白璧秋一同殒命,由不得半點信口開河,便老老實實道:“不太會。”

白璧秋便道:“我使一技,你學一技。”

說罷左手持劍,拆招演示起來。向小園細細觀之,見師兄閃轉騰挪間不失清奇隽逸,如燕雀穿于雲霄間撲棱棱潇灑自如,緣是左手力道本不如右手,出左手劍便更須求奇求巧,揚長避短,多用領、抹、點、壓之技,而少用劈削砍鑿之大開大阖動作。向小園領會其意,一一試之,卻不期舞出師兄桃花劍中名技“點芳花”。

原來桃花劍正是天下一等的左手劍法,白璧秋修道之時,常以右手催氣定劍,左手閑刺桃花,如此經年累月,竟練成了天下一等的左手使劍之技。向小園一連使出“循葉灼花”、“裁葉飛花”、“蒼流踏花”三技,殊不知方才白璧秋試劍之時,須彌芥子亦看在心裏,竟也使出一模一樣三招來,卻又比小園精妙高蹈半分,向小園招架不住,急道:“師兄救我!”

卻說白璧秋使劍本來古法森然,列列有序,本意止在抵住師尊而不傷其性命,兼使小園覓得逃跑良機。然而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大乘境界的高手對敵,往往是拼勁全力才決出一點高下,而這一點高下又攸關生死。

見小園已先行露怯,須彌芥子神威百倍,将一身內力傾注于傍身長劍之上,使一道“氣壯山河嘯群英”,此一技原是名門正派當中招式最敞亮,修為最高深的大功夫,呼天嘯地,勢極雄豪,大有要天下英雄皆為之絕倒之意,霎時廣闊天地皆有所感,風雷震震,江水濤濤,這注氣長劍宛若天外玉龍一般奔騰矯繞,直向二人奔去。

白璧秋情知高下生死止在此一念,縱使露怯使出甚麽隔劍招式,勉強格擋過去,也會為劍氣所傷分筋錯骨,不能再持劍對敵,當下裏亦催動平生所負內力,沖破腕上血淤,霎時天崩地裂,金烏高嘯,“緣太行”翩若驚鴻,亦作直上飛去,這卻是“夕沿古道立太行”一技,正是“緣太行”劍意。

兩劍相交之間,天際一道慘明,緣是劍氣相激,迸出千萬星火。小園怕師兄支持不住,也使出擊缶傳音徐徐注氣,須彌芥子亦不敢托大,急收了陰奴之氣為己用,彼時二劍相持,衆氣相交,兩方都不敢怠慢,止是不斷注氣。

衆人争眼看時,卻見那緣太行略略倒退,原是須彌芥子分出周身大半真氣馭使諸多陰奴,這些陰奴分居五地,供他做事,如今收了真氣,衆陰奴倏然消散,須彌芥子亦增長威風,緩緩壓過緣太行去,卻就在這緊要關頭,卻有一晦氣骨劍從他膽間當中掣出,霎時須彌功力盡散,憑本能向後抓時,又被緣太行轟然一擊,震向蒼銮殿內被磚石湮沒。

緣來三人相擊之時,夏木陰卻并未閑逛,其取袖中所帶一截腿骨,于地上摩擦半天,才勉強修出劍形,又将古蘭绡系于蒼銮殿左右柱上,憑着勁绡韌性,将自己彈向空中,意圖見機行刺,卻幸得此身并無半點內功心法,兩氣相擊之時,因他功力低微,劍意淺薄,須彌芥子竟未察覺到他。

當下裏衆人落于磚墟之上,夏木陰喃喃道:“他當真死了麽?難不成是老子殺了他麽?”起初他還怔怔地不信,見那灰堆之中,須彌芥子身上插着半截骨劍,血汩汩不住從那劍傷中湧出,卻似入定一般無有了聲響,心下才大松口氣,倏然癱坐在地,白璧秋收了緣太行劍,也立于殘垣之中不語。

彼時長夜将盡,劍宗諸弟子紛紛湧上峰來,見此悲烈情景,心下無不默想“罪過,罪過。”

三餘月後,秋來爽氣,丹桂飄香,正是一年之中平分秋色,晝夜等長的秋分時節。

這一日并州雙峰上頗為熱鬧,京畿官人,當朝皇帝,漢南商賈,漠北奇俠,天下英雄皆相會于此,共慶琴劍二宗新宗主的即位。卻說太蒼頂一戰過後,世人皆訝異須彌芥子心智陰狠手段毒辣,又慶幸靈隐當中出了兩位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弟子,這才挫敗了須彌陰謀。

抱琴攜酒峰外,向西洲正大喇喇地發表演講,他早已官複原職,之乎者也的講着他那教子良方。臺下衆人聽甚麽德啊禮的紛紛欲睡,卻不防西洲喜歡故作停頓,好教人給他鼓掌道采,于是衆人蔫着腦袋稀稀拉拉鼓掌,其間又夾雜抱怨聲呼嚕聲一片。

臨高崖上卻是頗為忙碌,二宗弟子正忙于修花弄草,灑掃庭除,當中新成一觀頗為亮眼,緣是東晉皇帝為彰顯桃花劍神與小園善舉,差人修成一觀,捐了不少功德,匾上“飛來”二字,卻是小園戲題,意為他二人的宗主之位卻似天上掉餡餅飛來一般,白璧秋心有疑慮,衆人卻紛紛道好。

當下二人并肩而立,同沐長風,登觀北望三晉千裏,覺得這浩渺天地不過在己一劍之下,快意激蕩之情溢于言表。須臾,夏木陰不知從哪兒摸上了觀,眼下是三人并肩而立,氣氛倏然有些怪異起來。

向小園趕他道:“滾滾滾,別掃了大家雅興。”

夏木陰叉起腰道:“蠢驢好大的架子!方才當上宗主,便要清理門戶,不認我這天下無雙迅影如電呼天搶地鬼父神工靈隐第一劍的功勞了?”

他自從刺死須彌之後,便改了生身名字,冒作“琴宗柏穆音”,逢人便要自吹自擂這一劍之功,又從書中摘了些詞句,為自身絕技編了個花裏胡哨的美名,止是衆人不相信他有如此能耐。

須臾,聽聞白璧秋正色道:“夏兄仗義出劍,确是冠世奇功,論其方時勇氣,白某亦甘拜于下。止是江湖中的豪傑坐而論道,往往要提及功過二字,若是功澤當代,名垂千秋,則無疑使門庭生輝,列祖有光;若是殘暴生靈,招搖禍世,則難免要遺臭萬年,遭人唾罵。白某竊以為兄臺之功毋能補過,甚至未嘗與兄臺清算,若私以今日之功補了前日之過,則昔日青丘林中千百生民之悲鳴,又有何人償還?此等陰毒之舉,卻也與須彌芥子大同小異了。

夏木陰聽聞此言也憶起種種前事,自是嘴角抽動,沉默不語。

卻又聽白璧秋道:“不過,‘人之初,性本善’,兄臺無端作惡,本性卻未必壞,止是出于先師教誨不當。故白某有一不情之請,便是請兄臺長留靈隐宗內,觀一等教化,行至純善事,慢慢地将功補過。”

說罷微然一笑,恰如朗月入懷。

夏木陰初還愁雲密布,聽罷,亦開懷大喜道:“桃花劍神說話大喘氣,教我好生擔憂!”又道:“不走了,不走了!”向小園亦賠笑道:“從今往後靈隐宗內,又多了甚麽胡绉大話的劍功!”卻又被夏木陰頂撞道:“蠢驢又要多話!沒老子一劍你早教攮成死驢了!”

正說笑間有弟子來報,說峰外有位峨冠女修,口稱是靈隐弟子,求見二位師尊。

小園當下竊喜,心道:“雨師妹抱憾還俗之後,臨高崖上便再也無有女修,這須是我的弟子!”及至召來看時,見那女修軒如春柳,秋水玉神,心下卻又道:“奇也怪哉,既是琴宗弟子,我卻沒見過她。”

正欲開口問話時,卻見身旁白璧秋“撲騰”一聲跪下,道:“太華仙尊!”

小園大吃一驚,心道:“原來師父的師父太華仙尊是一介女修,她生得如此年輕,卻是我始料未及的,我就知道仙尊功力高深,不可能教那須彌芥子謀死,止是不知其中有何緣故,在這武林之中跌宕起伏波谲雲詭的三月半載裏,她卻是無有了聲響。”

當下俯身欲拜,又被太華扶起道:“這是琴宗新任宗主麽,天資卻比流雲要好得多。”

小園一時心神甫定道:“祖師爺擡愛了,小園定是不及我師父的。”

話雖倉促焦灼,心下卻大喜其以言相誇,不覺間洋洋自得起來,卻驀然聽聞白璧秋腹語傳聲道:“你喜甚麽,你十八列得琴宗次徒,便覺得自己是天下第一了,卻不知仙尊十四便作得二宗共主,自十八閉關伊始,如今十載過去,不過二八之年,修為恐怕早勝我派開山師祖太蒼子與淩羽生了。”小園當下心頭大駭,掙紮着磕了三個響頭,道:“弟子笨蛋!萬不該自矜修為,望祖師爺海涵!”

卻說這腹語傳聲本應聲若蚊蠅,窸窸窣窣,止教小園一人聽到,殊不知白璧秋忒過激動,聲音略高了些,這話便成了光天下日的大白話了。

太華聽罷,笑岑岑将小園扶起,道:“不必多禮,白璧秋謬贊了,新宗主且把把我根骨?”

小園以為仙尊要亮手段,便道:“啊呀,祖師爺休要取笑,弟子都說了望您老人家海涵!”然終是禁不住好奇,便伸出手來把于仙尊凝脂一般腕上,卻登時大為驚異道:“這是為何?”

原來他于仙尊二脈之內并未覺察到絲毫靈氣,若是如此,當下仙尊修為恐怕連夏木陰都不如,這十年清修又用作何處?

太華仙尊知他有疑,爽朗笑道:“閉關清修,止是幌子,十年之前我欲私下宗門,探探山外新鮮世界,又礙于宗主身份,不便輕易聲張,便使了個‘圓圓方方心法’,于那別有洞天之內造了個假太華,神情模樣均與我一致,又對外宣稱我閉關十年,這才安心跑下山去。”

小園暗忖道:“嘿!這祖師爺卻是比我還頑皮!我作徒弟偷耍便罷了,她作師父中的師父,竟也偷跑下山去!不過這‘圓圓方方心法’,聽來頗似陰長生,且再聽祖師爺談論。”

太華又道:“我下山未及兩年,須彌便蠢蠢欲動,他發現我假身端倪,竟數度奸/污于我,後又據我那‘圓圓方方心法’,拟出甚麽人不人,鬼不鬼的陰長生來,止是他道行太淺,所拟邪法竟要自噬,這才惹出如此禍端。”

小園又暗忖道:“原來這忘八須彌才是陰長生的祖師爺,怪不得他能控別人的陰奴,止是不知仙尊為何不出面阻止,這定是又有緣由了。”

卻又聽聞太華苦笑道:“嗐,你們心中定是有疑,道‘為何我太華不出面阻止消了此孽?’,殊不知我亦有心無力。我下山涉過商洛,巡游東南,路過水鄉街市之間,見坊間百姓叫賣菱角鮮靈可愛,雖是辟谷之身,卻甚想買來幾個,放于眼前愉悅心目。”

“只是我們仙門百家中大乘境之人,不食人間煙火,亦無有尋常人之貨幣,躊躇意亂之時,見一書生自告奮勇,買下一筐與我,我見他心意赤誠,立于此處,濯濯如春月照柳,故一見傾心,相見數月後,便又暗立以身相許之誓,止不過我既是琴宗中人,自有無情障傍身,若是沖破了這一隘,便會周身功力盡散,與尋常人等無異了。”

小園又竊竊私語道:“祖師爺原來如此性情....”

随即聽見夏木陰/道:“蠢驢,你現在雖是琴宗老大,但依我柏穆音高見,在仙尊面前你還是閉上鳥嘴。”

夏木陰是包括桃花劍神在內為數不多見識過太華仙尊真實修為的人,其心知面前女子在極盛時期曾是将劍訣與琴聲均磨煉至天下至臻的人,彼時他們年歲甚至相差不大,止不過,一個仗劍執琴坐二宗共主,一個碌碌終日做劍宗庸才。

太華仙尊脾氣甚好,并未生氣道:“哈哈哈哈,好像是有點唐突,我本欲效仿淩羽生前輩江天共覽,彈歌縱情之事,止未想到宗門出卻禍端。起初我尚能控制假身,觀照須彌芥子意欲何為,後來須彌芥子竟将我假身焚毀,我欲攜書生歸宗門告知流雲借風,卻不承想彼時東南戰端四起,我二人肉身凡軀,頗為無助,書生被吳地征入羽林軍,三月前戰事結束之時,他再未歸來.......我不敢怠慢,星夜兼程趕往靈隐二峰,卻也用去整整三月。”

沉吟良久,太華仙尊星眸流轉,對琴宗新任宗主意味深長道:“以尋常之軀目睹你們誅滅須彌芥子,我深幸後繼有人,不過,靈隐之山川草木,甚至這兒的每一個人,包括這位,好像是叫夏木陰?都能感受到你同白璧秋之間的關系。”

“不過,與劍宗不動心全然不同,琴宗無情障是欲練神功必須恪守的情感詛咒,數百年間不乏破障之人,其往往承受不住功法盡散之後果,不能保護脆弱的情感,大多數亦不能善終,從前我師父教我謹記于心,而今我終于深谙其意,你要知道,琴宗的心,要屬于你自己。”

夕日餘晖下,光影将衆人身影伸展狹長,向小園對昔日師尊行卻一禮,而後目送其離去,一炷香後便是琴劍二宗的易主儀式,太華默默退隐,不欲搶二人風頭。

夏木陰以手摩挲小園脊背,意在寬慰其難過,事實上小園此刻沉穩持重,頗具宗主之風,而夏木陰才是面露難色,暗替小園神傷的那個人。

戌時已到,二人在靈隐諸弟子與天下群豪的簇擁中//共領二宗,東晉皇帝親為二人戴上峨冠,琴宗之主頂黑,劍宗之主執白,黑白二色仿佛圍棋之弈子,墨色與瑩白泾渭分明。

白璧秋立于高臺一側,似乎在有意疏遠與小園之間的距離,畢竟劍宗不動心之意為秉貞守壹,不做招引之事,不行非分之舉,此是他修道二十年餘,方才悟到的心法。

不覺間,小園蹑手蹑腳向這邊湊過來,一如先前他與水清淺于厲劍臨高崖鬥劍的日子。

小園認真道:“師兄,你的帽子歪了,我替你正一正。”

白璧秋秉持桃花劍神與劍宗宗主之風,目光灼灼正視前方群豪,既未同意,亦未拒絕。

知汝遠來應有意,那便是默許了。

向小園默然整理起白璧秋的衣冠,耐心細致,在秋日清爽的晚風中,諸路英雄皆相會于此,默默地,目不轉睛地看向二人那裏,一炷香的時間仿佛過去了一個甲子,三晉之人皆知琴宗無情障之險隘,故人人都在等待他們分開之時,而後,一人留在厲劍臨高崖,一人轉向抱琴攜酒峰。一琴一劍,共襄三晉,只能是宗派內的共氣連枝,名分上的共助其主,大義上的生死與共。

“好了嗎?”白璧秋問道。

“馬上好。”向小園往左撥弄了一下白璧秋的峨冠,又往右撥弄了一下,峨冠委頓仄斜,頗像垂頭喪氣,其實桃花劍神的峨冠本是穿戴齊整,一絲不茍的,經小園如是添亂,竟多了一絲放蕩無羁之感。

“現在好了。”小園說,随後抱住白璧秋,在天下群豪面前,給了他一個吻。

舉世皆驚。

劍宗弟子瞪大雙眼,驚呼不好不好,琴宗弟子自不必說,抱起團來憂心忡忡,暗忖新任宗主真是大情種,為了白璧秋,他向小園恐怕要成為青史留名的在位時間最短的宗主了。

陸華年兩腿一癱,道:“小園師兄你糊塗啊,你....斷袖就斷袖,留個名分就好了,非要有名亦有實麽,完了完了,華年不想當宗主啊,華年沒本事....”身邊的漠北陽川派悅大先生老成持重,向衆人示意客不壓主,于是群豪安靜。

“還有內力啊。”小園抖擻抖擻筋骨,道:“一點影響都沒有。”

群豪相觑無言,而後,豁然明朗,滿座歡呼。

“你是如何知道此法可行的,你在賭?還是你想放棄成為琴宗宗主?”

白璧秋凝視他,白色衣冠在風中獵獵作響,星眸如一片鏡湖,湖沼從當中湧起,他在極力克制泛濫。

“賭什麽賭,你是不是蠢。”

小園模仿夏木陰罵人的口氣道:“方才我在想,既然劍宗有不動心,琴宗有無情障,那麽我們的兩位開山祖師,太蒼子和淩羽生,是如何在一起的呢?想罷我登時恍然大悟,原來不動心與無情障,約束的是琴劍二宗間男女之大防,至于太蒼子前輩與淩羽生師祖,人家是兩個男的,咱倆也是。”

“也許這就是,道是無情卻有情吧。”

全文終

同類推薦

[快穿]大佬又又黑化了

[快穿]大佬又又黑化了

寧書綁定了一個男神系統,每個世界都努力的感化他們,只是……“乖,不準怕我。
”病态少爺摟着他的腰,勾唇撩人,氣息暧昧。
校霸将他抵在角落,捏着他吃糖的腮幫子:“甜嗎?張嘴讓我嘗嘗。
”當紅影帝抱着他,彎腰嗓音低沉道,“過來,給老公親。
”寧書帶着哭腔:別…別親這麽用力——為你瘋魔,也能為你立地成佛1v1,撒糖專業戶,不甜你順着網線過來打我。

神話原生種

神話原生種

科學的盡頭是否就是神話?當人族已然如同神族,那是否代表已經探索到了宇宙的盡頭?
人已如神,然神話永無止境。
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資源,更是文明本身。
封林晩:什麽假?誰敢說我假?我這一生純白無瑕。
裝完哔就跑,嘿嘿,真刺激。
另推薦本人完本精品老書《無限制神話》,想要一次看個痛快的朋友,歡迎前往。
(,,)小說關鍵詞:神話原生種無彈窗,神話原生種,神話原生種最新章節閱讀

你是我攻不過的人

你是我攻不過的人

“菜我買,飯我做,碗我洗,地我拖,衣服我洗,錢我賺,你還有什麽不滿意?”
“被你這麽一說,好像我真的不虧。”
蘇圈和熊果,鐵打的兄弟,拆不散的cp。
槍林彈雨一起闖,我的背後是你,你的背後是我,最信任的彼此,最默契的彼此。
這樣堅固的一對,還有情敵?
開玩笑嘛?一個炸彈炸飛去!
多少美女來問蘇圈:放着大片花海你不要,為什麽要守着這個懶鬼?
蘇圈說,沒錯,熊果就是個懶鬼,除了會玩電腦什麽都不會了,洗個碗能碎,煮個面能炸,可是,他就是我活着的意義。
熊果:“好難得聽圈圈說情話啊,再說一遍還想聽!”
蘇圈:“你滾,我說的是實話,請注意重點,你除了會玩電腦什麽都不會!”
熊果:“錯了,重點是我是你……唔……犯規……”

快穿:清冷宿主被瘋批壁咚強制愛

快穿:清冷宿主被瘋批壁咚強制愛

【雙男主、強制愛、病嬌偏執、雙強虐渣、甜撩寵、1V1雙潔】

傻了吧,頂流影帝暗戀我三千年!

傻了吧,頂流影帝暗戀我三千年!

[無女主+病嬌+爆笑+娛樂圈+蘇撩甜寵]
魔尊裴炎死後重生到了三千年後的現代,為償還原身欠債擺脫渣男,他參加選秀,因為腰細身軟一舞絕塵而爆紅。
粉絲們:這小腰,這舞姿,這長相,絕絕子!
導師江澈坐在評委席上,眸色幽深看着舞臺上的裴炎,喉結微微滾動,嗯……很絕,都是我的!
外人眼中的頂流影帝江澈清冷衿貴,寬肩窄腰大長腿,行走的荷爾蒙。
後臺,江澈挑起裴炎的下颚,聲音暗啞而危險:“師尊,我等了你三千年,你乖一些,我把命都給你!”

開局給魏爾倫戴了頂環保帽

開局給魏爾倫戴了頂環保帽

穿成十六歲的少年,麻生秋也父母雙亡,無牽無挂,奈何原主沒有給他留下後路,已經是橫濱市著名的港口組織裏的一名底層成員。
作為非異能力者的普通人,他想要活下去,生存難度極高。
——沒有外挂,就自己創造外挂。
四年後。
他等到了命運最大的轉折點。
在巨大的爆炸過後,麻生秋也處心積慮地救下了一位失憶的法國美人。對方遭到背叛,人美體虛,冷得瑟瑟發抖,脆弱的外表下有着耀眼的靈魂和天花板級別的戰力。
“我……是誰?”
“你是一位浪漫的法國詩人,蘭堂。”
“詩人?”
“對,你也是我的戀人。”
麻生秋也果斷把他放在心尖上寵愛,撫平對方的痛苦,用謊言澆灌愛情的萌芽。
未來會恢複記憶又如何,他已經抓住了全世界最好的珍寶。
感謝魏爾倫!
你舍得抛棄的搭檔,現在是我老婆!
【麻生秋也CP蘭堂(法文名:蘭波)】
我永恒的靈魂,注視着你的心,縱然黑夜孤寂,白晝如焚。
——詩歌《地獄一季》,蘭波。
★主攻文。秋也攻,攻受不會改變。
★蘭波是二次元的異能強者,三次元的法國詩人。
★雙向熱戀,結局HE,讓這場愛情的美夢用烈火焚燒,燃盡靈魂的狂熱。
內容标簽: 綜漫 穿越時空 婚戀 文野
搜索關鍵字:主角:麻生秋也,蘭堂(蘭波) ┃ 配角:魏爾倫,亂步,中也,太宰,森醫生,紅葉,夏目三花貓,澀澤美人,晶子 ┃ 其它:港口Mafia小職員
一句話簡介:兩個人的故事,三個人的名字。
立意:橫濱這麽小,世界這麽大,該走出去看看。

耽美 魚危
270.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