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吳越錢氏
第44章 吳越錢氏
◎朕繡口一吐,便是整個盛唐啊!◎
林菱與兩個爺爺走出小店,眯着眼睛感受了一下西安美好的陽光,就又把直播手機給了倆爺爺,自己舉着手機跟着導航原地轉了好幾圈——
沒有方向感的人怎麽辦啊,回酒店的路又給忘了呀!
五叔爺爺好奇地看着安安靜靜的直播間:“阿菱每日這樣直播能掙錢?”
林爺爺也搞不懂,但他下意識相信孫女:“應該能吧。”
林菱在前頭偷偷聽到了,有點心虛地一縮肩膀:呵呵,除了一開始收了點禮物,其實一毛錢都沒有掙到。
不過這也很正常,養一個賬號也是需要時間的。
以後流量和粉絲養起來了就好了,她自我安慰,于是又專心研究導航了。
這時,直播間裏有人問道:
【趙大黑胖子:那吳越錢氏是怎麽回事?】
北宋,趙匡胤對後面那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否很身世坎坷、明朝太子死了以後究竟是誰繼位,中間又發生了什麽事情沒什麽興致,反而對那吳越錢氏不禁有點好奇。
他是知道吳越錢氏的。
當年他南征北戰,建立北宋時,南方其實還有八個小國,但那時吳越國和大宋隔着一個南唐,已經開始眉來眼去,眼見趙匡胤沒有手軟,一個接一個把那些小國都給滅了,幾乎将南方全都納為大宋國土——只剩下了吳越國。
吳越國當時是整個華夏九州最富裕的地方,而當時吳越王乃是吳越國開國君主錢镠的孫子錢弘俶。
錢弘俶識時務為俊傑,看到南方八國都覆滅了,他知道吳越國也必然不是趙匡胤的對手,與其因戰亂生靈塗炭,不如識相地活下去。他立刻明智地做出抉擇:他直接上書給趙匡胤,請求取消吳越王位,尊趙宋為帝,并将吳越國土13州1郡、86縣、55萬戶人口、11萬吳越兵卒舉國獻給了趙匡胤。
Advertisement
北宋也就此統一南方諸國。
趙匡胤兵不血刃便得到了如此富裕的江南魚米之鄉,自然也投桃報李,在編寫《百家姓》時,将趙姓排第一,而将錢氏排到了第二。
先前仙跡說吳越錢氏竟然流傳了千年,直到後世都還無比興盛,這倒是一件喜事,不由想知曉這其中有何故事。
【錢家的故事如果要說,我們就要從錢家的那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丹書鐵券講起。之前那個叫“不會取名字”的朋友說的也沒錯,錢家淵源流長,應當從唐末開始算,而錢家的故事,也應當從錢镠開始說起。】
趙匡胤連忙命人送上點心熱茶,與弟弟趙光義共享。
“多謝官家賜湯,這聽林老夫子講史,必要佐熱湯香點,才暢快啊!”趙光義拱手謝道,“遙想唐末藩鎮割據之禍亂,錢镠卻是個例外,他雖生在亂世,卻很是不凡,能庇佑吳越一國安然無恙。”
趙匡胤也點點頭:“的确,是個人傑!但有不凡的先祖,子孫後代能否如此卻是未知數,沒想到錢家竟能流傳千年不衰,只怕代代都出能才啊!”
他想知道錢家是怎麽做到的,好學着如何教養兒女。
如今他兩個兒子都顯得才幹平庸,日後大宋名聲在林菱口中愈發不好,也不知是否是兒子不争氣,孫子、曾孫也不争氣導致的。
趙匡胤每每想到都想問大宋的事,卻又怕問了把自個氣死過去。
心裏七上八下,夜裏時常還做噩夢。
趙匡胤不由心情沉重地暗嘆了一口氣。
【唐乾寧四年,時任浙江鎮海、鎮東兩軍節度使的錢镠,因平定自立為帝的董昌之叛,被冊封吳越王,為了拉攏與嘉獎這位控制了兩浙的節度使,唐昭宗賜給了錢镠一張丹書鐵券,上頭寫着:“……卿恕九死,子孫免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這上面寫明了,只要錢镠不犯謀反大罪,可以免除他九次死刑,而他的子孫也能享受三次免死待遇,這張鐵券便是名目其實的免死金牌了。】
唐貞觀,李世民在聽這一段時,滿腦子都是“唐末”、“平叛”、“自立為帝”之類的詞,越聽是面色越黑。
而一個皇帝要用丹書鐵券去籠絡臣心,這皇帝還有何威嚴呢?
“我大唐……那時已到末日了。”李世民沉重地一嘆氣。
順帶他又有些不解:兩軍節度使?怎能叫一人兼兩軍節度使?那他一人便控制了整個吳越,不就成了土皇帝?
那叫唐昭宗的子孫,怎的如此糊塗!
【但錢镠此人能力出衆且運氣極佳,在唐末那樣混亂不堪的局勢之下都能過得順風順水,也将吳越之地治理得蒸蒸日上,因此在他有生之年,這丹書鐵券成了家族祠堂裏的擺件,從沒有用過。對了,咱們現在熟知的那句古代最美情詩,就是錢镠寫給他夫人的:“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他不僅打仗一把好手、治理地方一把好手、疼愛妻子,就連文采也斐然。
錢镠便是這樣的一個傑出的人。
之後,歷史便來到了北宋時期,錢镠的孫子錢弘俶納土歸宋,保下了吳越國的百姓免受戰亂之苦,為褒獎錢弘俶促成了大宋的統一,錢氏也榮登《百家姓》第二,錢弘俶本人在汴京也度過了好吃好喝、賞賜不斷的餘生。
甚至錢家的子孫在宋朝也一路平步青雲。他的長子錢惟濬受封國公、節度使、中書令等職,其他兒子也在各地為官,另外有一個兒子錢惟演甚至官至宰執,往後數代錢家人都與趙宋皇室通婚。
他的女兒嫁給了宋真宗劉皇後的弟弟;孫子錢暧娶了宋仁宗郭皇後的妹妹;孫子錢暄娶了宋太宗的外孫女;曾孫錢恕也娶了宋太宗的孫女;曾孫錢景臻娶了宋仁宗的女兒……對比南唐李煜的凄慘,錢家在宋朝的确無比興盛。
因此先前“多肉植物”那位朋友說,錢家興于宋,也是正确的。
準确概括便是:錢家起于唐,興于宋。
由于錢家在宋朝過得風生水起,而且大宋奉行“刑不上大夫”,對文官是百般優容的,因此錢家在兩宋時期也是沒什麽機會用到那丹書鐵券。
當時宋朝皇帝對錢家這丹書鐵券也很好奇,宋太宗趙炅、宋仁宗趙祯、宋神宗趙顼都調閱過這份錢氏鐵券,然後看完又原樣賜還了。】
林菱一邊看導航一邊插嘴:“還蠻有禮貌的呢。”
北宋,趙匡胤笑道:“這是自然,我大宋皇帝待臣下向來禮遇,又怎會觊觎臣子之鐵券,何況錢氏有功。”
随後他又注意到那三個皇帝的名字。
這就讓他不由有點愣神。
另外兩個仁宗、神宗就罷了,只怕隔了好幾輩,不知其姓名也就罷了。但宋太宗趙炅?既然廟號為太宗,只怕是他的後繼之君啊!
可是趙炅是誰?
他兒子兄弟裏都沒有人叫趙炅啊!
侄子好像也沒有啊!
趙匡胤心下忐忑:難不成他的德昭德芳也如那明朝太子一般早逝?而他兩個弟弟也比他早亡?他壽數竟如此之長嗎?最後竟不得不從宗室裏選新君?
但他沒了兒子兄弟,還有孫子侄子啊!為何要從其他宗室裏選?
何況,宗室裏有人名曰趙炅麽?
趙光義也想到了這一節,不由面色蒼白——他活不長久麽?
怎會如此!他身子明明很健壯啊。
“傳大宗正寺正司觐見。”趙匡胤也留意看到了弟弟那慌亂的眼神,決定先叫掌管宗室的官員仔細查一查可有人叫趙炅,如今暫且往下聽,随後再尋機問仙跡這宋太宗究竟是何人。
【之後,時間便來到了南宋覆滅之際,元軍攻破臨海城,錢氏後裔錢叔瀤背上鐵券南逃,卻不慎落水而亡,鐵券也就不知去向了。結果有一天居然被元朝一個漁夫撈魚的時候撈了出來,錢家的十四世孫錢世珪聽說後花了十斛谷子買了回來。那時候距離錢家丢失鐵券已經過了五、六十年了,沒想到竟然奇跡一般回到了錢家,真是奇事。
在元朝時期,元朝為了削弱各族反抗之風,維護其蒙古特權,便對華夏九州行“人種”之分,以便分而治之。元朝将天下之民按照征服或歸順時間先後,劃為蒙古、色目、漢人、南人四個高到賤的等級,每一等級享有不同的權利和地位,而原屬南宋統治地域的江南人民因抵抗元軍最為激烈、時間最長,所以被定為最低一等的南人,處處受到歧視與壓制,出仕為官無比艱難。
因而在元朝一代,錢氏被世人稱贊不忘故朝舊主,棄政隐居,他們大多潛心從事文教與商賈之事中,這丹書鐵券也就跟着隐藏深山,算起來,從唐昭宗頒發給錢氏已經歷了三個朝代,雖一直被錢家珍藏,卻從沒有用武之地。】
清雍正年間,雍正聽到此處卻難得冷冷一笑,半晌,只嘲諷道:“不忘故朝舊主?倒也說得不錯。”他沒再多說什麽,坐在下首旁觀仙跡的張廷玉卻了然地微微垂下眼眸:都說疾風知勁草,國亂顯忠臣。但當年那嫌棄水太涼、說頭皮癢癢便率先出去剃發的錢謙益也是吳越錢氏。[注]
這對大清而言是個表率,故而當初清廷褒獎錢謙益受其禮部侍郎的官職。
不過令雍正不快的是,錢謙益若是頑抗到底,與他那兩個好友河南巡撫越其傑、河南參政兵巡道袁樞一般俱誓不仕清相繼絕食而死,也算為前明盡忠,雖頑固不化,但也能叫人贊嘆是根硬骨頭。
若是錢謙益一心降了大清,日後能一心忠于大清,也算條漢子,當時害怕豫親王多铎發瘋“揚州十日屠”的漢人又不僅是錢謙益一人,多少漢人都變節降了,也不缺他一人。
可是他偏偏選擇做那東倒西歪的牆頭草,投降後得了禮部侍郎一職不過半年又辭官歸隐,返回南京,從一開始對大明毫無留戀開城投降,之後又如此懷念大明、诋毀滿清,暗中與鄭成功聯絡,傾盡家産支持反清複明的勢力,可那時候明朝氣數早已盡了,再掙紮又有何用?
以清流自诩,卻首鼠兩端,也不怪被雍正憎厭、令世人恥笑至今了。
張廷玉雖是漢人,但他也不大瞧得起錢謙益這居心反複的品性。
清朝,乾隆帝也十分厭惡錢謙益,他先前就禁毀了錢謙益的所有著作,還異常毒舌地評價其:“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進退都無據,文章哪有光?”,認為他的品性比他那妾室柳如是都不如:“既不能舍命,猶假語言文字以自圖掩飾其偷生,冥漠不靈!”
【直到明洪武二年,朱元璋聽說錢家有這麽一份數百年前的鐵券,對此也很好奇,就下旨調閱,錢家第十五代孫錢尚德乖乖上獻,朱元璋捧着那鐵券正看反看,他這人也是個混不吝的直脾氣,他發現這鐵券上的字歷經數百年都還清晰可見,便突發奇想想知道這字刻了多深,于是直接抽出佩刀往上一劃,沒想到直接把鐵券上第一行最後一個“朔”字給刮掉了。
然後又假裝什麽也沒發生地還給了錢家人。】
林菱捧着手機“噗嗤”一聲笑出來,哈哈大笑道:“老朱這家夥明顯就沒有人家大宋的皇帝有禮貌。人家借你看看你還給人家傳家寶破壞了。”
明洪武年間,朱元璋總算從滿腦子“老婆兒子都死了,老四還造反”的無盡傷痛中走出來了幾分,聽見林菱的嘲笑聲,他有點不自在,但還是強撐着沒事人似的嘀咕了一句:“……誰知道那鐵券那麽不經刮。”
明明鐵做的東西怎麽那麽不經刮!
他當時也沒使多大力氣啊!不就試試嘛。
最後他不是也還給人家了麽,怎麽就不禮貌了。
【不過啊,老朱這一舉動,也算給錢家鐵券上了個防僞标志,現在這個鐵券被錢家後人獻給了國家,如今珍藏在國家博物館中,大家如果有去國博參觀的,就可以看到鐵券上數百年前老朱親自劃的那一刀了。】
朱元璋震驚:“錢家人居然舍得把這免死金牌獻出去了?”
然後他又有點不高興:哼,日後的錢家人如此敬愛他們的朝廷,這時候的錢家人怎麽不知道主動把鐵券送給咱老朱?
雖然他也不是很想要。
不就是唐朝的鐵券麽,咱老朱也頒發了不少鐵券,咱才不稀罕。
不過後世朝廷得了這寶貝,為什麽不放在自家內庫珍藏,還建了個什麽博物館,讓人人都能去瞧?不怕被盜賊惦記麽?
【到了洪武二十四年。錢家出事了!時任建昌知府的錢用勤被查出貪腐之罪,被朱元璋下了大獄,總所周知,在洪武朝千萬不能貪污,朱元璋砍貪官的腦袋,可是拉着九族一起砍的。
朱元璋制定了一個整肅貪污的綱領名為《大诰》,另外還寫了一部《醒貪簡要錄》,裏頭規定了允許民間百姓發現官員貪污上訪;官員貪污60兩銀子以上斬首。在洪武年間,朱元璋曾先後發起了6次大規模肅貪,共計殺掉15萬貪官。
他為了懲治貪官,還創造了一種新的刑罰:剝皮揎草——将人皮完整剝下來,制成鼓或者填入稻草制成人皮稻草人,立于衙門門口或者當地土地廟的門口,用以警告繼任官員,切勿貪贓枉法。】
此言一出,其他的朝代一下炸了鍋。
那什麽明朝,貪污竟要誅九族?
什麽!貪污60兩就要殺頭?
什麽!一共殺了15萬官員??這明朝還有人當官嗎?
什麽!還要剝皮揎草?!
對官員文臣最寬松的宋朝臣子幾乎都是渾身一抖。
60兩銀子,都不夠他們逛一次窯子,請一個清倌陪着吟詩作對的。
“這也太酷烈了。”趙匡胤都忍不住捂着胸口,“才60兩銀子,即便貪了又能做什麽呢?便是要懲治貪官、整肅吏治,也不該用如此重典。”
秦朝,嬴政也跟着沉默了好一會兒,他忽然覺着有點委屈,忍了又忍,還是氣不過,重重一錘桌案:“瞧瞧那明朝,那群儒士,憑什麽說朕暴秦?!”
他将來不過只是燒了點胡說八道的書、殺了四百多個騙他錢財的術士,就罵了他千百年的暴秦!簡直不可理喻!
他與那朱元璋相較,還不算仁慈嗎!
連李斯此等罪臣,他都沒有殺!
【大家可能會好奇,明朝的60兩大概是咱們現在多少錢呢?根據《明史·食貨二》載,一兩銀子大約相當于咱們現在的1132.8元,60兩銀子四舍五入往多了算大概是7萬元。
其實也不少了,但對于咱們現在被查出來的那些貪污金額而言,簡直是毛毛雨的毛毛雨。所以老朱的政策還是非常嚴厲的,尤其是帶着九族砍頭,那就顯得更加嚴厲了。
畢竟咱們現在貪污也不砍頭。
但說句難聽的,朱元璋對貪官懲治得那麽厲害,好似也阻止不了他的繼任者們逐步抛棄了他的反貪理念和精神,到了中晚明時期還是貪腐橫行,明末的覆滅甚至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腐敗透頂,也算是一種諷刺。】
朱元璋氣得渾身都抖。
中晚明依舊貪腐盛行……他還不夠狠嗎?他殺的貪官還不夠多嗎?
為什麽那些人還要貪!為什麽?
【如今說回犯了貪污罪被下大獄的錢用勤。得知錢用勤因貪腐被投入大獄,錢家上下都慌亂無比,錢用勤的兒子錢怞絕望之中忽然想到了那個一直供奉在廟社宗族中的丹書鐵券,他本着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想着反正最壞也不過是個死了,便捧着那丹書鐵券趕赴京城找朱元璋求情。
咱們要知道洪武二十四年的朱元璋可不是以前的朱元璋,這時候的他已經失去了能夠穩定他情緒的馬皇後、朱雄英,連能為臣子求情說幾句話的太子朱标也重病纏身危在旦夕,他的精神狀态已經有點兒不穩定了。
這時候的朱元璋自己頒發給臣子的丹書鐵券都跟廢紙似的,照砍不誤,而錢怞帶來的可是唐朝的丹書鐵券,一朝天子一朝臣,這都隔了三朝了,這能有用嗎?就算是錢氏族人,都沒有對他此行抱有希望。】
明洪武年間,所有能看到仙跡的大臣們都是一頭冷汗,他們低頭用寬大的袖子抹了又抹,不敢擡頭去看陰沉着臉的朱元璋,不禁都将灼灼目光投向了太醫院的院判。
太醫院院判莫名其妙:“?”
離他最近的某部臣子小聲又懇切地對他道:“皇後娘娘、太子殿下和皇太孫的安康可就托付給你了啊!我們的性命……”也托付給你了!
千萬千萬要保住他們的性命啊!
他們不想面對瘋了的皇爺啊!
不是他們貪心,而是實在也想多活幾日啊!
【沒想到,也不知是錢怞運道好碰着朱元璋那天心情好,還是錢用勤貪污的金額并不大,朱元璋竟然真的在奉天殿接見了錢怞,還親自檢查了那個丹書鐵券是真是假——倒是很難作假,畢竟那上面還有他自己二十年前砍的刀痕!
朱用勤就這麽奇跡般被朱元璋赦免了,生性摳搜的老朱竟然還大方地将錢家被抄沒的田産都還給了錢家。
數百年來,錢家這前朝的丹書鐵券第一次派上用場,竟然是在明朝,更叫人津津樂道了。
後來明成祖朱棣為了懷念老爹,又調閱了一次錢家的丹書鐵券,撫摸着上面老爹親自砍的刀痕,還殷切囑咐錢家要好生保管。】
明洪武年間,朱元璋的耳朵轟然一響,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朱棣!
成祖!哈!被上了個“祖”的廟號,老四果然是造反啊!
他眼中含淚,心中卻又好似燃燒着火焰,将他渾身上下都點燃了,他顫抖着手指點開了屏風前發言的語音輸入框。
明永樂年間,永樂帝也是騰地站了起來,面色陰沉得幾乎要滴下水來:“太子呢?給朕把那不孝子叫來!!”
龜兒!不肖子!竟敢給老子上這種廟號!
永樂帝如同要被吹炸的羊皮筏,滿殿轉悠到處找稱手的東西揍人。
老子要打死他!!!
【不過丹書鐵券的故事還沒結束,還有一件好笑的小事——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也調閱了錢家的丹書鐵券,這個比朱元璋還自我的皇帝,還在上面題了詩……怎麽說呢?不愧是一生寫了四萬三千六百三十首詩的乾隆爺。】
林爺爺講到這兒都忍不住笑了一下。
【咱們現在學的《全唐詩》一共收錄了唐朝兩千多位詩人一共四萬多首詩,而乾隆繡口一吐,便是整個盛唐了。】
清朝,年邁的乾隆一開始很是不滿道:“朕為錢家鐵券題詩,乃是錢氏一族之幸,有何好笑?這老夫子怎能對朕如此不遜?”
後人簡直不知所謂!
不過後來聽林老夫子說起他的詩,他又不禁有一些小小地自傲起來,他寫了詩也沒有成日去數共有多少首,沒想到竟有四萬餘首那麽多!
不愧是他!
這時,林老夫子誇得也分外動聽,真是比和珅還善于奉承。
朕繡口一吐,便是整個盛唐啊!
喜滋滋的乾隆還對身邊的起居注郎官道:“把仙跡稱贊朕詩文才情的話原樣記錄下來,一個字也不許錯。”
起居注郎官:“……”
萬歲爺……您真的确定仙跡在誇獎您麽?
【咳。言歸正傳。
也正是因為朱元璋這一次赦免,錢家躲過了被滅門的危機,又延續了下來。而歷史長河滾滾而逝,就在距離朱元璋赦免錢用勤的五百年後,吳越錢氏的第三十三代孫,呱呱墜地。
他被取名,錢學森。
護佑新種花的最強神兵利器也将在不久的未來,在他的手中誕生,震懾四方諸夷!】
林爺爺講完了錢家的故事,後面又花費了一些時間講了講那錢學森的功績,聽得李世民眼中異彩連連:“原來那蘑菇蛋,是這錢氏後人造出來的!怪不得!怪不得後世朝廷如此看重他,林老夫子說得好!他是隐姓埋名,為國鑄劍者,令人可嘆可佩!”
秦朝,嬴政也向往道:“如此忠君愛國、能力傑出之雄才,恨不能召其入秦為官啊!有此一人,墨家子弟三千也弗如啊!”
(李斯:默默把自己縮了起來。)
墨家子弟:“……”陛下,請不要如此拉踩。
嬴政又想,不只是蘑菇蛋,林老夫子說了,後世還有很多能夠飛躍數萬裏的國之重器也是他的功勞,就連後世第一顆升空的人造星星,也與他有關!
他還教出了許多厲害的學生!
若是沒有他抛卻了一切、冒着生命危險回國,後輩還要受外邦長久欺辱,此人乃真脊骨!
這時,講得也投入的林爺爺才發現,不久之前直播間就有人問道:
【棣子,開門,是爹地:朱棣為何造反?】
林菱這時也終于研究好了路線,正要招呼兩個爺爺,就見林爺爺眯着眼仔細看手機上網友的提問,老花眼看得的有些吃力。
她本想走過去替林爺爺讀,結果發現這個問題實在太過史盲,于是很看不過眼替爺爺回答了:
【朱棣為啥造反?為了活命啊還能為啥,誰叫八八選的好太孫,一上位就暴力削藩?朱允炆上位好像就一年吧,“五王同削”,一口氣削廢了朱棣五個弟弟!處死的處死、囚禁的囚禁、流放的流放。
其中,年僅二十八歲的老十二湘王朱柏被朱允炆逼得舉家自焚而死,如此岌岌可危的情形之下,朱棣也還沒造反,他乖乖交了兵權、把兒子全送去京城當人質、裝瘋賣傻以求一線生機,但就算做到如此卑微的地步,還是躲不過侄子的忌憚和重重兵馬圍困北平,眼見這屠刀馬上就要砍到他腦門上了,全家性命攸關,他還能咋辦?他也想活着啊!】
什麽?處死、流放、囚禁!!
老四裝瘋賣傻都不行!
皇子堆裏一片驚詫嘩然,反應過來後便紛紛沖過去抱住了朱标的腿,委屈巴巴地哀求道:“大哥!救救弟弟啊!”
朱标面色煞白,他緊緊攥緊了拳頭,弟弟們的目光好似利箭好似頃刻間穿透了他的骨骼,他怒罵道:“如此不肖子!日後便該溺死!”
朱元璋卻呆呆的,好似沒有反應過來,他扭過頭望向自己那十一個兒子,他的兒子如今大多都還是少年郎,胡須都還沒長齊。
尤其老十一朱椿,朱椿是如今的他最年幼的兒子,年僅三歲,他生得白胖可愛,被乳母牽着也來聆聽仙跡,小小的孩童長得才只有朱元璋腰下那麽一點高,而他也正用一雙清澈的眼眸,懵懵懂懂地回望着朱元璋。
仙跡提到的他的十二子朱柏此時甚至還沒出生,可是他卻已經知曉了那孩子讓人不忍猝讀的慘烈死訊。
朱元璋雖然偏心,但他對這些龜兒也是很溺愛的,老二朱樉多行惡事,時常挨朱元璋的怒斥,但他卻還是将他分封在一度想遷都的西安。老三朱棡性子殘暴,數次以奔馬縛人,車裂之,朱元璋大怒,說要廢了他的王爵,但朱标為弟弟求情,他便就坡下驢,終究還是沒舍得。
連這倆劣跡斑斑的兒子他都多有包容,何況其他乖巧懂事的。
他重新建立分封諸王的制度,除了有拱衛京師的意圖之外,也是想讓兒子和子孫都能永世享榮華富貴,因此,聽到這還不知哪兒冒出來的孫子,僅僅一年,便廢了他五個兒子……
“鼈孫……老子要殺了你……”
朱元璋從牙縫裏擠出半句話,便兩眼一翻,“嘎”地一聲又栽倒在地。
“快!快救皇爺啊!”
林菱可不知道大明朝洪武年間如今有多混亂,也不知因她說的這幾句話,大明朝差點直接就要換了新皇帝了。
她終于摸清楚了該怎麽走回酒店,于是揮揮手和大家拜拜:
【今天直播先到這裏啦,我們回去休息下,下午見!】
作者有話要說:
注:之前有看到別人說錢謙益不是吳越錢氏,因此去查了吳越錢氏傳芳譜(家譜):
裏面記載:本支名人:(明)錢謙益,字牧齋,官至禮部尚書。又有注明:此書名人表中錢謙益刊為錢謙,據《解凍家譜文化》中所載考證應為錢謙益(武肅王為兩書同一始祖)。
百科中也寫錢謙益是吳越武肅王錢镠及宋代名臣錢惟演的後裔。
所以采用了錢謙益為吳越錢氏後人的說法。
還有就是吳越王被車神毒殺的傳言,目前大部分史學家已經認為這是一種謠言了,據說吳越王是死于高血壓~
所以本文采用了這一論斷。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