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章
第 53 章
起初, 沒有人知道時彧離開了長安。
他就像是無聲無息,沒有引起任何動靜。
直到,天子開始大規模調兵遣将, 開始集中糧草,運輸前線, 這朝堂之上, 開始有人慌了。
首先跳腳的就是太子黨。
這些人大多是飽讀詩書、在朝中立足已久的頑固派, 他們冒死進谏。
理由是, 這幾年與北戎開戰, 互有勝負, 大業損兵折将、傷亡慘重,這個時候正應該養精蓄銳、與民休息, 一再地征伐開戰, 陛下恐有窮兵黩武之嫌。
在含元殿上,如此公然指責天子, 已觸了天子逆鱗, 聖人天威即将降下。
那名老臣不給陛下這個機會,瞄準了陛下身前的那根九龍盤雲頂梁柱,将身直直地撞了過去,血濺大殿, 當場殒命。
此人便是當朝太傅全缙。
太傅這一死, 更加激活了太子黨羽的聲勢,他們紛紛以太傅馬首是瞻,各自上書奏表,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放棄北伐。
天子一怒之下,連給三名重臣上了枷, 着其跪向太廟外負荊請罪。
百年以來,胡人亂夏,殺中原百姓者不可計數,如果不将北戎收拾服帖,他們随時可能卷土重來。
天子要的是百年未有的功績,是天下河清海晏的太平,北伐不是時彧提議,他才願意去做,而是他多年來苦心謀劃,計算已久的大業,絕不僅僅只一時意氣上頭,便逞匹夫之勇。
但回到後宮之後,天子又感到萬分費解。
貴妃柔情蜜意地替陛下按揉額上的穴位,對于朝堂之争,她不發表見解,只是規勸陛下:“臣妾只是在意陛下的龍體安康,無論因為什麽,還請陛下,萬勿因此氣大傷身。”
Advertisement
在心愛的貴妃面前,似乎總是沒任何煩惱,天子伸出一只手,握向了貴妃的纖纖玉指,嘆道:“朕只是百思不得其解。這些忤逆君王的逆臣,一個個都像是給太子說過好話的,他們這次為何如此齊心協力,非要阻止朕北伐?”
平貴妃溫聲道:“臣妾也不明白這些。臣妾只盼着,陛下事事順心,北伐一定大獲全勝。”
有這麽一朵解語花在身邊,溫柔小意地陪伴,煩心之事的确能少許多。
天子也就暫時不再煩惱了。
他用鎮壓的手段,壓下去了許多甚嚣塵上的言論。
好在時彧是個争氣的,才抵達戰場不過三月,便傳回了第一場大捷。
這場大捷是正面交鋒,以我軍的勇武善戰拼死贏下的,它意味着業人的軍隊根本從來不遜于北人。
這極大地振奮鼓舞了軍心,也讓後方坐鎮的天子松了一口長氣。
選擇時彧是對的,目前這天底下,沒有比他更适合北伐的将領。
那些反對北伐的頑固派,卻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再一次把奏折上達天聽,開始了第二波沸沸揚揚地以死明鑒。
接着,便有一少司徒橫屍家中,據傳是服毒而亡,死前留下了一封要交給天子的遺書。
前線都已大捷,這些人還在不死不休地反對征讨北戎。
這少司徒之死終于引起了陛下的警覺。
世人無利不起早,如此大費周章、大張旗鼓地反對與北戎開戰,一定是觸動了這些人的利益,難不成,這些人曾暗中與北戎有什麽交易不成?
時彧的軍隊電擊雷霆,星流彗掃,長驅直入北境大漠,一場砥砺人心的大捷之後,又是一場出奇制勝,這一仗,直接俘虜了北戎可汗最引以為傲的小兒子,擒獲了最重要的人質。
消息傳回時,金殿之上滿座皆驚,唯有陛下長呼“大善”的聲音,欣喜若狂。
部分臣子已笑逐顏開,随君心而上,附庸陛下的快活,只有一部分滿面愁容地心想:時彧此子,桀骜不馴,不尊古法,不敬老臣,是個仗有軍功便橫行霸道的刺兒頭。他如今又北伐有功,真可謂功高震主了,以後這金殿之上焉有我等立足之地?
但陛下正在興頭上,這些話他們只敢往肚裏咽,不敢吐露半分心聲。
長安城近來極為熱鬧。
入冬以後,天降落一場紛紛揚揚的瑞雪,鵝毛般碩大,柳絮般輕盈。
滿城飛雪兩日,天地上下一白,無處不是玉宇瓊樓。
沈栖鳶在家裏,自然也收到了前線的戰報。
也有從街坊四鄰裏打聽來的消息,都說時少将軍孤軍深入,勇猛作戰,已經取得了大勝,相信不日便可班師凱旋。
旁人說的話,沈栖鳶只聽一半,時彧在上個月來的家書裏還說,戰事會拖到明年,但令她不必擔心,他穩操勝券。
這個月,廣平伯府又迎來了少将軍的第二封家書。
在這烽火連三月的時節裏,時彧得閑的時間很少,有的也僅僅是難得一日的等候敵軍自投羅網的間隙裏,在夜深千帳燈的萬籁俱寂時分,快筆疾書寫下的這一封字句簡短的家書。
沈栖鳶抽出家書,信只有七八行,但包袱裏鼓鼓囊囊的,顯然盛放了許多其他的東西。
長安的大雪下到了第五日,開始出現了不妙的、崩壞的不祥之兆。
北衙的衙署陳舊失修,不堪積雪壓覆,在一個深夜裏,轟然倒塌。
正是在這一個夜裏,太子舉兵反了。
他發動收下的南衙十六衛,連同東宮十率府,在長安掀動了一場兵變,妄圖逼宮,請陛下下诏退位,傳位于東宮。
這一場兵變,因頭目均彙集于朱雀天街,史稱“朱雀之亂”。
天子聞訊勃然大怒,夜間自燕寝當中起身,親自披甲上陣,口中驚呼要捉拿那弑君奪位的逆子。
雙方在朱雀天街發生了一場曠日持久的争鬥。
彼時整個長安人心惶惶。
沈栖鳶一聽說太子造反的消息,立刻吩咐劉洪,把少将軍留下的所有部曲召集起來護衛廣平伯府,不許放一只蚊蠅進來。
她所料不錯,當時的确有部分太子率衛妄圖趁亂混進伯府,捉拿沈栖鳶好日後要挾時彧,但因當夜造反乃是主流,不可能分出太多兵力給伯府,在廣平伯府上下齊心抵禦之下,那些亂臣賊寇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好怏怏散去。
兩方厮殺足足十二個時辰,最終在北衙人馬奮力搏殺下,等到了孫孝業率領的京畿大軍馳援,太子的謀逆逼宮,落下了帷幕。
成王敗寇,太子事敗之後,被以五花大綁捆得紮紮實實,送上了太極殿。
天子也已厮殺一夜,精疲力竭,他仰身靠在銮座上,雙目疲倦微阖着,直至一行人将太子押解上殿。
天子睜開了眼眸,看到一身桀骜反骨,滿臉戾氣的嫡長子,臉色唰地一沉。
“跪下!”
太子不肯跪,左右兩側便幫了他一把,令他老老實實地跪在陛下面前。
謝煜不情不願地雙膝着了地,只是不服氣地臉拗向一旁。
陛下忿然道:“你不服?”
謝煜冷笑:“成王敗寇,孩兒今日輸給了父皇,并非是輸給老二,沒什麽不服。父皇要殺要剮,兒都随便。反正這些年,父皇早想殺了兒給老二讓路了,想必刀都磨快了吧。”
萬萬沒想到這個逆子,到了這個緊要關頭,居然還不肯認錯,說出這般黑心爛肺之語。
他亦忍不住勃然大怒:“你還敢狡辯?你扪心自問,文治武功,你哪一樣比得過你二弟,朕何曾有過誅你之念?若不是看在你逝去的生母的份上,朕今日就已不問緣由陣前斬了你這逆子!”
聽到這個男人竟然還敢談自己死去的母後,太子的雙眼充了血,他像一頭發狂了的野獸般爬了起來,幾乎就要蠻牛似的沖撞禦座上的男人,幸而被左右禁軍拿下,重新将其摁倒在地。
謝煜的頭顱被身後一人摁壓,他的臉孔貼向地面的氈毯,磨損着,他既憤怒又無力,眼中大顆的血淚湧出,狂笑道:“你還敢提母後?好啊,究竟是誰賊心爛肺?平氏賤人下毒害死我母後,父皇你為了名正言順地封她為後,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麽多年了,你擁着平氏夜夜笙歌,可曾一時半刻想起,被你們這對狗男女害死的母後!你偏寵平氏的兒子,刻薄寡待于我!你還要問,我不如平氏賤婢所生之子!謝昶!”
激憤之下,太子直呼了陛下名諱。
禦座上聖人臉色鐵青,忽感到一陣攢心劇痛襲來,心髒猶如锲入了一枚鐵釘,“逆子。”
他從禦座上走下來,擡起手,劈手便是一記掌掴,重重責打在謝煜的臉上。
“朕自問多年來待你不薄,而你卻聽信讒言,揣測君父。朕如早知今日,當初就應該廢了你。多年來,你除會上媚太後,下賄臣工,別無所長,爾之罪孽難恕,今日,朕就稱你心如你願。”
陛下轉向左右。
“來人!”
左右提氣地挺身而出。
盡管此子已經歹毒至此,仍是他親生,虎毒尚不食子,謝昶不想斬了這孽障,下達聖谕:“将太子褫奪儲君之位,貶為庶人,幽禁于玄妙坊,無诏,任何人不得探視!”
“喏!”
禁軍将捆綁了的太子押解起身。
謝煜的臉上,依舊帶着那股忿恨與冷笑,盡管被五花大綁推了出去,也沒半分悔改之意。
陛下氣得胸膛起伏,氣息已經急促,顱內更是血液上湧,有些頭昏症狀,無奈之下他扶住了案角,試圖令自己保持冷靜。
內侍官伏倚欲上前攙扶,也被陛下制止。
安靜的大殿內,鳳首杖拄地的聲音緩慢地響起。
陛下一回眸,只見太後娘娘在幾名女官陪同下,疾步快行地來到了太極殿。
不過數日光景,母後的發絲已盡數漂白,銀絲脆弱地挂在太後蒼老的皮膚上,郁郁頹唐,她的眼中破滅了希冀,僅剩下一把燒得正旺盛的燭火。
那火焰仍未熄,她還有執念不曾消。
來前聽說,陛下将太子押上了太極殿,她便焦急匆忙趕來,不曾想趕來之後,并未曾得見謝煜。
太後顫抖的手指抓住了鳳首杖:“陛下,煜兒呢?你打算如何處置他?”
天子聳了眉宇,他知曉母後此來,是為了替那孽障開脫。
但,能幹出逼宮奪位的蠢事,他今日死不足惜。
陛下皺着眉頭一字字道:“廢黜太子,貶為庶人。”
聽到這幾個字,太後險些仰頭便暈倒過去,氣息再難調順,她哆嗦着嗓門:“陛下!煜兒他是你親子,若非你多年來有失公允,偏寵謝翊,他又怎會戚戚不安走上這條不歸路?你難道便敢說,你從無易儲之心?”
天子沒有與之狡辯。
太後的鳳首杖戳在地面,發出咚咚的震顫聲響:“虎毒不食子,你身為君父,未能盡教導養育的責任,将他丢進蓬萊殿便不聞不問,這些年,哀家一手拉扯煜兒長大,他的苦楚,哀家看在眼中。你如此偏頗,如今又來扶持你所愛之人生的兒子,将他貶為庶人,将來九泉之下,你如何敢與瑛月相見!”
這句話,深深戳中了天子的脊骨。
他痛苦不堪。
今日謝煜犯下累累罪行,他這個生父脫不了幹系,他未能盡過教導養育的責任,對其衣食起居幾乎不曾過問,就連謝煜的開蒙恩師也是太後為其尋來。
他一頭紮進了與愛妃愛子的天倫裏,只看得到謝翊成長的全部內容,對謝煜,卻僅僅只關注過他在朝堂上的功績,他身為太子處理過的政務。
的确是他偏了心。
只是那孽障,千萬不該忤逆他的君父,發動兵變,令宮城內外死傷無數,血流漂杵。
太後的哀聲中雜了泣聲:“哀家也不求陛下寬恕煜兒的罪行,只求,陛下将他終生軟禁起來,莫削其宗室之子的爵位,讓他此生面壁反省……”
太後動之以情,陛下也漸漸有所觸動。
到底是父子一場,也罷。
陛下正要回答,有內侍官從外匆匆忙忙地進來,跪倒在陛下與太後跟前。
天子不悅:“何事?”
內侍仰頭道:“啓禀陛下,宮外有,有一人,自稱是已故游騎将軍沈馥之之女沈滟,叩響了登聞鼓,請陛下為其伸冤!”
“沈滟?”陛下喃喃念了一遍這個名字。
這兩日發生的事太多太雜,他一時間居然沒能響起這個沈滟是誰,但“沈馥之”的大名依然如雷貫耳,天子霍然睜眼。
“沈馥之的案子乃朕親辦,他有何冤?”
內侍官駭了一跳,面如土色,連忙磕頭叩首:“她自陳冤情,屬詣闕上書,表示願意受笞刑杖,熬滾釘板之刑,只求陛下為民做主!她要狀告之人,就是本朝太子。”
太後厲聲道:“誰敢胡吣?”
這當口,煜兒決不能被那賤民誣告,否則前功盡棄,陛下必廢之貶為庶人。
但天子已經一擡袖口:“多年來,無人敢如此大膽,敲朕在南門設下的登聞鼓了,沈滟乃罪臣之後原本自身難保,若非冤情巨大,确有實證,她不敢自投羅網。既如此,朕就答應她,太子已貶為庶人,滾釘板可免,若她能熬過五十笞杖,朕就見她,願意聽聽她的冤情。”
太後惶急:“陛下……”
陛下瞥了一眼身旁一直為謝煜那混賬孽子求情的母親:“母後,朕知道你撫養謝煜長大,祖孫情意深厚,但謝煜所犯乃死罪,朕不殺他,留其一命,已經捂不住悠悠衆口,母後莫再相勸,如果沈滟今日狀告謝煜,又證實他身上還要別的罪孽,朕絕不可能饒恕了他。”
陛下動身往外走,不再理會殿內諸人。
太後一陣心血上湧,驀地身子如雪崩般,潰敗倒塌了下去,在女官們七手八腳地攙扶中,暈厥在了太極殿。
同類推薦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