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六十四回
永慶八年七月二十九日, 皇後孟嫤妤薨于坤寧宮,年二十五歲。
在經歷喪子、喪妻之痛後, 永慶帝辍朝九日, 沉浸在極度悲傷中不可自拔, 以至于悲悼成疾,行走需人攙扶的地步。
即使如此,依舊每天到大行皇後生前居住的坤寧宮靈前祭酒, 更親手寫下了情真意切的祭文, 表達無限追思。
黛玉早替換了一身白绫素裙,頭上都是珍珠和流蘇等銀器, 清素若秋月之華, 更添了一段袅娜楚楚的風致。
到了坤寧宮中, 一衆命婦列序站好, 猶如衆星拱月一般撮擁在甄貴妃的後面。在生下皇長女後,永慶帝便進了甄氏的位份,足見盛寵不衰, 且皇後被軟禁以來, 六宮俗務皆令甄妃打點。這次喪儀因太後病倒了,皇帝也交由貴妃主理,那後冠似乎隐然在她的頭頂了。
看了看那邊的一團和氣奉承,黛玉靜悄悄的站在命婦首位, 與甄氏并排跪着,恭敬的向靈位行伏拜之禮,白汪汪穿孝的宮女兩行侍立, 一面供茶燒紙,接聲嚎哭。
黛玉一見那金棺玉樽,眼淚恰似斷線之珠,滾落不停。甄貴妃側頭瞧着,手中拈了一條雲錦帕子,按着幹澀的眼角,嬌呖呖的說道:“到底是廉王妃同皇後交好,哭得叫人酸心。不像本宮,甜酸苦辣都是自個兒吞下去,沒的惺惺作态那模樣,看得怪不舒服的,王妃說呢?”
黛玉心下明白,甄妃當自己和孟氏串聯在一道,因此故意拿話刻薄她,于是冷笑了兩聲,偏針鋒相對的駁回去:“大行皇後恭順賢良,理應受萬民的哀悼和敬仰。妾身是個直來直去的性子,比不得一些心思陰暗的人,俗語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吞下去的不是自釀的苦果才好。”
甄貴妃聞言,臉色大變。她進宮以來受盡寵愛,連皇後都退避三舍,卻在廉王妃的跟前接連吃癟,心頭不由起火,險些按捺不住,又見黛玉清冷一笑:“現在風口浪尖上,妾身奉勸娘娘還是忍一忍。咱們王爺是好性子,妾身卻是直腸子,娘娘為的兩句無心快語,可別把好前程折損進去。”
廉王在兩家争鬥中始終不曾表态,而他手握的勢力向來為甄家所忌憚,甄貴妃也不敢輕舉妄動。雖然萬分不忿,甄妃但還是強按了下去,轉而扶着婢女的手,慵懶的支起身,撫着鬓角上顫搖的紫水晶穗子,徐徐說:“與王妃說話總是那麽有趣兒,本宮受教了,王妃若不嫌棄,有空常來永和宮中走動。”
一語未了,黛玉不過牽了牽嘴角,對這客套話顯然并不上心。回首注目在皇後的梓宮上,反而一時湧起了千愁萬緒。金棺中的孟嫤妤面貌栩栩如生,穿戴着象征後位的精美冠服,厚重的脂粉掩蓋了生前的絕望和痛苦,唇邊輕翹的弧度似在嘲諷這姍姍來遲的尊榮。
後宮裏的一切在甄妃的打理下井然有序,太後盡管養病不理外事,不過早傳了話絕不允許甄氏為後。永慶帝如今哀思濃厚,對這些原也不上心,何況太後同樣出身孟氏,便也不敢駁了懿旨,仿佛默認了一樣,并未再進甄氏為皇貴妃,且下旨曰:“皇後崩逝,孤心甚痛,暫無意立後,當為嫡妻守喪以恪夫職。”得到了一幹臣子的感慨,盛贊陛下至情至性,與大行皇後鹣鲽情深。
彼時,此言傳入了黛玉的耳中,卻換來了她涼薄的嘲笑,一針見血的評道:“皇上這做戲也真做到骨子裏了,好像在身後做得越多,就能彌補了當初對孟姐姐作的孽一樣,實在可笑又可憐。”
水瀾聽的有趣,愛憐的擰了一把她的臉頰,朗聲笑道:“就你這張小嘴尖刻!不過,我也有些瞧不上這做派。人都沒了,現在求個自我安慰,這兩天議政的時候又發了幾次火,翰林院、禮部和工部的人每天戰戰兢兢的,弄不好就是一個全堂問罪,楚塵都犯了為難。”
黛玉聽了,奇道:“這事兒怎麽還牽扯到前朝去了,皇帝莫不是借着皇後的喪事出氣?”
水瀾微微颔首,好看的劍眉斜飛上挑:“可不是麽。皇後和二皇子沒了,孟氏也難蹦跶出花樣,甄妃現在一枝獨秀,滿宮都等着看她封後,只是一賜封難免成了第二個孟嫤妤。皇帝自己心裏怕,現在騎虎難下的情形,又不能宣之于口,可不暴躁了。”
黛玉見說,不禁會意一笑:“原是如此。難怪王爺自始至終保持緘默,等兩邊的局勢明朗了,才是王爺出來料理的時機。”
水瀾沒有再說,反而起身走到窗臺前四顧,見院中的紅蓮綠葉開得正好,五彩鴛鴦悠哉嬉水,輕輕的搖頭:“我從來不愛等什麽時機。皇天貴胄不過一句稱謂,先是君臣才是父子夫妻,他既然聽不進別人的話,我又何必去說?”
相比生前對孟嫤妤的冷漠猜忌,永慶帝在喪禮上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重視,不計耗費,大興土木,甚至把停棺的聽松觀擴建了數倍,屢行違制之句,務求将喪儀辦得赫赫揚揚,風光無比。
也許念及皇後薨逝不久,對輔國公的态度都和善了幾分,連針對孟氏的幾樁公案都暫緩處置。此外,據聞在皇後過世以後,永慶帝常在明德殿中枯坐良久,追憶懷戀自己的嫡妻,下令坤寧宮中的所有飾物,一應保持大行皇後生前的陳設。
明德殿中寂冷無聲,分明是掌燈時刻了,裏頭還黑漆漆的不見亮光。水瀾站在殿外,皺了一下眉頭,低聲斥責了一句服侍的太監:“你們怎麽伺候的,由着陛下坐在裏面,不怕熬壞了眼睛!”
執事的太監實在有苦難言,正聽裏面傳來一聲輕喟,喊道:“是皇叔來了嗎?進來吧。”
水瀾提了一個食盒進來,先擱在鋪滿了奏折的龍案上,又把兩邊的燭火給點亮了,方才看清永慶帝一張蒼白消瘦的臉,溫聲道:“夜深了,陛下已經整整兩天沒合眼,也沒進過一顆米粒,鐵打的身體也熬不住,臣懇請陛下保重龍體。”
永慶帝仿佛疲倦到了極點,聲音沙啞得出乎意料:“皇叔你說,是不是孤做錯了?”
水瀾斟了一碗紅參茶遞上,一縷茶香緩緩的暖入掌心,如同他的話語一般安定了心神:“人走茶涼,無謂對錯。再者,是非曲直,臣相信陛下心中自有公斷,不必聽旁人的議論。”
永慶帝呆磕磕的望着水瀾,忽而長嘆一聲,比大明宮的夜色更加幽涼:“皇後死了之後,她貼身的丫鬟也觸柱而亡,可見二皇子的死訊便是怎麽透入的。孤實在不敢再深想下去,害怕這宮裏生了多少雙看不見的眼睛,有多少腌臜和讓人惡心的行徑。”
這番話好像耗費了太多的氣力,永慶帝大口喘息了一聲,凄厲的笑起來:“孤本以為皇後出身世家,難免也雙手染污。誰知在她身故後整理遺物時,看見坤寧宮的妝臺下放着一個火盆,裏頭的東西雖大多焚成了灰燼,卻有幾張被風吹開的卷軸,竟是她親手所畫孤和大皇子的小像,還有昔日孤為她題的扇面……原來,是孤錯疑了她,是孤錯了。”
永慶帝一壁說得聲情并茂,一壁癱倒在龍椅上,布滿血絲的眼底有淚光閃爍,除了動情,還有深深的悔意:“皇後大約是恨孤的。她是孤的嫡妻,與孤有兩個可愛伶俐的孩子,孤卻一直在猜忌懷疑她,把她圈在冷冰冰的坤寧宮裏。這兩日,孤根本睡不着,連合上眼都是嫤妤的樣子,她抱着兩個皇子,哭得嘶聲力竭的問孤:為什麽那麽狠心,為什麽如此對她。”
水瀾并不則聲,只是由着永慶帝一人絮絮的在說,神情極為淡漠。直到他所有的話都說盡了,方鄭重的勸慰:“臣還是這句話,人死如燈滅,大行皇後已經身故,陛下無謂再去多想。”
或許真的是悔,或許是有真情,然而人死不能複生,死後哀榮替不得身前痛苦,還是勸君惜取眼前人,莫待無花空折枝。
作者有話要說: 永慶帝有一種一手好牌打爛的趕腳。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