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畫滿雪花的房間

王夫人是進士之女,出生官宦人家。這一刻,她穿的裙子沒有帶任何配飾,因為要下田勞作,她的裙角提的很高,以至于走動之間露出了赤足。

她光着腳——這位因蘇詩而名傳千古的女人,竟然光着腳。

走了幾步,趙興終于忍不住,他不顧王夫人的詫異,狂奔到蘇東坡勞作的那片山坡,就蹲在“東坡田”裏暗自傷感。

她為什麽光着腳——是因為要下田勞作,草梗堅硬,會把鞋磨破。為了節省鞋子,她只好赤足勞作,寧肯自己的腳受傷。今天,如果不是趙興突然來訪,而是那種正式的拜訪,也許王夫人會特地穿上鞋子來迎接他。

可現在她沒來得及換裝,這就是她剛才站在院內不肯出來,并催趙興離開的原因。

還有什麽比這更令人悲駭的?

中國官場超級倒黴蛋、亞洲千年超級偶像、銘傳千古的大文豪、蘇東坡的妻子、詩畫裏的人物,竟然買不起多餘的鞋……

然而,……,然而蘇東坡卻買得起酒。

這是何等的柔情!

王夫人默默走進自己的房子,喚出長子蘇邁——也就是剛才坡上那名牽牛人,來招待趙興。

蘇邁顯得很沉默,他站在山坡上等趙興,期間沒有一句勸說的話,直到程夏的到來,才打破了僵局。

在自己學生面前,趙興不能不維持一副師長形态。他指揮學生将攜帶的禮物搬進房內。王夫人領着另兩位小孩一起出來拜謝,期間,還有一個大腹便便的孕婦,也出來向趙興行禮。

這名臨産孕婦就是“天涯何處無芳草”的小妾朝雲。蘇轼這句詩的意思是,無論走到哪裏,無論多麽困苦,都有朝雲這樣的“芳草”與他朝夕相處。

朝雲十二歲時淪落風塵,賣唱為生。蘇轼與王閏之游西湖,聽到了她美妙的歌聲,于是毫不掩飾的贊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兩相宜。”

心細的王閏之看出了丈夫的心思,暗中把她買下,遣人送來給蘇轼當丫環,蘇轼笑納之。後來朝雲成為蘇轼的第三任妻子。

蘇轼曾經妒嫉過柳永的女人緣,而柳永卻打心眼妒嫉蘇轼的女人緣。柳永的多情在于同一時間同時愛着多個女子,而蘇轼的多情則是在不同的時段,一心一意的愛着某一位女子。

Advertisement

學生們已送完“賭債”,趙興還不想走,他強調“不放心東坡先生”,蘇邁無奈,領着他來到蘇東坡的卧房……嗯,此時蘇東坡的鼾聲雖然低了很多,但近距離感受那形同炮擊般的雷鳴,依然讓趙興充滿震撼。

這是一間滿房畫滿雪花的房間,蘇東坡的浪漫氣質在他這間卧房中展露殆盡。

那時候,大多數人還沒有房屋裝修的概念,而蘇東坡卻在房間裏畫滿了漫天的雪花,并把自己的卧房命名為“雪屋”。

就這樣,一間小土屋,因飛舞的雪花變得素淨典雅。

據說,徐君猷知州來蘇東坡這裏做客的時候,看到蘇東坡如此裝飾自己的卧室,很同情的說:“住這間房子裏,你一定感覺很冷清蕭瑟。”

蘇東坡指着窗外搖曳的松、竹、梅,爽朗地笑道:“風泉兩部樂,松竹三益友。”意思是說,清風吹拂和泉水淙淙的聲音就是兩曲優美的音樂,枝葉常青的松柏、經歷寒冬而不雕謝的竹子和傲雪綻放的梅花,便是相伴嚴冬最好的朋友。

于是,人世間便有了“歲寒三友”的說法,并逐漸演變成為雅俗共賞的吉祥圖案,流傳至今。

趙興不知道這裏就是“歲寒三友”的聖地,他只覺得蘇東坡這樣的人物,就應該住在如此素淨雅致的房間——一間普普通通的小泥屋,因為蘇東坡的浪漫而成為一座聖殿,這樣才相稱……

等等,牆壁上的雪花是用什麽顏料畫出來的——趙興湊近那些雪花,難以置信的打量了一下,又震驚的望向依舊酣睡的蘇東坡。

竟然是石灰。

他怎麽知道可以用石灰刷牆?難道宋朝已經有石灰了?

趙興指着牆上的雪花,目光轉向蘇邁,以目光詢問。但蘇邁卻仿若不覺,他的面容沒有任何表情,只是神态恭敬的叉着手。

蘇邁的性格沉靜是因為境遇的慘變,當年蘇轼貶谪黃州,無處居住,只好借寓黃州定慧院,他寫下《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

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

缥缈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

有恨無人省,

撿盡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據說,這首詩還有一個八卦故事:有位宋人愛這首詩愛的不得了,親到黃州訪問故老,以感受這首詩的魅力,沒想到竟問出了這首小詞背後的一段八卦——這詞是為一位姓王的女子而作的。

據說(怎麽又是據說),蘇轼在谪居黃州時,鄰家有個女生天天隔着牆聽蘇轼讀書。當時的女子是很少讀書的,善于讀書的男性在她們眼裏具有一種神奇的魅力,這個小女生天天聽着蘇轼讀書的聲音,漸漸沉迷了進去。

她正在情窦初開的年紀,家裏要給她定親事了,但她大膽提出了自己的擇婿觀:要嫁就嫁個讀書讀到蘇轼那種水平的人!這句話實際是說:非蘇轼不嫁!

這個理想顯然并不現實,于是“非蘇轼不嫁”也就只能變成獨身以終老乃至郁郁而終。一個花季少女就這樣慘死在蘇轼的魅力之下,并為“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老話下了一個凄美的注腳。蘇轼為了這位癡情的女子寫下了這首《蔔算子》,成就了一曲千古的愛情挽歌……

這段八卦是真是假難以分辨,但詞中“撿盡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蘇轼當時心情的最好寫照。詩裏有“寒”“冷”兩字,是在說他當時住的房子又寒又冷——從那時起,蘇邁就變得不愛說話。

※※※

現在,“撿盡寒枝不肯栖”的蘇轼“寂寞”地睡着,房裏家具簡陋、一屋子女人、孩子還不大,顯然不是留客的時間、留客的地點,學生們放好了貨物,趙興只好怏怏返回黃州城裏。

第二天,程夏帶着同學來行晨禮,看到趙興還在發呆,程夏做了個揖:“老師,我們今天是先去府衙還是先去學士雪堂,亦或者在家中讀書?”

“府衙?……等下午吧,徐知州約我們的事适合在下午辦,學士哪裏……且等我們上街回來。走,先去搞清楚粉筆、灰石在那兒”,趙興眼睛一眨,做了決定。

黃州這時還是個簡陋的小縣城,市面不大,趙興連續問了幾家商鋪,都沒人知道他所說的那個“白色的灰面”到底是什麽。但既然蘇東坡能在這裏找到石灰,那市面上一定有賣的。趙興不肯罷休地繼續在街上游蕩,邊走邊思考。

石灰不是繪畫顏料,它也不可能是繪畫顏料,現在,所有書畫鋪都已逛遍,趙興又沿着鋪面挨個尋找,無論對方賣的什麽貨物,他都進去問一問……終于,在一家布店,趙興獲得了一個含糊的信息。

“客人問的是‘白色灰粉’嗎?小店中白色灰粉有兩種,一種是用來嘔麻的,一種是用來漂絲的,客人需要哪種?”布店中的老朝奉反問趙興。

白色灰粉,竟然有兩種?

“兩種我都要,每樣來二斤”,趙興毫不猶豫的回答。

老供奉很詫異的看了看趙興,似乎想說什麽,但他馬上抑制住沖動,二話不說,吩咐夥計滿足了客人的要求——4斤灰粉,總共一文錢,老朝奉還送給趙興兩個布袋。

急不可耐的趙興沒理會店夥計的白眼,他拎着布袋返回住處,立即關上門檢查這兩個“白色灰粉”。這東西并不複雜,現代生活中常見,經過簡單鑒定,他确認:其中一種是堿面,另一種是石灰。

也就是說宋朝人拿堿面漂白生絲;用石灰反複浸煮,漂白生麻。兩斤石灰能漚多少麻?難怪老朝奉欲言又止——這麽少的分量,大概是店中最小的生意。

這兩種都是堿。宋朝人居然知道這兩種堿的性質不同,并分別用于不同的産業上,不禁讓趙興欽佩不止。

更令人欽佩的是蘇東坡,此人實在是個思維很跳躍的人,他竟然能用漂白麻的藥物當作顏料在牆壁上畫滿白的雪花,這份超常的跳躍性思維,令人驚嘆不止。

別人不知道,趙興可是知道兩種堿的用處多麽巨大。尤其是堿面,有了它就有了近代工業。

看着桌面上攤的白色粉末,趙興心中隐隐覺得自己抓住了什麽,他閉目沉思,心緒繁紊。

其實他并不知道,“中國第一石灰窯”就在黃州附近,它的開窯時間正好是北宋初年,而堿面的應用使得宋朝的絲織業達到了中華文明的頂峰,這時候,宋朝向外輸出的絲綢,漂洋過海運到了歐洲,歐洲人買到後,就跟現代人買到賓利車一樣驕傲。而這種土法漂白的絲綢,到了一千年之後,依舊顏色鮮豔。

思考中,時光過得很快。一會兒,日近午後。程夏輕輕地叩響了房門,低聲提醒:“老師,用餐吧。我們還要去府衙。”

趙興的思維打斷了。

依照約定,趙興先去了徐知州府上,在徐知州的“關懷”下提前做了幾張卷子……其實,趙興心裏明白,這幾張試卷或許就是——不,必定是今年的取解試試題。

不過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趙興敷衍地應付完試卷,給徐知州留下足夠的美酒,又在府衙現場辦齊了程家坳入籍、入行手續,立刻領着學生跑向江邊那棟“雪屋”。

今天,雪屋裏來的客人不止一撥……據說蘇東坡平常高朋滿座,谪居常州時卻門庭冷落,但今天情況不對,似乎還有人給他這名罪官送禮。

蘇邁見到趙興,沉穩的打了個招呼,便不管他有沒有跟上,只埋頭往院裏走。這時,幾名廂丁還在往院裏搬東西——四個大竹筐,似乎很沉,兩名廂丁擡得很吃力。趙興在院門略停,立刻毫不見外的一手拎起一筐往裏走,邊走邊驚嘆:“好沉,一筐怕有50公斤吧。”

公斤,不是這個時代的詞。但這時大家都忙着,沒人注意。

雪屋裏很靜,蘇東坡正在寫詩,一名師爺打扮的人正站在旁邊,似乎在等蘇東坡回信。王夫人今天倒是打扮的很齊整,她也站在桌邊,很自然地向趙興點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而後低下頭,繼續恬靜的磨墨。

蘇東坡寫詩的時候,神情是專注的,他沒注意趙興的進來,趙興沒敢驚動他,自己不見外地慢慢蹭到桌邊,側臉看這位大文豪寫詩。

蘇東坡寫的字豐腴跌宕,在用墨上獨具心得。雖甚用意,卻又天真爛漫,不露痕跡。也許正因為他寫的字抛棄了以往的所有規法,別出心裁,所以後人才把他喻為“北宋四大書法家之首”。

他寫的什麽——

“冷官門戶日蕭條,

親舊音書半寂寥。

惟有太原張縣令,

年年專遣送葡萄。”

這首《謝張太原送葡萄酒》詩寫完,蘇轼遞給那名師爺,說:“押司回去,替我多謝張太原,說我蘇子瞻承情了。”

“押司”似乎是宋時對師爺類的稱呼,宋代沒有“師爺”制度,只有“幕友”。“師爺”是從明清才開始盛行起來。宋代,朝廷對幕府制度限制較嚴,聘用由自辟改為中央任命,大量幕職編入正官,于是便成為“押司”、“掌書記”這類小吏。

幕友月俸銀約為二兩至二兩五錢銀子,外加“日破米一升四合(宋代十升等于一鬥,十鬥即一石,一石約合59.2公斤,一升四合,相當于828克米)”。冬季11月至正月,全家每人每天外加柴炭錢5文,小孩減半——後二者不是硬性規定的,給不給全憑主官自覺。

※※※

二兩銀子能幹什麽?熙寧二年(1069年)十一月,開封大雪,不少貧窮市民被凍死,朝廷下诏:“令籍貧民不能自存者,日給錢二十。”元祐二年(1087年)範祖禹在開封時指出:“饑窮之人,日得十錢之費,升合之米,則不死矣。”

熙寧二年的每天20文中包括了購買食品的費用,元祐二年的10文則是除了食品之外的其他必需費用(含房租)。這就意味着:在宋代,維持一名京城人士的最低生活費用是一天20文錢(每月600文)。京城人士一天的費用,在黃州可以買兩頭成年豬。

蘇東坡吩咐完那位押司,一擡眼看見趙興,他有點發愣,似乎不知道該如何開口,片刻過後,他方大笑起來:“汝釀的好酒!”

趙興恭恭敬敬的執弟子禮:“學士做得好詩!”

兩人相對大笑起來。

其實,說趙興釀的好酒,略有點過分——鹹菜蘿蔔各有所愛,茅臺酒好吧,有些人終身不喝一杯,寧願喝低度的葡萄酒。而趙興的酒嚴格說來并沒有多出色,實際上,他所釀造的酒,只是一些用果汁勾兌的汾酒,或者添加果香的汾酒。

宋朝有多少名酒,按《東京夢華錄》的記載,當時知名的酒有二百八十餘種。而中國後代的十大名酒,像西鳳酒,五糧液,汾酒,紹興酒,董酒等等,這時都已出現——甚至可以說:自宋以後,再無新(名)酒。

相對來說,宋代果酒釀造并不發達,有名的果酒數目并不多。趙興的出現,只是湊巧填補了果酒、高度酒的空白。

程家坳地處群山之中,耕地少,物産卻豐富。滿山的野果,婦女兒童就可采摘,無需太多壯勞力,這使果酒的釀造成本極度降低。環境使然,令趙興不得不開發果酒。但他到福州走了一圈後,也知道自己釀的這些酒,與當世名酒還是有差距的,所以他面對蘇東坡的誇獎,嘴裏連連自謙。

有昨天趙興付的“賭賬”撐腰,蘇東坡這次回贈張太原的禮物也很豐厚:程家坳産的各種美酒填滿了空出的葡萄筐,讓押司們非常滿意。

蘇東坡送客回來時,發現趙興還在,屋裏也只剩下他在興趣盎然的研究滿牆的雪花,蘇轼不禁頗為自得的問:“蝸居如何?”

趙興拱手,一臉欽佩的說:“學士奇思妙想,令門生嘆為觀止。”

蘇東坡有點詫異。

別人看了他的房子,只會評價他的房子多麽雅致,多麽有風格,多麽……可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回答匪夷所思,讓他覺得這人的思維比他還跳脫。

“何解”,他禁不住反問。

“世人都知道石灰可以漂麻,獨學士用來刷牆——如此奇思,令學生欽佩。”

蘇東坡愕然半晌,才回過味來,他略帶羞愧的解釋:“其實,……,原本,……,灰石用于塗牆倒不是自我而始。黃州這個地方,将灰石塗于牆上的做法,已有百年歷史,我也是聽鄉人談起此事,才想到的。”

蘇東坡略微停頓了一下,又驕傲的說:“不過,他們都是直接用灰石在牆上塗畫,而将灰石溶于水中,粉刷整面牆——卻是自我而始。”

蘇東坡所說的“灰石”就是石灰的宋代叫法,按他的說法,他是聽說有一名叫畢升的黃州兒童,從小刻苦學字,因為家貧買不起紙筆,所以用幹硬的石灰塊在牆上塗鴉,他把這個石灰塊叫做“粉筆”,蘇轼是聽到這傳說後,才想到用石灰在牆上塗鴉。

畢升——這個名字令趙興肅然起敬,宋代的畢升,很有可能就是發明活字印刷的粟末人升·畢特,他小心的又問:“此畢升何在?”

蘇東坡搖搖頭,回答:“這倒不清楚,唉……這個人,聽說後來去了杭州萬卷堂書坊當學徒。”

果然是那個粟特人畢升。就是他在杭州萬卷堂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死後葬在離程家坳不遠的英山。現代考古發現畢升家族一份家譜,那上面用粟特文字記載了畢升祖先進入中原後,改姓“畢”的經歷。

黃州之所以在宋代仍是個荒僻地方,也是因為蠻族歸化未久,宋史記載:西陽蠻、新蔡蠻“蠻無徭役,強者又不供官稅,結黨連群,動有數百千人,州郡力弱,則起為盜賊,種類稍多,戶口不可知也。”這樣的蠻族區域不存在鄉裏制度,也因此,宋史州郡志對蕲州記載甚為闕略。

想到畢升,看着蘇轼牆上的那副石灰畫,趙興的腦袋像車軸般的轉動。

跳躍性思維,什麽是跳躍性思維?蘇東坡能想到拿石灰做畫,我一個現代人難道沒有啓發嗎。

印刷,還能幹什麽,印刷!

這時代,雕版印刷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印刷業正是空前發展的時候,所以趙興在黃州這樣的偏僻而閉塞的地方也能買到《齊民要術》,可是,宋朝印刷業雖然極其發達,但都是往紙上印刷,如果往布上印刷呢。

宋代的染布法就是後來所謂的“民族印染業”——苗族蠟染。

當宋代發明出蠟染的時候,本來該再進一步,繼續發展印染,也就是“印刷染織”。因為這時代,印染所需要的所有知識技術都已經成熟了,輕輕一邁就可跨過技術門檻……

趙興不知道印染的具體工藝,但他偶爾在電視上看到過如何印刷報紙……是了,我早晨想到的就是印刷,別人印紙我印布。沒有技術障礙,相同工藝,對象不同而已。

雕版改滾筒——木質滾筒印刷,這一思維跳躍,宋人能想到嗎?

趙興還在那裏激動,蘇轼欣賞地看着這位思維與常人不同的高壯漢子。因為這份欣賞,他沒有拒絕對方自稱“門生”,看着對方的打扮,他欣然問:“你也是今年的舉子嗎?姓字名誰,師承何人?”

為什麽是“也”?

同類推薦

戰神狂飙

戰神狂飙

世人敢問,何謂戰神?“便是以肉身霸世,拳爆星空,掌裂蒼穹,一路摧枯拉朽,橫推八荒六合!”“便是懷勇猛之心,掠過繁華,吞下寂寞,無畏無懼無敵,唯己永恒不動!”為二者、為...戰神!這是一個身世神秘的少年,為了心中執念,橫渡諸天寰宇,踏遍九天十地,憑借一雙赤手生撕萬千傳說的故事.......戰神崛起,一路狂飙!

神級仙醫在都市

神級仙醫在都市

仙醫者,生死人,肉白骨。
神級仙醫者,敢改閻王令,逆天能改命。
他是仙醫門第二十五代傳人,他資質逆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又是個大學生,本想低調,但螢火蟲在夜中,豈能無光?
行走都市,一路喧嚣,神級仙醫,我心逍遙。

爽文 掠痕
757.2萬字
伏天氏

伏天氏

東方神州,有人皇立道統,有聖賢宗門傳道,有諸侯雄踞一方王國,諸強林立,神州動亂千萬載,值此之時,一代天驕葉青帝及東凰大帝橫空出世,東方神州一統!
然,葉青帝忽然暴斃,世間雕像盡皆被毀,于世間除名,淪為禁忌;從此神州唯東凰大帝獨尊!
十五年後,東海青州城,一名為葉伏天的少年,開啓了他的傳奇之路…
小說關鍵詞:伏天氏無彈窗,伏天氏,伏天氏最新章節閱讀

英雄無敵大宗師

英雄無敵大宗師

被噩夢折磨幾近要挂的徐直決定遵循夢境提示,他眼前豁然打開了一個新世界,不僅不吐血,還身強了,體壯了,邁步上樓都不喘息了。更牛的是,夢境世界中某些技能和東西居然可以帶入到現實世界,這下,發啦啦啦。即便是一只弱雞的叢林妖精,那又有什麽要緊呢,徐直笑眯眯的手一劃,給隊友頭頂套上一層綠光……(參考元素英雄無敵4,英雄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是唐雪見肖遙的經典玄幻小說類作品,唐雪見肖遙主要講述了:唐雪見肖遙簡介:主角:唐雪見肖遙站在離婚大廳的門口,唐雪見想到了八年前和肖遙領證結婚的日子。
也是這樣的下雪天,很冷,但心卻是熱的。
不像此時,四肢冰涼,寒氣入骨。
納蘭小說網提供唐雪見肖遙最新章節,唐雪見肖遙全文免費閱讀,唐雪見肖遙無彈窗廣告清爽在線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