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七回,莫讀《紅樓夢》 (3)
硯齋自己寫的。她在另外的批語裏透露,全書最後有《情榜》,上榜的人都有一個考語,賈寶玉的考語是“情不情”,就是這個人物進入了最高層次的精神境界,連無情物他也能去賦予體貼愛憐的感情。“情不情兮奈我何”,就是說我已經進入了這樣的境界,你俗世的那一套又能把我怎麽樣呢?——第二十一回裏還有條頗長也頗怪的批語:“趙香梗先生秋樹根偶譚內,兖州少陵臺有子美詞(祠),為郡守毀為己詞(祠)。先生嘆子美生遭喪亂,奔走無家,孰料千百年後數椽片瓦,猶遭貪吏之毒手,甚矣,才人之厄也。固(因)改公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數句,為少陸(陵)解嘲。少陵遺像太守欺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折克非己祠,旁人有口呼不得,夢歸來兮聞嘆息,白日無光天地黑。安得曠宅千萬官,太守取之不盡生欽(歡)顏,公祠免毀安如山。渎(讀)之感慨悲憤,心常耿耿(梗梗)。”接下去又寫道:“壬午九月,因索書甚急,姑志只于此,非批《石頭記》也。”我認為,絕不是因為脂硯齋要寫下讀另一本書的感想,找不到別的紙,就随便抻過她珍愛的《石頭記》抄本,只當是“借來一用”,她是話裏有話。貪官酷吏連被尊為“詩聖”的杜甫都能毀其祠占來私用,“才人之厄”,真令人痛感“白日無光天地黑”。她是借趙香梗這本筆記裏的這個記載,來影射她自己所遇到的情況。什麽情況?“索書甚急”。誰來索取?她隐去主語,肯定是有難言之隐。那索書的目的何在?恐怕跟那位郡守一樣,是要把才人的祠堂毀掉變成他自己的祠堂,這當然是個比喻,實際上就是要毀掉曹雪芹的真稿,而換成符合“索書甚急”的那個主兒意志的假稿。這條脂批對我們了解曹雪芹八十回後真稿“迷失”及僞續出現的情況,提供了一個可以深思的線索。
各古本第二十二回末尾或者呈現出明顯缺失,或顯露出勉強收拾的痕跡。過去的通行本最後把“朝罷誰攜兩袖煙”那首燈謎詩(謎底更香)算作黛玉的,又多出一首結句為“恩愛夫妻不到冬”的燈謎詩(謎底竹夫人,過去夏天抱着睡覺取涼的有孔竹筒)算作寶釵的。這都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筆原意。更香那首應該是薛寶釵的,黛玉那首曹雪芹沒來得及補入就不幸去世了。
莫忽略:得到與謀求差事的賈氏宗族子弟們
從這一回起,書裏大部分情節都發生在大觀園裏。
這一回回目點明的兩大情節,是《紅樓夢》中流傳最廣的內容之一。但是除了這兩個情節主幹以外,可注意、可體味的地方還有,也不可忽略。榮、寧兩府,窮親戚不少。當然這些窮親戚的經濟狀況也并不完全相同。有的相對小康,有的确實窘迫。外姓的且不說,單說姓賈的。賈雨村自稱跟榮國府賈氏都是東漢賈複的後代,是同譜的,其實血緣上差得很遠。他借住葫蘆廟的時候是個窮儒,後來發跡,跟賈政、賈赦打得火熱,這家夥得另說。真跟榮國府有血緣關系的同姓窮親戚,第十回說到賈璜,但賈璜本人并沒有出場,倒是他妻子璜大奶奶有場重頭戲,看來賈璜經濟上還過得去,但在榮國府仆人茗煙眼裏,他媳婦也不過是“只會打旋磨子”去跟王熙鳳跪着借當頭的窮鬼。這些窮親戚除了有時來求救濟,更多的是希望能從榮國府那裏弄到個差事,較長期較穩定地分到一杯羹。建造大觀園、元妃省親,以及事後元妃命令衆姐妹和寶玉入住大觀園,派生出許多的肥差,衆窮親戚于是紛紛來求職。二十三回寫到幾個同宗親戚,都先後得到了差事。
到家廟管理小沙彌小道士的肥差,被後街上住着的周氏的兒子(第二十四回賈芸舅舅蔔世仁指出是“你們三房裏的老四”)賈芹得到。西廊下五嫂子(按賈琏輩分算)的兒子賈芸,在這回裏盡管還沒謀到差事,但已經透露出來,鳳姐日後會派他負責在大觀園裏補種樹木花草,那也還算個不錯的差事。賈芸在八十回內戲份不少,八十回後也還有戲。賈芹在八十回裏戲份不算太多,但八十回後也一定還會寫到他。除他們兩位,這回裏點到了賈萍,他被派和賈蓉一起,負責在大觀園裏監督工匠磨石镌字——元妃省親巡幸時,那些匾聯及石上的字跡都是臨時性的,元妃或認可或改定之後,才能将其轉換為永久性的存在——這位賈萍,估計這樣提到他,跟第十三回寫秦可卿喪事時列在大名單裏可不一樣,應該是後來會有跟他相關的具體情節出現。這段交代裏又說賈薔要管戲班子的事,不大得便,無法參與監工,賈珍又将賈菖、賈菱喚來監工。有跡象顯示,曹雪芹設計出菖、菱這兩個人物,是要在情節發展當中派用場的。第三回黛玉初進榮國府,說到從小就吃藥,如今還是吃人參養榮丸,于是賈母道:“這正好,我這裏正配丸藥呢。”針對這句話,脂硯齋批道:“為後菖菱伏脈。”菖菱不消說是賈菖賈菱的簡縮,“伏脈”就是說這是一個伏筆,将在後面形成一個情節。那麽,第二十三回特意提到菖、菱被賈珍臨時調用,應該就不是閑文贅筆,而是一次必要的鋪墊。估計菖、菱二位在榮國府裏是長期負責配藥的,而他們的“錯配藥”,将促進黛玉生命的結束。
寶玉和衆姐妹以及李纨賈蘭入住大觀園,分別住進了哪個院落裏呢?請填空:
寶玉住了( ) 黛玉住了( ) 寶釵住了( )迎春住了( ) 探春住了( ) 惜春住了( )李纨帶着賈蘭住了( )
如果你是按1957年人文社的通行本,那麽寶釵住的是蘅蕪院,迎春住的是綴錦樓,探春住的是秋掩書齋,惜春住進的是蓼風軒。如果你按俞平伯點校本和紅學所校注本填,則蘅蕪院要改成蘅蕪苑,秋掩書齋要改成秋爽齋。周彙本對古本上有差異的文字的選擇,跟這幾種本子差別更大。把上面的填空完成,再看看周彙本的相關注解,你有怎樣的看法?
周先生認為,這一回裏還包含着三個大暗示。第一個,是通過賈寶玉的四季即事詩,暗示了八十回後寶玉的悲慘處境。如第一首《春夜即事》中“隔巷蟆聲聽未真”,就暗示他後來锒铛入獄,充當獄中擊柝的更夫,慘不堪言。第二個,是通過黛玉聽曲,聯想到“花落水流紅”等詩句,暗示她最後是沉湖而亡。第三個,是忽然寫到賈赦有病,寶玉必須去請安,暗示賈府之敗從賈赦起始。
總之,《紅樓夢》的內涵是極其豐富的,藝術手法是極其高妙的,僅僅把它的內容概括為“反封建,争取戀愛婚姻自由”是不夠的,僅僅指出它“文筆優美”而不能意會其中微妙的意象、精巧的“伏脈”,也沒有真正解味。
小紅是貫穿全書的重要角色
這三回當中有一回(第二十五回)重點寫榮國府內部的利益沖突。賈環先向寶玉下毒手,緊接着趙姨娘買通馬道婆魇了鳳姐和寶玉,同時讓從天界來到人間活動的和尚道士二仙一齊登場,和尚把通靈寶玉擎在掌上,長嘆一聲道:“青埂峰一別,展眼已過十三載矣!”點明故事發展到這個階段,寶玉是十三歲(因為通靈寶玉是寶玉銜在嘴裏一起落生的)。二仙解救了鳳姐和寶玉,回目裏點出紅樓夢字樣。
盡管這三回裏穿插描寫了很多的事情,但貫穿這三回的,卻是賈芸和小紅這兩個角色。《紅樓夢》裏有很多個愛情故事,不少讀者只去注意寶、黛、釵的三角戀愛,其實賈芸和小紅的愛情故事曹雪芹也是很用力地來寫的。第二十四回和第二十六回的回目裏,芸、紅各暗出一次,小紅明出一次(癡女兒),四句話裏三句屬于他們,正文裏關于他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發揮主觀能動性,互相傳帕定情的描寫所占篇幅不小,刻畫得非常細膩、生動。曹雪芹寫芸、紅自由戀愛,連脂硯齋開頭也不理解,特別是對小紅這個角色,在還沒有看到後面的時候,她曾寫下過“奸邪婢豈是怡紅應答者”的批語,後來她自己又在同一處寫批語糾正:“此系未見抄沒後獄神廟諸事,故有是批。”前一條批語最後注明寫在“己卯冬夜”,後一條批語末尾注明“丁亥夏,畸笏”。這個己卯應該是乾隆二十四年(公歷1759年),那一年曹雪芹肯定還活着;這個丁亥則應是乾隆三十二年,公歷1767年,曹雪芹已經去世三四年了(曹雪芹究竟是壬午年還是癸未年除夕去世的,紅學界有争論,周汝昌先生考證出是癸未年除夕,則公歷已在1764年)。己卯年冬天的時候脂硯齋在沒看到後面寫出的文字時對小紅這個形象的塑造産生了錯誤理解,到丁亥年夏天她重翻曹雪芹遺稿,看到這裏立刻在書眉(書頁上方空白處)寫下更正。這個現象說明了好幾個問題:
一、曹雪芹對全書的總體構思,以及對人物形象的宏觀把握,連跟他那麽親密的合作者,在只看到一部分書稿的情況下,也難以馬上理解。估計對小紅的總體構想,曹雪芹是故意不事先向脂硯齋講明的,這一方面可能是曹雪芹自己也還有個來回調整思路的過程,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為了讓脂硯齋看到後面,享受恍然大悟的審美樂趣。如果什麽都事先跟脂硯齋說個底兒透,脂硯齋寫起批語來會少卻許多興致,必須讓脂硯齋跟鄭和駕船下西洋似的,能因為不斷地發現“新大陸”而驚呼。
二、兩條批語之間明顯的前後呼應、更正的話語關系,說明脂硯齋和畸笏叟就是同一個人。查所有現存古本的批語,自壬午年畸笏叟的署名出現後,就再沒有署名脂硯齋并注明那以後年代字樣的批語了,這也就更說明畸笏叟就是年紀漸老(特別是心理年齡漸老)的脂硯齋的一個新署名。
Advertisement
三、“草蛇灰線,伏延千裏”确實是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最重要的藝術手法,似乎無意随手,信筆拈來,實際上卻都是嘔心瀝血的伏筆設計。賈芸認寶玉為幹爹,鳳姐要收小紅為幹女兒(在弄明白錯了輩分後才作罷),這樣的情節設計都是伏筆。在這三回以及整個八十回書裏,寶玉何等尊貴,鳳姐何等威風,但到了八十回後的獄神廟一回裏,當年在他們面前那麽卑微、那麽屈從的芸、紅,卻以救助者的身份出現在他們面前,給他們以甘露般的慰藉。世道詭谲,人性深奧,通過這樣具有穿透力的構思,定會表達得淋漓盡致。只可惜我們看不到那幾回具有震撼性的文字了。
我一再強調,不應該把高鹗的續書跟曹雪芹的《紅樓夢》混為一談。現在還有人說“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是經典”,通行本的《紅樓夢》還非要把高鹗的名字跟曹雪芹的名字并列,《語文新課标必讀叢書》的《紅樓夢》前八十回以俞平伯點校本為底本,俞本原來只有八十回,卻也偏要把高鹗的四十回加上去,封面上也還是印“曹雪芹 高鹗著”。現在且不說別的,高鹗把賈芸這個形象歪曲到什麽程度了啊?真是駭人聽聞!他竟把賈芸寫成是迫害巧姐兒的“奸兄”!小紅呢,一個前面兩次上回目的重要角色,竟被他寫丢了。倒也交代她嫁給了賈芸,但賈芸既然是“奸兄”,她也就成為“奸嫂”了!程高本如此荼毒芸、紅,也就是亵渎曹雪芹和前八十回《紅樓夢》,就算他們确實不是別有用心,只是根本不理解曹雪芹的構思,胡亂續寫,那高續的四十回,怎麽能跟曹雪芹的文字死粘在一起呢?怎麽能稱為經典呢?總有人說加上高鹗續書的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完整”,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有人非要給那斷臂的維納斯雕像續全手臂,宣稱只有那樣的“完整”才好,才是“經典”,你會怎麽想呢?那續上的手臂有資格跟那殘缺的古雕一起稱“經典”嗎?
第二十四回醉金剛倪二上了回目。曹雪芹通過賈芸,把讀者的視野引出了貴族府第之外,呈現了一派市井風情。這種輻射式的寫法是非常高明的。曹雪芹寫作《紅樓夢》,是邊緣生存中的邊緣寫作,而《紅樓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為邊緣人樹碑立傳的。那是個封建時代,是個男權社會,婦女,特別是未出嫁的閨中少女,是整個處在社會邊緣狀态,誰會去肯定她們的生命價值?而《紅樓夢》宣布她們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那些為官作宰的更是須眉濁物。在對青春女性的刻畫中,曹雪芹對相對于太太小姐是邊緣存在的丫頭們,又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刻畫出了許多令人珍惜的脆弱生命的光彩與尊嚴。對書中的男子也是一樣,他的愛惜與尊重,總是往邊緣人物上傾斜。實際上賈寶玉就是一個邊緣人物,他雖然位居封建貴族家庭的中心,但他從思想上、立場上、情感上、行為上,自覺地“離心”。第十五回裏寫到在給秦可卿送殡的路途上,他随鳳姐到一處農莊小憩,偶遇村姑二丫頭,大開眼界,大覺新鮮,離開時坐在車上,看見二丫頭抱着她的小兄弟,同着幾個小女孩說笑而來,他是什麽反應呢?曹雪芹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寶玉恨不得下車跟了他去。”(那時候還沒有“她”字,“她”字是上世紀初提倡白話文的劉半農先生發明的,年輕的讀者應該知道,在引用《紅樓夢》原文時,即使指女性也不會有“她”字;那時候也沒有“的”“地”“得”用法的規定,因此對引文請不要以今天的語法規範來衡量。)這是什麽樣的心理?就是不願意留在主流社會、向往邊緣社會的心理。當然,真要脫離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主流,賈寶玉是有那個心無那個力的,這個局限性,我們應該理解和諒解。在第二十六回後面,脂硯齋有這樣的回後批:“前回倪二、紫英、湘蓮、玉菡四樣俠文,皆得傳真寫照之筆,惜衛若蘭射圃文字,迷失無稿。嘆嘆!”倪二在第二十四回出現,在市井人物裏,他那樣的潑皮無賴是一種不規範的邊緣人物,或者說是一種“社會填充物”;馮紫英在這一回裏正面出場,我在前面講座詳盡分析過,這是一個非政治主流、反政治主流的政治邊緣人物;柳湘蓮和蔣玉菡将在下面若幹回才正式出場,一個是破落世家的飄零子弟,當然是邊緣人,一個雖然是兩個王爺争奪的處于社會中心的優伶,但他自覺地成為了躲避權勢的邊緣人。倪、紫、蓮、菡明明是社會邊緣人,曹雪芹對他們下筆卻充溢着愛意,脂硯齋更幹脆把他們歸納為“紅樓四俠”,并且贊揚曹雪芹寫得非常真實,非常生動。這裏面請特別注意倪二。在八十回的故事裏,倪二的生存空間離賈芸那樣的小市民近,而與紫、蓮、菡的活動空間完全不搭界,後三者畢竟還是屬于上層社會圈子裏的人。但脂硯齋卻将倪與後三位并列,可見在八十回後的故事裏,倪将與他們合流,這樣一些原來差異不小甚至很大的社會邊緣人,在共同的反主流意識下,整合為一股力量,去沖擊主流政治,結果是失敗了,并牽連到賈寶玉,構成一個大悲劇。但因為他們“尚義俠”,所以,關于他們的那部分故事不會是悲哀的氣氛,而應該是表現出一種悲壯的氣概。
為什麽脂硯齋在這條批語裏說完“紅樓四俠”後,緊接着說到衛若蘭呢?衛若蘭這個名字此前只出現在第十四回來給秦可卿送殡的賓客名單末尾。沒讀到後頭,誰會想到曹雪芹列那個名單也是一個伏筆呢?這個衛若蘭在八十回後有重頭戲,他要“射圃”,曹雪芹已經完成了那個章回,但後來被“借閱者迷失”。脂硯齋為什麽在這個地方嘆息這部分文稿的迷失?你仔細對比此前的通行本與周彙本,就會發現第二十六回寫到馮紫英來到薛蟠書房講起他随父親去獵場打圍,“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日初六才回來”,接下去寫寶玉的話,通行本上全印的是:“怪道前初三、四兒,我在沈世兄家會席,沒見你呢。”周彙本卻印的是:“怪道前初三、四兒,我在囗囗囗囗會席,沒見你呢。”周彙本為什麽這麽印?有根據嗎?有的。俄羅斯聖彼得堡藏本上,就分明留下了這麽四個字的空檔。可見它所依據的母本上就缺這四個字,也可推想“沈世兄家”四個字,是某位抄書的人覺得缺了字不好,在并沒有根據的情況下給補上的,其他抄本又根據這個補筆來抄,就這麽讓一位“沈世兄”流傳到了今天。我覺得俄藏本上不會無緣無故留下這四個字空檔的。這四個缺失的字,很可能就是“衛若蘭家”,可能是傳抄過程裏被磨損掉了,否則脂硯齋在這條批語裏不會提到“衛若蘭射圃”。
高鹗續書,一般人認為寫得最好的部分,就是賈母抛棄林黛玉、鳳姐設計“調包計”和林黛玉“焚稿斷癡情”。高鹗有寫續書的自由,但這并不等于說他續的書流傳了這麽久,我們就必須得承認他寫的符合前八十回的故事邏輯。實際上,細讀第二十五回前面的一段情節,就會發現高鹗寫鳳姐毒設“調包計”,是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的。這段情節寫的是黛玉到了怡紅院,大家議論鳳姐分送大家的暹邏國貢茶的味道,黛玉和鳳姐言語間有一點小小的摩擦,鳳姐笑着脫口而出:“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麽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黛玉當然臉上擱不住,就說鳳姐是“貧嘴賤舌讨人厭惡”,鳳姐則幹脆指着寶玉道:“你瞧瞧是人物兒門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模樣兒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點兒還玷污了誰呢?”脂硯齋是把曹雪芹所寫的關于寶玉、黛玉的那部分故事讀完了的,她在這個地方寫了條批語:“二玉事在賈府上下諸人,即看書人、批書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書中常常每每道及,豈其不然。嘆嘆!”她的意思只是說二玉有情人竟成不了眷屬,包括鳳姐在內幾乎所有的人都以為到頭來他們會結為夫妻,但作者已經寫出的結局卻是相反的,因而為之嘆息。如果那原因是鳳姐後來搞了“調包計”,她在這個地方不會不針對鳳姐做出評論。
六足龜·四月二十六·五月初三
有細心的讀者可能會問:在第二十三回裏,周彙本從古本的異文裏,對薛寶釵入住大觀園的處所,取“蘅蕪苑”的寫法,那為什麽第二十六回的回目,卻是“蘅蕪院設言傳蜜意”呢?這是因為在所存的古本裏,這回都是這樣的寫法。周彙本雖然對什麽是曹雪芹的原筆原意有自己的辨析,但前提是尊重古本的現狀,不去“徑改”。那麽,對第二十七回的回目,周彙本一方面照錄,一方面把自己的看法告訴讀者:“‘楊妃’‘飛燕’字樣甚俗,不可無疑。‘藤花榭本’‘飛燕’二字空白,必非無故,此等文筆,恐非出芹手。”“藤花榭本”是清朝嘉慶、道光年間的一種刻本,它雖然把高鹗的續書一并刻印,是個一百二十回的本子,但刻印者見到第二十七回的回目,也能存疑。因為用“楊妃”形容寶釵,從正文裏還能找到根據;用“飛燕”形容黛玉,正文裏既無依據,而且黛玉除了體瘦身輕外,實在與以舞邀寵的“飛燕”(漢成帝的皇後)再沒有任何契合點。
畢竟我們現在看到的古本,都不是曹雪芹的親筆原稿,批語也不是脂硯齋的筆跡,全是經他人之手抄錄的(紅學界稱之為“過錄”),飽經時代滄桑、歲月磨洗,都有殘缺,兼有描改。雖然彌足珍貴,卻也不能不對某些地方存疑。我曾在一次訪談裏說,對于《紅樓夢》,我采取文本細讀的研究方式,有時候連一個标點符號都摳得很細。有人就指出,說古本《紅樓夢》根本就沒有标點符號,你怎麽這樣講話?上世紀白話文推行以前,中國的文章是沒有新式标點符號的,我們現在習用的标點符號,是随着白話文的推行,而逐漸演變成這個樣子的。那以前讀文章,因為文章上的字連成一片,讀者是需要根據文意斷句的。斷句也就是一句塗一個墨點或畫一個圓圈,很簡單的辦法。那以前的中國書都用繁體字,豎寫,從右往左翻篇兒。現在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印的書雖然使用了新式标點符號,但也基本上是繁體字豎排,近幾年來,才有雖然字是繁體卻橫排出版的做法。比如我的兩本《揭秘〈紅樓夢〉》,2006年在臺灣出版,就是繁體字橫排本。這些情況,是要特別對一些不大知道中國文字書寫、印刷、出版流變的年輕人說明的。那麽,我說對《紅樓夢》的文本摳得很細,連一個标點符號也不放過,指的就是這樣兩層意思:一,對古本上原文的斷句,如何斷,要細摳;二,斷了句,如何使用新式标點符號将其意思表達準确,更值得細摳。這關系到如何确定曹雪芹的原筆原意。要向廣大普通讀者提供一個通行的《紅樓夢》版本,這項工作的意義更是格外重大。周彙本的優點在于,除了對古本的文字細摳外,對如何斷句及如何加新式标點符號,也摳得很細。為了盡可能複原,或至少是接近曹雪芹的原筆原意,這樣細摳是必要的。
第二十八回,賈寶玉向大家謅了一個丸藥方子,配這付藥要用什麽東西,有這樣一段文字進行開列:頭胎紫河車人形帶葉參三百六十兩不足龜大何首烏千年松根茯苓膽
究竟說的是幾樣東西、什麽東西呢?各通行本的斷句(加标點符號)差別很大,還有文字上的出入:
——1957年10月第1版的人文社通行本上是五樣東西:頭胎紫河車,人形帶葉參,三百六十兩不足,龜,大何首烏,千年松根茯苓膽。
——俞平伯點校本(《語文新課标必讀叢書》版)上則是四樣東西:頭胎紫河車,人形帶葉參,三百六十兩還不夠。龜大的何首烏,千年松根茯苓膽。——1982年紅學所校注本上也是四樣東西:頭胎紫河車,人形帶葉參——三百六十兩不足——龜大何首烏,千年松根茯苓膽。
我曾撰文探讨這一問題,我的斷句是:
頭胎紫河車,人形帶葉參,三百六十兩不足龜,大何首烏,千年松根茯苓膽。
周彙本則經過仔細研究後,選取了這樣的斷句:
頭胎紫河車,人形帶葉參三百六十兩,六足龜,大何首烏,千年松根茯苓膽。
落實為這五樣東西。其實,前後兩樣東西,各本理解都一致,關鍵是當中“人形帶葉參三百六十兩不足龜大何首烏”如何斷句。
現在我贊同周彙本的斷句。“龜大何首烏”是說不通的。大家都知道龜的大小不一,小的只有指甲蓋那麽大,大的則比臉盆還大,“龜大”構不成一個量度,也構不成個形容詞。周彙本指出,在大家熟悉的通行本裏,“不足龜”的“不”,細查古本,是草書“六”的訛抄,更重要的是,在《大明會典》上有“暹邏國獻六足龜”的明确記載。一般龜都是四足,六足龜是一種珍奇的東西,所以會成為貢品,而寶玉為了誇大配制那丸藥的難度,說的應該就是六足龜。如此“細摳标點符號”,難道是不必要的嗎?為了準确理解我們民族經典的內容,我認為只能這樣細摳。
這兩回裏,有兩個日子特別值得注意。
第一個日子是四月二十六日。書裏交代是芒種節,而且“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周汝昌先生指出,其實這個日子就是賈寶玉的生日。第二十七回裏探春說到做鞋送給寶玉,那個時代那種家庭,妹妹給哥哥的最常見的壽禮就是自己親手做的鞋;第二十八回馮紫英請寶玉赴宴,跟随寶玉的小厮裏忽然出現雙瑞、雙壽,這兩個小厮在前面和後面都再不出現,可見是暗示寶玉去赴壽宴。當然這兩回裏沒有大寫寶玉過生日,到六十三回才大寫特寫,但六十三回也沒有明确寫出他的生日是四月二十六日。統觀八十回書,許多人物的生日都是寫明日期的,不明确日期,像第十六回寫賈政的生日,那可能是有所避忌(恰是宣布雍正突然薨逝、弘歷匆忙繼位的日子),但是,寶玉的這個生日,有什麽好避忌的呢?
按周汝昌先生的觀點,賈寶玉的原型就是曹雪芹,而經他考證,曹雪芹的生日就在雍正二年(公歷1724年)閏四月的二十六日,那一天剛好是芒種節。曹雪芹從小就習慣把芒種節當作自己的生日。但是,并不是每年的芒種節都碰上四月二十六日。曹雪芹十三歲的時候,正逢乾隆元年(公歷1736年),那一年的四月二十六日,碰巧又是一個芒種節,他當然非常高興。他寫的《紅樓夢》裏,第二十七回的年代背景,就是乾隆元年。書裏的賈寶玉,他也設計成那時十三歲(第二十五回癞頭和尚說通靈寶玉下凡十三載可證)。但是,如果細究,他是生在閏四月,乾隆元年并沒有閏四月,乾隆二年也沒有,因此,他就沒有在書裏明寫寶玉的生日。第二十七、二十八回沒寫,到第六十三回大寫“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也沒點出日子,這既是使用煙雲模糊法的藝術技巧,也可能是他覺得坐實來寫(交代閏月)太費唇舌。
第二個日子,是五月初三。早在第二十六回,就點明薛蟠的生日是五月初三。第二十六回的故事在四月二十六日之前。薛蟠用謊話把寶玉騙出大觀園,告訴他得到非常出色的四樣東西:藕、瓜、魚、豬,請他去品嘗。寶玉就去了薛蟠書房。其實那天離薛蟠的生日還早。就在那個場合,忽然風風火火地來了馮紫英,提到跟他父親神武将軍去了潢海鐵網山。這個地點跟“義忠親王老千歲”有關系,我在前面講座告訴過大家,這實際是寫忠于“義忠親王老千歲”的馮紫英父子及其“月”派政治勢力,去預先踏勘針對“當今”的“舉事”地點,有深意存焉。馮紫英說他很忙,坐都坐不住,站着喝的酒。那他為什麽非來一趟?藕、瓜、魚、豬,其實都是祭品,祭完了當然也可以吃掉一部分,那麽,他們是在暗地裏祭奠誰?第二十八回末尾,襲人向寶玉報告:“昨兒貴妃差了夏太監出來,送了一百二十兩銀子,叫在清虛觀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端午節前的初一到初三,當然是五月的初一到初三。元妃為什麽命令家人替她在這個日子裏打醮?絕不是為了薛蟠的生日來做這件事的吧?我在前面講的關于賈元春之謎的部分,詳細讨論了這個問題。說過的盡量不重複,簡言之,我認為賈元春原型一度在康熙朝廢太子身邊,康熙的幾十個兒子裏,只有廢太子一個人是五月初三落生的,廢太子是“義忠親王老千歲”的原型,元春命令在五月初一到初三到清虛觀打三天“平安醮”,實際就是為了為“義忠親王老千歲”的亡魂祈求在陰間能夠“平安”,當然更是為了讓她自己能夠跨過心裏的一個坎兒——畢竟是她告發了秦可卿,她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也讓自己能夠不受報複,安享太平。那麽,第二十六回裏薛蟠提前以上好的藕、瓜、魚、豬所祭奠的,也應該是跟他生于同一天的“義忠親王老千歲”。為什麽要提前?他總不能在自己生日的正日子那天做這件事吧?而忠于“義忠親王老千歲”的馮紫英百忙中趕來,并說了那些話,也就一點兒不奇怪了。第二十九回寫清虛觀打醮的情況,有一筆特意寫到:“馮紫英家聽見賈母在廟裏打醮,連忙預備了豬羊香供茶食之類的東西送禮來。”為什麽偏偏是馮紫英家帶頭來“湊熱鬧”?難道又是随便那麽一寫的廢文贅筆嗎?
四月二十六日是遮天大王聖誕
第二十七回裏強調了四月二十六日是個特殊的日子,第二十九回裏,這個日子又被提了出來。賈母帶着一大家子人去往清虛觀打醮,清虛觀的張道士見到賈母以後,有這樣的話:“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這裏做遮天大王聖誕,人也來的少,東西
同類推薦

帝少強寵:國民校霸是女生
“美人兒?你為什麽突然脫衣服!”
“為了睡覺。”
“為什麽摟着我!?”
“為了睡覺。”
等等,米亞一高校霸兼校草的堂堂簡少終于覺得哪裏不對。
“美美美、美人兒……我我我、我其實是女的!”
“沒關系。”美人兒邪魅一笑:“我是男的~!”
楚楚可憐的美人兒搖身一變,竟是比她級別更高的扮豬吃虎的堂堂帝少!
女扮男裝,男女通吃,撩妹級別滿分的簡少爺終于一日栽了跟頭,而且這個跟頭……可栽大了!

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
伴随着魂導科技的進步,鬥羅大陸上的人類征服了海洋,又發現了兩片大陸。魂獸也随着人類魂師的獵殺無度走向滅亡,沉睡無數年的魂獸之王在星鬥大森林最後的淨土蘇醒,它要帶領僅存的族人,向人類複仇!唐舞麟立志要成為一名強大的魂師,可當武魂覺醒時,蘇醒的,卻是……曠世之才,龍王之争,我們的龍王傳說,将由此開始。
小說關鍵詞: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無彈窗,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