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6)
糧食,到鎮上買些糠皮回來拌豬草就成。等到地裏小麥熟了,咱們的一年口糧估計也夠了。”原本黃豆是沒收多少,但是賈志春算了算地裏的麥子,麥苗現在長得不錯,估計不會欠收。
而且,開了春,摸魚、上山都是賈志春最靈泛的時候。
香秀想想也是,也就同意了。但是村上的母豬少,一般都是去鎮上抓小豬。所以這事兒也不着急,至少要等到鎮上開集了之後。
☆、第 18 章
? 二奶奶要跟着賈志春和香秀一起守歲,自然是不回去睡覺了,香秀把家裏新做好的被子拿出來曬曬,也去去潮氣,給二奶奶在竹榻上鋪上了。
到下午的時候,田氏果真拎着一籃子雞蛋來看香秀。
“香秀有了身子,好好補補!自家老母雞生的蛋,好着呢!”
香秀十分不好意思,倒是賈志春大大方方的接了。人情麽,有來有往才有了人情。
賈家的長輩葬在後山的山頭上,香秀第一次正式拜見公公婆婆,拎了香燭元寶,跟賈志春上山去。
賈家的人丁是真的不旺,從賈志春的祖爺爺起,如今數數也不過一二十個墳頭。志春的爹娘埋在最邊上,是兩個相對來說比較新的墳頭。賈志春吸了吸鼻子,把墳頭的茅草都拔了,把墳頭的土壘了壘,帶着香秀一個個的磕頭。
“這是祖爺爺,祖奶奶這是太爺爺太奶奶這是爺爺奶奶這是二爺爺這是大伯”
賈志春領着香秀一個一個的磕頭,化了紙散成灰,被風吹走了。
一年到頭,最重要的就是最後的年夜飯。香秀跟賈志春吃過午飯就忙活開了,魚是賈志春早上鑿冰去河裏撈的,一尺二的鲫魚,撈出來的時候凍得夠嗆。家裏的豬肉是現成的,香秀挑了塊出來紅燒。前幾天在鎮上換好的豆腐,切成小塊,放到油鍋裏煎的噴香,撒上香菜。
天還沒黑,外面的鞭炮聲就開始此起彼伏,小孩子們也早早的撒丫子回家了。有魚有肉,貼上了請村裏胡秀才寫的春聯,才算是過了年。年夜飯前的重頭戲是要包餃子,剁好的白菜豬肉餡兒都拌好,等到天黑,油燈點起來,竈下的火燒的旺旺的,一家人圍在竈邊包水餃。
香秀過年一向是燒火的料,包水餃倒是手生。二奶奶手把手的教,“你包的水餃一準兒漏湯,跟我慢慢學!”二奶奶兩只手輕輕一捏,就是一個餃子,像個大肚的小船兒,一個個白白淨淨的。反觀香秀的餃子,一個個的破了皮,漏了餡兒,還有的全都躺倒在案板上。
第一鍋水開了,水餃下鍋,賈志春拎了炮竹去外面放了,算是開始團年了。
Advertisement
第一鍋水餃撈出來吃了,竈下的火不能停,鍋裏的水一直滾着,第二鍋餃子下鍋等到案板上的餃子都下了鍋,香秀拿了一早準備好的草墊子,把水餃撈出來,一個個的擺好,放到屋檐下凍上。這是大年初一的水餃,要先下鍋,煮熟了,晾好了,第二天或蒸或煎。剩下三人交子之時的水餃,別的都凍好。
三人聊天撐到外面子時,下了睡覺吃過了,才昏昏沉沉的睡了。
第二天,天未亮,香秀就被賈志春喊起來。大年初一是年頭,村裏的人多是淩晨就要放鞭炮、吃餃子,等到天亮了,就要開始家家戶戶拜年了。
賈家沒什麽長輩,香秀跟賈志春吃了水餃,給二奶奶磕頭拜年。
賈志春擔心香秀沒睡好,讓她去榻上跟二奶奶眯一會兒。
“大姐!大姐!”小中風風火火的沖進來,拱手抱拳,給賈志春拜年,“大姐夫新年好,恭喜發財!”
“二奶奶新年好,恭喜發財!”
二奶奶從懷裏摸出一個紅包,小中連忙笑嘻嘻的收了。
“大姐新年好,恭喜發財!大姑二姑要來,爹娘讓大姐跟大姐夫去吃午飯。還有二奶奶,爹娘特意交代了。你們要早些來啊!”
小中說完就跑了,大年初一,小孩子家家戶戶去拜年,長輩們多多少少會給點紅包。何家是村裏的大姓,姓何的拐彎抹角都有些關系,小中着急去拜年拿紅包呢。
大姑是何老三的親妹妹何如琴,嫁到隔壁村陳家去了,二姑何如書嫁到鎮上,每年大年初一到何老三家拜年。香秀跟賈志春早早的帶着二奶奶過去了,說是吃午飯,總歸要早些過去幫忙。
賈志春把年前買的準備去拜年的點心帶上,香秀想了想,拿下來兩盒,只帶了兩盒去。
“哇——”
香秀跟賈志春還沒進院子,就聽到哭聲。
院子裏,香草俏臉通紅,何如琴的小兒子陳達死死的抱着她的腿,一把鼻涕一把淚,“三姐姐壞,我娘說了,拜年了就要給紅包!三姐姐壞,三姐姐不給紅包,哇——”
香秀皺了皺眉,擡眼看,何如琴磕着瓜子,瓜子皮兒已經落了一地,“我說香草,你小表弟真是稀罕你。平時別人經過他睬都不睬的,難得他黏着你。年前我還見你娘在鋪子裏賣了好些帕子,不用說,肯定是你繡的。你那繡活兒,咱們村裏甚至咱們鎮上都是數一數二的,你就手指縫裏漏一些,好歹你小表弟跟你拜年呢!”
“小中,快去給大姑拜年,大姑可是闊太太,家裏五十畝水田,那糧食吃三年都吃不完呢!”香梅杏眼圓瞪,眼珠子一轉,就推了小中出去。
“大姑新年好,恭喜發財!”小中嘿嘿的笑,沖着何如琴伸出了手。
何如琴笑眯眯的,摸出來一個紅包,塞給小中,“小中越來越乖啦!”
小中拆了紅包,眼珠子差點掉下來,一個大錢!
“切,小氣鬼!”小中撇撇嘴,把那一個大錢塞回紅包裏,給了香草,“三姐,三姐,給你紅包!”
☆、未完待續
? 香草明白過來,直接把那紅包給了陳達,陳達才哭哭啼啼的收了手。
香秀看的嘆氣,推開門,“大姑,新年好!”
賈志春也跟在香秀後面打了招呼,成親的時候沒有辦酒,但是香秀家的親戚賈志春大多也是認識的,何如琴出嫁的時候,賈志春還曾到何家來撿過沒燃盡的鞭炮玩。
大姑瞥了一眼賈志春,“香秀,這就是你男人了?你說你嫁給誰不好,偏偏要嫁給賈志春個破落戶。大姑給你找的陳二狗,家裏十來畝的地,你進門就吃香的喝辣的,哪裏不好了??????”
“你就少說兩句吧,要真的是嫁給了陳二狗,你以後也不用進何家的門了!”
二姑何如書站在門口,一臉怒氣的看着大姐何如琴。
何老三生的子女多,但是家裏的地少,日子過得緊巴巴。陳二狗給陳三柱送了一畝好水田,何如琴就給陳二狗出主意,把自家的親侄女賣了。要不是賈家送了一畝好水田來,何香秀現在說不得已經成了墳上的一缽土。
這些事兒何老三不知道,但是不代表何如書不知道。何如書嫁到鎮上的豆腐房,日子雖然好過,但是家裏還有個婆婆,也不好時時盯着娘家,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給娘家送些厚禮。
豆腐坊開在鎮上,十裏八村的八卦都能聽着。何老三家的事情傳到鎮上的時候,香秀已經嫁給賈志春了,何如書才松了口氣。
“我怎麽就不能??????”
“何如琴,你好自為之!”
何如琴要争辯什麽,到底心虛,不得不在妹妹怒目裏安靜下來。事情已經過去,何如書也不會真的把這件事兒的始末告訴何老三,何老三是個不會拐彎兒的人,再說了,香秀的親事上,何老三也有不對的地方。這件事情就這麽含糊過去最好。
“一晃眼,志春都娶媳婦了!”
賈志春道了聲二姑好,何如書比何如琴會做人,長輩見小輩,立馬一個紅包塞過去。“成親的時候我們也沒回來,這是見面禮。”
香秀幫着賈志春收了,謝過了二姑。頭一回回娘家過年,提着的糕點給爹娘送上,幾個弟弟妹妹,表弟表妹,有一個算一個,香秀都送上了紅包。過年麽,兩三文的紅包,不過是給幾個孩子高興一下。小中順子陳達幾個,一個個的要了紅包,撒丫子就出去玩了。
陳達跟在順子後面,早就忘了剛剛哭哭啼啼鬧的那一場,磨着香草,“三姐姐,中午我要炖雞蛋。”
香草對這麽個沒脾性的孩子也沒法子,只點頭應是。
賈志春幫着二姑夫王大志拎東西,棉布小米之類的,滿滿當當堆了兩竹筐。
“哪帶這麽多東西!”
何老三責怪何如書。每回何如書回家的時候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娘家帶東西,何如書上面還有個婆婆,雖然豆腐坊的出息不錯,日子卻沒有何如琴自在。過了門這麽多年的媳婦,往娘家帶這麽多東西,婆家總歸會有些說法。
“大哥,你就別擔心了。大志心裏清楚着呢,咱們是親兄妹,咱們不相互幫襯着點,誰來幫襯!如今香秀嫁人了,家裏的活計堆你一人身上了,該歇歇的時候就要歇歇。我聽大中掌櫃的說了,這孩子聽話懂事,以後準能立戶撐家,你也能松口氣了。”
何如書對這個大哥是心疼的,何老三連生了三個女娃子才生出了兒子。何家的條件也不好,養五個娃娃,對何老三兩口子來說,确實太難了。
好不容易香秀長大了,能扛能挑,下地打柴都是一把好手,何老三在何如書面前嘆過多少回,可惜香秀不是個男娃子。不是男娃子就不能頂門立戶,家裏就缺這樣的男娃子。要是香秀是個男娃子,何老三家的門戶也算是撐起來了,如今還要再等幾年。
“咱家志春農忙的時候都來幫忙,不比香秀沒出門的時候忙多少!”何老三背着手,呵呵笑了兩聲。一個女婿半個兒,這半個兒還聽話,懂的孝敬,那就更妙了。
賈志春眼裏手裏都是活兒,搬完了牛車的東西,又順手把何如琴嗑瓜子落了一地的瓜子兒皮掃了。
正說着,小中扶着小腳的二奶奶進了院子,後面跟着陳達跟順子。
小中在村裏的路上遇到的二奶奶,正一拐一拐的往家走。小中就趕緊扶了送回來,“爹!二奶奶來啦!”
二奶奶是長輩,何老三、何家姐妹都要叫聲二大娘,迎進了堂屋裏。幾個孩子才散了,何如書不用問,就知道幾個孩子肯定收了賈二奶奶的紅包了。
“二大娘身子還硬朗?”何如書觑着賈二奶奶的神色,雖然雞皮鶴發,但是臉色紅潤,身子骨看起來還算硬朗。
“還成!怎麽也能等着見了兩口的小娃娃,我才閉眼呢!”賈二奶奶這個年紀,活的就是精氣神兒,有精神多活個兩年,要是精神蔫兒了,那就離棺材不遠了。
“哪能呢,還得見着我兒子娶媳婦呢!”賈志春給二奶奶泡了杯熱茶,給她端在手上暖暖身子。年紀大了,火氣就沒這麽旺了,二奶奶平時在家得靠着爐火。
賈二奶奶聽了笑得合不攏嘴,“我還見你兒子娶媳婦兒呢,那我不成老妖怪了,要成精了!”
“克死一家人,可不是要成精了!”
何如琴小聲嘀咕一句,堂屋裏頓時氣氛一僵。
賈二奶奶命硬,克死了公婆、丈夫、兒子,這件事情是多年前的大新聞。但是這些年二奶奶活得規規矩矩,誰家有什麽事兒,二奶奶都熱心幫忙,還獨自養大了隔房的侄孫子賈志春,大家對二奶奶奶就只剩下敬畏了。
說起來,何如琴何如書能嫁得好,還是跟二奶奶學了一手好女紅的緣故。
何如琴如今說這話,真是戳賈二奶奶的心窩子了。
賈二奶奶還是笑眯眯的,也不知道聽沒聽見。賈志春的臉色卻變黑了。
“志春說得對,二大娘身子硬朗呢!大姐,你陪我去廚房看看!”何如書打着哈哈,扯了何如琴出去。何如琴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乖乖的跟何如書出去。“你說我要說你什麽好?你能不能摸着良心說話,二大娘哪裏對不住你了,你非要戳她心窩子?”
賈二奶奶青年喪夫,中年喪子,一夜白頭。要不是因為有賈志春在,賈二奶奶說得不直接就追了賈家二爺爺去了。
“我也不是故意的!”
“大過年的,你就是要找不自在!”何如書忍着氣,畢竟是大年初一,姐妹倆也不能鬧起來。
☆、第 20 章改
? 大年初一吃餃子,香秀娘一鍋燒熱水準備煮餃子,一鍋炒菜,忙的熱火朝天。年前炸好的丸子藕餅都拿出來燴一燴出鍋,年前分的一塊野豬肉也沒舍得吃,這個時候炖了,倒也香噴噴的。
“年糕裏多放些糖,不然不好吃!”
何如琴看香秀娘抖着糖罐子很不滿意,直接按住了她的手,撒了小半罐兒。“油炸年糕,就是要糖多才好吃。好不容易過年,做個菜,還舍不得放糖!”何如琴說着撇撇嘴,拍了拍手,倚着門框嗑瓜子。
香秀娘心疼的直皺眉,年前這一罐子糖得用一年,這半罐子下去,可不得心疼。但是,香秀娘進門兒起就知道要讓着幾個小姑子,平時遇到什麽事兒,就算心上不大快活,也從來不說。
何如琴又是個跋扈的,香秀娘從來不幹跟她對着幹。
何如書白了何如琴一眼,大姐何如琴就是這麽個占便宜的性子。要是何如琴自己炒年糕,恐怕連油的舍不得放,更別說放這麽多糖了。何如書笑吟吟進了廚房,把香秀扯起來,“快起來,二姑燒火,你歇着吧。有了身子的人,可得當心了。”說着給香秀屁股底下墊了個小板凳,“就靠着些,這邊暖和。”
“謝謝二姑!”
香秀不怎麽喜歡大姑,大姑心眼兒多,而且老欺負娘,嫁了人之後更是一毛不拔,還喜歡到娘家順東西,香秀姐妹幾個是把大姑當成瘟神一樣的存在的。但是二姑何如琴不一樣,要說心眼兒,二姑的心眼兒比大姑還多。可是二姑跟大姑不一樣,二姑對家裏很照顧,下面幾個弟弟妹妹都很喜歡這個大方溫柔的二姑。但是,香秀知道二姑當初可是在奶奶面前給娘下了不少絆子,心裏對二姑也是敬而遠之的。
何如書瞥了一眼香秀,心裏有些不舒服。何如書自認為是個惦記娘家的,逢年過節從來不少往娘家送東西,就算親娘走了也不例外,哥哥嫂子這幾年也收了不少東西。每次回娘家,幾個侄子侄女也十分熱情,只是這個大侄女兒總是淡淡的。
何如書念想只在心裏轉了一下,立馬就想起來香秀種的黃豆。畢竟是娘家侄女,現在日子過得不好,能幫一把就幫一把。“香秀,聽說你去年全種的黃豆?”
“嗯!那地兒靠着河邊,種不了別的,就種了點黃豆。”
“種黃豆也好,咱家的豆腐坊可是收黃豆呢!下回啊,你讓志春送到咱家豆腐坊去,肯定比糧行給的價錢高。要不然,你讓賈志春帶了豆子去家裏豆腐坊換豆腐。董家村那裏就有人每天拿一板豆腐,走街串巷的賣,要麽豆子換豆腐,要麽花大錢買豆腐,走兩個村子,一板豆腐差不多就賣光了!”
香秀一聽來了精神。
村裏每家都會在田埂邊種點豆子,豆子除了賣掉換糧食,對于家裏有糧食的人家來說,種的豆子都是用來換豆腐的。豆腐青菜,小蔥拌豆腐,醬油拌豆腐,豆腐飯什麽的都是常見的農家菜。但是不是每家都有空每天去鎮上買豆腐,只能偶爾去趕集的時候,換幾塊豆腐回來,冬天還好,春夏豆腐放幾天就變味兒了。
“我跟志春商量商量!”走街串巷,吆喝賣豆腐,香秀不知道賈志春能不能幹呢。還有,賈志春願意幹不?
“成!”何如書點點頭。
何如琴撇嘴,走街串巷,能賺幾個錢。再說了,鄉下人哪會花錢賣豆腐,都是用豆子換豆腐的。
午飯擺上桌,香秀娘跟何如書何如琴拉了二奶奶上座,幾個孩子也擠上了桌。一人一碗餃子,鍋裏還有滾燙的餃子湯備着,桌上的菜有魚有肉,也算是湊足了八樣。何如琴一上來,就拿了個空碗,給陳達撥了小半碗野豬肉,桌上的菜都囫囵撥了一些,尖尖的堆了一碗。
“乖兒子,快吃啊!山上的野豬肉,香着呢!”
陳達丢了吃了一個餃子的餃子碗,直接端着那尖尖的一碗菜,埋頭苦吃。
大中跟順子對了個眼神,嘟了嘴,恨不得用眼刀刮陳達。
在座的幾個大人好像都已經習慣了,香秀的臉上只覺得燒得慌——二奶奶也在呢,大姑也不知道收斂些。
二奶奶還是笑眯眯的坐着,香秀娘給她夾什麽,她就吃什麽,一小口一小口的嚼着。香秀忍不住也給二奶奶夾了兩塊野豬肉,又給香秀娘夾了兩塊。至于香梅他們幾個,早就已經筷子打架,搶的不可開交了。
外面的桌上菜色更多些,因為何老三還跟陳三柱黃大志喝一杯,賈志春作為新女婿負責陪客。陳達吃完了菜,又吃了一盤餃子已經飽了,自己跑到外面院子裏玩去了。小中跟順子舔了舔嘴,實在是沒吃夠。兩人對視個眼神,抱着碗,各找各爹要吃的去了。
“啧啧,嫂子,不是我說你,孩子要好好教。看看我們家陳達,自己吃完就去完了。你看看小中,怎麽還跑了外面那桌要吃的去了?真是沒教養!”何如琴的嘴巴一如既往的臭。
何如書的臉色先黑了。何如書就坐在何如琴的對面,所以何如琴立馬就知道自己又說錯話了,摸了摸鼻子,低了頭,有點自讨沒趣。小中跟順子是一起出去的,指着香秀娘說小中沒教養,可不就是說順子也沒教養麽?
“這有什麽!那桌都是大老爺們兒,咱們家小中年紀也不小了,沒幾年說不得就得坐那桌吃飯了。”香梅看着何如書吃癟的樣子,忍不住道,心裏早就樂開花了。
團年飯吃的不開心,香秀娘也不怎麽想招呼兩個姑子了。只是何老三有些惦記兩個妹子,就算是知道她們什麽都不缺,還是給他們一人帶走了一袋子曬幹的木耳,兩只風幹的野兔子。
☆、第 21 章
? 一直到正月十五,賈志春都在後山上劈柴,後院的竹林裏堆起了柴垛子。草屋前面用砍斷的竹子搭起了籬笆牆,沿着籬笆牆,二奶奶丢了幾粒絲瓜、扁豆的種子。
到了正月十五,算是過完了新年,也是新年頭一個集日。賈志春找了根扁擔,就擔着兩袋黃豆去了鎮上。黃家的豆腐坊在鎮東頭,集日的時候生意很好,平常每天也只做三板豆腐,一板給董家村的董大勇拿走,剩下的兩板就放在豆腐坊賣。
年前的豆腐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所以,正月十五的豆腐坊生意很好。賈志春放下擔子就幫着賣豆腐,黃家豆腐坊的豆腐就屬老豆腐跟五香鹵豆腐賣的最好。五香鹵豆腐多是鎮上的人家或者是富足的人家買回去做下酒菜的,老豆腐則是黃家豆腐坊的招牌。黃家豆腐坊的老豆腐不帶一丁點兒的豆腥味兒,所以,老豆腐賣的最俏。
“志春,趕緊喝點兒豆汁兒歇歇!”黃老太舀了一碗豆汁兒,撒了些白糖進去,端給賈志春。
賈志春伸手接了豆汁兒,吹了吹熱氣,一口氣把滾燙的豆汁兒喝了,甜絲絲的豆汁兒一下子灌進肚子裏,暖和極了。
“黃奶奶,我想跟您換豆腐賣哪!”讓賈志春賣豆腐是香秀二姑何如書的主意,但是黃家豆腐坊當家作主的還是黃老太跟黃老爺子。
“換豆腐幹啥,回頭讓你二姑給你切兩塊帶回去,現在天氣涼,豆腐養在清水裏,吃個三五天都沒事兒。”黃老太說着就要讓何如書去切豆腐。
“黃奶奶,您別着急了!我不是要自家吃,是打算去賣的。我看董家村的董大勇每天拿一板豆腐,走街串巷的賣,好像也能掙些錢貼補家用,我就動了這個心思。您看,這事兒成不成?”
賈志春說着就打開了帶來的黃豆袋子,裏面的黃豆都是挑揀好的,個個圓潤飽滿,是能出豆腐的好豆子。
黃老太一看就移不開眼了,黃老太做了這麽多年的豆腐,什麽豆子好,什麽豆子能出豆腐,黃老太一眼就能看出來。一般一斤黃豆能出七兩豆腐,這樣的豆子至少能出八兩豆腐。要是賈志春每次拿來換豆腐的豆子都是這樣的話,那是妥妥的賺了。
“這是你換豆腐的豆子?”
“是,自家種的豆子,挑挑揀揀的,就剩了三袋了,還有一袋是種子。”
“你什麽時候來拿豆腐?”
“明天吧?”賈志春撓撓頭,這麽快就同意了?
“成!董家小子是五十斤豆子換一板豆腐,一板豆腐六十四塊兒,一塊兒豆腐五兩。平時鎮上賣的時候,一斤豆子換一塊豆腐,要麽八文錢一塊豆腐。董大勇在鄉下賣的也是這個價。我給你四十五斤豆子換一板豆腐,你看看成不成?”黃老太思量一下,知道那賈志春的豆子好,又是親戚,便給賈志春便宜了些。
“不過,我醜話也說在前面,你給我的豆子必須跟今天的豆子是一模一樣的。”
其實家家戶戶的豆子都差不多,只是有些人家為了占便宜,換豆腐的時候并不把挑好的豆子拿出來,用沒挑揀過的,還混着黑豆子爛豆子的黃豆來換。
“成!”
黃豆稱斤過磅,記在小冊子上,賣豆腐的事兒算是談妥了。
賈志春正月十六就擔着豆腐擔子開始走街串巷的賣豆腐。前面的擔子裏裝着豆腐,後面的擔子裏裝着豆汁兒,這是賈志春早上才想起來跟豆腐坊換的。
開張大吉,賈志春并不着急,天未亮就去了鎮上的豆腐坊挑了豆腐跟豆汁兒回來。賈志春也不往自家的村子裏走,只沿着大道拐進了隔壁的李家村。李家村離鎮上更近,這邊的富戶也多一些。
賈志春看着炊煙四起,腳下的步子更輕快了些。
“賣豆腐喽,新鮮的黃家豆腐喽!熱乎乎的豆汁兒賣喽”
賈志春一路吆喝着進了李家村,不乏有人推開院門來看個究竟,但大多是開了門便關上了。偶爾有兩個孩子抱着大瓷碗在門口坐着,手裏捏着一文錢,準備打豆汁兒喝。等走到村尾,遇上了獵戶家的娘子,才賣掉了一塊豆腐——獵戶昨日打到一直野雞,正好炖豆腐吃。
李家村走下來,後面的豆汁兒擔子輕了好些,豆腐卻沒賣出去幾塊,賈志春心裏不免有些七上八下的。
“小夥子,歇歇!”李家村的村口,頭發花白的老大爺盯着賈志春的擔子看個究竟。
“大爺,您喝豆汁兒不?”
“有豆汁兒?”大爺來了精神。
“嗯哪!”
賈志春舀了一碗豆汁兒給老大爺喝了,才嘆口氣收拾了扁擔,打算走了。
豆腐要趁早賣掉,等到了中午還賣不掉,那下午賣掉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你前面的擔子裏是啥呀?”老大爺說着已經掀開了罩着的白布,“呀,豆腐還蠻新鮮的,散着豆腐鮮味兒呢!”
“那是,我剛從鎮上的黃家豆腐坊過來,新鮮的豆腐!”
“給我來一塊吧,我正好燒酸菜吃!”老大爺領着賈志春回家拿碗,“我說你該晚些來,大家都忙活着做飯呢,哪有空買豆腐。等到早飯吃完了,該下地的下地啦,那些大姑娘小媳婦都閑着了,你再出來賣豆腐才是正經。”
賈志春一聽也有道理,大早上是沒人買豆腐,喝豆汁兒的孩子倒是不少。
賈志春回到何家村的時候,豆汁兒已經見了底,豆腐還剩了一大半,在村口吆喝了半天,何家幾個長輩來給賈志春開張捧場,買了幾塊豆腐。剩下的豆腐到了中午也無人問津了。
賈志春垂頭喪氣的擔回了豆腐擔子,剩下的那幾十塊豆腐自家估計也吃不完了。家裏的最後兩袋豆子是家裏一直到收麥子的口糧,現在香秀有了身子,糧食折騰沒了,以後可怎麽過?
“這才第一天,看看,豆汁兒就賣的不錯。要不你明天試試多帶點豆汁兒,豆腐可以少帶點兒!”二奶奶看着喪氣的賈志春,像小時一般摸了摸他的腦袋。
“別難過了,難不成還要香秀為你擔心?”
賈志春緊張的看了看香秀,心頭更是懊惱,勉強扯了扯嘴角,“二奶奶,我知道啦!明天我多跑兩個村子,總歸有人吃豆腐的。我去給老丈人家送豆腐了!”
最後,第一天的豆腐都送出去了,自家只留了一塊兒。
☆、第 22 章
? 年前抓的雞鴨已經有巴掌大了,跟在兩只老母雞後面蹦跶,滿竹林撒丫子。下半晌,賈志春在屋後的竹林裏砍出來一片地,準備打地基蓋豬圈。
養豬是農家除了種地之外最大的收入來源。喂豬的多是豬草混米糠,只要有時間打豬草,村裏每家都願意養一頭豬。不說賣錢,至少年底能省下買豬肉的錢,還能紮紮實實過個好年。
賈家的草屋背靠竹林大山,後面也不用圈院子,只要夯實地基,打好土牆,蘆葦編成密實的屋頂,蓋上茅草,豬圈就成了。所以賈志春不打算請人幹,自己忙活個個把月,正好開了春就能抓小豬仔了。
賈志春在後面忙活,香秀端了簸箕選豆子。一斤豆子換一塊豆腐,賣掉的幾塊豆腐都是豆子換的,所以今日倒也收了不少豆子。香秀把好豆子都留着,差的豆子都放起來,準備漚爛了,埋到桃樹底下做肥料。
爛豆子吃起來苦澀,但是漚了做肥料卻是一等一的好。
香秀一邊挑豆子,一邊犯愁。
董家村的董大勇賣豆腐的生意不錯,但是賈志春第一天就賣出去幾塊豆腐,大半的豆腐都送人了。賈志春心心念念想要掙錢養老婆孩子,現在被當頭一盆冷水潑下來,那失望難過的眼神兒,香秀想起來就覺得揪心的很。
以前人人都說賈志春是個破落戶,香秀進門以後,賈志春做的點點滴滴都看在眼裏。要是說剛成親的時候,賈志春好有些別扭,有些別矛頭,現在是真的全心全意要跟香秀好好過日子的。
想起來那時在蘆葦蕩裏沖出來,香秀的臉就有些微微熱起來,實在是沒羞沒臊了。
但是,幸虧那時是賈志春。
“志春現在可懂事多了!”二奶奶靠着竹椅曬太陽,耳邊伴着後面砍竹子的聲音。
“嗯——”可不是懂事多了,以前就是個混子,現在知道幹活兒了。
二奶奶若有所思,“其實也怪我!當初賈家就剩這麽一個獨苗苗,我就舍不得教訓他,總是捧在手心上,只盼着他平平安安長大了就好。”賈家的不幸沒人知道是什麽原因,有時候賈二奶奶午夜夢回的時候,也會想想是不是因為自己的不祥,才讓賈家子嗣單薄。
“這孩子也可憐,還沒會說話呢,爹娘都走了,爺爺奶奶也走了,就跟着我老婆子長大。沒人帶着他上山打獵,也沒人教他逮魚,他都是自己磕磕碰碰琢磨出來的。你看,他就愛往你娘家跑,他這麽大,娶了你,才算是有了爹娘。”
香秀的鼻子酸酸的,自打懂事起,賈志春總是那副不可一世的孩子王的樣子,從來沒想過他也會羨慕別人是有爹娘的。
“二奶奶——”
“嗯?”
“我會對志春好的,跟他過一輩子,養兒育女。”
二奶奶看了香秀半晌,才點點頭,眼睛有些紅紅的,“好!”
第二日一早,賈志春又早早的去了黃家豆腐坊。沒着急拿豆腐,倒是先擔了兩桶滾燙的豆汁兒。豆腐坊的豆汁兒不值錢,鎮上的人家喜歡打豆汁兒喝,一瓦罐才一文錢。
賈志春挑了豆汁兒沿着大道走,一個村一個村的轉悠,早上熱氣騰騰的豆汁兒,喜歡的孩子多,家境富餘些的人家,就給孩子一文錢或者一二兩豆子,打些豆汁兒喝。鄉下能舍得喝豆汁兒的人家不多,耐不住賈志春腳程快,轉了好幾個村子,兩桶豆汁兒就見了底。
賈志春歡歡喜喜的家去,這些豆汁兒其實是兩斤豆子換回來的,兩桶豆汁兒賣出去,估計得有四五斤的豆子了,褡裢裏還塞了幾個大錢。一早上的豆汁兒買賣确實劃得來。
喝了兩碗野菜玉米糊糊,賈志春又啃了兩塊蔥油餅才算是緩過勁兒了。
“我看這豆汁兒的生意能做,賺的不少!我看不見得比豆腐掙得少!”賈志春來了勁頭。
吃過早飯顧不上休息,賈志春又擔着扁擔出了門,還有一板豆腐沒拿呢!賈志春恨不得奔着去豆腐坊了——到了晌午豆腐還沒賣掉的話,太陽底下解了凍的泥路上,就該泥濘不堪了。別說擔着擔子,就是空手走,也得打滑。
這天豆腐倒是賣的比第一天好,回到何家村的時候,擔子裏的豆腐還剩下一半兒了。村裏家家戶戶昨日都吃上了賈志春送的豆腐,不少人家覺得不好意思,拿了豆子來換了豆腐。
“我娘說了,志春哥賣的豆腐不比鎮上貴。咱們以後要買豆腐,就提前一
同類推薦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