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迷離
黑鳥停留在曼珠沙華旁,喙吮吸着花蜜,嘴角流下鮮血。整個畫面是陰暗的,沉重的黑色,唯有黑鳥嘴角的鮮血,是血色的暗紅。
萬一翔緊緊盯着紙上的這幅圖畫,不可置信地說道:“這是……天陰教。”
江州四絕,宋冥,林煙蘭,謝滿天聽了這話,皆是一驚。謝滿天不由得問道:“你是說,屍體脖子上的印記,是……天陰教的标記?”
萬一翔點了點頭,将那張紙放在桌上。林煙蘭的手微微顫抖,将那紙拾起來看,口中念道:“已然二十二年了,這怎麽……”
“爹,這天陰教是什麽地方?”萬竹汐問道。
“那是三十多年前建立的邪教,一直在江湖上作惡,害了不少人命。二十二年前,天陰教內因發生了一些事,使得教內松懈,老夫就與江湖上的一些好友,其中包括江南四絕,幽骨派宋冥,林煙蘭,丐幫謝滿天,以及薛家堡薛泠,薛澈,以及其他衆多兄弟前去攻下天陰教。”
“那麽,爹您可成功了?”
“那場戰役,雖是折損了不少兄弟,卻是成功了的。老夫本以為天陰教在那場戰役中被我等鏟滅後再不會出現了,不成想……仍是奪去了他們的性命。”萬一翔頗為傷感的說道。
“當年那場戰役,咱們将天陰教一幹教衆全部消滅,也沒見有什麽剩下來的人啊。”胡清伯道。
幾人再度陷入了沉思,祁言之看向幾人,問道:“敢問幾位前輩,昨夜可有察覺到什麽異相?”
“若說異相,”謝滿天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想了一會兒,道,“是了,我便住在薛家哥兒倆的隔壁,昨夜我正睡得迷糊,忽然聽見了一陣笛聲。”
“笛聲?”
“是啊,而且這笛聲似曾相識,我卻記不得了。”
呂秀熙仍舊沉浸在失去兒子的痛苦中,聽了謝滿天的話,突然叫道:“等等,會不會是曲離那小賤人,那蹄子不是十分擅長吹笛子麽?”
萬錦羽看着自己那再度像潑婦一樣不分青紅皂白地跳出來的母親,嘲諷地一笑:“大夫人,您可以消停會兒了。”
“你給我住嘴!”呂秀熙對着萬錦羽怒目而視。
“大哥并不是大嫂殺的。”萬錦羽冷靜地吐出這幾個字,毫不在意房中人們或驚詫或懷疑的目光。
他向呂秀熙瞥了一眼,只見她以一種十分不可置信的目光看着自己,無可奈何地說道:“不相信麽?落衣,将她帶上來。”萬錦羽對着門外說道。
只見門外走進一身穿深藍色長袍,帶着面罩的男子。那男子押着一名女子,那女子因低着頭,衆人看不清她的容貌。落衣将女子帶到衆人面前後,便松開了她,站到了萬錦羽身旁。
呂秀熙撚起那女子的下巴,鹽幫中四人便站在旁邊,淩祭見了這女子樣貌,不由得一驚:“這,這不是大小姐身邊的羽寒麽?”
“嗯,就是她了。”萬錦羽慵懶地說道。
呂秀熙松開手,緊緊盯着羽寒。萬一鳴只瞥了一眼羽寒,便向萬錦羽嘲諷地問道:“白醫師曾說過,祥兒是為無常絕陽掌所害,這掌法只得二長老郭潇,以及鹽幫大小姐和二少爺會,如今你将這個丫環帶來,難不成是大小姐将掌法傳授給了丫環不成?”
“叔父別急啊。”萬錦羽不緊不慢地說道,“實際上,案發當晚,我就在大哥大嫂的婚房附近。那晚,我便在假山後散步,一不當心,便發現婚房的屋頂上趴着個人,那人從屋頂上進去後過了半晌便出來了,我便覺得奇怪。待那人走後,我便在附近轉悠,哪知在婚房旁發現了這個。”萬錦羽掏出一個事物,放到羽寒面前。羽寒見了那事物,不由得一驚。只見那是個半圓形的玉佩,與自己身上佩戴着的剛好是一對。
“僅憑這個,便能斷定這樣一個區區小丫鬟是殺人兇手麽?阿羽你果然還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啊。”萬一蓮嘲諷道。
“哦?那是因為姑母你還是不成熟啊。”萬錦羽道,對着萬一蓮使出一種鄙夷的眼神,繼而說道,“這根本就不是大嫂的貼身丫鬟啊。”
衆人皆是一驚,萬錦羽一笑,走到羽寒身後,雙手搭上她的肩,猛然間将她的上衣扯下。有幾個人剛要将眼睛蒙上,卻是來不及了。待到這時,他們才發現,跪在他們面前的并非曲離的貼身丫鬟曲離,而是一個男子。
“等等,難道說,曲離那小蹄子藏了一個男人在身邊?”呂秀熙驚訝地說道。
“大夫人您果然是越來越蠢了啊。”萬錦羽嘲笑道。
萬一翔憤怒地一拍桌子:“你也應該對你娘尊重一些!”
“好,好,知道了。”萬錦羽仍舊懶散地說道。他雙手撫上羽寒的臉頰,輕戳了一下羽寒的臉,戲谑地一笑,“還真要感謝他的爹媽,給了他這樣一副清秀的樣貌,只化個妝,便能以假亂真,充作女子,是吧,曲熹?”
不止萬仞山莊中的人,鹽幫衆人的驚訝更在他們之上。他們本以為曲熹因為賭氣而不肯來參加婚宴,誰知道曲熹竟一直在他們身旁。
真是一群蠢貨。萬錦羽想。
地上跪着的人,也就是曲熹,突然發出笑聲,擡頭看向那些人:“是我幹的?你們要怎麽樣?像那種人渣,怎麽可能配得上我姐姐!”
呂秀熙看向跪在地上的曲熹,越看越氣,緊緊地咬着牙,将要一拳打過去時,曲熹突然掙開了綁在身上的繩子,撞開鹽幫的四人從窗口一躍而出。
因着情況過于突兀,所有人都愣住了,陶清鶴怔了半晌,才想起來命人去追捕,卻被萬一翔攔住了。
“老爺,為什麽不去捉住他?”呂秀熙問道。
“罷了,此時就這麽過去吧。”萬一翔冷靜地說道。
“那是您親生兒子的命啊!
“住嘴!”萬一翔怒吼道,“相比與那些,還是先查出薛泠薛澈的事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