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章節
碧血金刀 作者:曹若冰
廿二年前,一品命婦宰相夫人去宮中給皇上朝觀賀年,四十八歲的宰相夫人風韻猶存,深受皇上青睐,乘興飲盡皇上賜來的禦酒,只知道一品命婦在皇宮內苑醉了一宵,其中細事鮮為人知。
廿二年後,江湖風雲頓起,據說是宰相府有一件寶物被盜,即便是皇上廿二年前賜給宰相夫人的一只“金盞”。宰相府內護院玉婵秋身世不明,欲借尋“金盞”出深院探身世,巧遇武林奇俠花非花,結下深厚情緣,私訂終生,共同闖蕩江湖尋寶物,得罪一老尼姑,身中寒毒,武功盡棄,玉婵秋跋山涉水,采得靈丹妙藥,一心只想治好花非花,豈料歷盡艱辛返回後,花非花已被老尼姑之徒厲如冰醫治好,二人誤會頓生。
奇緣聽天命,在宰相夫人臨終前,三人巧聚于相府,聽得一個離奇故事,一個無人知曉的宮庭秘事已被揭開……
本書故事情節離奇跌蕩,刀光劍影下,柔情蜜意生,實乃不失值得一閱的武林精本。
一
“金盞”為最近江湖上大家最注意的一句話。
原因有兩個:一個原因是大學士張廷玉的府裏,遭了偷竊。
張府在桐城西門,占了半條街,鄉人都稱之為:“小宰相府”。桐城人習慣上把張英、張廷玉父子,稱之為“父子雙宰相”,認為是挺光榮的事。
俗話說:天上神仙府,人間宰相家。相府裏珠寶珍玩,也不知道有多少,可是這次失竊的東西,只有一件:一件純金鑄造的“金盞”。
據說:這件“金盞”是當年老宰相在世的時候,皇上賞賜的。
最正确的說法,這件“金盞”是當年皇上賞賜給宰相夫人的。為什麽皇上會賞賜給宰相夫人?為什麽不是皇後賞賜的?沒人知道。道聽途說的事,是沒法子挖根刨底的。還說:這件“金盞”是件寶物,盞裏面有兩條用細小的珠子嵌鑲而成的龍。如果用酒倒進金盞裏,兩條龍仿佛是活的,吞雲吐霧,像是要乘雲破空飛去。
還說:“金盞”每逢大雷雨的大氣,裏面隐隐有風雷之聲,而且氤氲有霧出現。
關于“金盞”的傳說,還有很多。反正傳說的事,無法考證,姑妄言之,姑妄聽之,茶餘酒後,拿來說說,也沒有人去認真追究。
這回“金盞”丢了,倒是千真萬确的。
宰相府裏遭了竊,桐城縣、安慶府,可是天大的案子,幸好宰相府裏存心不失仁厚,傳話出來:“案子要盡快的破,但是也不必嚴逼捕快衙役。”
Advertisement
因為,相府知道,捕快衙役只能拿着鏈子向那些鄉土老民的脖子上套,要他拿賊,他們沒有這個能耐。
相府又傳話出來:“懸賞!只要能找回這只‘金盞’,賞文銀八百兩,絕不追究。”
八百兩雪花銀,整整五十斤,就是在有錢人的眼裏,也是一筆大錢。在一般人來說,可以養家活口一輩子。
這件案子,原意是要秘密進行的,因為丢了皇上賞賜的東西,那是欺君之罪,那是可以殺頭的。
事實上,大江南北,淮河一帶,包括洪澤、鄱陽兩大湖、水陸黑白、各路朋友,幾乎人人皆知。
不過,也有人說:相府要尋回這只“金盞”,固然很急,但是,即使找不到,即使皇上知道了,也不會丢官殺頭。
因為當年皇上賞賜給老宰相夫人的時候,并不是官式的賞賜,自然也就不能按官法來處置。
其實,這些傳聞,江湖上的人,并不關心。江湖上所關心的只是那只“金盞”,那只富有傳奇性的“金盞”!
因為,這只“金盞”的遺失,包含有以下四個問題:
一是:相府裏的值錢東西那麽多,為什麽單偷這只“金盞”?
一是:“金盞”藏在相府,沒有人能知道,竊取的人怎麽會曉得藏盞的地方?這個人是誰?
造成“金盞”在江湖上轟動的另一個原因:最近在江湖上突然間出現了一位高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一身十分了得的功夫。
這個年輕人,大家只聽說他姓花,不曉得他叫什麽名字。他使的兵器非常特別,江湖上是目前所未見的。是一支兩尺三寸長的純鋼棒,棒的一端是一朵鋼制的小菊花。這種路邊常見的小菊花,有一個很美的名字,叫“金盞花”。
漆成黃色的“金盞花”,可以當做暗器,只要一拔機紐,細小的花瓣,頓時化作一陣花雨,變成要命的鋼針。
因為這位年輕人姓花,又使的是金盞花作兵器,大家都叫他作“金盞花”。
金盞花的出現江湖,是在一次重要的聚會上。
常州城丁家莊,丁老爺子七十大壽,三山五岳的各路英雄好漢,前來給丁老爺子拜壽。丁老爺子名叫丁常山,一柄金刀在江湖上闖了三十年,博得金刀無敵的名號,年老退隐,回到家鄉常州。人的名兒,樹的影兒,丁常山老爺子的七十大壽,成為常州的一件大事。
在賀客盈門,高朋滿座的丁府,這天來了一位年輕人。新剃的頭,油松的大辮子拖在背後。綢布大褂,腳上穿的是一雙千層底的鞋。白淨臉蛋,挺直的鼻子,一雙有神的眼睛,潇潇灑灑地跨進了丁府的大門。
沒有送賀禮,只在禮薄上寫了一個龍飛風舞的“花”字,放下筆就朝裏沖。
門上立即有人來擋住:“請問花爺!你老是來……?”
年輕人笑笑說道:“給丁老爺子上壽。”
門上人仍然擋住不讓進:“花爺的臺甫?跟老爺子是什麽交情?”
姓花的年輕人說道:“知道我姓花就夠了。江湖四海,就是交情。你這樣擋住我,豈不是得罪了老爺子的客人,壞了丁老爺子的名聲!”
他說着話,一擡手,手裏拿着一根兩尺多長,用布袋裝着的棒子。棒子一貼身,門上的人腳下一個跟跄,彷佛有一股力量,将他推開。
姓花的年輕人便踏步地向裏面走去。
硬闖丁老爺子的大門,在常州這是吃了熊心豹膽的行為,何況今天大廳上坐滿了江湖上的高手名人。
他剛走沒兩步,立即有人從四面圍上來。
沒有人拿兵器,丁老爺子的壽辰之日,總不能有人在門裏流血。
但是,就憑赤手空拳圍上來的四個人,也就夠對付的了。
姓花的年輕人立定腳步,微笑問道:“各位這是什麽意思?”
四個人之中,有人沉聲發話:“朋友!今天是丁老爺子的壽辰,我們不願意為難你,請吧!離開這裏,我們不會追究。”
姓花的年輕人“哦”了一聲,不經心地笑笑說道:“各位!今天是丁老爺子壽誕之期,在下專程前來拜壽的,各位這樣對我,是有些缺理吧!”
丁府的人一點也沒有放松,說道:“說句不客氣的話,朋友!如果你只是想來吃喝一頓,沒有問題,随我們出去,另外有地方招待。說是拜壽,我看免了吧!大廳上都是有頭有臉的人,你去了坐那裏?朋友,你準是外地來的。來到常州,你難道沒有個耳聞?丁老爺子的府上,是你可以鬧事的地方嗎?”
姓花的年輕人突然一聲冷笑說道:“原來你們擋住我,是把我當作騙吃騙喝的混混?真是瞎了你們的狗眼。”
說着話,左手一揮,“啪”的一聲,站在他對面的人,臉上挨了一個耳光。
這一記耳光打得真重,對面的漢子腳底下一個趔趄。立步拿不穩,登、登、登一連退了三步,嘴角流血,臉都打歪了。
剩下三個人大概做夢也沒有想到,在這種地方會挨到別人的耳光。
三個人一楞之後,立即回過神來,罵道:“你是找死!”
三個人各自揮出拳頭,狠攻對方。
姓花的年輕人不知如何身子一旋,只聽得轟隆撲通一陣響,三個人倒了一雙半。姓花的年輕人沒有事似的,從容潇灑,朝着裏面大廳走去。
這一來可驚動了不少人。這時一聲:“抄家夥!”
立即就有十幾柄刀和劍,從後面圍上來。
姓花的年輕人還沒有轉身,就聽得大廳臺階上有人大喝一聲:“你們給我退回去!”
赤紅臉,懸長鼻子,四方闊嘴,蒼白胡須根根見肉。兩道壽眉、一雙有神的眼睛。精光的頭,看不到頭後的辮子。古銅色有暗壽花紋的長馬褂,裏面是寶藍色的長袍。神采奕奕,捋着花須問道:“老朽就是丁常山,這位老弟臺有何指教。”
姓花的年輕人不慌不忙将布袋的棒子夾到肋下,雙手抱拳一拱說道:“晚輩姓花,特地前來向丁老爺子拜壽。府上尊傭攔住晚輩不讓進門,而且語多諷刺。故而出手教訓了他們一下,晚輩是怕